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加强语言训练提高说话能力

发布时间:2020-03-01 16:28: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十三届全市基础教育改革征文大赛

论文类型:小学语文

加强语言训练 提高说话能力

要:说话是人们生活和学习交流的重要手段。《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学会与别人交谈,能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因此,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消除胆怯心理,激发说话兴趣,教给说话方法等方面着手,通过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以达到提高说话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说话能力、语言、训练

说话是人们生活和学习交流的重要手段,而较高的说话水平唯有经过不断训练才能达到。小学正是发展口语交际能力的最佳时期,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呢?

一、营造良好氛围,消除胆怯心理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当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环境中,心情愉快,就能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表达。低年级学生多数胆子小,声音轻,怕说错话,怕老师批评,怕别人笑话,少数人虽能积极举手,想说但又说不清。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尤为重要。由于环境的变化,学习负担的加重,导致大多数孩子紧张、羞于表达。如果这时教师神情严肃,会加剧孩子心中的畏惧感。因此,教师首先必须消除儿童的胆怯心理,鼓励其大胆说话,要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态度和蔼可亲,说话热情而富有童趣。比如:第一节课师生见面,我先作自我介绍,然后热情洋溢地说:“小朋友们,跟你们在一起,老师心理很高兴。你们愿意向老师介绍自己吗?”短短几句话,使孩子们缩短了与老师的心理距离,产生了一种与老师交谈的欲望,为大胆“说”打下了一良好的基础。

1 卓越课堂的合作学习对培养学生大胆发言,提高口语能力也很有益处。教学中,先让学生把说话内容自由说一两遍,然后在小组发言,同学间评议,最后在班上发言,通过赞扬和评价,激发他们的说话兴趣。学生在进行说话训练,有时老师一边听,一边喜形于色,偶尔画龙点晴评上几句,待学生说完后,师生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学生就兴趣盎然,纷纷争先恐后地要求说。

二、创设多种情境,激发说话兴趣

兴趣是主动学习的最好老师。根据一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影响的特点,教师要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以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良好动机,借助兴趣的动力,促使积极参与,乐于参与。

1、设疑导趣。 如学完《小猫种鱼》一课后,同学们都认为小猫在向别人学习时不动脑筋、生搬硬套,因此收不到鱼。对于这种理解应予以充分肯定。但对小猫肯学习、肯实践的精神应予以倡导,为了拓展思路,可在此处设疑:①你想用什么方法帮助小猫在秋天里收到很多鱼?②第二次小猫还会把鱼种到地里吗?③你认为该不该向小猫学习,学什么?问题无疑成了点拔学生思维的导火线,他们兴趣浓厚,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已见。

2、表演引趣 。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根据这个特点,把说话训练通过玩玩演演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妙趣横生的课堂表演成为孩子们乐说的动力。如学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让孩子们戴上头饰,分别扮演小蝌蚪、鲤鱼、乌龟和青蛙妈妈,孩子们诙谐的语言,夸张的动作,滑稽的表演,使课堂气氛变静为动,在轻松愉快、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中,既丰富了口语,又增长了才干。 3、比赛激趣。 开展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等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能激起学生极大的参与热情。如语文课前三分钟可安排 3 - 5 人进行比赛,内容可以是背诵儿歌、朗读课文、讲述故事、诵读佳作等,赛后由学生评出最好的一个,由班长记录下来,比赛结果一周张榜公布一次。比赛为孩子们搭建了锻炼和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生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高,不仅锻炼了口语能力,而且增强了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

低年级学生要先从说一句话、几句话到一段话,特别注意由说好一句完整的话开始,由易到难,由浅到深,从简到繁,逐步提高。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计划地 2 编排了许多看图回答问题、看多幅图和单幅图说话的内容,系统地培养了学生听话和说话的能力。在教学中根据图画内容,适当设计一些连贯的问题,引导学生认真看图,通过思维,有层次有步骤地依次回答问题,逐渐由说一句话到连贯地说几句话,逐步提高说话能力。

三、多种形式结合,教给说话方法

1、看说结合 。低年级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较低,抽象思维较差。看图说话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最主要的途径。低年级教材大部分课文都配有相应的插图,这便于儿童观察和想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材将看图说话内容编入课文练习中,形式多样,内容生动,而且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

2、听说结合。 小学生特别爱听故事,尤其是那些妙趣横生、富有儿童情情趣的故事。教师可选择一些文明礼貌、诚实勇敢、勤奋好学等内容的故事让学生听。如:《山羊过桥》、《小熊做客》等。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说话缺乏条理性,要求他们把故事完整地复述出来,教师必须把复述的内容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比如板书),让学生沿着这条线索,抓住故事主要内容进行复述。这样有助于加强学生听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读说结合 。阅读教学是训练学生语言的重要渠道,教师应凭借教材的优势,帮助学生丰富词汇,积累语言,增强语感,逐步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①读中练。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使用的训练方法之一。低年级课文大多音韵和谐,琅琅上口,要让学生通过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情趣,读出美感,进而形成准确、流畅的说话习惯。②答中练。即在回答问题中训练说话,这是阅读教学中的常规训练。这项训练关键是要在“巧”字上下功夫。如《狼和小羊》最后一句:“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可在此空白处巧下“金钩”:“小羊被狼吃掉了吗?”投石激浪,学生思维活跃,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

4、演说结合。 生活是一本读不完的书,生活就是鲜活的教材。教师模拟生活实际,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演练,能将语文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表演、游戏、竞赛之中,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口语表达训练。例如《有礼貌》一文,就可以采用演说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达到学习3 使用礼貌用语,懂得待人要有礼貌的教学目的。在演练过程中,可在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谈谈他们的内心世界,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拓宽了语文学习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有效地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四、挖掘有利因素,加强语言训练

1、从自我体验中引说 。体验是一个人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引起的一系列感受,它能引发强烈的表达欲望。如:过生日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事,且大多经历过,让学生以模拟打电话的形式互谈过程、谈感受,这样就把学生的生活与说话训练有机地联系起来,学生不仅能说,而且还善于发挥。

2、从课外生活中引说 。针对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把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引进课堂,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可以让学生模拟表演问路、借东西、购物、接待客人,开展“老鹰捉小鸡”、“传话”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和竞赛活动。学生在玩中学说,兴趣盎然,轻松愉快,真正做到“我口说我心”。如模拟表演“买字典”,学生分别扮演营业员和小顾客,再现了买卖交际场景。学生在双向互动的训练中,不仅学会了应用礼貌用语,思维与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同步提高。

3、从电视节目中引说 。电视中有丰富多彩的内容,是练习说话的好材料。可要求学生看完电视后,把这些内容讲给同学听,讲之前要先回忆一下电视故事的主要内容,想一,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讲的时候要注意说好故事的发展、当时的环境、人物的表现等内容,并配以合适的表情和动作、尽量把故事讲生动。这样边看电视边学说话,不断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说话训练贵在实践,只要我们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语言学习的规律,课内、课外相结合,努力提高对学生说话能力培养的意识,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何能提高说话能力

提高小学生说话能力之我见

提高农村孩子的说话能力

语言能力训练游戏

注重说话能力 ,提高语文素质

如何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小主持人语言能力训练

提高语言能力的书

提高纵跳能力训练

加强阅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加强语言训练提高说话能力
《加强语言训练提高说话能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