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依托清江资源优势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发布时间:2020-03-03 02:35: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依托清江资源优势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赵英俊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十六大明确提出的要求,是我们党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一个大思路、大举措,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对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大的战备意义。长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基础差,底子薄,总量小,农民增收渠道少,增速慢,长阳县要加快发展,离不开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在资源优势上求突破,在特色开发上求发展,把着力点和立足点放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上,依托资源,突出特色,面向市场,因地制宜,做好县域特色经济文章,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基本概况

(一)长阳县基本情况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的清江中下游,东邻宜都,南交五峰,北接秭归和宜昌,西毗恩施自治州的巴东县。距省会武汉320多公里、三峡机场32公里、长江水运码头红花套28公里、宜昌长江公路大桥30公里。现有318国道纵贯全境,交通十分方便。地势西高东低,县域总面积3430平方公里。总人口41.68万口,其中土家族占总人口的50.29%。 长阳资源丰富。全县水力资源蕴藏量达400万千瓦,湖北境内最大的支流清江横贯全境。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各类植物1400多种,1996年,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清江国家森林公园。随着清江流域的开发和隔河岩、高坝洲水电站的建成,昔日波涛汹涌的清江如今变成了水平如镜的百里长湖,长阳也因其山水风光之美和人文景观之奇,形成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全县有铁、

煤、锰、磷等矿藏14种,其锰矿是全国八大锰田之一。农业产品结构正加速调整,烟叶、茶叶、柑桔、牧草、长毛兔、杉木林、蔬菜、魔芋、中药材和优质玉米等十大基地已形成规模;工业拥有机械、电力、建材、造船、燃料、化工、轻工、纺织、仪器等多种门类;矿产有铁、锰、汞等三十多种,其中汞是湖北唯一矿藏,锰是全国九大锰田之一,煤是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铁矿贮量达9亿多吨;长阳物种繁多,县域内各类动物种类1000多种、植物种类3000多种,其中有金钱豹、蟒、红豆杉、珙桐、银杏、苏铁、水杉等7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

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县域内的资源优势还没有培育成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尚未形成。一是基地规模不够大。除高山蔬菜外,清江椪柑、清江早茶、魔芋等其它产业的规模都偏小,建设标准不高。二是产品质量不够优。一些农产品达不到无害化、绿色化的要求,外观差、品质不优、加工转化程度低。大多数农产品加工还属于初级加工和粗放加工阶段,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营销水平不够高。缺乏把农民家庭经营与大市场连接的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品牌保护和利用不够。四是龙头企业不够强。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处于小规模分散经营,带动作用不强。大部分龙头企业与农户只是单纯合同买卖关系,没有自建基地,运行机制还很不完备。( 二)民族风情旅游资源没有深入开发,蕴含的潜力没有被挖掘。由于财政收入少,对改造旅游区的投入太少,致

使旅游业发展缓慢,蕴含巨大的旅游潜力未挖掘出来。一是交通与内外设施建设落后,到景区的公路等级低,通行能力差。二是旅游服务设施落后,服务化程度低。三是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品牌未打响。

4、景区风貌与环境没有得到有效保护。

(三)招商引资软硬环境建设力度不足,民营经济发展缓慢,县域内缺乏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引进大企业来投资办厂少,没有能带动优势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农产品流通渠道少,增值困难,农业产业化经营没有形成应有规模,农民致富门路不多。造成的原因:一是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不发达,影响外商进来投资。二是招商引资机构自身建设滞后,没能深入开展工作。三是投资软环境不够完善,为投资者提供服务意识比较差。四是项目储备的相关资料不齐全,前期服务不够。

(四)农村富余的劳动力没有得到有效转移,人力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利用。长阳县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县富余劳动力2.5万人,以劳务输出方式开发,但稳定性差,收入与付出比差过大,每年的劳务输出带来的收入不多,人力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一是劳务市场建设滞后,劳动就业渠道和劳动者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二是农民工综合素质低,只能从事廉价的工作。三是劳动力转移就业层次低。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

(一)依托生态资源,做大绿经济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可以促进传统农业直接向生态农业跨越。长阳县优势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为发展绿色、有机食品提供了优势资源。一是要必须继续实施四个一发展思路 ,紧紧围绕

生态富县战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为核心,以农业生态环境为基础,通过先进技术和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控制对产品和环境的污染及不良影响,建立茶叶、蔬菜、栀果、柑桔四大生产基地。二是建立完善包括产品开发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市场流通体系在内的、科学的、完整的绿色生产体系,使产品远离污染,无毒、无公害,成为绿色产品。三是保护生态环境,制止任何破坏环境污染活动。

(二)依托旅游资源,做响休闲旅游经济依托着丰富民族旅游资源,长阳县必须要抓住机遇,发挥旅游资源优势,进一步整合资源,构建特色鲜明、精彩纷呈的清江民族风情之旅,做活休闲旅游经济。一是把清江定位成区域性休闲消费中心,所有的建设开发项目均围绕这个中心。二是用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思维来优化县内人力、物力、财力、土地等资源配置,所有产业和建设都围绕旅游支柱产业的培育来进行。三是按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要求进行景区景点的规划和建设。四是搞好旅游产品的开发及产业群建设,围绕旅游景点,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建设,形成产业群。五是鼓励和引导外资参与旅游开发。六是建立健全旅游企业和行业管理及业务指导,大力抓好旅游市场秩序整顿和接待质量的提高。

(三)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做强民营经济民营经济的发展是县域经济壮大发展的力量,把民营企业培育成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上连市场、下连基地和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火车头,既是生产中心、加工中心,又是信息中心、服务中心、科技中心,可对全县实施全方

位带动。我县必须在优化环境上下功夫,构筑民营经济发展平台。一是积极开展为纳税人办实事活动,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即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良好的舆论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有力的治安环境。二是要营造浓厚的民营经济发展氛围。加大对民营经济的宣传力度,在县主要的媒体上开辟专栏,宣传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宣传发展民营经济的好典型、好经验,使干部群众思想上有一个大解放,观念上有一个大更新,形成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小气候。三是进一步规范收费行为。对各部门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范围要进行不定期清理,凡明确取消的要坚决停收,降低收费标准的项目要坚决减收。要认真开展整治,抓好行风评议活动,由民营业主给执法执纪部门打分。对于破坏经济环境的人和事,要严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挪位子,摘帽子。要通过环境整治,使外来客商及民营业主感到舒心、顺心、放心,从而大胆投资、放手干。

(四)依劳动力资源,做活劳务经济大力抓好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是目前长阳促农民增收的工作重点,必须把劳务经济提升为县域经济重要产业来抓。一是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和劳务输出信息网,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二是加快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即加快小城镇建设,就近就地消化一批;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一批;发展劳务输出输运一批。三是加强农民工的培训,引导农民从洗脚上田向洗脑进城转变。四是建立民工保护机制,善待民工,切实维护民工的合法权

益。

(五)依水力资源,做响水经济长阳有着丰富的水利

资源,如何充分发挥本县水利资源优势,是我们抓好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一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水电开发,充分利用好用尽水能资源。二要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做好小水电站的管理经营。依托清江资源优势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

依托三江资源优势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依托三江资源优势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依托三江资源优势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依托三江资源优势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文化产业

依托资源优势 打造特色水产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林业产业

清涧发展县域经济突出特色

依托山区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山上经济[版]

发展县域经济

依托清江资源优势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依托清江资源优势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