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调查报告

大学消费观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2:43:35 来源:调查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延边大学消费观调查报告

延边大学消费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心理,直接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日后的工作成才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其心理有比较全面和准确的了解,我们从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方面,2012年4月,对延边大学的中医,临床医学院系的各年级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收回有效问卷345份,有效率为95.83%。另一方面,通过个别谈话及网络资源,对延边学校的大学生进行个别调查和比较。分析延边大学生消费的现状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思考,形成大学生以艰苦奋斗为荣,骄奢淫逸为耻的消费观,创建节约型校园文化。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可以概括地说当代的延边大学学生的消费观念有些理性因素,突破传统的只求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观念。

在消费结构中发展资料占的比重呈扩大趋势。他们更多的注重改善自身的学习条件,满足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根据本次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大一的男女同学中有1/2多数每学期在教育学习方面的投资在200元以内,而被调查的大三的男女同学中则约有半数的同学在这方面的投资在400元以上。这说明刚入学的大一的学生已经有了要完善自己的追求,但是在为自己设定目的和计划的同时,投资比较谨慎;而大三的学生经过了两年多的大学生活,多数为自己设计了确定的目标(考研、攻读各种资格认证、英语过级考试等等),这些教育投资对他们就业及实现自我价值是必须的。

.大学生也重视健康消费。调查的数据显示35.5%的男同学在每月的消费上注重营养消费,女生的比例更大一些占到42.2%。学校内设置的健身中心很受学生欢迎,通过调查和访谈部分学生,30%的同学选择定期的体育锻炼,他们中有利用校内的体育资源的,也有参加校外休闲健身俱乐部的。大学生的健康消费也涵盖了运动器械用品、衣物等内容。

消费呈现多层次化。月消费达到800元以上的占15.9%,低于500元的占14.1%,70%的学生月消费在500-700元之间。41.9%的学生月消费额控制在600元到800元之间。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层次分化比较分明,中间层次的比重占绝对多数,既反映了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也说明了大学生的消费主体是趋向理性的。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逐步向开放化、前卫化发展,但传统的理性消费观念仍是主流。绝大多数学生在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钱,追求物美价廉。因为87.5%的大多数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供给,虽然8.9%的学生自己兼职,但挣的钱不多。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据调查,我们可以清醒的看出大学生消费存在着以下特点

⒈大学生消费有其不理性的一面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

⒉大学生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

⒊大学生更侧重时尚性消费

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对企业而言,中国移动做的较好,他们借助流行时尚代言人周杰伦为“M-ZONE ”加油助威,同时利用学生追求物美价廉的心理,推出学生卡,从而赢得不菲的业绩。 除此之外,当代大学生主要有以下几支出:伙食费,买服饰,恋爱,上网费,手机费等。

除了在校内就餐外,校外就餐已经成为大学生饮食消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月到个体餐馆就餐的比例达到了被调查总人数的95.7%。各种形式的聚会成为在校大学生饮食消费的一个重点。对于同学之间花钱请客,大部分同学认为偶尔可以但不要太频繁。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生每学期都要参加6-15次各类同学聚会。这部分消费基本上每学期需要150-600元之间。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和同学朋友聚会一般选择在普通餐厅,但也有2%的选择在高档餐馆。聚会的理由多种多样:老乡相识、放假归来、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班干部、得了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吃上一顿,否则被视为不够交情。

从消费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服装消费的档次越来越高,男生买衣服的宗旨是不买则已,要买就买质量好的、价格高的;女生买衣服则总是买个不停,只要自己喜欢的都会买回来,不喜欢了,马上就不穿了。大学生购买品牌的商品,一方面为了满足自己的实用需求,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增加自己的被关注度。购买名牌产品更是能够满足人们这样的心理。在对\"当您拥有一件名牌产品时,您最希望谁能够注意到您拥有这样的品牌\"调查后发现,70%的大学生希望自己的朋友同学能够注意到自己拥有的某个品牌,17%的人希望陌生人能够注意到自己,12%的人希望自己的恋人能够关注自己拥有某个品牌。4%的人表示希望自己父母和家人能够了解。3%的人表示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可见选择名牌产品对帮助大学生自己的交往,能够起到帮助作用。而大学生由于在读书期间,主要生活费来自父母,而购买著名品牌的消费品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所以大学生只有4%的人愿意父母知道自己使用名牌的产品。

77%的大学生承认有恋爱经历,每年用于恋爱消费的钱从200-700元不等。从调查看,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泡吧娱乐等方面,礼品消费是恋爱消费中绝对的\"大头\",逢年过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或是俩人过生日及特殊的纪念日,恋人之间必要互送礼物,此项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在恋爱消费中,支出较大的还有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月要支付200-400元。

调查结果显示:在每周上网时间方面,12.7%的学生在3小时以下,20.9%的学生为3-7小时,30.1%的学生为8-10小时,19.5%的学生为10-20小时,16.8%的学生在20小时以上;在上网时段方面,23.2%的学生在白天上网,33.9%的学生在晚间上网,35.2%的学生在周末上网,7.7%的学生还经常上通宵。如果按2元/小时计算,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85%的学生都拥有手机,他们的手机价位一般都在500--1600元之间,月消费在20--150之间。消费者的月手机话费也与其月生活费相挂钩,生活费用少的话费也相应较少,控制在50元以下,但也有部分高收入用户的话费也在此列,共占了样本的25%,学生月话费主要集中在50-100之间,约占了调查总数的62%,属于中档水平。其次月话费在100-150的有18%,而150以上的高消费者主要是月生活费在1000以上的 5位,与其的经济实力基本相应。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

根据各个调查员的调查以及上述的问卷分析,由于受访的大学生家庭情况不同,大学生的生活费也高低不等,从而在服装消费上的表现也就参差不齐。有少数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服装消费较为奢侈,追逐名牌,且购买服装的周期很短,花费很高。大多数的同学购买服装的态度较为理性,能够自己实际的经济状况来确定购买,并且购买服装更趋于舒适、实用,对品牌的追捧也并不那么热切,购衣时机也往往在换季之时,购买服装的周期较长,多为一个季度,且花费中等。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因为家庭条件比较贫困,经济实力有限,服装消费的水平很低。但其中有部分同学的消费观念不是十分的理性,因为爱面子、爱慕虚荣而喜欢攀比,即使经济实力有限,在服装上的消费也颇高。除此之外,同学们多因为季节变化而带动对服装的消费需求,同时也比较看重价格、款式,对那些打折的品牌服装比较青睐。

就这次调查,我作了以下一些建议: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在思想理论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今后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

过程,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

(二)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科学规划安排,是个人消费标准与家情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人们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三)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应该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思想政治课和德育课的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教育目的。

(四)大学生健康的消费风气应成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建议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塑造节约型的校园理念,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向社会输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费习惯的社会成员。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着自己特殊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使得大学生消费呈现出不同一般的发展大学生消费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也会影响着方方面面。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它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难题。同样大学生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而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如何规范并合理的发展也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只有在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大学生消费才会一路走好。

总共4317字

推荐第2篇:中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每天放学时,各个中小学校门口的一些杂货店、小吃摊就热闹起来了,店门摊前挤满了各个年级的学生。他们这些学生对正确消费观的理解有多深。让我们先从最小的最贴近生活的“零用钱”着手。请看我们的一些调查结果。

寒假中及开学不久,我们对东台的主要学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一、中学生零用钱拥有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98.6%没有的仅占1.4%。

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在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有尽有,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些呢?有些父母在自己孩子身上放上一些零花钱,这些零花钱是家长对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投资。只有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用什么零用钱了。

二、月零用钱数额

调查数据显示:在初中生中,每月零花钱在50元以下的占了绝大多数,其比例为70.2%;而51-100元的占14.9%;101-200元的占6.4%;201元以上的占8.5%。而高中生零用钱的数目则相对平均,在不同的区间中所占的比例均比较接近。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为201元以上,占30.4%。其次为151-200元的占26.1%;而100元以下和101-150元的零用钱均占21.7%。

相对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较多,学习上的花费明显多于初中生。对于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毫不犹豫,与此同时,同学们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也随之“水涨船高”。

三、中学生零用钱主要来源

调查数据显示:同学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占了94.4%;来自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占了19.7%;其他亲戚给的占7.0%;以及其它的占4.2%。分析发现,高中生相对于初中生,通过奖学金获得一些零用钱的比例略高一些。

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生活开销一般都是依赖于父母,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也会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因此,绝大部分零用钱来自于父母。

四、中学生零用钱的主要用途

结果显示:零用钱用于购买书籍的学生人数占总数的47.7%;进行储蓄和买零食的均占46.5%;这三类用途的中选率明显高于其他用途。而玩游戏(包括一些家庭用电脑游戏)的占25.4%;体育花费占14.7%;用自己零用钱买衣服的占5.0%。

中学生零用钱的三大“流向”:购书、储蓄、买零食。

¢书籍是学生成长的养分现在的文化市场比较繁荣,课外的,课内的;娱乐性的,电脑知识类的;趣味爱好类的,文学小说类的,等等书籍在图书市场上都能买到,家长对于孩子购书也持赞成态度,总希望孩子多长知识,所以书籍消费成了学生零用钱的一大消费方向。

¢有46.5%的中学生会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储蓄是有明确消费目的的,是一种积攒行为。这个结果表明,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在我们身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许多同学喜欢吃零食,因此,在零食上的开销也占有较大比例。

中学生中的这些现象容易导致消费观上的偏差,因此,就需要学校进行较为全面的经济知识教育和消费教育,以及家长的配合。在教育过程中,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美德及革命先辈和当代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的精神。同时,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因为,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家庭行为,家庭的经济状况及家庭的消费方式对学生的消费行为起着极大作用。

