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读后感作文指导

发布时间:2020-03-02 08:01: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读后感作文指导

教学导入:

1、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作文课。(板书:写读后感)

2、什么是读后感呢?读后感就是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把自己的感想、收获写下来,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

.教学过程:

一、谈谈自己的母亲。收集歌颂母爱的诗歌,佳句。

二、阅读《慈母情深》

三、交流阅读感受。教师指导从以下几个方面汇报:

1、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板书:读内容)

2、你从文中体会到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板书:悟感情)

3、文中主要人物是谁?他(她)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文中哪些情节最让你感动?为什么?(板书:析人物或析情节)

4、这篇文章让你想到了什么?(板书:展联想)

四、、指导写作:

1、拟题。读《……》;读《……》有感;读《……》后想到的;读《……》的感想;读《……》后的感想;读《……》后;《……》读后感;《……》读后;我读《……》;有感于《……》

2、读后感的写法。

(1)开头:关键字:篇名 感点

(用一两句话点明原文篇名,说明感点。) 中间:关键字:介 议 联

介(简介原文主要内容,注意:一定要侧重与感点有关的主要内容,以便自然地引出下文的感想。)

议(用一两句话,对原文内容加以议论,引出下文的“联系实际”)

联(具体联系你所了解的、听到的、看到的社会实际或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谈感想感受。)

结尾:关键字:照应 总结(照应开头的内容,再次强调感点,总结自己受到的教育或启发)

(2)把我们刚才的谈话过程整理出来就是一篇很好的读后感。 ①、开头可以用歌曲引入,也可以用你收集到的诗歌或佳句引入,也可从自己的母亲讲起,或者直接引用文章中精彩片段进行介绍。

②、谈感受之前简单介绍文章主要内容。

③、写感受时可以列举文章中的描写进一步说明。尽量多使用排比句,反问句,增强感情表达的程度。

3、写读后感三忌:(1)一忌大段抄录原文,读后感变成了“读后抄”。 (2)二忌大段写检查、作保证,读后感变成了检讨书。 (3)三忌感想脱离原文内容,感想与所读脱节、无关。

五、练习写作。

六、个别点评。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七教学设计

2008-10-05 21:58:52 黎中慧 阅读:833 关键词:习作

自由朗读导语,一边读,一边想,勾出自己认为最重要的语句。

交流、检查:

1.什么是读后感?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2.为了写好读后感,建议我们怎么做?

①“读是基础”你是怎么理解的。教师根据学生的谈话阐明自己的想法: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体验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平时在阅读文章或书籍时,在文旁圈点批注,随时记下瞬间的思考与感受,遇到相关的资料也可随时积累下来,那不叫写读后感,但是对写好读后感又很大的帮助,因为有时灵感往往一闪而过,让灵感留下痕迹。

②感是重点。自由读《愤怒与惋惜》一边读一边体会“感是重点”:课文一共有5个自然段,都在写自己的感受,这就体现了感是重点。

③“为了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引用相关的资料。”这一点,放在范文欣赏中解决。

三 赏析范文,学习写法。

1 .开头:交待读了什么文章,写出了自己的总体感受。

2 .第二自然段:概括《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的主要内容。为什么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呢?读后感度是基础,怎么证明自己读了,读懂了呢?在读后感中概括主要内容是最好的证明方法,当然,还有别的方法。 3 .第三自然段:写自己的感受。 4. 第四自然段:也是在写感受,和第三自然段有什么不同呢?“为了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引用相关的资料。”这一个自然段中哪些句子是在引用资料?请你用画出来。这种语言是叙述性的语言,哪些句子又是在写自己的感受呢?请你用画出来。这种语言叫在发表自己的看法,叫议论性语言。所以这一个自然段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方式。就是一边叙述事情,一边发表自己的看法。

5.写出了自己的总体感受,与开头相照应。 6.自己总结一下,读了学到了哪些写读后感的方法。

《火烧圆明园》电影解说词里有这样一段话: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作一片灰烬„„

——本文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师教学用书》

据参与目击过劫掠现场的英法军官、牧师、记者描述: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攫取财宝,从四面八方涌进圆明园,纵情肆意,于取予夺,手忙脚乱,纷纭万状。他们为了抢夺财宝,互相殴打,甚至发生过械斗。因为园内珍宝大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王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往外衣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兰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持着翡翠项圈。有一处厢房里有堆积如山的高级绸缎,据说足够北京居民半数之用,都被士兵们用大车运走。一个英国军官从一座有500尊神像的庙里掠得一个金佛像,可值1200英镑。一个法国军官抢劫了价值60万法郎的财物。法军总司令孟托邦的儿子掠得的财宝可值30万法郎,装满了好几辆马车。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军二等带兵官,一次即从园内窃得两座金佛塔(均为三层,一座高7英尺,一座高6.4英尺)及其他大量珍宝,找了7名壮夫替他搬运回军营。该人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享用终身,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之外,被他们糟踏了的东西更不计其数。有几间房子充满绸缎服装,衣服被从箱子拖出来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几乎可遮没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打碎大镜子,另一些人凶狠地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得满目狼疮。

