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蓬勃发展的沈阳市信息产业

发布时间:2020-03-02 08:37: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CCTV.com 2010年09月17日 19:20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沈阳日报

[内容速览] 9月24日,2009东北亚高新技术博览会在沈阳隆重开幕。信息技术与动漫展是东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沈阳为促进信息技术及动漫产业的发展,举办的一项很有实际价值的活动,也是为国内外信息技术和动漫业学习交流、投资合作、共同发展搭建的平台。它不仅对沈阳及东北信息技术及动漫产业体系完整,结构布局合理,整体水平提升,...

9月24日,2009东北亚高新技术博览会在沈阳隆重开幕。信息技术与动漫展是东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沈阳为促进信息技术及动漫产业的发展,举办的一项很有实际价值的活动,也是为国内外信息技术和动漫业学习交流、投资合作、共同发展搭建的平台。它不仅对沈阳及东北信息技术及动漫产业体系完整,结构布局合理,整体水平提升,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区域性的,世界性信息技术及动漫业团结协作、共谋发展,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邹大挺副市长陪同万钢考察信息技术与动漫展

为大力发展信息产业,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并加快信息产业与

二、三产业的融合渗透,沈阳市委、市政府近两年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全市软件业、动漫业得到全面快速发展,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一、信息产业进入高速增长时期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两年沈阳市信息产业得到快速迅猛发展。统计显示,沈阳信息产业连续两年同比增长超过50%,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510亿元,出口创汇14亿美元,占全市出口创汇总额的35%;其中: 2008年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达到270亿元,比2006年增长2.25倍;软件产业规模达到240亿元,比2006年增长2.4倍。今年上半年,尽管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沈阳信息产业仍旧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基本实现“保增长”既定工作目标,为全省信息产业三年倍增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上半年全市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92亿元,同比增长42.4%。其中: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达到162亿元,同比增长41%;软件行业规模达到130亿元,同比增长44.4%。

1、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到目前,浑南新区电子信息产业组团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IC装备、动漫、先进制造、数字医疗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已成为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总投资350亿元、产业总规模达百万平米的沈阳国际软件园已经开始建设,首期12万平米已有70%确定进驻企业。同时,开始建设了台湾自动识别技术产业园、清华同方数字化电视生产基地、清华紫光射频识别技术产品产业基地、沈北新区光电信息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为实现全市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2.项目推进进展顺利。全市信息产业先后与世界500强企业中的韩国LGCNS、SK,美国的IBM、AMD集成电路公司、德州仪器公司、日本的日立SAS公司等多户企业进行了项目合作。沈阳清华同方工业园生产的清华同方“悦·动”系列全高清数字电视机开始下线;沈北新区规划建设的沈阳光电信息产业园,与台联电合资的沈阳联诚LCOS高清液晶电视及芯片项目、大陆激光、德信手机、晨讯手机等43个项目落户园区; 以芯源半导体、中科仪、新松等IC产品制造企业为载体的IC装备制造产业异军突起,进入全国五强; 新松

99%,并开创了国产机器人出口的先河。

3.产业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今年专项资金由原来的1亿元增至1.6亿元。同时,以沈阳市人民政府文件名义下发了《沈阳市促进软件及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沈阳市加快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及《沈阳市软件(动漫)高级人才专项奖励办法》等文件。即将出台的《沈阳市促进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是目前全国优惠程度最高、覆盖范围最广的政策。

二、优化产业结构 加速信息制造业发展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典型代表,沈阳电子信息产业在其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基地建设初现集群式发展态势,正在建设的沈北新区光电信息产业园、富士康科技工业园、台湾自动识别技术产业园等10余个特色产业园区,为实现全市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市信息产品制造业企业现有110家,现有职工人数4.5万余人。我市信息产品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产业发展空间不断向外拓展,东、南、西、北全方位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二是产业链条不断纵向延伸,产业集群初露端倪;三是新项目不断涌现,产业发展后劲明显,形成了一大批新的增长点。

三、做大做强软件和动漫产业

作为信息服务业核心的软件和动漫产业是现代服务业中的高端产业,也是其他服务门类走向现代化、高端化的技术支撑。沈阳市的软件和动漫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销售收入和出口创汇逐年增加。全市现有软件企业600余户,通过“双软认证”(软件产品、软件企业认证)企业272户、软件产品978个,从业人员达5万余人。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软件企业有东软、昂立、先锋、东大自动化及神州数码等5户,超亿元31户,有5户企业成为全国软件百强企业。有22户企业通过CMM认证,通过国际认证企业比例位于全国前列。逐渐形成嵌入式、动漫和外包三大特色领域。