现在的中学生生活在一个人人都需要面对的复杂而美伦美奂的社会,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参加的社会活动的范围正日益扩大,消费自然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项。琳琅满目的商品,层出不穷的各种品牌,千变万化的流行信息,给差不多每个城市的中学生提供了一个通过消费活动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也因此,中学生的消费观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怎样树立,成了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此,我们设计了这个问卷,通过它了解当代中学生的一些看法。

调查对象:初中生和高中生 调查区域:台城各中学

调查人数:250人 有效问卷:200份

中学生的消费观调查问卷

1.你是:男/女

2.你有没有零花钱

A有 B没有

3.你每月的零花钱是:

A.50元以下 B.50-100元 C.100-150元 D.150元以上

4.你每月零花钱的来源

A.父母 B.祖父母/外祖父母 C.其他亲戚 D.其他

5.零用钱的主要用途

A.买书籍 B.储存起来 C.买零食

D.玩游戏 E.体育运动 F.买衣服 G.其他

6.你的消费理念或消费风格

A.父母,因为他们是过来人

B.兄弟姐妹,因为他们比父母更了解我们需要什么

C.同学或同龄的朋友们,因为他们知道什么不让我落伍

D.没有人,我相信自己的眼光

7.你对中学生统一穿着校服的看法

A.应该,一些特殊场合需要 B.没什么理由,应该

C.没必要穿校服,抹杀学生个性 D.说不清楚

8.是否购买一种商品,你优先考虑的因素是:

A.商品的用途 B.商品的价位

C.商品的款式及包装 D.商品是否符合时尚潮流

9.你经常购买的书籍

A.科技丛书 B.报刊杂志 C.专业用书

D.漫画书 E.文学著作 F.其它

10.你对中学生品牌消费的理解是:

推荐第3篇:中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秋)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调查报告

关于小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天津电大宝坻分校

作者:饶建广

学 号:071180376

指导教师:汪建民

关于小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饶建广

一、调查目的:现在的小学生生活在信息通讯、科学技术发达的新时期。他们的视野可能比长辈们还要广阔,加上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消费市场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有的小学生能正确利用好手上的钱,但是有的人却出现乱消费的现象。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小学生消费状况,揭露这一现象,警示有这种行为的人,并建议正确的消费途径,我们做了这一调查。

二、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小学生

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三、调查与分析

(一)小学生零用钱拥有情况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拥有可支配零用钱的学生共117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00%。

每月零花钱在50元以下的占了绝大多数,共87人,其比例为74.3%;而51-100元的有18人,占15.3%;101-200元的有10人,占8.5%;201元以上的有2人,占1.7%。

个别家庭富裕的家长认为,自己以前吃了很多苦,不忍心也不愿意让孩子再体验以前生活的滋味,何况现在生活水平今非昔比,是大力提倡消费的年代。因此让子女多花点钱用不着大惊小怪。现在的学生在家里都是独生子,被喻为祖国的花朵,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疼爱有加,甚至是百依百顺,即使自己省吃俭用,孩子那里也总是应用尽有。有些父母,在孩子上学前,总会在他们兜里放上几元钱,给孩子买些零食和学习用品。在孩子出门玩耍时也会给孩子准备一些花费,这些零花钱也是家长对自己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投资。只有极少数家庭的孩子,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用什么零用钱了。

(二)小学生零用钱主要来源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同学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这部分学生有11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94.4%;零用钱来自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有23人,占19.7%;其他亲戚给的有8人,占7.0%;其它来源的有5人,占4.2%。

分析发现:学生属于没有经济来源的个体,生活开销一般都是依赖于父母,一小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有时也会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零用钱。除以上两种情况,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大部分同学在春节期间都会收到数目不等的压岁钱,这部分钱大都是由自己来支配的,由于这种零用钱的数额较集中,学生在缺少成人指导和理财经验的情况下,支配的过程中就显得有较强的随意性。

(三)小学生零用钱主要用途结果与分析。

小学生零用钱的三大“流向”:购书、储蓄、买零食。

调查结果显示:零用钱用于购买书籍的学生人数共56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7.7%;进行储蓄的共27人,占23.5%;买零食的共27人,占23.1%;这三类用途的人数比率明显高于其他用途。而玩游戏(包括一些家庭用电脑游戏)共3人,占2.54%;体育花费共2人,占1.47%;用自己零用钱买衣服的共2人,占1.5%。

对于自己孩子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是毫不犹豫的,同时孩子们平时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也开始随之水涨船高。现在大部分的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照料孩子,只好定时给生活费,让他们自理。现在的学生课余生活丰富了许多,市场经济已经使得消费领域无孔不入。无直接经济来源的学生也成了许多商家的目标群体。在不少学校大门的两侧,学生经济正在迅速发展:杂货店、文具店、书店、网吧、小吃摊、电脑游戏光盘店等等一应俱全,五花八门。一些商业街上也开出青少年用品专卖店,无疑都是瞄准青少年学生这一消费群体,不少知名运动品牌也把这一群体作为重点消费对象。国内外的一些漫画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却充斥着市场,造成某些学生沉迷于此。将零用钱大把大把的花在上面。

书籍是学生成长的养分现在的文化市场比较繁荣,课外的,课内的;娱乐性的,电脑知识类的;趣味爱好类的,文学小说类的,等等书籍在图书市场上都能买到,家长对于孩子购书也持赞成态度,总希望孩子多长知识,所以书籍消费成了学生零用钱的一大消费方向。

有23.5%的小学生会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储蓄是有明确消费目的的,是一种积攒行为。这个结果表明,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在我们身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许多同学喜欢吃零食,因此,在零食上的开销也占有较大比例。

四、结论

目前,小学生零用钱越来越多,小学生消费的途径也越来越多,小学生乱花钱的现象也比较严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些现象的出现有社会的因素,也有家庭的因素,如果不及时纠正这些现象,将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家长、学生自己都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金钱观,学校应进行较为全面的经济知识教育和消费教育,以及家长的配合。在教育过程中,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美德及革命先辈和当代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的精神。同时,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因为,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家庭行为,家庭的经济状况及家庭的消费方式对学生的消费行为起着极大作用。

五、讨论和建议

一个人的很多习惯都养成于少年时期,从一个学生对待零用钱的态度就能折 射出将来当家理财的点点滴滴:一个人从小克勤克俭,长大后花钱自不会大手大脚:小时候要风得风,要雨有雨,让他感到钱来的很容易,长大后一不留神,就会犯下难以弥补的错误。为了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不让学生的心灵被金钱所吞噬,我们建议从以下的四个方面做起:

(一)政府有关部门做到:

1、有关部门去各小学门前查处一些无牌无证的小吃、玩具摊档等,净化学校 门前的环境。

2、到学校、各村宣传到无牌无证的小吃摊档,浪费金钱的害处和不浪费金钱,勤俭节约的好处等。

3、多张贴宣传标语等。

(二)学校做到:

1、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教育学生正确认识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3、引导学生正确消费,不搞攀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三)家长做到:

1、树立正确的榜样。孩子是通过观察父母的言行来学习的;

2、告诉孩子金钱是什么?金钱意味着什么?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3、控制孩子的零用钱的数目;

(四)学生自己做到:

1、根据实际,计划开支。不要零碎地、频繁地问父母要钱,这样难免他们不耐 烦,也容易造成多花钱的错觉。你应该根据家庭经济的实际情况预算一下,如每月做个月份计划,一次性向父母要,然后自己掌握,控制使用。譬如说,一个月消费的项目和总金额相对稳定;各项目按重要程度划分先后慢急来分配金额,尽可能减少开支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坚持记账,节约开支。自己手中的钱怎样花,坚持记账,就是学习对自身消 费行为的管理和反省。这样可直观地了解自己零用钱的变化和使用情况,逐步避免消费行为中的盲目和混乱,检查自己哪些支出是合理的,哪些支出是可以节省的。这不仅有利于节约,更有利于实现有效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3、“好钢用在刀刃上”。尽可能把零用钱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充分发挥每一 分钱的合理使用价值。那种动辄购零食、同学之间轮流请客的做法是最不可取的。金钱并不像平常说的那样,是一切邪恶的根源,惟有对金钱的贪欲,即对金钱过分的、自私的、贪婪的追求,才是一切邪恶的根源。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学会合理使用金钱,让祖国的花朵不被金钱腐蚀!

总之,小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部分,应该牢记历史的使命,发扬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超前消费、攀比、追名牌,变味的“人情消费”,无节制、无计划地把钱挥霍掉,这些学生在他们享受金钱的“乐趣”时,是否想到了受穷苦的人们。要知道贫困地区求学多么艰辛,中国消费水平尚不高,勤俭节约之风绝不能丢。同时钱要花得有意义,真正做到物有所值。面对一些不良消费现象,学校应对学生加强教育,努力宣传朴素的生活作风,引导适度消费,健康消费,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不能一味纵容,而应量入而出。社会机构也应对一些消费歪风与不正常的舆论进行纠正,规范小学生消费行为,使小学生消费走入正轨。

推荐第4篇:青少年消费观调查报告

青少年消费观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消费观产生了变化,其中当代青少年的消费观变化尤为显著。青少年受到周边新事物的影响较大,而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辨析能力不强,在一些变味的“社会关系”下难免会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造成影响。青少年的消费观因此越来越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问题。为加强对我县青少年消费的指引,布尔津县团委于今日在高级中学及县初级中学进行了青少年消费意识问卷调查,本报告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指引青少年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教育策略。

一、调查目的

消费从目的上看,主要可以分为生存性消费(如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成长需要的消费);享受性消费(如时装、美食、高档电器、美容等)和发展性消费(如学费、学习用具、书刊的费用等)。青少年几乎是纯粹的消费者,每天都有消费行为。特别是步入中学后,消费行为同以往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来是由父母决定,现在大部分由学生自己来决定。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风气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很容易产生消费误区。故本次调查选取中学生为调查对象来研究青少年的消费状况。

