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师教研“+”互联网思维

发布时间:2020-03-03 19:37: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师教研“+”互联网思维

摘要:21世纪,互联网功能凸显,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思维、技术正在方方面面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教育当然不能缺位。互现网让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产生更有影响力的互现网思维。在这个“奇迹”每天都在发生的互现网时代,教师教研“+”互联网思维关键在教育,核心在育人。而教师思维、思想的变化是其他一切变化的基础。这是“形”与“魂”的关系。当整个社会都依托在互联网思维这个“魂”上,那么,所有的变革都围绕它展开。

关键词:

思维

教师

教育

一、跨界思维,教师视角延伸以促创新

所谓跨界思维,就是大世界大眼光,用多角度,多视野的看待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的一种思维方式。 释义为交叉、跨越。它不仅代表着一种时尚的生活态度,更代表着一种新锐的世界大眼光,思维特质。运用跨界思维,可以扩大教研组活动的范围及形式。如在教研组的听课活动中,可以邀请不同学科教学骨干来听课与评课,不同学科的老师关注的角度及问题是不同的,这样可以让听评课活动变得立体,将问题讨论引向深入。运用跨界思维,不仅仅局限在学校系统,也可以把视角延伸到校外,延伸到更广阔的企业及社会。我们教师可以出去参观不同的单位,参与企业组织的培训等。跨界,给教师带来了颠覆性创新思维的空间。

目前大家熟悉的教育技术、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等,纵观历届诺贝尔的获得者大都是具有交叉学科的背景。在2008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上,华人图灵奖得主姚期智指出:多学科交叉融合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当不同的学科、理论相互交叉结合,同时一种新技术达到成熟的时候,往往就会出现理论上的突破和技术上的创新。

但目前无奈的是,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基本都是独立的学科,科学课的老师往往是单科出身老师;高等教育除了教材指定的教材学科,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机会也很少,也没什么激励措施。因此说教育领域需要加强“跨界”思维,尤其是教师教育,如果教师缺乏这种交叉学科的能力,又怎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呢?

中国正面临着一场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变革,作为一位教师如果还不尽快跨入信息技术的门槛,恐怕个人的专业发展会是有缺陷的!世界正面临着一场综合国力的较量,教师教育如果再不加强“跨界”思维教育,恐怕科学方面的诺贝尔仍需时日。

二、碎片化思维,学习分解到非正式场合。

等车时用手机微博刷微信、乘地铁时用iPad看短视频、购物时用移动终端查找店家信息、入睡前伴着微博或微信入眠„„移动互联网时代,便捷的移动终端已经让我们实现了随时随地随身浏览各种信息,同时信息内容进一步碎片化发展,碎片化内容沿着不同的时间线散落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但每一条碎片化信息都暗藏着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碎片化时代的工作、学习,需要碎片化的思维。然而在我们的教研中,集中学习是需要的。但更多的学习应该分解在教师平时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以往谈到教师的培训和教师的学习,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集中培训和专题学习,但是对教师观念影响比较大的,恰恰在日常生活中,在与家人、与学生、与同事之间的交流中,在各种媒体影响下,在随时随地地可以阅读的各类电子设备中,教师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教师在这些非正式场合所得到的信息要远多于正式场合所得到的,而这些活动时间要占据教师整个获得信息时间的百分之八十还多。因而,非正式场合对教师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更大。

所以,学校学习可以把学习内容或者学习时间进行分割。采用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正式场合提出学习主题及学习要求,把学习内容和讨论与交流放在各种非正式场合,让教师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如在适当时间利用校园网平台、手机微信、QQ、手机校园APP等平台推出短小典型的案例,让教师进行讨论,或者推送简短的教师学习体会让教师相互学习。现在很多学校都推出了官方微博,推出了学校公众微信平台,利用这些空间及时向教师及社会发布信息,教师们也可以利用零碎时间来学习讨论,分享这些信息。