四、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信息化的建设过程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近两年我市全面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网络规模持续壮大;二是电子政务环境明显改善;三是企业信息化程度明显提高。沈飞集团、黎明航发、机床集团、沈鼓集团、百科集团等一批骨干企业已建成了集生产、销售、管理于一体的各类应用系统,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电子商务(EC)活动,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四是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提高;五是农村信息化建设正在逐步完善。

五、未来沈阳信息产业的发展之路将更加光明

2009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沈阳信息产业发展势头丝毫不减,取得骄人成绩。预计全年信息产业将完成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60亿元,同比增长将达40%以上。 总之,沈阳信息产业发展空间已经拉开。到 2011年,沈阳信息产业总规模将达到1230亿元,年均增长33%;重点扶持20个产业园区和1个超百亿、3个超50亿、40个超亿元的骨干企业;一座昂然在沈水河畔,自主创新与应用能力强、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程度高、工业化与信息化得到充分融合、东北信息中心作用突出的东北亚信息产业的领军城市正在崛起。

沈阳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发布时间: 2007年02月16日

发布处室:

社会处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整体推进我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抓住我市经济高速发展、消费结构升级、文化产业快速增长的战略时机,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市,优化经济、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根据《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制定本规划。

序 言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在当今世界,文化发展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成为继经济力、政治力之后,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第三大动力。发展文化产业,是今后一个时期增强我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一)文化产业概述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文化产业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产业外围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相关文化产业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

教育、体育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非义务教育、体育休闲将完全融入文化产业。我市教育、体育资源集聚,已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

(二)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意义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出台,充分表明我国文化产业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史表明,传统的农业经济被工业经济取代后,文化经济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将推动产业、

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换代。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进入文化消费的快速启动阶段;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进入文化消费快速增长阶段;人均GDP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就会进入文化消费的“井喷”阶段。到2006年末,我市人均GDP已经达到4582美元,进入文化消费快速增长时期,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将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一般占GDP的10-12%,2006年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GDP5.98%,说明我们的产业仍处于加工产业链的低端,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成果对传统产业进行提升、发展、推动和升级。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传统产业,文化产业在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的同时,可以创造新的生产力,增强城市经济发展潜力。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硬件,更需要软实力的增强,以文化力增强城市竞争力是我市实现三大目标的重要保证。

一、我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

(一)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2002年,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沈阳市2002—2010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03年,我市被列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我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文化产业进入了高速增长期,已成为完善城市功能,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一是组建了市宣传文化管理委员会,成立了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二是制定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了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三是成立了沈阳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传媒网络有限公司、沈阳书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杂技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沈阳紫气东来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沈阳电影有限责任公司和沈阳演艺集团等文化企业(集团),国有文化经营单位走向了市场和产业化发展之路。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文化产业的格局已经形成。根据统计,到2006年底,全市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共6188家,从业人员15.2万人,内资单位6073家,占97.6%,国有及控股单位1544家,集体及控股单位528家,私营企业3965家,港澳台商和外商投资单位151个。特别是境外、市外资本投资我市文化产业,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扩大了产业规模,提升了产业水平。

——优势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截止2006年底,文化产业收入合计345.7亿元,我市新闻出版及印刷业42.3亿元,占文化产业比重12.2%;广播电视业收入达14.6亿元,占文化产业比重4.2%;会展业产值达到1.8亿元,占文化产业比重0.5%。全市电影放映营业收入4700万元。10台常年演出的文化节目,繁荣了文化娱乐市场。成功举办了200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吸引游客1268万人次,带动了旅游休闲业,2006年全市旅游总收入272.7亿元。

——增长方式得到优化。高技术带动了文化产业增长,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文化信息服务等具有高科技特征的文化服务业快速增长。动漫制作已形成了产业园区,制作能力已具规模。文化产业已开始了园区化发展,设计、生产、物流链式产业进一步完善。

(二)基础与优势

1.沈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清故宫、清福陵、清昭陵三处世界文化遗产,是国内仅次于北京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新乐遗址、锡伯家庙、清初四塔、张氏帅府等众多历史文化遗址坐落在城内;棋盘山风景区、怪坡、陨石山、植物园等独特的自然景观环绕城外,各具特色。富有地域特色的清文化、关东文化形成了沈阳特有的文化底蕴,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建设,又形成了特有的工业文化内涵。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将会极大地释放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给文化产业高速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2.经济快速发展,消费结构升级,文化产业发展进入高速增长期。目前,我市城市文化设施日趋完善,经济增长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融合共生,将转化为文化大发展的原动力。2006年底,我市人均GDP达到4598美元,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激活了文化消费市场,旺盛的文化消费需求是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引擎。随着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文化需求将大幅度增长,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空间巨大。