二、调查内容

(一)消费倾向

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商品种类的极大丰富,使人们生活内容多姿多彩的同时,也使消费活动趋于复杂化。中学生成为消费大潮中一群特殊的消费者。他们虽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却又具有了一定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根据调查,我县中学生每月零花钱大都在100元以上,初中有38%的学生每月花费在300元以上,而在高中这个比例达到了54%。这些钱他们到底怎么消费呢?调查发现,零食、书刊和衣服是他们常买的东西。他们买的书一般为报刊杂志,小说和参考书。调查显示,中学生拥有手机的比例在初中和高中分别为34%和74%,并且话费也占到了他们消费的很大比例,甚至分别有6%和12%的初中、高中生每月仅话费就达到100元以上。可见他们的消费有很大的随意性。而每月消费有规定的同学,随时向父母要或是突然决定消费的人占大多数。在记账、理财方面,均有70%的学生表示并无记账理财的习惯并有过向同学借钱的情况。可以看出,在他们消费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消费误区

青少年的消费心理主要是:追求新颖和时尚,突出个性和自我,崇尚品牌和名牌,注重情感和直觉,喜欢攀比和超前。经过问卷调查,我县中学生的消费误区集中体现在:盲目从众、攀比成风和奢侈浪费。

1、盲目从众就是看到别人都买的东西,自己也随大流去买,而买的东西往往并不需要。别人说好的东西,别人都买的东西,有时也并不见得好,即使这些东西比较好,也不一定符合你自己的需要。当问及“你的消费观来源”这个问题时,有60%的人是有自己主张,16.6%的人参考同龄人,19.1的人参考父母。而对于明知道并不需要的物品,仍有近20%的学生会因为其他一些原因购买。实际上,消费时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和计划,要基于自身的需求,保持冷静的头脑,避免盲目从众的消费行为。

2、攀比是个人为了与某人比高低争面子,不顾实际需要以及家庭经济能力,超前超标花钱购物。例如:有的同学看到别人有手机,自己就也想买手机。看到同学穿名牌衣服,自己就想要一套牌子更“亮”的衣服。既然是学生,就应该保持朴素、纯洁的本色,消费购物应量力而行,不应该刻意追求名牌。对于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会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也会分散学习的注意力。调查发现,在同学过生日的问题上有32%的学生认为一定要送礼物,不然会没面子。在初中有36%的学生还会选择自己制作礼物,而到高中这一比例仅剩10%。广大青少年应根据自己的现有条件,有选择地进行消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要考虑到社会上流行的不一定就适合自己,自己也没有必要去赶这个潮流。还应该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认识到父母的钱来之不易,应该合理利用,不要花冤枉钱。

3、“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勤俭建国家,永远是真言。”中学生在消费中,喜新厌旧、奢侈浪费的现象也较严重。有的同学使用的东西几乎是月月更新,文具盒换了一个又一个,书包买了一个又一个,各种笔已应有尽有,还是一有新式样就买。请同学吃饭的问题上,有56%的初中生选择在家里,而在高中生中有48%会选择在饭馆里。可见铺张浪费这一情况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也变得更加显著。青少年的消费全来自家庭的供给,要树立以俭为荣,以奢侈和浪费为耻的消费观。乐观的是有超过60%的学生认识到青少年当前的消费有时较为奢侈,并且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消费一般应以经济实惠为主或兼顾实惠和高标。作为中学生在保证自己有足够的生活、学习条件后,应该想到勤俭节约的美德,自己节省一点,父母的负担就可以减轻一点。挥霍父母的劳动所得,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导致出现误区的原因分为外界环境因素和学生的自身因素。往往外界环境在影响人们的各种因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学生消费心理的形成与其生活的社会、家庭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原因主要是:其一,不良社会风气的冲击。学校的围墙只能减弱来自社会刮起的享受之风,却不能阻挡它的侵蚀,学生免疫力较差,难免会受影响。其二,父母的溺爱扭曲了学生的消费观。为人父母者普遍存在着补偿心理,他们过分关心孩子的吃穿玩乐,对孩子过分溺爱,这也是造成学生走入消费误区的原因之一。为了让学生认识并改善它们,就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三)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当代青少年正确的消费观应该是:

1、家庭生活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的收入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

2、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3、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4、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加强学生的消费道德教育

青少年中的高消费现象,扭曲了孩子间的人际关系,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现代社会商品信息多、变化快,处于生长发展中的青少年分辨力不够,自制力弱,容易养成不良习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理财是人生的重要内容,青少年学好投资理财是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基础。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历来为人民反对奢侈,认为它是亡国、败家、堕落的重要根源。要教育学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富强,离不开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体生产水平较低,我们必须依靠全过人民团结一致,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让学生明白现在我们还没有理由享受高消费,过奢侈豪华的生活。“贵俭”、“俭以养德”、“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些格言警句是长期生活经验的结晶。它在今天仍为我们的消费行为指明正确方向。还要在学生中展开理想和道德教育,使学生胸怀祖国,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成长和国家富强联系起来,把个人的富裕和集体的富裕联系起来,正确处理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关系,在安排好物质消费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方面的消费。

2、树立正确金钱观

正确看待金钱,自觉抵制“拜金主义”。钱作为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它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但任何看待钱,怎样利用钱,却是有好坏之别。用金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追求高消费,仰慕“大款”们的“潇洒”和“气派”等等,这都是错误的金钱观。赚钱是为了生存,而生存并不是为了赚钱。有钱时应都一分责任感,而不是任意挥霍。很多有钱人,一直过着俭朴的生活,而把大量的钱捐给祖国的科学事业和希望工程。中学生就应该学习这种精神。

消费观念的正确树立需要学习消费。消费学习既是知识方法的学习,也是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学习。通过消费学习要让青少年学会合理安排个人开支,了解和学会计划家庭开支,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1)应该让孩子了解家庭收入和支出,认识到金钱不是白来的,需要艰苦的劳动。

现在不少青少年不知道家长争钱的辛苦,一部分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常常在家庭经济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各种消费需求,造成家庭经济紧张。让孩子了解家庭的收支情况,理解家长在开销上的节省和限制,树立良好的理财观念。有助于孩子克服攀比心理和乱花钱的毛病。

(2)花钱要有节制,不要挥霍浪费。树立“适度消费”的观念,培养节俭的美德。

让学生明白“别人有的也可以没有”,“人穷不一定志短,有钱未必有志”。单纯限制不是解决孩子乱花钱的好办法。对于初中以上的孩子,家长可以考虑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由孩子掌握自己的日常开支,这有助于帮助孩子学会计划花钱。

有钱也需树立节俭观念,不可超前消费。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还没有真正通过劳动为社会、为家庭创造财富,衣食住行和接受教育要靠父母和国家承担,所以没有理由在生活消费上提出过高的要求。父母要有正确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引导青少年不攀比,不追求时髦,不追名牌。对于孩子的不适当要求,家长应敢于说“不”。 (3)教育学生金钱不是万能的

应该让学生懂得金钱不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的观点是错误的。金钱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还有很多东西比金钱还重要。如:对祖国的忠心、对父母的孝心、对朋友的关心。我们应该让他们明白,有钱可以买来物质,却买不来精神和道德;有钱可以去拉拢别人,却买不来真正的友谊。并且应该让孩子懂得:我们的钱必须靠诚实的劳动换取,任何歪门邪道的钱都不能要。

三、调查体会

(一)指导青少年正确的消费

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的消费主要是生存性消费和发展性消费,而不应该追求过多的享受性消费。他们经济上还没有独立,正处在学习的大好时机,如果享受性消费失控,只会影响学业,养成游手好闲的坏习惯

1、精神性消费。

老师和家长都要正确引导学生买书、杂志等精神性消费,从小培养他们读书看报的习惯。他们用零花钱一本一本的积攒,长大了就会有一批相当可观的藏书。

2、发展性消费。

我们要指导学生把零花钱省下来交学费,买参考书,用于求学,增长知识。这种消费是为了他们将来的发展而进行的消费。学生自己交学费上学,会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

3、交际性消费。

逢年过节,亲朋好友往往会送点礼物,这是中国的传统。可以鼓励让学生用自己的零花钱买礼物,指导他们选择一些有意义的礼品。这种消费对学生的成长是有积极意义的。

4、道德性消费。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旦知道他人有困难,人们都愿意伸出友谊之手,拿出自己的钱捐助和、给有需要的人。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省下零用钱支援灾区,捐给“希望工程”。在学校里主持捐款活动时,有不少学生向家长要钱,这不是学生的道德,而是家长的道德。如果他们能用自己省下的钱募捐,献爱心,那才是他们高尚道德的表现。

(二)提高青少年合理消费的能力

做到消费适度合理也是一种能力,需要我们在正确消费观的指导下,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培养和提高。

第一,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尽量做到少花钱多办事,能自己动手解决的,决不花钱去买。 第二,能对广告宣传进行分析和鉴别,防止消费中的冲动性和被动性。在准备购买消费品的时候,先想一想,自己是否需要,是否有消费实力,商品是否耐用,再决定是否购买。

第三,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结合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进行消费,以培养自己业余爱好。

第四,在购物时,要货比三家,尽量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

第五,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发现自己买到的是假冒伪劣商品或是缺斤少两,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要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公商管理、消费者协会都能帮助我们解决纷争矛盾。

四、结论

综上所述,青少年的消费观念误区较多,家长的关心不足,学校教育不够,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加强对青少年的消费行为的引导,增强他们对社会不良现象的免疫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推荐第5篇: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生活质量在不断地提高,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消费领域中也出现了崇洋消费、炫富消费、奢侈消费、攀比消费等不理性的消费方式。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既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也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消费文化的构建都会产生及其重要的影响。为真实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使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关注“新消费运动”,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理性、文明、责任的新消费理念,促使他们成为“新消费运动”的践行者、推动者。为此,我在暑假期间针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做了一次问卷调查,深刻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以及消费理念。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了一百份网上问卷 二,调查总体情况。

