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班化课堂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20-03-03 15:19: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班化课堂教学案例————《记承天寺夜游》

扬州市江都区砖桥中学 闵思妹

【课标解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文言文,要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了解课文所蕴涵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要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记承天寺夜游》是八年级上册中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诗文,都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载体。了解作者情感是领悟景物意蕴的一把钥匙。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本文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所写的。写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作者无法睡眠,到承天寺去找好友张怀民,两个人一同在月光如水的庭院中漫步。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遭贬时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本文篇幅虽小,写景抒怀却有独到之处,一切都像信手拈来,却创造了一个明净悠闲的境界。文中十八字写景,运用比喻手法,将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艺术才思和豁达宽广的胸襟。 【教材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以游记形式抒发“闲人”之“闲情”的散文小品,全文仅80余字,却蕴涵深厚。夜间赏月,自然是别有一番情致,但不同的赏月者却有着不同的心理感受。“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耳”看似随意而问,但诗人在仕途上沉浮的悲凉之感,愤事嫉俗之情也就戛然而生了。本文以独到的手法表达了作者作为“闲人”独有的思想感情。因而领悟“闲”的深刻含义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文中的“闲”,决非清闲之“闲”,决非不理政事,而是作者对贬谪后担任闲职之身份的自嘲。对于一个胸怀大志却遭受打击的“闲人”来说,其抑郁和忧愤是不言而喻的。但作者并未因此而委靡,而是以乐观豁达的态度面对挫折,在美好的大自然中寄托“闲情”, 东月朗照,激发了作者的游兴,想到没有“与乐者”,未免美中不足,因而寻伴,并找到志同道合的“为乐者”张怀民一同赏月。而也只有在这样的心境之中,看到的月景才能那样迷人。“空明”二字更是绝妙,既是对如水的月光的描绘,也是这种“闲情”的写照,亦即作者旷达胸襟的体现。也正因为如此,作者才能发出“何夜五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的感叹。作者将这种超脱的情感融人记叙、描写之中,看似无情,却处处用情,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阅读此文,眼前犹如展开一幅笔墨淡雅的画卷。虽无雄阔的气势,却给人以清新、恬适的感受。 【学情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心情。话中有诗,意蕴深远,适合学生的诵读学习。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对文言文阅读分析还不够到位,特别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怀的文言文,讲解本文时,要注意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并努力创设情景,以诵读为主,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读中思、读中品、读中悟。 【教学目标】

1、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背诵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味作者复杂的情感。

2、品味文中意境优美的写景句子,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3、学会查找并利用资料多角度解读文本,感受学习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

2、评析欣赏法。

3、想象联想法。 【教学过程】

(课前:多媒体播放“赏明月清辉朗照大地,品经典美文感悟情怀”) 师:先请大家欣赏几张图片。大家刚才欣赏的图片中都有什么?

生(齐):月亮。

师:走进古典诗文的世界,我们发现处处都有月亮的影子。这轮明月曾照亮了《诗经》的河畔,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也曾打湿了乡书的封面……请同学们回忆所学过的古诗文,你想起了哪些有关月亮的名句呢?

王云: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吴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任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谭锦:“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唐.杜甫《旅夜书怀》

向悦: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陈丹妮:“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童新宇: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张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师:说得真好!一轮明月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诗人们或借月抒写相思愁绪,或借月表达美好祝愿。

宋代的文学大家苏轼对月亮也是情有独钟。当苏轼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贬黄州,他会借月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公元1083年10月12日的夜晚,和苏轼同游承天寺,赏明月清辉朗照大地,品经典美文感悟情怀。(板书课题、作者。)

师:首先,请一名同学为大家朗读“教学目标”。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了解一下作者苏轼。(请一个同学读作者简介) 课文题目说《记承天寺夜游》,那么,你知道承天寺是哪里吗?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吧。 课文有几个生字,我们先一起来注意一下。

下面请听老师为大家朗读课文。(注意: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揣摩作者情感。)

师:老师读完了,请大家根据要求自由朗读课文。(屏幕显示: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揣摩把握作者情感。)

(生大声朗读课文。)

师:谁来为大家读一读课文?

