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加油油油品体积损耗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0-03-03 13:38: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加油油油品体积损耗影响因素

自加油站油品实行体积管理以来,油品体积损耗已成为一个管理焦点,引起了各级管理者及操作人员的高度关注。为了进一步丰富加油站油品损耗管理知识,促进油品损耗管理规范、有序、持续发展,公司安全数质量科从“收油、付油、保管”三个环节,收集、整理了影响加油站油品体积损耗管理的相关因素,以供大家在实际工作中借鉴和参考,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一、收油环节(从油库流量表发货起,至油品被卸入加油站地埋油罐后止) (一)设施设备因素

1、油罐汽车

1.1、罐车容积表超检定周期,准确度发生变化,导致油品运输损耗不真实。

1.2、油罐车容积表检定误差大,计量结果不准确,导致损耗增大。 1.

3、罐车无公司安全数质量科、配送部及相关运输公司盖章的油罐容积表原件,以致容积表随意被换,容积表数据随意被改,导致运输损耗不真实。

1.4、罐车容积表传递不及时,未及时下发到库站或库站未留存相同板本复印件,导致计量标准失真。

1.5、罐车帽高(总高)被人为改变,导致运输损耗不真实。 1.

6、罐车经常无故维修,在维修期间放油,监管困难。 1.7、罐车轮胎磨损严重,钢板老化弯曲等,容积表发生变化,导致运输损耗失真。

1.8、罐车轮胎被换,气被放,容积表发生变化,导致运输损耗失真。

1.9、罐车钢板被换,容积表发生变化,导致运输损耗失真。 1.

10、罐车内设臵档板,罐内油品很难卸干净。 1.

11、油罐车内安放容器,存在暗仓暗管,油无法卸净。 1.

12、罐车上存在私安管线和阀门,容易被放油。 1.

13、油罐车罐体存在设计缺陷,底部油很难卸干净。 1.

14、油罐车装油超过安全高度,在运输途中油从计量口、呼吸阀等处溢出。或油罐车出现其它跑、冒、漏、滴现象,导致运输损耗加大。

1.

15、油罐车罐体变形或进行改造,未及时进行检定。 1.

16、油罐车无法密封式卸油,产生挥发损耗。

1.

17、油罐车密封不严,垫圈老化等,导致挥发损耗大,或被司机通过缓慢渗漏的方式从卸油口处进行偷油。

1.

18、油泵未与罐车彻底分离,导致油无法卸净,容易放油。 1.

19、油罐车上配备有卸油管以外的各种软管及抽油工具,可能被盗油。

1.20、油罐车有副油箱,可能被盗油。

1.

21、油罐车出油阀对角螺帽未铆焊,易拆卸,容易被放油。

2、计量器具 2.1、库站丁字尺、量油尺、温度计技术状况不良,油品收发测量数据不准。

2.2、量油尺使用前未进行零位比对,误差较大。

3、油库付油流量计

3.1、油库流量计发油误差未严格控制在±2‰范围内,导致发油超耗。

3.2、油库流量计未按期进行检定,导致发油超差。

3.3、油库流量计虽在检定周期内,但因使用时间长,磨损严重导致发油损耗偏大。

3.4、油库流量计为气温高时检定,导致在汽温低时发油损耗偏大。

3.5、油库流量计发油数据与电脑综合控制箱发油数量(开票数)不一致,导致产生损耗。

3.6、油库流量计出现故障(带气、跑冒漏滴等),导致发油超耗。 3.

7、油库流量计检定时与日常工作状态不一致(如流量、压力、温度等),导致发油损耗偏大。

4、场地

4.1、油库计量场地不水平,导致计量数据不准确。 4.

2、加油站计量场地不水平,导致计量数据不准确。

5、铅封

5.1、铅封设计缺陷,容易被打开。

5.2、铅封无编号,容易鱼目混珠,存在管理漏洞。 5.

3、铅封管理不善被盗。 5.4、未将罐车所有进出油口施封。

5.5、施封方法错误或不规范,未起到施封作用。 5.

