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陕西古民居生态美学意蕴解读

发布时间:2020-03-03 19:08: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陕西古民居生态美学意蕴解读 *

祁嘉华

提要:生态和谐,不仅要求人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更要求人与社会文化相统一。因为,只有当人与自然和社会实现共同统一的时候,生命形态的和谐才可能产生。陕西古民居从现实生存需要考虑,在选址、用材、布局方面以各地自然条件为基准,追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从满足社会伦理原则出发,则在建筑的大小、朝向、高低方面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追求人与建筑的人文和谐。陕西古民居正是从这两个方面体现着“天人合一”的审美精神,从古老的“居穴”、“居巢”的窑洞、吊脚楼,到四合院等多种民居类型,无不体现着这种整体和谐的建筑理念。

关键词:陕西古民居;自然和谐;人文和谐

现行的美学理论比较一致地认为: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所生成的美学精神也有很大差别。同是谈论“和谐”,西方美学家更加看重物体本身的比例以及与周边事物之间的关系,注重从自然精神的角度来阐述;中国的哲人则更加注重其中的人文内容,认为“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而能谐”,[1] 注意和谐的社会意味。这是从理论上看问题。如果从实际看问题,我们还会发现,可以说,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里,人类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既不可能离开对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人们往往既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也离不开对人文精神的遵从。因为,只有当人与自然和社会实现有机统一的时候,生命形态的和谐才可能产生。尤其对生活于农业社会的人们来说,只有千方百计地适应自然,才可能从自然界得到起码的衣食之源,使生命得以延续;同时,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社会关系的相对紧张,人们又不能不通过种种以伦理纲常为内容的秩序来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形成与此相适应的人文精神。自然环境的适应,也不可能离开对人文规范的遵从,只能是在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和谐中才可能共生共荣,达到“诗意栖居”的理想境地。

这情况在陕西古民居中表现得尤其突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与社会条件,陕西古民居的建造过程不仅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而且更要求人与社会文化相统一。具体表现为,在选址、用材、结构方面以当地自然条件为基准,追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以满足人们的现实生存需要;另一方面,为适应以“礼”为内容的社会规范,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原则,对房屋的大小、朝向、高低也有着严格的讲究,追求建筑与人文精神的和谐。于是,综观陕西古民居,我们既可以从局部,也可以从全局上看到一种融自然与社会双重和谐,具有生态意义的建筑理念。这种建筑理念,根基于当地的建筑实际,也反映出只有在生态平衡中人类才可能持续发展的绝对真理。因此探究陕西古民居的构成机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地民居的传统居住习俗,而且更可以让我们感到祖先在建筑方面体现出来的伟大智慧及其历史走向。

1 二

从自然条件看,陕西是中国南北方的分界地区,以秦岭为界形成不同的地貌和气候。从地貌来看:北部为黄土高原,地势相对平坦;中部为关中平原,盆地结构适宜生活,也是历代帝王建功立业的地方;南部为秦巴山区,地貌复杂多样。从气候条件看,陕北干旱,寒冷,多风沙,属典型的北方气候;陕南湿润,温和,多雨水,植被茂盛,属典型的南方气候。由于各地的自然和文化条件不同,不同地区的古民居便因地制宜,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

于是,当我们走进陕北的窑洞,登上陕南的吊脚楼,体验到的是当地人们建造屋宇时对自然的依赖;走进关中地区的四合院,在高低错落、等差有别、主次分明的建筑环境中,体验到的是其中依稀可见的以等级为内容的人文精神。

陕西北部地区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沟壑纵横,气候干旱少雨,植被稀疏,用于建筑的材料几乎只能是黄土。当地的黄土具有很好的直立性,粘胶性强,因此,千百年来,陕北地区最便捷、最经济、也是最普及的居住方式就是挖洞而居,以养自身。窑洞是一种用料省,就地挖掘的建筑,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时期,目前在陕北一些地区仍有所存在。窑洞的类型有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三种。靠崖式窑洞以山或沟为面,挖掘成窑,并排而建,分为一层或多层。下沉式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地的平原地区,因无沟壁利用,人们只能先在平地上挖一个方形或原形的地坑,然后在坑中向四壁开洞,形成窑洞。独立式窑洞是一种掩土的拱形房屋,在半坡上用土坯和砖石砌成拱窑样式,上面再覆盖黄土,与土坡连成一体。这种建筑的最大特点是“穴居”:下面住人,上面耕种,不仅让土地得到利用,而且也方便了人们的劳作,构成人地两宜的和谐局面。当同族、同村的人相聚而居,往往在适合挖筑的山坡上形成洞洞相连的建筑格局,远远望去,在淳朴大气中,给人一种古韵遗风的天然之趣。特别是窑洞因深入土层内部,与地气相通,冬暖夏凉,适于居住,防火隔音的优势更是其它建筑所不及,因此较好地解决了古民居中普遍存在的夏热冬冷问题,体现出先民因地制宜,造福自身的智慧。人因地而得到庇护,地因人而尽显生气。窑洞很好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处的依存关系,一直被建筑界称为“亲地文化”的代表。