此次调查,男性大学生占25%,女性大学生占75%,一个月生活费在以1000-2000元居多,占65%,2000元以上占25%,1000元以下的占10%。

有75%的同学生活费全部来自父母,有5%的同学靠勤工俭学来赚取生活费,还有4%的同学的生活费来源于每年的奖学金。三者兼有占15%,此外,少数(大约占4%)困难的大学生靠助学金来维持生活。也就是说,有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经济来源是依靠家庭。被调查者中,吃喝、娱乐和消费品(服装、化妆品、饰品)三项,是大学生的主要消费项目,其中,吃喝占比例为47% 。除了吃喝方面的花费外,有30%的大学生把钱花在了娱乐上,而这一现象在大二以上的大学生中尤为明显。另外,30%的大学生(女大学生占多数,尤其是高年级的女大学生)把钱用在服装、化妆品、饰品等消费品上。 三,调查结果分析

大学生的消费构成已经跟社会发展的潮流相一致,与社会接轨。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等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已经变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的意识到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的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方面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现在网络购物发展迅速,几乎每一位大学生每个月在网络购物的平台上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现在的大学与社会已经没有了围墙,市场经济到处充满了诱惑,学生们的消费观念受到极其重大的影响。调查发现,无论是从经济来源、消费结构,还是理念和水平来看,大学生消费都呈现出超前、实用、多样化等特点,大学校园内也正在形成不同层次性的消费群体,各自拥有不同的消费观念,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结构、客观环境等对学生们的消费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价格、质量、品牌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三大主要因素。

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尽管现在有许多人追求名牌以及气派,但大多数同学的消费还是较为实际、理性的。当问及”购买商品最注重的因素”时,有75%的大学生选择了“质量”,有18%的选择了“价格”,有7%的选择了“品牌”。由此可见,价格、质量、品牌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三大主要因素。大学生的消费来源基本上都是父母,绝大多数都是刚解决温饱问题,没有太多额外的费用开销。所以其在购买东西时必定先考虑到商品的性价比,然后才会做出合理的选择。但消费趋势是在慢慢变化的,许多同学的消费已经在向“小康”过度,越来越多学生加入高消费行列,购买一些奢侈品,同时在其他方面的消费已在慢慢增加。 2.大部分大学生过于依赖父母

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80%的大学生生活费来自于父母给予,他们没有独立意识,过度依赖父母。只有极少数学生做过兼职来获得额外的生活费,还有的一部分同学则是获得学校的奖学金。大学生过度依赖父母,则会产生一种依赖心理,这并不利于他们成长。现在的大学生可以通过兼职来增加生活阅历,同时也可以补贴父母,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在另一方面,有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资金并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他们没有记账,导致他们每个月都会超支。由此可见,大学生的计划消费应该增强。 3.过度浪费,节约意识淡薄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节约意识淡薄,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社会交际、食物浪费。社会交际(包括谈恋爱)已被大学生称为是大学里必修的一门课程。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现在大学生送礼物绝大部分都是二百元以上。现在大学校园中流行“人际投资”,无论是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入选学生干部、比赛获奖都得请客,否则便被视为不够交情,无论是朋友来了或是同学聚会都免不了请客吃饭,赠送礼物之风在大学校园蔚然成风。

对此,我想提出几点建议。1,增强自身的独立意识,增强和加强理财能力。我们应该懂得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那么学会理财就是我们走向独立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个人盲目的冲动不是独立而是任性。

2.克服攀比心理,与周围人攀比,那只是不成熟的表现。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人生准则,给自己一个理性的定位。同时,我们也不可缺少良性的竞争,这是激励我们进步发展自己的动力。 3.形成良好的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塑造节约型的校园理念,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理性消费的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

推荐第6篇: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封面题目

模块(一:社会调查) 姓名 学号 专业

系别

电话

调查的起因和目的,调查对象的选择,调查过程,调查内容的分析,调查结论 。

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的起因和目的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市场化运作日趋明显。近年来高校大规模的扩招,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了高等教育的殿堂。到2005年初高校的在校人数达1800多人,再加上电大及网络教育等其他形式教育的学生的人数,总共有2100万之多。从而形成了一个拥有人数众多的高等教育市场。大学生消费市场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父母用这样一种观念对教育进行投资,也让大学生的消费能力高出了一般水平。如何正确面对这一消费市场,如何了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呢?为此,我分别对部分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进行了调查,从而对当今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有了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以下是这次调查的具体内容及我对此情况的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1 .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 400-800 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 1000 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总体来说上大学生的消费仍然处于“温饱”阶段,即吃饭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但是这种“温饱”已经有向“小康”过度的趋势了(这点由我们日益增多的

2 .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

据调查,武大学生中其中年消费最高的达到 28500 元,而年消费最低的只有 2100 元。大学生年支出均值为 8383 . 96 元。这其中有 92 . 7 %的大学生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占其总消费的 70 %以上。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现

在旅游、电脑、CALL 机或手机等方面的消费上。这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 .丰富大脑不惜钱

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就业单位对高学历的要求,现在一些大学生读完专科升本科、读完本科读硕士,成批量地买回参考书。还有一些学生则在读本专业的同时,辅修其他学科,为自己就业积累知识资本。在旁听课程、购买资料等消费项目上,他们出手大方,而且家长对此项消费的投入也是乐此不倦。4 .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 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广州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 300 元左右。

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被调查的 12 名女生中, 66、7% 饮食费用在 350 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而 19 名男生中也只有 84、2% 达到标准。当问及他们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问题时,比如对“一杯奶养起一个民族”说法的认同时, 90% 的同学表示认可,但不怎么在意。当我们把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讨论会上指出的时候,他们当中,尤其是女同学很多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5 .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讨论会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6 .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和讨论会上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

100-200 元左右,最少的也有 50 元左右,最高的达到 500 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

7 .经济独立意识较差,储蓄观念淡薄

例如,取样调查中有 7 人根本没有作过家教,而且那些作过家教的同学里面,多数是为增长社会经验,以“补充家用”为目的的比例极低。显然,大家这方面的意识极为淡薄,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 16 岁就要经济独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可是,换个角度思考,这也是我们提高大家经济意识的一个突破口,需培养和加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

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讨论会上,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二、当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1, 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2, 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

3, 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

可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 “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臵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另外,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三、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他们在质量、价格、品牌、情绪等诸多影响购买的因素里面,他们首先考虑质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品牌与情绪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大学生充满的是感性而略掺有理性的消费观。而对于流行与时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个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适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过分的攀比会产生危险的影响。

那么对于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我们能提出什么建议呢

1 .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

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个人盲目的冲动不是独立,是任性的表现,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2 .克服攀比情绪

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首先,我们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3 .形成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

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四。 结束语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着自己特殊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使得大学生消费呈现出不同一般的发展,大学生消费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也会影响着方方面面。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它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同样大学生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而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如何规范并合理的发展这样一个市场也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只有在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下,大学生消费才会一路走上正常的轨道。

推荐第7篇: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在当前尚且低迷,尚未完全复苏的经济环境下,消费问题被大家广泛关注。物价的连续上涨,直接反映了社会的消费和需求问题。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我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对大家的消费进行归宗和分析。

从调查结果发现,月费用1000元以上的人占10%,月费用700--1000元的人,占30%左右,500--700元的人占40%,月费用500元以下的人,占20%左右。在这些学生之中,超过50%的学生拥有电脑、约9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因此网络与通信费用支出较以往在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当代大学生主要有以下几支出:伙食费,买服饰,恋爱,上网费,手机费等。

一:伙食费。

除了在校内就餐外,校外就餐已经成为大学生饮食消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月到个体餐馆就餐的比例达到了被调查总人数的95.7%。各种形式的聚会成为在校大学生饮食消费的一个重点。对于同学之间花钱请客,大部分同学认为偶尔可以但不要太频繁。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生每学期都要参加6-15次各类同学聚会。这部分消费基本上每学期需要150-600元之间。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和同学朋友聚会一般选择在普通餐厅,但也有2%的选择在高档餐馆。聚会的理由多种多样:老乡相识、放假归来、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班干部、得了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吃上一顿,否则被视为不够交情。

二:购买服饰。

从消费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服装消费的档次越来越高,男生买衣服的

宗旨是不买则已,要买就买质量好的、价格高的;女生买衣服则总是买个不停,只要自己喜欢的都会买回来,不喜欢了,马上就不穿了。大学生购买品牌的商品,一方面为了满足自己的实用需求,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增加自己的被关注度。购买名牌产品更是能够满足人们这样的心理。在对\"当您拥有一件名牌产品时,您最希望谁能够注意到您拥有这样的品牌\"调查后发现,70%的大学生希望自己的朋友同学能够注意到自己拥有的某个品牌,17%的人希望陌生人能够注意到自己,12%的人希望自己的恋人能够关注自己拥有某个品牌。4%的人表示希望自己父母和家人能够了解。3%的人表示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可见选择名牌产品对帮助大学生自己的交往,能够起到帮助作用。而大学生由于在读书期间,主要生活费来自父母,而购买著名品牌的消费品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所以大学生只有4%的人愿意父母知道自己使用名牌的产品。

三:恋爱消费

对问卷中\"你谈恋爱了吗?每年为恋爱花费多少钱?\"的问题,77%的大学生承认有恋爱经历,每年用于恋爱消费的钱从200-700元不等。从调查看,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泡吧娱乐等方面,礼品消费是恋爱消费中绝对的\"大头\",逢年过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或是俩人过生日及特殊的纪念日,恋人之间必要互送礼物,此项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甚至有几千元者(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一个大二的学生在女朋友生日那天送了一条价值7800元的铂金钻石项链);在恋爱消费中,支出较大的还有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月要支付200-400元。

