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学讲义1稿(古建筑)

发布时间:2020-03-02 00:39: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古代建筑鉴赏》讲义

序 言

建筑(architecture)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求而创造的比较固定的活动空间或构筑物,包括从古代的都市城镇、宫殿民宅、苑囿园林、寺庙宫观、衙署馆舍、陵寝墓室、桥梁道路、堤闸沟渠、井栏围棚等到现代的各类建筑物。人类的建筑创造活动,比房屋的历史更悠久。

建筑是人类适应与改造自然的标志。建筑的功能首先取决于人类的基本需求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而建筑的创作和应用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建筑有很强的时间、空间和文化特征,即建筑的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等,越是古老的建筑,这类特征越显著。

中国建筑是指中国境内具有一定文化特征的建筑。中国古代建筑一般指清代及以前的建筑,它在世界建筑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传统建筑一般指具有古代建筑典型风格特征的建筑。历史建筑一般指某地区一定时期的建筑代表作。文物建筑专指依法保护的建筑,它是信息量最大的一类文物。

建筑因其信息和价值的多样性与重要性,是建筑学、文物学、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史、科技史与旅游学等诸多领域研究的对象。

建筑的艺术价值,主要是指建筑空间艺术创作成就,也包括建筑物上的雕刻和壁画等艺术成就;建筑的科技价值,主要指建筑所能反映的一定时期的建筑工程成就,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加工和装修技术等;建筑的社会人文价值,主要指建筑所能反映的功能、使用方式或使用过程等的重要信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和仪俗等;建筑的经济价值,主要指法规规定的权利主体、使用和交易等价值。

在我国的不可移动文物、入选的《世界遗产名录》和风景名胜中,绝大部分属于古建筑。

绪论:古代建筑的发展与演变

建筑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发展。中国建筑从以下方面体现了这种文化特性:

1、在重礼的倡导下,一切建筑都要遵循礼法。其形式讲究对称、均齐、庄严。

2、在崇孝的主张下,对陵墓建筑极为重视。

3、对宅居,则要求“五世同堂”,形成中国大家庭制度下的民居特色。 从历史上看,我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

一、原始社会建筑

原始人随水草迁徙,居无定所,选择天然巢或穴为居处。新石器时代,农业文明兴起。农业需要定居,定居需要住宅,居住建筑随农业生产而出现。

新石器时代长江中下游浙江河姆渡遗址,发现带有榫卯的梁柱板等木构件,表明人们当时已掌握了构架房屋的技术,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推测这是架空而居的干阑式建筑。

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以住宅为主,另有制陶窑场和公共墓地,规模从数万至数十万平方米。住宅有深穴、浅穴和地上居,浅穴和地上居用中央大柱支撑屋顶,用木柱编扎墙壁骨架,用草泥土敷壁体、地面与屋顶,经火烤使其陶化而坚固。

穴居与巢居,代表着我国早期两种不同体系的居住方式、生产方式和自然环境,穴居与旱地、小米农业、夯土编木技术等为一系,巢居与湿地、水稻农业、榫卯架空技术等为一系。它们是人们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见证。

二、奴隶社会建筑特点

从夏朝开始,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商朝后期,奴隶主们已经开始建造大规模的宫室和陵墓。到了西周以后的春秋时代,统治阶级营造了许多以宫室为中心的大小城市,这些城市的城壁用夯土筑造,宫室则多建在高大的夯土台上。原来简单的木构架,经过商、周以来的不断改进,从此成为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

三、封建社会建筑 1)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中国大约在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从战国开始,中国城市的规模比原来更大,高台建筑更为发达,而且还出现了砖和彩画。迄今为止,发现的战国时期的城市遗址有燕下都、赵邯郸、齐临淄、曲阜鲁城、郑韩故城、淹城等。燕下都是现存战国城址中的最大者,位于今河北易县东南的易水岸边。

秦始皇建立统一的王朝后,则修建了空前规模的宫殿、陵墓,以及万里长城、驰道等举世震惊的庞大工程。首先是秦始皇时对咸阳城的不断扩建。其次是中国历史上体量最大的陵墓一一秦始皇陵,位于今陕西临潼骊山,由3层方形夯土台叠置而成。另外,早在战国期间,各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并各筑长城以自卫。秦统一中国后,为把北部的长城连成一个整体,西起甘肃,东至辽东,建造了大规模的长城,长达3000余公里。

东汉的建筑发展较以前各代更为迅速,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一个独特体系,就是在汉代基本形成的。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建筑有了显著进步。其

2 突出表现就是木构架建筑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发展。

我国的石建筑主要是在两汉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首先是石墓,其次是大量的宗教建筑,特别是佛教建筑。

2)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隋、唐至宋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有巨大发展和提高。唐代建筑主要有以下成就和特点: 第

一、规模宏伟的城市规划。

第二、建筑群体的布局有了空间感。

第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四、砖石建筑有了进一步发展,佛塔采用砖石构筑者增多。

第五、建筑艺术日臻成熟。

宋代被划分为两个时期:北宋时期——与辽对峙于华北北部,南宋时期——被灭辽的金压迫到淮河以南。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发展: 第

一、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

二、木构架建筑建立了古典的模数制。

三、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

四、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高度。

此外,宋代的园林艺术更加兴盛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建筑发生较大转变的时期,并影响以后元、明、清几朝的建筑。元代时期,在建筑方面,仍是继承宋、金的传统,但在规模与质量上都不及两宋,尤其在北方地区,一般寺庙建筑作工粗糙,用料草率,常用弯曲的木料做梁架构件,许多构件被简化了。当然这些变化产生的后果不完全是消极的,因为两宋建筑已趋向细密华丽,装饰繁多,元代的简化措施除了节省木材外,还使木构架加强了本身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明清时期,建筑有了相当的进步,建筑业趋向程式化、定型化,建筑规模不断扩大,但建筑装饰也变得琐碎繁复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

2、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了,应用面更加广泛。

3、经过元代的简化,到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了。

4、建筑群的布局更为成熟。

5、官僚地主兴建私家园林蔚然成风,尤其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一带,给后世留下了一些别具特色的园林佳作。

6、官式建筑的装修包括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等级分明。

在建筑上,清袭明制,但也有自己的一些发展。首先是园林的建造达到了极盛。 其次是喇嘛教建筑的兴盛。再有就是对单体建筑设计的简化,以及装修水平的提高。

由此看来,建筑应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历史书,上面记载了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的社会、经济、思想状况,同时也是我们了解本民族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一讲、古代建筑的基本结构与造型

我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严谨而精巧,基本上就是木构架结构体系。这种结构经过千百年的不断完善,已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系统。与西方古典建筑的石砌结构体系相比较,自有其独特的 构造原理与外观造型。

(一)基本结构

中国古代木构架共有三种不同形式: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

1、抬梁式

至迟在春秋就已使用,后成为古建筑结构型制中最正规的一种。它主要由柱、梁、枋、檩[桁]与椽等五大类构件组成。它的特性是柱上架梁,梁上再竖矮柱,再架短梁,如此层层叠筑,形成一个三角形屋架。若干品屋架之间,用枋联系柱,用檩[桁]联系梁,形成整个屋架,然后用排列紧密的木椽联系上下檩[桁],形成屋面骨架。

