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用“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指导研究性学习

发布时间:2020-03-02 05:25: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用“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指导研究性学习

内容提要:

研究性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国际社会比较认同和实践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是强调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创新和实践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研究性学习是对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理论的现代化阐述。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国际社会比较认同和实践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在广义上是指:学生主动进行探究的学习活动,适合所有学生,所有学科的学习。研究性学习狭义上是指:一门独立的课程。是指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师生互动,共同参与,通过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所以不论从广义还是狭义,研究性学习的本质都是强调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创新和实践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研究性学习的这一本质来看,他与陶行知先生70年前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是何等相近,几乎可以说是相通的。结合当今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的实际,探讨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运用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来指导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我认为: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我们在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提供指导和借鉴。

一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指导我们对研究性学习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陶行知先生在他给徐企同的一封信《小朋友孵鸡》中谈到:“小学教育中在教小朋友孵鸡方法时,把中国教育法演进过程划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凭先生教授,不许学生发问。第二阶段,是师生共同讨论,彼此质疑问难。第三阶段,是师生共同在做上学,在做上教,在做上讨论,在做上质疑问难。第四阶段,是师生运用科学方法,在做上追求作之所以然,并发现比现在可以做的好一些的道理。”陶行知先生认为“要想有美味而硕大的果子必须得跳上第四个阶段。第四个阶段是教、学、做合一的极则,它在此处已与科学打成一片了。”陶行知先生说得第三阶段,就是当前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和接受称为研究性学习的这种学习方式。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师生关系。要求学生在实践中,用已有的知识和理论为基础,通过实践去进一步深化和吸收书本知识及理论。而第四阶段,则是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所在,运用已有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指导实践,研究、探索、创新、概括总结出“做之所以然的本质和规律。指导学生掌握开拓创新之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指导对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探索

研究性学习的根本宗旨,就是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师灌输式、讲解式的教学方式和学生接受性、被动性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切入口和落脚点。同样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提出:把教学从课堂扩展到实验室、动物园、植物园、甚至扩展到社会,扩展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这两者都强调了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书本知识要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个教育的根本目的。这就为我们勾画了:提出问题(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艺术化处理后或者学生个人或小组感兴趣的、自选的、开放的、社会现实问题出发)。开展研究(通过个人或小组的合作,教师的共同参与,对所需的信息进行寻求,选择,作出判断)。提高能力(亲身感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样一个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基本模式。

三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指导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研究性学习,是对教师传统教育观念上的一次重大革命,他要求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上进行一次重大的变革,要求教师对原有的师生关系,知识结构进行及时的调整,和重新定位。

陶行知先生说“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教师只能通过自己做,才能正真把握教学的难点。只有通过自己做,才能不断改进教学的方法。而且教学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特别是研究性学习更是如此。因为研究性学习需要师生互动“师生共同在做上学,做上教,做上讨论质疑问难。”这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角色就必须重新定位。还因为研究性学习是一个综合的实践活动过程,他超越了学科概念的体系,他需要解决的问题,已不是靠哪一门学科知识就能完全独立解决的。况且研究性学习,还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学生感兴趣的、自选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往往不是教课书上可以找到答案的。往往会超出教师的专业知识领域,有的即使是在教师的专业范围内,也可能是教师未曾注意的。教师知识权威的地位,必然要受到较大的冲击。所以教师的角色,也必须进行重新定位。主动的从知识的传播者,定位到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学生实践的组织者、促进者,学生研究的引导者、合作者。营造一个“处处是创造之地”创设一个“时时是创造时”的氛围,从而达到培养“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研究性学习的最高目标。

四用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指导研究性学习内容的确定

陶行知先生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他从生活入手,探索和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陶先生主张的“教育与社会实际生活相结合的真教育和活教育。” 为我们确定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奠定了理论基础。研究性学习强调在学生学习书本知识,获得间接经验的基础上,更多的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主动探究获得直接经验,提高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这种指导思想,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就一定具有开放性、广泛性、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点,他应该是一个复杂的广泛的动态构成,他打破了传统的稳定性。所以说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但为学习者而且也为指导者的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广阔的天地,最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潜能。

从现行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来说,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内容: 1可在学科教学内容的重组以及与其他学科内容整合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如:可把小

学第十册语文书中《飞夺泸定桥》、《丰碑》、《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归为一组,结合社会学科中《红军不怕远征难》,《抗日战争的胜利》等课文进行整合,使学生在了解社会课知识的同时感受语文课的时代背景,便于在开展语文课的研究性学习时更广泛的搜集相关资料,通过内化,在更广泛的背景中学习语文。

2可结合课文,包括对某一作家的作品进行研究,对不同作家同一题材的作品进行比较,或对某一作家的作品的背景进行研究,对某一篇文章的语言精华部分进行研究等。

3因为任何语言文字,都离不开生活。所以还可以引导学生观测、发现语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

4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还可以结合班级中同学的思想行为、班风校貌等学生关心,了解,现实存在的小问题开展研究。

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是对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理论的现代化阐述,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但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形式、内容、动机和效果的有机统一。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索,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美味而硕大的果子。”

学中做,做中学,做学合一

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合一

用党建理论指导部队建设

教学做合一

学农研究性学习报告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对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启示?

基于“做学教合一”的中职数学指数函数教学实践研究

读“教学做合一”“少教多学”有感

论文 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 文档

用“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指导研究性学习
《用“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指导研究性学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