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学案例(原理课)

发布时间:2020-03-02 20:18: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案例

时间:2013-3-16 10:27:43 作者:sizheng 来源:思政部 点击:151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学案例

目 录

绪 论 走进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章

第二章 多彩多变的物质世界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

第四章 人怎样认识世界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五章

第六章 揭开历史之谜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四章 揭开资本主义的秘密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七章

第八章 资本主义路在何方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六章 社会主义及其实践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七章 人类崇高的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绪论 走进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原理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人类发展、自然界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博大精深、极其丰富的。可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作出不同的回答。

相关案例

案例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的论述

恩格斯反复强调指出过: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世界观,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针对第二国际以及俄国机会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和攻击,挺身而出,捍卫马克思主义,阐述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思想史上所实现的伟大革命变革,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本质特征,批驳机会主义者们的荒谬论调,同时也教育布尔什维克党和广大无产阶级群众。在1914年为《格拉纳特百科辞典》写的《卡尔·马克思(传略和马克思主义概述)》中,列宁非常精辟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1938年,斯大林在主持编写并出版了《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联共党史‛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于社会发展的科学,关于工人运动的科学,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科学。

1950年,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一书中,进而用涵盖面更广的四句话来概括马克思主义。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群众的革命的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切国家中胜利的科学,是关于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

案例2:从不同角度解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如果从它的创立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来看,马克思主义就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如果从它的阶级属性来看,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如果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如果从狭义上看,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如果从广义上看,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而且还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这是因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有列宁斯大林,有中国共产党人,有全世界的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地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我们今天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列宁的继承和发展,将其推进到新的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还包括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参考资料:石云霞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怎样讲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节教案》)

案例分析:

1.可以从不同角度概括和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过许多论著。 2.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丰富。可以从它的创立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阶级属性,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以及广义和狭义各个角度去加以解读。

原理二:“千年思想家”———卡尔·马克思

世纪之交,人类在公元纪年后经历的第二个千年即将过去,新的千年即将开始。回顾过去的千年,风云人物和思想大师如群星闪耀。马克思能被人们看做是其中最亮的一颗,是十分难得的。

相关案例

案例1:马克思被西方媒体评为“千年风云人物”

20世纪末的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进行了校内征询和推选。投票结果是:卡尔·马克思名列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随后,英国广播公司(BBC)以同一问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的投票结果,卡尔·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思想家,高居榜首,得票率分别高于名列第

二、第三和第四的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万有引力的发现者牛顿和进化论的提出者达尔文。马克思(1818-1883)于1848年与恩格斯一道发表了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并于1867年出版了他的不朽巨著《资本论》的第一卷。 路透社也邀请34名来自各国政界、商界、艺术界和学术界专家名人,来评选千年风云人物。评选结果,名列第一的是爱因斯坦,马克思仅以一分之差名列第二。路透社在报道评选结果时说,‚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对过去一个多世纪全球的政治和经济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案例2:马克思被德国民众评为“最伟大的德国人”

2003年9月,德国德意志电视二台进行了一项为期三个月名为‚最伟大的德国人‛的调查。前东德地区大都将选票投给了共产主义理论的奠基人卡尔·马克思,而人口占据多数的前西德地区则主要将选票投给了二战后西德的第一位总理康拉德·阿登纳。11月28日公布的最终的投票结果是:西德战后第一位总理康拉德·阿登纳位居第一,1517年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发起者、德国基督教新教创始人马丁·路德位居第二,位居第三的是共产主义理论的奠基人、《共产党宣言》的作者卡尔·马克思。前3名的得票总数为:阿登纳57万,马丁·路德52万,马克思50万。

二战结束后,德国饱经世界大战硝烟的洗礼,沦为战败国,百废待兴。阿登纳带领德国人民摆脱了纳粹的统治,走出了二战的阴影,并创造了二战后复苏的‚经济奇迹‛。因此,阿登纳在德国民众中享有崇高的声望。

在投票的人看来,追求自由、公平社会的卡尔·马克思是最应受到敬仰的,有朝一日,他将成为最伟大的德国人!马克思在东部的五个州获得了40%的投票,但在西部只获得了3%的投票,差距十分悬殊。

此次评选得到了德国民众的热烈响应,参加评选的人数达到330万,候选人也多达1300位。德国民众先是从这1300位候选人中选出了100名最伟大的德国人,然后从中评选出了10名最伟大的德国人,除了前面提到的三位外,另外七位是被纳粹屠杀的反希特勒战士索菲·斯谷尔和汉斯·斯谷尔、1969至1974年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著名音乐家巴赫、著名作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发明西方印刷术的约翰斯纳·古腾堡、‚铁血首相‛俾斯麦、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案例3:马克思被英国媒体评为“全球最伟大的哲学家”

2005年6月,英国广播公司(BBC)广播四频道《在我们这个时代》栏目就‚谁是现今英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展开调查。经过一个月的评选,7月14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著有《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伟大共产党人先驱、共产主义理论奠基人和杰出代表卡尔·马克思最终以27.93%的得票率脱颖而出,被评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而排在第二位的是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姆,他的得票率为12.67%,以6.8%得票率位居第三位的则是伟大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柏拉图、康德、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更是望尘莫及,黑格尔甚至没有进入前20名。

这次选举共有3.4万人投票,能够进入‚十大‛的全部都是西方哲学家。生于20世纪的‚十大哲学家‛,只有哲学家兼数理逻辑学家维特根施坦,以及提出可否定原理的英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哲学家波普尔。数学家兼逻辑学家罗素,以及存在主义代表人物萨特在一个月前的初选虽然能够进人‚二十大‛,但最终未能在‚十大‛排行榜中占有一个席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BBC评选‚最伟大的哲学家‛过程中,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曾经号召其读者把马克思从候选名单上拉下,希望读者选休谟。《经济学家》认为马克思已经过时了,而资本主义是有效的,等等。但英国公众得出了自己的决断。很多人认为今天世界各处发生的一切并不能否定马克思,只能证实他写的內容。

马克思能够在英国这样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这么受欢迎,让发起这个评选的栏目主持人梅尔文·布拉格都深感吃惊。他认为:马克思似乎对全世人界的主要问题都给出了答案,他当选为最伟大哲学家有诸多因素,但是能够解释一切的理论是他夺冠的最重要原因。 (参考资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案例解析》,主编洪晓楠 杨慧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案例分析:

近年来,“马克思热”遍布全欧洲。如图书出版热、网上传播热、思想研究热、故居参观热等。这是为什么?在苏东剧变十年后,一种预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学说,却得到资本主义国家公众的广泛认可;一种被它的敌人攻击、挖苦、甚至宣告灭亡的学说,却能如此深刻、长久、生动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的发展进程!西方人给出的答案:评选栏目主持人布拉格说:“马克思似乎对全世界的主要问题都给出了答案。”马克思当选为最伟大哲学家有诸多因素,但是能够解释一切的理论是他夺冠的重要原因西方人对马克思主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揭露和批判是正确的;科学的理论是能够征服人心的;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是永葆青春活力的!

