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20:19: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加减混合》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本课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混合计算,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和连加连减的基础上学习的。理解和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是本课的重难点,在充分理解图意后,通过摆圆片,加深理解图意,学会用划掉或圈起来表示飞走或去掉,渗透画图意识,同时也简化了图意,以便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再不断地追问引导下,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去抽象概括出:在一个数的基础上,先增加后减少就是先加后减的加减混合,并从中发现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巩固先增加后减少就是用先加后减的加减混合算式。并从中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内容:

教材67~6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掌握计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验数学的生活价值,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理解和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

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 教具准备: 例题图、小棒。 学具准备: 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调动,激发兴趣 1.口算: 4+3+2=

4-2-1= 2.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二、师生互动,共同参与 (一) 师导生动

1.教学天鹅例题1。

教师在黑板上贴4只天鹅。 问:原先有几只天鹅? 演示:飞来3只天鹅。

问:一共有几只天鹅?怎样列式?(4+3) 演示:又飞走2只天鹅。

问:飞走几只天鹅?怎样列式来表示飞走的2只? 学生回答:老师在“4+3”的后面写“-2”。

师: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连加、连减有哪些不同呢?

师:这个算式里有加法也有减法,是加和减混合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式题(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这样的算式读做:4加3再减2。(学生齐读算式一遍。)

师:加减混合式题怎样计算呢?你知道吗?(这道题是加在前面,减在后面,就先算4加3得7,然后再算7减2得5。)

学生齐读算式,请学生把这道题的计算过程说一说。

师:我们还可以用圆片代替天鹅把这个变化过程摆一摆。你看——

教师示范边摆边说:一个圆片表示一只天鹅,先摆几个圆片?(摆出4个圆片)表示什么?(表示原来有4只天鹅。)接下去怎么摆,(摆出3个圆片)表示什么?(表示,先飞来3只天鹅),继续往下说,(又飞走了2只天鹅)师做动作往上划出2个圆片。 师:如果不想把圆片拿走,能用什么方法表示飞走?(指名说) 师:在这里不方便划掉,所以用圈起来表示飞走。 2.教学天鹅例题2。

演示:先有4只天鹅,把其中2只移开,演示飞走。

问:有4只天鹅,飞走2只,还剩下几只?怎样列式?

板书:“4-2”。

演示:在黑板上又贴3只天鹅。

师:又飞来3只,现在一共有几只天鹅?怎样把刚才的算式接着写完整? 学生答:老师在“4-2”的后面接着写“+3”。

师;请同学们用圆片摆一摆天鹅飞来飞去的变化过程。

师:这道算式也是有加法,有减法,也是加减混合式题,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学生在书的方框里填数,指定学生说计算过程。

(二)生惑师动

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解答

(三)生生互动

(1) 做课本67页“做一做”。

指定学生说图意。指名列算式。 问 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接着学生计算,填方框里的数。做完后订正。 (2) 做练习十五第1题。

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题意,边讲边填,集体订正。 学生说计算过程。

(四)互动深化

小结:我们今天学的两题都是加减混合式题,第l题是加法在前还是减法在前?先算什么?第2题是加法在前还是减法在前面?先算什么? 师概括:计算加减混合式题,加法在前面就先算加法,如果是减法在前面就先算减法。

三、学生主动,学会创造

小组比赛,做天鹅卡片里藏着的题目

四、课堂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送给小组天鹅卡片,后边藏着加减混合的算式,课的最后,小组成员只有算对了才能拿回去,这样的课堂评价,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有序进行,还巩固了加减混合算式的计算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大家学得快乐吗?说说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你们的心情如何? 教学反思 在学习加减混合运算时,通过前面对用数学和连加、连减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学习了看图用较简练的数学语言说图意,并能够提出数学问题。而且在计算方法上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继续训练学生看图说图意和提数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自然地找到新旧知识的切入口,从而有效地突出新知识的重点,为突破难点做好准备。

首先,通过连加连减的运算过程,引导学生说出运算顺序,为下面学习混合加减做准备,我让学生观察第一幅天鹅图时,让学生提数学问题并解答。然后出示第二幅图,也让学生说,接着就要求学生把两幅图连起来说说发生了什么变化?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算式中的每个数分别表示图中的什么?这样学生就初步理解了意义,再通过让学生完整地表达,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口头表达能力。

另外,我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知识的教学,更要注重知识的应用,让学生在学会必需的知识后,及时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知识,应用知识,有利于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提高今后学好数学的热情和信心。体会数学知识的趣味性,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乐中学。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充分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创造了条件,使他们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真正做到上课时气氛活跃,注意力集中,真正做到了教与学融为一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年级数学《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课堂实录

小学一年级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混合的教学设计1

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