。正如法军翻译官德里松的《翻译官手记》中描述的那样:这一大群各种肤色、各种式样的人,他们全都闹哄哄地蜂拥而上,扑向这一堆无价之宝。他们用各种语言呼喊着,争先恐后,相互扭打,跌跌撞撞,摔倒了又爬起来,诅咒着,辱骂着,叫喊着,各自都带走了自己的战利品。初看起来,真像是一个被人踏翻了的蚂蚁窝,那些受惊了的黑色小动物都带着谷粒、蛹虫、蛋屑或者嘴内衔着麦杆向各自窝里跑去。

圆明园可抢的东西实在太多。据一个英军目击者称,在整个法军营帐内满堆着很多装潢异常华丽的各色钟表,在士兵的帐篷周围,到处都是绸缎和刺绣品。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国二等带兵官,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享用终身,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

英法侵略者究竟抢走了圆明园多少宝物,由于园内的陈设什物及其帐目都一并被抢毁一空,所以已永远无法说清。以下资料或许可藉以管中窥豹。清室史料表明,圆明园内当时仅陈列和库存的欧洲各式大小钟表即达441件,劫后幸存的只有一件大钟。事后查缴被土匪抢走和侵略军“委弃道途”的一部分失散物件即达1197件,这充其量只不过是园内物件的千分之一二。据当时《泰晤士报》一则通讯称:“据估计,被劫掠和被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600万镑”。实际上,被英法侵略军抢走和破坏的物件,有很大一部分实属无价之宝。这摧残人类文化的滔天大罪,实在令人发指!

10月18日,三四千名侵略者手持火把在园内到处纵火,霎时间全园化为一片火海。“殷红的火焰,映在从事放火的军队的脸庞上,使他们看起来仿佛魔鬼一般”。圆明园上空,烟雾笼罩,火光烛天。“所有宫殿、庙宇、古老的建筑,轮奂辉煌、精美华丽、足资纪念的物品都付之一炬,化为劫灰了。”渐渐地,相距十多公里的北京城上空也黑云笼盖,无殊日蚀。大火三昼夜不熄,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及畅春园的大部分园林建筑也都一齐被焚。就这样,凝结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大量血汗和智慧、经六朝皇帝150余年悉心经营的一代名园圆明园,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被闪电般劫毁而破坏殆尽。

圆明园毁灭了。它毁于英法侵略者的蛮横与疯狂,也毁于清王朝的腐败与无能。圆明园之火,既是帝国主义才野蛮摧残人类文明的见证,也是文明古国落后了就会挨打的证明。为了让圆明园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我们理应从昔日这场噩梦中作出反思。圆明园在警示后世: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必须强盛!

留下一个真正的圆明园

今天 ,我们学习了《圆明园》这一课,深受教育,感想很多。圆明园的悲剧令我感到奇耻大辱 ,要让我们的后代知道这一国耻,记住这一国耻,发愤雪耻。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建于1709年。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共占地5200余亩,比颐和园的整个范围还要大出近千亩。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地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很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和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山高水长、西峰秀色。园中还有一处被称为西洋楼的欧式建筑,包括6幢洋楼,3组大型喷泉和若干园林小品,都是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风格,在细部和装饰方面,又采用了许多中国的手法,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十分精美,价值连城。所以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但是,美丽的圆明园早已成为过去的记忆,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在对圆明园进行疯狂抢劫之后,野蛮地纵火焚烧。1900年又遭到八国联军的破坏。清王朝覆灭后,军阀、官僚、政客肆意掠夺遗址上的遗物,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100年后的今天,人大代表对圆明园是否修复的争论十分激烈。我的观点是:不应该重修圆明园。

首先,当年修建圆明园就是清朝政府的一个错误决定,当时的中国并不发达,科技和经济发展已经落后于欧洲,皇帝却大兴土木修建如此富丽堂皇的圆明园供他们私人享用。这也是后来国家受人欺负,无力还手,而最终毁掉圆明园的原因。

