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谈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0-03-03 14:37: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谈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慈溪市乾明学校

袁贺云

[摘要]

新课程改革,呼唤着新型的教与学的合作关系,提倡从多元的角度来认识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是一直困扰老师的问题。小班化教学,为充分展示学生自己独特的才能和个性创设了舞台,更好地促进了学生自由、主动、健康地发展。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结合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本文撷取一些课堂教学片段,以对话为载体,从营造氛围,启动对话、选择话题,引领对话、再现生活,平等对话、多向交流,精彩对话、超越文本,品味对话五方面作一些粗浅的阐述。

[关键词]

倾听 引领 对话 品位 多元发展

克林伯格认为:“教学本身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这儿的“对话”,已不是一般语言学意义上的对话,狭义的“你听我说”式的语言交际,而是一种教学对话。它是生本、师生、生生基于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倾听或感悟而进行的多向交流、共同学习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种以对话为原则、对话精神为主导的教学形态。

只有通过对话,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使他们充分感受到自主的尊严、独立存在的价值,感受心灵成长的愉悦。

大班教学,教师往往是面对一个班级的大群体进行交流,教师的关注有时顾此失彼,而小班化教学中,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关注学生,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这为实现“以人为本,以发展为主”的教学宗旨注入了一缕阳光。

那么,如何在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一、营造氛围,启动对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课堂情况和教学内容等种种矛盾的解决,最佳的教学效果,出人意料的教学创造均来自于师生共同创造的和谐的课堂气氛。要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和批判精神的学习者,必须通过创设一种能够对学生已有的心理能力提出挑战的教学氛围来完成。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小班化教育是一种注重学生个别差异,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的教育。由于班级人数少,教师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了解每个学生,熟悉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知识能力水平,使教师可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需求及实际情况,提供难度不同的学习素材,为其制订不同的教育策略,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在各自的起点上获得进步。学生在小班化教育中得到的更多参与机会和被关注机会、交流机会,使他们在个性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上出现了更加积极的倾向。

笔者认为,我们要特别注意营造师生之间 “心灵的接触”。课堂上,老师可以常常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弯下腰来与学生一起探究、交流、讨论、合作,用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感染学生,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激发,并产生共鸣,从而促进学生更浓的学习兴致,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同时,教学中教师要力求教态自然亲切,注意使用不同的语言。如商量性的语言:“你们说好不好?”“大家有兴趣吗?”激励性的语言:“你真聪明!”“你真棒!”“好极了!”“你进步得很快!”等等。祈使性的语言:“请你帮帮老师。”“你来说说看1”“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等等。极力满足儿童的好胜、好奇、好表现的心理,鼓励学生进步,诱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和动机。下课时,教师不要急于回办公室,或留在教室,或走出室外与学生讨论、释疑。

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更为融洽,几乎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已为期不远了。因为我们营造了一种轻松的、平等的对话氛围。

二、选择话题,引领对话

要让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产生思维碰撞,选择好对话话题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对话能否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关系到对话的方向,关系到对话能不能深入下去。因此,对话话题的选择应体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科学性

所选择的话题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构成一种协调的张力平衡,既不太难,保持学生兴趣,又不简单,需跳一跳才有收获,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教学《地球爷爷的手》这篇课文时,我演示回形针靠近磁铁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亲自感受,从而让学生明白地球爷爷的手就像磁铁一样有吸引力,它能吸引地球上的一切,这种引力就是地心引力。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地球爷爷处处有手。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畅所欲言。这时,我不失时机地说:“地球爷爷用它那双有着很大很大力气的手,牢牢地抓住了地球上的一切。大家想一想,如果地球爷爷没有手,世界会是什么样的?”这下,学生们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表露着。我因势利导:“地球爷爷的手能干的事,说也说不完。小朋友如果想知道得更多,可以查找相关资料。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事,就会有更多新的发现。”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又饶有兴趣地把探究的视角指向广阔的生活天地,拓宽了他们的学习渠道。