原理三:走进伟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介绍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产物,但同两位革命导师的主观努力和理论创造分不开的。让我们走进伟人,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在真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相关案例

案例1:马克思的生平介绍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才能出众的律师,对马克思少年时代的思想成长起过良好的影响。母亲罕丽达·普勒斯堡是个贤慧的妇女,主要操持家务。

马克思从小勤奋好学,善于独立思考。1830年10月,他进入特利尔中学,1835年9月毕业。中学时代,他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已有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中学毕业时他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说,一个人只有立志为人类劳动,才能成为真正的伟人。

1835年10月,他进波恩大学攻读法学,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在大学,他除研究法学外,还研究历史、哲学和艺术理论。1837年起,马克思开始认真钻研黑格尔哲学。1841年,他结束大学生活,获哲学博土学位。

1842年初,他写了第—篇政论文章《评普鲁土的书报检查令》,通过对书报检查制度的批判,揭露整个普鲁土国家制度的反动本质。同年5月,他开始为自由主义反对派创办的《莱茵报》撰稿,10月担任了该报的主编。在马克思的影响下,这份报纸越来越鲜明地倾向于革命民主主义。1843年4月1日《莱茵报》被反动当局查封。

1843年10月底,马克思偕同燕妮迁居巴黎,与卢格创办《德法年鉴》。 1845年1月,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2月到了布鲁塞尔。他开始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个提纲被恩格斯称作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接着,他又同恩格斯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1846年初,他和恩格斯一起建立了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工人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847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应邀参加了德国工人的秘密组织正义者同盟,并积极参加了同盟的改组工作。在6月召开的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马克思担任了同盟布鲁塞尔区部和支部的领导人。为了更广泛地团结和教育群众,马克思和恩格斯倡议成立了德意志工人协会。1847年11月,马克思亲自出席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受大会委托与恩格斯共同起草同盟的纲领。这就是1848年2月正式发表的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参加了欧洲1848年革命,革命失败后定居伦敦,继续开展革命活动,建立和领导了‚第一国际‛,并以巨大的精力从事《资本论》的写作。1867年9月14日他发表了《资本论》第一卷。第

二、第三卷在他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分别在1885年和1894年出版。《资本论》这部不朽著作具有划时代意义,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的—颗伟大的心停止了跳动。他安葬在伦敦的海格特公墓,和他的夫人燕妮葬在一起。

案例2:恩格斯的生平介绍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德国莱菌省巴门城一个工厂主家庭。

1837年中学还没有毕业,父亲就强迫他到贸易公司学习经商。在这里他接近了激进的‚青年德意志‛文学团体,并在其刊物上发表文章,反对君主等级制度和贵族特权。

1841年恩格斯在柏林炮兵服兵役,经常到柏林大学听课,并加入了青年黑格尔派。

1842年,恩格斯前往英国曼彻斯特他父亲经营的工厂里任职,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穷苦的工人群众,经常深入到工人中调查, 1844年9月到1845年写作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群众的残酷剥削。

1844年2月,他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从社会主义观点出发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了批判。

1844年8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会见,他们交换看法,观点一致。从此,俩人为全世界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并肩战斗终身。同年9月,与马克思合写《神圣家族》一书,批判黑格尔哲学中的唯心主义,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重要原理。1845~ 1846年间两人合著《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一书 ,这部著作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他和马克思一道,参加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改组正义者同盟,写作《共产党宣言》,参加1848年革命,创办了第一国际。

1876~1878 年恩格斯写出《 反杜林]论 》,深刻批判杜林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哲学、庸俗的政治经济学和假社会主义,第一次系统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1880年,把《反杜林论》一书理论部分中最重要的内容改编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小册子,在法国和其他国家的工人中广为传播,马克思称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继续领导国际工人运动。在创建和领导第二国际的同时,整理出版了《资本论》

2、3卷,并写了大量著作,1884年10月,《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出版,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系统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史前史,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和家庭的变迁史。1886年4月至5月,发表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及其在哲学发展史上引起的划时代的意义,对唯物主义哲学及唯物史观作了深刻的发挥。保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1895年8月5日恩格斯逝世,遵照他的遗嘱,他的骨灰被撒入了大海。

案例3:学者马克思

马克思一生著作之丰,充分表现了他的勤奋精神和渊博学识。他同恩格斯合著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共50卷,中文第二版60多卷(约在2008年前后出齐),而该全集国际版约160多卷。面对如此巨大的思想理论财富,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勤奋使马克思获取渊博的知识,而渊博的知识又是马克思治学的基础。

马克思积累了非常渊博的知识,他的知识领域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宗教学、逻辑学、美学、政治学、文学,史学,语言学,翻译,工商业实践,甚至还触及数学、自然科学等。他能阅读欧洲许多国家(据说是十几到二十种)的文字,能用德、法、英三种文字写作。

马克思的口号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为了写作资本论,他把别人不看的、当枪靶用的资料都一一审察一遍。为了创立新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付出了何等巨大的劳动。

马克思在语言上有特殊才能,还在青年时代,马克思就已经掌握了拉丁语、古希腊语和法语。定居伦敦后,他又学会了英语。德、英、法三种文字就成了他表达思想的主要文字。李卜克内西说,马克思用英文和法文写作就像真正的英国人和法国人一样:给《纽约每日论坛报》写了许多文章,用的是规范的英文,《哲学的贫困》用的是规范的法文。此外,马克思还能用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罗马尼亚语等多种语言熟练的阅读;在51岁那一年(1869年),他居然开始学习俄语,并很快就能津津有味地读俄文书了。马克思对普希金、果戈里等文学家十分喜爱,读了,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作品后,对他也非常敬重。

马克思大量地阅读,大量地写摘要、札记。

他研究最多的是经济学。他深入透彻地研究了政治经济学史,从古希腊的色诺芬一直到自己同时代的经济学家;他研究了各个时期的经济史,特别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史;他还研究农艺学,他对工艺学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运用,对科学技术的发现和发明都有精深的了解。在他的笔记中,他对几个世纪以来数学、物理学和其他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都做了详细的摘录。他对于货币和价格理论、流动资本的周转、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账簿计算等问题,都下了很深的功夫。他还读了卷帙浩繁的官方报告,其中包括大量的工厂调查员报告‚蓝皮书‛——这些资料是被国会议员们当作废纸卖掉,而马克思又以低价从旧书商那里买来的。

不只是经济学,马克思对古往今来的哲学、文学也都有精深的研究。他曾经有过写哲学史的设想。他对伟大的文学家充满了热爱,从荷马、埃斯库罗斯到但丁、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歌德、巴尔扎克的作品,都非常熟悉;他把莎士比亚看作人类的伟大戏剧天才,对他的戏剧可以成段、成段地背诵。他还喜好演算数学,把这当作一种休息。他对数学有特别的偏爱,认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

马克思对各国的历史、政治、外交、国际关系都作过扎实的研究,并一直给予极大的关心。他对历史始终有浓厚兴趣,读过古往今来的大批历史著作、游记、回忆录、传记等等。他的涉足范围从欧洲到美洲和亚洲,甚至一直到远在东方的中国。他直到晚年还写下了大量的历史学笔记。他一生写出了众多论述国际问题的文章和小册子,只要阅读一下它们,就不能不对作者的丰富知识和真知灼见表示惊叹。

恩格斯说:‚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同时代人是这样评价马克思的:著名青年黑格尔分子、哲学博士赫斯说:请你设想一下,如果把卢梭、伏尔泰、霍尔巴赫、莱辛、海涅和黑格尔结合成一个人—我说的是结合,不是凑合,那这个人就是马克思博士。

(参考资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案例》,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案例分析: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时代的产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强烈的需求。

2.但是仅有这些客观条件是不够的,只是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只有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才能变为现实。

3.马克思、恩格斯优秀的个人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脚踏实地的革命实践、孜孜不倦的科学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得以产生的主观条件。

(薛吉生 编写)

第一章 多彩多变的物质世界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原理一:哲学及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其二,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相关案例

案例1 大哲学家幼时的哲学问题 哲学史不能没有大哲学家,大哲学家不能不思考大哲学问题。有意思的是,一些看上去玄奥莫测的哲学大问题,常常在儿时就已经在他们小小的脑海中盘旋了。

我国南宋时期有两个著名哲学家——朱熹和陆九渊,史书上记载了他们幼时的‚哲学思考‛。据说朱熹小时候刚会说话,他父亲就对他进行启蒙教育。他父亲指着天说‚天也。‛朱熹反问说:‚天之上何物?‛他父亲觉得十分惊讶。关于陆九渊,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陆九渊字子静。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不答。遂深思,至忘寝食。‛