3.区位优势明显,我市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处辽宁中部,为东北地区交通枢纽,1小时车程内覆盖2200人口。随着我市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日趋增强,为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不断增大的消费群体。

4.人才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基础雄厚。建国50多年,沈阳培养并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名人、名家不断涌现,一批沈阳文化名人享誉国内。沈阳籍文化人才资源构成了厚重的文化发展基础,潜能巨大。在沈高校达到30所,各类职业学校152所,各类培训机构501所,专业门类齐全,对满足我市文化人才资源需求,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5.产业创新优势明显,文化产业发展动力强劲。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和高新技术融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我市具有雄厚的原创文化基础,有相对发达的电子信息产业,较高水平的装备制造业,具有丰富的教育、旅游资源,这些相关产业的交叉融合,促进文化产品优化升级,推动文化产业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促进传统的、单一的形式走向多元化。

(三)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滞后。我市缺少一个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府职能部门,缺少聚集和整合资源的机制,缺少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经常性、连续性工作机制。

2.文化产业观念滞后。在一些县区和部门,还没像重视经济工作那样重视文化产业,还没有把发展文化产业做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完善中心城市功能的重点。

3.缺少龙头企业。我市虽然初步培育了一批产业规模效益高、市场竞争和抗风险能力比较强的企业集团,但大量的文化产业组织形式还处于小规模状态。产业集团化、集约化、规模化处在起步阶段,缺少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产业品牌。

4.缺少领军人物。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形势与人才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的矛盾越来越大,各类文化创意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术开发人才、

市场营销人才,尤其是既懂文化又懂经营的复合性高级领军人物缺口越来越大,成为制约文化产业进一步加快发展的瓶颈之一。

二、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三大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文化需求为目的,以深化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壮大主导产业提升产业水平为重点,实施文化人才战略,推进体制、机制、技术创新,促进产业集聚,壮大产业规模,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整体提升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发展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协调。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和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文化产业快速、持续发展。

——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协调。发展文化产业既要体现文化的经济性,又要体现文化的先进性。文化产品的生产不仅要满足人的物质消费,同时又要提供健康向上的思想精神食粮。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相统一,使文化产业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

——坚持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相协调。文化产业发展,要以自主创新为主,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要解放思想,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大胆引进国际先进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运行机制、营销方法,努力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市场份额。

——坚持全面发展和突出重点相协调。要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发展主导产业,发展产业园区,同时也要注意大中小协调发展,全面发展。通过专业分工和协作发展产业集群和完整产业链,增强产业竞争优势。

(三)发展目标

到2010年,基本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体系。主导产业优势明显,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产业、产品竞争力明显提高,产业发展速度高于GDP增幅,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8%,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使沈阳市成为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圈的核心和辐射源,全国动漫产业示范基地,区域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中心,文化人才的培养和交流中心,文化娱乐的消费中心。到2010年,文化产业总产值达到798亿元。

三、搭建产业发展载体,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结合城市改造和四大空间建设,遵循文化产业空间分布规律,规划文化产业空间布局,重点规划建设一轴、两带、三处特色街区、四大产业基地、十大文化基础设施,搭建起文化产业发展载体,孵化、聚集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一)规划开发金廊都市文化中轴

充分发挥金廊都市文化中轴沿线博物馆、大剧院、音乐厅、美术馆、会展场馆、体育场馆、现代传媒、现代商务设施的潜能,引进产业、市场机制,扩大经营规模。进一步开发新乐遗址、北陵、北市场、三好科技一条街等特色文化资源,发展相关产业。重新规划中轴空间布 局,重点发展现代传媒、新闻出版、创意设计、现代咨询、体育会展、文化演出等产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强化中轴的文化辐射功能。

(二)规划开发浑河生态文化产业带、南运河创意文化产业带

借鉴国内外城市滨河改造的经验,按照城市内河的要求,沿两条水系建设高标准的绿化、亮化、美化生态景观。一是规划浑河生态文化带,沿河发展鸟岛、水上游乐、水上竞争、全民健身、冰雪游乐等水系生态景观设施。二是建设南运河文化景观长廊。在南运河沿岸建设国际化、高标准的文化设施和生态景观,形成滨河文化长廊,利用城市核心区水系资源,营造都市稀有特色区域。建设沈阳京剧院、沈阳评剧院、沈阳歌舞团、沈阳话剧团、沈阳杂技马戏城、沈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沈阳音乐厅、沈阳水上演艺中心等高档次、高水平的文博旅游、文化娱乐设施,构建由东向西,演化沈阳历史发展的文化“金脉”。

