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颜洞景区开发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13:29: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颜洞景区开发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2009-12-24 17:08

颜洞景区,是建水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我县极具文化潜质并待开发的重要旅游资源之一。但长期以来,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集观光、探险、休闲娱乐三位一体的颜洞旅游资源一直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为促进颜洞景区的开发,今年8月20日和9月15日,建水县政协副主席付兴祥带领7名委员,两次深入颜洞景区,就其开发利用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资源状况

颜洞景区地处县城东部约八公里的山脚盲谷处,为建水坝子的泄水口,占地约十平方公里左右。这里有巨大的石灰岩溶洞群,有内涵深厚的天柱塔,有天然形成的地漏天坑,有建于清代的东山古寺,是一块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富集的风水宝地。

颜洞为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溶洞群,开发于明代,历史上号称“西南第一洞天”,也是整个景点的核心区域。分为前、中、后三洞,贯穿于山脉。前洞称为水云洞,泸江河至此注入洞内成为伏流,洞口有明清地方名流题写的摩岩石刻,洞内的钟乳石造型奇特,千姿百态。洞口危崖峡谷的一侧,有建水人纪念清代封疆大吏鄂尔泰治理泸江河的“少保祠”遗址。中洞称为云津洞,距前洞约1.5公里,在山涧一座断崖之下,洞口有无数摩崖刻石。其庞大的气势,曾写入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颜洞记》一文之中。后洞称为万象洞,距中洞约1公里,为泸江河伏流出口处。

天柱塔位于颜洞左侧的山崖顶上,为高40余米的巨型石塔。始建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后历经200余年建成,但在1947年于兵荒马乱之时被毁。其建塔的原因,出至于建水人民期盼“多出人才,出大人材”的心愿和渴求。2005年,建水历史文化研究课题组经多番考察、募集资金,按照文物“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了天柱塔原貌,使其成为了建水历史文物中的又一个地标性建筑。

天坑地漏在颜洞口左侧山腰处,长约50米,宽约35米,深约20米,占地约3.5亩。四周植被良好,生态独特,栖息有猫头鹰等珍稀动物。天坑的成因有许多猜测,一说是天外陨石撞击而成,一说是造山运动陷落而成,极具科考、探险、参观的价值。

东山寺在颜洞右侧山凹处,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19),是隐藏于深山密林之中的佛教禅院。寺院座南朝北,依山而建,为建水典型的两进院庙宇建筑。清代的地方文人墨客曾以东山寺为题,写下了许多赞美的诗篇。目前,当地村民经过集资,已恢复修缮了部分建筑。

二、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天柱塔主体复建工程的完成,颜洞景区的声名逐渐走进了游客的视野,一些零散游客在游览古城之后,数次涉足颜洞景区。但由于景区优越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未得到利用,开发处于自发状态,致使其一直形不成气候和规模。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颜洞虽是建水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开发利用工作一直没有摆到应有的议事日程,旅游的开发包装、线路的整合、景点设置以及景区道路等等,至今没有一个科学合理布局和规划,更谈不上开发和利用。

(二)资金缺口较大。

资金问题是制约颜洞景区开发建设的最大瓶颈。由于资金的制约,颜洞景区项目规划迟迟不能上马,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景区项目建设。如天柱塔项目在一期工程完成之后,二三期工程后续工程所需的380万元资金尚无着落。

(三)文化内容搜集不力。尽管颜洞的文化内涵较为深

厚,但就目前状况而言,许多文献资料、传说故事仍然流散于民间,未得到系统的抢救、挖掘、搜集和整理。

(四)宣传造势还未起步。就目前状况而言,颜洞景区的介绍虽在一些地方性资料中有所提及,但由于缺乏宣传的载体,一直没有进入建水旅游宣传的平台。

三、对策建议

颜洞景区是一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具有诱人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在建设国际型旅游城市的进程之中,其独特的资源以及区位优势,对于建水目前的观光型旅游来说,无疑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因此,调查组在深入分析、初步评估的基础上,认为颜洞景区的定位应以观光、探险、科考、休闲吸引游客,并通过逐步引资开发,使其成为建水旅游业的补充和另一大亮点。在此定位的基础上,建议做好以下工作:

(一)合理规划 高位推动

颜洞景区的开发,首先要尽快组织专业部门或聘请省内外专家对景区资源进行普查,作出分期分批实施的详细规划,并在充分论证,统一规划的基础上,为景区的开发利用提供长远性的指导。其次,在规划项目的建设上,要增强打造精品意识,立足于高起点、高规格、高标准,切不可因建设资金不足而盲目开发,要真正做到成熟一个,开发一个。其三,对景点的开发建设,要严格遵循先保护、后开发,保护重于开发,人文与风景并重的原则,切实保护好不可再生的珍贵的自然景观资源。其四,对人文景观的定位要突出特色,力求准确,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并通过做出特色,精心打造出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景观品牌,提升景区的吸引力。其五,要经过细致考察,合理设置旅游线路,使颜洞、天柱塔、天坑、东山寺形成环形游览路线,同时在不同的地段设置观景台或修息台,让游客观光拍照,领略颜洞景区雄浑的美景。