天地悠悠,何所穷际,每一个在夏天的夜晚举头望星空的孩子,都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尽管‚深思‛这个问题以至废寝忘食的,只有极少数人。在20世纪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奥地利裔的英国哲学家波普尔也是这极少数人中的一个。

波普尔说他在8岁时不知怎么听人说太阳系和空间是无限的,并对此感到困惑不解。怎么可能想象一个无限的空间呢?但如果空间是有限的,空间外面是什么东西呢?波普尔的父亲建议他去问他的一个叔叔。这位叔叔首先问波普尔是否理解不断延续的数系,波普尔回答说这不难理解。然后他要波普尔想象一堆叠着的砖,并且把一块又一块砖加在砖堆上,如此类推以至无穷,永远填不满宇宙的空间。波普尔同意这是一个非常有帮助的回答,但仍然有些犹豫不决。当波普尔后来成为一名哲学家时,他知道他当时感到的困惑其实涉及潜在的无限与实在的无限之间的区别。说宇宙空间是无限的,谈的是实际的无限,而数系的无限。砖块叠加的无限,则是潜在的无限。能不能把实际的无限还原为潜在的无限呢?这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德国哲学家康德著名的四个‚二律背反‛,第一个就与此有关。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这个问题也有深入探讨。

不仅无限的宇宙,而且小小的海螺,也会引起未来的大哲学家的‚哲学思考‛。英国哲学家罗素5岁时,家里人带他到布罗兹塔尔附近的海边去玩,他发现自己无法把礁石上的海蝛弄下来,非常恼怒。于是他问姑姑阿加莎:‚海蝛会思考吗?‛姑姑回答说:‚我不知道。‛‚那你就应当学习‛,罗素说。

人是会思考的,动物会思考吗?什么叫思考?为什么说动物不会思考?这些起初并不显得是问题的问题,一旦认真计较起来,就大有文章可做,一直可以作到这样的题目:升级换代越来越快的电脑是不是一种脑——机器会不会思考、有没有思想、用什么办法辨别有思想和没有思想?一门叫‚精神哲学‛或‚心灵哲学‛的哲学分支,就专门讨论这些问题。

不管怎么样,人们都承认人是会思考的(问‚人会不会思考‛本身就是一种思考),而思考的结果就是知识。于是,又出现了另一种哲学问题——有关知识的哲学问题。这种问题儿童也可能碰到,因为儿童要学习知识。

11岁时,罗素学习欧氏几何。他非常失望地发现,几何学的基础建立在那些必须相信却不能加以证明的公理上面。他想搞清楚:甲和乙都等于丙,甲乙是否相等?罗素的哥哥回答他:‚要是你不接受这些公理,那我们就讲不下去了。‛罗素这才停止了追问……确切地说,是暂时停止了追问。长大以后,罗素研究的无数哲学问题中的一个,就是数学的基础问题。罗索是数学哲学中的‚逻辑主义‛一派的主要代表,主张数学的基础是逻辑,可以从逻辑中推演出全部数学,包括几何学。

一种知识无法加以证明,这可以成为一个问题;一种知识可以得到确定无疑的证明,这也可以震撼敏感的心灵。大科学家兼大哲学家爱因斯坦回忆说,在12岁那年,他得到了一本书(恰好也是关于欧几里得平面几何学的)。这本书里有许多断言,比如,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它们本身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可以很可靠地加以证明,以至任何怀疑似乎都不可能。爱因斯坦说:‚这种明晰性和可靠性给我造成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印象。‛

罗素和爱因斯坦在观点、兴趣和性格上有许许多多差别,所以,更容易拨动他们心灵之弦的,一个是几何公理的无法证明,一个是几何定理的可以证明。但是,尽管原因不同,结果却是一样的——他们都感受到了心灵之弦的震动:一种无法抑制的疑惑,一种难以忘怀的惊讶。柏拉图说:‚惊奇是哲人的感受,哲学始于惊奇。‛罗素和爱因斯坦是幸运的,他们不仅在年幼时就有刻骨铭心的‚哲人的感受‛,而且在成年以后终于使这种‚哲人的感受‛升华为哲人的智慧。

难怪大哲学家们往往对自己幼年时经历的惊讶津津乐道。爱因斯坦还回忆过年纪更小时的一次经历。他说:‚当我还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孩时,在父亲给我看一个罗盘的时候,就经历过这种惊奇。这只指南针以如此确定的方式行动,根本不符合那些在无意识的概念世界中能找到位置的事物的本性(同直接‘接触’有关的作用)……我想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事情后面。‛

奥地利哲学家兼科学家马赫也有一段类似的回忆:‚我四五岁时,第一次从乡村来到维也纳,我父亲带我登上城堡(旧时的城墙),我看见下面的城壕里有人,大为惊讶。从我的观点看,我不了解人怎么能到下面那地方,因为我完全没想到另有一条可以走到那里的路。‛

哲学家的工作,说到底就是要探寻‚深深地隐藏在事情后面‛的东西,就是要指出人们一直都‚完全没想到‛的‚另一条路‛。对于这两点,未来的哲学家们在幼年时似乎已经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了。

案例来源:《哲学概论》,张天飞、童世骏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案例2 哲学史上的不同哲学观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是研究‚有‛的一门学问。他说:‚哲学并不是一门生产知识。……哲学也是一样,它是惟一的一门自由的学问,因为它只是为了它自己而存在。‛‚我们必须说明,研究那些在数学上称为公理的真理,和研究实体,究竟是一门科学的工作,还是两门科学的工作。很明显,研究这两种东西是一门科学的工作。这就是哲学家的工作。‛‚有一门学问,专门研究‘有’本身,以及‘有’凭本性具有的各种属性。这门学问与所谓特殊科学不同,因为那些科学没有一个是一般地讨论‘有’本身的。‛‚所以很明显,应当有一门科学把各种‘有’的东西当作‘有’来研究。既然无论在哪里,科学所研究的对象,都是那个最根本的、其他的东西所依靠并赖以得名的东西,那么,如果这是实体的话,哲学就必须掌握各种实体的各种本原和原因。‛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实体及其属性、事物存在的根源、各门科学共同遵循的原理、范畴及其相互关系。

德国哲学家文德尔班的观点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哲学家威廉·文德尔班认为:‚所谓哲学,按照现在习惯的理解,是对宇宙观和人生观一般问题的科学论述。‛文德尔班还认为,哲学绝不能脱离价值观念,因为它始终受价值观念的强烈影响,哲学问题就是价值问题。

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哲学观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思辨的心灵所最感到兴趣的一切问题,几乎都是科学所不能回答的问题;而神学家们的信心百倍的答案,也已不再像它们在过去的世纪里那么令人信服了。世界是分为心和物吗?如果是这样,那么心是什么?物又是什么?心是从属于物的吗?还是它具有独立的能力?宇宙有没有任何的统一性或者目的呢?它是不是朝着某一个目标演进的呢?究竟有没有自然律呢?还是我们信仰自然律仅仅是出于我们爱好秩序的天性呢?人是不是天文学家所看到的那种样子,是由不纯粹的碳和水化合成的一块微小的东西,无能地在一个渺小而又不重要的行星上爬行着呢?还是他是哈姆雷特所看到的那种样子呢?也许他同时是两者呢?有没有一种生活方式是高贵的,而另一种是卑贱的呢?还是一切生活的方式全属虚幻无谓呢?假如有一种生活方式是高贵的,它所包含的内容又是什么?我们又如何能够实现它呢?善,为了能够值得受人尊重,就必须是永恒的吗?或者说,哪怕宇宙是坚定不移地趋向于死亡,它也还是值得加以追求的吗?究竟有没有智慧这样一种东西,还是看来仿佛是智慧的东西,仅仅是极精练的愚蠢呢?对于这些问题,在实验室里是找不到答案的。各派神学都曾宣称能够做出极其确切的答案,但正是他们的这种确切性才使近代人满腹狐疑地去观察他们。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如果不是对于它们的解答的话——就是哲学的业务了。‛

