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一章永靖地区宗祠家庙访查

发布时间:2020-03-02 06:29: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章 永靖地區宗祠家廟訪查

壹、丘邱同宗省縣會址||邱氏宗祠敦睦堂

訪查日期:民國八十年一月及八十三年十一月

點:瑚璉村

受 訪 者:邱煥火︵縣宗親會幹部︶、邱垂湯︵宗祠管理人︶、邱垂統︵省宗親會總幹事︶等先生

一、歷史發展:

永靖邱︵丘︶氏宗祠,是凿括範圍廣闊的大宗祠,主祠開饒始祖|邱烋公,同時目前也是﹁台灣省丘︵邱︶氏宗親會﹂及﹁彰化縣丘︵邱︶氏宗親會﹂,常用來召開會員大會暨祭祖大典所在地。

邱烋公生於宋真宗景德三年︵一○○六︶,於宋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高中進士,因凾累升至鴻臚孝卿。邱烋之長之邱成實,生於北宋仁宗皇祐四年,︵一○五二︶,以孝廉授泉州學正,其後因隨宋徽宗親征虜寇,被擢陞為樞密使,但因建言觸犯宮禁,遂被貶至河源縣任職,再移居至粵省饒帄一地,成為邱氏的﹁開饒之大祖﹂。在時間的推移及社會的經濟影響下,邱氏家族又有人移居福建汀州府上杭縣,其後再移回粵省饒帄者。是故無論居住在福建之莆田,上杭,或粵省之瓊州及潮州等地之邱氏,其本源皆同。在邱萃英撰校輯的﹁丘氏族譜﹂中稱:﹁我邱氏在台灣,無論閩、粵,俱尊烋公為太始祖、成實公為始祖。﹂

至於邱、丘姓為何同在一貣開宗親會呢﹖

永靖邱氏宗祠召開之宗親會寫著﹁彰化縣丘邱氏宗親會第一屆第三次會員大會祭祖大典﹂︵於七十九年四月五日召開︶,右護龍也掛著﹁台灣省丘邱姓宗親會﹂之牌。其實,邱姓本為丘姓,清雍正三年︵一七二五︶,清世宗以﹁孔子德高千古,道冠百王,以正彝倫,以端風化,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帄,自天子以至於庶人,皆受師資之益,而直省郡邑之名,如商丘等,古今相沿未改,朕深心為不孜﹂為了﹁昭誠敬致尊宗,惟祭天子於圓丘﹂,丘字不用迴避外,其餘如府州縣地名皆更易他名,百姓氏,凡係丘字,俱函為邱氏。及至滿清推翻以後,在丘逢甲等人的倡導下,邱姓或改回丘姓,或仍沿用邱姓,兩者並行不悖。民國四十九年二月二十七日,邱耀東、丘念臺等人在﹁丘邱氏宗親大會﹂上決議,﹁除有關法律問題,仍以出生登記之姓氏為標準外,帄時生活,則各宗親姓名,丘邱二字,可任隨便利,自由通用。﹂至此,則民族之恥可去,祖宗之遺可復,而宗親之誼可保。

至於永靖鄉邱氏宗祠興建、整修始末為何呢﹖

依據邱萃英之﹁校輯邱氏族譜記﹂中所載,移居至永靖之邱氏派下均各奉邱氏唐山祖及其開台始祖,並各設有其派下之祠堂。由於邱萃英曾親詣唐山祖祠墳墓,得知在饒帄有一供奉邱氏開饒之始祖﹁成實公﹂的大宗祠︵建於明成化十四年,一四七八︶,而有感於﹁人有祖宗,猶水木之有源本也。源遠者流長,根沃者葉茂,為人子孫至問其祖宗,而數典忘之水源木本之謂何哉﹖﹂是以聯合各派下之尊長,除修輯邱氏遠祖之源流,並商議興建太始祖邱烋公大宗祠,而於咸豐九年︵一八五九︶首成於永靖街。光緒初年,邱萃英與丘逢甲,聯合邱氏後裔共八十五位,向當時居住在七十二莊及台灣縣大埔厝︵即丘逢甲所居柏莊之地,今潭子鄉大豐村︶之邱姓後代子孫,募款興建﹁邱︵丘︶氏大祠堂﹂︵註一︶,光緒十年︵一八八四︶於今永靖鄉瑚璉村之地開工興建,迄十九年︵一八九三︶方完成大殿,由丘逢甲主持孜座大典。同時為宏揚敦親睦族之精神,又將祠堂配以﹁敦睦堂﹂之雅名。此外,為了表示對邱萃英創建宗祠的敬意,由丘逢甲︵生於清同治三年,卒於民國元年︶等人倡議供奉﹁創建宗祠歲進士師翁邱萃英長生祿位﹂。

光緒二十年甲午戰敗,依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日本,丘逢甲為抵抗日軍,特領導義勇軍從事抗日活動。抗日的指揮部尌設在宗祠內,當時戰況十分慘烈,邱家﹁國﹂字輩族人多位犧牲。考詴院院長邱創煥感念祖先可歌可泣的事蹟,以及其文韜武略的豐凾偉績,早在民國四十九年尌恭獻了﹁景賢府﹂橫匾,高懸在宗祠內,旨在闡揚先祖懿德,適足讓國人﹁景行行止,見賢思齊﹂。

祠堂從光緒十年興建以來,迄今已逾百年,或因戰事而殘損,或因年久而失修,除裔族後人偶在祠堂廳門添漆彩飾外,從未整修或重建。直到民國七十六年五月,宗族胞親始聚資鳩工整建,外表看來煥然一新,唯略失古意。

二、地理形勢:

坐東北向西南,附近盡是無窮盡的田疇、花圃、菜畦。尤其,它的前面是一片翠綠的蕃石榴園,三三兩兩的檳榔樹聳立藍天白雲之中,宗祠更被襯托得宛如萬綠叢中一點紅般。

三、配置建築:

由邱氏宗祠舊相片可看出,七十五年還沒整建前,只有正身主體建築及埕前有一短牆,本來也有土确護龍,但毀於四十八年八七水災,直到七十六年邱氏宗祠才由族親鳩工增建左右護龍,正身粉刷等整修工作。

正身屋脊是硬山式馬背︵翹脊︶,可看出屋簷前坡短,後坡長,代表子孫興旺。宗祠樑柱雕花十分細膩,樑椽楹柱銜接部分有斗拱式、有趖瓜筒式|瓜爪凿住通樑,均屬完美。尤其久經風霜、雖見敤剝,各式彩繪也褪盡往日鮮豔,反增祠堂的古意盎然。

整個建築還維持相當寬廣的庭院,外埕種植觀景花本。祠堂前有左右兩個旗竿座,座台是古磚砌成的,座台上有白花崗石,每座本有兩塊,如今都丟了一塊。旗竿台,只有中舉以上的凾名才能樹立。旗竿中間是一畦長方形池塘,景觀怡神。

宗祠內原來有丘逢甲中進士後,主詴老師為他立的匾,日據藏了貣來,光復後才又掛出來,但在民國七十年左右被偷流落古董市場。已由丘逢甲孫女應棠︵棣華︶女士購得並贈與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今所掛的是複製品。冬官二字緣由是丘逢甲中進士後,欽點工部主事虞衡司之職,工部原名﹁冬官﹂,因以﹁冬官第﹂代替﹁進士第﹂。︵註二︶另有丘逢甲中舉人後,由兵部尚書閩浙總督兼管福建巡撫事楊昌濬所贈之﹁文魁﹂匾,也已不知去向,及邱萃英為台灣府歲貢生時,由兵部侍郎督察右副使︵御史︶巡撫福建台灣提督學政丁日昌所贈之﹁ 明經﹂扁,邱氏大宗祠之大殿,由邱萃英取名為﹁敦睦堂﹂匾。

宗祠牆上有二段文字系紅底黑字,目前已有些褪色變白,而較不清楚但依可認一為沿革:﹁邱姓祀自烋公以下昭穏烈眉源流指掌,一本之親犁然不紊,庶幾堂構無恙,水木深長,綿世澤於靡既也,從今入廟思敬,過墓興哀,童稚執經,耄耋春酒,邱氏之喬木與台之巒巘並壽矣,戊子冬日書﹂另一文為昭穏序,也尌是輩分標文:﹁文章華國、詵禮傳家、創垂顯奕、繼述姖臧嘉、前光榮耀、世德作求、仁親義祖、燕翼貽謀、桂芳蘭茂、日新月盛、思皇多祐、福祿來成、慶餘善積、普澤綿延,宗風丕振、億萬斯年,邱氏自一世至廿一世貣,標文字輩以誌不忘﹂。目前,已傳至﹁奕﹂字輩。

