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含答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9:48: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应用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及系统总体技术等群体技术,实现多种技术功能复合的最佳功能价值的系统工程技术。

2、柔性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是由两台或两台以上加工中心或数控机床组成,并在加工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物料流和信息流的自动化。

3、传感器:传感器适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能把各种不同的非电量转换成电量,对系统运行中所需的自身和外界环境参数及状态进行检测,将其变成系统可识别的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

4、伺服电动机:伺服电动机又称控制电机,其起动停止、转速或转角随输入电压信号的大小及相位的改变而改变。输入的电压信号又称控制信号或控制电压,改变控制信号可以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及转向,驱动工作机构完成所要求的各种动作。

5、感应同步器: 感应同步器是一种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制造的高精度检测元件,有直线和圆盘式两种,分别用作检测直线位移和转角。

6、人机接口:人机接口(HMI)是操作者与机电系统(主要是控制微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接口,主要完成输入和输出两方面的工作。

7、PLC: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简称PLC.是一种在继电器控制和计算机控制的基础上开发出来,并逐渐发展成为以微处理器为核心,把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融为一体的新型工业自动控制装置,广泛应用在各种生产机械和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中。

8、变频器:变频器是利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将工频电源变换为另一频率的电能控制装置,能实现对交流异步电机的软起动、变频调速、提高运转精度、改变功率因素以及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功能。

9、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指通信双方就如何交换信息所建立的一些规定和过程,包括逻辑电平的定义、应用何种物理传输介质、数据帧的格式、通信站地址的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等。

10、MPS系统:模块化生产加工系统(Modular Production System)简称MPS系统,它是德国FESTO公司结合现代工业的特点研制开发的模拟自动化生产过程,集机械、电子、传感器、气动、通信为一体的高度集成的机电一体化装置。

三、简答题

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哪些?

答:一个较完整的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机械本体、动力源、传感装置、驱动执行机构、控制器等,各要素和环节之间通过接口相联系。

2.测试传感部分的作用

答:测试传感部分的作用:对系统运行中所需要的本身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参数及状态进行检测,传输到信息处理单元,经分析处理后产生控制信息。

3.传感器是如何分类的?

答:传感器的分类方法有如下几种:按用途、工作原理、变换原理、输出信号性质分类。

4.简述步进电动机驱动电路的组成。 答:步进电动机的驱动电路由脉冲信号发生器、分频器、脉冲分配器和脉冲放大器组成。

5.简述直流伺服电机两种控制方式的特点。

答: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控制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电枢电压控制,即在定子磁场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控制施加在电枢绕组两端的电压信号来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和输出转矩;另一种是励磁磁场控制,即通过改变励

磁电流的大小来改变定子磁场强度,从而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和输出转矩。

采用电枢电压控制方式时,由于定子磁场保持不变,其电枢电流可以达到额定值,相应的输出转矩也可以达到额定值,因而这种方式又被称为恒转矩调速方式。而采用励磁磁场控制方式时,由于电动机在额定运行条件下磁场已接近饱和,因而只能通过减弱磁场的方法来改变电动机的转速。由于电枢电流不允许超过额定值,因而随着磁场的减弱,电动机转速增加,但输出转矩下降,输出功率保持不变,所以这种方式又被称为恒功率调速方式。

6.为什么说接触器自锁线路具有欠压和失压的保护作用?

当失压和欠压时,接触器线圈的电磁吸引力消失或不足,接触器触点释放,断开控制线路,从而使电动机主电路断开。

7.简述PLC系统与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区别。

答:1)控制方式: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控制是采用硬件接线实现的,是利用继电器机械触点的串联或并联极延时继电器的滞后动作等组合形成控制逻辑,只能完成既定的逻辑控制。PLC控制系统采用存储逻辑,其控制逻辑是以程序方式存储在内存中,要改变控制逻辑,只需改变程序即可,称软接线。