陕西南部多山、多水、多雨,山涧盆地起伏,地貌条件复杂,植被繁茂。“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地域条件使这里的民居所用的材料,所建的形式,追求的风格都有所不同,形成了同地不同居,同居不同型的复杂格局。以汉中地区为例,镇巴、西乡地区利用岩溶材料建造石头房,不仅遮风耐雨,造价低廉,而且经久耐用。南郑、宁强和城固等山区多林木山竹,竹木房屋多建于此。这种建筑结构简单,既易搭建,也易于修补,特别适合这一地区多雨多雾的气候特点。吊脚楼是这一地区代表性的民居,多建于沿江的人口密集区。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与靠在实地上的正屋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下面用木柱支撑,远远望去,一边靠山,一边临水,探身于滔滔的江水之中,“悬”而不落,形成“枕山、环水、面屏” [2]的态势,犹如鸟巢悬挂于岩壁之上,是古代先民“巢居”文化的延伸。这种独特的钩栏式民居既有去湿防潮、方便取材的优势,也因石壁、

2 江水、绿树的烘托与环抱而显得灵气逼人。山的寂寥,水的低吟,人的娴静,让人神往,助人留恋。流动的水与静止的屋,形成了一种动静相宜的人居环境,使人感受到天、地、人和的浑然境界。

关中地区的自然环境是陕西最好的,平整的土地加之风调雨顺的气候条件,使这里很早便成为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成为古代帝王们的垂青之地。于是,与窑洞、竹屋、吊脚楼就地取材,顺天时地利而居,追求自然平和的审美情趣不同,陕西关中地区的古民居则更加表现出儒家正德厚生的审美观。

中国历史上以“仁”为核心的儒学,其目的就是要把体现等级制度的“礼”作为人们一切行为的准则,汉儒与宋儒在其基础上继续给以加强,使君、臣、父、子、民的等级思想成为封建礼教的核心,促使社会达到“天人同序”的“合德”境界。这里的“天”不再是自然宇宙力量,而成为一种更具有社会色彩的伦理力量。社会要依照这种理念达到“正”的目的,而“政治”,就是通过“治”理人民,达到“正”人、“正”己和“正”天下的目的。基于这样的思想,中国古代社会把“仁”的精义和“礼”的约束运用于实际,让人们在服从集权政治的教规下讲求尊长爱幼、相敬如宾、孝悌亲情,从而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3] 的理想状态。作为封建社会起源与中兴之地的陕西关中地区,正是这一观念最集中、最典型的实践场所,并且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生活密切相关且能够长久保留的建筑,当然也会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成为体现传统文化精神的最好载体。位于关中平原北部韩城的党家村四合院,可以视为是这一地区建筑的代表。鸟瞰村落的全局,其恢弘的布局、整体的气势,浓浓的古朴民风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中华传统美学中的伦理精神。尽管是一处普通村落,但村落中的每一处建筑都十分讲究正位一统、中轴对称、均衡布局的设计理念,把中国传统文化重礼、尊君、崇孝的精神转化成以家长的威严、人心的凝聚、族群的和睦、尊卑的有序等更加生活化的东西来表现,在一个小小的村落中形成了重人伦,求凝聚,讲秩序,求统一的文化品质,使现有的125座保存完好的四合院,无不流露着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

门楼是人们走进每一座院落的“第一眼”,也是整座院落的点睛之处。障显主人的地位与爱好,明示家族的精神宗旨,体现主人的威严和权势都能在此得到体现,因此,倍受当地人们的重视,也成为建造者首先考虑的问题,。“安乐居”、“明经”、“忠厚”、“安详恭敬”、“诗礼门第”、“诗礼传家”、“清白世家”,这些言简意赅的门楣表明了主人的制家宗旨,也是谨遵礼法的“正德”精神的具体体现。

祠堂是祭祀祖宗或先贤的地方,一般建在院落的重要部位,但是很少起用。它的作用一是通过家人的共同祭祀,使活着的人与死去的祖先在心灵上得到沟通,以增强家人之间的同源意识,相互之间更加亲近团结;二是作为家族的长者,在举行祭祀仪式时,可以作为列祖列宗的代言者宣读家规祖训,对越轨者执行族约家规,使后人能够更加自觉地尊敬祖宗,孝敬长辈,安分守己,服从约束。总 3 体上看,党家村的门楼和祠堂,与其说是为了实用,不如说是儒家“正德”、“厚生”思想的一种形象体现。

院落结构决定着建筑的整体布局,也最能体现建筑风格之所在。从外部来看,党家村古民居鳞次栉比,对称俨然,长短巷道,阡陌纵横,错落有致,看似天成中隐隐体现着规则秩序,是当时社会时尚和人伦规范的展现。高高耸立于东南角的“文星阁”与北塬上挺起的防御性建筑“泌阳堡”相得益彰,南北遥对,互为关照,不仅给人平衡、对称的视觉美,而且一文一武,暗示着以德教化,以武自守的建筑精神。从院落的布局来看,每座四合院基本上呈长方形,一般由正房、左右厢房、偏房围成。正房居中,为一家之主专用,它的外观高大宽敞;正房左右为厢房,是小辈们的起居之室,按长幼之序排列;偏房为附,是下人们居住和堆放杂物之所。这种以中轴为线,对称排列,均衡分布,主次分明的结构特点,一方面体现着尊卑有序的森严等级,一方面也有延长日照时间,让室内保持良好通风和采光的实用考虑。