其次,今天圆明园的主要价值,早已不是皇家园林的辉煌,现在的遗址才更具有真正的文物价值,是外国列强侵略我国毁灭人类文明的历史见证,是永远的国耻纪念地,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地活教材。重新修建圆明园等于制造一堆假古董,不会让人感觉到以前我国人民的智慧才干。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真正的圆明园。

第三,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不仅是一个看得见的圆明园,更是给我国留下了看不见的奇耻大辱和心灵伤害。就算是把圆明园修得再好,也消除不了我国这一可耻的事件,反而让子孙后代忘记国耻,不知奋进。

今天,我国仍然处于经济的落后状态,要做的事情很多,如果把这么多得钱拿来修复圆明园便又是重复当时清政府不注重发展经济的错误,倒不如把这些钱拿来修一条高速公路或者造一艘航空母舰,更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壮大。

我希望人大代表也听取我们的意见,作为祖国的下一代,我当然希望中国有十个、百个、千个圆明园,但是更希望有一个经济发达的祖国,一个强大的祖国,一个别人不敢侵略的祖国,让我们的祖国强盛不衰,圆明园的悲剧不再重演!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鹿山小学

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人们为申奥成功欢欢鼓舞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有一个百年的恶梦,那是一段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史。就在前几天,我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使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中国在过去所受到的屈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但是,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那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用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而且,他们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这段屈辱的历史被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底。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这一篇课文,我非常地愤怒。闭上双眼,我仿佛看到了:一八六零年十月十九日上空的最后一缕虚无缥缈的清烟,在向上天质问:“圆明园有何过错?可恶的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把它烧毁?”是啊,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把这座让人流连忘返的

五年级(下) 人气:2553 上传时间:2009-04-15

园林洗劫烧毁?清政府为什么不去抵抗外来入侵、让别人在我们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太多的为什么,让我心中的那一潭静水,像被小孩丢进了一块石头,久久不能平静。

哎,圆明园,你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岁月,方能得到那无与伦比的辉煌,却在几天之内毁于一旦,失去了昔日的光辉与繁华,失去了以往的耀眼与夺目。我只得仰天长叹,叹息清政府之腐败,叹息英法联军之野心,叹息你那美好的过去。

今天,我们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我们可以尽情在开满鲜花的公园里游戏;我们可以在家中享受一切美好的待遇。但无论生活怎样好,我们还是应该刻苦读书,掌握科学知识,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让历史不在重演!请同学们永远记住: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五年级第六篇作文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如同幻想的宫殿;它是一个东方大国的宫殿;它是一个凝聚了千万人汗水而成的宫殿。它的名字叫作圆明园。但是,现在,它已经不复存在了。

在一六一六年的时候,在中国北方有个叫满族的民族。后来他们到了中国的锦绣江山,建立了大清王朝。到了清朝第四个皇帝康熙晚年的时候,圆明园诞生了。后来又经过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个皇帝的修改,圆明园已经十分精妙、庞大。但是到咸丰的时候,圆明园被毁灭了。英国和法国两个西方大国组织了一次远征,他们最终攻进了北京城,赶走了咸丰皇帝。他们闯进了圆明园,将里面宝物能拿走的就拿,不能拿走的就毁。走之前又用一把火将圆明园烧得干干净净。圆明园从此就从地球上消失了;有着一个多世纪历史的圆明园消亡了。

圆明园是中国人的精华,经一百九十余年的修建,圆明园犹如一片幻景。它是中国文明的凝聚,是艺术的结晶。它是一个无法令人想像的乐园!它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因为它的毁灭是中国文明史上巨大的损失,也是世界文明史上巨大的损失!英国和法国真是可恶至极。

但是,让我们想一下,我们的祖国如此庞大,人民如此众多,但为什么打不过英、法联军呢?

这是因为中国的武器太落后,而且清朝的皇帝们觉得马刀、弓箭才是有用的武器。还有,清军的武器在几百年来没有一点改进。在英、法联军的一个牧师的日记中记道:“中国人的武器太差了,他们的大炮和我们相差半个世纪,瞄准性差,射程又太近。”这说明清朝腐败无能。但是,中国士兵却十分勇敢。让我们回顾在英法联军攻北京之前的八里桥战役,那是清军和敌军最后一次浴血奋战。中国出兵三万,敌军却只有八千余人。中国的蒙古骑兵一个个奋勇向前、前仆后继,但联军的火炮非常猛烈,很少有骑兵能杀到敌人跟前,直到最后一位战士从马背上跌落。英军指挥官感叹道:“中国士兵太勇敢了,如果有了好的武器,不知道会干出什么。”就是因中国当时不重视科技,但更重要的是中国总是自我封闭,不和外国人交流,还自高自傲。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当时中国既不知别人有多强,也不知自己有多弱。乾隆时期,一个西方贵族出使中国,打算与中国联盟,乾隆却说:“我们是天朝大国,不必和西番联盟。”那个使臣在走之前说道:“中国就像一艘破烂不堪的大船,一旦没有好的领导,就会沉没。”

