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一年级家长培训稿

发布时间:2020-03-03 12:14: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年级家长培训稿

小学和幼儿园活动有很多不同

入学前,孩子的主导活动是游戏,他们在游戏中无拘无束的模仿、学习。入学后,孩子的主导活动由游戏转为学习,他们要在课堂上认真地、系统地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完成各科作业,并要认真地遵守学校、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

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由松散、随意转向严格、认真。这种根本性的变化,可能在入学后的一段时间内会对孩子们的生理、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形成较大的压力。 日常作息时间的不同

幼儿园没有严格的上下课时间规定,比较自由,中午孩子还可以午睡。而上了小学就要严格遵守时间安排,早上不能迟到,上课时不能自由活动,中午也没有休息时间了。父母要重视这一变化,帮孩子树立时间观念。 教学内容不同:

幼儿园的内容是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的浅显知识,借助这些浅显知识发展幼儿的各项能力;小学的教育内容是成体系的、以符号为媒介、文本为载体的学科知识,它的抽象水平相对较高,与学生的生活有一段距离,这种学习内容只有当学习者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时才能理解和接受。 教育方法不同:

幼儿教育多采用归纳法,以游戏为主,让孩子在活动中看一些现象、事物来鼓励孩子自已开动脑筋总结规律;而小学教育多采用演绎法,以学习为主,即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知识,然后用例题及练习来证明此规律是正确的。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存在这么多的不同之处,要想尽快的适应小学阶段的生活,无论在心理上在生理上,家长有义务帮助孩子度过刚入学这初级阶段。为了帮孩子早点适应学校里的生活,今天带给大家的培训内容就有三方面:一是良好习惯的养成方面的具体措施二是数学思维培养的具体措施 三是家校有效沟通方面的具体办法 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幼儿园,教师像母亲一样照顾幼儿的饮食、睡眠、冷暖、卫生等,与幼儿有相当多的个别交流。在小学,教师固然也会去照顾儿童的生活,与他们个别交流,但其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教学、批改作业和班级管理上 家长对儿童的期望值不同

对儿童的学习期望的变化。在幼儿园,孩子也要学习,但对他们的学业知识与技能还没有严格的任务要求。进入小学以后,学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是他们必须完成的,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的学习量大幅度增加,在质的方面也有一系列硬性的、统一的规定和要求,并进行相应的考核评价。 培养良好习惯

1、作息时间必须固定,起床时间、吃早晚时间、晚上休息时间在入学一个月内必须养成。 一是逐步帮助孩子确立时间观念。在孩子做某件事(喝水、上厕所、做作业等)之前,要让他作好充分准备,明确需要完成的时间。一旦开始,就不允许以各种借口来拖延时间。另外,可为孩子准备一个定时的小闹钟,规定好时间限制,让孩子自我监督,自己控制时间。 二是安排孩子相对稳定的作息时间。可利用入学前的十多天,来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养成自己准时就寝,按时起床的习惯。家长最好能与孩子共同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贴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他按照时间表去做事。

2、生活自理能力要增强。要学会系鞋带、下雨打伞、削铅笔、按课程表准备书包,学习用品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自己保管好、记住家长电话号码、家长不能插手,只能督促检查。在日常生活中,要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让孩子学会基本生活小事自理等,否则孩子在开学后就有可能手忙脚乱。

3、劳动能力要提高。家长应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如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等

4、提高专注力

首先,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专心听别人讲话的良好习惯。比如,有意识地让孩子坐下来看看书(宜选择带有拼音、图画的经典名著);或在一小段时间里集中精神做一件事,从5分钟到10分钟,慢慢培养集中精神做事的习惯。还可以10分钟左右的亲情谈话等。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

幼儿园期间已经学习过,上小学阶段教师不会再强调,家长要在家中多次强调卫生的必要性,同时要强调饮食营养的均衡性,所以应在家庭教育中体现挑食的坏处和弊端。幼儿园往往有加餐、点心时间,上学后一般没有课间加餐,应逐渐养成儿童按时进餐,每餐尤其是早餐要吃饱、吃好的良好饮食习惯,养成上课不喝水、不上厕所的习惯。

6、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学生在家里或者在学校都不能确保绝对的安全,那在开学初一个月时就要不断的灌输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甚至还得学会处理紧急事件的方法。比如在学校突然生病,需要记住家长的电话号码。比如自己摔倒后受伤后的简单处理方法等都要随时随地的告知。 7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

很多父母有个错误的观念,认为孩子不发烧、不生病就是身体健康。其实,暂时的没有病并不一定代表孩子一切正常,许多病都有缓慢起病过程,如铁缺乏到一定程度方可引起贫血,但对儿童危害在铁缺乏早期即已存在,儿童多动症在孩子未进入小学前往往被忽视。 8正确的站、坐、行姿势的培养