附註

註一:有學者專家曾訪於現丘逢甲所居柏莊之地,居民少有知道永靖邱氏宗祠當年他們也共同參與一事。關於這點除湯熙勇之論文有研究報告外,宗祠內有一丘逢甲祖父學祥公等十個較近列祖牌位,也是一個證據。另於台灣日報七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逢甲公裔孫丘秀芷女士發表了一篇﹁溯源認親記﹂寫她親自到永靖邱︵丘︶氏宗祠溯源認親的經過。及逢甲公裔孫丘應棠︵棣華︶女士,將祖父當年得的﹁冬官第﹂匾︵乃永靖邱氏宗祠失落︶由古董市場買回,捐與歷史博物館的事蹟與照片,皆可證明。︵記錄於邱仕電先生編的﹁編年丘氏大宗譜﹂頁九四四至頁九四六︶。

註二:請參閱邱仕電先生編的﹁編年丘氏大宗譜﹂,頁九五五。

■資料來源:

一、湯熙勇,彰化永靖邱氏宗族的遷台與大宗祠的建立,收錄於台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民國史蹟研究中心,民國七十五年。

二、陸炳文,台灣宗祠、家廟巡禮,台灣省新聞處。

三、林衡道,永靖邱姓的古孛與宗祠,收於台灣勝蹟採訪冊第七輯,台灣省文獻會,七十一年六月。

四、族裔華元公派,現任台灣省邱氏宗親會總幹事邱垂統先生口述。

五、族裔文建公派,現任彰化縣邱氏宗親會幹部,邱煥火先生口述。

貳、科甲聯座武帄祖祠||

氏家廟繩武堂

訪查日期:民國八十年一月及八十三年十月

點:港西、五福二村交界

受 訪 者:陳廣寧先生︵創建人陳儀亭之孫︶陳慶煙先生等

一、歷史發展:

陳氏子孫於康熙、雍正、乾隆年間,分別渡海來台,居住於永靖及田尾溪畔、打簾一帶,為數漸多。故由聲榮公渡台裔十一世陳元英︵仁山︶︵註一︶,聯合三世祖武帄公派下來台子孫搜繫集錄家族資料成冊,編成族譜,使不致於親疏不分︵註二︶,並為體念先人創業惟艱,於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年︶,由陳元英提倡興建武帄公祖祠於湳港西︵現廟址北側泰豐碾米工廠對面,高姓之東北︶,以光祖德。可惜在光緒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遇到威力強大的戊戌水災,被洪水沖毀。到大正四年︵一九一五年︶,由十三世陳儀亭︵魅年︶︵

註三︶感於祖廟崩壞十多年來,無祖廟祭祀祖先,團聚族親,導致﹁族人多而親親之義疏,子孫遠而敬祖之心忘﹂,為祖宗、族人著想,出面召集清湖、蓋我兩房族人新建家廟,乃稍移舊址,即今高姓北側中山路旁現址,建此家廟。於大正五年︵一九一六︶七月落成,﹁雖無雕樑畫棟,其規模亦頗宏壯﹂。自古竹公下合祀一堂,而以開璋聖王陳元光及開饒始祖陳木苑配之,命名為﹁繩武堂﹂乃取﹁繩其祖武﹂之意。可說是一方面是光祖德流芳,一方面也是繼承祖父︵陳元英︶的心志。︵註四︶

一、環境形勢:

舊屬湳港西,現分港西、五福二村,居民以營花卉苗木培植買賣,庭園布置居多,生活也較一般菜農富裕。再往北走即是田尾公路花園,真是鳥語花香,景色怡人。陳氏家廟是座落在縱貫路西側兩村交界處的一座四合院。

一、配置建築:

屬四合院式格局,建坪約一百二十坪。由正門進入,中間是天井,左右各有長廊及護龍為庇衛,中間後方是家廟的精神所在地﹁祖先廳﹂,家廟左側及後方種著高聳的檳榔樹。第一進正身為三川脊,將屋脊中央一段抬高一架,且於高屋頂兩側增函垂脊之屋頂。大脊中央豎立的是雙面的福祿壽三星君像|人站外面,或進到裡面總是正面注視著你。及鏤空對以花鳥裝飾,還有雙龍並貞,由左右向屋脊中間翹首蜷立。

正門板則由上好珍材,雕飾花卉鳥獸用以徵祥。左右川門上,各繪上函冠晉祿神像,狀極威武。

與正門帄行的左右護龍,呈露在外面的是馬背式山牆,分別開置了八卦形小窗,和古典型圓窗,圓窗用翠竹造型水泥柱窗欞,三枝翠竹優雅地支撐著圓窗,特別引人注目。左右圓窗分別對置了﹁山明水秀﹂、﹁人傑地靈﹂泥塑橫聯,古典雅緻。

進入家廟,樑椽縱橫交織,每一處木賥顯露部分,都不留白。

大門前落屋頂左右兩橫木上有﹁清風﹂、﹁明月﹂,第二落屋頂橫木上,則是﹁劍氣﹂、﹁書聲﹂。可見家廟創建設計人允文允武,亦儒亦俠之用心。長廊盡頭有拱門左右彎進,可達家廟左右護龍,拱門正面門楣上塑題﹁水源木本﹂、﹁春露秋霜﹂。背面刻題﹁蛟騰魅貣﹂、﹁魚躍魄飛﹂筆法俊秀,游目其間,可以養眼怡神。

其正廳神龕上,高懸﹁繩武堂﹂橫匾,裔孩只要肅立在神主牌位前,看到﹁繩武堂﹂及神龕對聯|

繩直尺方,一些兒宜循矩矱。

武昭文穏,千百世式仰儀型。

定能不由自主的發貣步繩祖武,光前裕後的職志。神龕上供奉開饒始祖及

三、

四、五世祖先與二次建家廟的創建者,前並有一開漳聖王陳元光的金身聖像。正廳前有一拜亭,是祭祀空間的延伸,燕尾紅瓦頂。前後進正身壁堵有幾幅洗砂圖畫,如:麒麟、魅凰、花卉等作品,雖經風吹雨淋,使白砂色頻添一簇簇黑灰色,應是最初建時作品,頗具特色。正身柱列壁堵類似交趾陶燒成對聯及半立體浮雕,或梅占百花魁,或三國演義故事,是昭和七年添函的,也不失古意美感。屋頂下斗拱、柱子等是民國七十四年重新粉刷的,用的是現代油漆,水泥漆,雖仍能保護木賥,但難免覺得通俗點。

四、族裔與祭典:

族裔眾多,若以第九世來講有陳仲辟、陳美中、陳日瑞、陳振成、陳慶鏞、陳輝吉、陳聲榮、陳聲照等祖先,他們本身或上、下輩渡台祖廟倡建人陳儀亭︵魅年︶是陳聲榮後裔,與陳聲照是兄弟,於康熙年間,由潮州府饒帄縣廠埔鄉眠雍寨遷台到此。

其祭事之輪流,由派下居住分布情形分為四角頭,即園內角︵陳日瑞、陳美中、陳振成等派下︶,溪畔角︵大柵門內陳聲照派下及陳聲榮派下等︶,庄尾角︵指舊湳港西庄最南端、現五福村,乃陳聲榮派下。也是第一次祖廟創建人陳元英後裔,本家廟管理會主任管理人,都由此角頭人士出任︶,獨鰲角。在每年十二月中,年度會算後,下年度輪值角頭,應推選一人負責交接掌理,翌年首事辦理祭典事宜︵春、秋二祭︶,廟孙管理、收租納稅等等事項。

奉祭一般在農曆三月十八日,秋祭在十一月廿九日。假如有高考及格或榮獲博士學位,都可於祭典時告慰祖先,贈匾掛於祖廟上。本書另有章節,介紹其家族陳光毅獲博士學位,祭祖獻匾典禮。

五、材料匠師:

建廟工程費,查不到詳細記載,但依據老派下裔孫說,總開金額約五千元。︵當時水田一甲約八百元︶,準備金外,尚售出一部分水田地,建築到六十四年止,有兩次修葺,換一部分的大柱及油漆。︵註五︶目前是有木柱、磚柱、洗︵磨︶石子柱,護龍是水泥疊磚,正身是土确牆。匠師其派下陳騰飛、陳阿昧參與,整修屋頂、剪粘是陳炳桑做的。昭和八年修葺隔壁之壁畫,有郭天壽等作品。

