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学雷锋

发布时间:2020-03-01 16:14: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学雷锋”是怎样成为一个问题的

1 无须为提倡某种精神价值取向而人为树立一个跨世纪的偶像在上面提到的中宣部的那篇文章中,有关人士如是说:“雷锋精神在传承的过程中,人们在不断挖掘雷锋精神的同时也赋予了其一些时代气息的元素。今天把握雷锋精神,突出五个方面: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然而此说让人看了有些费解而难以信服:雷锋所具备的精神、品质有多深奥?学雷锋学了半个世纪,到现在还需要“挖掘”吗?当年毛泽东号召学雷锋时全国上下轰轰烈烈,中宣部和全国的理论工作者都没能“挖掘”出来?此外,雷锋具有怎样的品质、精神那是客观存在,能够随便“赋予时代气息的元素”吗?这是实事求是的吗?是不是再过二三十年我们还能再从雷锋的精神里“挖掘”点儿什么新的“元素”出来?为了说明“没有过时”就勉强地自圆其说,这有违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不符合科学发展观。

说雷锋是一个助人为乐、讲艰苦奋斗的好人,是一个听党的话、听毛主席话的好战士,这没错。当年也正是这样宣传的。但是,要“赋予”雷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不知道中宣部此说根据何在?笔者与共和国基本同龄,是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长大的,雷锋的故事给学生讲过许多回,但怎么也回忆不出什么有关雷锋“创新”和“锐意进取”的事迹。但如果用推理的方法来看,说雷锋作为汽车兵,在钻研技术方面难免也会有一些小的创新想法、积极进取的话,那也不可能因为有了这一点似乎与“创新”和“锐意进取”有关的事情,就可以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而且学了半个世纪还要再学习下去。所以说,中宣部此说似乎过于牵强了。如果笔者无知,请中宣部发布雷锋有关“创新”及其成果的令人信服的事迹材料——而且值得全国人民学习的“创新精神”,其事迹自然也应当是相当不一般的吧。

诚然,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宣部说的也没错,雷锋所具有的那些品质肯定不会过时的。尤其是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勤俭节约等,几乎是超时空的价值取向或曰普世价值,怎么会过时?

但提倡一种超时空的精神价值取向和勉强树立一个似乎集大成、高大全的跨世纪偶像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不可混为一谈。在上述那篇文章中,在中宣部的宣传中,雷锋成了十全十美、要啥精神有啥精神超时空的“全能楷模”,且上升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但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有关雷锋的报道、书籍中说来说去也就是那些事迹(不是说没有价值,而是说并非那么“高大全”)。其实,任何人都逃不过时代的局限性,具有超时空远见卓识的只有屈指可数的少数哲人。笔者以为,对雷锋做不切实际地超越时空拔高性偶像宣传和评价,这应该是令一些人直觉反感的原因。因为这样的宣传失去了真实性,也就失去了可信度。比如就有网友把雷锋的这种又“听党和毛主席的话”又完美无缺到要啥精神有啥精神比作“变形金刚”——虽然不中听,但却有点说明问题。 改革开放的中国,国人需要从不断涌现的先进人物、时代先锋那里汲取精神的养分,而他们是确实感动人的、贴近实际的,因而必然是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人需要被感动,而本能地排斥强制灌输。国人大约不需要任何人为树立的跨世纪的道德偶像崇拜,国人大约更需要的是“身边的感动”或更贴近实际的鲜活的榜样!在创新精神显得越来越重要的当今,唯上和从众的风气大约只会越来越弱化的,不从实际出发而唯主观意志办事恐怕是行不通的。

2应与时俱进地树立公众学习榜样的群体.雷锋,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好人,作为无数先进典型之一,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偌大中国,值得学习的人太多了,即以官方“感动中国”中历年选出、推出的那些足以使人为之动容、为之落泪、为之感奋的人和事,许多当比雷锋的事迹和精神更加感人——尽管他们中的个体也许不如官方所宣传的雷锋那样“集大成”,但他们同样具有令人感动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等,当然也包括爱国、爱党、爱人民等,且所具有的“时代元素”是不需要“赋予”而是客观存在的。笔者以为大概无须列举事例了,家家都有电视可看。笔者也曾被感动得哽咽落泪,受到一种崇高精神的洗礼而使自己也同时得到一种升华。但是现在即使看故事片《雷锋》或再读《雷锋日记》,要想真的获得这种感受恐怕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一次看的孩子可能除外)。这不能瞎吹瞎编,得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人都有这样一个问题:既然雷锋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些品质、精神并非雷锋一人独有,那么为何要把“舍己为人、助人为乐”以及“敬业精神、勤俭节约”等等称为“雷锋精神”?是因为雷锋具有了那些应当提倡的品质、精神才成为先进人物的“雷锋”,还是因为有了“雷锋”才有了那些精神价值认同的呢?答案肯定是前者。诚如是,“雷锋精神”一说就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并非雷锋所独有。

既然偌大中国先进人物层出不穷,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也确实令许许多多国人为之动容、感奋,精神受到洗礼,灵魂为之升华,其事迹和道德价值未必比雷锋差,为何总要为十几亿人树立一个似乎是集大成的“高大全”的偶像呢?全中国难道只有雷锋一个人的事迹最最感人、精神最最崇高、最最值得学习,而且一学就要学习五十年且跨世纪吗?答案恐怕应当是否定的。雷锋的道德价值真的就大大高于当代先进人物和道德楷模吗?