但现在没有人敢来欺负我们了。因为我们有一位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他领导我们把原子弹和氢弹造了出来。现在我国又在建航空母舰,而且,我国已有六位英雄乘飞船上天了。这些说明我国实力很强。我真为祖国现在的强大而自豪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上周,我读了小学第九册,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介绍了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的壮丽景象和惨遭毁灭的情景。读了这扁课文,我十分愤恨,又万分惋惜,我心里很不平静,有许多话想说,所以就写下了这篇读后感。

读了这篇课文,我惊叹圆明园的艺术成就,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现在世界上有很多皇家林园,哪一个也不敢跟圆明园比,圆明园高超的建筑技巧,精巧的设计,可以说是举世无双。

我从书上看到,只有三天时间,雄伟壮观的圆明园就在世界消失了,无数文物珍宝被掠走,三百多名宫工匠、太监被烧死、宏伟的建筑被烧毁了,一百五十年修建圆明园的辛苦全都化为灰烬。这些,让我看到了战争的罪恶。从这里,让我想到了中国的世界发生的战争,比如说,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伊拉克战争,这些战争天天都在死人,天天都有财产被毁掉,这些都说明:战争是多么可恨呀!

读了这篇课文,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让我惊叹,圆明园艺术珍宝遭毁灭,让我万分惋惜。学了这篇课文,我更加痛恨战争,我坚决反对侵略,我希望世界和平。现在,我要勤奋学习,长大后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不让圆明园的悲剧在中国重演,让我们不忘国耻,为振兴中华努力吧!

习作

一、阅读提示,了解读后感

1.学生自读习作提示,勾画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语句。

2.交流:什么是读后感?

写读后感有什么作用?

小结:读后感的基础是“读”,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

3.点拨:平时阅读文章或书籍时,在文旁圈点批注,随时记下瞬间的思考与感受,遇到相关的资料随时积累下来,有助于写好读后感。

二、赏析范文,学习写法

1.自由阅读范文《愤怒与妥协》,引导学生发现读后感的写法

2.归纳小结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联系实际,情感真实;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三、明确要求,开启思路

1.独立选材,尽量做到新颖。

2.学生互相说。

3.学生选好材料,独立写作。

四、自改互评,定稿誊抄

1.写完后自己阅读,修改。

2.学生分作文小组互评互改,根据同学指出的不足进行修改。

3.选择典型作文,示范如何修改。

4.学生再次修改,定稿誊抄。

板书参考:

读熟原文是基础,抓住感觉是关键;

根据文意想开去,结合实际是重点;

表达形式多样化,勿忘真情与实感;

若想写得不一般,感受真实独特点。

【教学目标】

1、学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

2、通过交流搜集的资料,谈感想,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

4、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

提高阅读能力,能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学写读后感。

【教学难点】

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做到语言精炼,感情真挚。 【教学准备】

1、整理在本组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收集的相关资料。

2、一篇优秀范文《愤怒和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习作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学习了本组课文我想大家一定感触很深,对“圆明园”灿烂文化的追忆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我们难以忘怀;狼牙山五壮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让我们深深感动;《难忘的一课》《最后一分钟》字里行间饱含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让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些感受我们能用自己的笔写下来吗?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通过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的激情回顾,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以及学写读后感的欲望。

二、自读阅读提示,了解写好读后感的方法

1、默读提示,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2、读后交流:

⑴ 什么是读后感?

(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⑵ 如何才能写好读后感?

预设:

1、“读”是基础,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体验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

2、“感”是重点,要着重写出自己的感受,不宜过多地重复作品的内容。

3、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

自学阅读提示,让学生自主提炼写好读后感的方法,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为习作做了良好的铺垫。

4、点拨:

平时在阅读文章或书籍时,可以在文旁圈点批注,随时记下瞬间的思考与感受,遇到相关的资料也可以随时积累下来,为写好读后感做好阅读等方面的准备。

三、阅读范文,感悟写法

1、自由阅读范文《愤怒和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边读边思考:从这篇读后感中你体会到了写读后感的哪些方法?