抬梁式结构的主要特点在于,屋架荷载通过梁、枋、檩等水平构件传至柱子,垂直构件较少,室内空间与围护结构布置灵活,适用于大殿、厅堂等规格较高的建筑。但抬梁式用料较大,材性要求较高。

2、穿斗式

至迟在汉代就已成熟,并在南方广泛使用。它主要由柱、穿、檩与椽等四大类构件组成。它不用梁,而用穿联系柱子,形成一个屋架。若干品屋架之间,用檩置于柱端,檩上再承椽。

穿斗式结构的主要特点在于,屋架荷载通过檩条直接传到柱子,结构比较简单。柱距紧密,用料较小。但空间布置局限性大。主要用于民居。

3、井干式

井干式的应用范围不广,它采用木头围成矩形木框,层层叠置,形成木头承重的墙体,这样消耗木材较大,主要用在盛产林木的林区。

4、斗拱

谈到我国木构架建筑的基本特点,必须要涉及的就是“斗栱”。 中国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木结构建筑的承重结构体系,术称大木作。

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具特征的木构件之一。它以增加屋面出挑为基本功能,后逐渐演变为装饰性构件。有斗拱的建筑为“大式”,等级高;无斗拱的建筑属于“小式”。它由坐斗、翘、拱、斗与升组成,根据在建筑物中所处的位置,有平身科、柱头科与角科三类。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结构,包括其方法、取材、形制、用料等问题,主要是依照当时所使用的“法式”、

“做法”及“定制”等来决定的。其中被官方认定并颁布的有宋代的《营造法式》、明代的《营造飞式》、清代工部的《工程做法则例》等,而民间个别工匠按个人经验总结成书的有《木经》等。

《周礼·考工记》是中国最早的一本有关建筑技术的记载和规定,它说明中国古建筑的建造倾向于建立统一的规定和制式。而且在以后的各种形制中,这种规定越来越详尽,方法也越来越灵活。 比如宋代的《营造法式》中,就建立了非常完善的标准以及“模数制”,其中“以材为祖”。到了清代,《工程做法则例》将“材”的标准改为了“斗口”,这种“标准”的范围就更为扩大,内容也更为细致严谨。

以我国古代建筑坡屋顶的结构为例,由于我国古代建筑主要采用坡屋顶形式,其基本结构的做法就比较关键了。“举架”就是屋顶坡面曲线的做法(宋称“举折”),这种曲线是由于梁的不断加高、檩子的不断上升而形成的。在清式建筑木构架的做法中,檩子之间的水平距离基本都相同,各举架的高度都有一定的规定,一般视建筑物的进深和屋面材料而定,如五檩举架为五举、七举,七檩举架为七举、九举等等。

由此看来,我国古建筑的结构和构造技术的“标准化”、“模数化”倾向,与几千年后西方现代建筑的倡导者勒·柯布西埃所提倡的“工业时代的建筑应该标准化和模数化”观念,倒有很大的不谋而合之处。

(二)基本外形

一般说来,我国这种木构架建筑的体形基本分为三大部分,即屋顶、屋身(柱墙)、台基。所以看一般宫殿的外观,通常是在巍峨的屋顶下,红色的墙面承座

5 在层叠高大的台基上。

从屋顶的形式上看,虽然都是坡顶,但变化十分丰富。为了解决排雨水和屋内采光的矛盾,汉代的能工巧匠发明了“飞檐”,也就是使檐口向上稍翘,这样即满足了实际需要,又产生了轻盈的飞跃的艺术效果。我国古代建筑屋檐的转角处,不是一条水平的直线,而是四角微微翘起,叫做“起翘”;屋顶的平面也不是直线的长方形,而是四角向外延伸出的曲线形,叫做“出翘”。

古建筑屋顶的曲线不只在翼角和飞檐部分,其实在整个屋面上都呈曲线状,这种曲线的形成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举架”在起作用。

历代举架的高度都有所不同,在宋、辽以前,建筑屋顶的坡度一般都比后代低缓,自金以后逐渐加陡,到明清尤甚。屋顶坡度的陡缓变化是我国历代建筑演变的一大特征。

现将中国古建筑的几种基本构造形式介绍如下:

1、庑殿。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最高形制。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这种形式常用于宫殿、坛庙一类的皇家建筑,并且有“单檐”(一层屋檐)和“重檐”之分。

2、歇山。在形式多样的古建筑中,歇山建筑是其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建筑形式。歇山建筑屋面峻拔陡峭,四角轻盈翘起,玲珑精巧,它既有庑殿建筑雄浑的气势,又有攒尖建筑俏丽的风格。无论是皇家宫殿、王公府邸、城垣鹊楼、寺庙园林及商埠店铺等各类建筑,很多都采用歇山这种建筑形式。

从外部形式来看,歇山建筑是庑殿(或四角攒尖)建筑与悬山建筑的有机结合,仿佛是一座悬山屋顶歇栖在庑殿建筑上。

3、悬山。悬山建筑的屋面仅有前后两坡,而且两山屋面悬于山墙或山面屋架之外,也称挑山式建筑。一般多用于民居,有正脊和垂脊,两面坡。

4、硬山。硬山建筑的屋面也是前后两坡,左右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并且檀木梁架全部封砌在山墙内,也多用于民居,在我国各地尤其是北方地区应用广泛。它的形式与悬山差不多,只是屋檐不悬出山墙罢了。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

5、攒尖。攒尖建筑的屋面在顶部交汇为一点,形成尖顶,它的形式很丰富,既有单檐、重檐之分,还有圆形、方形、三角、五角、六角、八角等形式。古典园林中各种不同形式的亭子,多属于攒尖建筑。

第二讲、城市与街巷

6 一) 古代王城

城,本义指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墙。一般分两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市是人口密集的聚落一种,是阶级社会中因军事、政治与经济等原因而形成的区域管理形态,通常是周围地区的中心。都城是城市的一种,国家的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以政治功能为中心,又称国都、国城、国邑等。城市或都城是信息量最大的一类建筑。 都城的出现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聚落或村落,用河道与壕沟。河北省澧县城头山夯筑于大溪文化早期,距今6000年前,据说是中国已知最早的古城址。西安半坡遗址位于浐河东岸台地上,居住区位于高地,中心是大房子,布局有条理,南边临河,北边有壕沟。壕沟外北边是氏族公共墓地,东边是窑场。聚落各处散布着窖穴。临潼姜寨遗址,西边临河,北东南三面是壕沟环绕,临河为制陶工场,壕沟以东有氏族公共墓地,村落中部是空地,周围分布着大小住宅。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私有制与阶级开始产生,氏族聚落用城墙。河南安阳后冈遗址有夯士墙。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有东西两个城堡遗址相连,城墙用土与卵石夯筑。河南淮阳平量臺城堡遗址,城墙有收分,残高3米,板筑土墙。南北两墙中间有城门和路面,路面下铺陶质排水管道,这是现知最早的城市排水设置。

商都城大致有以下特征:宫室区设在城内东北区;有城壕、城墙与河道等防御设施;居民区与农业、手工业区相结合;有居民管理制度;有别都之制。山西下县东下冯遗址,位于河两岸台地,有壕沟两圈,住宅为靠崖窑式,有城墙残存400米。河南郑州商城遗址,城墙方约1600多米,夯土板筑,东北部有夯土台基数十处。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城墙平面近方形,墙外有壕沟,东北部有高大台基,上有密集的大型建筑群。河南安阳小屯村殷虚遗址,有宫室、居住区、作坊与墓葬等,宫室区位于河湾内,东北部、西南有城濠。宫室区以南为祭祀区,北为贵族居住区。 都城的发展

