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仁发农机合作社

发布时间:2020-03-01 20:27: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黑农委函〔2012〕68号 各市(地)、县(市、区)农委(农机局):

为加强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进一步规范已建的558个农机合作社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明晰带地入社成员享受土地经营权收入和二次分配机制,使全省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省农委决定调动全省农机系统力量,分片包干、各负其责,推行克山仁发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机制,同时探索更好的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模式。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要充分认识推行仁发合作社经营机制的重要意义

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发展,是省委、省政府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结合省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在不改变家庭联产承包制体制下,开展土地规模经营的一种新形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具有重大和深远意义的一个创举,必将为我省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大农业发挥重大作用。

近十年来,我省立足发展大农业,应用大农机,组建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探索出了一条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组织形式的农机化生产发展之路,加快了全省由传统耕作方式向现代耕作制度转变的步伐。在土地耕暄、集中规模经营、提高作业标准、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上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为我省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粮食产量和商品量均居全国之首,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

尽管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制约合作社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土地规模经营面积小。农民分散种植,农村组织化程度低,造成土地规模经营程度满足不了大型农机具作业要求,机车空驶率高,造成生产成本增加。二是农机合作社主要依靠代耕作业效益低。仁发合作社依靠农民带地入社和收益二次分配解决了这些问题。所以说,推行仁发经验是现代农机合作社健康发展、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各地必须根据本地实际深入开展工作,用仁发模式改造已建设合作社,新建合作社必须采用仁发机制组建。

二、要掌握仁发合作社经营管理机制的精髓

采取有效的方法引导农民土地入社,进行利润二次分配是仁发合作社经验的精髓。一是农民带土地入社保底金定的合理;二是入社社员参与两次利润分配,一次是土地折资和出资人、国投资产一起按出资比例分配利润,二次是把国投资产分得的利润平均给入社农户。完善的管理机制是仁发合作社健康发展的保障。仁发合作社有健全的成员大会、监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完善的生产、财务、机务、人员、油料、安全等各项规章制度。合作社的大事决策采取入社农户一户一票制,充分体现了民主,激发了社员的参与管理监督的积极性。

三、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行仁发合作社经验

一要切实加强领导。省、市(地)、县(市、区)都要成立推进工作组织机构,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责任落实到人。省成立推进领导小组,组长由省农委副主任邢志广担任。农机局局长郑联邦、经管处处长高立军、经管站站长李东福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设在合作社管理办公室)主任罗士刚,副主任李宪义、宋丹辉、陈学均。成立包片组(名单附后)。各市(地)、县(市、区)也要成立工作组,配合省包片组开展工作。

二要明确责任。省领导小组每周例会,确立整体工作思路和阶段工作重点,把握方向。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做好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材料综合、典型推介、工作总结。包片组要讲解政策和仁发合作社经营机制,组织市(地)开展工作,深入合作社研究推进措施,解决实际问题。市(地)、县(市、区)要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帮助合作社解决入社土地保底金。二是要提供种植技术服务,做到农机农艺相结合。三是要帮助农机合作社协调农业保险和金融机构,进行保险和贷款。四是要动员农民带地加入农机合作社,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五是鼓励各市(地)、县(市、区)积极探索类似仁发合作社的经营机制,及时总结推广。

三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推动工作。一要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包片组每周一次上报进展情况。领导小组办公室每两周发一次全省工作情况通报,通报进度快慢等情况。二要搞好经验交流。总结好的合作社典型经验,定期开展经验交流会。三要政策倾斜。把各地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建设成效和新建农机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扶持资金、深松整地补贴和战线工作效绩考核等挂钩。

四、明确工作目标和时限

5月1日前,全省558个已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全部规范为仁发模式,2012年全省新建的农机合作社必须实行仁发模式。

附件:

1、黑龙江省推行仁发经验包片组名单

2、克山县仁发现代农机合作社经验材料

3、2011年克山县仁发农机合作社年终盈余分配明细表

黑龙江新闻网讯 去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后,我们仁发现代农机合作社继续探索,不断创新,合作社健康发展,越办越好。入社成员由314户发展到1222户,增加908户;土地入社面积由1.5万亩增加到3万亩,扩大一倍;总盈余由1342万元增加到2759万元,增加一倍多;社员资金回报率由31%提高到44%,每元多分0.13元;土地亩均收益由710元增加到730元,增加20元。