现代西方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

维特根斯坦(1889—1951)是著名现代西方哲学家,逻辑实证主义和语言分析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从基本思想出发,维特根斯坦提出了独特的哲学观。

维特根斯坦在其哲学活动的前半期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全部哲学就是语言批判‛。维特根斯坦认为,人在活动中必须使用语言,要使说话有意义,使人听得懂,必须具备几个条件:一是符合逻辑句法,不符合逻辑句法,就没有意义,人们就听不懂。二是必须表述经验范围以内的事情,即表述经验事实。维特根斯坦认为,传统的哲学问题,如经验之外是否有物质或精神存在,以及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等问题,都是经验范围以外的‚形而上学‛问题,都是没有意义的‚伪问题‛。对于它们,人们听不懂,因而也没有真假可言。维特根斯坦还断言,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都是一些讨论‚伪问题‛的‚形而上学‛,因而都是没有意义的‚伪哲学‛。他指出:‚关于哲学的大多数命题和问题不是虚假的,而是无意义的。因此我们根本不能回答这一类问题,我们只能确定它们的荒谬无稽,哲学家们的大多数问题是由于我们不理解我们语言的逻辑而来的。‛所以,真正的哲学就是语言批判,就是对语言的使用进行分析和规范,以避免语言的妄用和无用。

维特根斯坦在其哲学活动的后半期转向日常语言分析观点,提出哲学就是治疗语言疾病。他认为,哲学的绝大多数错误产生于哲学家对语言的误解。过去的哲学家们不懂得语言是一种工具,必须在使用中才有意义,他们离开语言的日常使用,孤立、静止地去考察语言及其语词的意义,枉费心机地去寻找它们的对应物。其实,离开语言的使用,离开语词在使用中的用途去考察语言的意义,就像离开工具的使用及其使用中的用途去考察工具的意义一样,是不会有结果的。哲学中的许多问题,就是哲学家们离开语词的日常使用,而去考察它们的意义所产生的。

维特根斯坦认为,传统哲学是一种精神病症的语言。我们知道,精神病患者讲话总是语无伦次,没有意义,别人听不懂。形而上学也是这样一种病症性的语言,属于形而上学的语言人们也听不懂,没有意义。其原因在于,形而上学哲学家不按照日常语言的规则讲话,不在语言的具体用途中考察它们的意叉,而是违反规则,脱离用途,盲目地去寻找它们的绝对意义。什么是‚物质‛,什么是‚精神‛,什么是‚时间‛,什么是‚真理‛等,在人们日常语言的使用中,它们的意义是清楚的,从来不会因此而引起争论,然而传统哲学家们总是离开日常语言的使用去寻找它们的绝对的对应物,于是就陷入了争论。例如,人们在日常语言中总是把经验中的事物称为‚物‛或‚物质‛,并按一定的日常语言规则使用它,因而从不争论。人们常说‚在这个皮包中有物‛,就是说要移动它必须费力,而哲学家们却偏偏离开它的具体使用,孤立、静止地去寻找它的绝对对应物,于是就导致了无谓的争论,产生了许多形而上学问题。总之,哲学的争论都是哲学家们离开语词的日常使用,去孤立地考察它们的绝对意义的结果。维特根斯坦指出:‚当语言休息的时候,哲学问题就产生了‛;‚哲学的混乱‛总是发生于‚语言像机器那样闲着的时候,而不是在它工作着的时候‛。因此,维特根斯坦认为,传统哲学是语言疾病的产物,是语言使用不当的结果,真正的哲学的任务应该是‚治疗‛语言的精神病,为哲学家们澄清语言的混乱提示方向。

中国现代哲学史家冯友兰关于哲学的看法

著名中国现代哲学家、中国哲学史家冯友兰认为:‚哲学、宗教都是多义的名词。对于不同的人,哲学、宗教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含义。人们谈到哲学或宗教时,心中所想的与之相关的观念,可能大不相同。至于我,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每一个人,只要他没有死,他都在人生中。但是对于人生有反思的思想的人并不多,其反思的思想有系统的人就更少。哲学家必须进行哲学化;这就是说,他必须对于人生反思地思想,然后有系统地表达他的思想。‛

案例评析

案例1 通过描述许多大哲学家幼时提出的问题,说明了哲学这门学科不同于任何一门具体学科。具体科学研究的是关于某一特殊领域的特殊规律,而哲学研究的是超越了具体科学的关于整个世界的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律。所以哲学所关注的是那些普遍性的、终极性的问题。而这些哲学家幼时提出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他们问的是深深隐藏在科学背后的那个“为什么”。

案例2列举了多种关于哲学的看法和多个哲学理论的案例。不同的观点代表了不同的哲学家对于哲学本质的不同理解,或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哲学的不同看法。关于哲学的定义,从来就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难题,人们对于什么是哲学的不同理解总是与他们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反映了他们不同的生活条件、文化传统、时代特点。要正确理解一种哲学思想,必须首先理解他的哲学观。

原理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则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相关案例 案例1 米利都学派

米利都学派是古希腊最早的哲学流派,也是古希腊最早的唯物主义哲学派别。米利都是古希腊殖民地小亚细亚的伊奥尼亚地区一个著名的城邦。米利都学派因产生于此而得名。泰勒士、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米尼是米利都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米利都学派的哲学家不满足于传统的神话创世说对于宇宙自然问题的解释,他们对自然现象进行了许多观察和研究,开始探讨宇宙的本原问题,即自然万物从什么东西来,最后又回到什么东西。他们认为形成世界万物的最基本的、最原始的东西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泰勒士认为,水是自然万物的本原,自然万物是由水造成的,最后又复归于水;大地是浮在水上的。据亚里士多德记载,泰勒士形成这种看法,可能是由于观察到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养料,热本身就是从湿气里产生、靠湿气维持的,也可能是观察到万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则是潮湿本性的来源。米利都学派的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万物都来源于一种没有固定形状和性质的物质,他称之为‚无限定‛者。‚无限定‛者本身分出冷和热、湿和干两种对立物.形成旋涡运动,冷与湿的东西集中在中间成为地,热与干的东西分散在四周形成日月星辰等天体。米利都学派的阿那克西米尼认为万物的本原是一种充满整个宇宙的无限的‚气‛。气有稀散和凝聚两种对立的运动,气稀散而成火,它逐渐凝聚,依次变成云、水、土和石头。米利都学派的这些看法虽然是一种幼稚的猜测,具有直观和朴素的特征,但他们不是用超自然的力量,而是以自然本身来说明万物的形成,因而是一种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

案例2 原子论者德谟克利特的哲学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与虚空是万物的本原,除了永恒的原子和虚空之外,世界万物没有其它的本原。原子是一种最小的、不可见的、不能再分的物质微粒。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也是实在的存在。原子在虚空中急剧而零乱地做直线运动。由于原子的大小、形状、次序和位置不同,原子彼此的碰撞结合成世界万物。人的感觉和思想是事物不断流溢出来的原子形成的‚影像‛作用于人的感官和心灵而产生的。感性认识是认识的最初阶段,人的感官并不能感知一切事物,比如原子和虚空。理性认识更为精致,当感性认识在最微小的领域不能再看、再听、再嗅、再摸的时候,就需要理性认识来帮助。所以,感性认识是‚暗昧的认识‛,理性认识是‚真理的认识‛。德谟克利特的思想是早期朴素唯物主义的代表,其原子论对后来的原子科学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案例3 柏拉图的哲学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也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之一。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他的理念论。所谓理念,希腊文的原意是‚可见之物‛,即形象,后来引申为‚灵魂‛的可见形象,有了‚本质‛的含义。柏拉图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理念,理念是感觉世界的一切事物的根据和原型。与可感的事物相比,理念是多中之一,是绝对完满的,是永恒不变的。所有的理念构成一个理念世界。感觉世界的一切事物是对于理念的模仿或分有。例如,美的理念是各种各样具体的美的事物的本原,各种各样的具体事物之所以是美的,就是因为它们模仿或分有了美的理念,是美的理念的派生物。又如,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桌子,它们之所以成为桌子,就在于它们是桌子理念的模仿者。或者说,现实中的桌子都是对于桌子理念的模仿,没有桌子的理念,就不会有现实中的桌子。