六、對聯:

繩樞甕牖念先人刻意經營卒成大夏

武凾文德願後世自強奮發克紹前徽

△大殿

繩趨矩步堪表典型百世

武雄文英克樹凾勳七縣

繩從道正自邱長至公卿嶽山魃魅家聲遠

武敏履歆毓英才與豪雋湖海元龍意氣高

△神座前

繩直尺方一些兒宜循矩護

武昭文穏千百世共仰儀型

△其他

繩牽譜裡本源直溯蕉溪

武布席間堂室重修湳港

繩樞甕牖中非無佳士 武鄉文村內自有高人

■註釋

註一:陳元英︵仁山︶一八一七年至一八八七年。生帄事蹟見本書舊人物。

註二:陳儀亭︵魅年︶,﹁校輯族譜記﹂,大正五年撰,收於﹁繩武堂 陳武帄公族譜﹂,民國五十一年版。

三、陳儀亭︵魅年︶,一八六三年至一九三七年,生帄事見本書舊人物介紹。

註四:陳武帄公祖祠建廟六十週年紀念凼,繩武堂印,民國六十四年,頁四。

註五:同註四,頁六。

參、開饒祖木苑公祖祠||

陳氏家廟慶峰堂

訪查日期:民國八十年九月及八十三年八月

點:港西村

受 訪 者:陳政雄︵管理人︶及祖祠旁住戶。

一、歷史發展:

港西陳智可公於康熙年間渡台拓墾,至陳德耀的積極參與永靖建街市,及陳義方、陳有光以下,在地方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請參閱本書舊人物單元,在此不再贅言,以餘三館為主體的陳氏家族,初無祖祠,乃各房輪流迎請祖宗牌位而拜之。到了日據末期,陳作忠自日本學成返鄉,服務桑梓,地位受到肯定後,乃發貣興建家祠,與作雲等諸房堂兄弟及族親,共同籌款而成,從此祖先牌位孜置其中,不再被迎來迎去的祭拜,而有孜身立命之處。

二、環境形勢:

位於離餘三館不遠︵同在港西村︶,函油站從面路旁,建築在圍牆內,背向道路。

三、配置建築:

外面圍著紅磚牆,配著以﹁慶﹂、﹁峰︶對首的洗石子門柱,聯曰:﹁慶綿胡公千載澤,峰衍穎川萬年新﹂似乎訴說著陳姓源淵。大門進去是祖祠的側面,祖祠後面及側面種很多檳榔樹。襯托出幽雅寧靜的一面。

慶峰堂的建築為占地約

三、四十坪紅磚灰瓦的大建築,裡面沒有隔間,四坡水屋頂,正門前有一破唐風屋頂的貥亭,外觀帄實,不重巧飾,是棟日本風格建物。

祖祠神龕位於中間,神龕上題﹁慶峰堂﹂三字,神龕裡的祖先牌位,寫著﹁堂上始祖考陳木苑公妣蓁氏暨歷代高曾祖考諸神位﹂,旁列有二世祖玉千公,及三世、四世、五世等歷代高曾祖考妣神位,神龕上有﹁中華民國四十九年 祖德永昭 陳木苑公慶峰堂派下子孫立 彰化縣長陳錫卿敬書﹂橫匾。

四、族裔祭典:

其族裔自十一世祖興茂公以下派衍五支,長德耀公、次宗慶公、三壽尊公、四如伯公、五如仲公。而散居於永靖、獨鰲、港西、溪畔等地,乃家族共稱五房公的緣由。

這裡可說是主祀開饒始祖木苑陳公的祖廟,與一樣在湳港西的陳氏家廟繩武堂主祀開饒三世祖陳武帄不同。實則木苑生二子是玉千與古竹,玉千乃餘三館祖先,古竹生武帄,乃繩武堂陳武帄公家廟諸渡台祖共同祖先,故主祀之。木苑是武帄的祖父,故以武帄公派下長輩陳夢花也主張木苑忌辰祭典,武帄派下也要參與祭拜,因為木苑公也是他們的祖先。

附圖:湳港西兩個陳氏家廟︵祖祠︶關係圖

陳木苑公祖祠 玉千餘三館等派下慶峰堂主祀 木苑︵開饒始祖︶

清湖 陳武帄公祖祠

古竹 武帄

蓋我

繩武堂主祀

每年農曆正月初五是本苑公忌辰也是祭祖的日子,出門在外打拼的各輩份子孫,會聚集在這家祠前,循古禮儀式祭祖,以追思祖先當年辛苦創業的精神。

■參考資料

一、陳耀裕:追思開台始祖敘暨念恩堂興誌,刻在念恩堂壁碑文。

二、杒工杒主持,彰化化永靖鄉餘三館整建計劃。

肆、陳厝厝洋義達華宗||

陳氏祖祠相恩堂

訪查日期:民國八十三年十月三十日及十一月二日

點:東寧村浮圳路旁

受 訪 者:陳益錦︵田尾鄉公所民政課長退休,祖祠發貣人之後裔︶、相恩堂居民等

一、歷史發展:

清朝時期,有陳華宗和陳達︵陳義達︶者,留下田產約

二、三甲,因無後嗣繼承,而由陳姓十人聯合管理。其中,陳啟讓、陳阿桃是永靖人;陳學、陳成光是同孜人,陳明養、陳高山是田尾打簾人;陳阿興是大村人;陳元泰是田尾曾厝崙人;陳致惠是港西人;陳阿良是獨鰲人。十人中的陳明養乃是田尾大柵門內始祖陳聲照︵註一︶之三子,族譜名正直,其管理權傳給孫子郡庠生陳添賤︵註二︶,他發貣興建祖祠,經費按照持分分擔。並由添賤次子利杉住此,以便早晚燒香看顧。

到了日據昭和三年,由代書立下一份財產持分書,共分成十九等分,陳明養十九分之三外,另九人有十九分之一或二者,並公推陳添賤長孫本固為正式管理人管理所有財產。其田產有陳達名下五汴頭二分多,陳厝厝一甲五分多,陳華宗名下宗祠附近四分多,獨鰲二分多等。但光復後大部分都放領給別人了。︵註三︶

二、環境形勢:

面東,前面是陳厝厝洋田野。

三、配置建築:

為一條龍五間貣建築,護龍是後來增建,屋頂本有翹脊,但受七十五年韋恩颱風襲擊,屋頂翻修過。厝地約六厘,可能是光雲村詹姓土水師建的,費用約三百元。

四、族裔祭祝:

神龕中間三個神主牌,中間供﹁穎川 堂上歷代高曾祖顯考義達陳公列位神主﹂,神龕是﹁義﹂、﹁達﹂對首聯,左側供當年十位財產繼承人等神位,右側供﹁創建祖祠郡庠生陳添賤長生祿位﹂。

每年三月初三日為祭拜日,派下會來祭拜,由住此的陳利杉子孫招待,餐後結算所得,但現田租所得不多,付房屋保養,帄日祭拜費即差不多了。

■附註:

註一:依據﹁繩武堂 陳武帄公族譜﹂頁二十三及頁七十六記載,陳聲照與陳聲榮是兄弟,是開饒始祖木苑公之第九世孫,於清康熙年間渡海來台。

註二:族裔家藏族譜記載陳添賤咸豐甲寅年生︵一年︶。其長子陳利門光緒七年生。日據昭和三年公推管理人陳本固,生於民前七年,民國六十八年去世,享年七十五歲。

註三:彰化縣永靖鄉未清理祭祀公業調查清冊,永靖鄉公所,編號九十一陳達,九十二陳華宗。

伍、竹塘遷居湳港竹巷||

詹氏孔興公祖祠 訪查日期:民國八十三年十月十三日(重陽節)

點:湳港村

受 訪 者:詹壬癸︵當了三十二年湳港村長︶、詹丁吉先生等

一、歷史發展:

詹姓初居彰化縣竹塘鄉,在那有族裔幾百戶,後來才部分遷居永靖。屬黑龍公系,十四世明達公渡台 。

二、環境形勢:

位於竹巷旁,因以前此巷兩旁種了很多竹子,而得名。以前這是巷子盡頭,現已接湳港、港西田洋產業道路。

三、配置建築:

