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孩子王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11:58: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题目:《孩子王》读后感正文:

最近迷上了阿城的小说,今天又看了一篇他的中篇小说——《孩子王》。在《孩子王》中,作品的构思也同样简洁。一个知青被指定为云南边远学校的小学教师,他试图让他教的孩子们获得汉语的一些初步概念,而不是通过官方课本和报刊口号的“木头语”。他的方法使他的上级不悦,于是他被辞退了。

阿城说,他本来想写“八王”故事,集中起来以《八王》为总题目。因此他觉得在某一时期他似乎试图“规划”他的写作。同时他又说,他不肯定能否处在好的状态中写他的小说,并说也许永远写不出来。他动身去美国大概极大地改变了他看待事物的方式。实际上,他从未写(至少据我所知)所缺的“五王”。在“三王”之后,阿城集中写三个很短的小说,然后写笔记小说。所以“三王”是阿城所写过的仅有的三篇较长的中篇小说,我很有幸的都读了几遍,其中在“三王”中我感觉自己最喜欢看的还是《孩子王》。

阿城的“三王”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汉学家们的热情关注,《孩子王》也被改编成了同名电影风靡全国。《孩子王》写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可算是对于文化大革命的一个真实写照了“文化大革命”这个事件,对于以前的我而言只是一个在历史课本里出现过的历史事件,但是看了这本书后,它让我更了解文化大革命时期人民的生活,使我受益良多。也从《孩子王》中看出了当时教育资源缺乏之困境。很清楚明白的了解到当时人们的愚昧无知,思想禁锢,就像是“老杆儿”一样,我也不明白“国家为什么印不出书来?”“纸多得很嘛!生产队上一发批判学习资料就是多少,怎么会课本印不够?”又是为什么大家都上到了初三,经过了八年的教育却连一篇流利像样的文章都写不出来?每一篇到处可见错字别字。为什么这种教育方法有问题,却要扼杀掉想要逃离这个怪象的有志青年呢?读完《孩子王》我感觉自己真的变的很气愤。这个社会到底是怎么了?有用的不准教,那些会被认为是反动,是不按规矩办

事,可是照着规矩来有用吗?一大群的“文字盲”,“文化盲”活生生的摆在那里,学生们只懂得生搬硬套,抄社论,常常是抄完了完全看不懂书上在讲些什么。试问一下一个连大意都没有搞明白的,又是讲解生字,又是分段分层,又是讨论写作意图的有实在意义吗?只会闹出写出来的东西别人看不懂,自己寄出去的东西被退了回来,还以为是收到了回信,还在那里细细研读的笑话来。到了最后好好的语文都被教成了政治课。

看完了《孩子王》最有感触的还不能属它的故事情节,而是文中“我”的那种对待生活与人生的淡然态度。对待教育“我”有“我”的观点。不像王七桶为了生活而变成哑巴(当然,这里也无可否认王七桶是一位很好的父亲)。哪怕因此“我”又回到了从前,但又有什么可怕,王福不正是大雾天里白白一圈的太阳,虽有点迷茫,但是总归是有希望的,“我”的辛苦还是没有白费的。这也是“我”值得欣慰的一点,于是最后在要走时,“我”带走了同学的文章。这是“我”一段美好的回忆。

我只要一想到故事中的一位学生——王福,第一次写的有关“上学”的作文,想到那一连串的“我”字,就忍不住想笑。不过,经过了“老杆儿”的教导,他后来写的“我的父亲”真是进步良多呀!由此可见“老杆儿”确实是一位不错的老师。他因为没有按规定教课本的内容而被调回了生产队实在是令人惋惜。再回想阿城书中所写的因为地区偏远,学生连课本都没有,老师的课本也是破破烂烂的,上课都是靠老师先将课文抄写在黑板上,学生们再抄在自己的本子里;由于地区偏远,连一本字典都很难买到,以至于他们把老师的字典视如“镇班之宝”这使我感觉到自己真的很幸福!相较于那些学生,我有干净的课本可以使用,能买参考书来做练习,也能买字典……我所处的环境实在是比他们好太多了,现在的教育方式也比他们好太多了。所以,我应该要知足,更应该惜福了。把握住现在吧!

孩子王述职报告

班主任做好孩子王

永远都是孩子王随笔

孩子王企业案例分析

《棋王》《孩子王》《树王》赏析

从孩子王到心灵导师

我喜欢当这个孩子王

万达孩子王 实习总结(优秀)

一切为了孩子王金虎

怎样用弟子规教育好孩子王琦

孩子王读后感
《孩子王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孩子王报告 读后感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