理念是绝对的、普遍的东西,人不能从具体事物那里认识到理念。人要认识理念就得通过回忆。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在出生之前居住在理念世界,因而认识所有的理念。但是,人在出生时灵魂受到肉体的感染而遗忘了一切,所以人在可感世界的学习就是一个回忆的过程。感觉虽然不能提供关于理念的知识,但它可以刺激灵魂,帮助灵魂回忆起生而具有的知识。柏拉图的理念论哲学是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对以后的各种唯心主义特别是客观唯心主义和宗教有很大影响。

案例4 王阳明的哲学

中国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是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在继承南宋哲学家陆九渊心学思想和批判朱熹理学的基础上,王阳明提出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他认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本体便是理;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心外无物,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没有心的‚灵明‛,就没有天地万物。王阳明认为,人心的灵明就是良知,良知即是天理,不可在良知之外求天理。所以,良知是天地万物发育流行的根源,天地万物都是从良知中产生的,没有我的良知,就没有天地万物。

王阳明的哲学过分强调和夸大了人的主观意识的能动性,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案例5 孔子的哲学

孔子是中国儒家哲学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关于‚仁‛的学说。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泛爱众‛,实行仁的方法就是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的哲学思想基本集中在人类社会的政治和伦理关系方面,对于其他方面的问题则论述很少。不过,孔子也肯定天命的存在,但更多地把天命理解为蕴含在自然事物运行之中的某种东西,人应当顺应天命而积极努力,不应该消极服从天命安排,放弃自己的努力。

显然,孔子并没有提出一个完整、系统的哲学体系,但是在其根本主张中实际上蕴含了一种系统的世界观即哲学,这就是早期儒家哲学。孔子的哲学思想经过后人的继承和发挥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思想,对中国传统社会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案例6 尼采的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家尼采(1844-1900)是唯意志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他继承了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思想,提出了著名的权力意志论。

尼采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是权力意志。所谓权力意志,就是一种盲目的、非理性的、永动不息的生命或意志。具体说来,权力意志分为四个方面:追求食物的意志、追求财富的意志、追求工具的意志、追求奴仆的意志。尼采认为,世界的本质就是权力意志,世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权力意志的创造和表现。原子在本质上是权力意志,原子辐射就是权力意志的表现。无机物的分解和化合也是权力意志的斗争。生物界的同化和异化是权力意志的表现,物种之间的弱肉强食、生存竞争是权力意志的表现,人类社会中的你争我夺、明争暗斗也是权力意志的表现。尼采指出,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权力意志,即使在奴仆的意志中,也有想成为主人的意志。这个世界就是权力意志,外此没有其它的东西。 案例7 黑格尔的哲学

黑格尔是l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客观唯心主义者、辩证法大师、渊博的学者,他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创立了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黑格尔认为,宇宙的最高实体是绝对精神,宇宙万物都是绝对精神外化的结果,都是绝对精神在一定阶段上的体现。绝对精神作为纯粹的概念经历了存在、本质和概念三个阶段,然后外化为自然界,经历机械性、物理性、有机性三个阶段,从低级的自然事物向高级的自然事物发展。接着,绝对精神摆脱自然界的束缚,经历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绝对精神三个阶段,在人类精神之中认识自身、返回自身。绝对精神在经过一个演化的过程之后,在哲学中返回了自身,达到了与其自身的统一。这样,在黑格尔看来,整个自然的、历史的、精神的世界就是一个绝对精神不断运动、变化、转化和发展的过程。 案例8 贝克莱的哲学

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西方近代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1685-1763)在其《人类认识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著名论断。

贝克莱认为,只是起源于感觉,知识的对象就是观念。我们所能知道的只是观念,而不是观念之外的事物。观念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相反,外在事物是‚一些观念的集合‛,离开了感觉经验的‚纯客观存在‛是不可理喻的。它还认为,物体的广延、形状、运动完全是相对的,是随着感觉器官的结构或位置的变化而相应地变化的,因此,它们完全依赖于人心,而不是存在于人心之外的任何地方。

‚存在就是被感知‛是一个站在常识和经验的立场上搬移驳倒的命题。据说,有一天,贝克莱和友人约翰生散步,不小心碰到了一块石头。约翰生便问:‚在碰到这块石头产生痛觉以前,它是否存在?‛贝克莱回答说:即使此前我没有感知它的存在,还有别的人感知它的存在。即使人人都没有感知它的存在,也还有一个全知、全能、全善的无限精神即上帝感知它的存在。

‚存在就是被感知‛是哲学史上最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命题。不过,尽管‚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一命题十分荒谬,但贝克莱在西方近代哲学中第一次突出强调了人类认识的主观性和相对性问题。著名科学家、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假如贝克莱生活在今天,相对论很可能会被他所发现。

(案例1~8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案例解析》,尚九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案例评析

案例1和案例2 体现的是古代西方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他们承认了世界的物质性,但是却力图从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去寻找世界的本原。具有直观性、整体性的特点。

案例3和案例7体现的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客观唯心主义把人头脑之外的某种精神或理念(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实体化了,并把它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而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案例4和案例5是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案例6和案例8体现的是西方近现代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其典型命题有:“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等。

这些案例代表了中西哲学史上不同的哲学派别,表明了人类哲学思想是丰富多彩和复杂多变的。同时也提醒我们,哲学史时代精神的精华,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哲学也应当反映丰富多彩的说,不断根据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原理三:哲学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相关案例

案例1 探寻宇宙之砖

从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在探讨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有没有公共的基本单元。

据古书记载,相传在我国的殷周之际,劳动人民就提出了万物皆由金、木、水、火、土构成的‚五行说‛,坚持从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到公元前5世纪,墨子进一步提出‚端‛的概念,认为不断地分割物质,最后就得到不能再分割的微小粒子——端。与墨子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把事物的最小单元称为‚原子‛,意即不可再分之物。

从现在的观点来看,古人对物质世界的这种猜想尽管还属于思辨上的臆测,然而这种朴素的原子论对于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都是一种重要的贡献。但是,在其后漫长的封建统治和宗教神学的桎梏下,原子学说长期没有得到发展。

到了17世纪,近代的实验科学开始发展起来。1661年,英国的波义尔经过定量的实验,提出了元素的概念,认为元素是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解的最简单的物质。在这以后的一百多年里,人们相继用实验发现了氢、氮、氧等元素,而且化学实验的技术也从‚定性‛发展到定量水平。一系列重要的实验结果——比如化学元素反应遵从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形成化合物所遵从的定比定律、倍比定律等——启示人们推想物质是由一些不可毁灭的微粒构成的,而且各种不同的元素微粒按照一定的比例形成化合物。在19世纪中期,形成了分子-原子论。人们认识到,在物质的结构中,存在着分子、原子这样的层次。宏观物质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分子,而分子则由原子构成。原子被认为是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割的最小颗粒,既不能消灭,也不能创生。

