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如何在物理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

发布时间:2020-03-03 03:26: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如何在物理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中,有效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被提了出来,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又怎么在物理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笔者经过学习、探索,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大家分享。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那么,如何让物理课堂变得有效呢,我认为,应该就心下几点进行:

一、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想学生学得好,就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学生对你所教的学科没有兴趣,或是你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你就是讲得再明白也是没有用。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中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深化其学习动机,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例如,在讲授\"大气压\"一节时,可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我又做了瓶吞鸡蛋实验等有趣的实验,使学生一开始就紧紧被吸引住,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通过实验演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又比如,我在讲述“光的折射”时,先组织学生做捉鱼游戏,游戏是这样的:放一些能在水中悬浮的物体,让学生看准后用小树枝去刺,看谁能刺得准,结果大多数同学看准了水中的物体,但是对着物体去刺往往刺不着,学生对这一现象觉得很困惑,为什么瞄准了却捉不到鱼,兴趣这这样产生了。因此,要想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真正地投入进去,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现在素质教育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又包括自主学习的能力,独力完成实验探究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等。第一,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教师应做到以学生为主,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目的,应该通过长期的训练使其不自觉地形成这种能力,而要形成这咱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培养:

1、重视课文阅读,要从课文中找出问题来。有些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往往匆匆浏览一遍就万事大吉,找不到课本中的重点、知识点和解决问题的关键。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物理学习中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呢?在问题教学法中,一些教师经过实践,在上新课前,有针对性在布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特别仔细,边阅读边思考,从而找出答案来。比如在上初中物理“磁现象”一节中,可以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1)什么是磁现象?(2)指南针具有什么样的性质?(3)磁体有什么性质?(4)如何根据磁体的性质判断磁体的磁极?(5)磁化的方式有哪两种,物体被磁化后磁极如何判断?这样,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自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生能力。第

二、物理学科的特点让实验探究点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物理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因此,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呢?

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实验是科学探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初中物理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实践的培养,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知识点、进行科学探究、形成科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过程。下面谈谈改进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一些做法:

1.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的直观性优化课堂教学,体验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培养探究精神

实验教学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它高度浓缩地展示人们认识和发现某一物理规律、知识点和原理的过程,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能够深刻认识和理解物理规律,知识和原理的过程并能为掌握其它物理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在实验教学中有很强的直观性,可操作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在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从而推进物理素质教育的进程,培养了学生动手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是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反思与评价、表达交流与合作等要素。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相似的探究过程,在知识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取科学的方法,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和发展创新能力。在做物理实验时,给学生足够充分的时间单独的进行实验操作,直到熟练的掌握。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熟练地使用实验器材,深刻的理解实验所揭示规律。在学生实验中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我把一节分成两课时,第一课时用于使凸透镜成各种性质的像,然后再收集相关数据。第二课时用于分析论证、交流合作、评估探究过程。这样就有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数据,进一步完成较难的从相关数据归纳出规律的过程。最后交流与合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的深刻性。另外要求学生不动手之前把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等弄清楚。纵观整个科学探究教学,可以看出把学生的被动学习接受转化成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化成发现认识过程,使学生也能向科学家那样思考和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可以把科学知识和观察、推理和思维的技能结合起来,从而获取对科学的理解。用探究法进行能力的培养,重要的不仅最后得到一种正确的结论,而是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培养了学生深入钻研,主动创造的精神。