(三)规划开发三处特色文化街区

1.方城历史文化街区。依托世界文化遗产故宫、张学良故居,以及太清宫、长安寺等历史文化资源,将方城地区进行整体规划。规划建设故宫馆藏珍宝展示设施,提升世界文化遗产的观赏性、吸引力。利用方城内文物保护建筑筹建博物馆。利用方城内现存的文物保护建筑筹建奉系军阀专史馆、张氏帅府办事处复原陈列馆、城建史博物馆等13个博物馆,保护历史建筑遗存,弘扬历史文化,将方城地区规划建设成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商贸区。

2.中山路时尚文化街区。充分利用中山路地区现存的日式、俄式建筑,结合本地区特色建筑,进行整体性规划,开发建设具有欧式风格的酒吧休闲广场,发展餐饮、健身、美容、生活家居饰品、品牌精品店等业态,形成以时尚为主要特色的休闲、体验消费特色街区。

3.北市场民俗文化街区。进一步开发北市场、西塔地区的民俗特色资源,在西塔地区规划发展以鲜族特色为主的餐饮、演艺、娱乐产业。利用北市场的皇寺广场、锡伯族家庙等资源,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规划发展具有老北市特色的大众化休闲茶馆、演艺厅,恢复传统表演活动,做出皇寺庙会品牌,形成民俗特色街区。

(四)规划建设四大文化产业基地

1.浑南动漫软件产业基地。规划以东漫世界大楼、昂立信息产业园、21世纪大厦为载体的动漫产业孵化带,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容纳100家企业,建成集动漫产业孵化、培训、创作、研发、生产、交易、运营为一体的综合性动漫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动漫、网络游戏、手机游戏三大产业,到2010年,形成年销售收入60亿元,衍生产品等相关产业600亿元的规模,打造中国“动漫之都”。

2.沈北现代传媒产业基地。在虎石台开发区,规划占地1万亩,一期占地3000亩,重点发展高科技印刷、出版发行、动漫数字娱乐、人才培训等产业。打造集培训、研发加工制作、物流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传媒文化产业园区。到2010年入驻企业达到150家,形成完整的现代传媒文化产业链,年产值达到200亿元。

3.西部包装印刷产业基地。在胡台新城规划用地5平方公里,一期规划占地1.5平方公里,构建以包装、印刷生产制造为基础,包印产品集散和交易为龙头,物流和配送为支撑,集原材料供应、机构及配件供应、产品设计、排版制版、印刷生产等共生产业为一体的综合产业集群。到2010年,引进企业200家,投资60亿元,实现产出120亿元。

4.东部影视文化产业基地。依托棋盘山地区良好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世博园的品牌优势,联合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文联国际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策划建设中国电影之都。项目占地4400亩,重点建设星长城、星光大道、中国电影圣殿、西游记乐园、世界电影迷宫、影像天文馆、名星会所等七大景区,建成东北地区著名的影视基地。

(五)建设十大文化基础设施

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支撑。2007年建成奥体中心,并投入使用。2010年前,建成国际会展中心、音乐厅、美术馆、规划展示馆、杂技厅、少儿图书馆、沈阳大戏院、沈阳博物馆、艺术馆,使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整体提升文化基础设施水平,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各种会展、文化、体育活动承载功能。

四、发展强势产业,培育文化支柱产业群

充分发挥沈阳的产业基础优势、高技术优势、中心区位优势,通过现代技术创建高位技术平台,推进文化产业升级,提高产业集中度。大力发展现实的强势产业,着力培育后发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以传媒业、出版业、文化演出和娱乐业、影视业、会展业、动漫产业、教育产业、旅游产业为重点,形成支柱产业群。到2010年,八大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不低于15-20%,占文化产业比重达到80%左右。

——传媒业。充分发挥在沈传媒业集中、辐射能力强、人才集中的优势,扶植报业、广播电视、网络传媒快速发展。一是推进传媒业集团化发展,使主流媒体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动传媒集团上市,增强融资能力、扩张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推进传媒业技术升级,运用高新技术更新改造传媒载体设备,提高传媒制品的加工、制作水平。力争在2008年底前完成我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数字电视、互联网终端用户超过100万户。三是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传媒业,在坚持主流媒体由国有控股的前提下,允许其他社会资金进入政策放的开传媒领域;鼓励传媒业跨地区、跨行业经营,扩大市场覆盖面。四是发挥国家、省级媒体辐射面广、公信力高的优势,扩张媒体广告业,做大市场份额。五是强力打造沈阳第四媒体,力争在2010年前把沈阳网建成国内知名的新闻网站和区域门户网站。到2010年,传媒业年增加值达到17亿元,占文化产业比重达到6.6%左右。