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里,人们用实验方法发现的元素总数扶摇直上。其中有的闪闪发光,有的乌黑透亮,有的能燃烧,有的会爆炸,有的却不怕火炼……在这些表面现象的巨大差异背后,会不会有什么更为本质的规律呢?1869年,俄国的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各种元素按照原子量递增的次序排列起来,发现元素的化合价展现出一种极有趣的周期变化规律。经过反复的研究并校正了实验资料上的一些错误之后,门捷列夫终于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从周期表上通过空格预言了一些未知的新元素,当这些空格的主人纷至沓来时,预言逐一被实验所证实。直到今天,元素周期律对于化学和物理学研究,仍然具有指导性意义,它在人类认识物质结构的征途史上,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成就。但是从发现周期律到真正弄懂元素为什么会展现出这样的周期性,人们其后又花了好几十年的时间。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仅当人们进入比原子更为深入的一个层次,找到了更为本质的东西之后,人们才发现对化学元素的性质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这件事情本身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基本粒子‛的规律来说,就具有意义重大的启发性。 但是把原子视为不可再分割的最小物质单元的观点却一直保持到19世纪末期。这时,在一系列重大发现面前,这种陈旧的形而上学观点受到了猛烈的冲击,也就在这时,人们对原子的认识取得了重大突破。

电子的发现是原子论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但标志着人们结识了一个新的微观伙伴,而且明确地提示了原子不是什么‚不可分割的最小单元‛。可以说,电子的发现是人们认识原子世界的开端。

发现电子的历史是和人们研究稀薄气体中的放电现象关联在一起的。而气体放电现象的研究,又和抽气机性能的改进直接相关。我们知道,在19世纪的

五、六十年代,气体放电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零件已经日臻完备。1855年,德国一名吹玻璃的工人盖斯勒发明了水银空气泵,从而可获得比较高质量的真空。在这之后,对放电现象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步。人们发现,阴极附近的玻璃在放电时会放出荧光。如果在管中放上一个物体,我们还可以直接看到这个物体的影子。由此人们推测,从阴极发射出来的射线是沿着直线飞行的,这种射线就被称为‚阴极射线‛。

不过,这种射线到底是啥东西,人们却并不了解。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人们推测这恐怕是‚光波‛,也有人认为这大概是一种‚微粒‛,一种带电的‚原子‛。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众说纷纭、百家争鸣,而且各有一定的道理。直到1879年汤姆逊用实验发现电子,才把这一问题弄清楚。

1900年,普朗克提出‚能量子‛假说,他认为任何一种能量都不是连续的,而是以特定的量成批被释放或被吸收,这种特定的量被称为量子。

1905年,爱因斯坦在论述光电子效应时提出了‚光量子‛的概念,圆满地解释了经典物理学所不能解释的光电效应。同年,爱因斯坦确立了质能关系式:E=mc²,表明任何物体的能量和质量都是密不可分的,能量的守恒和质量的守恒,是以二者相互联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1911年,卢瑟福在实验中发现了原子内部原子核的存在,并提出了‚卢瑟福模型‛。

1913年,玻尔指出放射性变化发生在原子核内部,于是研究原子核的组成、变化规律以及内部结合力的核物理应运而生。同时,他还修正了‚卢瑟福模型‛,并进一步描述了电子的运动规律,为物质的波粒二象性奠定了基础,使我们看到了微观物质不同于宏观物体运动的特殊性。

1927 年,海森堡提出了微观粒子所特有的‚测不准关系‛,即对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是不可能同时准确地测量的,从而在20世纪动摇了人们对客观实在的那种抽象的绝对的认识。

1928年,狄拉克提出了相对论电子波动方程,同时他还提出了关于电子‚空穴’的理论,预言了反粒子的存在,使人们认识到真空不空,而是充满着处于负能态的粒子。

1932年,安得生从宇宙线中发现了‚正电子‛,不仅证实了狄拉克的预言,而且还第一次证明了自然界中物质和反物质的对称性。以后,人们发现了物质和反物质可以成对地同时产生,还可以成对地同时消灭,而这种产生和消灭不是凭空产生和化为乌有,它表示了在高能物理的研究中,物质存在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的特有形式。在这一认识的指导下,人们相继又发现了反质子、反中子和反西格玛负超子,进一步证明了反物质的存在。

同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从此,人们认识到各种原子都是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的,于是把这三种粒子和光子称为基本粒子。

但是,基本粒子并不‚基本‛。紧接着,在对核的嬗变的研究中,人们发现了重核元素的裂变现象,铀核在裂变时,放出了巨大的能量。与此同时,在对太阳表面燃烧现象的研究中,人们找到了实现重核聚变的途径,这样,在质量和能量的转化方面又获得了新认识。

在变革原子核的实践中,人们不仅发现了许多新的基本粒子,如反电子、中微子、介子等,而且发现这些基本粒子还有其内容结构。同时,再次证实微观世界的物质运动也是严格遵守能量守恒和转化这一定律的。

20世纪50年代,坂田昌一提出‚坂田模型‛,加深了人们对原子内部结构的认识。

1965年,盖尔曼提出了基本粒子结构的‚夸克模型‛。

1966年,中国高能物理研究所提出了基本粒子结构的‚层子模型‛,预示了质子还有其内部的某种结构,打破了电荷e是最小的单位的传统观念。

1974年,K.威尔逊开始从事规范场的动力学研究。

1974年,丁肇中发现了J/4粒子,关于层子的理论不断得到发展。 1976年,发现了质量为零的玻色子。 ……

总之,这些成果的取得使得20世纪40年代末诞生了一门新的独立学科——基本粒子物理学,这门学科的研究至今已硕果累累。

(案例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案例》,杨惠民等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案例2 暗物质与反物质

镜头一:暗物质

宇宙中大约有l000亿个星系。这众多的星系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见的这个宇宙今天这种复杂的‚大尺度结构‛。然而令人大惑不解的是,在这个宇宙中,我们眼睛所看到的物质数量实在太少了。靠这样少的物质,在宇宙诞生以来的一百几十亿年间根本来不及形成这样的大尺度结构,更来不及诞生一个个的星系。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科学家假设宇宙中还存在着大量我们眼睛看不见的‚暗物质‛。

什么是暗物质?

几十年前,暗物质(Dark Matter)刚被提出来时仅仅是理论的产物,但是现在,我们知道暗物质已经成为了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暗物质的总质量是普通物质的6﹒3倍,在宇宙能量密度中占了l/4,更重要的是,暗物质主导了宇宙结构的形成。

暗物质就是科学家所说的眼睛看不见其本来面目的一种物质,简直就像‚隐身人‛。然而,这种看不见的物质确实存在。

众所周知,我们之所以能够看见物体,全是靠光。例如你看见面前的一只苹果,那是因为苹果表面反射的光进入到你的眼睛的缘故。如果这只苹果是由不反射光的物质所组成,那么你自然就看不到它。宇宙中还有类似‚透明的苹果‛这样的物质,不论什么光照射在这种物质上,都不受影响地径直穿过。宇宙中能被观测到的物质,比如星系(Galaxy)、恒星(Star)、气体(Gas)和行星(Planet)都是由能够发光的正常物质组成的。望远镜之所以能够观测到天体,是由于接收到了来自天体的电磁波(自身发出,或者反射其他天体的电磁波)。电磁波因其波长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名称,除了可见光之外,还有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r射线等。暗物质和普通的物质非常不同,这是一种不与任何电磁波发生相互作用的物质,是绝对看不见的。因为暗物质不会发出任何光或热,现代的望远镜无法观测到它,它似乎只能通过引力与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

如何证明暗物质的存在?