2012年,合作社种植110公分大垄双行玉米2.5万亩、90公分大垄马铃薯5000亩、代耕作业31万亩,全年总收入5594万元(其中,土地经营收入4798万元,机械代耕收入775万元,其它收入20万元),总支出(包括折旧)2835万元,实现盈余2759万元。

在合作社组织机制上,我们又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完善。一是要求农民土地整户入社。有的社员反映,个别农民集体分给的承包地没有全部入社,但却与其他农民一样平均享受国家补贴,这样做不公平。后来经过成员代表大会讨论,改变了这种状况,实行土地整户入社,避免了部分成员利益被侵占的现象。二是管理人员实行绩效工资。前年,我社7名管理人员只分红,不挣工资。虽然工作任务完成得较好,但是每个人还没有真正做到各尽所能。为了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去年初经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管理人员实行目标责任制,以绩效定工资。完成目标后以年度总盈余2%作为工资总额,理事长挣工资总额的20%,其他人员挣工资总额的80%,有效地调动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三是取消了春季付保底金的做法。有的社员提出,一些社员春天要保底金,是出租土地,他们与合作社是合同关系,实质不是合作社成员,因此没有资格享受秋后分红。按照社员建议并经代表大会通过,合作社实行春要保底金,秋后不分红的办法,并将道理告诉农民,一些想春天要保底金的也就不要了。

三年来合作社的发展有苦有甜。我们亲身体会到,农机合作社实质是种植合作社,并且也是土地合作社。土地入社既是农民与合作社联系的纽带,也是农民参与分配的重要依据。就农机合作社来说,土地代耕租赁可以有,但土地入社必须有。但怎样才能吸引农民土地入社,我们感到应把握三条:

一是合作社不应有无主财产。合作社实行联合所有,财产是大伙的,每一分钱都应体现在成员身上。我们合作社实行未分配盈余始终为零,公积金每年都全部量化在当年成员的个人账户上并等同于投资,这样做不仅合作社成员之间产权明晰,而且不同年份也利益清楚。所以农民才愿意出地出资,并且愿意提取公积金使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我们合作社两年提取公积金1260多万元,现在合作社正常经营基本“不差钱”。

二是国家补贴所产生的盈余要平均分配给每个成员。国家对合作社的政策支持,是给全体成员的,不是嫌贫爱富,给少数成员甚至个人投入的匹配资金,国家补贴面前成员人人平等。我们合作社2010年没有实行国家补贴平均量化,以为国家补贴是给出资人的,农民感觉合作社是我们几个人的合作社,所以不愿带地入社。2011和2012年我们依法将国家补贴产生的收益平均分配给大家,土地入社迅速达到3万亩。合作社依法办事把我们出资人救了,更把合作社搞活了。现在虽然合作社成员增加,国家补贴分给每个人的收益“摊薄”了,但由于规模效益已经逐步显现,个人收益未减反增。

三是合作社只有实行民主控制才有生命力。合作社实行一人一票,不按出资额表决,这是合作社法赋予成员的权力,也是合作社成员在民主权力上有别于其他经济组织的重要标志。我们合作社的重大事项,都是由理事会“拿点子”或其他成员提建议,然后提交成员代表大会集体讨论通过,再由监事会全程监督执行,并做到及时公开重大决议落实和财务收支情况。社员们说:合作社来一分钱大家有份,花一分钱大家都知道,合作社在成员控制下运作,大家伙说了算,我们能够参与,才愿意参与。合作社自我及时纠错,才“不犯大病”,才有生命力。

以上三点,是我们仁发合作社由亏到盈、由小到大,不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法律确立的合作社标准的底线。这三条缺一不可,必须坚持。今年我们已经通过成员代表大会表决,告别合作社发展的“初级阶段”,取消保底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现在合作社已吸引2416户农民带地入社,面积超过5万亩,并在去年严重秋涝的情况下,已将4.8万亩进行完秋整地,为今年春播打下了良好基础。我们还将上仓储和烘干设备,逐步向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

