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朗读感悟体验《坐井观天》教学片段与评析钱琳

发布时间:2020-03-03 13:29: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朗读 感悟 体验

—《坐井观天》教学片段与评析

实验小学 钱琳

《坐井观天》是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如何在短短的40分钟内,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并且在教法上有大胆尝试呢?这节课的总的教学设想是:自读、自悟,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从而促进学生深刻理解寓意。

【片段一】抓重点词语,朗读感悟

师:小鸟是怎么说的,你能不能找到小鸟说的这句话? 生:“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师:小鸟想告诉青蛙什么?

生:小鸟想告诉青蛙,天是“无边无际”的。 师:谁知道“无边无际”? 生:无边无际是指大得望不到边。

师:小鸟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请大家一起跟随小鸟飞一回,我们出发了——(播放各种画面:小鸟漫游过高山、大海、城市、草原„„)小鸟飞过哪些地方?

生:小鸟飞过茂密的森林、繁华的城市、无边无际的草原、茫茫大海„„ 师:小鸟飞过了那么多地方都没有飞到天的边,天可真是无边无际!

【点评:这一片断教学,教师积极创设情境,从重点词语入手,感悟文本。联系句子和上下文,通过读,找小鸟说的话:“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理解“无边无际”就是“非常大,大得没有边际”,并扩展思维,除了天无边无际,哪些事物也能说无边无际,学生说出了很多答案:沙漠、宇宙、大地、草原……然后设计动画,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什么是无边无际?通过让学生欣赏(无边无际)的沙漠、(无边无际)的海洋、(无边无际)的草原、(无边无际)的天空等等,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营造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无边无际的内涵。】

【片段二】 创设情境,丰富想象

师:假如青蛙真的跳出了井口,它看到的天是怎样的呢?这时它会怎样想呢?投影仪出示习题: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这下子,它惊呆了,心想: 。于是,对小鸟说:“ 。”小鸟说:“ 。”

(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续编第四次对话)

生:青蛙跳出井口一看,哇!原来天真的无边无际。它不好意思地对小鸟说:“对不起,是我弄错了。”小鸟说:“没什么,你以后多出来看看,有错就改还是好青蛙。”

生:青蛙跳出井一看,天真大啊!心想:外面比井底好玩多了,以后我要多出门看看。它对小鸟说:“是我弄错了,我真不该和你争。”小鸟说:“没关系,以后不要老呆在井底,常到外面来看着走走,就不会再闹笑话了。”

生:青蛙跳出井口一看,天的确大极了。它的脸刷的就红了,心想:小鸟说对了,我确实错了。它不好意思地说:“小鸟,我为刚才的固执向你道歉,希望你原谅我。快到我家喝点水吧!”小鸟说:“你有勇气承认错误,我愿意和你做好朋友。”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

【点评:这一教学片断,教师借助多媒体,出示青蛙跳出井口的画面,给学生创造了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围绕“青蛙跳出井口会怎么样呢”等问题,让学生将课堂上的知识内化,并通过自己的再创造加深对寓意的理解,完成了一个以知育情、以情促知的拓展过程。】

【总评】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培养学生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实践活动,使其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陶冶情感、形成能力。教师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读书。

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多处有目的的读。首先,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其次,再读课文,读通句子,找找小鸟和青蛙分别认为天有多大的句子;最后,细读课文体会小鸟和青蛙的心理之后,要求有感情的朗读。层层递进的自读自悟,培养了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也增强了学生的语感。

2、从重点词语入手,解析本文

感悟是一种个体的自觉行为,不能灌输,更不能复制,教学中教师唯有通过各种渠道撷取表达情感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反复咀嚼,细细品味,生发感悟。

在引导学生了解“无边无际”时,我设计了动画,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什么是无边无际?通过让学生欣赏(无边无际)的沙漠、(无边无际)的海洋、(无边无际)的草原、(无边无际)的天空,等等,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营造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无边无际的内涵。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实现对第一次对话的理解。

小鸟和青蛙的第二次对话中,我主要抓“大话”这个关键词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大话”这个词,来把握青蛙认为小鸟说大话时的心情。顺带指出说大话是指:说夸张,不切实际的话。在教学中,我举了个实例让学生来感受什么是说大话。这个例子是:我能举起一头大象。学生从老师的语气和自己的经历中了解,这些就是夸张,不切实际的,就是说大话。我发现学生在学的时候,兴趣很浓,并且能够很好的理解这个词以及青蛙当时的心情了。

3、创设情境,激发想象力

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人的联想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创造新的情境和意境,这样获得的感悟才是丰富深切的。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利用文本中的留白,给学生营造一个想象和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在空白处放飞思绪,进入“虚灵”的佳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的要高,看的要全面。课文将深刻的道理寓于朴实浅近的语言文字中,为了使学生体会寓意,学完全文后,我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留白处展开想象,“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通过想象,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青蛙跳出井口一看,哇!原来天真的无边无际。它不好意思地对小鸟说:“对不起,是我弄错了。”“青蛙跳出井一看,天真大啊!心想:外面比井底好玩多了,以后我要多出门看看。它对小鸟说:“是我弄错了,我真不该和你争。”„„通过想象,学生们畅谈了对寓意的感悟,一个空白点彰显了一段多彩的感受,也为课堂涂抹了一笔亮丽的色彩。

朗读中感悟 想象中体验

坐井观天教学片段赏析四

在朗读中理解感悟体验

唤醒生活体验,情境感悟朗读

《坐井观天》听课感悟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在感悟中体验情感

《大熊猫》教学设计(朗读感悟)

感悟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失物招领》朗读感悟教学设计

《赤日炎炎》教学设计(朗读感悟)

朗读感悟体验《坐井观天》教学片段与评析钱琳
《朗读感悟体验《坐井观天》教学片段与评析钱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