古代都城的基本特征表现为:(1)行政中心:有宫城、皇城与廓城三重城墙,按轴线和中心形态布局,等级明显,以宫城为中心。(2)宗法中心:有先君之庙的城市。(3)守备安全:有城郭沟池等设施,封闭性强,守卫帝王。(4)饮食养生:有完备的道路与漕运、市肆贸易、商业街和工场作坊等。(5)管理居民:囤聚军民,有里坊制度等。

古代中国的城市建设思想,是受封建礼制和等级观念影响最深的。因此,大到城市道路划分,小到每家每户的开门方向,都有着一系列严格的规定。这些观念的根深蒂固,导致中国古代城市只要地形平整,就会按照中规中矩、整齐划一的构图进行建设。

7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变迁,我们已很难从现存的城市中寻觅到古代城市形制的细枝末节。幸好古人留下了一部关于工艺形制的书籍,让我们对远古时代城市建设有据可寻,这本书就是《周礼·考工记》。据考证,《周礼·考工记》成书约在春秋战国之交的齐国。其中记载的关于建设城市、建筑布局的种种制度,还未完全被考古所证实,但它的确对中国历代城市建设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 《考工记·匠人》中曾经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考工记》中按照封建等级,规定了都城的大小,其中的道路宽度也不同。还规定天子的柱瓦用丹色,诸侯用黑色;王室贵族的住宅要分“前堂后寝”等。对这些制度,在以后的城市建设中又不断完善发展。

下面从以下几座都城的实例中窥见古人建设城市的“方针政策”。 1.曹魏邺城(今河南安阳) 首先,城市有明确的分区,将统治阶级与一般居民严格分开,反映了当时的阶级对立以及统治阶级对人民的防范。其次,整个城市布局将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相交于宫门前,这样就把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从一般的建筑群扩大应用于整个城市。

2.南朝建康城(今江苏南京) 最早的城址是春秋末年所建的越城。后按照山坡的自然地形规划建设。东晋时期形成宫城、东府城、西州城鼎足之势。建康城整个城市平面呈不规则形,是我国古代大城市不规则平面的典型。但其中的宫城部分仍按照一定的规划制度建设,比较方正。

3.隋、唐长安城(今陕西西安)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城市,也是古代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在8300余公顷的城墙内,划分了109个里坊,街道网方整如棋盘,许多里坊里中充斥着占地大、排场奢华的贵族府邸和寺庙。整个城市平面方整,皇城居中,每边开三个门。其中对称布局,用中轴线突出宫殿。从整个城市布局中可看到该城对《周礼·考工记》中王城制度的继承。 4.北宋汴梁城(今河南开封) 由一个历史悠久的商业城市发展成首都的。城内河道纵横交错,有“四水贯都”之称。城市平面的并不方正规则。汴梁城共有三套方城,最内是皇城,也称大内(紫禁城);第二重是里城;最后是罗城(外城)。在里城、罗城外还控制有宽阔的城壕,显示了当时为防御外侵所做的准备。

汴梁城有着浓重的商业气息;还是当时全国的文化中心;内城的宗教建筑也很多。 5.元大都(今北京城) 城市的建设,一开始就有周密的规划和设计,从选址、勘测地形,到铺设地下水道,再到营造宫殿,有条不紊。同时又吸收了许多传统城市的规划手法,如

8 三套方城、宫城居中、中轴对称布局等等,致使元大都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宏伟壮观的城市之一。

元大都是自唐长安城后,平地起家新建的最大的都城,它继承、总结和发展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优秀传统。

6.明、清北京城 明代北京城的特点:

(1 )皇城布局继承了历代都城规划的一贯传统,整个都城以皇城为中心。规划布局完全符合“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的传统。

(2 )在城市布局方面主次分明,运用中轴线的规划方法,形成了宏伟壮丽的景象。

(3 )明北京的商业区分布与元大都不同,除鼓楼外,又向南有所发展 。 明清北京城是我国古代城市优秀传统的集大成者。 二)古代街巷

我国传统城市的街道布置,虽然也有江南水乡的幽弯曲折和西南山城的迂回婉转,但大部分地区都是方整平直的棋盘形式。这种方格网式的街道形式主要来源于古代的里坊制。

在周代王朝中,除天子王城外的地区,每25户人家为一基本单元,称之为“闾”、“里”。其结果是城市布局规格化,每一方块用地相等,这一封闭的方格用地就是“里”或“坊”。

早期的里坊制管理非常严格,除皇族显贵外,居民一律不准沿街开门。城市街景也因此显得单调而无生气。由于街巷制度不能适应城市发展和居民要求,因此,到了宋代,便出现了汴梁城的“街巷制”。

汴梁城的街道不象长安城那样砥直,反映出改建旧城的特色。皇城前御街很宽,两旁有御廊,街面用杈子分隔为三股道,中间一股为皇帝御道,御道两侧还有御沟。不仅城中到处临街设店,相国寺内还有每月开放五次的庙会和集市。由此可见,从宋代时起,街道已不再枯燥单调,显得生机勃勃,有了人情味。

元朝时,利用中都部分宫室建造了其首都——大都城。这时的城市街巷又有了不同,全城道路分干道和“胡同”两类,干道宽约25米,胡同6~7米。胡同都是东西向,前后两条胡同间距约50步,在两胡同的地段上再划分住宅基地。这种有规律的街巷布置和唐代以前一里见方的里坊形成两种不同的居住区处理方式。

在南方水乡,街巷制早已普及,许多城市水道与路网并行,甚至许多人家前门临街、后门沿河。

第三讲、宫殿

自古以来,皇城与宫城的建筑设计都最受重视。无论是在以前皇宫的基础上加建,还是另兴土木,历代皇帝都会为自己的居所竭心尽力,建造出在当时是最

9 有气魄、规模最大的建筑群。

皇宫的建设,自从周代就有了一整套组织形制。比如,《周礼·六宫》提及的“六宫六寝”制度、《周礼》的“三朝制”。聂崇义在《三礼图》基础上所描绘的“周代寝宫图”,反映了一种礼制,并对历代皇宫建造产生了很大影响。

宫殿是宫城及殿堂的总称,是帝王生活起居和听政理事之所,具有居住和行政建筑双重特征。 宫殿的出现

宫殿是一定社会制度下一定居住者使用的建筑。先有住宅,后有宫殿,宫殿是高级住宅,高级住宅不一定都是宫殿。原始社会聚落遗址显示,部落首领用大房子,商周时期有了比较成熟的宫殿。

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宫殿遗址是现知最早的实例,院落式,周围有廊,正面设门,有宫的雏形。夯土台基4025米,残高0.8米,殿堂面阔八间,进深三间,规模甚巨,柱网排列规整,是夯土台基上木架房屋的最早实例。