2)工作方式:继电器控制系统采用并行的工作方式,PLC控制系统采用串行工作方式。

3)控制速度:继电器控制系统控制逻辑是依靠触点的机械动作实现控制,工作频率低,毫秒级,机械触点有抖动现象。PLC控制系统是由程序指令控制半导体电路来实现控制,速度快,微秒级,严格同步,无抖动。

4)定时与计数控制:继电器控制系统是靠时间继电器的滞后动作实现延时控制,而时间继电器定时精度不高,受环境影响大,调整时间困难。继电器控制系统不具备计数功能。PLC控制系统用半导体集成电路作定时器,时钟脉冲由晶体振荡器产生,精度高,调整时间方便,不受环境影响。另外PLC系统具备计数功能。

5)可靠性和维护性:继电器控制系统可靠性较差,线路复杂,维护工作量大,PLC控制系统可靠性较高,外部线路简单,维护工作量小。

8.PLC交流开关量输入模块和直流开关量输入模块分别适用什么场合?

答:由于交流输入模块电路中增加了限流、滤波和整流三个环节,因此,输入信号的延迟时间要比直流输入电路的要长,但由于其输入端是高电压,因此输入信号的可靠性要比直流输入电路要高。一般来说,交流输入方式用于有油雾、粉尘等恶劣环境,对系统响应要求不高的场合,而直流输入模块用于环境较好,电磁干扰轻,对系统响应要求较高的场合。

9.PLC开关量输出模块有哪几种类型?各能驱动何种负载?

答:PLC的输出模块有三种:继电器输出、晶体管输出、晶闸管输出。继电器输出型既可用于交流输出,也用于直流输出。晶体管输出型用于直流输出。双向晶闸管输出型用于控制外部交流负载

10.PWM脉宽调速原理。

答:PWM是英文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缩写,按一定规律改变脉冲列的脉冲宽度,以调节输出量和波形的一种调值方式。

11.控制系统接地的目的。

答:将电路、设备机壳等与作为零电位的一个公共参考点(大地)实现低阻抗的连接,称之谓接地。接地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安全,例如把电子设备的机壳、机座等与大地相接,当设备中存在漏电时,不致影响人身安全,称为安全接地;二是为了给系统提供一个基准电位,例如脉冲数字电路的零电位点等,或为了抑制干扰,如屏蔽接地等。称为工作接地。工作接地包括一点接地和多点接地两种方式。

12.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指标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主要包括系统功能、性能指标、使用条件、经济效益。

13.为什么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精度?

答:机电一体化技术使机械传动部分减少,因而使机械磨损,配合间隙及受力变形等所

引起的误差大大减少,同时由于采用电子技术实现自动检测,控制,补偿和校正因各种干扰因素造成的误差,从而提高精度。

14.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有哪些?

答: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有:机械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系统技术,白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测试技术和伺服驱动技术。

15.简述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中,详细设计的主要内容。

答:详细设计主要包括:系统总体设计;业务的分组;机械本体及工具设计;控制系统设计;程序设计;后备系统设计;完成详细设计书及制造图样;产品出厂及使用文件的设计。

16.简述A/D、D/A接口的功能。 答:A/D接口的功能是将温度、压力等物理量经传感器变成的电压、电流等信号转换为数字量。D/A接口是将二进制数字量转换成电压信号。

17.机电一体化产品对机械传动系统有哪些要求?

答: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机械传动系统的要求有:精度;稳定性;快速响应性;还应满足小型、轻量、高速、低冲击振动、低噪声和高可靠性。

18.S7-200 PLC有哪些硬件资源,如何对他们寻址?

答:S7-200 PLC的硬件资源包括输入输出映像寄存器区(I/Q)、标志位存储器区(M)、特殊标志位存储器区(SM)、定时器存储器区(T)、计数器存储器区(C)、顺序控制标志位区(S)、变量存储器区(V)、局部存储器区(L)、累加器(AC)/高速计数器(HC)、模拟量输入输出寄存器(AI/AQ)等,S7-200 PLC的寻址方式有立即数寻址、直接寻址和间接寻址三大类。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1

技术机电一体化复习题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附答案)

机电一体化概论第三章第四节复习题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含答案)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