——出版业。充分发挥沈阳中心城市的集散功能,打造包括编辑、制作、出版发行、销售等业态的完整出版产业链。广泛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大力发展图书、音像制品和其他电子出版物的制作、发行业态。构建具有多元经济成分和高位技术支撑的现代出版发行产业体系,把沈阳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出版印刷基地。一是整合辽宁出版集团和沈阳书业集团资源,扩张产业规模,增强在国际、国内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二是加快沈北现代传媒产业基地、西部包装印刷产业基地建设,与国际、国内一流的印刷、音像生产企业合作,引进一流的现代出版技术,建设形成辐射全国、服务区域的出版印刷中心。三是以生产企业和出版物市场为基础,建立跨地区、全方位、功能完善的物流体系,促进产业发展。到2010年,出版发行业年增加值达到37亿元,占文化产业比重达到14.4 %左右。

——文化演出和娱乐业。依托中心城市的文化汇集、人流汇集、潮流

时尚的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演出和休闲娱乐业。一是加强文化娱乐场所建设,发挥剧场、影院、体育场馆等场所的娱乐功能,新建一批文化娱乐设施,打造区域性文娱中心。二是不断开发演出娱乐市场,按照市场需求,不断创新10台大戏内容,开发新的娱乐服务项目,引进国内、外精品演出,培育文艺演出特色品牌,发展电子娱乐业,创新娱乐业态,壮大文化娱乐产业。三是促进演艺与餐饮的有机结合,开发健康的夜生活文化设施,发展酒吧、咖啡吧等特色文化娱乐服务,开发新的卖点,引领演艺时尚。四是挖掘历史资源,弘扬京剧唐派艺术、评剧“韩、华、筱”艺术,打造艺术精品。充分发挥沈阳杂技集团的资源优势,增强实力,不断扩大在国际国内演出市场的影响。积极打造独具沈阳地域特色、富于东北风情的品牌剧(节)目。到2010年,文化演出和娱乐业年增加值达到28.6亿元,占文化产业比重达到11.1%左右。

——会展业。充分发挥我市的区位优势、基础设施优势和品牌展会的影响力,大力培育会展业市场。一是提升城市会展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和城市会展服务能力,引进国际先进的会展配套设施,对现有会展场所改造、升级,整体提升会展业的专业化、现代化、国际化水平,构建承载会展业的强势载体。二是积极培育品牌展会,继续办好中国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国家级品牌展会,积极争取国际著名会展权威机构和知名企业在我市举办大型国家级、国际性专业展会,全力打造8-10个具有较大影响的国际性和全国性会展品牌项目。三是全市联动活跃会展产业,结合行业、产业和地区特点,策划举办各种节庆活动,做到“周周有内容、月月有活动、季季有大展”。使会展活动贯穿于全年经济活动全过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10年,会展业年增加值达到17亿元,占文化产业比重达到6.6%左右。

——影视业。借助独特的清初建筑、民国时期建筑等资源优势、文化人才集中的优势,通过加大扶植力度,打造影视剧本创作、拍摄、生产、发行、放映产业链,扩张影作品相关产业就地发展的产能,不断扩大影视产业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一是优化优秀剧本创作环境,通过政策吸引,提供创作条件,聚集优秀作家、优秀作品,努力实现我市原创作品就地转化,吸引国内外优秀影视作品在沈发表和拍摄。二是打造硬件设施,加快建设星长城——中国电影之都。开发影视场景资源库,将各种建设文物、景观资源收集、汇编成系列的、反映不同时代特征和地域风格的影视场景图集。建设集影视软体体作、影视拍摄、后期制作和旅游娱乐等功能的高科技影视拍摄基地。三是建设高技术水平的影视产品生产企业,实现影视作品就地生产增值,带动发行、放映业。充分利用沈阳中心城市区位地域优势,大力发展电影发行院线。开发影视作品衍生产业,延长产业链,扩大产业收入。到2010年,影视业的年增加值达到8亿元,占文化产业比重达到3.1%左右。

——动漫制作业。依托我市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艺术创作的教育资源优势、人才资源优势,培育复合型人才,吸引境内外投资,努力打造“中国动漫之都”,使我市发展成为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动漫、游戏软件开发、制作和生产基地。一是加大对动漫产业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加快动漫产业基地建设,集聚相关产业,打造产业发展平台。二是大力发展研发实体,集聚动漫、软件业人才,加快文化软件制作企业的孵化,尽快形

成一批有规模的从事电脑特技、电脑三维(四维)动画、游戏软件开发制作的专业公司。三是搭建动漫产品的发布、展示、销售平台,形成东北地区最大的动漫产品交易中心。到2010年,动漫产业在全国处于一流水平,年增加值达到50亿元,占文化产业比重达到19.5%左右。