河南安阳小屯村晚商宫殿遗址,位于河边高地,宫殿位于遗址中部,南北轴线布局,规模较大。 宫室介绍

宫殿与住宅的格局基本相同:封闭院落,中轴线对称,前堂后室,前朝后寝,其特征在于:朝重于寝,多重宫门,庄重威严。周朝宫室制度,主要表现在“三朝五门”、“前朝后寝”,对后世宫殿格局有深远影响。外朝为询视众庶,议政之所;治朝为帝王每日视朝听政之所;燕朝为休息之所。天子五门是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毕)门。诸侯三门。

春秋战国时期的陕西咸阳秦宫殿遗址,高大夯土台基,建筑组群利用台基高低错落自由布局,无轴向。有殿堂、卧室、浴室、地窖等。室中有火坑、壁炉和地窖等。有陶管排水系统。

秦朝“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大朝在渭南信宫,象天极,为咸阳各宫中心,其“东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信宫前殿甘泉宫,为避暑和太后居处。渭南上林苑建朝宫,前殿阿房宫,夯士台遗址东西一公里,南北半公里,残高7-8米。

西汉大朝未央宫,周垣8900米,利用尤首山岗地削成高台。狭长形平面的前殿,大朝居中,左右日常朝,为东西厢之制,属汉宫室特点。长乐宫在秦兴乐宫基础上所建,太后所居,宫城周垣万米。北宫在未央宫之北,为太子居所。建章宫在长安西郊,是苑囿性质的离宫。

魏晋是宫室制度“转型”时期。三国魏都洛阳,改“东西厢”为左右“东西堂”,前殿大朝为太极殿,这种格局流行于晋、南北朝时期,至隋废止。东魏邺城在旧制上再加“三朝”。

10 唐宫殿因袭隋址,承袭周制,是宫室制度成熟时期。唐太极宫在长安城北端中央,东西长2800余米,南北1500米,中轴线对称布局,按“三朝五门”之制,设甘露门、两仪门、朱明门、太极门、承天门,外朝承天门、中朝太极殿、内朝两仪殿,两翼殿门基本对称。

唐大明宫,始建于公元634年,位于长安城外东北的龙首原高地上,居高临下,可以俯看全城。宫城平面成不规则的长方形。南北五里,东西三里,从正门丹凤门到北门玄武门为宫城中轴线。大朝含元殿,常朝宣政殿,便殿紫宸殿。含元殿庑殿顶,台基残高10余米,殿面阔11间,进深3间,周围廊柱网布局。紫宸门以南为行政区,称为“省”,建筑布局对称规整。紫宸门以北为生活区,称为“禁中”,建筑布局灵活自由。

太极宫承天门和大明宫含元殿,前有两阁,用曲尺廊庑相连,构成凹形格局,似城墙与台基合一的城楼式,高大威严,围合感与对称性很强,称“门阙之制”。

含元殿是大明宫主殿,踞龙首原高处,高出平地10余米,殿11间,前有长达75米的龙尾道。殿阶局部用永定柱平坐,这种较古老的方法自唐以后逐渐淘汰。唐代建筑较少用琉璃瓦,造型明朗,其宫殿形制影响及至日本。

明清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我国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明成祖永乐五年兴建,南北960米,东西760米,典型的院落,建筑上和礼制上集历朝宫殿大成,附合“三朝五门”、“前朝后寝”之制。中轴线上主要建筑物有:大清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坤宁门、钦安殿、神武门、北大门、景山(延春阁、寿皇殿)。

故宫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功能区。外朝为处理政务之处,从午门到保和殿一区。午门为宫城正门,颁布诏令之殿宇,重檐庑殿,面阔九间,门阙合一的城楼建筑。太和殿是我国现存量大的木结构单体建筑,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周围廊,面积2374M2,总高26.92米,台基高8.13米,正吻高3.4米。楠木结构,金柱支托的大梁为七架梁,金柱与老檐柱之间三步架,通进深十二步架,上檐斗拱单翘三昂,下檐斗拱单翘重昂。重檐庑殿,出檐短而翼角厚重,坡度陡峻,屋脊平直,端庄而凝重。和玺彩画,屋面用黄琉璃瓦。太和殿广场3万平方米,是大朝所在。中和殿五开间方形平面,单檐攒尖,为大朝前休息之所。保和殿面阔九间,重檐歇山,殿试进士之所。三大殿位于三层工字形平面的汉白玉须弥座钩栏大台基上。

内廷为帝王生活区,从乾清门至玄武门一区。乾清门为内廷宫门,乾清宫是皇帝寝宫,坤宁宫是皇后寝宫,交泰殿是朝贺之处。三大殿位于单层彩色釉面砖砌的女儿墙台基之上。坤宁宫之北为御花园,其后景山为游乐区。

第四讲、陵墓与坛庙 在我国古代,对死后的认识是到另一个世界去生活,灵魂不死。陵墓建筑所反映的就是这个时代存在的“世界观”。正是这种观念,致使帝王的陵墓建

11 筑犹如宫殿、住宅一样,功能齐备、奢华完美。陵墓的组成,一般分为地下部分——陵寝墓室,和地上部分——供举行祭祀之用的建筑。 陵墓

一、陵寝的出现

商周中原地区无坟有墓,墓上建寝,作为灵魂饮食起居之所,如殷墟小屯村“妇好墓”。墓室普遍采用井干式木椁,深埋,有“羡道”,椁有雕刻彩绘。江南地区在平地之上铺卵石和焦土等,上置坟墓。

地主阶级家族观念和新的爵位等级制度,促进了陵寝的发展。春秋晚期出现的坟丘,战国坟丘流行,有“丘墓”、“山陵”之说。魏、楚、秦、中山等国已有陵、庙、寝的格局。中山国王墓在河北平山县,有封土及陵寝建筑,其中有铜版的“兆域图”,这是现知最早的建筑平面图,五间为寝,周垣两重,上覆斗形夯土台,并有回廊柱础。墓室深埋,木椁数层,榫卯构造,外侧面涂漆。椁下填石版,设阴沟,周填砂、炭或白土,夯实。少数墓用空心砖。

二、陵寝的演化

秦庙与寝分离,陵旁建庙,墓侧建寝。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最大陵墓,以“陵”为山,陵园仿咸阳城建,陵墓、宫城皆位于西南角,坐西面东,两重城垣,里周长3公里,外周长6公里。陵体夯土台三层见方。陵园东侧为兵马俑,兵马俑南侧有陪葬墓,其北侧有鱼池。墓室以铜为椁,墓顶画天象图,下有水银九州之胜。

西汉陵墓少数位于渭水南岸,多数在咸阳以西、渭水北岸。高祖长陵在咸阳,其庙在长安城东街。惠帝将高庙移至长陵渭北,即陵旁立庙之制。长陵沿用秦始皇陵格局,两重城垣,以东门与北门为主要通道,寝殿在陵园南部中央,坐西面东,寝又有“寝殿”与“便殿”之别,与都城型制同。景帝后陵寝的基本格局均为一重城垣,陵旁之庙,园中建寝,后陵与帝陵分院,多数在帝陵东侧,少数在西北侧,以武帝茂陵规模最大。西汉墓室结构广泛使用木椁墓,空心砖由大变小,小的用于墓壁、大的用于墓顶。后又有折拱形、半圆形结构。西汉另有崖墓,系石墓一类,以四川乐山为最大。