四:上网费用

调查结果显示:在每周上网时间方面,12.7%的学生在3小时以下,20.9%的学生为3-7小时,30.1%的学生为8-10小时,19.5%的学生为10-20小时,16.8%的学生在20小时以上;在上网时段方面,23.2%的学生在白天上网,33.9%的学生在晚间上网,35.2%的学生在周末上网,7.7%的学生还经常上通宵。如果按2元/小时计算,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五:手机等通讯费用

根据调查结果,85%的学生都拥有手机,他们的手机价位一般都在500--1600元之间,月消费在20--150之间。消费者的月手机话费也与其月生活费相挂钩,生活费用少的话费也相应较少,控制在50元以下,但也有部分高收入用户的话

费也在此列,共占了样本的25%,学生月话费主要集中在50-100之间,约占了调查总数的62%,属于中档水平。其次月话费在100-150的有18%,而150以上的高消费者主要是月生活费在1000以上的 5位,与其的经济实力基本相应。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

大学生消费问题建议:

大学生消费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也会影响着方方面面。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它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难题。同样大学生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而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如何规范并合理的发展 样一个市场也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只有在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大学生消费才会一路走好。

推荐第8篇: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消费观调查与分析

摘要: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心理,直接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日后的工作成才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其心理有比较全面和准确的了解,我们从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方面,2005年11月,对辽宁大学的文、理院系的各年级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收回有效问卷345份,有效率为95.83%。另一方面,通过个别谈话及网络资源,对其他学校的大学生进行个别调查和比较。分析大学生消费的现状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思考,形成大学生以艰苦奋斗为荣,骄奢淫逸为耻的消费观,创建节约型校园文化。

关键字:大学生 消费 行为 心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一)大学生理性消费是主流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可以概括地说当代的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有些理性因素,突破传统的只求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观念。

1.在消费结构中发展资料占的比重呈扩大趋势。他们更多的注重改善自身的学习条件,满足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根据本次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大一的男女同学中有1/2多数每学期在教育学习方面的投资在200元以内,而被调查的大三的男女同学中则约有半数的同学在这方面的投资在400元以上。这说明刚入学的大一的学生已经有了要完善自己的追求,但是在为自己设定目的和计划的同时,投资比较谨慎;而大三的学生经过了两年多的大学生活,多数为自己设计了确定的目标(考研、攻读各种资格认证、英语过级考试等等),这些教育投资对他们就业及实现自我价值是必须的。

2.大学生也重视健康消费。调查的数据显示35.5%的男同学在每月的消费上注重营养消费,女生的比例更大一些占到42.2%。学校内设置的健身中心很受学生欢迎,通过调查和访谈部分学生,30%的同学选择定期的体育锻炼,他们中有利用校内的体育资源的,也有参加校外休闲健身俱乐部的。大学生的健康消费也涵盖了运动器械用品、衣物等内容。

3.消费呈现多层次化。月消费达到800元以上的占7.8%,低于350元的占15.9%,44.3%的学生月消费在350-500元之间,31.9%的学生月消费额控制在500元到800元之间。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层次分化比较分明,中间层次的比重占绝对多数,既反映了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也说明了大学生的消费主体是趋向理性的。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逐步向开放化、前卫化发展,但传统的理性消费观念仍是主流。绝大多数学生在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钱,追求物美价廉。因为87.5%的大多数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供给,虽然8.9%的学生自己兼职,但挣的钱不多。由于消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着若干问题:

1.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通过个别调查和访谈,我们得知:为

了拥有一款手机或换一款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他必要开支;有些同学为了一件名牌衣服、名牌鞋帽,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受虚荣心的驱使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2.人际交往消费过度,主要体现为通讯支出和恋爱支出。通讯开支大,拥有手机的同学占被调查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强,月消费高于80元的占40.3%,将近被调查人数的一半。说明学生手机消费不理性、高开销的情况存在而且颇为严重。16.2%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200元左右,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3.经济独立意识较弱,理财观念淡薄。在被调查的345人中有39人根本没有作过家教或兼职,而那些作过家教或兼职的同学也是抱有不同目的,1/2的学生是为增长社会经验,14.2%的学生以渴望独立为目的,以“补贴日用”为目的的比例占到23.2%,如果把“渴望独立”看作是主动的独立意识的话,那么“补贴日用”则可以看作是被动的独立意识。把前两者合计到一起来看拥有独立意识的学生比例也只占到被调查者总数的1/3强。当然也有12.5%的学生是抱着闲着没事的态度。显然,大家这方面的意识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16岁就要求经济独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

二、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

(一)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部分学生的消费误区和偏颇的消费心理

1.个性自觉引起的消费自主心理导致学生消费的盲目性,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强。大学时期是人生中一个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伴随着自我意识觉醒而来的是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强烈的自我支配要求。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环境的塑造,使他们在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都有自己特有的看法。虽然他们的消费来源依赖于家庭,但他们却有强烈的消费自主要求。大学生的思想没完全成熟,如果缺乏适当的消费指导,就会出现消费的盲目性。

2.尊重需要而引起的消费炫耀心理在学生消费中表现为重物质消费,轻教育投资。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尊重需要居于生理、安全、友谊和爱的需要之上而处于较高级的第四层次。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尊重需要,他们多方面的努力在相当程度上都是为了建立自尊和他尊体系,以实现其自我价值。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客观价值的自我虚构,表现在生活消费领域,就是对物质生活的高追求。大学生中有许多以拥有各类名牌而不是用才华作为炫耀的资本,这实际上反映出他们心理上的一个症结:用富裕的物质生活来充实美化自己的形象,以求得自尊的满足和心理的平衡。这种现象的扩散,会在一定范围内形成重物质消费的风气。

3.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是大学生消费攀比心理的心理学动因。大学生们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消费行为中往往会滋生独领风骚的畸形心理。这样,相互攀比现象就有了产生的土壤。攀比心理表现在看似相互矛盾,实则本质相同的两个方面:一是从众心理,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事物,个人也基本上乐意接受,大学生也不例外;二是求异心理,这种心理状态的存在,使某种时尚满足了大学生一时审美的心理需要之后,又必然会产生新的需要,渴望消费再有新变化和创新。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缺少对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引导

当前的大学生能够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他们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不能正确引导自己的子女。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可事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具体体现为:

1.在高校缺乏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有效性目的,就不能缺少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把握。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在不断的改进,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科研条件、人员配置等客观原因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主观认识等原因,对学生的教育首先从实践调查开始的教学科研风气仍然未能形成。

2.高校“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引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缺少与人生观、价值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引导目的。

3.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等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三)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是大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形成的影响因素

1.社会上非主流的享乐主义消费观,给大学生带来了很深的影响,是造成大学生消费观念偏颇的主要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我国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部分先富起来的家庭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消费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互相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消费观。

2.近年来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在我们的社会中逐渐上升,当然也对在校的大学生产生了影响。按照这种价值观,一个人是不是值得尊重,是不是有品位,主要取决于他的消费水平。一个人的消费水平越高,消费能力越强,就越是能够证明他的成功。在中国,应该说是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首先接受了这种价值观,然后又逐渐辐射、传染到其他社会阶层,最后演变为一种国民的集体无意识。

三、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他们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在思想理论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今后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

(二)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科学规划安排,是个人消费标准与家情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

要鼓励人们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三)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应该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思想政治课和德育课的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教育目的。

(四)大学生健康的消费风气应成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建议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塑造节约型的校园理念,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向社会输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费习惯的社会成员。

参考文献:

(1)陈一祥,苏天恩,大学生经济差异现象及其对策,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9月第21卷第5期

(2)王永杰,徐凌中,任建庆,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年第13卷第6期

(3)唐沙,王洪斌,当代大学生消费文化的探讨与分析,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6月第156期

(4)温孝卿,等。消费心理学(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5)余展洪,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消费(J)中国教育,2003,(2)

辽宁大学马列德育教研部2004级研究生 李男 李素花

推荐第9篇: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当前经济形势并不乐观,尽力过经济危机的洗礼,经济尚未复苏.通货膨胀,物价的持续上涨,消费问题被大家广泛关注,而且越发重要.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原因有三,一:大学生相对独立,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二:他们追求时尚,追求新事物,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三:他们虽行为独立,但经济尚未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超前但消费实力滞后,所以大学生有许多独特的特点.而且大学生还不够成熟,存在非理性消费,盲目消费等问题.因此,为了调查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我们对身边的50位同学做了一次调研,并作了如下分析

一、学生消费观现状

1.在消费结构中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据网上调查显示,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如: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我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大学生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元~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00元,而这笔钱一是用来支付伙食费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二是用来购买学习资料(考研、攻读各种资格认证、过级等等),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有时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大学生非常关注的内容。

2.追求时尚和名牌受到大学生的亲睐

青年始终是大学校园中的主体,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在大学生消费中最突出的消费项目就是使用手机。调查结果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已达到每班不低于60%。此外,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追求的目标。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3.健康消费是不老的话题

大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是大学生参与体育的前提,对体育与健康两者相关程度的认识,取决于大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是否全面,体育健康意识的需求必然转化为消费行为的桥梁,也必然是通过市场得以实现。据调查学校内设置的健身中心很受学生欢迎,他们中利用校内的体育资源,选择定期参加体育锻炼的,也有参加校外休闲健身俱乐部去进行体育锻炼的。这表明大学生的健康消费涵盖了运动器械用品、衣物等内容,也逐渐提高了对体育促进人的身体、心理、审美等社会性各方面功能的了解,形成了一定的价值体系。

二、大学生消费观念存在的问题

1.缺乏消费理性,自控能力不强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拿手机产品来说,目前,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同学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导致的。

2.大学生过分追逐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大学生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在消费问题上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因而追逐时尚,不仅是各种不同类型社会成员的消费特征,也同样符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在调查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3.盲目消费,过分展示自我