尽管眼睛看不见暗物质,我们却不能忽视它。宇宙正是由于这种暗物质的存在,才成了现在的这种样子。通过间接观测,科学家证实了暗物质的存在,但是现在仍然不能确切地知道它究竟是什么。迄今为止的所有观测结果都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确实有一种看不见(不与电磁波发生相互作用)的物质,它们具有质量,而且大量稳定地存在于宇宙之中。

查找暗物质首先必须做的,是对天体的观测。美国能源部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Kavli粒子天体物理和宇宙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对一个离我们三十亿光年远的子弹星系团(Bullet Cluster)进行了观测。子弹星系团是一种不同寻常的宇宙结构,它实际上是由两团星系迎面相遇并彼此穿过而形成的。由于两个星系团以每小时一亿英里的速度撞到一起,它们内部包含的发光物质由于相互之间存在引力之外的相互作用力,相互挤压而出现减速。但是两星系团中的暗物质由于相互之间没有这种排斥力,它们并不减速,从而直接穿过。这就导致暗物质跑到发光物质的前面去了,于是每个星系团就分成了两部分:暗物质在前,发光物质在后。研究者们比较了发光物质的x射线图和对星系团总质量的测量结果,从而探测到了暗物质和发光物质的分离。他们观测了星系团所导致的引力透镜效应(Gravitational Lensing Effect)——在这种现象中,从星系团后部星体发出的光由于受到星系团引力的作用而发生偏折,星系团的质量越大光线偏折就越厉害,光线偏折得越大也就说明星系团的质量越大——从而获得了星系团的总质量。

科学家们通过哈勃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麦哲伦望远镜(Magel—lan Telescope)以及甚大望远镜(Very Large Telescope)对光线偏折的测量,能够还原出在子弹星系团中质量的分布情况。然后他们将之与Chandra X射线望远镜拍得的发光物质X射线图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了四个独立的物质团:其中比较大的两个由暗物质组成,它们从碰撞点加速飞离;另外较小的两个由发光物质组成,它们在碰撞点附近缓慢地移动。星系团在空间上分离成两部分证明了两种物质的存在,而它们表现出的巨大差别则显示了暗物质奇异的性质。

同时还要做的另一项工作,是用实验来验证有可能是暗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否确实存在。欧洲核子中心目前正在建设一台巨型加速器‚LHC‛(大型强子对撞机),准备用这台加速器来加速质子,进行质子的高能对撞实验。研究者认为:‚正在实施中的COSMOS计划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测量星系距离的精度,争取得到更加精细的暗物质在宇宙中的分布情况。把对天体的观测同基本粒子物理学研究结合起来,长期像幽灵一样存在的暗物质之谜,大概在不久的将来就有可能得到破解。

寻找暗物质有着重大的科学意义。如果中微子确有质量,则宇宙中的物质密度将超过临界值,宇宙将终有一天转而收缩。关于宇宙是继续膨胀还是转而收缩的长久争论将尘埃落定。

(——资料来源:(1)《科学世界》2008年第3期;(2)SLAC Pre Release著,葛韶锋译:《暗物质被观测到了》(2006年8月23日)http://www.daodoc.com, 2009年7月28日。)

案例评析

案例1通过发生在辽宁省鞍山市的一例真实事件说明人的意识既是人的大脑的机能和属性,更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从意识的本质特征来看,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就是说各种意识形式,其内容不论如何特殊,各种思想观念,其表面不论看起来如何远离形式生活,都不是主观自生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来自现实,来自于社会实践,离开社会实践不可能产生人的意识。

案例2说明了个体意识的差异性,对于同一个对象,同一个客观过程,不同的主体会有不同的反映,存在着反映速度的快慢、数量的多少、程度的深浅等区别。个体意识差异性表明意识具有主观形式。但意识的主观性不能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个体意识差异性的根本原因是客观的,可以通过生理原因和社会原因得到解释,即是由于先天素质的差异和后天社会实践的差异而造成的。意识从其本质来说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案例3从世界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与美国IBM公司的“深蓝”的一场交锋谈起,探讨了人的意识与计算机功能模拟之间的统一性与差异性。即使计算机在下棋和存储信息方面超过人类,但是,在思维的其他方面人的意识比计算机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我们伸出手臂,这不仅仅是一个动作,而是有其内在的意义,这和机器人伸出机械臂有着本质的不同。计算机与人下棋,实际上是象棋冠军大师的个体与专家群体系统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与人的较量,机器的运动与人的思维在本质上有着根本的不同,机器的行为是被动的,而人的行为是主观能动的,所谓人工智能就是要求计算机独立于人而自身拥有意识,但是,人的意识不仅是大脑的机能和属性,更重要的是人的意识是主观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反映的内容是人的社会属性,而不是机器的机械属性。

案例4通过科学家对人工智能的研究,以及仿造人脑的努力,进一步深化了对意识活动的认识以及对意识与物质相互关系的认识。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从内容上看,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是对外界输入的信息不断加工制作的过程。没有外界信息的输入,就不会有意识的产生。但是,人的大脑并非是一块“白板”,并非只是对外界输入的信息作机械的应答,而是用主观的反映形式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和能动的改造。 蓝脑计划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有力地证明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原理。蓝脑计划恰恰否定了“人造大脑取代人脑”的可能性。

原理五: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相关案例

案例1 探知蝙蝠飞行的奥秘

为了发现蝙蝠飞行的奥秘,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提出了一系列奇妙的遐想,并进行了一系列独特的实验,这生动地体现了意识在人们探索世界的科学活动中的能动作用。

斯帕拉捷的实验

每当夏夜降临大地,斯帕拉捷便来到蝙蝠聚居的山洞边,忍着蚊虫的叮咬,细心观察蝙蝠的活动。

一群蝙蝠扑扑地飞出洞来,在昏暗的天空灵巧地飞翔。它们穿过树枝,升上天空,再折回地面。任何一只飞蛾,都逃脱不了它的追捕。有时候,感到危险的飞蛾会突然折起双翅,表演一场特技飞行,打着转地折向地面。灵巧的蝙蝠居然也来了个低空俯冲,紧紧跟着飞蛾往下飞,直到逮住猎物为止。

是什么器官让蝙蝠具有这样高超的本领?斯帕拉捷首先想起的是猫头鹰的双眼。猫头鹰能在深夜捕食,蝙蝠那一对黑眼珠,大概也有这种功能吧?斯帕拉捷抓来几只蝙蝠,用针刺瞎了它们的双眼,晚上又把它们放回天空。想不到那几只瞎了眼的蝙蝠一飞到天空,立即上下翻飞,跟没刺瞎眼时一个样。任何树枝都挡不住它们,四散飞逃的飞蛾、昆虫依旧一只只成为它们口中的佳肴。

蝙蝠的表现,让斯帕拉捷惊奇不已。那么,蝙蝠是否可能有着狗一样敏锐的嗅觉呢?斯帕拉捷又捉了几只蝙蝠,在它们鼻子里,塞进沾着强烈化学气味的小球。结果同样出乎斯帕拉捷的意料,‚伤风‛的蝙蝠一到空中,立刻朝猎物凶猛地扑过去。几个跟斗一翻,一只飞蛾便葬身蝙蝠腹中。看起来,这种奇怪的动物也不是依靠嗅觉飞行和捕食的。

斯帕拉捷又试验了蝙蝠遍身茸毛的触觉,用漆把它们黏在身上;还检查它们的膜翼,但都不能影响蝙蝠的活动。于是,他把注意力集中到蝙蝠那对永远竖起,还不断扇动的耳朵上,这也许是蝙蝠活动的最终秘密了。

这个实验最方便不过了,拿棉花团把蝙蝠耳朵堵上便行。想不到这最简便的方法却最有效,被堵了双耳的蝙蝠刚飞到空中,便像没头的苍蝇般到处瞎撞。原来,蝙蝠在黑暗中是靠听觉来确定方向和捕捉食物的。

超声波的发现

斯帕拉捷的实验结果公布以后,立刻震动了动物学专家们,他们在确信这一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对蝙蝠做深入的研究。

如果说蝙蝠是在飞行中听到了飞蛾的声音,那么,它是如何在这么复杂的声音系统中分辨出哪一种是属于飞蛾的?在扑向飞蛾的飞行过程中,还有好多并不发声的东西阻挡在中间,蝙蝠又是如何绕开树枝,继续向飞蛾扑去的呢?