(一学生朗读课文。)

师:大家评评她读得怎么样?

方程:读得流畅,字音准确。

陈佳伟:节奏感把握得比较好。

张倩:语速有点快,应略微舒缓一些。

师:同学们听得很认真,评价也很到位。还有一处停顿要注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生齐读这句话两遍。)

师:请大家根据朗读要求一齐来读一遍课文。

(生齐读课文。)

师:在诵读声中我们与苏轼同游了承天寺,可老先生满口“之乎者也”,我们还得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师:首先,请对照注释,独立翻译课文,圈划出疑难字词;然后,同组之间合作解决疑难问题;若还有不明白的提出来我们一同解决。(屏幕显示:对照注释,独立翻译课文,圈划出疑难字词;小组合作解决疑难问题。)

(生翻译,交流。师巡视指导。)

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谭宇:“遂至承天寺”中的“遂”是什么意思? 师:谁来帮帮他? 孙叶:“于是,就”的意思,“于是就到承天寺”。 师:大家同意这种解释吗? 生(齐):同意。

薛文雨:“盖竹柏影也”中的“盖”是什么意思? 师:谁知道?

王洲宇:覆盖,遮盖。 师:有不同意见吗?

李世超:应该是“原来”的意思, “原来是竹柏的影子。” 师:你的回答得很准确。 徐兰欣:“月色入户”的“户”怎么解释? 刘佳佳:窗户。 师:是吗? 生(齐):是。 师:不是。“户”在文中不是指窗户,而是指门。大家知道“足不出户”这个成语吧? 生(齐):知道。

师:这里的“户”就是指门,我们总不能从窗户走出去吧? (生笑,在课本上写下正确释义。) 师:还有问题吗?(生摇头。)

师:个别生词的意思我们懂了,那句子的意思呢?老师想考考大家,敢迎接挑战吗? 生(齐):敢!(跃跃欲试)

师:回答得非常好!可学古文只理解了字词的含义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家就课文内容读 出自己的思考和疑问。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下面就请大家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提出你最想问的问题。 李林:作者都要睡觉了,为什么突然又起来了?

(一是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二是因为月色很美)

周义:苏轼朋友很多,为什么偏偏去找张怀民?(因为他们都被贬黄州,都有着高洁的志趣 且志同道合)

(张怀民,名梦得。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贬黄州,初时寓居承天寺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绝不罣碍於迁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有过人自制力和品格清高超逸的人。。曾筑亭於住所之旁,以纵揽江山之胜概,苏轼名之为「快哉亭」,并写水调歌头词相赠。)

髙蔚: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这前两个问题谁能解答?就由小组合作讨论解决吧,一会儿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生展开热烈讨论,师巡视指导。)

师:哪组同学先来展示你们的探讨成果?

王云:写月色的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这月色有什么特点? 生(齐):空明。(板书——月色:空明)

师:除了“空明”,还有没有其他词语来形容? 向悦::澄清 孙叶:透明

火秦龙:清亮、空灵 师:(赞许的)同学们说得很好,今晚的月色多么的澄澈透明呀!(板书 澄澈透明)作者是 怎样描写月色的?再请同学们齐读。

(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师:现在老师将这句话改一下,大家看有什么变化。 生:(齐读)

(1)添一添,品意境: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丛中蛙鸣不断,空中流荧飞舞,村中狗吠鸡鸣,几处纳凉处人笑语阵阵。) 你认为添上这些语句好不好,为什么?

添上语句后感觉不好,原文以如积水空明的月光和如藻荇交横的竹柏影来描写月色,不仅创设了一个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意境,而且写出了月色的皎洁与空灵。然而添加语则写夏夜的嘈杂之声,既不符合时间,也破坏了原文的清幽淡雅之意境。)

(2)删一删,品修辞

A、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B、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师:原句给人怎样的感觉?