与成年消费者不同,大学生一般没有从众的心理特征,这一特征与追新求奇、自我表现的心理特征有关,处于这一年龄段的青年,心智、生理已经成熟,心理上要求独立,但生活、经济上却仍然有很大的依赖性,必须依靠家庭的资助才能良好的生活下去,并能在自由支配金钱的情况下,随行所欲地进行消费,追求、展示自我,如:吃讲究情调,穿追求时尚和名牌;谈恋爱追求情感,大量进行物质投入;交朋友不惜重金;网费、话费节节升高,追求“舒适、时尚、流行”的生活方式。当今社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财富持续增长,大学生也变得越来越有钱,也不断受到的广泛重视。

4.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我们曾经搞过一次关于大学生在消费调查,其结果有近16%的同学在350元以下在比较困难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近29%的同学在360元~520元之间,这属于中等水平,还算过得去。有近35%的同学在530元~850元之间,这是属于中上等水平了,手头稍为宽泛一点。有近15%的同学在860元~1350元之间,这就比较自由了。还有5%的同学月消费1360元以上可以说是无忧无虑,“该出手时就出手”了。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三、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大学生消费数额的增加,结构的变化,方式的多样化也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对这样一支群体是如何花钱,消费结构又是怎样?记者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不同年级之间,男女同学之间,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上都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年级越高,消费水平也随之增长时尚化、个性化,使消费标准不断增长,大学生个性化消费的增多已成为趋势与潮流。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逐步向开放化、前卫化发展,但传

统的理性消费观念仍是主流。绝大多数学生在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钱的追求。1.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调查研究在先

在思想理论教学中,大学生的消费意识应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变理论教学空洞无物的说教,为理论教学联系实际。今后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

2.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念,倡导责任意识

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包括: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具有独立的意识与理智消费的观念。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科学规划安排,是个人消费标准与家情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人们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3.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念,树立财商观念

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应该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思想课和德育课的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教育目的。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是现今的大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的必备因素。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

4.加强对大学生消费意识,提高健康水平

大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和能力将随着其家庭收入的增加和个人的经济能力的增加而提高。当大学生的基本物质的到满足和满意的时候,他们才会把钱花在体育上,因此要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体育健康消费观。消费风气应成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建议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塑造节约型的校园理念,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向社会输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费习惯的社会成员.

推荐第10篇:关于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关于职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报告

史秀芳

电信学院 通信一班

组内成员:常淑平孙晓静 顾美娜刘宏微王春晓陈珍如 张天明

内容摘要:

一个人的消费观往往决定着其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果,并在社会和文化意义上影响着对人的塑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费结构和消费水平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消费群体,其消费行为在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日益多样化、超前化、现代化。本文以近年来关于大学生消费观的研究为基础,对大学生的消费观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了大学生消费观中理性和非理性的方面,提出从大学生自身修养出发,社会及高校加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重要教育意义。

经过介绍: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增长,现在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日益提高。为了了解职大学生的生活消费观,我们调查小组于2011年9月1日在本校展开了关于职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希望能发现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本次调查针对天津职业大学的在校学生,采取分层抽样的抽样问卷调查方法,随即发放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40份,全部收回。

现状与问题: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正视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刻不容缓!

关键字:大学生 生活 消费观

正文:

在消费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以及一些不正确消费观念。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大学生这种超越自己身份的消费现象值得深思。另一方面,他们为了能够获得经济上的独立,积累社会经验,

提高自己的生活和消费水平。这一观念的产生提高了大学生的自立、自强。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根据职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包夜去KTV的问题调查中得出同意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包夜去KTV(选A)的占15%;不同意(选B)的占42.5%;无所谓(选C)的占42.5%。以表明大多数学生没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从而反映大部分学生管理能力差,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合理的安排,需要继续培养加强。根据对于自己的生活费有合理安排的问题调查中得出:对于自己的生活费有合理安排(选A)的占55%;没有(选B)的占30%;无所谓(选C)的占15%。虽然大多数同学都很有经济头脑,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费可以让我们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浪费!但是也存在一部分的问题是对自己的生活没有任何的安排。从而也反映出一部分学生的储蓄观念淡薄,理财观念需要培养和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差,需要自我培养。理财观念是测算你的生活得条理性,以及你对自己的生活安排情况。在调查中发现有一半的大学生的理财观念还是比较薄弱的,不能够合理的安排一下自己的生活费用。

根据对于把大部分钱用在化妆品上买衣服的问题调查中得出同意把大部分钱用在化妆品上(选A)的占10%;不同意(选B)的占65%;无所谓(选C)的占25%。同意大学生经常用生活费购买大量衣物(选A)的占2.5%;不同意(选B)的占65%;无所谓(选C)的占32.5%。虽大多数人还是不原意把大部分钱用在化妆品上的!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学生为了能够让自己更漂亮而不惜一切代价去购买化妆品和衣服,有时宁可节省生活费也要去购买化妆品和衣服,从而反映一部分学生爱慕虚荣,追求名牌和时尚,存在着一定的攀比心理。其原因是一些同学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所以一部分学生的心理思想和控制能力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加强。对职大学生每月话费大约在50以下;50—100;100—150;150以上的问题调查中得出每月话费大约在50以下(选A)的占25%;在50到100之间(选B)的占37.5%;在100到150之间(选C)的占10%;在150以上(选D)的占27.5%在调查中显示有一部大学生,每月花费超额的话费,并且也有些学生的上网时间比较常,不能够控制。

对以上问题调查分析中得出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是吃浪费等问题,给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的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受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袭击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身上中分得体现出来。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消费观念培养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因此,高校的校风也是主要体现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所必须的呀。校风是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社会真处于激烈的社会主义转型过程中,虽然社会经济与以往比较已经取得卓越的成就,但是放眼世界,我们离工业化发达国家的距离还很遥远。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大学生继续坚持艰苦朴素、勤劳节约的消费理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的行为习惯,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国情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1)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我们希望老师在思想理论教育中,使用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是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我们认为今后老师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研究我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我们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2)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应该成为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事每一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大学生学业的咸亨工追求。因此,学校应该吧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二、当代大学生自立、自强的消费观念

对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出去兼职问题的调查中得出同意大学生业余时间出去兼职(选A)的占72.5%;不同意(选B)的占5%;无所谓(选C)的占22.5%。从而反映出有一大部分的同学占用课余的时间来做兼职,既能够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也能够增长自己的生活经验。

对每年在学习上的花费大约在100以下,100—250,250—400,400以上的问题中得出:每年在学习上的花费大约在100以下(选A)的占25%;在100到250之间(选B)的占25%;在250到400之间(选C)的占47.5%;在400以上(选D)的占7.5%;在调查中表明大部分中的同学有良好的生活消费安排,他们节约自己的生活额外的开支,增加自己的学习消费。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增强自己的社会生活经验。

从以上问题得出没有自立,何谈自强;没有自强之精神,何谈自立之根本。主要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1)教育引导

教育引导主要是指通过阐述某种思想理论去说服人和教育人,对教育者进行正面说服教育,从提高思想政治品德入手,以理服人,引导受教育者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以求得各方面的进步。在培养大学生自强自立精神时,要注意实事求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讲究针对性,有的放矢;尊重人,

注重引导等基本要求,通过说服教育,讲解、报告。谈论、讨论辩论、阅读书籍报刊等形式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认识到自强自立精神的重要性,并自觉地指导实际行动转化为自觉的有意识行为。

(2)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主要是指确立一个可行的目标以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培养大学生自强自立精神就必须确立一个适合大学生实际的目标,以此为导向去不断地激励大学生为之奋斗,为之行动,从而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和确立自强自立精神。目标激励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目标能使人认清未来的发展前景,增强信心,激发自强自立的精神,形成实现目标的内在驱动力。第二,目标能使人产生成就感,从中看到个人价值实现的方向和未来成果的价值大小,形成一定的激发力量。第三,目标要经过努力才能取得成果,在实现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和困难,这是对人的意志力的考验,因而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强自立精神品质。

(3)实践体验

所谓实践体验原则是指在教育者的引导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训练和培养教育目标的优良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在运用实践体验方法时,必须要有专人负责,加强领导;具体运用各种方法时,要注意针对不同的对象和不同情况选用适当的形式和方法;要精心组织和策划,力求围绕自强自立的培养目标进行;要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使受教育对象在长期的实践锻炼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自强自立品质,并成为指导和支配行动的有力武器。 对策与建议:

合理的安排自己的生活,以至有条理的安排自己的生活费用。增强自己的社会经验以及丰富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作者:李昊题目:关于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报告来源:作品集2008级《应用写作》课程实践作品集IP地址:119.109.107.28投稿日期:2010-6-22 12:13:21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08-9

3、张凯大学生消费观社会调查实训报告Http://wapwenku.baidu.com/view

4、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20

5、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21-222

第11篇:关于消费观的调查报告

消费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行为,消费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分为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种。生产消费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对劳动工具、原材料、燃料等的消耗,从而生产出某种新产品。生活消费是指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以及人类自身的繁衍对生活资料的消耗。生活消费按消费需要的主体又分为个人消费和社会公共消费,我这里所说的消费就是指个人消费。

个人消费的内容包括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两个方面。衣、食、住、行、用等的消费属于物质消费。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艺术欣赏、度假旅游以及享受服务性的消费行为都属于精神文化消费。

消费观念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人们关于市场、货币、消费等经济生活现象的比较系统、稳定的见解和看法,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组成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人们的消费观也逐渐形成。消费观的形成,受到每一个人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民族传统文化、个人文化素质、宗教信仰等非经济因素的强烈影响。

活阶段主要任务阶段目标

动1研究确定课题确定课题

计2拟写问卷问卷调查打印好

化3社会调查走上社会,调查访问

4分组讨论问卷分析

5总结书写调查报告

我利用假期时间走访调查了一些人对于消费观的看法,结果和分析如下:

1、对某市居民的购物方式进行调查的结果,超市以其3倍的优势取代了商场成为了某市人购物的首选场所。

90年代初,超市以其自由的购物环境、方便的结帐方法和实惠的商品价格博得了老百姓的青睐,并迅速占领了市场,这是一项成功的尝试,不仅给顾客也给商家带来了“丰收”。

当然,商场作为传统的购物场所,还是以“老大哥”的身份占据着排行榜的第二位,但以1:3的差距输给超市,是否应该好好想想该怎样重新吸引客源呢?!