——教育产业。充分发挥我市的教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网络教育,扩大培训业市场,普及学前教育,全方位发展以非义务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产业。一是创新发展思路,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教育产业,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发展,提升办学水平,扩大影响力、吸引力;增强办学能力,扩大招生规模。二是借助市场优势、人才优势发展培训业,借助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丰富教育手段,提升培训业水平。面向市场需求发展各种专业、各种层次的培训机构,打造辽沈地区专业培训中心。三是开发学龄前儿童智力开发市场,适应独生子女早期教育的需求,发展具有音乐、舞蹈、美术等专业特色的学前教育机构,开发启智玩具、读物、教具,引导相关消费。四是大力发展教育衍生产业,发展教材、辅导材料、教育、教学设施产品生产、销售业,带动文化用品消费市场扩张。到2010年,教育产业增加值达到99.7亿元,占文化产业比重达到38.8%左右。

——旅游业。充分发挥沈阳的区位优势和特色旅游资源优势,抓住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休闲消费需求增加的机遇,通过提升、发展“游、购、娱、食、住、行”等旅游产业要素,促进旅游业超常发展。一是开发景区景点资源,把南到北京,北到黑龙江的旅游资源纳入开发视野,构筑区域性旅游中心;打造辽宁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园,开发特色资源,增强吸引力;增加体验休闲内容,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二是丰富旅游消费内容,创造购物的方便环境,开发旅游商品;培育文化演出市场,发展娱乐消费,满足游客夜间文化消费需求;发展特色餐饮,以特色满足消费,以特色吸引游客。三是优化住宿环境,满足不同层次游客需求,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卫生条件、安全便捷的入住设施吸引游客。四是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使游客来去自如,为游人游玩、购物创造便捷的交通条件。到2010年,使我市成为中国北方游客集散地,年接待游客90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37.6亿元。

五、打造文化产业品牌,扩大沈阳文化影响力

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对世园会、清文化、工业文化、二人转、皇寺庙会、冰雪游乐、体育、艺术表演、文化用品制造、职业教育、音乐创作等产业内容的开发、培育、包装制作、宣传、提升,形成在国内得到公认的文化产业品牌,扩大我市文化产品影响力、吸引力。

——世园会。充分利用成功举办“2006年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的轰动效应,进一步策划后世园会经济,放大品牌效应。一是以世园会为核心,不断丰富有影响力的游览内容,打造品牌资源。二是整合世园会周边资源,推出旅游精品线路,放大“世园会”品牌。三是继续加大世园会宣传力度,扩大世园会影响力。围绕世园会进一步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设施,使品牌名符其实,把世园会办成永不落幕的品牌展会。

——清文化。充分利用“一宫两陵”世界文化遗产的品牌,放大、发展清文化品牌。一是编制方城地区整体改造规划,恢复方城原貌,形成清建筑品牌。二是增加清珍宝展示内容,形成文物品牌。三是整理开发优秀清文化,编辑出版书刊,生产销售特色产品,开发特色饮食文化,进一步

丰富清文化内涵,将清文化品牌优势放大为文化资源优势,发展为旅游产业优势。

——工业文化。充分利用沈阳市厚重的工业积淀,打造集参与性、观赏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工业文化品牌。一是利用具有近代工业特点的空闲工业建筑,改造建设文化设施,展示工业文化和工业文明。二是大力发展各类特色的工业展览馆、博物馆,增加工业旅游的亮点、看点。三是开发工业旅游专线,发展汽车生产、啤酒饮料生产等工业旅游项目,实现产品宣传、工业文化熏陶的统一,展示老工业基地的工业文化魅力。

——二人转。借助赵本山的名人效应,进一步放大二人转品牌效应。一是扶植本山民间艺术团发展,通过艺术院校选拔、培训高素质的二人转演员。二是发展连锁剧场,组织全国巡演,在全国唱响二人转。三是定期举办二人转新作、新人大赛,提高二人转演出和表演水平。定期评选二人转表演奖项,打造宣传民俗文化品牌。

——皇寺庙会。结合北市场改造,打造皇寺庙会品牌。一是不断丰富皇寺庙会传统内容,结合节庆活动组织庙会,不断扩大吸引力,确立市民认可的庙会地位。二是加快北市地区改造,恢复传统的茶馆、演艺表演场所,恢复传统表演活动,形成民俗特色品牌。

——冰雪活动。发挥我市冬期相对较长,室外温度较为适宜、雪硬度适合冰雪游乐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冰雪游乐品牌影响。一是加强基地建设,不断完善现有冰雪游乐景区设施条件。二是深度开发冬季旅游资源,不断丰富冰雪游乐内容。三是申办大型赛事活动,举办世界级冰雪盛会,扩大沈阳冰雪活动影响。