东汉陵墓是陵寝制度确立时期,明帝对陵寝制度进行了改革:陵寝的“元议会”朝拜成为“上陵礼”;陵寝推行“酎祭礼”;建立“太庙”;陵寝建筑扩大,有大殿、钟架等祭祀功能。西汉后期,豪强贵族势力发展,“上坟”活动受到了重视,东汉流行“墓祀”,民间流行“升墓”、“上墓”习俗,丧葬讲究仪式,多祠堂、石阙之类建筑。墓室结构由砖筒拱发展为砖穹窿。砖有条砖,楔形砖、企口砖等,拱券有单层和多层。

汉陵寝流行用阙、华表、石刻群等。阙又称“门观”,“象魏”,原用于布告法令、登高警戒、表示身份等。春秋有木阙,汉有单阙、两出阙、三出阙之分,以石制为主,如高颐西阙。华表又称“表木”、“和表”等。原为木柱,顶部有横木,用于宫殿、宗庙、停邮、大道、坟墓等前的标志。西汉流行墓道用木华表,

12 东汉墓地开始用石柱,标识神道。石人与石兽等石刻群置于墓前,现存最早的是霍去病墓,现有14件。石人是警卫和侍从。石兽是象征吉祥,驱邪除鬼。

魏晋南北朝政局动荡,不筑坟防盗墓。流行葬术。魏文帝毁魏武帝高陵的祭殿,其作寿陵首阳陵,要求“因山为坟,无为封树,无立寝殿、建园邑、通神道。”东晋恢复上陵礼,寝室简陋,墓多在半山腰南坡,不起坟。南北朝因袭东晋,但起坟渐多。南朝有神道、石兽、石表等。北魏陵寝集中,多起坟,上陵,建祠庙、石兽、石阙、石碑以及佛堂与斋堂等。

唐代陵墓不同前朝的特点是利用地形,依山挖洞,位于陕西渭水北岸的大部分唐陵都是利用天然山五丘修建的。现存的18座唐陵中,仅3陵(献陵、庄陵、端陵)位于平原。位于陕西乾县北梁山上的乾陵,是唐高宗(公元650~683年)与皇后武则天合葬的陵墓,是唐陵的代表。 唐永泰公主墓在乾陵东南2.5公里,陵台为底边55米、高11.3米的方形截锥体,夯土筑成。

宋代墓室一般都不大,因为要在皇帝死后才开始动工修建,7个月后就必须入葬,所以营造时间较短。而且多用砖刻表现建筑形象。

明、清的陵墓制度始创于朱元璋。一般以一座山为兆城,范围很大,内植松柏,结合自然地形,形成气象宏廓而肃穆的整体。明代迁都北京后,在昌平的天寿山建造了陵墓区,称“十三陵”。与过去的唐、宋陵不同,首先明十三陵的墓室都挖地而建,上伏黄土堆为宝顶,与地面建筑组成完整系统。其次明皇陵虽与宋皇陵一样都集中建造在一起,各皇陵自成体系,但又互相有联系。13座陵墓有一个总的入口,一条总的神道。

总体上看,明代皇陵的基本格式就是一座大殿与一座碑楼相连,外加若干座门与配殿组合成三进院子。长陵与其它1 2座陵都是如此。长陵是十三陵中规模最大最宏伟的一处,它的最高级殿宇——棱恩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之一,它的用料和工程质量就是故宫的太和殿也无法与之相比。

清朝入关以前建造的陵墓,形制大体仿照明陵,但仍有自己的特点,并对入关后的清朝各陵有影响。清朝也象明朝一样,经营集中陵区,其各陵形制一致,尺度亦相仿。所不同者唯在构造本身的用材、雕饰方面的差别。自帝后而下,亲王、公主等级别形制相当严格。所以,清朝陵墓程式化是其一特点。 坛庙

用来祭祀的建筑,一般将其划分为:

首先是帝王使用的,包括祭天用的天坛、奉土地神的社稷坛和祭祖先的太庙。其次,祖先也是至高无上,必须尊敬、供奉的。所以,封建帝王为表示对各神、各祖先的尊敬,修建了大量祭祀性建筑。北京的天坛就是明代统治者为祭天所建。

太庙是皇家的祖庙。

除了皇帝的宗庙,祭祀建筑中第二类就是孔庙。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占有统治地位,而孔子则是万师月表。所以后人们祭奉他,以不断巩固他所提倡的思

13 想、行为准则。北京孔庙(亦称文庙)是仅次于曲阜孔庙园国内第二大孔庙,是元、明、清三代京都祭祀孔子的地方。

北京孔庙始建于元代(公元1302年),直到1916年才完全竣工。现为首都博物馆。

祭祀建筑中有些是祭祀圣贤的,如湖南汨罗的屈子祠、四川成都武侯祠及福建福州的林则徐祠等。

第五讲、宗教建筑

一、佛教建筑

(一)寺

我国是以佛教为主,而兼容道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信仰的国家。因此,除佛寺外,同时还存在着其它宗教建筑,如宫观、喇嘛庙、清真寺等,但为数不多,在宗教建筑中未占重要的历史地位。其实,我国正式宗教建筑的产生是在佛教传入之后。相传汉明帝时,佛经自西域由白马驮来,于是便有了中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

佛教初入中国时,寺为方形,中央为塔。北魏永宁寺由塔、殿、廊院组成,绕以围墙,以塔为中心。同时,因舍宅为寺,前厅作佛殿,后堂为讲堂。隋唐佛寺以殿堂为主体,位于中轴线上,寺之后或一侧另有塔院,或寺门之前建双塔。唐以后佛寺型制遂增完善,如五代有罗汉堂,南北朝有转轮藏殿,宋有戒坛,明与鼓楼等。明清以来的佛寺,中轴线上有佛殿、法堂、天王殿、山门(金刚殿)、方丈室等;东侧轴线上有的钟楼、斋堂、观音殿、药师殿、土地堂等;两侧有鼓楼、禅堂、伽半殿、祖师堂等。

山西五台山自唐代起就是我国的佛教中心之一,建有许多佛寺。佛光寺大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其中的砖砌佛座和佛像,都是唐代原物。

河北正定的隆兴寺,始建于隋代,原名龙藏寺,至今仍保持着宋代风格。

藏传佛教寺院有汉院落式,如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席力图召(寺),北京雍和宫、甘肃合作县札木喀尔寺、河北承德须弥福寿庙等,均以大讲室为中心,建筑形式为汉藏结合;有藏雕房式,如西藏布达拉宫、河北承德普陀庙;有两者结合式,自由布局,建筑单体汉式,如甘肃夏河清拉卜楞寺。布达拉宫位于西藏拉萨市西布达拉山上,相传建于公元八世纪,五世*于清顺治二年重建,属行政、宗教、生活多功能建筑。平面不规则形,由红宫与白宫两部分组成,主体中央上部为红宫,有经堂、佛殿、政厅、灵堂。白宫位于红宫以东大部分,有*经所、会客厅、餐厅等生活用房。附属建筑有佛象佛具制造所、印经院、监狱、喇嘛住宅、扎巴(众僧)住宅等,功能分布明确。立面高200余米,外观十三层,实九层,因地制宜,依山而建,为典型藏族碉楼,白壁镶红边,顶部五金塔三金殿,色彩明快,气势雄伟。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也称“外八庙”,是清代帝王为了笼络蒙、藏等民族的上