斯帕拉捷开始用仪器记录蝙蝠世界里的各种声音,结果发现,蝙蝠在捕食过程中,始终能听到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波,它的频率超过了人耳能接收到的范围,所以称为超声波。他进而发现这种超声波是蝙蝠自己发出的。超声波从它们的喉头发射出去,沿着直线传播,碰到物体就反射回来,被它们的耳朵‚听见‛,这时候蝙蝠就能根据收到的超声波,分辨出前面哪些是树枝,哪里有飞蛾,从而决定是躲避还是捕食。

斯帕拉捷和其他科学家探知了蝙蝠的奥秘以后,模仿蝙蝠的这种特殊功能,造出超声波发射和接收仪,对军事和航海都有重大的意义。这样,我们人类也能像蝙蝠一样,探知黑暗世界。

(案例来源:《精彩故事1000篇》,冰君,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 案例2 新兵的变化

20世纪的越战时期,美国一所新兵训练营从劳教所接受了一批新兵,这些新兵肚子里的墨水虽然不多,身上恶习却不少。怎样把他们训练成合格的军人,显然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训练营的军官们发明了一个‚怪招‛。军官们有计划地把一些精选的家信发给那些大字不识几个的新兵,要求他们学着读,照着抄。这些精选的家信的内容并不复杂,也没有什么新奇之处,无非是告诉家人自己在军队养成了新的生活习惯,如每天早上刷牙,晚上睡前洗脚,不酗酒,不打架等。奇怪的是,一段时间之后,这些原本具有这样那样恶习的新兵还真的克服了原来的许多坏习惯,变得军容整齐、精神焕发了。后来有人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和实验,把这种现象概括为心理暗示效应。

(案例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案例解析》,尚九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案例3 “海狼”与海鸥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潜艇在大西洋和地中海上神出鬼没,从1940年6月起,一年内就击沉了英国及其盟国和中立国船只总计达300万吨位,给英国和美国的的运输船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原来,早在战前德国海军便制定了对付英国的海上战略——打击英国的海上补给线。为此,德国潜艇部队发明了利用多艘潜艇集中攻击敌船的‚狼群战术‛,并运用这一战术屡屡得手。由于被击沉的船只不断增多,英国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对付德国潜艇,如大力加强护航运输体系,实行新的绕道航行办法,积极研制声呐等等。此外,英国军队还利用了海鸥。

原来,大战期间,一位英国潜艇司令在海滨散步时看见大群海鸥紧随航行的舰队上下翻飞,原来这些海鸥是跟在舰队后面寻觅食物。看到这一现象,这位英国潜艇司令忽发奇想:难道不能用这些海鸥来发现德国潜艇吗?

于是,英军开始用自己的潜艇经常性地在水下向海面施放海鸥喜爱的食物,引诱海鸥前来聚餐。经过多次重复,海鸥们便形成了‚条件反射‛,只要一看见水下潜艇的黑影,就把它当作进食的信号,一齐围拢过来,紧随潜艇贴近海面盘旋。

从此,每当德国潜艇在水下航行时,成群结队的海鸥便紧追不舍,结果为英国海军反潜艇部队指示了目标。当德国的‚海狼‛刚浮上水面时,已作好战斗准备的英国反潜艇部队便靠近它们,使德国潜艇遭到猝不及防的攻击,损失惨重。英国反潜艇部队自从有了海鸥‚侦察兵‛指示目标之后,大大提高了反潜作战的效率,英国及其盟国运输舰船的损失也大为减少。

(案例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案例解析》,尚九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案例4 华佗料病如神

东汉末神医华佗,医术精妙,名扬中原,留下了不少妙手回春的佳话。 当时,有个名叫李成的军中小吏,不知得了何病,咳嗽得非常厉害,而且不时地吐出些浓血,使他痛苦不堪,常常彻夜不能安眠。于是他找到了华佗,请求治疗。华佗对他说:‚你的病是肠道溃疡,比较严重,已经化脓。你咳嗽出来的血不是来自肺中。我给你散药两钱,服下后会继续吐出几升浓血。浓血吐尽之后,你好好休养。一个月后,你的病情将得到控制。如果继续好好保养一年,便可恢复健康,逐渐强健起来。但你的病十八年后还会复发,那时只管再服下两钱散药,即可治愈。你千万要记住,将来复发时,如果没有散药,恐怕就没救了。‛于是,华佗给了李成两钱散药。

过了五六年,李成有个亲戚也得了同样的病。这位亲戚央求李成吧华佗的散药借给他。那位亲戚对李成说:‚你如今身体强健,我却快要死了,你怎能忍心看着我死去,而自己将药留着,防备病发呢?‛李成见他说的有理,又十分可怜,便把散药给他服了。那人服药后,病果然好了。于是他跑到华佗家乡谯县(今安徽毫州),请求华佗给药。不料正赶上曹操派人收捕华佗,面对那种残暴而凄惨的情景,那人不忍心再找华佗,空手回了家,又过了几年,李成的病果然复发,由于无药可医,不久便死了。李成死去那年,人们一算,正好是华佗给他治病留药后的第十八个年头。这与华佗当年的寓言,果然一点不差。

(案例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案例解析》,尚九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案例评析

意识反映客观物质世界是主动的,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人在反映客观对象时总是根据实践的需要,带着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抱着一定的动机和目的。因此,人的意识不仅有深浅之分,正误之别,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可以因人而异,而且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怎样反映,都会有不同的主观选择,表现出差别性来。比如,同样以人为对象,解剖学家反映的是人的生理结构,美学家注重的是人的形体或精神的美感,社会学家研究的是人的相互关系,伦理学家注意的是伦理和道德规范。 不仅如此,意识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意识不仅能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的客体,而且能预见、预测未知客体存在的结构、性质及其发展规律和趋势,在观念中建立一种理想的或幻想的客体。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不仅扩大了这种观念的创造活动,而且也为这种活动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人们往往把这种反映称之为“超前反映”。在科学认识中,意识的“超前反映”更为突出,它使科学获得了相对独立于实践发展的能力。

案例1中斯帕拉捷为了发现蝙蝠的奥秘展开了一系列的实验,他首先在心中做出假想再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实践,他的实验过程便是他的思考过程,这不仅说明意识是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而且还说明意识具有创造性和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通过这种意识的能动作用,斯帕拉捷最开始不知道蝙蝠飞行和捕捉食物的奥秘,但最终,这个秘密被揭开,并由此开创了超声波和超声波仿生学的研究和应用。意识能动性原理最重要的内容在于,意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在本案例中,对蝙蝠的研究成果可以运用于实践,科学家模仿蝙蝠的这种特殊功能,造出超声波发射和接收仪器,服务于航海和军事事业。

案例2则指出人的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训练营的军官们正是奇妙地通过强化新兵们的良好生活习惯意识,使新兵们在不知不觉中改正了不良习惯,养成了良好习惯。案例3“海狼”与海鸥说明了人的意识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具有选择性、创造性和现实对象性,能够影响人的活动,反作用于物质世界。案例4中,华佗根据多年的行医经验,结合小吏的病情,断定其未来的病情发展,为后来事情的发展所证实,说明了人的意识的预测性和计划性。

原理六:发挥意识的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的。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案例1 沙尘暴:沉重的思考

每年春季肆虐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沙尘暴几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块心病,春天的魅力因沙尘暴而黯然失色。而2003年春天,沙尘暴次数突然减少,

会计学原理教学案例

会计学原理教学案例

原电池原理的教学案例.

大学课教学案例

略读课教学案例

写作课教学案例

礼仪课教学案例

管理原理案例

原理课实践教学活动计划

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原理课)
《教学案例(原理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