——体育。进一步扩大我市五里河体育品牌影响。一是办好2008年奥运会足球分赛场的赛事组织,进一步扩大我市体育影响力。二是发展优势体育项目,培训拔尖人才,确立沈阳体育在国家的地位,带动群众性体育活动。三是充分利用五里河赛场的知名度和享誉度,申办大型赛事活动,打造品牌赛事,不断做大体育品牌,吸引更多的赛事活动和观看人群。

——文化用品制造。借助装备制造业基地的资源优势,发挥制造业潜能,打造文化用品制造品牌。一是发挥人才优势,不断研发新产品,打造沈阳文化自主创新品牌。二是发挥装备优势,生产精品,打造名优产品品牌。三是挖掘加工业潜能,扩张文化用品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文化用品制造业的品牌影响,扩大市场份额。

——职业教育。以建设6所万人中等职业学校为契机,打造沈阳职业教育品牌。一是以创建15个国家级骨干示范专业,40个省级示范专业为目标,重点建设装备制造等27个骨干专业,打造职业教育专业品牌。二是贴近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构建高、中职业学校协调发展,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职教体系,吸引生源、扩大输出,形成技能型人才培养、输出基地。三是加强实训能力建设,培养具有高水平操作能力的技工,在全国叫响沈阳技工品牌。

——音乐。发挥在沈地区艺术人才的集中优势及高中等艺术院校的资源优势,建设高水平的音乐制作中心,发现培养高水平的音乐人才,创作制作高水平的音乐作品。整合各种文化经营传播企业资源,借助市场优势,不断推出高水平的音乐产品,实现人才培养、人才开发、音乐创作,作品后期包装制作,推广销售的完整产业体系。

六、构建文化市场平台,促进文化产业扩张

加大力度,加快发展文化市场主体,打造交易平台,建立文化产品、资源要素、销售市场的纽带,扩张文化产业。

——培育和发展文化产品的交易市场。建立图书、音像、报刊及其他出版物发行销售网络。积极发展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的文化商品交易市场。规范发展艺术品市场。积极发展会展、广告、咨询等文化服务市场。完善文化旅游市场,构建旅游信息网络平台。

——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要素市场。培育和建立文化资金市场、文化人才和劳动力市场、文化设计和技术市场、文化设备和文化信息市场,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配置优化,使文化要素不断的向优势产业或企业流动,形成文化生产的良性循环。

——培育和发展各类文化服务中介。鼓励剧本等文字作品代理公司、文化策划咨询公司、演出经纪公司、艺术人才经纪公司等中介机构的建立、发展。通过中介公司或经纪人接受委托、主动推荐等方式,进行各类文化资源的开发、包装及营销策划,在文化产品、资源要素、产业和市场之间建立强有力的纽带关系。

七、创新增长方式,确立文化产业高端地位

改变传统的产业增长方式,抓住产业发展关键节点,占领产业高端,促进文化产业扩张。

——以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产业集群。以促进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为目标,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打造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能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壮大重点国有文化企业,发展民营骨干文化企业,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形成一批跨地区、跨所有制、跨行业的大型文化集团。

——加强文化产业科技创新。以技术创新为重点,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链的高端,运用最新技术武装产业内容,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文化产品,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增加原创知识产权比重,提高科技对文化产业的贡献度。

——重视文化产业链式发展。从产业源头到产品销售,构建全过程产业体系,增强文化产业的集成能力和吸收能力,吸引产业系统的人才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延伸互补性产业链和配套性的产业链,形成产业竞争优势。

八、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完善产业宏观调控体系

(一)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做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点,要建立健全能有效推进文化产业整体发展的工作机构,统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实施统一管理,综合协调各部门、各地区,形成工作合力,整体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工作。要建立完善的工作考核体系,加强检查,加强督办,切实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部署落到实处。

(二)加强文化产业法制建设。要抓紧制订相关法规、规章,运用法律和政策手段规范指导文化产业工作,不断完善法规体系。要加强文化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明确文化执法主体,避免多头管理和管理缺位,不断提高执法水平。

(三)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一是政府部门要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

加快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二是政府部门要由管理文化单位为主向管理文化市场为主转变,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管理体系。三是政府管理要从以行政手段为主逐步向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转变,将重点放在产业规划、市场监管、政策支持、法规建设、公共服务上来。四是建立和健全中介组织,通过行业协会规范会员行为,鼓励开办文化中介机构,鼓励开展文化的经纪、代理、推广、咨询和组织业务,活跃文化市场。

(四)重视规划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要加强文化产业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前瞻性研究,协调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关系。要通过规划指导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通过规划明确发展重点,规划产业布局,推进产业集聚。要注意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的有机结合,要落实实现规划的各项保障措施。