14 层分子建造的。

(二)佛塔

佛塔是集建筑艺术和雕塑艺术于一体的佛教建筑物。因其造型精美,常用金银、玛瑙等加以装饰,内藏佛骨舍利,故又称为“宝塔”。

塔是中国建筑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具体表现之一。中国的塔来源于印度,史学中将中国佛塔划分为五类,即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塔、喇嘛塔及金刚宝座塔。

楼阁式塔,中国佛塔的主流,其造型结构即楼阁,多层而已。如山西应县佛宫寺释伽塔(又名应县木塔、应州塔),辽代建造,塔身八角形平面,直径30米,内外两圈柱包在夯土墙中,檐柱外有回廊。南北轴线上开门,中设佛像。台基两层。结构体系与佛光寺大殿、独乐寺观音阁相似。塔身有收分,总重约7430吨,总高67.31米,外观五层,施腰檐平座。这是我国现存唯一的木塔。江苏苏州虎丘五代云岩寺塔,砖结构,八角形平面,有塔心宝、塔心壁、回廊和外壁,双层塔壁。塔身七层,逐层收进,四层以下斗拱五铺作双抄,以上四铺作单抄,顶部窟窿砖叠湿。残高47米,每面辟门,有平座无腰檐。

单层塔,山东济南隋代神通寺四门塔。平面方形,每面一拱门,石构,檐叠涩五层,四攒尖顶,塔刹山花蕉叶托相轮,高13米。

密檐塔,印度早期佛塔的常见形式。河南登封北魏嵩岳寺塔,我国现存最早的砖塔。塔壁十二边形,塔心室八角形,无斗拱,全部叠涩出跳,门用拱券。塔心中空,以木板分为十一层。高40米,分上下两部分,下段塔身高两层,上段于叠涩上建15层密檐,收分柔和,白色。

喇嘛塔,源于印度。北京元代妙应寺白塔,尼泊尔人阿尼哥设计,白色,高53米。平面凸字形台基,亚字形须弥座两层,由此而上是:覆莲线条、宝瓶塔身、塔脖子(须弥座)、十三天相轮、宝盖、塔刹。

金刚宝座塔,源于印度。北京明代正觉寺塔,平面矩形,南面拱门,五层须弥座和佛龛,上建密檐方塔五座,居中一塔13层,其它四塔11层。这是我国最早的金刚宝座塔。

中国的佛塔可以说是“楼”的一种发展,用塔作楼的标记,称为塔刹。楼阁式塔是中国塔的典型式样,一般位于佛寺的中心,不但埋有佛骨,还藏置佛经和其他遗物。后来干脆在塔内供奉佛像,便于佛徒们膜拜。其平面常以方形、八角形居多,层数一般为单数,含有吉祥的意思。

福建泉州的开元寺石塔,原是木结构,南宋时改为石建,塔高5层。

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塔的平面采用八角形,塔高8层。在我国仿木的楼阁式砖石塔中,用双层塔壁的以此塔为最早。

山西应县城内的佛宫寺释伽塔,又称应州塔,是国内现存唯一的木塔。在结构上因增加了梁柱间的斜向支撑,使其虽经历过多次地震,仍安然无恙。

忽必烈统一中国后,定喇嘛教为国教,封高僧巴思八为国师。一次他在西藏

15 修佛塔时,对尼泊尔青年匠人阿尼哥的技艺非常欣赏,便将他带回大都城。

北京西城妙应寺白塔就是阿尼哥的作品之一,它的造型显然带有浓郁的西亚风格。

北京西直门外正觉寺塔,又称五塔寺塔。

此外,还有一种用以宣扬佛法的纪念性建筑物——经幢,是在八角形石柱上刻经文,始见于唐,到宋、辽时颇为发展,以后又少见。一般由基座、幢身、幢顶三部分组成。唐代经幢形体较粗壮,装饰也较简单。宋代经幢高度增加,比例较瘦长,幢身分为若干段,装饰也更加华丽。

(三)石窟

石窟来源于印度的石窟寺。一般都是一窟数室,或者四壁通雕小龛。它的特点就在于它象古代佛教的艺术展览馆一样,其中多有精美绝伦的壁画、雕塑和石刻等艺术品。因为这种“寺”是由石头构成的,十分结实,不易摧毁,所以有许多石窟被很好的保存下来。

虽然石窟寺来源于印度,但在汉代时,我国就有开凿山崖修建崖墓的建筑技能,到南北朝,开崖造寺之风遍及全国。这一时期的石窟保留至今,很多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和文化遗产,如敦煌的莫高窟、大同的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此外,还有山西太原的天龙山石窟、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等。

建筑史学家按石窟的发展将其分为3种类型:

1、是早期石窟,平面是椭圆形,洞顶呈穹窿状。洞内石壁雕一巨大佛像,左右壁还雕有许多小佛像。

2、为稍后时期的石窟,平面多为方形,规模大的还有前后两室。窟内壁面刻满雕像和壁画,其中包括佛像、佛教故事及建筑装饰花纹等。

3、是在它的洞前有一种列柱式的前廊,或者是在它的前室雕两个大柱,象一个三开间的房屋。洞内的多数雕像还加有各种形式的龛,使得雕像不那么密集。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是我国最早的大石窟群之一。

此石窟建造时,还处在我国石窟发展时期,吸收外来影响较多,如印度式的塔柱、希腊的卷涡柱头、中亚的兽形柱头等。由于石质较好,所以全部用雕刻而不用塑像及壁画。早期的平面呈椭圆形,顶部为穹窿状,前壁开门,门上有洞窗,后壁中央雕大佛像,布局比较局促;后来的多采用方形平面,规模大的则分前后二室,或在室中设塔柱。

甘肃敦煌莫高窟,佛像多用泥塑和壁画。敦煌地僻人稀,气候干燥,作品得到长期保存。北魏时期凿的窟,壁画题材多为本生故事或经变,色彩以褐、绿、青、白、黑为多,构图及用笔较粗犷,其中人物、佛像、飞天的面貌、衣纹等受外来影响较多;隋唐时壁画题材虽也有佛教故事,但多用大型寺院、住宅、城廓等作背景,对建筑的细部都有较详细和准确的描绘。

二、道教建筑

16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传统宗教,创立于东汉。信奉老子为教主,始于老子的《道德经》。其思想曾对我国古代文化起过很大影响,但道教在我国宗教中的历史地位,仍居佛教之后排第二,其建筑形式也未形成独立风格,大体仍为佛教建筑的体制。

道教建筑也有一些与佛教建筑不同的特点。道教相信仙人喜欢居楼,得以接近天宫,所以楼阁成为其建筑特点之一。道教祭神的场所称为“观”,观就是一种楼阁。其中很大的观叫宫,较小的观称道院。

山西芮城元朝永乐宫,当地相传为吕洞滨的诞生地,唐有“吕祠祠”,金扩建称“道观”,元称“大纯阳万寿宫”。从元太宗始建主体,到至正年全部建成。总平面狭长纵深,五座殿门。三清殿面阔七间,进深八间,庑殿顶,柱有侧脚升起,脊和檐有曲线。斗拱六铺作单抄双下昂。

宫观大殿一般都是高脊飞檐,正大侧小,红楼绿瓦,颇有飘飘欲仙之气。著名的宫观多坐落在名山中;依山傍岩,层层叠叠,形成居高俯视之势。在青城山、武当山的一些道观就具有这样的特点。