(原句把庭中当作水中来比喻,说藻荇交横,给人如临水池之感,最后以“盖竹柏影也”点透真情,这样明暗交替,使人自然而然地步入一个空灵、皎洁、恬静的月夜之中。) 师:请同学们把“如”和“盖竹柏影也”去掉读一遍。 生:(齐读)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师:如果这样写,会给人怎样的感觉呢? 潘志伟:这样写,让人感觉是写水的。

不但没了新意,不觉生动形象,更改变了原意。

师:但实际上课文是月色的。可见作者上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写的?

吴玮:是比喻。 师:非常正确。(板书比喻)比较这两者,课文的“盖竹柏影也”的“盖”给人怎样的感觉? 万跃: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师:是的,原来先前所看到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是一种幻觉,文章先虚写, 再实写,虚实相生,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亦真亦幻的美妙月景。(板书虚实)这样美妙的夜晚,这样澄清透明的月光,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呢?(板书意境) 师: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月色?

童新宇:庭院中波光一片,原来是月光皎洁而又空灵;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月光竹柏的倒影。

师:这是怎样的一种意境呢? 陈佳伟:淡雅。 汤智:幽静。 陈颖:清雅。

师:清丽淡雅,不错。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这一段,边读边体会。 生:(齐读)

师:请一位同学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描绘一下月色。 张倩:庭院中明亮的月光洒落下来, 整个院子就像是一个透明的水潭, 潭中各种水草千姿百态,

摇曳多姿,仔细一看,原来是竹柏的影子。

师:多美呀,九百多年前的那轮明月仿佛正穿越时间的千山万壑向我们走来。这么美的句子 我们应用什么语气来读呢? 凌杰:欣悦的、欣赏的语气。

师:你试着用欣悦的语气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生朗读。)

师:他的朗读给我们身临其境之感。常言说:“三分文章七分读”,如果一篇文章按十分计算的话,朗读给人的美感可以达到七分。请大家展开想象用自己的声音把这月光之美表现出来,读出韵味,读出美感。(女生美读;男生美读。)

师:一部照相机,如果装入黑白底片,那它照出的照片一定是黑白的,装入彩色底片,那它 照出的照片是(指一生回答) 王亚:彩色照片。

师:一个人的心灵就是一张底片,如果用快乐的底片去照自然界的景物,得到的是什么? 周悦悦:快乐的照片。

师:如果用痛苦或忧伤的底片去照得到的是什么? 薛文雨:痛苦、忧伤的照片。

师:那么平时,你是用什么样的底片去照世界的? 刘佳佳:快乐的。

师:很好,情因景生,景为情设,面对一轮明月,诗仙李白曾感叹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写出了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表现了诗人独斟独酌,举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感。眼前的朗月美景,唤醒了诗人心中涌动的情,于是触景生情,作者不禁感慨道:……

生齐读: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尔! 结合文章的景物描写和写作背景,思考讨论:此时的苏轼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呢?教师吟诵这句话。

周义:(讨论、交流约3分钟)

师:请各小组谈谈你们讨论交流的情况。

张倩:作者虽然被贬官,但从景物描写来看,色调明朗,可见他心胸比较豁达,乐观。 陈丹妮:一个“闲”字,说明他很幽闲。

任凯:他赏月时高兴的心情,课文用了一个“欣然”。

吴玮:作者借明月抒情。明月尚且有人欣赏,怎么作者没有人欣赏呢? 师:哪组同学能解答第三个问题:为什么苏轼被贬黄州还能欣赏到如此空明的月色美景呢? 髙蔚:此时的他被贬黄州,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夜晚赏月正好可以消磨时间。 师(问提出此问题的同学):你对他的说法满意吗?