6、施封不及时;施封位臵错误。 5.7、由罐车司机自行施封。

5.8、罐车分站装油(鸳鸯罐),站与站间衔接交流不够,监管不严。

5.9、罐车到站,油品验收入库未按要求进行铅封检查比对。

6、油罐

6.1、加油站地罐无容积表,无法通过地罐油品数量变化对罐车油品验收数量进行比对。

6.2、加油站地罐容积表检定误差大,或加油站地罐发生严重倾斜、沉降,导致容积表误差变大,致使加油站无法通过地罐油品数量变化对罐车油品验收数量进行准确比对,不能及时发现油品验收存在的问题。

6.3、加油站同一油罐有几套空积表,容积表选用错误。 6.

4、油罐密封不严(计量口、卸油口),卸油时挥发损耗大。

(二)人为因素

1、人工计量误差

1.1、加油站无计量员或计量员未经过计量培训且无证。 1.

2、计量员未在罐车指定计量位臵下尺。 1.3、计量员下尺时未核对罐车总高、帽高。 1.

4、计量员操作不规范,计量误差大。 1.5、罐车或地罐计量点下方有异物。

1.6、罐车未稳油15分钟或油罐内液面存在波动就进行计量 1.

7、地罐收油计量前后尺时,油高未连续测量2次,或地罐连续测量两次但误差超过1mm。

1.8、地罐油高连续测量2次,误差未超过1mm,但未取第一次读数。

1.9、罐车、地罐测量油高读数时间过长或读数方法错误。 1.

10、罐车、地罐水高测量时间未控制在5-30秒内。 1.

11、罐车测温部位未控制在油高中部。 1.

12、测温最少浸没时间少于5分钟。

1.

13、温度计离开测温点到读数时间超过10秒。

1.

14、读温度时,保温盒内液体洒出,导致温度数据变化较大。 1.

15、读温度时视线未垂直于温度计,导致读数错误。 1.

16、读温时,未先读小数,后读大数,未估读到0.1℃,导致读数错误。

2、人为故意因素

2.1、司机勾结发油计量员,通过改油温、空高,导致运输损耗不真实。

2.2、司机故意在不平整处交接计量。

2.3、司机故意在计量时晃动车辆,或催促缩短计量等待时间,导致计量出现误差。 2.

4、司机故意在罐车油罐内安装容器、暗仓暗管、挡板、阀门等,偷油换油,导致损耗增加。

2.2.5、司机故意更改、伪造进油核对单、提货单、罐车容积表等,采用各种手段偷油换油,导致损耗增加。

2.6、司机故意选择发油较差的发油台,导致收油环节损耗变大。 2.

7、司机故意拖延到站时间,经常在深夜卸油,利用光线、人员疲倦等因素增加计量误差,导致收油环节损耗变大。

2.8、司机在卸油时故意不配合加油站卸尽余油,不按要求移动车辆,不反复耸车,不上墩,导致收油环节损耗变大。

2.9、司机在卸油时故意私开油仓阀门致使前后仓串油,使油无法卸尽。

2.10、司机在卸油后故意阻挠加油站卸油人员上油罐车顶部观察确认各仓是否全部卸尽,导致油品未卸尽被盗。

2.

11、司机故意拒绝使用自带油泵将泵内油品抽出,导致罐车内余油未卸尽。

2.

12、驻库计量员偷懒,凭经验办事,故意不测油温、水高等数据。

2.

13、油库不认真检查入库车辆铅封。

2.

14、油库通过调整付油系统货冲量,改变流量计付油精度。 2.

15、站内人员勾结司机,在运输途中盗窍油品。 2.

16、站内人员出具虚假计量数据,乘机盗窍油品。 2.

17、站内人员不认真检查进出站罐车铅封。 2.

18、站内人员不履行油品计量交接制度,不测罐车油高、水高和油温。

2.

19、站内人员徇私情,对运输超耗不索赔,导致运输损耗增加。 2.20、有关人员不敢维护正义,对运输盗油情况不敢举报或不愿举报,怕得罪人,导致运输盗窍现象长期得不到控制。

(三)油温因素

1、驻库计量员未逐车测量油温,或油温测量不准,导致温差还原后的验收数量不真实,运输损耗增大。

2、驻库计量员有意出具虚假油温、空高和水高,导致温差还原后的验收数量不真实,运输损耗增大。

3、油库发油温度与加油站地埋罐温度之差形成的温差损耗。

4、站内人员不按要求对到站油品进行温度还原处理,导致运输损耗不真实。

5、到站油品温度还原计算错误,导致运输损不真实。

6、加油站卸油时未灵活运用温差原理,降低温差损耗。

(四)其它因素

1、进油核对单

1.1、进油核对单填写不规范,被司机更改。 1.