三、伊斯兰教建筑

伊斯兰教大约是在公元10至11世纪传入新疆的,在元代陆续传入内地。伊斯兰建筑形式经过中国匠人们的吸收融化,创造出了中国的伊斯兰建筑。

中国的伊斯兰建筑有清真寺(礼拜寺)和麻扎建筑,它们也同中国的其它宗教建筑一样,是由许多功能不同的单幢建筑组成的。

清真寺建筑形式多为阿拉伯风格,造型活泼、装饰精美。

著名的有福建泉州清真寺、陕西西安华觉巷清真寺、还有新疆喀什阿巴伙加玛札、新疆苏公塔礼拜寺、甘肃兰州解放路清真寺邦克楼等。

第六讲、园林建筑

园林或庭园,由建筑、山水、绿化等构成。中国古代有皇家园林、文人园林、宗教园林等类型,以崇尚自然,托物寄情为特征。 园林的兴盛

园林是建筑成熟之后的产物。商周时期,郊外有域禽养禽兽的囿,城中有种植菜果、调习车马的园。其中有台榭等建筑,设专人管理。

秦汉皇家与贵族园林,规模宏大,以仙境立意,以山水为主,有建筑、禽兽、植物等。秦上林苑“作长池,引渭水,筑土为蓬莱山”,这是人工土山之始。西汉上林苑,周三百十里,容千乘万骑,离宫七十所,三十六小苑,养百兽植物,昆明池周四十里,池中有岛,岛上有殿有观。西汉富户袁广汉筑园,东西四里,南北五里,积沙为洲,养珍禽奇兽,名木异花,重阁修廊,房屋连属,构石为山,这是人工石山之始。

魏晋南北朝,贵族园林盛行,如北魏张伦园,重岩复岭、深溪洞壑,高林巨树,悬葛垂罗。西晋石崇金谷园,柏林万株,江水周于舍下,有观阁池沼,多养

17 鱼鸟。晋室南迁,贵族园林流行于江南。文人造园兴起,推崇老庄,提倡隐逸,以自然立意,注重陶治性情,随便架立,不图广大,园林小型而朴素。

隋唐在宫内筑苑,隋大兴城有大兴苑,东都洛阳有西苑,周二百余里,以人工湖为主,湖中三岛,岛上有楼阁。汉长安有东内苑、西内苑和南苑。太极宫、大明宫等内苑有太液池、蓬莱山和楼阁廊亭等。唐文人园及郊墅别业流行,如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宋之问的蓝田别墅、王维的辋川别业等,有平台、池塘、书楼、瀑布等。

北宋徽宗在汴梁造艮岳。北宋洛阳、南宋吴兴等地贵族与文人私园众多。明初至中叶,百官第宅制度禁止构筑亭馆池塘。正德,嘉靖后,禁令松驰,逾制造园者渐多。拙政园、寄畅园、瞻园、清华园等均建于此时。清皇家园林始建于康熙,有静明园、畅春园、避暑山庄、圆明园等。乾隆建颐和园等,并扩建圆明园等,创造了世界园林艺术的奇葩。 中国园林的主要特点:

1、师法自然而又独具匠心的造园手段

2、“虽由人作,宛似天开”的艺术构思

3、诗情画意的意境表达

大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中国的园林艺术“是一种绘画”。它用泉池、花木、竹石、峰峦、涧谷、亭阁、曲径、桥梁等组成实物环境来再现自然美。这当中又通过对意境的强调而达到诗、文、画、园几种文化艺术的相互交融,从而形成了中国园林的主要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园林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含蓄”。园林中的道路,具有封闭景色、扩大空间、转换视点之用。 强调自然景物在园林规范中的重要性。

在古代,园林最初级的形式是统治阶级以狩猎和欣赏植物为目的,将某块自然景观好的、有山有水的地方据为己有而圈定的“苑囿”。秦始皇兼并六国之后,曾在渭水之南建造的上林苑,就是苑圃式园林。 早期“苑囿”实际上就是当今的动植物园,只不过不向公众开放罢了。

到了三国、两晋以后,统治阶级开始在园子中挖池堆山,收集珍禽怪兽、奇花异草,对自然界的真山真水进行模仿。当时庞大的运输花木石头的工程,被称为“花石纲”。这座皇家园林“楼台殿阁不可胜数,堆土叠石筑成千岩万壑,”其结构布局之精妙,一时被称为绝胜。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园林艺术最为兴盛和完善的时期,也是皇家园林登峰

18 造极的时期。当时封建末期的统治阶层主张修心养性的遁世思想,其中不少贵族、文人不仅吟诗赋画去影响园林的建设,有的还亲自参与到造园设计当中去。比如康熙和乾隆就被认作是世界上几个最大的园林建设的创意者。

由于空间的限制,当时的园林不再有足够的地方放置类似于真山真水的景物,于是就出现了园林的抽象化、微型化,造园的技巧也就有了新的突破及发展,如造景、借景、摄景等手法的运用。比如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许多景致。

在北京西郊,有京都著名的三山五园,即香山的静宜园、玉泉山的静明园、万寿山的清漪园和畅春园以及圆明园。再加上附近的蔚秀园、朗润园、勺园(以上三园在今北京大学内)、熙春园、近春园(以上二园在今清华大学内)等,方圆几十里,园园相通、楼阁相望,成为历史上空前的宫廷园林区 。

圆明园的特点: 1、平地造园,并以水为主。

2、园中造园,融南北园林风格于一炉。

3、园中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极富变化。

除各种中国古典建筑形式外,乾隆时期还在长春园的北部集中建造了一批西洋形式的石头建筑,被称为“巴洛克”式样,成为中国园林中独一无二的景致。

另外,在现存的传统园林中,寺观园林的数量远远多于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总和。 园林建筑的组成

园林的四大元素是山、水、植物、建筑。园林建筑就是运用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手法,取得与山水、植物相协调的建筑形式。

首先,它的体量不能太大,要点缀环境;其次,在造型上要协调环境,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风貌,形成各自园林建筑的不同风格。

园林建筑的种类,常见的有厅堂、轩馆、楼阁及榭、廊、亭、肪、台等。除少数园林建筑外,一般均围绕山池、花木布置,房屋之间常用廊子连通。建筑形式随机多变。建筑装修比较灵活。建筑空间开敞通透,使环境达到很高的境界,故园林建筑的内外空间有机相联,融为一体。

(一)厅堂

厅堂是园林中的主体建筑,一般置于居室和园林的交界部位,用来会客、议事之用。从厅堂往外望,应该是全园最主要的景观面。

厅堂有四面厅与鸳鸯厅等。一般厅堂多采用四面厅,为了便于看景,四周绕以回廊和大片格扇、长窗,不设墙壁。鸳鸯厅是在内部以屏风、格扇等分为前后

19 两部分,梁架、装饰、陈设各不相同。

轩在古时指车上边较高部分。建筑上取其虚敞高举之意,一般建在高处,周围环以游廊、花墙,可自成一体。

馆原为做官之人游览或做客舍之用。

斋在宗教上有斋戒的意思,指和尚、道士、居士的斋室,一般指书斋,相对独立,是修身养性的地方。

室则在厅堂的两边或后部,可为主人吟诗作画之用。体量较小,常和庭院相连。

(二)楼阁

楼阁一般两层或两层以上,因体量较大,凌空高耸,故在园林造景中占有重要地位。经常是整座园子的构图中心或重要景观点。楼阁运用到园林中以后,在造景上起到很大作用。首先,它常建于建筑群体的中轴线上,是整个园林构图的中心。其次,楼阁还可以独立设置于园林中的显要位置,成为重要景点。

