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普通话培训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20:04: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普通话培训教案

关于普通话

一.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北京语音系

统,并不是所有北京话语音成分都是标准的。以北京音为标准音,这有历史根源。近800年以来,北京是辽、金、元、明、清各朝的都城,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明清以来,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官话”随着当时政治力量传播到各地;辛亥革命后,“国语运动”和注音字母曾以政府命令推行;近几十年来的电影、

话剧、广播等,也采用北京语音,加上北京语音音系简明易学,节律感强,所以,确定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符合历史的发展的。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即普通话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并逐渐发展起来的。北方话的词汇是普通话词汇的基础和主要来源。千余年来,许多重要的文学巨著如《红楼

梦》等都由北方方言写成,不同方言区的人们通过书面语言接受了北方方言词汇,因此,北方话词汇具有普遍性。但也不是所有北方话的词汇都年进入普通话。我们既要舍弃北方话中某些俚语俗词,也要吸收其它方言、古汉语和外来语中某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丰富普通话。

普通话还必须“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

语法规范”,所谓典范的是指具有广泛代表性,能够作为楷模的著作,并且是这种著作中的一般用例,不包括特殊用例和个别不规范的地方。所谓“现代白话文”是指“五四”运动以后的白话文,不包括古代的、近代的白话文。目前语法上的混乱如:“登了个记”,“感了一天冒”,“锻了一下午练”等,必须纠正。

“普通话”包括了语音、语法、词汇三方面的标准。由于各方言之间,在词汇和语法上比较趋于一致,语音分歧较大,所以,学习普通话主要是普通话语音学习。

二.为什么要推广和普及普通话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方言十分复杂。有的省与省之间、县与县之间,甚至乡与乡之间,相

互交谈都发生困难。严重的方言分歧,长期以来给我国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周口方言与普通话的区

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主要在语音方面。周口话也是如此。语音方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声调的差别。

1、普通话的声调

普通话的声调,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每个声调都有一定的调值,即高低升降的变化形式。描写调值一般采用“五度标记法”,四个声调的调号是•、、ƒ、„,俗称“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2、周口话的声调及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

周口话也有阴、阳、上、去四个声调,只是与普通话的实际读音不同。河南绝大多数地方的人都能掌握河南话与普通话的声调对应规律,可以通过辨类换音来了解绝大多数的字在普通话里是第几声。

阴平:安、班、帮、昌、单、多、端、枪、伤、装、汤、真、知、家、温馨、新、科、需、天、心、

君、亲、花、交、思、身、张、英、西、冲、松、空、清、青春、街、山、开

这类字在普通话中绝大多数读第一声。

少数例外要特别注意:*测、促、隔、格、辣、筑、祝、虐、陆、扩、阔、立、迅速、彻、豁、列、力、作、态、木、目、设、狱、日、洛、落、漯、乐、热、密、越、克、客、刻、绢、购、质、各、业、

确、复、妇等在普通话里读第四声。“药、脚”读为……“牛角、角度、涩、色、客、月、越、约、阅、岳、悦、黑、缺、却、确、雀、瘸、鹊”等字声调、韵母均不同。

*有十几个字读第三声:(见教材)必须死记住的!它们会严重影响普通话语音面貌!!!

*第二声:疾、博、

决、结、节、职、执、阁、德、得、福、国

阳平:

鼻、馋、传、尝、床、夺、鹅、佛、黄、活、杰、迷、罗、兰、牛皮、求人、齐、蛇、谈、文学、云霞、砸、炸、直等。这类字在普通话里一般读第二声。 例外:“逼、蜂、峰、锋、帆”读第一声;“置、毕、必、术”读第四声;“匹马匹、组”读第三声。“俗、

足”韵母不同。

上声:

俺、保、厂、党、敢、喊、假、绞、讲、砍、马、美、哪、抢、晚、显、想、眼、长等。

这类字在普通话里一般读第三声。

例外:“危、微、哥、他、她、它”读第一声;“姐”读第三声。

去声:

暗、半、棒、唱、荡、

汗、降、胀、呛、上下、段、右、气、到、对、致、命、那、就、探、见、是、自、付、外、电话、正在、意大利

这类字在普通话里绝大多数读第四声,可视为不变。

个别例外:予、持、宁、应、相;“硬”应读为ying“特”不读tai

二、声母的差别

周口话的声母绝大多数与普通话一致,只有少

数与普通话声母不同。

1、平舌音z、c、s(舌尖前音)与翘舌音zh、ch、sh、r(舌尖后音)的混淆

两类声母的发音方法;