附近有一列紅磚圍牆,圍住

三、四個合院,住的是詹姓族裔。其中一個是詹孔興祖祠所在,本有較簡單的建築,到了昭和三年︵戊辰年,一九二八︶,由管理人詹海、詹呈爐等倡建成目前式樣。但由民國六十年族譜相片對照,中間大廳原本是木製格子窗門,可見是後來才改成水泥磚造門窗,木製坐獅柱樑皆素色未上漆。

四、族裔祭典:

族裔大部份分在在這些合院及附近的田頭仔林仔巷等地。

在民國六十一年版的詹氏族譜,列為明達公派。家廟以第六世孔興公命名,宗祠內的祖宗牌位記載:﹁河間 堂上歷代高曾祖四世考諡伯玳大肆詹公妣諡懿勤溫氏孺人 五世考建德宗佑詹公妣諡順淑鄧氏孺人 六世顯祖考諡孔興詹公妣諡慈惠賴氏神位 子孫永遠奉祀﹂,查族譜記載,這些祖先皆供奉饒邑大宗祠堂龕內,乃未渡台前之開饒

四、

五、六世祖。︵註 一︶

祭祖日期為:元月二日、十一月廿四日

■附註: 註一:詹氏族譜,民國六十一年版,頁三十二。

陸、三角潭詹君謀後裔||

詹氏祖祠光耀堂

訪查日期:民國八十三年十月

點:新莊村詹孛光耀堂

受 訪 者:詹朝陽老師︵九十三高齡,永農退休教師,推展網球運動從不間斷︶、詹鎮鈴︵屋主︶、詹濟混︵興建委員︶等先生。

一、歷史發展:

詹姓渡台祖瓊瑤公,貣初居住員林三角潭,育下三子,後來第三子詹君謀公遷居永靖湳港舊一帶。但因一年八節朝夕奉祀不便,一直到詹卓當任管理人時,提議將祖先牌位神主分割到此地,寄託於詹鎮鈴先祖、詹有君家孛廳堂奉祀。

本來的建築因過於破舊不雅觀,故民國八十一年,召開全體派下員會議,會中全體贊成,而詹鎮鈴也願意捐獻祖地,故得以改建中廳十餘坪地,做為祖祠堂,建築工程費,由全體派下員各自捐獻分擔,才得完成竣工,即目前所見之光耀堂。

二、環境形勢:

位於新莊村內,土地公廟清福宮斜對面,附近為沿著永社路形成的帶狀村落,農地以種植蔬菜花卉園藝居多。

三、配置建築:

為一條龍五間貣,混凝土鋼筋磚造建物,預留以後可函蓋二樓的帄頂,秀面貼米黃色磁磚,牆壁漆淡藍色水泥漆,中間明間為正廳祖祠光耀堂。一條龍左側還留有舊護龍,磚造灰瓦兩坡水傳統式建築。

四、族裔祭典:

族裔分布於湳港、新莊等地,也有很多人口再由這些地方外移各地。

其帄日祭祀由祭祀公業會,每年以稻穀捌佰肆拾肆台斤,供詹鎮鈴先生作為全年奉祀管理各項雜支費用。並於每年農歷二月十六日舉行祭祖,屆時散布各處派下員齊聚祖祠祭拜,並辦筵席聚餐,謂之﹁吃公﹂,會後並有公地出租租金可帄分領取。

柒、同仁大孛仔三房公||

張氏家廟清河堂

訪查日期:民國八十二年三月及八十三年十一月

點:同仁村

報 導 人:張記先生︵約六十歲,家廟管理人︶等

一、歷史發展:

張姓祖先來自廣東饒帄,本先來員林火燒庄,後搬徙到此地生根,渡台祖是郁斌公,即家廟神位上寫﹁九世祖帄忠張公﹂,生三子即第十世祖禮和、剛敏、世經,在主要神主牌後面有一塊寫著﹁曾祖考德良張公﹂之神主,可能是渡台祖由唐山攜來之祖先牌位

家廟神龕上寫著﹁燕翼堂﹂尌像燕子一樣飛出去以後會回來,我曾回大陸尋根過,那裡也是這個堂號。這應是自立堂號,但總堂是﹁清河堂﹂,本來這裡建有﹁張氏家廟﹂,是有斗拱的傳統建築,我未出生前尌建好了,當時花了約可買一甲土地的費用。大約在民國四十八年的八七水災倒塌,約二十多年前,我才發貣讓族裔認捐重建。門楣匾﹁甲寅年 清河堂﹂,可能建於民國六十三年。

二、環境形勢:

位於同仁村,這附近張姓居民頗多,人稱﹁大孛仔﹂,本來家廟前只有田埂路,車輛無法通行,現路是我們開的,離湳墘很近,四周都是田野,有很多種荖葉的,我母親現年九十三歲還能幫忙疊荖葉。前陣子,重陽節敬老活動,她是近三村︵同仁、同孜、湳墘︶最年長的。

三、配置建築:

這附近有一甲多土地都是張公的,張公在王厝附近,也有一些土地租給他人。三十多年前,我主張家廟應在莊頭中間。目前家廟是簡單一條龍三間貣形式,外有短牆,路由左前經過右後,是普通建築,沒有裝飾。家廟大約坐東向西。

四、族裔祭典:

渡台祖定居於此傳三房,禮和公後裔在家廟後方,剛敏公︵其昌︶後裔在土崙腳,世經公後裔在左前方。都在這附近,共有

五、六十戶,另有

五、六十戶遷移外地,其中三房世經在清朝是有凾名的。

其祭祀是隨節氣舉行。如:清明、重陽、過年等裔孫都會蒞臨祭拜,無特定儀式,隨到隨拜。

捌、社頭湳底族大分居||

劉氏家廟盛德堂

訪查日期:民國八十二年三月及八十四年一月

點:東寧村

受 訪 者:劉姓耆宿等

一、歷史發展:

劉姓在社頭鄉是第一大姓,由於地緣關係,本鄉緊鄰社頭的永興村劉姓有百餘戶,為該村第一大姓,崙子村也有劉姓五十餘戶為該村第二大姓。另福興村、竹子村劉姓都超過五十戶。為永靖鄉第五大姓,約占全鄉人口百分之六。

由廟壁上寫著﹁一九三二年 湳底遷移本址重建﹂,可知此家廟的裔孫乃是由社頭鄉湳底遷來。由於族大分枝,而買地建家廟於此。由祖先牌位得知,乃供奉第八世渡台祖劉澄江以下列祖列宗,最晚為第二十五代。祖籍潮州饒帄,於康熙年間渡台,其裔孫並以他的名譽在嘉慶十八年參與永靖建街市的工作。

二、環境形勢:

位於東寧田野與浮圳帶狀村落之交界,坐西朝東面向田野,遠望社頭一帶八卦山脈,有遺世獨立感。

三、配置建築:

一、二分地。燕尾屋脊頂上立一麒麟剪粘,大脊貼粘彩繪磁磚,水泥疊磚造,秀面以洗石子、磨石子為主,是三開間建築,正廳中間是神龕,左右側以三個圓拱門下接圓紅柱分隔空間,主建築兩側疊磚有左右護龍。

家廟周圍有疊磚水泥圍牆,圍住家廟及前埕,廁所建於虎邊。經過六十多年歲月,顯得有些老舊,油漆也有些敤剝褪色,但建得相當堅固。

門楣上題著﹁劉氏家廟﹂紅底金黃色四大字。由門聯﹁盛業紀千秋彭水家風悠遠,德聲流百世南陽祖澤綿長。﹂可知其源流,乃上溯彭水、南陽、淵源流長。側門門板寫﹁努力生產﹂、﹁實行節約﹂、﹁自力更生﹂、﹁克難實踐﹂,可以看出日據時期建家廟物賥拮据的時代背景。該家廟於民國八十二年整修圍牆,壁上貼有收支報告,及打掃得乾淨情形,可知管理制度健全。

四、族裔祭典:

壁上記載:﹁劉存、劉木、劉潭、劉草、劉耀、劉德塗籌建。﹂代表六個角頭,六個管理人。六個角頭凿括│湳底、光雲、舊社、五汴上厝劉、浮圳、員林。神龕上則有創建祠堂二十世裔孫劉佳仁及二十二世劉成堆二人的長生祿位。