从内部结构来看,党家村四合院整体上呈封闭状态。这里有实用方面的考虑:和开方的空间比较,封闭,自有其安全、御敌、防盗方面的优势,更容易给人以稳定感;也有民族性格之必然,和西方人开放的性格比较,中华民族在长期封闭的地理环境和落后的生产方式局限下,形成了重内修、轻外饰,重体悟、轻张扬的内向性品格。两者的结合,便形成了党家村建造者在设计自己的家园时,既没有忽略安全、御敌、防盗这些实用功能,也丝毫没有忘记尊古守常、向心凝聚的千年古训。而这些,恰恰是儒家千百年来一直极力张扬的在“正德”、“厚生”中体现实用观点的要旨之所在。

除此之外,党家村古民居在相地立基、风水勘舆、动静互补、负阴抱阳、正负空间、虚实相称等方面也体现着融于自然的和谐观。如选址依塬傍水,南北土塬形成了高达40 米以上的天然屏障,整个村落处于狭长的沟谷之中,既减弱了西北季风的侵袭,又能使夏天的凉风顺沟谷吹过,是理想的冬暖夏凉的好处所。另外由于北塬的红粘土与南塬的白粘土均不起尘,加之河水绕行,空气得到净化,使党家村的古建筑数百年来洁净不染。更为难得的是,在村寨基本形成的几百年里,几经风雨,这里却从未发生过房倒屋塌,水进人退的事件。每逢雨季来临,村中巷道畅通,雨水从各个院落的暗道会集,通过河石砌成的水道(亦是巷道),由西北向东南缓缓流入泌水河。村中星罗棋布的排水系统,即使连阴雨季节也能使房屋安然无恙。当然,这一切并非天然而成,而是与村民良好的道德理念,以“正德厚生”精神为宗旨的环境意识不无关系。

中国自古就有“智欲其圆道,行欲其方正”的古训。 圆,是中国道家通变、趋时的符号;方,是中国儒家人格修养的理想境界。圆方互容,儒道互补,便构成了中国传统美学的主体精神。这种融于自然的品质与合于社会的理想,让人深切地体会到“天人合一”的传统美学魅力与现代生态建设的一脉相承。坚持人与自然、与社会的有机统一,泯除对立而达到个体与宇宙不二的状态,一直是中华

4 民族孜孜以求的终极境界。由于地理或文化条件的限制,历史上,中国的帝王多在北方建都,主体文化优势使得北方地区的建筑一直比较注重体现以帝王意志为中心的人文精神;而开发较晚的南方地区,则在教长的历史时间里保持着原生状态的生活方式与习惯,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这种情况,形成了我国南北方建筑不同的美学风格。这种自古就有的传统,在陕西这块土地上得到了完美结合。良好的自然条件与得天独厚的人文积淀,使这一地区有条件将民间古老的自然习俗与丰厚的人文精神融合统一,形成更高水平的美学追求,并以民居的形式将自然和谐与人文和谐两种精神结合了起来,展示出一种具有生态意义的美。尤其重要的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传统建筑美学思想萌芽时期的周代,成熟时期的秦汉,鼎盛时期的隋唐,都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遗迹,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延续又使这里积淀的建筑理念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处于正宗的地位,形成强势文化向周边辐射,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建造走向,对中华建筑美学思想的成型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人类社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却依然难以改变自身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关系,需要在遵守社会规范中协调动作,提高生产效率,维持社会安定,实现与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和谐。陕西古民居告诉我们,诗意地栖居,不是大,不是豪、不是隔,而是主次有别,邻里和睦,体现人文和谐;同时,还要遵从自然,与天地共荣,体现自然和谐。在我国飞速发展的城市化建设热潮中,这种具有全局观念的建筑精神无疑有着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会更加自觉地将建筑的自然属性和人文内涵相互融合,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这是陕西古民居当年极力追求的目标,也是中华传统建筑美学思想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更应该成为今天有眼光建筑师致力追求的一种境界。

*本文为陕西省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6COO7Z)的部分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管子著:管子·兵法 [M],苏庆生注译,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一版,26页。 [2] 谭元亨著:城市建筑美学[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33页。 [3]夏平生主编:中庸.四书五经集[M]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一版29页。

载《美与时代》2007年5期

文本解读 文本意蕴

泉州古民居的美学风格及其成因

浅谈魏晋风度的美学意蕴

生态美学与环境保护

《红楼梦》美学观点解读

古民居调研

高迁古民居

中唐时期东都士人的生活方式及其美学意蕴

沈从文湘西女性形象及其美学意蕴分析

文本解读美学渗透研

陕西古民居生态美学意蕴解读
《陕西古民居生态美学意蕴解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