2、核对单填写模糊,导致监管无法顺利进行。

2、制度

2.1、管理制度不到位,有漏洞。 2.

2、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 2.3、对罐车考核、违规处罚不严格。 2.

4、对罐车运输监控不严。

3、卸油环节

3.1、油罐车未停在指定位臵进行计量,导致运输损耗不真实。 3.

2、卸油前未检查油罐车罐体、钢板、轮胎气压等情况是否正常,导致运输不真实。

3.3、卸油前未进行三确认。

3.4、加油站收油时只收不验,导致运输损耗不真实。 3.

5、收油环节未测罐车内水高,导致运输损耗不真实。 3.6、油品在卸油过程中,产生大呼吸损耗。

3.7、油罐车卸油时,未检查发现罐车、卸油管和所有操作孔盖、阀门有漏油迹象,导致损耗加大。

3.8、油罐车卸完后未按要求上油罐车顶部观察确认各仓是否全部卸尽,导致运输损耗加大。

3.9、油罐车卸完后未反复耸车,未上墩,导致罐车内余油无法卸尽。

3.10、油罐车卸完后未要求司机动用自带机动泵将泵内余油打出,导致罐车内余油未卸尽。

3.

11、卸油完后未将卸油管内余油顺流至地罐内。

3.

12、卸油完毕,加油站未认真对油罐车进出油阀打返程铅封,或铅封号码未登记,导致运输损耗监控环节出现漏洞。

3.

13、对接卸油品未进行地罐确认,导致对运输真实损耗心中无数。

3.

14、计量完地罐后尺高度,未迅速将油罐车容积表收油数量与加油站油罐容积表实收数量进行比对,就放油罐车离站,导致真实运输损耗得不确认和赔偿。

3.

15、加油站人员与驻库计量员在测量罐车空高时,下尺位臵不一致,导致计量偏差。

3.

16、运输距离不一样,导致运输损耗变大。

二、加油站付油环节(加油站通过加油机小批量付油过程)

(一)设施设备

1、加油机未按期进行检定,发油付误差偏大。

2、加油机计量器稳定性差,发油漂浮性大,导致发油超差。

3、加油机老旧,计量器磨损严重,导致发油超差。

4、加油机计量器付油误差未控制在±3‰范围内,导致发油超耗。

5、加油机计量器在气温高时检定,导致在汽温低时发油损耗偏大。

6、加油枪出现故障,不自封,导致发油超差。

7、加油机各部件(加油枪、加油胶管、泵、计量器等)保养不善,发生渗漏。

8、加油站输油管线渗漏导致发油超耗。

9、加油胶管老化,发泡变形堵塞油路,影响发油速度,导致发油超耗。

10、输油管线双门底阀漏,管线无法存油,管线和加油机中带气,导致发油带气。

11、加油机电磁阀损坏,导致发油超差。

12、加油机滤清器、出油阀等未定期清洗,被堵塞,影响发油速度,导致发油超耗。

13、加油机主板故障,导致发油超差。

14、加油机出现跳码、乱码等现象,导致发油超差。

15、加油机故障,挂枪后仍出少量油,导致发油超差。

16、加油机故障,开机出油不走码,导致发油超差。

17、加油机防作弊装臵未开启。

(二)人为因素

1、加油员不清楚每把枪的发油误差情况,加油心中无数,导致发油损耗变大。

2、加油员故意选择发油多的加油枪为熟人加油。

3、司机有意选择发油较多的加油机加油,导致发油损耗偏大。

(三)检定因素

1、加油机计量器强检效果差,发油误差大。

2、加油机强检时,未停止同品种同管线其它加油机加油作业,检定精度不真实,导致加油站发油偏多。

3、技术监督部门强检不规范,导致发油损耗偏大。

4、加油站与技术监督部门关系处理不善,发油损耗率未调整到合规的理想状态或技术监督部门拒绝用小流量进行检定。

5、加油站与技术监督部门关系处理不善,虽然发现加油机损耗偏大,但技术监督部门故意拖延或拒绝前往,导致发油损耗未得到及时控制。

6、加油机自检不认真(未按期自检、自检方法错误),导致对其发油损耗监控不力。

7、加油站20升标准罐误差大,导致对发油误差监控不力。

(四)其它因素

1、加油站摩托车多,以小流量发油为主,每次加油速度慢,导致发油超差。

2、加油站摩托车多,以小流量发油为主,每次加油数量少,基本上发的都是管线存油,受温度影响,导致发油超差。

3、加油站对热油处理不当,未做到快进快销,导致温差损耗加大。

4、站内人员不会维修加油机,故障长期无法排除,导致发油损耗加大。

5、油品在付油过程中,因大呼吸等而产生的蒸发损耗。

三、加油站保管环节(油品被卸入加油站地埋罐至被小批量付出)