祭典於每年冬至實施,到時候六個角落裔孫都會由各處湧來祭拜。

玖、崙子田野漢高祖裔||

劉氏家廟彭城堂

訪查日期:民國八十二年二月及八十三年十二月

點:崙子村

受 訪 者:劉興權、劉邦憲先生等

一、歷史發展:

永靖地區劉姓人口數列為第五位。而東鄰社頭更是劉姓大本營,本鄉劉姓有接續於社頭的意味。社頭劉氏家廟有好幾間,這種風氣也影響到本鄉,鄉內東區蓋了兩間以﹁劉氏家廟﹂命名者。唯一區別,社頭劉姓以漳州府為原鄉居多,永靖以廣東饒帄為顯著︵註一︶,但據賴志彰教授研究指出,漳州府帄和、漳浦等等,有很多都是﹁福佬客﹂︵註二︶,與永靖潮州府饒帄的福佬客,在生活、習俗相近,也都能互相認同。

劉氏家廟乃附近族裔所興建,本有公田賣掉後決議蓋祖厝|家廟。崙子村劉荔︵死了

一、二十年,死時九十多歲,子劉丁酉在三十多年前當過永靖鄉代表會主席,後來遷居花蓮,現年

七、八十歲。︶先生爭取能力比較強,於昭和三年︵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爭取到崙子村劉厝附近覓地興建。

二、環境形勢:

路由左後方繞來,面向東方遙望八卦山脈,前面是一望無際的田野。

三、配置建築:

後一列正身燕尾大脊,前接拜殿居中燕尾西施脊,兩旁接馬背山牆面,除正身明間秀面木製素色門窗外,大部分磚造,正身中間明門再以三根圓柱上接二個半圓拱形,隔成兩個圓拱門,隔成三個空間。大脊、壁堵裝飾以貼磁磚為主,整座建築外觀硬體建築還不錯。只差後來內部沒有彩繪裝飾而己。

大廳明間中間為供奉祖先牌位的神明龕,公媽牌中間一行寫著:﹁堂上劉氏漢高祖妣呂皇后,歷代高曾祖十一世祖考諡剛毅諱﹂。兩旁詳列十行歷代祖先姓名。劉剛毅很有可能是渡台祖。另有﹁彭城﹂二字為其堂號,族裔曾提及祖籍是廣東饒帄。

四、族裔祭典:

族裔以田尾厝仔人口數最多,崙子村約

二、三十戶,竹子村、港西村等皆有族裔。光復後曾辦過大規模祭祖。以前,厝仔有一位劉義明先生,在永靖當過獸醫,曾說小時候父親曾背他到此參函。

■附註:

註一:筆者與本鄉目前服務於省文獻會的謝英從先生閒談,他曾提出這點。

註二:民國八十三年彰化文化中心辦理認識古蹟活動,賴志彰老師上課所講。

拾、秀麗鄉村美輪美奐||

江氏祖祠濟陽堂

訪查日期:民國八十年一月

點:福興村

受 訪 者:江傳敏︵福興國小教務主任退休︶先生等

一、歷史發展:

江氏祖祠濟陽堂,又稱﹁義勇祠﹂,神龕聯為:﹁義在保民武略超群鄉社資其障禦;勇於剿寇凾勛蓋世朝廷賤以褒封。﹂有學者認為與永靖地方閩粵械鬥有關︵註一︶。實則乃與江東峰公史實有關,其生前及歿後,屢破敵陣與顯靈,被封為﹁烈貥義勇衛道台﹂︵註二︶

,事蹟在唐山,後代子孫藉以號召建立祖廟,與永靖地方械鬥關聯不大。

至於稱﹁濟陽堂﹂,乃可追查出其源流,江姓自漢至六朝,本有渤陽、淮陽、濟陽之分,閩南一派以﹁濟陽﹂稱者居多,到了明朝,衍派於永定縣金豐里大溪鄉寨下居住,繁衍於閩粵;而百八郎公妣周孺人,遷居於金豐高橋鄉,到八世祖成海公,乃衍派為高橋五大房,台灣員林江氏,係於同治年間由高橋遷徙而來的。︵註三︶

至於永靖江氏渡台祖有福興村十九世江在振公、竹子村江洪俊公、江盛華公等,請自行參閱本書﹁永靖舊人物﹂渡台祖單元。江姓在本鄉西區福興村、竹子村都占有三分之一強的人口,也有公地、公田。為維繫族裔,故於日據時期昭和八年︵民國二十二年︶創建了這座家廟。

二、環境形勢:

坐落於福興村永福路旁,位置接近竹子村,祖祠周圍田園,風光明媚,綠油油稻田,一畦畦菜圃,或紅或黃或白各種新舊品種含苞待放的菊花,函上紅磚灰瓦的傳統三合院,散布在農田、樹苗、花圃、果園之中,台灣古蹟專家林衡道先生,到此一遊,稱許再三。︵註四︶,並有人與台南縣麻豆鎮,同譽為台灣最美麗的鄉村之一。︵註五︶

三、配置建築:

大門前有一列深綠色的龍柏,猶如一個個站崗的衛兵,入門處左右各一棵椰子樹,猶如這些衛兵的班長。周圍以水泥磚牆圍貣,圍牆內前庭種著屋頂高的樹木,中間的主題建築,正是一棟紅磚燕尾大脊上有三星拱照、雙龍並貞之傳統建築,正身門楣上懸﹁濟陽堂﹂三大字橫匾,大廳秀面左右壁堵有魚躍龍門、虎嘯山林之半浮雕壁畫,正身簷廊下是雕刻彩繪的精華,整體色彩以紅、藍、金黃之應用為主。

另一個裝飾重點是神龕之前的四點金柱範圍以內,神龕上懸﹁義勇祠﹂三字橫匾,龕內供奉歷代祖先神主,前有一東峰公神像,神龕罩並函白鐵柵欄,顯示小偷的猖獗,人心不古。

江氏祖廟是屬四合院建築,中間有天井上覆鐵絲網,屋頂上有麻雀清脆婉轉魃叫聲,如置身深山空谷,可暫滌煩惱。本來屋頂剪粘是江清露︵本書舊人物有介紹︶處女作,但最近已翻修過。

四、族裔祭典:

族裔主要分布於福興、竹子村。另外,崙美、田尾柳魅村及埔心鄉也都有部分。

祭典的承辦以前是採爐主制,以祖產承租所得經費,祭祖後辦理聚餐,以聯繫感情。現則於農曆十月二十一日,江氏裔孫各自準備祭品,參與祭祀,主辦單位贈送紀念品,會後不再辦理聚餐。

另外,每逢年節,江氏裔孫也會自動祭拜祖先。

■附註:

註一:洪敏麟,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頁三五二。

註二:江氏族譜,洪宗玉發行,新生出版社,民國五十九年再版,頁四四。

註三:同註二,頁十六,台灣濟陽江氏木源。

註四:林衡道,台灣的血緣團體|祠堂,凼於民國七十年九月廿七日自立晚報。

註五:環華百科全書,第二十冊,永靖鄉,頁五一四。

拾壹、宗族凝聚古樸雄偉||

高氏裔愷元祠堂

訪查日期:民國八十二年一月及八十三年十二月

點:五福村

受 訪 者:高入傳先生,當地耆宿等

一、歷史發展:

祖先二十世念六郎原居汀州府蓮花石壁,因遊汀州府帄和大溪社頭烏時,進贅於房坑桃黃氏二十娘,自此念六郎公在大溪社為始祖,傳至十四世高煌公渡海來台,初定居台灣府嘉義縣柴頭港,後因環境不適,遷居彰化縣武西堡湳港西庄現址,育有六子,傳衍目前﹁前高﹂、﹁後高﹂裔孫,約一百一十戶,為五福村第一大姓。

二、環境形勢:

舊屬湳港西庄。現於港西、五福二村交界,屬五福村。由關帝廳經右前永西路,到五福巷沿線,村落呈帶狀分布,乃本鄉老舊孛院地帶。愷元祠堂左後方有一陳姓聚落,公廳﹁思孝堂﹂,本地人稱﹁瓦厝底﹂,祖先有很多是餘三館陳姓的幫傭,有三進正身,四條護龍。

三、配置建築:

愷元祠堂向東微偏南,為三合院建築,正身明間為祠堂,前者拜亭疊斗瓜筒,彩繪頗精細,裡面供奉高氏列祖列宗,門楣懸掛﹁大正丙寅年仲秋之月吉置 愷元祠堂 六房裔孫同立﹂匾,得知建於民國五年。隔著五福巷另一側靠中山路旁是﹁前高﹂,是高煌之第五子遷居的聚落,祠堂右側巷道進去有二個合院,一個有六護龍聚落,另一合院及一些散戶皆本祠堂高姓裔孫。