(提出问题者) 吴玮:不太满意。

师:那大家知道他为什么被贬黄州,在黄州的生活状况如何吗?(生摇头。) 师:老师这里有一则材料,(指一生)你为大家读一读。

(一生读屏显背景材料:(——一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诬陷以诗诽谤朝廷,被捕入狱。 获释出狱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城东买坡地耕种养家。)

师:从这则材料中大家发现哪些信息? 徐兰欣:他是被诬陷入狱的,获释后贬到黄州,做了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 王亚:亲自耕田种地养家糊口,生活肯定很贫困。

师:有道理。在城东坡地耕田的经历还使他有了一个伴随他一生的雅号——东坡(板书), 在黄州的苏轼就成为“闲人”苏东坡。

师:现在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文中“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与实际相符吗? 生:不相符。

师:是啊,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生讨论。总结。

师: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 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在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作者正是借“何夜” “何处”点明这一真谛。这也正是作者能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缘由。 师:大家能从文中找到体现他“闲”的句子吗? 李林:“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周义:“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童新宇:“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赏月。 方程:写月色的句子最能体现他的“闲”。

师:大家想想这里的“闲”是不是闲来无聊,无所事事啊? 生(齐):不是! 师:“闲”究竟是什么意思?请你给“闲”字组组词,看谁组得词最准确、最合理。 向悦:空闲。 田江文:闲暇。 汤智:清闲。

师:是不是有着空闲时间、清闲生活的人就能欣赏到这月色美景呢?(生沉思、摇头) 那“闲”字还有别的意思吗? 谭宇:悠闲、闲适。 李世超:闲情逸致。 师:说说你的理由。

朱开智:苏轼虽然被贬黄州做着有名无实的官职,但他仍能在自然美景中怡情悦性,从容流连,于月光之下,表明他并不把贬谪之事放在心上,而是心胸宽阔不汲汲于名利。 (听课老师及同学为她鼓掌。) 师:你很有思想,回答非常精彩!

万跃:苏轼在被贬的境遇中依然能够欣赏到如此空明的月色,不仅因为他生活清闲,更因为 他有着闲适的心情,是闲情逸致的体现!那文章结尾的一句话流露出作者的什么情绪? (联系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闲”是相对“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有闲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这使我们看到作者潇洒人生,达观处世的人生哲学。正因如此,作者笔下的月夜才会那 样空灵,皎洁。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使得文章富有感染力。)

师:你的理解很恰当。弃睡起行,邀友同乐,踏月夜游,何其洒脱!请大家齐读最后一句, 把这种闲情逸致表达出来。 (生齐读。)

请谈谈自己欣赏到了课文中的一点之美。如:一字之美,一词之美,一句之美,结构之美,层次之美,描写手法之美,表达方式之美,情感之美,等等。 学生思索。师:好的,同学们之间还要继续地交流一下。(片刻) 师:请同学们发表“课文观感”

凌杰:我觉得“相与步中庭”中的“步”字看出作者和朋友张怀民的悠闲默契之情。 师:很好,谢谢你看得这么细微的地方。

徐兰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最美是“空明”,写出了月色在庭院中的朦胧之美。

师:画面之美、宁静之美、色彩之美。

周悦悦:“盖”原意是“原来是”,可看出作者欣赏景物时很沉醉,沉入进去了,觉得那些月色就是积水,倒影就是水草,好一会才发觉是竹柏影。 师:沉醉其中,产生幻觉。

王亚:“闲人”二字可见作者被贬的忧愁,但对现在的生活持乐观态度。 师:呵呵呵,不只是对现在的生活,对未来的生活也是很乐观的。

曹宇:我认为“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但”字笔锋一转,表达了一种失落之情。

师:这位同学发言的优点在于他运用了术语――笔锋一转。 周义:我认为“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师:他看到了一个更深沉的问题,不仅看到了作者的处境,也看到了当时社会环境,这也是言之有理的。