(二)深挖内涵,凸显亮点

在颜洞景区的开发内容上,要另辟蹊径,借鉴外地和我县景点开发的经验,做出特色,尽量避免与其它景区雷同的开发模式。

颜洞前中后三洞作为颜洞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要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设置好观光、探险旅游项目。水云洞峡谷前三公里处,可建灵活控制闭合的拦水坝,形成山涧平湖和微缩山峡景观,供游人荡舟戏水。左岸沿线辟出游路,复建鄂尔泰祠,立《临安修河教》以及历代名人撰写的游记碑文,同时开设农家乐和乡村旅游项目,供游客休闲。徐霞游考察并游览过的云津洞口,塑徐霞客像,将其著名的《游颜洞记》和徐霞客生平事迹及贡献镌刻在千韧石壁上,以增强景区的“厚重感”和生命力。同时还可寻找适当时机,将其逐步申报为省级、或国家级地质公园,提升景区品位。

天柱塔作为颜洞景区文化价值较高和观赏性较强的景点,应在一期工程完成的基础上,加快二期围栏工程及千级台阶工程建设和相应的文化内涵填充工作。同时动员当地群众在附近荒山上种树种果,走出一条文化古迹复修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新路。

天坑作为一个天然的景点,可在周围的适当地点设置观赏平台,同时根据不同游客的需求,设计出科考、探险等旅游项目,让游客饱览颜洞美景之余,获得惊险刺激的体验。 东山寺的开发要在恢复寺庙原有建筑规模的基础上,重塑菩萨金身,举办相关庙会活动,通过其宗教文化特色,聚集人气,满足信教群众和游客的精神需求,成为香火鼎盛的宗教旅游盛地。

(三)多方联动,综合整治

颜洞景区的开发,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各部门通力协作对景区进行综合整治,保护好现有的旅游资源,为下一步的开发打好基础。一要加大对景区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大对毗邻景区护林防火工作的管理,严禁带生产生活垃圾入山并随意堆放,县乡村三级要积极配合,集中开展环境整治活动。相关部门要做好景区绿化规划,分区域、分步骤实施绿化美化生态工程,提升景区的整体形象。二要结合泸江河的治理,加强对泸江河水污染的整治,通过清淤除泥,拓宽改建河道,教育沿岸群众不乱扔垃圾及病死牲畜等,还泸江河碧水蓝天。三要理顺管理体制,明确景区的产权,确定经营管理部门。如天柱塔一直由名城历史研究会负责管理维护,在资金的筹集、管理上捉襟见肘,必须明确管理部门,让天柱塔归有所属。四要改变目前进入景区通道狭窄的状况,借工业园区大道建设之机,通过乡村道路工程立项,建设通往颜洞景区的主要交通干道,为下一步的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筑巢引凤,借资开发

在目前我县财力困难的条件下,颜洞景区一些景点的后续工程如天柱塔二三期配套工程、景区道路等等项目及服务配套设施一直没无能力动工兴建。破解资金制约的瓶径,要采取多种措施,打破常规,加大引资力度。一要紧紧抓住我省建设文化旅游大省大好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州的项目资金,建设好颜洞景区的基础设施项目。二要坚持“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谁保护”的原则,明确开发主体、开发途径和利益分配,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通过招商引资鼓励民间资本导入,借助社会力量进行开发、建设和经营。三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推行租赁、承包、合股等多种形式,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社会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引资格局,解决颜洞景区开发资金制约瓶颈。

(五)积极宣传,强势推介

一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唱、集中优势、整体出击”的宣传工作方针,把颜洞景区宣传工作纳入我县对外宣传的重要内容,尽快制定颜洞景区文化旅游宣传实施方案,明确宣传目标和主体,瞄准客源市场,搞好宣传,形成强有力的宣传攻势。二要精心包装颜洞旅游项目,积极组织参加各种省内外旅游交流会和巡回促销等活动,广泛开展对外宣传。三要邀请省内外有份量、有影响力的传媒到颜洞景区参观,提升宣传层次,同时以较为优惠的条件,吸引外地旅行社带客进入。四要由旅游部门牵头,旅游景区联手,精心策划、科学包装,制作一批反映颜洞景区文化旅游特色的书籍、光盘等宣传品。五要组织有关人员编写能充分体现景区内涵、适应游客需求的讲解词,实现旅游的口碑效应。

生物资源开发利用调研报告

景区调研报告

洞上村调研报告

鸡冠洞景区企业文化手册

鸡冠洞景区党建工作计划

碧水龙首洞景区建设

关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

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调研报告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状况调研报告

景区门票管理调研报告

关于颜洞景区开发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颜洞景区开发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