家长要注意孩子看书、写字时的正确坐姿,因为孩子正处在长身体阶段,若不注意,脊柱容易变形。孩子看书、写字时,身体要坐直,眼睛距离书本需一尺左右,笔尖与手指距离一寸,胸前距离桌子一拳。决不能躺着看书,不在光线很暗或很强的地方看书,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看书学习一段时间后,要到户外走走或望望远方,以保护视力。

9、物质准备

家长要陪孩子购买必需的学习用品。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列一个单子,比如书包、铅笔盒、铅笔、橡皮、削笔器、作业本、水壶等。在购物的过程中,家长要尽量尊重孩子的意见,尊重老师的安排,尽量选择他们满意、喜欢而又实用的文具,最好不要太花哨

数学思维培养方面:

一年级数学整本教材于其说是教材,还不如说大家看了之后发现就像图画书,图太多,算理太少,其实不然,一年级数学教材它特别形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一种观察能力,书中的每一幅图画都不会浪费空间的存在,都是学生生活中的提炼,整册教材就是让孩子们知道数学在哪里,就在生活的周边环境里,随处可见的学科,所以较孩子学习数学的出发点就是基于生活本身。在学校教师讲授时也要遵循这样的发展规律,那家长在做辅导时也要遵循这样的规律。

一年级数学最开始学的部分就是数的组成,如果此地方出现问题,大家不用着急,就让孩子在家数豆子、数牙签、数一切可以数的东西,慢慢的就会建立数的概念。在认识数的后期就是写数部分,在书写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进一步辅导,家长也要跟踪辅导,孩子的腕力不够、握笔姿势不正确、坐姿不正确都是书写上的弊端,这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接下来学生要了解数的顺序,如果学生出现问题,可以跟教师沟通,可以在家自行练习。

这之后的知识便有了我们老辈子所说的应用题,一年级教材都是用图片来进行说明的,只要会看图便会做题,家长要了解教材,才能更加了解孩子的发展和认知规律。

数学教材并不就是我上述所说的这几点内容,图形、100以内加减法等等后期知识,还需要家长跟任课教师沟通,大家切记在家里做霸道的家长,家长的方法并见得是最适合孩子们理解的方法,家长的方法也并见得就是跟老师的思路的方法,当孩子出现认知选择盲区时,还是以教师所教方法为主,不能让孩子出现判断上的迷失。 家校沟通方面:

1、家长要保证一个原则:小事情应同班主任联系,共同解决,大事情需要跟年级组长联系、负责领导联系,共同商讨解决,如果这两种方案都解决的不够满意,然后才是校级领导干部解决的环节。

2、幼儿园时期家长都很主动的去了解孩子,上了小学以后部分家长认为孩子的发展都是学校的事情了,可以完全大撒手了,甚至有的家长很排斥老师总联系家长,沟通孩子的问题,其实这是思想上的非常大的一个误区。幼儿园时期是3个老师看管30个孩子,小学阶段是一个班主任管理一个班级的日常事务,精力是不同的,教师既然能够在全班四十多名同学中留心观察您的孩子,说明老师的责任心是非常强的,并不是跟你有其他方面的感情因素,要是理解为老师联系您是为了孩子好,是为了给你指出孩子不足之处,那我们之间的误会就会少多了。

3、我们学校家校工作一直开展的非常好,家委会成员能够积极的投入到学校的管理当中,我们相处的很融洽,每年新生家长我们都会有心的会员加入,有的是学校的家委会成员,有的是级部家委会成员,当您有想法为自己的孩子为别人的孩子的发展出点力的时候,我们是大力支持的,当然在您提出有价值性的观点后我们也会参考并改进的,同时在学校对您提出要求时也请您届时遵守。

4、家校联系有很多方式,每个班有自己的班级博客、学校有网站、每位教师又有自己的博客,沟通起来是很方便的,如果您说您不懂得电脑的操作,也有其他方式,比如家校通、电话号码的公布等形式,我们开辟了这么多的沟通方式就是为了能够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家校工作您需要积极配合的工作清单如下:

1、定期跟班主任联系、沟通了解孩子在校情况

2、定期询问孩子学校里发生的事情

3、仔细阅读学校每月下发的每月一事

4、认真辅助学生完成每月的阳光手册

5、认真积极的配合学校完成各种活动

6、积极投入到家委会工作当中,为学校的建设提供可行性参考意见。

7、家长和教师沟通时尽量要保证态度诚恳,气氛融洽。

8、在学生面前避免谈论教师及学校,有问题跟教师、校领导沟通。

9、为神道口小学做好宣传工作

10、对待孩子要十分的关注

以上是一些在多年教学过程中时常出现的问题的一个汇总,在这里也算是给家长提供一些入学准备的信息,如果您想进一步的咨询,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您及时的联系班主任,在教师那里得到最有效的帮助。

一年级优秀家长经验交流稿

一年级家长委员会竞聘稿

一年级家长培训方案

一年级家长培训教案

一年级家长培训总结

一年级家长培训心得

一年级家长学校培训稿

三年级家长培训稿1

一年级家长课程培训教案

一年级数学新生家长培训

一年级家长培训稿
《一年级家长培训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