2、唇齿音f与舌根音h的混淆

两个声母的发音方法;

3、f、sh(鹿邑、郸城、沈丘)混淆:熟悉、

叔叔、水、顺利

q,c 矿泉水

普通话的音变

在语流中,音素与音素之间、音节与音节之间互相影响而产生的语音变化,就是音变。普通话里常见的音变有:变调、轻声、儿化和“啊”的音变。

一、变调

(一)上声的变调

上声字单念或在词语末尾时,声调不变。在下列情况下,要进行音变。

1、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变成“直上”,近似阳平,调

值由214变为34。例如:粉笔、保险、美好、理想

2、上声在非上声前变成“半上”,调值由214变为21。例如:老师、

火车、北京、首都;海洋、理由、语言、品德;考试、宇宙、领袖、巩固;(轻声前)耳朵、饺子、马虎、奶奶。

3、如果三个以上上声连读,可以按词语意义划分,如果前两个字意义联系紧密,则读“直上、直上、上”;如果后两个字意义联系紧密,则读“半上、直上、上”。

展览/馆 演讲/稿

小组/长 管理/组

纸/老虎 很/友好 有/理想

4、如果三个字以上的上声字连读,要根据词语的意义,把它们分为两个字或三个字一组,按上述方法变调。

我有/美好/理想

请你/给我/买五把/雨伞

(二)“一”和“不”的变调

1、“一”“不”单念或在词句末尾,声调不变,“一”念阴平,“不”念去声。

一、

二、三;三七二十一;不;决不;我不;坚决不

2、在去声前,一律变为阳平。

一样,一定,一件,不够,不论,不去

3、在非上声前,“一”念去声,“不”仍读原调。

一天,一生,一心,

一般;不安,不高,不公,不听

一年,一时,一直,一同;不详,不良,不能,不来

一把,一本,一秒,一口;不等,不想,不冷,不好

4、在重叠动词中间或在其它词语中间念轻声。

看一看,试一试,摸一摸;走不走,打不打,

会不会

吃一口,帮一下,说一声;来不及,去不了,了不起

二、轻声

(一)轻声的性质和作用

轻声是一种又轻又短的调子,在书写时不标调号。它具有区别词义和区别词性的作用:

孙子,老子,东西,地道,大意,对头

(二)轻声词

普通话里读轻声的字大多是口语中的常用词,下面的一些成分在普通话里常念轻声:

1、助词“的、地、得、着、了、过”等常念轻声。如:

种花的人,愉快地唱着,讲得好,看着,成功了,来过,慢慢地说

2、语气词“吧、吗、

嘛、呢、啊”等。例如:来吧,好嘛,他呢,你来吗,去呀

3、名词后缀“子、头”和表示多数的“们”等。如:

帽子,苦头,我们,同志们,凳子

4、叠音词的后一个字,动词、形容词的重叠形式的第

二、第四个字。如:

爷爷、娃娃、看看、试试、摸摸

研究研究、热热闹闹、马马虎虎

讨论讨论、商量商量、清清楚楚

重叠形容词音变的几种形式:

1aa儿式,后一字儿化,声调为阴平。如:慢慢、远远、好好、快快、满满 2abb式:后两字阴平(也可不变)。如:白汪汪、亮堂堂、眼巴巴、绿油油、蓝盈盈、懒洋洋、绿莹莹、

毛烘烘、明晃晃、黑洞洞、沉甸甸、笑眯眯、热腾腾、孤零零、光溜溜

3aabb式:第二字轻声,后两字阴平。如:结结实实、规规矩矩、羞羞答答、漂漂亮亮、慢慢腾腾、热热闹闹、凉凉快快

5、在动词、形容词后表示趋向的词。如:

出去、借来、看起来、跨过去、暗下来、冷下去、好起来

6、用在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上、下、里、边”等。如:

楼上,树下,屋里,外边,家里

7、量词“个”:这个,那个,五个

8、某些常用的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作轻声。

故事、西瓜、葡萄、钥匙、窗户、动静、唠叨、多么me、亮堂、月亮、舒

服、痛快、讲究、收拾、神气、耳朵、便宜、干部、胳膊、体面、衣服、巴结、姑娘、规矩、休息、家伙、耽误、灯笼、新鲜、先生、哆嗦、疙瘩、官司、踏实、师傅、庄稼、聪明、拳头、头发、琢磨、明白、朋友、粮食、学问、人家、糊涂、棉花、迷糊、摩托、笤帚、时候、麻烦、毛病、凉快、核桃、咳嗽、葫芦、柴火