总之,我们可以明确这篇课文有“六美”。

1.美在内容的精致。一个完整的故事竟是用84个字表现出来的。

2.美在内容的丰富。写了一晚、一游、一景还有一感,这么短的文章却有着这么丰富的内容。

3.美在结构的灵动。别看只有一个段落,但起承转合,起伏有致。 4.美在月色描写。特写镜头,写月色而不露痕迹。 5.美在情感的波澜。 6.美在“闲人”的意味。

师:透过这空明的月色,你看到了一个有着怎样人生态度的苏东坡 徐兰欣:乐观积极向上。 周悦悦:从容面对苦难。 潘志伟:豁达乐观。

童新宇:不汲汲于名利,坦荡豁达。 师:(翘起大拇指)真棒。是啊!明月尚且有人欣赏,想我苏轼是何等英才,为何没有人欣 赏我呢!(作者虽贬谪黄州,成为担任闲职的“闲人”,但并未因此而消沉,依旧保持着旷达的胸襟。文中充分表达了这种“闲人”的“闲情”。作者是怎样流露出这种情感的? 欣然” ,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和闲适。景物描写把人带入空明澄澈、亦真亦幻、爽心悦目的境界。作者陶醉其中,愉悦之情溢于笔端。文章寓情于叙,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处处都能感受到作者乐在其中的闲情。)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景是情的载体,情是景的灵魂。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不仅要知 人论世,还要根据文章作者用心灵所拍摄的照片,缘景析情(板书缘景析情)。根据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分析作者的内心情感。此时,这空明的月色洒满庭院,它更是人的心境,更是从闲人的心中氤氲而来。从中让我们看到一个在人生的逆境中依然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豁达乐观的苏东坡!

(板书——闲人:豁达)

师:请大家背诵课文,在诵读中进一步感受苏轼豁达的情怀。 (生认真背诵课文。) 师:背得怎么样了? (所有同学都举起了手。)

师:齐背课文,力求声情并茂。 (生有感情的进行背诵。)

师:同学们用这么短的时间背诵的如此流畅,真了不起!为自己的精彩表现鼓鼓掌吧! (听课老师及学生鼓掌。)

师:短短84字让闲人苏轼踏着如水的月光步入了经典,他空明的心境、豁达的情怀闪耀着 独具魅力的光彩!那你知道他这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是在哪个时期真正形成并成熟的吗?(生摇头。)

师:就是在被贬黄州时。当代散文家余秋雨说“苏轼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轼。” (屏幕显示余秋雨的这句话)黄州是苏轼最重要的人生驿站。被贬的苦难如重锤敲击着他的心灵,更像雕塑家塑造了他的精神世界!在人生的低谷他完成了自己豁达乐观人生观的塑造,达到了自己创作的巅峰!面对赤壁的滔滔江水,他豪迈奔放地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面对青春的一去不复返,他积极乐观地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面对自然界的风吹雨打,他从容洒脱地说“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刻,面队承天寺这轮空明的月亮,面对豁达的苏东坡,你想说些什么呢?(屏幕显示:面对空明的月色、豁达的苏东坡,你想说些什么呢?)

万跃:以前读文章,见到描写月亮的句子,总以为是表达思乡之情的。今天,读了《记承天 寺夜游》,才知道月亮也能传达豁达乐观的情怀。月亮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更加丰满了。 周悦悦:以前被别人误解时,我都要沮丧好几天,跟苏轼比比,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心胸坦荡,就能快乐生活每一天。

徐兰欣:自然是心灵的最佳归宿。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扰,这时,我们不妨像苏轼那样到自然中去释放心灵,寻求寄托,让人生更豁达。 (掌声)

陈颖:人生之路充满坎坷,我们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消极 的等待、自暴自弃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像苏轼那样,在逆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丰富自己的人生,让逆境成为塑造完美人格的雕塑家。正如古人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掌声)

师:大家的发言很精彩,让老师也特别感动。苏轼一生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此,他屡遭 贬谪,历经坎坷,但他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能在江山风月中自得其乐。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豁达乐观的坚守如皎皎明月照亮了历史的天空! 师:作业: 1.背诵课文。