2011年,对黑龙江省克山县河南乡大河村村民张军一家来说,是个好年景——这一年,张军家除了供两个孩子上大学的学费、生活费和一家人开销外,年底还结余了约4万元。

“这么多年了,到年底还是第一次能剩下钱。”张军说。2011年,他将家里6口人的46.2亩地流转给了河南乡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年底得到土地流转金和分红共2.4万元;没有了土地的羁绊,夫妻二人外出打工收入约5万元。与张军一样,2009年以来,河南乡共有4个村1215户将3万多亩地流转到了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截至目前,克山县共有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424个,共吸纳农户7.6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80%。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发展有效解决了单个农户‘办’不了、集体‘统’不了、政府‘包’不了的事情。实现了劳动力、资金、技术、土地、设备等生产要素的整合,提高了我省农业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水平。”黑龙江省财政厅农业处处长黄玉凡告诉记者。

据了解,为破解当前农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提升农村资本运营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层次,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2008年来,黑龙江省共投入财政资金2.23亿元(含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共有各类合作社2.5万个,入社农民25.5万人,带动农户100多万户,基本覆盖全省各乡(镇)。

入社农民收入高出一大块

记者见到张军时,他刚从大连打工回家。从今年3月份和爱人一起出去打工到现在,夫妻二人攒了4万多元。张军当建筑工,每天能挣120元,爱人在工厂打工每天挣80元。

除了打工收入,再过个把月,他还能从河南乡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领取一笔土地流转收益及年终分红。

说起年终分红,张军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插曲。

去年年底,按照他家的入股土地数,他从合作社分了2.4万元。“当时我就想,是不是合作社算错了,我家46.2亩地,按照当时合同每亩地流转金350元,该分16170元,怎么平白无故多了8000元。”张军回忆说。当他不知所措地把这个情况说出来时,合作社理事长李凤玉笑着告诉他“那是分红”。

据介绍,对合作社的全部收益,该合作社采取“一保、一提、两分”的方式:“一保”,即按照入社时承诺的每亩350元的保底金进行兑现;“一提”,即经过社员大会研究同意,提取盈余的50%作为公积金;“两分”,即在“一保”、“一提”后,把可分配盈余分为国家投入盈余和集体盈余两部分,国投盈余平均分配给社员,集体盈余按社员入社土地数量和出资额进行分红。

经过两次分红,除了16170元的土地保底金,张军另外领取分红共约8000元。“每亩350块钱就够高了,租给个人一亩地也就240块钱,谁想到还有分红。”张军说。听了李凤玉的介绍,张军执意要请合作社的同志们吃饭。“原来自己种地,搭上我俩的人工,一年也就收入一两万块。挣不了多少钱但人又走不开,现在土地成了股权,不种地能领分红,我俩出去打工还有了工资收入。”张军感慨道:好日子说来就来。今年他们夫妻两个外出打工能挣5万多元,加上年终土地收益,全部收入能达8万元。

李凤玉则告诉记者,社员能够多分钱还要感谢国家财政。他介绍说,仁发合作社是借助于国家大力扶持合作社的契机成立的,2009年10月成立后,合作社共获得国家农机具补贴等1234万元。而在国家投入目前不参与收益分配的情况下,该合作社按合作社法将这块收益平均分配给了入社社员。

据了解,去年,黑龙江省财政以直接补助的方式投入资金4000万元,支持全省星级示范农民合作社213个。同时,为了进一步解决合作社的融资问题,财政以注入担保资金的形式投入1000万元,将资金注入信誉高的担保公司,由担保公司为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组织提供贷款担保,由黑龙江省地方金融机构为合作组织贷款。

据统计,2011年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亩均增产粮食50公斤,增收200多元,入社社员人均纯收入比非社员高出18%。

土地规模经营效益好

张军当然不是贸然入社的。此前,他与爱人已经算了笔投入产出账。“自己怎么种都赶不上合作社。”他以自己一直习惯种植的大豆为例给记者算了笔投入产出账:

每亩地需大豆种子8斤约21元、化肥40斤约70元,打农药三遍约18元,机器翻地、耕种、收割约80元,以上加起来每亩投入约189元;按亩产330斤、每斤2.2元计算,每亩收益726元,减去每亩189元投入,每亩能挣537元。两口子一年扑在地里,46亩地能挣两万多块。“也就够两个上大学的孩子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张军说。

“种别的也一样,人家合作社的庄稼长得就是好。”今年新加入合作社的仁发村村民刘友说。2011年,他将家里56亩土地流转给了自己弟弟,每亩240元共计13440元,与流转给合作社相比每亩地差110元不说,还没有年底分红。今年,兄弟俩商量着把地都交给了合作社,“我自己算了算,今年能分3万块钱。”刘友说,“纯增加大概2万块钱呢。”