(三)榭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台上的木结构建筑叫榭,它的特点是只有楹柱及花窗,而没有四周的墙壁。

榭是“借景而建”,用来观景之用。在南方私家园林中,水榭的尺度不大,装饰素雅精致,非常简朴,具有江南水乡的情调。而在皇家园林中,除保留榭的基本特征外,又增添了北方宫廷建筑的色彩,风格变得厚重宽大。有的设计成一组建筑群体,造型上更为丰富。

(四)廊

廊是一种线形建筑,“宜曲宜长为胜”。它用列柱顶一个不太厚实的屋顶,造成一种通透、“虚”的空间形式。在园林中常利用廊的迂回曲折、高低错落,增加景观的层次,丰富游园的趣味,并引导人们观赏景色。廊的布置不用拘泥于地形地势,无论平地、山间或水边,都可以依顺环境,形成直廊、回廊或曲廊等形式,是园林中重要的“纽带”。

廊的结构比较简单,古时常为木构架,屋顶多用坡顶或卷棚顶形式,内部都不设天花,皇家园林的廊中还饰有彩画作装饰。

廊的类型丰富,从剖面看有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双层廊等;按形式分有直廊、曲廊、波形廊等数种;按位置分有沿墙走廊、爬山走廊、水廊、回廊等。

单面空廊一般依附于墙体或其它建筑,形成半封闭状态,并常在墙上开漏窗。

复廊是在空廊中设一道墙,形成两侧都是单面空廊,墙上也开漏窗。

双层廊又称楼廊,供游人从上下两层观赏园景。

曲廊多途通曲折,仅一部分依墙而建,其他部分转折向外,廊与墙之间构成若干不同形状的小院。

20 爬山廊建于地势起伏的山坡上,仅可以使上下建筑之间有所联系,而且廊子有高有低、起伏变化。

水廊一般驾于水面之上,能使水面与空间半通半隔,增加了水面景深。

(五)舫

舫又名不系舟,实际上是一种不能划动的、象船形的建筑,主要是供人游赏、观景之用。在我国江南地区,船是一种很重要的交通工具,往往被饰以彩画,装饰成画航,供文人雅士游乐宴饮之用。而江南园林恰恰是以水面为中心的,画舫自然就被借用到园林中来,进而产生了园林建筑中所特有的“舫”。

舫的基本形式与船相似。如北京颐和园中的石舫

(六)亭

亭是园林中最为常见的建筑类型。早在隋、唐时期,就有“逍遥亭”之说。到唐、宋时得到普及,明、清时得到大发展。亭最初的功能是游人驻足休息的地方。后逐渐成为重要景观点。亭的结构比较简单,造型与时代及各地的传统习惯有关。

传统的亭在造型上有南北之分。南方亭轻巧、玲珑;北方亭端庄、稳重。

(七)台

台是中国园林建筑中出现最早的一种。高而平的建筑叫台。一般筑成方形。 第二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

(八)墙

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墙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主要功能是分隔空间,或对景物起衬托与遮蔽作用。

墙的形式变化很多,有平墙、梯形墙、波形墙(云墙)等;在构造上则有白粉墙、磨砖墙、板筑墙、乱石墙等。园林中的墙上常设漏窗,使墙面活泼而富于变化。

第七讲 民 居

住宅格局的确立

龙山文化开始出现私有化的住宅,如西安长安县客省庄住宅遗址。经过漫长的历史,形成了家庭化的住宅。

中国古代住宅以院落式为特征,它由房屋、庭院与围墙构成,是家庭的主要财富,也是住宅私有化的标志。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建筑遗址是已知最早的四合院,二进院落,朝向东南,影壁、门塾、庭院、前堂后室、两厢、廊轩等中轴线对称,有序而严谨,显示了成熟的院落格局和使用规则。

春秋以后,居住礼制更加严谨,规范了居住行为,也制约了住宅的变化。制度越稳定,住宅型制就越稳定。商周以后,院落式住宅成为中国汉文化地区住宅的主流,其格局的基本特征是内外封闭,轴线对称,南北进深,功能分区,秩序严谨。尽管有地方差异,但型制基本上是统一的,包括苏杭住宅、徽州住宅、云

21 南一颗印住宅、四川山地住宅、岭南客家住宅等、北京四合院以及黄土高原的窑洞住宅等。

北京四合院一般由大门、影壁、前院、倒座、垂花门、大院、抄手廊、正房、耳房、厢房、罩房等组成。多抬梁式、硬山与厚墙。

苏州住宅一般由门屋、轿厅、大厅、楼厅、堂房等构成中轴线上的主体房屋;两侧辅轴线上一般由客房、客厅、船厅、鸳鸯厅、园林等组成,或由仆佣房、书塾、帐房、书房、藏书楼、女厅、楼房等、厨房、杂什间等组成。以轩廊和备弄为院内交通网络。多穿斗结合抬梁、空斗墙与调饰。 不同民族的住宅

住宅的不同,有自然或地区因素,更有文化因素。不同民族会有不同住宅,不同居住者会采用不同住宅。

南方少数民族常用干阑式住宅,以木或竹为结构,板、竹或草席为围护,底层架空作椿米、牛阑、燃料、杂什、厨灶之所。楼层为卧室、起居室、火塘、神龛、廊与晒台等。其中火塘被视为神灵之处,是家庭的象征。

藏族住宅有固定的雕房和可移动的帐篷两种。雕房格局没有轴向性,采用密肋结构,外墙用石或砖,女儿墙作露台栏杆,木构件用暗红色,墙面用土黄色。土司或头人的堡寨有碉楼。帐篷有冬帐和夏帐,帐用柱支撑,冬帐蒙牦牛皮,夏帐蒙布。帐外有短柱拉绳,用石或草垒成防风矮墙。

蒙古哈萨克族毡包,又称为“穹庐”,三五成组,有土围墙圈养牲口。毡包有移动和固定两种。移动毡包一般直径4-6米,地面铺羊粪和地毡,周围挖排水沟,用沙柳木条编方形骨架作为固定外墙,设门窗和天孔窗,外覆羊毛毡。室内火塘居中,门右侧放鞋,门左侧堆燃料,主座后左侧供佛龛,右侧置箱柜。固定毡包一般用柳条泥墙,开小窗。帐外设置炉灶,有院落,内有起居室、卧室和厨房等。

新疆维吾尔族住宅布局自由,喀什地区多用囤顶,夯土墙。庭院为起居、接待、用餐和工作等主要活动场所。室内用壁炉、火墙和土炕等,多壁龛、木雕等线脚装饰。伊梨地区因湿寒雨雪,多用木构坡顶。

22

二次培训讲义稿

《目标管理》老师讲义稿

理财峰会讲义稿

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教学讲义稿

《保护古建筑》教学设计

古建筑修缮监理工作总结1

古建筑测绘实习报告1

教学讲义

阅读讲义1

标点符号讲义1

教学讲义1稿(古建筑)
《教学讲义1稿(古建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