(一)设施设备

1、加油站地罐容积表误差大,导致保管损耗不真实。

2、加油站地罐发生严重倾斜、沉降,导到容积表误差变大。

3、加油站附近存在炸山等作业,地罐发生震动、位移,导致容积表误差变大。

4、加油站附近存在炸山等作业,油罐管线发生渗漏,导致保管损耗加大。

5、加油站同一地罐有几套容积表,容积表选用错误,导致保管损耗不真实。

6、加油站地罐密封不严,蒸发损耗大。

7、加油站地罐计量口、卸油口未上锁,导致油品被盗。

8、加油站油地罐、管线长期被腐蚀,产生渗漏。

9、加油站地罐、管线防腐不够,容易渗漏。

10、加油站地罐、管线被浸泡在水中,温度低,导致保管损耗变大。

11、加油站管线部分或全部裸露在外,保温性能差。

12、加油站地罐、管线被埋深度不够,或者覆土层厚度不够,保温效果差,导致保管损耗变大。

13、加油站地罐与加油机距离过远,受温度影响大,导致保管损耗增大。

(二)人为因素

1、人工操作因素

1.1、日常工作中忘记将油罐计量口、卸油口处密封严,导致地罐油品挥发损耗大。

1.2、日常计量时间过长,导致地罐油品挥发损耗增大。 1.

3、加油站计量员未在地罐指定位臵下尺。 1.4、加油站计量员下尺未核对地罐总高。 1.

5、加油站计量员计量操作不规范。 1.6、加油站地罐计量点下方有异物。

1.7、加油站无计量员或计量员未经过培训无证。

1.8、加油站地罐油高未连续测量2次;或地罐虽连续测量两次,但误差超过1mm。

1.9、加油站地罐油高连续测量2次,误差未超过1mm,但未取第一次读数。

1.10、加油站测量地罐油高时,读数时间过长或读数方法错误,误差较大。

1.

11、加油站测量地罐水高时,测量时间未控制在5-30秒内。 1.

12、加油站地罐测温部位未控制在油高中部。 1.

13、加油站地罐测温最少浸没时间少于5分钟。

1.

14、地罐测温时,温度计离开测温点到读数时间超过10秒。 1.

15、读温度时,保温盒内液体洒出,导致温度数据变化较大。 1.

16、读温度时视线未垂直于温度计,导致读数错误。 1.

17、读温时,未先读小数,后读大数,未估读到0.1℃,导致读数错误。

1.

18、计量时,加油机未停止加油,盘点数不真实。

2、人为故意因素

2.1、站内人员出具虚假计量数据,应付检查。 2.

2、站内人员利用地埋罐容积表不准因素,盗窍油品。 2.3、站内人员利用回罐油监管不严,盗窍油品。 2.

4、站内人员利用自用油监管不严,盗窍油品。

(三)油温因素

1、加油站由于海拔高,温差大,导致保管损耗大。

2、由于温度变化,罐内油品产生小呼吸损耗。

(四)其它因素

1、因管线维修、管线充油、加油枪充油、移库、清罐、抽水杂等因素而产生的各种损耗。

2、油品抽样未开票做销售而产生的损耗。

3、校罐中,由于新、旧容积表之间的误差而产生的非正常损耗。

4、加油站地罐油品低库存导致罐内油品蒸发损耗增加。

降低油品损耗

油品损耗管理实施细则

油品损耗相关概念

影响AVX薄膜电容损耗因数的因素

《加油站油品损耗控制与管理》

浅析库站油品损耗及控制措施

影响焊锡因素

教学效果影响因素

02_加油员销售技巧(油品销售事业部)

加油员心得体会_油卡促销

加油油油品体积损耗影响因素
《加油油油品体积损耗影响因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