也有很多人选择电视购物和网上购物,但大多数是年轻人以及白领。这说明人们对这种新型购物方式了解还不是很普遍。希望未来它能为人们带来更方便、更快捷的生活。

2、对某市居民在购买商品时最注重因素的调查结果:质量是人们在购物是最注重的因素,这与我预想的相同。可见在做不到“价廉物美”的时候,人们宁可选择“物美”。

其次便是“个人喜好”,占到总数的1/4还要多,由此说明某市人对“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购物已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经济和精神负担。“买自己所爱,爱自己所买”已成为新购物时尚。

再次人们的品牌意识渐渐树立,有1/5的被调查对象说他们对名牌商品的质量、信誉比较放心,所以宁可价格稍微贵一点,只要用得放心也就无所谓了。

另有5%的人选择了服务,这与以前看售货员脸色买东西的时代大不同;现在哪个营业员敢对顾客不客气,顾客一投诉,那个营业员轻则该月奖金报销,重则被“炒鱿鱼”。这不仅是为了提高信誉以增加客源,更是对顾客的一种尊重。

3、对某市居民购房方式的调查结果。有39%的的被调查者属于保守派,选择了攒够了钱再买,这是中国人传统的消费观念,不过有人为了买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奔忙一辈子,到老了买了一所房子却没等享几天福便撒手人寰了,而那所辛苦一辈子得来的屋子便必然转到了其儿女名下,这难道说不是一种悲剧吗?

其次是选择首期付款+公积金贷款+按揭贷款,选择该项的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相信自己赚钱的能力,所以这辈人就享受上了,早早地有了私房,住腻了就出租或是转手,得来的钱再买更新的更大的。

其中只有13%的人选择了向亲友借钱购房,这与中国传统的“在家靠父母,再外靠朋友”的俗语大相径庭。在现代社会向父母借钱说不出口,毕竟他们养了你二十几年,花的钱和情是你一辈子都换不清的,你还好意思伸手向他们要钱?由于计划生育,亲人也少得可怜,到时候还不了钱,他们又不好意思上门要债,结果弄得双方都很尴尬。再说朋友,也都是这年纪,这经济水平,能有什么钱?

4、对某市居民度双休日方式的调查结果。从上图可以看出,有34%的人在双休日里做着我未曾预想到的事,一问才知,他们在双休日里仍要工作或学习,我不得不感叹现代生活真的如此繁忙吗?

接下来,有1/5的人选择了整理家务,选择该项的以中年人居多,他们平时工作繁忙,儿女又正于读书阶段,双休日他们便在家陪孩子,做家务,补补睡眠等。

还有16%的人选择了上街购物,这和以前的赶集很像,是中国人传统的渡假方式。

另有10%的人选择了用上网来度过双休日,这其中有九成以上是十几、二十几的年轻人。

各有6%的人选择了文化消费和健身运动,这在前几年看来还是浪费时间的事,但根据调查结果来看,精神文明以及全民健身已经深入到寻常百姓家了。

只有5%的人选择了走亲访友,这样的人情关系是不是过于淡泊了?

5、对某市居民对“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的评价。

有93%的人选择了“没有过时”或“应赋予新的内容”。其实这两项的意义大致相同,当问及对于应赋予新的内容的理解时,其回答相仿:该花的时候就花,毫不心疼;不该花的时候一分钱也不浪费。

我本以为生活在现代都市里人们,赚得多花得也多,会认为“勤俭节约”是老一辈人才恪守的道德观念;这代人会认为学习上一代人的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是有违于新新人类“舍我其谁”的准则的。而这次的调查结果实在叫人高兴,我看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好地得到了延续。

6、哪项消费占您个人收入的比重最大

一半以上的被调查对象选择了生活必需品,这类人走向两个极端——离退休人员和刚刚步入社会的打工者。

其次是选择文化娱乐健身的,说明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再次是有15%的人选择了子女消费,其年龄在25~35岁和35~50岁两个段之间,正于青黄不接之际。而选择应酬交际的4%的人的职业都是私营业主。

7、您会花多少钱在“包装”自己上

有八成以上的被调查者用于化妆品以及服装、首饰等包装物上的钱占了个人收入(或零花钱)的30%或以下,本小组成员认为这是最恰当的用法。当然不乏因为工作需要或个人喜好特别注重外表的,这些人花一半甚至更多的钱在“包装”自己上。没有人选择用90%的收入去装点自己。

8、您通常送礼是会送什么

最多的是工艺品,有31%,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或者穿着时髦的中年人。这充分说明送工艺品不是酸文人以及富贵人家的专利了,而是作为一种文化和修养的体现在亲人好友之间传达情谊。

选择“营养保健品”和“普通食品”的大都是中年人,他们比较实际。

我很高兴只有8%的人选择了烟酒,这比前几年的大送烟酒的风气好了许多,对健康也有益。当问及烟酒大概都送什么人时,他们回答:生意上的合伙人或者好烟酒的亲戚、朋友、同事以及上司或者不太熟的人。

还有8%的人选择鲜花,其职业大都为白领或私营业主。

对问卷上八个问题的分析,最终我得出以下结论:

某市人的消费观念较为开放但却不奢侈,比前人更懂得支配自己的收入,更国际化,更符合一个某市人的标准——既能善待自己又能“善待存折”。他们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尝试新的活法,尽力使自己的生活不要定位在同一坐标轴内。他们的生活时时透露出“个性化”的追求,又不乏对社会对环境的责任心。他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对于物质生活的要求则是愈简单愈好,最好能达到返朴归真的效果。这一切本身就是时尚的体现,这是一种好的风气,就让他延续下去吧!当然,对于某些人来说,他们甚至对“消费观”这一词还没有任何概念,这是很可悲的。希望通过本次调查,让更多的人对“消费观”有更深刻的理解。

附录

某市人消费观调查问卷

性别:□女□男

年龄:□25岁以下□25—35岁□35—50岁□50—60岁□60岁以上

身份:□公务员□白领□蓝领□学生□私营业主□离退休人员

□打工者□其它

学历:□初中或以下□高中、中专、技校□大专□大学本科或以上

1您通常购物方式是()

a去商场b去超市c电视购物d网上购物e其它

2在购买商品时,您最重视哪方面的因素()

a价格b质量c品牌d服务e环保f个人喜好

3您需要购买商品房,却没有足够的现款时,考虑付款方式是()

a攒够了钱再买b向亲友借钱c首期付款+公积金贷款

d首期付款+公积金贷款+按揭贷款

4双休日通常是()

a外出度假b上街购物c整理家务d走亲访友e文化消费

f上网g健身运动h其它

5您认为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

a过时了b没有过时c应赋予新的内容

6以下哪种消费占您个人收入的比重最大()

a生活必需品b文化娱乐健身c应酬交际d子女消费e其它

7您会花多少钱在“包装”自己上(如服装、化妆品等)()

a90%b70%c50%d30%e10%

8您通常送礼是会送什么()

a普通食品b鲜花c烟酒d营养保健品e工艺品f其它

第12篇:娄底市居民消费观调查报告

怀化学院调查报告

娄底市居民消费观调查报告

消费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行为,消费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分为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种。生产消费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对劳动工具、原材料、燃料等的消耗,从而生产出某种新产品。生活消费是指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以及人类自身的繁衍对生活资料的消耗。生活消费按消费需要的主体又分为个人消费和社会公共消费,我这里所说的消费就是指个人消费。个人消费的内容包括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两个方面。衣、食、住、行、用等的消费属于物质消费。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艺术欣赏、度假旅游以及享受服务性的消费行为都属于精神文化消费。消费观念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人们关于市场、货币、消费等经济生活现象的比较系统、稳定的见解和看法,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组成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人们的消费观也逐渐形成。消费观的形成,受到每一个人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民族传统文化、个人文化素质、宗教信仰等非经济因素的强烈影响。

活动计划:

阶段主要任务阶段目标

一研究确定课题确定课题

二拟写问卷问卷调查打印好

三社会调查走上社会,调查访问

四分组讨论问卷分析

五总结书写调查报告

我利用假期时间走访调查了一些人对于消费观的看法,结果和分析如下:

1、对娄底市居民的购物方式进行调查的结果,超市以其3倍的优势取代了商场成为了某市人购物的首选场所。90年代初,超市以其自由的购物环境、方便的结帐方法和实惠的商品价格博得了老百姓的青睐,并迅速占领了市场,这是一项成功的尝试,不仅给顾客也给商家带来了“丰收”。当然,商场作为传统的购物场所,还是以“老大哥”的身份占据着排行榜的第二位,但以1:3的差距输给超市,是否应该好好想想该怎样重新吸引客源呢?也有很多人选择电视购物和网上购物,但大多数是年轻人以及白领。这说明人们对这种新型购物方式了解还不是很普遍。希望未来它能为人们带来更方便、更快怀化学院调查报告

捷的生活。

2、对娄底市居民在购买商品时最注重因素的调查结果:质量是

人们在购物是最注重的因素,这与我预想的相同。可见在做不到“价

廉物美”的时候,人们宁可选择“物美”。其次便是“个人喜好”,占

到总数的1/4还要多,由此说明某市人对“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高,

购物已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经济和精神负担。“买自己所爱,爱自己

所买”已成为新购物时尚。再次人们的品牌意识渐渐树立,有1/5的

被调查对象说他们对名牌商品的质量、信誉比较放心,所以宁可价格

稍微贵一点,只要用得放心也就无所谓了。另有5%的人选择了服务,

这与以前看售货员脸色买东西的时代大不同;现在哪个营业员敢对顾

客不客气,顾客一投诉,那个营业员轻则该月奖金报销,重则被“炒

鱿鱼”。这不仅是为了提高信誉以增加客源,更是对顾客的一种尊重。

3、对娄底市居民购房方式的调查,有39%的的被调查者属于保

守派,选择了攒够了钱再买,这是中国人传统的消费观念,不过有人

为了买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奔忙一辈子,到老了买了一所房子却没等

享几天福便撒手人寰了,而那所辛苦一辈子得来的屋子便必然转到了

其儿女名下,这难道说不是一种悲剧吗?其次是选择首期付款+公积

金贷款+按揭贷款,选择该项的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相信自己赚钱

的能力,所以这辈人就享受上了,早早地有了私房,住腻了就出租或

是转手,得来的钱再买更新的更大的。其中只有13%的人选择了向亲

友借钱购房,这与中国传统的“在家靠父母,再外靠朋友”的俗语大

相径庭。在现代社会向父母借钱说不出口,毕竟他们养了你二十几年,

花的钱和情是你一辈子都换不清的,你还好意思伸手向他们要钱?由

于计划生育,亲人也少得可怜,到时候还不了钱,他们又不好意思上

门要债,结果弄得双方都很尴尬。再说朋友,也都是这年纪,这经济

水平,能有什么钱?