三、儿化

(一)什么是儿化

在普通话的三十九个韵母中,er是唯一的卷舌韵母,它不能与声母相拼,只能自成音节,如“儿、耳、而、二”等几个常用字。但是它经常跟在别的音节后面,并和前面音节的韵母结合起来,使这个韵母的音色发生变化,变成带有卷舌动作的韵母,这种现象就叫“儿化”。“儿化”了的韵母叫“儿化韵”。带儿

化韵的音节一般用两个汉字来表示。

(二)儿化的作用

儿化不仅是一种语音现象,而且还与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密切相关,在普通话里具有区别词义、区别词性和表示感情色彩的作用。

1、区别词义:头,眼,白面、老婆、火星;

2、区别词性:尖,堆,画,盖,笑话

3、表示细小、轻微、喜爱、亲切等感情色彩:

鲜花、小曲、小猫、金鱼、宝贝、苹果脸、小辫、麦苗、汽水、墨水、面条、小孩、冰棍、瓶塞、肉丝、小碗(相对于“海碗”)心里话、慢慢、玩、聊天

四、“啊”的音变

语气词“啊”附在句子末尾时,由于受到前面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在读

音上有所变化。一般来讲,有以下规律:

(一)前一个音节末尾音素是B、o、e、i、

这么大的西瓜啊,真多啊,景色啊,玉米啊,雨啊

(二)前一个音节末尾音素是u和韵母Bo、iBo的,“啊”读

作“哇”。如:

新书啊,快走啊,跑啊,巧啊

(三)前一个音节末尾是“n”的,“啊”读作“nB”

没干啊,看见啊,狠啊,缘分啊

(四)前一个音节末尾音素是“ng”的,“啊”读作“ngB”

坚强啊,碰啊,胖啊,年轻啊

(五)前一个音节末

尾音素是-i或er的,“啊”读作“rB”

同志啊,老师啊,快吃啊,我的儿啊

(六)前一个音节末尾音素是-i的,,读作“[zB]”

孩子啊,很多刺啊,意思啊

个别县对声母为“t、d”的字儿化时多了弹舌动

作,如“面条、劲头、走调、小调、聊天、一点、小腿、连堂、胖墩”,要注意纠正。

关于方言词汇

北方话为普通话提供了词汇基础,这是说普通话词汇基本上是以北方话里的词构成的。但是,北方话里的词并没有完全进入普通话。有些地方色彩很浓厚的词,没有进入普

通话,仍属方言词。而其他方言里那些表现力很强的词,却被吸收近来,成为普通话里的词。平时讲普通话,要注意使用普通话词汇,如果用了方言词,即使语音再标准,人家还是不能听懂你的意思。

例如周口话里的“估堆那(蹲下)”、“毛(剩下)”,鹿邑话里的“可是哩”等等。

有的词语,普通话里

有,方言里也有,但含义不完全一样。说普通话时,注意不要按河南话里的含义使用。比如:“汤”,在河南有的地方当“晚饭”讲,把“吃晚饭”叫“喝汤”,与外地人讲话,就容易引起误解。还有“茶”,有当“晚饭”讲的,也作“开水”讲,跟普通话里的“茶”的意思就不一样。

另外还有语法规范问题。方言与普通话在语法

方面虽然差别

较小,但是毕竟也存在差别。例如:河南有些地方把“不知道”说成“知不道”,把“吃面条”说成“喝面条”。这些都不容易使人正确理解。

怎样学好普通话

一、要有信心和勇气

要相信自己是能够学会的。外语

有的人一张口就脸红,很想学,就是张不开口。初学难免南腔北调,不好意思。这个过程谁都要经历的。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张口,不张口就永远学不会普通话。

二、掌握方法,摸索规律

听说结合,记住特殊读音(对应规律以外的字)

三、贵在坚持

没有恒心,兴趣来了,

学了一阵子;兴趣下去了,就放弃了学习。这样的人永远学不好普通话。

不能坚持跟南腔北调有关系。但是必经的过程。之所以南腔北调,无非是说的普通话话里错字多,如果通过认真学习,每天能发现说错了哪些字,又改正了哪些字,日积月累,看到进步,自然能够坚持下去了。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一句普通话不会说的

人,经过两年的认真学习,完全可以学会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两年”,不知不觉地都过去了。只要能抓住一个“两年”,就够受用了。

矿泉水

普通话培训教案

普通话培训教案

普通话培训教案

普通话培训教案

普通话培训教案

普通话培训教案1

普通话培训教案三

普通话培训课教案

普通话培训教案1

教师普通话培训教案

普通话培训教案
《普通话培训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