三、免费思维,让教师学会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是教师学习共同体形成的重要基础。实践中,教师的知识共享受知识本身特性、教师主体愿望、学校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知识共享视角下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的主要策略是: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营造合作共享 的教师学习文化、建立有效的教师学习交流机制、搭建一体化的教师学习网络平台。“知识共享”是信息时代的一个特征,不能共享的知识是死知识,不能共享知识的组织是死组织。教研组建设也一样,需要这样的一种共享文化。

案例学习,是教师进行只是学习与共享的较好方式,也是学校进行知识管理极好的载体。教学案例,是能体现一定教育教学现象,能揭示一定教学规律的实例,它具有典型性,也是知识管理的典型事例。学校重视案例学习,可以缩短教师教学探索的时间,为教学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案例学习的方法是多样的,如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讨对一般教师或名师的课堂或片段、实录进行分析等等。学校要重视教研组建设,知识管理与共享需要一个平台,而教研组就是这样一个平台,教研组通过自身的变革与努力,使之成为教师获取知识、智慧,相互交流、提高的平台。

课例学习。课例反映的是教学改进的过程,因此在课例描述中必然包含着提出的问题,以及由问题引发的后续讨论。因为课例反映的是教学研究“背后”的故事,交代产生这个课例的过程中的问题线索,使读者知道研究教学进展过程的来龙去脉,否则读者只是感觉到描述了一节“好课”,却不知产生这个“好课”的过程是怎样的。对读者来说,把研究授课的问题及其讨论梳理出来、展现过程,可能更具启发价值。对课例本身加以解读,赋予它更高一层的普遍意义,就需要对课例作出诠释、增加一些研究的成分,这是课例的另一要素。不过这种诠释应该是归纳型的、内容紧紧扣在描述的课堂教学和讨论过程上,不宜夸大和跳得太高,否则极易沦为空谈,使得课例前面是具体的课堂教学实例,后面是一般理论的泛泛而谈。

课例描述中提出的问题有的可能在后续讨论中解决了,有的没有解决,但都可以呈现出来。甚至写作者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思维的后续问题或两难问题,留下一个今后可以继续研究和讨论的空间。对于研究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加以筛选和梳理,最好问题的线索能够环环相扣,这样对读者更具吸引力,而且可以引发深入思考和讨论。那种没有问题的课例描述,或者说只是一节“好课”的展示,实际上并不是我们在这里所倡导的。

四、用户体验思维,让教育始终要以人为本

用户体验,就是开发的产品一切围绕用户展开,只有客户满意了产品才算成功,这样的满意包括物质及精神两个方面。在物质上要让用户感觉物超所值,在精神上要有愉悦的体验。那么,用户体验,对于教育来讲就是以人为本,强调管理的人本性、学习的体验性。虽然,社会已经到了技术能改变世界的时代,但“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变得更加重要,因为在任何时候,人都比技术更重要。在教育实践中要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要以学生为主体, 突出人的个性发展,要多关心爱护学生。在德育教育中,更要体现以人为本。总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该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教师更应该要从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入手,更要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要结合学生实际,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地发展服务,从而更好地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互现网时代对于教育的影响首先是技术层面的,但给教育带来的影响的更大地是思想上的变革。教育发展离不开现代化、信息化,离不开技术的变革,但学校发展要处理好技术发展与观念变革之间的关系,如果只强调技术抢跑,那很有可能有人以“现代化”“高科技”为名,把学校变成烧钱的“炉灶”。只有教育观念抢跑,我们的学校才有可能成为未来教育的标杆。

互联网催生了一系列的变革,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互联网+”时代。作为教师要提升已有信息技术素养。教师教研“+”互联网思维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教师不仅要用,更要善用,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新素材、新技术,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评价方式的科学性有效性。真正用互联网之器,提升教育之本。

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讲稿

《互联网思维》读后感

互联网思维总结

互联网思维读后感

互联网思维之我见

互联网思维发言稿

论互联网思维

继续教育互联网思维心得体会

房地产的互联网思维

教师教研“+”互联网思维
《教师教研“+”互联网思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