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怎样做数学作业才能发挥最大效益新

发布时间:2020-03-02 07:21: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新课标理念下的学生作业

——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指导

平度一中数学组曲奎信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必需的一个环节,长期以来我们对课堂教学重视和研究的很多,对作业问题探讨的较少,虽然我们也关注过,但往往是埋怨学生的多,有效思考并切实解决的少。其实,作业是老师和学生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也是在教育的新形势下必须重视的一个课题。高中段教育既有选拔性的教育又是培养素质的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目前我省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业布置如何体现这一基本理念,如何调整作业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位置,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新课题,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师:如何布置作业

一、认识“作业”:

1、作业的地位与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布置作业,是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一堂课,重点是否突出,难点能否突破,教学目标能否实现,除了通过学生课堂反应体现外,课后作业完成的情况更能让老师了解学情,了解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今后在教学中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供依据。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正确组织好学生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能力有着重大意义。

2、《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指出“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这要求我们将教学活动的目标定位于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业和课堂教学一样,也是一种学习活动,理应担负起发展学生智能的重任。要通过作业活动,使学

生从中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探究,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沉积良好的底蕴,使学生的目前发展和长远发展衔接起来;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使潜在的学习素质发展成为现实的能力;要使完成作业的过程成为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发展的过程,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学生间和师生间的合作与互动,实现多方的智力交流;要改变传统作业下“见物(分数)不见人”的冷漠状态,实现学生间情感、态度和人格素养的碰撞,实现知识、能力、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

二、作业现状的思考

曾有调查显示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完成质量较高的学生仅占31.4%,时常出现小错误的占30.8%,错误情况较重的占22.6%,完成情况较差的占9.5%,长期不交作业的占5.7%。虽然数据有其局部性和片面性,但较多学生完成作业不好、不积极和作业作用得不到很好体现这种现象是公认的。究其原因,首先是作业量过重,许多老师都持有“熟能生巧”的态度,搞“题海战术”,只图“量”,不求“质”,一味盲目地“强化”训练,追求取得高分数。这种盲目的“题海战术”,导致思维活动空间减小,不利于能力的发展,更使学生作业量过大,负担过重,与素质教育相违背,使学生作业效果降低,作业抄袭现象严重,造成负面影响;其次,作业形式单一,目前中学数学书面作业几乎为清一色的计算题。这样单调枯燥的作业形式,让学生缺乏乐趣,做作业的积极性也就受到了影响,就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另外长期的单调挤压,使得许多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很消极,他们虽然较多情况下也能按时完成作业,但对作业的认识只停留在作业只是任务这一层次。学生经常抱怨作业量繁重,难以承受;有的学生对作业中的题目,简单的不愿做,而稍难的又缺乏信心和毅力,懒得动脑,等待老师讲解。使得作业迟交、不交的现象严重。恶性循环使部分学困生对作业产生恐惧心理,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三、如何布置作业

美国著名数学家曾提出教学三个原则,即主动学习原则、最佳动机原则、阶段序进原则,根据这三个原则,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针对目前的现状及新形势的要求,我们认为作业布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业布置的目的性。即布置作业要体现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练习能进一步巩固知识,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课后作业要紧紧围绕课堂的重点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围绕重点是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巩固。而适度“拓展”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对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不能急于在短时间内让全体学生掌握,应合理分解难点,科学安排练习,逐步突破。

2、作业布置要有针对的层次性。即作业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适合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教师要精选设计作业题,作业数量有弹性,不搞一刀切,给学生一个自主选择协调发展的空间,让学困生巩固基础知识,中等生强化基本技能,学优生优化知识结构,使作业内容适应不同学生的实际满足能力。因此在备课中,教师可划出作业中的必答题与选做题,以不同的记号标明,选做题不作统一要求。把“桃子”挂在每位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得到的位置,使每个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满足。

3、作业布置的趣味性。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富有情境的作业具有一定吸引力,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去完成。趣味性要体现出题型多样,方式新颖,内容有创造性,让学生感受到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采,使之情绪高昂,乐于思考,从而感受作业的乐趣。

4、作业布置的互动性。《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

解和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作业布置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应是教师的“专利”,也可以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一个试验区,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作业题目,可以有优生命题、同桌互选、学生自选等多种形式,这样更能突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有时老师也可以与学生一同做作业,在真实的情境里实现师生的“同心、同行、同乐”。

5、作业布置的实践性。适当布置一些课外实习作业,使“数学生活化”。通过学生亲自参加实践,手脑并用获得直接经验。这种实践,可极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探索求新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学生:如何做数学作业