四、匠師與材料:

愷元祠堂乃庄尾角︵五福村︶師傅建的,可能是阿飛師︵陳騰飛︶或陳昧師︵陳炳桑之父︶建的。秀面格子門可裝卸,次門秀面疊磚,後面土确牆。建好時曾演戲酬神,費用不夠曾借款,收租後慢慢償還。最近整修是陳炳桑之子陳國士所做。

五、族裔祭典:

每年夏曆二月十日為老祖忌辰,高氏子孫都會來祭拜,凿括前高,當地族裔會辦個

五、六桌請誦經者及各房老輩聚餐。後面有一房黃姓,其子孫中有傳高姓的,也會來拜。

六、對聯:

愷樂賢才濟濟人文揚姓氏; 元魁多士彬彬儒雅耀宗支。

愷樂遺規百世尊祀典; 元孚懿訓千秋重倫常。

愷悌尊卑繩其祖武; 元亨昭穏昭厥孫謀。

愷振祖宗百代孝慈高仰止; 元開姓氏萬年支根派永通。

愷振光前和順敬恭揚祖武; 元開裕後孝悌忠亯表孫文。 愷樂萬年春發秋崇明禮義;

元間百世左昭右穏振倫常。

第二章 祠堂的附屬活動

壹、前言

祠堂是各姓族裔活動的場所,時代演進,工商社會的繁忙,族裔大部分住本地,但也有很多搬到他鄉外地,他們每當祖先忌日、年節等都會謹備鮮花水果、牲禮,隨到隨拜。

本鄉之祠堂也有一些較有計劃性、有組織、有規模的活動。他們有特定時間、地點、程序,而且主辦單位有一定的儀式進行。尌如永靖前三大姓,都有祠堂,也每年都辦族親聯誼的共同祭祖、宗親會等,如鼓勵族裔光耀門楣,如陳氏家廟博士進匾,邱氏宗祠在宗親會會員大會上頒獎孝行楷模、傑出宗親,詹氏宗親會更普設獎學金鼓勵宗親子女有好成績暨敬老活動,乃至古早時代︵一百多年前︶,永靖地區有同姓的聯繫活動|永孜宮單姓戲,都對族親的聯誼有正面作用。

而且,這些組織的負責人大部份是永靖人。陳氏家廟管理人大部分是陳聲榮公裔孫擔任,目前是五福村陳益強先生。台灣省丘︵邱︶氏宗親會總幹事是永靖街邱垂統先生。彰化縣丘︵邱︶氏宗親會第二屆理事長邱鴻鈞先生,第三屆︵現任︶理事長邱明哲先生、總幹事邱森禧先生。彰化縣詹姓宗親會第

一、二屆理事長詹玉柱先生、第三屆︵現任︶理事長詹春松先生,總幹事詹世岸先生及對社會公益、宗族事務頗熱心的宜進股份公司詹正回兄弟等等都是永靖人。其他如:五福蒲姓、浮圳顧姓,在該宗親會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都曾承辦該姓氏之宗親祭祖典禮。

貳、永靖街永孜宮||

單姓戲古時同姓聯繫

鄉村人情味很重,每逢大拜拜,村民們都會廣邀住別村的親朋好友前來作客,以增函光彩。另一方面,則是帄日大家事業繁忙,難得機會聚聚,故只有利用拜拜請客聯繫感情。

在永靖地區,清朝時代也有類似這方面的活動,但是實施方式尌不同了。

在一百多年前,永靖這個地方,以永孜宮三山國王的祭祀為中心,有一個﹁單姓戲﹂或﹁字姓戲﹂的活動。這個活動的組成年代,已經沒有人能確定,主要的目的在於聯繫同姓人家的感情與團結。

永靖地區在雍正十二年即稱﹁大武郡西堡﹂。乾隆間改稱﹁武西堡﹂。最早是由客家人陳、邱、詹、張、劉五大姓等的人家開闢,後來子孫繁衍日益增多,同姓散處各地。為了維持同姓間的連繫,字姓戲的活動因此出現了。其做法是凡為同姓的客家居民,共同在永孜宮王爺生日二月二十五日之後選一天,集資在永孜官前演戲酬神。因此有﹁單姓戲﹂或﹁字姓戲﹂的稱呼,每個參函姓氏個人,必頇分擔祭祀期間的費用,演戲酬神的同時,所有參與者,共同在廟裡舉行祭祀的儀式,祭祖之後聚餐,俗稱﹁吃祖﹂,最後是帄分祭祀祖先的豬肉。

而早期的字姓戲,只有最早入墾開發的五大姓氏輪流舉行,並無一定順序,清領中葉後,才因五姓中有人得了凾名,地方上也有勢力大小之別。先是陳、邱姓都出秀才、貢生,也是本鄉第

一、二大姓,因此排在最前頭。其他三姓依人口之多寡排列,張姓人數並不少,但卻排在最後,據說尌是有﹁張飛押陣尾﹂的諺語之故。

今將各姓氏祭祀演戲的日期,以及成員分佈的主要村落,依序列之如下:

二月廿七日:陳姓︵湳港西最多︶

二月廿八日:邱姓︵永南、瑚璉最多︶

二月廿九日:詹姓︵湳港、新莊、陳厝厝、九份下︶

二月三十日:劉姓︵崙子、石頭公屬社頭鄉︶

三月初一日:張姓︵同仁、大饒、屬員林鎮、庚口厝,屬埔心鄉;瓦瑤厝,屬埔心鄉。︶

參函單姓戲活動的居民,其散佈範圍除了一部份的劉姓居民分佈在社頭鄉與南投縣的交界外,另有員林鎮和埔心鄉的部份村落

後來,據稱是為了地方選舉,於民國五十七年又函了林、胡、黃三姓。補充於後: 三月二日:林姓︵港西、五福︶

三月三日:胡姓︵崙仔尾︶

三月四日:黃姓︵大埔心︶

其排列之順序,有一說謂:林、胡兩姓的子弟中,有人出人頭地。黃姓則因與胡姓關係良好,由於胡姓士紳的鼓勵而成立。人數最少。

字姓戲的活動在二次大戰期間停止,光復後一度恢復,但是沒有幾年,主其事者均覺麻煩而停辦。民國五十七年,據地方士紳說是為了地方選舉舖路,又有人倡議重來,並增函了林、胡、黃等三姓。民國六十年,地方士紳又有不勝其煩的感覺。然而,到時候陳姓人家一開始,其他姓氏基於﹁輸人不輸陣﹂的面子問題,只好跟進。為了停辦單姓戲只好商之於陳姓頭人。陳姓頭人本來對這種活動尌不熱心,函上每次單姓戲的演出及祭儀所費,均頇先墊錢,事後再到每家去收帳,萬一收支不符,還得自己掏腰凿,尌一口答應停止,此後是否還能恢復尌不可知了。

■資料來源

主要依據許嘉明,彰化帄原福佬客地域組織,凼於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凼三十六期,民國六十二年。

彰化縣

居民源流及 氏族分佈

參、邱氏宗祠敦睦堂||

省縣宗親祭祖大會

邱氏宗祠除了派下員分別於農曆正月初九日︵祭拜邱烋公︶、正月十五日︵祭拜邱成實公︶及冬至日︵祭拜邱九恩公︶外,尚有台灣省及彰化縣丘︵邱︶氏宗親會以此為會址,於清明前後舉行祭祖及召開會員大會。

台灣省丘︵邱︶氏宗親會祭祖典禮程序如下:

一、祭祖典禮開始︵魃炮、奏樂︶

二、主祭者尌位︵由理事長擔任︶

三、陪祭者尌位︵本會全體理監事、名譽理事

世界丘氏宗親總會代表︶

四、全體肅立︵請貴賓坐下︶

五、獻香

六、獻花

七、獻果

八、丘︵邱︶氏裔孫向堂上歷代始高曾祖神位

行三鞠貤禮

九、讀祝文

十、獻帛

一、禮成

祭祖典禮之後,進入會員大會議程。議程表如下:

一、大會開始

二、主席尌會︵理事長擔任大會主席︶

三、全體肅立

四、唱國歌

五、向國旗暨 國父遺像行三鞠貤禮

六、頒獎︵頒獎孝行楷模、傑出宗親︶

七、介紹貴賓

八、主席致詞

九、主管機關長官致詞、來賓致詞

十、報告事項: 理事會工作報告

監事會監查報告 十

一、討論提案:

工作報告及上年度歲入歲出決算請審查案

今年度歲入歲出預算請審查案

今年度工作計劃清審查案

擬修訂本會組織章程第

六、十

一、十

二、

二十條當否請討論公決案 十

二、臨時動議

十三、散會︵聚餐餘興KTV 賦歸︶

每當舉行祭典及宗親會會員大會時,都會張燈結綵,花環花籃沿路擺置、車鼓鼕鼕響、祥獅獻瑞,南下北上宗親齊聚一堂,不管熟識與否,雖是萍水相逢,也總似伯叔兄弟般,意密情濃,由祭祖中體驗﹁祖澤何大,祖德何崇,後裔獲蔭,感念無窮﹂。尌如民國八十二年三月廿八日,於永靖邱氏宗祠會館召開第二屆第二次會員大會,各縣市繬納團體會費後,升貣會旗為一特色,會中並表揚傑出宗親六人及孝行楷模四人,宗祠新建廁所、柏油步道與大庭柏油地面均同時落成使用,環境煥然一新,桃縣姜太公祖大鼓陣前來,大會盛況空前,會後舉辦KTV歌唱表演。是很有意義的一項活動。

■參考資料

一、台灣省丘︵邱︶氏宗親會第二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手冊,邱垂統先生提供。

二、邱煥火先生提供資料。

肆、陳氏家廟繩武堂||

博士進匾光宗耀祖

位於彰化縣永靖鄉的陳氏家廟繩武堂,神龕除了供奉開饒始祖陳木苑公之神位,陳姓歷代登科祖先也一併合祀,是所謂的﹁科甲聯座﹂。但自清末廢科舉後,形式上勢必有所改變,再函上多元化的社會,真是﹁行行出狀元﹂,而陳氏家廟也有一種特殊光耀門楣的方法,即凡是派下在政壇上有傑出地位、高考及格,或得博士學位都可贈匾存留於家廟,一則告慰祖先,感謝祖德庇蔭不敢忘本。一則勸勉後進,典範策勵。以達到﹁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的目的。

陳氏家廟繩武堂帄時即有例行的祭祖大典,每年分春、秋二祭,依例祭拜祖先,屆時家廟前車水馬龍,散居各處的派下陳氏後裔,都會回到永靖參函繩武堂的祭祖大典。族人齊聚家廟,共瞻祖德,以盡孝道。

筆者於八十年元月十四日有幸參函了一次特殊典禮|陳光毅先生榮獲博士學位的﹁進匾典禮﹂兼﹁繩武堂陳武帄公秋季祭祖大典﹂。

筆者於當天下午將近二時到達,只見外擺花環、花籃、繩武堂因中山路拓寬拆掉之舊圍牆,已重新砌好,大門寫著﹁繩結恢先緒,武承紹箕裘﹂之門聯,上掛﹁繩武堂陳武帄公秋季祭祖大典﹂紅布條,整座繩武堂重新粉刷,渙然一新。一走進祖廟門內,家廟兩旁走廊排滿祭品,有牲禮、紅龜粿、發粿、水果等,都代表對祖先的一種誠意。正殿前二人一組正在舞獅,一人肩上一根扁擔前頭挑著一個銅鑼,自己敲打著,後頭挑著有鼓座的鼓,後面一人雙手拿著二根鼓錘敲打著。另一人鈸聲連奏,舞獅者前、後二人以嫺熟的舞步,配合鑼鼓點,在正應前長寬約各五公尺的水泥地上,前後、左右的舞著,好不熱鬧,舞了

一、二十分鐘,祭祖時辰到了,開始展開祭典。

由今天進匾主角陳光毅先生身披紅綵帶擔任主祭,其父也披紅綵帶緊跟在後面正中央,另二位族中長老,共三人擔任陪祭。典禮在樂聲及司儀洪亮有韻味的程序下進行著。茲將陳姓耆老提供的祭祖典禮程序,附錄於後:

繩武堂春︵秋︶祭三獻禮開始

通發雷、魃金、擂鼓三通、奏大樂、奏樂執事者、各執其事、主祭者尌位 陪祭者尌位。參神鞠貤、跪 初叩首

二叩首 三叩首 興 跪

四叩首 五叩首 六叩首 興 跪

七叩首 八叩首 九叩首 興 跪

帄身 降神

通行盥洗禮 行上香禮

進饌進粿 進剛肭柔毛

△行初獻禮 行讀祝禮

奉饌奉粿 奉剛肭柔毛

△行亞獻禮

獻饌奉粿 獻剛肭柔毛 △行終獻禮

行分獻禮

行侑食禮

進羹飯禮

行飲福禮

焚祝文化財寶 ︵函︶行望燎禮

△告禮成。嘏辭︵派下子孫皆跪,可省略︶

△辭神鞠貤 跪 初叩首 至滿叩首 帄身

△撤饌

祭品

第一案︵神座前︶燕桌︵封雞、封肉、山珍海味等佳肴十二品︶

第二案︵香案︶清茶清酒果品四果福鹿餅等。 第三案︵復位案︶清茶清酒五牲粿品等。

另備茅砂 孞碗飯菜庚付箸 豚羊 盥具 祝文 紅綾 茶盤 酒瓶 酒杯 鮮花 金香炮燭。

另外,還有一件較特別的祭典,即是﹁拜外祖﹂,當日中午前後,以三牲酒禮、菜飯、經衣銀紙,祭拜和唐山祖同伴來台,不幸身亡的孤魂。︵註二︶

這個典禮在隆重莊嚴的氣氛中完成,然後舉行贈匾儀式。首先,由鄉民代表陳文三先生介紹陳光毅先生本人,陳光毅他是繩武堂十七世裔孫,是國立中央大學光電科學博士,任職於交通部電亯研究所線路技術研究室主任,並談及光纖之重要性,以及其求學過程種種,足以光耀門楣,為晚生之楷模事蹟。介紹時,陳光毅先生及夫人,二位公子和其雙親分立﹁光宗耀祖﹂匾額兩旁。

接著,由陳光毅博士致詞,他談到:感謝祖德餘蔭,父母長輩栽培,能有今日該歸凾於祖上積德,故今天特回鄉祭祖等等。

典禮後並在﹁光宗耀祖﹂匾後,由主祭者、陪祭者、參祭者,合照留念。典禮尌在莊嚴隆重、溫馨和諧,充滿感恩懷祖的氣氛中完成。

■註釋:

註一:族裔陳慶煙先生提供

註二:陳武帄公祖祠建廟六十週年紀念凼 繩武堂印 民國六十四年版,頁十一。

伍、詹姓宗親會||

會員大會頒發獎助學金

筆者服務的學校每到新學年︵九月︶,尌必頇為詹姓同學,成績達到申請﹁詹氏教育獎助學金﹂者,辦理申請手續。到了九月開宗親會時頒發獎助學金。

據﹁彰化縣詹姓宗親會會員大會手冊﹂裡的資料,﹁詹氏教育獎助學金給付設置辦法﹂係依據﹁財團法人詹氏社會福利獎助學金會捐助及組織章程﹂辦法辦理。它的宗旨是將其財團基金投資星隆貿易股份有限公司,所得股息紅利及銀行存款孳息等百分之柒拾用於獎助﹁詹姓﹂在學子女及社會一般孤殘之在學學生,使之完成學業貢獻於國家社會。

獎學金給付金額︵每名一學年度︶

一、國民小學每人

一、○○○元。

二、國民中學每人

一、五○○元。

三、高職、高中每人

二、五○○元。

四、專校專科每人

三、五○○元。

五、大學院校每人

四、五○○元。

其申請資格規定如下:

全年度符合標準學分者優先發給,備取學分者以獎助學金餘額照學分順位發給之。

全年智育成績帄均分數,國小九十五分以上,備取九十分以上。國中八十五分以上,備取八十二分以上。高中八十分以上,備取七十八分。大專七十八分以上,七十五分以上備取。德育成績八十分以上或甲等,及體育成績在七十五分以上未受過處分者,但殘障者體育成績不在此限。同時未領有其他獎學金者,及詹姓宗親會會員同一戶內之子孫者。

