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00:57: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让读书成为教师的习惯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比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比鸟儿没有翅膀。”作为一名教师,读书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据有关部门调查,中小学教师的阅读状况却令人担忧,由于受教学任务重、工作压力大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老师们很少有时间去阅读,甚至也有教师认为现在掌握的知识用来教学生已绰绰有余,所以没有必要再读书。

但是我想即便任务再重时间再紧,都不能作为不愿读书的理由。古人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及时学习,更新知识,难免会落伍。

今年暑假,我有幸拜读了郑杰校长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是仰望的惊叹,更多的是同感和共鸣。在炎炎夏日里,当捧起它阅读的时候,就犹如一阵清凉的风吹进我的心窗,让我领略到一种教者的欣然和愉悦。

此书的作者郑杰,是上海市北郊学校校长,他对社会转型期校长角色变迁、教师身份变化、学校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师生的生命质量与人生幸福等问题,进行了诸多有价值的思考和实践。全书共分四个部分:

1、“教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充分体现此书的精神底色,它唤醒了教师对自身精神性方面的关注与追求;

2、“教师作为一名称职的员工”,重在阐释教师发展与学校建设方面的话题;

3、“教师作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从人性关怀的角度论述教师应如何进行艺术性的教育教学活动;

4、“教师作为一种自由职业者”,是从职业化的崭新视角深入剖析教师当如何对待自己的职业,如何做一名成功的教师。全书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生涩的理论,作者用朴素的言语,既道出了我们教师的心声,又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使人读了以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以前人们总是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不过按现在的教育情形来看,一桶水还是远远不够用的,教师的知识必须是一条流动的河。那么一个教师如果不继续学习,他将不能胜任教师这个工作。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以前很少有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近来常有紧迫感,总觉得知识欠缺,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

原来我们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传递给学生既有的知识,教师将人类知识的精华部分、基础部分嚼烂了给学生,学生牢固掌握了以后,就是做好了走向社会的全部准备。而现在的局面却全然不同,知识更新十分迅速,即使是刚印到书上的内容就可能马上被淘汰,更奢谈将这些知识应用于未来。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在为不可预知的未来服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代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大。

①人如果要享受物质生活就不得不放弃一部分自由。比如人要吃饭,没有人供养你,你就要出去找工作,找不到工作就要饿死。然后你找到了一所学校,你被学校聘为教师了,每个月会拿到工资奖金供你吃饭。但你为了换得工资奖金,你就不得不放弃每天8小时甚至更多时间的自由。如果你想在工作的时间里换回你的自由,那么你就会被扣工资和奖金。

②获得物质生活条件是要预先投资的。你能成为一名教师,你必须受完高等教育,受高等教育时,你的父母为你投资,你花了三年或者五年的时间,别人已经开始挣钱而你还在读书,那是你的投资,你的投资让你当上了教师,现在正在给你回报。很多中老年教师现在已经做了老师还要去读大专、本科,牺牲很多的业余时间去继续学习,那是因为他们以前投资不足,现在要追加投资。随着教师待遇的提高,高学历、优秀人才做教师的越来越多,而学校对教师的需求又随着生源萎缩日渐减少,教师工作肯定比以前更抢手。 人解决了物质基础问题后,就能生存了,活着了,但怎么活得更好,一直是人们思索的一个大问题,享受艺术生活就是作者所提出的幸福的第二层楼。“单纯的物质生活其实只是一片沙漠,而艺术生活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一个人能拥有独立的思想,应该是一种较高的境界。巴尔扎克曾说:“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作为教师我们思考更多的是教育人的问题,思考我为什么而教、怎样教的问题。

作者认为人生的三层楼,还分别代表三种教师类型,第一类将教师工作仅仅当成是必须应付的工作,只是为了混口饭吃,这类教师不大可能有大的长进。他们有钱的事情多干些,没钱的事情少干些,上班最好晚点来,下班最好早点走,因为他们的二三层楼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这样活着未必是真正的幸福;第二类教师以教师工作为乐趣,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退休了还来教书,他觉得教书是一门艺术,这样可以使自己的生命神奇地在孩子们身上得以延续。

作者就是用这样一个浅显易懂的三层楼的比喻,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优秀教育者应追求的人生目标。

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适应社会变化的人,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反之,就会被社会所淘汰。我们的教育工作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老师越来越难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摆在眼前的困难,你会做怎样的选择呢?是退缩,还是前进?作者为我们作了细致的分析:“如果我们退缩„„我们将不仅放弃了人生难得的体验,更是放弃了自己的生存权力。如果我们正视困难„„每位教师都可以在解决困难中获得自己意想不到的机会,你越是往前,你的机会就越多。”的确,只有将困难视为机会,才能从解决困难的过程中不断磨练自己。前段时间读过一本书《方法总比问题多》,当时就很有感悟。工作中、生活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小问题,只有积极地去解决问题,“想办法才会有办法”。对于困难,我想积极地去面对,多角度地找对策与解决办法,在这个需要团队合作的社会里,集大家的思路与想法共同解决问题,一定会有所出路,并让困难成为自己进一步成长和发展的机会。记得教过学生这样一句谚语“困难像弹簧,你弱他就强。”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只有将困难视为机会,才能从解决困难的过程中获得事业的成就感。

曾在相声中听到过这样一段话:“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一等奖二等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刚开始听到这句话时觉得有些好笑,现在的招工单位不是一律只看简历和荣誉吗。但当我读完郑杰校长的这本书,使我茅塞顿开。静心细想,一位教师是否优秀怎么能凭几节做秀的公开课或论文的篇数来断定呢。

而要想成为一个口碑好的教师,因素有很多,但我认为最主要的有两条:一是要有丰富的知识,我觉得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应该把学习摆在第一位,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跟上时代的脚步,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二是要做受人欢迎的人,受人欢迎的人必须具有四个特点:首先是热情,因为人们喜欢热情的人,他们会为烦琐的贫乏的工作和生活注入活力,他们制造欢乐,化解矛盾,他们身上总是有一种积极的力量,使人们愿意凝聚在他们的周围。其次是真诚,因为与真诚的人交往可以不设防,因而格外轻松,同时真诚也是连接两颗心、两种个性之间的最短的路线。再次是善良,因为善良的人时常为别人着想,尽力为别人去做些什么,表面上看似吃亏了,可实际上他获得的回报将更多,同时善良的人总是能善待别人,因此受人尊重和欢迎。最后是宽容,人们愿意与宽容的人在一起,是因为宽容的人不挑剔,而人们大凡都不喜欢挑剔。我们要欣赏与自己的秉性不同的人,要学会欣赏差异,那么你就学会了宽容,也就学会了尊重。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就如同一百个法宝,似阳光、似雨露,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读出人生哲理、教育智慧,而读出的更多是心灵的共鸣。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此书让我感动,更让我深思。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有感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感悟

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心得体会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读后感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