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中学生消费观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13:54: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中学生消费观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们的消费,已经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部分向比较富裕型消费迈进。出现了一些攀比、奢侈、铺张浪费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中学生消费中已普遍存在。这是父母对于子女们“千依百顺”,每月都会给零用钱他们,但青少年的消费额超乎想象地多,一个学生每个月平均都花费450元左右,他们随意花费零用钱,对钱财根本没有节约的观念。现在中学生这种自成一派的消费心理形成的原因值得探究一番。

最近我对我校高一级学生进行一份关于一年的消费情况报告的调查,发放问卷50份,男生24份,女生26份。经过认真统计加经分析后,得出以下结果:

1、每月零用钱

从这份调查问卷分析得出:学生月零用钱在200元以下的占5%;200-300占25%;300-450占35%;500元以上人数占了35%。

中国近十几年的经济在飞跃地发展,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突显出来了。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很难找到工资跟学历相等的工作。大学生的身价越来越低了,在广州这里,有的大学生一个月可能就是那几百元的收入。这跟现在的中学生的零用钱成了一个很大的对比。

2、零用钱的流向

那么青少年学生的零用钱平时都用在了什么地方呢?统计结果显示:用于娱乐消费的占35%;用于购买书籍的占10%;用于零食、饮料占45%;用于其他消费的占10%。

3、零用钱是否够用

50份问卷的回答都是不够用的。一个中学生一个月500元的零用钱都不够用,真的想知道他们的父母是否都是有1百万没有开头的。对比起我们做老师的工资有2000多元,但一个月也只花1000左右。

中学生的消费特征

1、从众性

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平时给父母宠坏了,但跟父母之间有一定的代沟,所以特别渴望友谊,希望从朋友那里得到理解和认可。消费这方面也能体现出来,存在从众心理。所谓从众,就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人家在买,在玩,我不买不玩,显得太寒酸,太落伍了,同学们在一起,大家说去买,说一起去玩,我不去,又显得太不合群了,所以人家买,我也买,人家玩,我也玩。这就是学生们的从众心理。从众,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身在周围都是同龄人的环境中,加之有不少学生的家境不错,特别容易出现攀比的风气。这便使许多人产生了“别人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的想法,加上时下的某些时尚主题,促进了这种心理的形成,跟进了流行大军。其实有些时候,他们有很多东西不需要的,也有些是自己负担不起的,但还是跟风去从众消费了。

中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中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消费观的调查报告

中学生的消费与消费观的调查报告

中学生的消费与消费观的调查报告

关于现代中学生消费观的调查报告

中学生消费观问卷调查

中学生的消费观

关于中学生的消费与消费观的调查报告

青少年消费观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消费观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消费观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