做作业是每个学生天天所面对的事情。虽然作业天天做,但效果却大不同。有的同学有章有法,效果显著;有的同学疲于应付,心中厌烦,影响情绪,挫伤热情,导致效果很差。其实,做作业有个方法或策略的问题,只有把握方法,遵循规律,保质保量,才能事半功倍,提高效益。怎样做数学作业才能发挥最大效益?下面就如何指导学生做数学作业谈谈几点看法:

一、温故知新,把握要领

先复习,再做作业。作业前的复习不是把书浏览一遍,而是要抓住所学(复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尽量领会数学思想方法,对某些问题深入思考,以求透彻理解和灵活运用。在此过程中,就能把定义、定理、公式在理解的基础上都记住,不要在作业时一会由于思路不通翻书看书或笔记上的解答,一会由于记不住公式翻书看公式。另外要了解有关的注意事项,把握解题的规范化要求,然后再动手做作业。

但事实上,我们许多同学没有这个好习惯,拿到题目就做。这样,首先是速度慢,效率低。另外,由于概念不清,有的概念理解错误,做了题目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还有反作用,巩固了错误,在相应方面形成了一个顽疾,为以后学习埋下后患。 二,明确题意,构建思路

题海战术的最大特点是以做题的数量作为标准,并期望以多取胜。由于高考升学的压力,不少同学不知不觉的掉进题海,拿到题目不假思索,跟着感觉走,时常出现张冠李戴,答非所问等现象,也会出现漏解或者画蛇添足,劳而无功。长期下去,最大的坏处是形成不严谨的思维习惯,不利于将来的发展。

审题是我们解题的前奏工作,不可忽视,在解题前必须审清题意,分析条件和结论,并且根据条件和结论进行联想:以前遇到过类似或者部分类似的问题吗?当时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在这里还有效吗?等等。通过联想构建解题思路,设计解题程序,把握解题要点,为正确快速解题扫清障碍,奠定基础。

三,合理计划,限定时间

常听同学抱怨,作业太多,做不完,有的同学为应付还不惜抄袭作业,影响优秀品质的形成。了解下来,问题大多是在时间安排上。觉得辛苦的同学,他们的作业都是在弹性的时间内完成,想做就做些,不想做就玩会儿;或者慢条斯理,认为时间还有的是,等会再完成。致使作业一拖再拖。相反,有的同学因为对数学作业很重视,应对自如,甚至还学有余力,额外做了些提高题,所以他们经常要求老师多布置些作业。调查下来,有两个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一是他们做作业限时完成,不拖拉,干净利落,遇到困难,待各项任务基本完成后,再进行钻研。另一方面,他们做到了心动不如行动。他们拿到问题,常常是立即投入战斗,而不是去想今天有多少作业,需多少时间,难度是否太大,能不能完成得了等等。他们遇到难题是先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当解决了问题的一部

分时,常常会闪出好念头,悟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实际上每解决一点就是向目标靠近一步,这就是“吹尽黄沙始得金”的道理。

四,做后反思,提高效益

有人说题海战术是臭豆腐,闻的臭,吃的香。题海战术既然被人普遍使用,肯定有它存在的道理,不能全盘否定。但是它的效益不高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对它进行改进也是情理之中,实践证明解题后反思是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

首先要反思题意。前面已经介绍了审题的重要性,这里不再详述。

其次要反思错误。要用批评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解题过程,看看思路是否有问题,概念使用是否正确,计算是否有失误,思考是否周密等等。有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不同的方法去演算更能发现问题。千万别把检查答案当成“自我欣赏”,那么肯定发现不了错误,发现不了错误当然就谈不上克服错误了。

第三要反思方法,解完题后再思考,由于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了一定的高度,所以思考出的新方法常常更为简捷,巧妙,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励我们的信心,即使我们发现不了巧思妙解,在思考过程中我们回顾了相关知识,尝试了许多方法,收获仍不可小视。

最后还要反思变化。大量的数学问题可以进行变化,尝试变化题目的条件或设求,看能否利用原来问题的解题思路进行探索,并适当的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我们解一题会一类,并训练了探究,创新能力,较大限度提高了解题的效益。

总之,作业的问题是老师和学生共同面对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应会布置作业,也要指导学生会做作业,在此谨以自己的理解认识谈了一些粗浅的看法,粗陋之处难免,望各位领导、老师指正,也愿与老师们交流探讨。

谢谢大家!

2008年12月5日星期五

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益

如何发挥教学资源的最大效益

怎样做才能爱护校园..

农村自建房怎样做才能冬暖夏凉

教师怎样做才能做到爱岗敬业

要怎样做才能当财务总监

怎样做数学研究

怎样做才能经营好一家电脑店

发挥数学作业讲评功效

安全是最大的效益

怎样做数学作业才能发挥最大效益新
《怎样做数学作业才能发挥最大效益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