2、时代性

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关注文化,让话题起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效用。如教学《风娃娃》这篇课文时,一开始,我就播放了风娃娃的求助信:“风妈妈见我已经长大了,就让我去帮人们做事。我可高兴了。可是我帮人们做事,为什么人们有时还要责怪我呢?呜……”一封拟人化的求助信,让孩子们耳目一新,激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唤起了他们的责任心。很快地,孩子们读通了课文,了解了风娃娃为人们做的事了。接着,我通过创设角色变化的情境,激发学生与风娃娃对话的欲望。在与风娃娃一次又一次的对话中,学生明白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需要风大点,有时需要风小点,关键在于是不是对我们有用。同时,学生们也明白了:做事不能光凭愿望,要有实际效果才行。

3、开放性

让话题与生活链接,在生活的海洋中撷取智慧花朵,给学生留有拓展的空间。如教学《自己去吧》这篇课文时,我说:“书上的鸭妈妈呀,可真狠心,让刚刚出世不久的小鸭自己去游泳。换了我,我可不让你们自己去。现在你们就是鸭宝宝,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老师这样的妈妈,还是书上那样的妈妈?”话音刚落,教室里马上像煮开了一锅水,大家兴奋地讨论起来。我示意孩子们安静下来,说:“喜欢老师这样妈妈的小朋友,请坐到教室左边的位子上(以下简称甲方);喜欢书上那样妈妈的小朋友,请坐到教室右边的位子上(以下简称乙方)。”孩子们立刻离开自己的位置,坐到了新的位子上。等孩子们各就各位,我说:“今天,我们就来个小小辩论会,看哪边的小朋友能说服哪边的小朋友?”很快,甲方一个孩子站起来说:“小宝宝太小了,什么事也没干过,我怎么敢让他自己去呢?万一,出了点事,那可怎么办呀?” 甲方的小朋友一致同意。乙方的一个孩子说:“可是,老呆在妈妈身边,什么本领也学不会呀?” 甲方的小朋友马上表示反对:“不对,妈妈会慢慢地、耐心地教自己的孩子,怎么会学不会呢?” 乙方一个孩子说:“有妈妈在身边,当然好,可是我们总不能常常呆在妈妈身边,这样自己就老长不大了。”“是的。”另一个小朋友迫不及待地说:“有妈妈在身边,什么事也不用自己操心。有了困难,妈妈会帮你解决。要是哪一天,妈妈不在自己身边,那谁来帮你解决困难呢?”精彩!我情不自禁地在心里为他叫好!沉默片刻,甲方代表说:“那么,小宝宝自己去游泳、去飞翔,路上迷路了,受伤了,没人照顾他们,妈妈不是要急死了吗?”真不错,反问一句。乙方马上接上:“如果,小宝宝真得迷路了,真得受伤了,而这时妈妈又不在身边,小宝宝就会学着自己去想办法,自己来解决困难。一次一次,他会越来越坚强,越来越勇敢,成为真正的男子汉。”“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这样自己才有许多的锻炼机会呀!”“我妈妈说过,小孩子老是依靠大人,这样是没出息的表现!”乙方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地说着。

孩提时的童心是纯洁的,儿童喜欢幻想,因为他们的生活本身就充满幻想,幻想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的奇思妙想,是纯真心灵的一种大胆的无拘无束的表露,是一种智慧聪颖的反映。这种教学正是培养了孩子们的想像力。

4、启发性

话题要能开启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想象、联想,培植思维“生长点”。如在教学《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时,有个小朋友提出了“青蛙和小鸟到底在争论什么”这样一个问题。我请同桌两个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接着,让他们像小鸟和青蛙一样争论。然后我让全体学生做裁判,说说哪个的看法正确,并说出理由。立刻,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为了让他们的争论更具有说服力,我让学生走出教室,说说看到的天有多大。学生纷纷奔出教室,去看天空,回来后纷纷向我汇报。“现在,你们再用纸卷成纸筒去看看天,说说天到底有多大。”我趁热打铁。学生欣然接受,又欣喜地向我汇报。这一片段教学,学生通过诵读、亲眼观察“天有多大”、亲自动手操作体验,自然就明白了青蛙形成错觉的客观原因。

学生思考的火花需要用教师思考的火花去点燃。学生理解了自己提出的问题后,觉得已大功告成,但我没有满足于这些,而是在看似明白晓畅的地方发现其耐人寻味的底蕴。“于不疑处设疑”引导学生继续研究。我让学生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要求边读边想:青蛙和小鸟都是笑着说,他们笑的含义一样吗?