(五)加强文化产业统计信息工作。要建立文化产业统计制度,定期分布统计数据,加强统计分析、动态比较,为研究制定规划、政策提供依据,引导文化产业发展。要加强文化产业信息化工作,借助数字化网络和技术,建设全市一体化的文化产品生产、服务和销售网络,实现文化市场流通领域的信息化、国际化和现代化,提升文化产业流通水平。

九、调整产业政策,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一)进一步完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一是把已出台的鼓励科技、教育发展的产业政策扩展到文化产业。二是制定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明确规定在工商登记、项目审批、土地使用、人才引进、财政支持等方面的具体政策。三是落实好国家对文化体制试点城市的各项政策,发挥政策的引导、放大效应。四是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五是研究制定推动文化产业集团上市的具体措施,扶持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六是以政策为导向,建立多元化的文化投资机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我市文化产业的投资、经营、销售和管理,让落户我市的外地企业能享受和我市企业集团同等的待遇,帮助其降低运营成本。

(二)促进国有文化生产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是把应该转变为企业的单位转制为企业,把应该推向市场的推向市场。二是积极组建以文化资本和文化产品为纽带的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文化企业集团。三是调整国有文化产业单位的所有制结构,实施公司制改造,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创新企业运营机制。四是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在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单位,全面推行聘用制、合同制。五是改革分配制度,建立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机制。

(三)创新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一是制订并公布文化鼓励和限制类文化产业指导目录,按政策规定放开文化市场的准入限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发展文化产业。二是鼓励发展各类文化发展基金、文化投资公司,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票等融资,符合上市条件的可以帮助申请上市。三是政府从经营性文化领域逐步退出,鼓励境内、外投资者采取兼并收购、投资参股、委托经营、租赁等形式参与国有文化产业单位改革。四是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吸引风险投资机构进入文化产业,鼓励风险投资基金参股、收购、兼并各类文化企业,畅通资本退出渠道。五是建

立文化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四)扩大文化产业对外开放。加强国际文化产业合作,构筑文化发展的广阔平台,支持和鼓励文化企业与国际文化企业合作,吸引国际娱乐传媒集团和大型娱乐设施落户沈阳。探索组建中外合资文化企业,大力开展印刷、动漫制作和音像制品分销的对外合作。在影视、动漫、印刷、设计、工艺美术等行业培育一批外向型文化企业和文化项目,支持和鼓励文化产品出口,利用文化产业的国际市场,扩大产业规模。

十、实施文化人才战略,提供文化产业发展人才保障

(一)培养、引进并举,加快壮大文化人才队伍。文化产业是知识为核心的产业,要重视文化人才的培养、文化人才的引进,聚集文化人才,壮大文化人才队伍。一是要充分发挥在沈高校、高职、中职和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形成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专业教育与技能培训、脱产培训与在职学习多种形式并重,研究生、本科、大专、中专多层次并举的文化人才培养体系,扩大培养、培训规模,优化专业结构,扩大文化人才队伍。二是积极引进境外、市外优秀人才,专业短缺人才,制定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增强吸引文化人才的引力,当前,重点要吸引具有创意的设计人才、文化经营人才、文化经纪人才。三是重视以文化项目、文化资源、重大节庆活动为载体,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加强产业发展与人才结构的对接,优化人才结构。

(二)以领军型人才为重点,加强高端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要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着力开发能够带动行业发展的文化产业的领军型人才和高级人才。适应我市文化产业发展需要,集聚一大批在全国有较高影响力的文化名人,熟悉国际文化经营的高级经营管理者,掌握文化高新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带动我市文化产业扩张、升级。

(三)进一步优化文化人才发展环境。一是要完善分配制度,允许鼓励具有特殊才能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才以知识产权、无形资产、技术要素入股企业,参与利润分配。推行人才签约制度和绩效分配制度,使贡献、业绩、报酬相统一。二是完善人才激励制度。建立规范的奖励制度,对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作出特殊贡献的文化作品、产品的创作人员、设计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演员,要给予重奖和荣誉。改革人才评价、职称评聘制度,打破资历、身份限制,以实际能力评价人才,评聘职称、选拔使用人才。三是改善文化人才生产生活条件。对高级文化人才在住房、家属安置、子女入学方面给予照顾或优惠。要对来沈发展的文化人才在沈落户开辟绿色通道;投资创业的要给予政策扶植。创造留心、留人,愿意在沈发展的文化人才发展环境。

信息产业工作总结

电子信息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

沈阳市

沈阳市

蓬勃发展的旅游城市

蓬勃发展的畜牧业

我县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信息产业项目申报

电子信息产业分析

蓬勃发展的沈阳市信息产业
《蓬勃发展的沈阳市信息产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