2、小组讨论,习得写法:

通过读《愤怒与惋惜》,引导学生发现读后感的写法。

3、交流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⑴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

读后感的“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上来发表议论。

⑵ 联系实际,情感真实:

读了一篇文章,产生了对现实生活和自己思想上某些问题的思考,这才激发了“感”。所以,写读后感一定要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联系实际一定要实事求是,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想,忌说假话、空话、套话。

⑶ 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读后感属议论文范围,但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常用的写法是夹叙夹议。可以适当引用原文中对自己教育最大、体会最深的章节、句段或人物的语言、精彩的场面等,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想。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还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另外,恰当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名言警句、古诗文名句和谚语等,也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⑷ 一般来说,读后感的题目是“读《×××》有感”或“《×××》读后感”,当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自己最深的感受拟一个醒目、新颖的正标题,下面再写上副标题。如:

愤怒与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成功=刻苦+勤奋+机遇──读《岳飞苦练成帅才》有感

4、归纳写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联系实际,情感真实;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读后感的写法,让学生在阅读、讨论、交流,在自我发现的基础上,归纳出读后感的一般写法以及要注意的事项。

四、明确要求,开启思路

1.独立选材,尽量做到新颖。 2.学生互相说。

3.学生选好材料,独立写作。

五、独立选材、激情写作

1、同学们,本组课文的学习留给你的情感激荡还记忆犹新吗?你们课下搜集的有关中华民族受尽欺凌的历史以及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爱国爱人民的故事带来了吗?在写读后感的时候,可以选择我们课文,也可以选择自己搜集的材料,你想写哪篇文章的读后感,请同桌交流一下。

2、交流写作内容,相机指导:

交流预设:

⑴ 《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文中三次出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台湾人民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那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让我感动。我决定写《难忘的一课》读后感,题目为──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读《难忘的一课》有感

⑵ 我在课下搜集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最后一课》是郑振铎先生写的,文章记叙了日本侵略者侵占我国领土,郑振铎的学校决定“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时,立刻停课,将这所大学关闭结束。”在停课之前,作者上的最后一堂课的情景以及当然人们的心情让我感动。读着短文,我觉得心情异常沉重,文中很多场景打动了我,所以我想写这篇文章的读后感。我会着重写感动我的语句以及我的感想。

⑶ 我搜集了闻一多先生的诗歌《七子之歌》,我感受到台湾、香港、澳门对祖国的眷恋与深情。我想写《祖国,我永远的母亲──读〈七子之歌〉有感》。

⑷ 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我感受到抗日英雄的临危不惧、爱党爱民、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课下我又搜集了很多抗日英雄的故事,我想写《小英雄雨来》读后感。雨来是我们同龄的孩子,面对强敌,他泰然自若,机智勇敢是我们该学习的。在写的时候,我会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歌颂英雄,激励自身,写一写我们今后应该用我们的实际行动热爱祖国,振兴中华。

写作内容的交流激发了学生抒发内心感受的热情,使学生对于写作的思路更明晰,写作的重点更突出,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感想。

3、自由选题,练习写作:

同学们已经选择了自己所要写的内容。那就请拿起你的笔写出你的感受。

回顾板书:

请注意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联系实际,情感真实;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六、自改互评,定稿誊抄

1、写完后自己阅读,修改。

2、学生分作文小组互评互改,根据同学指出的不足进行修改。

3、选择典型作文,示范如何评价、修改: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参与评价;注意对语言的评价,抓住学生用的准确的语句进行积极评价;抓住学生独特的感受进行积极评价;对于习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协商的形式达成共识。

4、学生再次修改,定稿誊抄。

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典型作文评价,多渠道,多角度,提升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七、总结习作成果,鼓励勤写读后感

本次习作,同学们感情真挚,感受真实独特,有的写出了对侵略者任意践踏我家园的不满和痛恨,并且感受到“落后就会挨打”为了让祖国不再遭受欺凌,我们的祖国必须富强;有的写出了对革命英雄的无比崇敬和爱戴;有的写出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热爱和依恋;还有的写出了自己作为新时代的中华儿女的思考和抱负,立志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学习,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祖国文字浩淼而深厚,很多文章让我们读了都感觉余音绕梁,深受启发。请同学们在今后读书时,时常拿起自己的笔,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真正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板书设计〗

读后感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

联系实际,情感真实;

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读后感作文指导

观后感、读后感作文指导

小学生作文指导读后感

作文指导:如何写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指导教案(优秀)

十二讲 读后感作文指导

读后感指导

读后感指导

小学生作文指导─写读后感[材料]

作文指导

读后感作文指导
《读后感作文指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