难道真的只有已经去世的英雄模范才能够号召学习?那么,为何官方总要推出“雷锋精神”?官方总结的“雷锋精神”的那几点在许许多多英雄人物、先进人物身上就没有更好的体现吗?也许,官方认为“雷锋”仅仅是作为一种符号,是一种象征意义——那么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一下,建立这样一种“符号”是可行的吗?其效果如何呢?假设没有雷锋这个人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无法建立起来了?难道就因为曾经有领袖为他题过辞?诚如是,领袖题过辞的英雄模范并非雷锋一人,为何单把23岁的雷锋放到十几亿人学习的“道德楷模金字塔”顶端而跨世纪呢?中宣部是不是该再多动动脑子想一想?

对于言过其实的夸大宣传,人是容易逆反的,尤其历经半个世纪。作为国人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和精神追求品味的需要,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包括雷锋在内的一批可以作为榜样和楷模的人物,除了奉献精神、助人为乐、敬业精神,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我们还需要艰苦奋斗、勤劳创业致富、诚信守法经营、商业道德标兵、帮扶弱势群体等时代精神;而且,我们还更需要学习发扬创新求异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有人说,第三次世界大战将是“创新”的世界范围的竞争,我们为什么不树立一些这方面的榜样?为什么我们的思维方式不能与时俱进呢?当然,笔者这样说并非否定雷锋作为一个先进人物在他身上值得提倡的那些优秀品质。

我们不说因为某种原因,雷锋曾有或多或少被“粉饰”的成分;我们不说人们对此的疑问:在上世纪50年代照相还是稀罕事时,雷锋那么多照片从何而来?为何部队派人跟踪拍摄?我们也不说《雷锋日记》经过编辑加工后显其语文水平过高了一点而引起的疑惑;笔者也不愿相信造假说。但我们单说脱离实际地拔高宣传和人为塑造偶像,这就使“学雷锋”活动逐渐不大能为国人认同,这不是没有道理的。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雷锋这样一个好人的完全否定,更不是对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精神价值的否定。不能因为有领袖为他提过辞,便要十几亿人千秋万代地去盲目颂扬无数先进人物中的某一个人。这应当是一些国人心里逆反的原因。我们宣传部门的那种固化思维是不是应当从实际出发好好改一下。笔者认为,当今一些人对“雷锋精神”和“学雷锋”活动提出异议,并不是对雷锋的否认,而是对僵化的思维模式、不能与时俱进的意识形态宣传方法的反感,是对于不顾实际地推崇永恒道德偶像崇拜之僵化思维的逆反。

建 议为了提高公民道德建设和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效性,将每年3月5日定为“学先进日”,每年在此前后提出一批在方方面面具有代表性的先进人物展开大力宣扬,开展各种活动。使“学先进”常学常新,与时俱进。

先进人物的来源就可以出自经过广泛遴选的“感动中国”中的人物。都可以使“中国”“感动”了,还不值得大大宣扬和号召人们学习吗?笔者以为,我们不该将每年耗费大量精力和财力去做成的“感动中国”节目中的精神资源仅仅是在评选以后就束之高阁。如果我们以此资源开展学习先进的活动,将使学先进常学常新,不会使人感到有偶像崇拜之感而产生逆反心理,效果会更好。因感动而自发地去学习、效仿,那是自觉的、真诚的。网上有许多博客里就人自发地写出许多看“感动中国”节目的随笔、感想,这些文章看了同样使人感动,上网搜一搜,看一看吧,那可不是领导布置要求写的,那是切实被感动了的肺腑之言!而当今所谓“学雷锋”活动中我们很难发现有这样真情实感的随笔和感言,这是很能说明问题的。我们大约很少看到有人对“感动中国”提出异议和反感(对个别人物的异议除外)。当我们看到那些自发而写发自肺腑的博文时,笔者想到:尽管似乎“世风日下”,但中国人的良心并没有泯灭,好坏善恶还是是非分明,中国人尤其是草根民众心中衡量道德、精神的天平是不需要校准的。

雷锋和雷锋身上实实在在体现出来的那些精神确实不会过时,但是,我们必须让雷锋“归队”,归到中国许许多多先进人物道德楷模的队伍中去,让他成为过去和当今、曾经和正在“感动中国”中的一员,而不是被人为拔高放到楷模的“金字塔”顶端——因为在那样一个万众瞩目的顶端,他必然吸引了过多的注意,而人为地使我们当今同样应当受到注意、仿效的更切近时代的楷模遭到不应有的忽视——而高居楷模“金字塔”顶端的雷锋,实际上并不可能是“集大成”的带着光环的全能道德、精神楷模。□

学雷锋

学雷锋

学雷锋

学雷锋

学雷锋

学雷锋

学雷锋

学雷锋

学雷锋

学雷锋

学雷锋
《学雷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