李凤玉告诉记者,社员收益的提高源于合作社的种植效益。他介绍说,规模经营以后,合作社能够根据市场需求来种植,并进行订单生产。今年,该合作社与麦肯公司订单种植了5000亩土豆,每斤土豆7毛钱,“农民单家单户种的土豆,市场价也就3毛钱一斤。”李凤玉说。

除此之外,合作社的产量也远高于农民自己种植。以土豆为例,合作社的土豆亩产达到6000斤,农民自己种植的产量也就是4000斤;以玉米为例,农民自己种植亩产约1200斤,合作社土地亩产达到1500斤。

“一方面,与农民相比,合作社舍得投入,用的都是良种。另一方面,在县财政局、农业局的支持下,合作社采取科学化种植。”李凤玉说。

据介绍,为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克山县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确定10个技术承包点、16个高产攻关地块,主栽作物产量均比当地常年提高20%。技术指导员由农业局从县农业中心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干部中公开选聘,县财政为每个承包点拿出达标奖励资金1万元。另外,借着国家“节水增粮”行动的东风,该合作社使用上了现代化灌溉设备,保证了作物生长良好。

“今年应该还能比去年多分点。因为我听说今年粮食又增产了。”张军高兴地说。

据统计,目前黑龙江全省种植业合作社有7745个,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总面积达到3411万亩,粮食产量比原先提高了17亿斤。

助推小农经济走向现代大农业

“只有通过农户之间的联合与合作,才能增强农业的竞争力,这已在世界各国形成广泛共识。”黄玉凡说,小农经济在合作社的推动下,逐步“增大”为现代大农业。合作社已成为黑龙江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黄玉凡介绍说,围绕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黑龙江省合作社主要有4种组织形式,包括“农民合办型”,即农户共同发起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本组织范围内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进行统一规划、组织和协调。“能人创建型”,即由农村经纪人、致富能手、产业大户、返乡创业者等牵头创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领办型”,即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牵头创建的合作社,合作模式一般为“龙头企业十合作社十基地十农户”。“乡村干部带领型”,即由乡(镇)或村干部牵头组成的合作社。

“目前来看,合作社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调整了农村经济结构,推广了先进生产技术,提高了专业化生产水平。”黄玉凡说。

北安市建民奶牛合作社建成国家标准奶牛养殖示范小区,采用统一防疫、统一饲料配方、统一进口机器榨奶、统一收购、统一后勤服务和分户饲养、独立核算的经营模式,每公斤牛奶高于市场0.2元,每头奶牛年收入达到3000元。

记者来到位于克山县双河乡赤心村的双河乡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时,合作社理事长付超军正巧一早到哈尔滨进猪仔去了。他的儿子告诉记者,合作社于2009年成立以来,吸引社员32户,建成标准化圈舍1.64万平方米,年出栏能力2.5万头,2011年销售生猪2.05万头,实现销售收入3600万元。“该合作社的组建,切实推动了全乡生猪养殖业的发展,有力支持了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双河乡党委书记王卓民评价说,“现在双河乡已经成为全县生猪养殖强乡,促进了全乡生猪养殖水平的提高。”

据介绍,目前黑龙江全省已有7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相关认证,有2500个合作社注册了产品商标。孙吴县沿江乡潘氏西瓜专业合作社,共有会员94户,2010年种植面积达240公顷,占全乡西瓜种植面积93%,创产值1200万元左右,为瓜农增收1050万元左右。目前带动全县300余户种植“潘氏西瓜”,市场打到北京、大连等地,供不应求。讷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一秤金”大米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每公斤售价达50元,比普通大米高出12倍。

“今年我们将加大整合中央和省级投入资金力度,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努力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800个,使全省合作社数量达到2.4万个以上。同时,积极探索完善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资金管理使用方式,提高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对符合以奖代投条件的示范社,进行重点扶持,培育出一批成功的典型,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吸引力,扩大覆盖面,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农机合作社

农机合作社规章制度

农机合作社简介

农机合作社章程

农机合作社事迹

农机专业合作社

永农机发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

农机合作社考评细则

一乡一农机合作社

仁发农机合作社
《仁发农机合作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农机合作社 农机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