三、再现生活,平等对话

1、创设情境,激发对话

人类语言的源泉是生活,儿童入学前学会说话,都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会的。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激活生活体验的过程。同时,生活的经验又能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语文学习的内容,生活的体验越丰富,对语文学习内容的解读就越深刻。因此,教师教学中应尽量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语文学习回归生活。比如,教学《秋天》一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公园或田野中观察天气、周围景色、人们穿着以及动植物的变化,引导学生汇报自己的观察所得;教学《美丽的小路》一课,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到附近的居民区进行调查:人们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应该进行哪些力所能及的环保措施,口头汇报之后写一份建议书上交少先队大队部;教学《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可以让学生到图书室查阅一下有关邓小平的介绍以及植树造林的意义,带领学生进行植树活动,进行亲身体验;教学《影子》一课,可以组织学生来到室外观察自己和别人的影子,观察影子的特点、变化等。

2、耐心倾听,平等对话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是师生平等参与教学的过程。教师要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主探索。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师生间要注意平等对话,倡导教师成为学生的同读者,成为学生可亲、可敬、可信的朋友。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并不是要教师行为变成学生的学习方式,而是以教师行为方式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照顾差异,调控教学: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体验到尊重;通过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

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关键在于教师的耐心倾听,它不仅是课堂教学赖以健康推进的载体和动力,更是唤起学生自主、积极地投入学习、发展智能的重要条件。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教师不会只满足于听到学生的言辞,还要善于倾听言辞背后的思绪。

在教学《从现在开始》这篇课文时,我请小朋友表演朗读,看谁读得最像“万兽之王”。孩子们更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小手臂举得像一片小树林似的。第一个表演的同学,声音洪亮,可威严不足——他读着读着笑起来了。第二个表演的同学,朗读能力强,还很善于表演。大家都用期待的目光等待着他出色的表演。他拿起书,顿了顿,然后压低嗓子,有气无力地读起了狮子大王宣布的命令。孩子们在下面催促着:“大声点!” “大声点!”说实话,我也有些失望,可是,我还是亲切地询问他这样读的理由。他犹豫了一下,说:“我读得是只老狮子王……”他的话未说完,就被几个同学的笑声打断了。我鼓励他继续往下说。他接着说:“我认为这只狮子一定是只老狮子,要不然,他不会选新的首领接替他。”我有些吃惊,又有些庆幸。

是的,由于我的耐心倾听,学生获得了一次次发展语言智能的极好机会,也使自己更充满自信,真正感受到作为一个独立生命而受人尊重、爱护的喜悦之情。

在交往与对话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其作用不可忽视。一方面教师应当向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背景,提醒学生注意文本中有意义、有价值的地方,另一方面要参与阅读,细心引导,以自己的理解,特别是人生阅历等学生尚不具备的储存与学生平等对话。

课程是学生手中的教材,又远远超出了这本教材,它应该是一泓源源不断的活水,是师生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的一切活动,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当然也是课程的实践者。

小班使教师的认知负荷减小,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学生人数少,教师不用花大量时间处理学生行为规范、课堂纪律等问题,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关注教学与学生的发展;同时,小班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教师更易于带着积极的心态和情绪对待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教学方法教学,教学积极性普遍提高。

小班化教育带来的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更符合每个学生的实际,切合学生心灵。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营造的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安全的心理环境,使他们能充分沐浴“阳光”。他们不时迸出精彩的发言,展现出自己潜在的才能,流露出成功的欣喜眼神。应该说,孩子们在各个方面都最大限度地得到了表现和发展,他们将“扬起自信的风帆,迎着困难乘风破浪。”

[参考书目]

1、《新课程教学法》(上)第五章

2、《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小学小班化教学特征初探》 沈大安编著

4、《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小学教学研究》2005年9月刊

6、《教学月刊》2005年9月刊

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浅析

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中

谈语文课堂教学

小班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谈小班化教学

小班化课堂教学研讨

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

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

小班化课堂教学案例

小班化课堂教学建议

谈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谈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