2.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探究能力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重视实验教学,不断研究实验方法,创设实验条件,将演示验证性实验改为分组探究性实验,这样做不仅增加了实验的可见度,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验证性实验是指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的了解,为验证这种认识是否正确而进行的实验。虽然验证性实验可以使学生加深巩固所学知识,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初中生所处的人生阶段,对任何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获取知识、探索真理有强烈的欲望,因此教师在实验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是主体作用,鼓励学生依据事实或生活经验大胆猜想,让学生大胆尝试、大胆创新。哪怕与书本完全相反的结论,教师都要尊重学生的结论。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参与到演示实验中,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既增加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深度,又可以加强对演示实验的实验方案的设计,这样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先只让学生了解该实验的实验原理和实验的关键步骤等,对实验结论不作了解,这样变限制性实验为开放性实验,极大激发了学习和研究物理兴趣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探究实验时还可以让学生自主选制实验器材,但要注意准备的器材要尽量选用生活中容易找到的日常器具。如在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求学生先根据日常经验猜想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并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准备气球、矿泉水瓶、海绵等、装沙子的容器,自制压力小桌。教学中多做“试一试”“动动手”之类随堂小实验,如通过搓手发热的活动来感受摩擦生热;用手将空杯子压入盛水的盆中,学生感受手掌受力的变化,从而初步体验物体排水多少与浮力的关系。还可以用盛水的玻璃杯或球形烧瓶代替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用在盛水盆中放镜子代替三棱镜观察太阳光的色散;透过小水滴观察电视机荧光屏上的三原色等。这样既解决大量的实验器材短缺的问题,又通过实验制作,变纯观察性实验为创造型操作实验,鼓励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动手使学生脑、眼、手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潜在力和创造力。 3.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兴趣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它是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创新、发展思维、激发主动学习的原动力。根据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可增强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意识,产生探索的强烈欲望。初中物理的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加强了学生对物理与生活,社会和大自然的联系认识,理解物理科学与社会发展的联系。物理课外小实验是学生在课外自己设计,自己寻找实验用品,自己动手,自己总结的简单的实验。这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动手的机会,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加强物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和重要途径。要把有效的指导与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究有机结合起来,体现民主、合作、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仅要重视实验和制作的结论和成果,更要重视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体验,所以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鼓励学生尽可能通过讨论自己解决,教师不当“诸葛亮”。初中物理中的一些知识化比较抽象、枯燥,而小实验、小制作的开展起到了联系物理内容与生产生活的作用。例如在生活中温度计,自制天平,设计制作机械模型,门卫自动控制电路,研究电冰箱内外温度差与所耗电能的关系等。这样让学生明白了物理学习的内容与日常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是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基础,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起点。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开头,犹如磁石吸铁,紧扣学生的心弦。例如我在进行的教学时, 我一改传统教学法,整堂课都以演示物理实验为主,成功演示了“覆杯托水”实验, 瓶吞鸡蛋实验等有趣的实验,使学生一开始就感受到物理现象的生动有趣,物理世界的绚丽多姿,引发学习兴趣。接着拿出医用针筒,这是学生在生活中所常见到的东西,我趁学生不注意时把针筒套的小孔用手指抵住,然后让一位同学来针筒活塞,用了很大的力气却拉不动,对此现象学生感到很奇怪, 这样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好奇心中产生疑问,于是渴望知道为什么,由此再进行大气压强的教学,使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教学效果很好。

四、认真备好教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首先,我认真钻研教材,课程标准,全面深入地分析教材的内容,特点和编写意图,明确教材的目标要求,确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其次,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选择合适于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施教,提高整体学习的效果的有效性。例如我所任教的初三(19)班,同一班级学生之间虽有许多共同点,但各人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兴趣,学习方法都不完全一致,而且差别较大,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注意以学生的共性为基础,保证每个学生到达到统一的质量标准,使全体学生共同提高,同时,我努力做到因人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认真做好对学生个别指导,使个人的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如黎虹,陈浩,王位杰等几位同学,他们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强,我就适当增加他们的学习内容,利用”动手动脑学物理”等形式,让他们发挥”余热”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不但没有歧视他们,反而满腔热情地关心他们的学习,健康乃至家庭生活,调查分析他们成绩差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不断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信,激发他们的情感因素,激励他们好学上进。

五、注意物理学科的特点,加强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概念,获得知识和实验技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学生对实验特别喜欢。我就利用学生的这种特征的习惯,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手段(如挂图,录音,模型等),组织好实验教学,使课堂教学声、情、形、色并茂,情景交融,学生身临其境,兴趣盎然,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实验中,动眼、动手、动脑,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1.教学生会听课,养成积极动脑的好习惯。

向课堂要效益是教师的共识,而良好的听课习惯是听课质量的一种有效保证。上课时,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因此,中学生上课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能否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学习,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 2.培养学生提学习问题的习惯。

物理课堂上的有效教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呢

浅议英语课堂上有效教学策略的实施

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实施参与式教学活动

物理课教学工作总结

物理课教学工作总结

课堂上十种有效的教学行为

数学课堂上教学机智的有效运用

谈实施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实施计划

如何在物理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
《如何在物理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