2.为苏轼和张怀民在庭院赏月设计一段对话。

3请同学们也来写一段景色描写,不要直接出现写自己的心情的词语,但要能够

让读者通过阅读你的描写看出你的心情,或是愉快的,或是郁闷的,等等,要体现 “一切景语皆情语”。

师:同学们,其实苏轼的这种豁达、乐观的胸怀在他的其他诗篇当中也有流露。下面请大家 欣赏苏轼的另外一首词《水调歌头》,在优美的歌声中进一步去体会作者的情怀。 播放《水调歌头》歌曲,屏显歌词。

音乐很美,词也很美。明月不老,经典永远不朽;明月不老,精神永远年轻!面对生活的风 雨坎坷,请常读一读苏轼吧,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 (下课!)

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事: 寻友赏月 志同道合

景: 庭中月色 清幽宁静 空明澄澈

情: 闲人 复杂情愫旷达胸怀

【教后反思】

《记承天寺夜游》学习完以后,我从各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全面的反思,认为收获不小。

本课我力求营造一个书声朗朗的课堂,把教学重点落在朗读上:整体感知时,我设计了无标点朗读、自由朗读、听读,有感情朗读、齐读、熟读成诵;整节课以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知,在读中读懂读透文本。最后走出文本与作者对话,不仅读懂作者,而且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我觉得本节课的朗读教学是成功的,因为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营造了一个“书声课堂”,学生不但在朗读中快乐地走进了文本,而且很有深度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通过一个特定的角度把学生引入具体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所悟,有所得。设计三大板块:(同游承天,徜徉经典——赏明月清辉朗照大地——品千古美文感悟情怀)思路清晰,由感知文本到感悟意境到品味语言到课外知识拓展,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理解文章、感受思想。整个过程力求学生在自主学习及教师引导下自我发展,探究质疑。这正符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读读背背理解的诵读要求。

我国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品词、析句、培养语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朗读。在反复吟诵中感受到文言词句的丰富之美、意韵之妙,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越读越感到自己真正进入了角色,真正体味到语言文学的魅力。如果说教师的朗读是指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的朗读训练就是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描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从理论上思考,我觉得对于文言文教学,我应将朗朗书声洋溢课堂。

我觉得整个教学设计比较满意,因为它体现了我文言文教学的总思路,它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方法,更因为它是一个充满竞争和乐趣的课堂,是一个享受性的课堂。但是从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看,我期待的效果是学生能认同自己研读教材的结论,而不认为学生具备自主完成较高层次的研读的知识储备。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学生课堂活动的基本表征是学生的表达,比如提出疑问,讨论问题,展示议论或独立思考的结果,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等等。而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我也没有让学生用较多的课外学习(如查寻背景材料)弥补这种不足,所以课堂上学生的活动似乎难以大面积展开,教师仍扮演了主角。从形式上看,本节课学生的群体活动就是朗读。由于对时间因素的考虑和对独立思考的重视,我并没有太多强调合作(讨论),于是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一对一”的问答。但我仍以为自己较好地引发了学生的思维冲突,有效的引导学生将所知展现出来,而不知之处老师补充指导,真正让学生融入课堂,又能走出课堂。

学生活动应当成为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师的“教”也应当回应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这节课的教学设想,关注了“学生可以学到什么”,但忽视了“学生怎样用自己的方式去学”。学生活动的质量固然不取决于课堂的活跃热闹程度,而取决于活动所围绕的核心,但教师的思维毕竟取代不了学生的体验。教师的引导作用必须发挥但可以有多种方式,新课标想来是希望教师更“隐身”一些,希望教师的引导作用能更多地在学生活动中显示出来。在这一点上因为自己准备的不够充分,做的还不到位,另外还没有全身心融入到课堂之中,缺乏激情;当堂激励和随机深入引导不能达到水到渠成,一气呵成,今后需要改进。

2014-11-18

小班化课堂教学研讨

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

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

小班化课堂教学建议

小班化教学案例

小班化家长会案例

小班化教学案例

小班化教学案例

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浅析

小学英语小班化课堂教学

小班化课堂教学案例
《小班化课堂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