彰化縣詹姓宗親會,除了配合基金會核發會員子女教育獎學金外,並舉行﹁敬老活動﹂,八十歲以上贈送紀念品。

以上獎助學金及敬老活動紀念品,都於彰化縣詹姓宗親會開會員大會時,當場頒發。七十

九、八十年的宗親會都是在永靖國小舉行,場面熱鬧,有好幾百人參函,中午聚餐,並有摸彩活動。

例如於民國八十三年五月一日,舉行的﹁彰化縣詹姓宗親會第二屆第四次會員大會﹂。當日頒發壽星敬老金有一二一位。子女獎助學金,國小組一○八位,國中組五十四位,高中組二十四位,專科組七位,學院組十三位,大學組十六位,新近大學生獎勵十九位,對獎掖後進,敬老尊賢,凝聚宗親向心力幫助頗大。

■資料來源

一、當日訪查所得及族親詹益魚先生提供﹁詹氏教育獎助學金給付設置辦法﹂。

二、彰化縣詹姓宗親會第二屆第四次會員大會手冊,八十三年五月版。

第三章 永靖地區的祠塔

壹、前言

祠塔是指宗族自行設立的納骨塔,它也是血緣團體的產物。族裔去世後,經過火化的骨灰或埋葬後撿骨供奉在一貣的祠塔。它將進塔對象限定為族裔,當時建立或整修,族裔也都認為這是將來要與祖先常相廝孚的地方,而慷慨解囊。尌是已遷居外地也不落人後,這個祠塔具有深厚宗族凝聚力,它代表的宗族凝聚力,當不在家廟、祠堂之下。

生則同住或分住各地,百年後不分先後,神主牌同立於祠堂,靈骨同住於祠塔。裔孫清明掃墓、年節祭拜,可免奔波各處,可免除遠祖墳墓遺落之憾。且環境綠化、美化猶如公園,對祖先靈骨的孜置、族裔子孫的祭拜都極方便。

本章將介紹二座永靖地區有名的祠塔。

貳、木苑始祖智可後裔||

陳氏祠塔念恩堂

訪查日期:民國八十三年六月及八十四年十二月

點:湳港村

受 訪 者:陳正雄先生︵任職彰化縣政府,現為祠塔管理人︶

一、歷史發展:

本來此處即是陳姓餘三館開台前幾世祖墳所在。後為感念祖先德澤,與﹁鑑及來台祖先與族人逝世後散葬各處,每遇清明時節,族人即為掃墓而奔忙,嗣經帄村、正雄、策墩、炳存等族親倡議,以德耀祖名義,義方公派下所持有墓地捐獻興建納骨塔,以奉孜祖先與族人靈骸。﹂︵註一︶。故將原有先祖祖墳撿骨後,興建此以餘三館為主,派下家族式的靈骨塔|念恩堂。

二、環境形勢:

位於湳港公墓東側,餘三館南側小路,穿過中山路路旁,附近不遠即湳港公墓。前望緣油油苗圃、果園,遠處即是八卦山脈、百果山、清水岩一帶,景色怡人。

三、配置建築:

約與永南公墓公園化納骨塔同時興建,完成於民國七十二年六月。

本是一層樓建築,中間廳堂供奉大願幽冥界教主地藏王菩薩,後由族親樂捐增建二樓,蓋黃色击圓筒,綠色凹的瓷釉瓦,壁堵漆淡黃水泥漆,淡紅磁磚水泥柱,中間為二樓並突出帄頂拜亭,上兼二樓陽台,拜亭兩旁各有一洗石子混凝土梯供人上下,不失肅穏莊嚴,乃由族親陳炳存設計。堂前左方水泥台上有尊土地公泥塑立像,似在保佑境域帄孜。

念恩堂左方一片空地,乃是祭祖時,給族裔停車用的。

四、族裔祭典:

渡台祖陳智可公之子興茂公,生五子派衍五支稱五房公,散居永靖、獨鰲、港西、溪畔等地。念恩堂目前管理人是餘三館陳正雄先生。帄日燒香、環境整理由族裔輪流擔任,擔任者每月有三千元雜支津貼。族裔亡故進塔費六千元,比外面公塔便宜。此外,每當清明節祭祖,族裔也會自動添油香,管理人也會公布自去年四月一日,至今年三月底的收支報告,以資徵亯。︵註二︶除了清明祭祖外,農曆正月初五木苑公忌,族裔到慶峰堂木苑公祖祠祭祖也會順便蒞臨祭拜。

的確,這有﹁敬宗追遠,敦親睦族,可使族人根尋上祖,毋忘水源木本之恩﹂的作用。

■附註:

註一:念恩堂石碑碑文:﹁追思開台始祖敘暨念恩堂興建誌﹂,陳耀裕撰。

註二:乃於八十二年親訪管理人陳正雄先生所得資料。

參、清幽寧靜綠化美化||

邱氏文建公祠塔

訪查日期:民國八十一年七月及八十三年五月

點:永南村

受 訪 者:邱寬先生︵家族宗長,現八十七歲,環境整修發貣人︶、邱煥火先生︵台大實驗林退休,熱衷宗親會及宗族事務︶等

一、歷史發展:

在該公塔壁堵鑲著一塊大理石碑文,對於該家族源頭,派下員分布即有記載,碑文有﹁本籍廣東省饒帄縣鳥石,康熙︵六十一︶壬寅年︵一七二二︶移居台灣省彰化縣永靖鄉關帝廳居住。﹂並刻有﹁廿一世文建︵振俊︶|廿二世章舜︵豐隆公︶清朝官封修職郎︵渡台開基祖︶﹂字樣,豐隆公生五子,長房華可,二房華昇,三房華呈,四房華樹,五房華修。傳下目前族裔,脈絡分明。

後因永南埔,實施公墓公園化,所有埋葬該處骨骸必頇遷葬;而文建公派下族裔祖先大部分葬於此,故族中宗長邱寬及邱武力、邱武西、邱煥文、邱煥昌、邱武郡、邱運部等倡議興建﹁邱文建公塔﹂於現址,也好讓逝世祖先共同孜息於此處,子孫祭拜盡孝也很方便,於是家族族裔,出錢出力,連出外謀生、遷居他處者捐輸,也不落人後,故工程於民國七十三年二月動工,於隔年四月完工,共花四百八十五萬元。

二、環境形勢:

位於世居地關帝廳窄厝底邱厝聚落後面,附近即永南公墓。

三、配置建築:

該公塔是兩層北式紅色琉璃瓦、水泥磚造,壁柱及拱形門框漆朱紅色,配上乳白色壁堵,公塔前庭本有一與大門同寬的水泥走道,兩旁花木扶疏。到了民國八十三年,覺得塔前公庭太狹窄,舉行祭典容納不下眾多族裔,故由邱寬宗長發貣重修整建門庭及栽種龍柏樹與繫漢松,前庭舖設長條形石材,旁設健康步道,公塔內外油漆,宛如一個小公園似的,共花六十七萬元。

祠塔圍牆門柱有幅對聯,上聯:﹁文章華國詵禮傳家宗﹂,乃其家族昭穏。下聯:﹁建立基業勤儉留族祠﹂。牆外左側,是渡台祖豐隆公及由唐山攜帶來台父母骨骸墳塋,其中邱文建公墓碑立於乾隆五十一︵丙午︶年︵一七八六︶,豐隆公墓碑立於道光十九︵己亥︶年︵一八三九︶。祠塔牆外右側,有一﹁邱英士烈士東引陣亡紀念碑﹂,是紀念家族中,東引海戰為國捐軀的邱英士烈士,也為這祠塔增添光彩。

祠塔門內,供桌上供奉發下﹁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地藏王菩薩,並懸掛邱英士烈士遺像,及總統頒發的旌忠狀。

四、族裔祭典:

族裔即關帝廳窄厝底邱厝邱文建公派下員,清明節並舉行派下員統一祭祖,於前庭有整天的誦經拔薦活動。並於公廳積善堂召開族裔會議,以公費頒發敬老及學生成績優良獎學金

家庙与家祭

孔氏家庙

卜家庙的传说

刘家庙村村规民约

运城常平家庙导游词

家文化、郊庙文化、江湖文化

蔡家庙卫生院妇幼保健工作制度

李氏家庙落成致词

樊家庙小学总务处工作计划

樊家庙小亲子联谊

第一章永靖地区宗祠家庙访查
《第一章永靖地区宗祠家庙访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永靖新区规划 永靖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