4、对娄底市居民度双休日方式的调查,从调查可以看出,有34%

的人在双休日里做着我未曾预想到的事,一问才知,他们在双休日里

仍要工作或学习,我不得不感叹现代生活真的如此繁忙吗?

接下来,有1/5的人选择了整理家务,选择该项的以中年人居多,他

们平时工作繁忙,儿女又正于读书阶段,双休日他们便在家陪孩子,

做家务,补补睡眠等。还有16%的人选择了上街购物,这和以前的赶

集很像,是中国人传统的渡假方式。另有10%的人选择了用上网来度

过双休日,这其中有九成以上是十几、二十几的年轻人。各有6%的

人选择了文化消费和健身运动,这在前几年看来还是浪费时间的事,但根据调查结果来看,精神文明以及全民健身已经深入到寻常百姓家了。只有5%的人选择了走亲访友,这样的人情关系是不是过于淡泊了?

5、对“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的评价是什么?有93%的人选择了“没有过时”或“应赋予新的内容”。其实这两项的意义大致相同,当问及对于应赋予新的内容的理解时,其回答相仿:该花的时候就花,毫不心疼;不该花的时候一分钱也不浪费。我本以为生活在现代都市里人们,赚得多花得也多,会认为“勤俭节约”是老一辈人才恪守的道德观念;这代人会认为学习上一代人的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是有违于新新人类“舍我其谁”的准则的。而这次的调查结果实在叫人高兴,我看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好地得到了延续。

6、哪项消费占您个人收入的比重最大?一半以上的被调查对象选择了生活必需品,这类人走向两个极端——离退休人员和刚刚步入社会的打工者。其次是选择文化娱乐健身的,说明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再次是有15%的人选择了子女消费,其年龄在25~35岁和35~50岁两个段之间,正于青黄不接之际。而选择应酬交际的4%的人的职业都是私营业主。

7、您会花多少钱在“包装”自己上?有八成以上的被调查者用于化妆品以及服装、首饰等包装物上的钱占了个人收入(或零花钱)的30%或以下,本小组成员认为这是最恰当的用法。当然不乏因为工作需要或个人喜好特别注重外表的,这些人花一半甚至更多的钱在“包装”自己上。没有人选择用90%的收入去装点自己。

8、您通常送礼是会送什么?最多的是工艺品,有31%,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或者穿着时髦的中年人。这充分说明送工艺品不是酸文人以及富贵人家的专利了,而是作为一种文化和修养的体现在亲人好友之间传达情谊。选择“营养保健品”和“普通食品”的大都是中年人,他们比较实际。我很高兴只有8%的人选择了烟酒,这比前几年的大送烟酒的风气好了许多,对健康也有益。当问及烟酒大概都送什么人时,他们回答:生意上的合伙人或者好烟酒的亲戚、朋友、同事以及上司或者不太熟的人。还有8%的人选择鲜花,其职业大都为白领或私营业主。

对问卷上八个问题的分析,最终我得出以下结论:

娄底市居民的消费观念较为开放但却不奢侈,比前人更懂得支配

自己的收入,更国际化,更符合一个某市人的标准——既能善待自己又能“善待存折”。他们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尝试新的活法,尽力使自己的生活不要定位在同一坐标轴内。他们的生活时时透露出“个性化”的追求,又不乏对社会对环境的责任心。他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对于物质生活的要求则是愈简单愈好,最好能达到返朴归真的效果。这一切本身就是时尚的体现,这是一种好的风气,就让他延续下去吧!当然,对于某些人来说,他们甚至对“消费观”这一词还没有任何概念,这是很可悲的。希望通过本次调查,让更多的人对“消费观”有更深刻的理解。

经济学系09级国贸三四班陈倩

第13篇:关于消费观的调查报告

消费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行为,消费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分为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种。生产消费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对劳动工具、原材料、燃料等的消耗,从而生产出某种新产品。生活消费是指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以及人类自身的繁衍对生活资料的消耗。生活消费按消费需要的主体又分为个人消费和社会公共消费,我这里所说的消费就是指个人消费。

个人消费的内容包括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两个方面。衣、食、住、行、用等的消费属于物质消费。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艺术欣赏、度假旅游以及享受服务性的消费行为都属于精神文化消费。

消费观念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人们关于市场、货币、消费等经济生活现象的比较系统、稳定的见解和看法,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组成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人们的消费观也逐渐形成。消费观的形成,受到每一个人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民族传统文化、个人文化素质、宗教信仰等非经济因素的强烈影响。

活阶段主要任务阶段目标

动1研究确定课题确定课题

计2拟写问卷问卷调查打印好

化3社会调查走上社会,调查访问

4分组讨论问卷分析

5总结书写调查报告

我利用假期时间走访调查了一些人对于消费观的看法,结果和分析如下:

1、对某市居民的购物方式进行调查的结果,超市以其3倍的优势取代了商场成为了某市人购物的首选场所。

90年代初,超市以其自由的购物环境、方便的结帐方法和实惠的商品价格博得了老百姓的青睐,并迅速占领了市场,这是一项成功的尝试,不仅给顾客也给商家带来了“丰收”。

当然,商场作为传统的购物场所,还是以“老大哥”的身份占据着排行榜的第二位,但以1:3的差距输给超市,是否应该好好想想该怎样重新吸引客源呢?!

也有很多人选择电视购物和网上购物,但大多数是年轻人以及白领。这说明人们对这种新型购物方式了解还不是很普遍。希望未来它能为人们带来更方便、更快捷的生活。

2、对某市居民在购买商品时最注重因素的调查结果:质量是人们在购物是最注重的因素,这与我预想的相同。可见在做不到“价廉物美”的时候,人们宁可选择“物美”。

其次便是“个人喜好”,占到总数的1/4还要多,由此说明某市人对“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购物已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经济和精神负担。“买自己所爱,爱自己所买”已成为新购物时尚。

再次人们的品牌意识渐渐树立,有1/5的被调查对象说他们对名牌商品的质量、信誉比较放心,所以宁可价格稍微贵一点,只要用得放心也就无所谓了。

另有5%的人选择了服务,这与以前看售货员脸色买东西的时代大不同;现在哪个营业员敢对顾客不客气,顾客一投诉,那个营业员轻则该月奖金报销,重则被“炒鱿鱼”。这不仅是为了提高信誉以增加客源,更是对顾客的一种尊重。

3、对某市居民购房方式的调查结果。有39%的的被调查者属于保守派,选择了攒够了钱再买,这是中国人传统的消费观念,不过有人为了买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奔忙一辈子,到老了买了一所房子却没等享几天福便撒手人寰了,而那所辛苦一辈子得来的屋子便必然转到了其儿女名下,这难道说不是一种悲剧吗?

其次是选择首期付款+公积金贷款+按揭贷款,选择该项的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相信自己赚钱的能力,所以这辈人就享受上了,早早地有了私房,住腻了就出租或是转手,得来的钱再买更新的更大的。

其中只有13%的人选择了向亲友借钱购房,这与中国传统的“在家靠父母,再外靠朋友”的俗语大相径庭。在现代社会向父母借钱说不出口,毕竟他们养了你二十几年,花的钱和情是你一辈子都换不清的,你还好意思伸手向他们要钱?由于计划生育,亲人也少得可怜,到时候还不了钱,他们又不好意思上门要债,结果弄得双方都很尴尬。再说朋友,也都是这年纪,这经济水平,能有什么钱?

4、对某市居民度双休日方式的调查结果。从上图可以看出,有34%的人在双休日里做着我未曾预想到的事,一问才知,他们在双休日里仍要工作或学习,我不得不感叹现代生活真的如此繁忙吗?

接下来,有1/5的人选择了整理家务,选择该项的以中年人居多,他们平时工作繁忙,儿女又正于读书阶段,双休日他们便在家陪孩子,做家务,补补睡眠等。

还有16%的人选择了上街购物,这和以前的赶集很像,是中国人传统的渡假方式。

另有10%的人选择了用上网来度过双休日,这其中有九成以上是十几、二十几的年轻人。

各有6%的人选择了文化消费和健身运动,这在前几年看来还是浪费时间的事,但根据调查结果来看,精神文明以及全民健身已经深入到寻常百姓家了。

只有5%的人选择了走亲访友,这样的人情关系是不是过于淡泊了?

5、对某市居民对“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的评价。

有93%的人选择了“没有过时”或“应赋予新的内容”。其实这两项的意义大致相同,当问及对于应赋予新的内容的理解时,其回答相仿:该花的时候就花,毫不心疼;不该花的时候一分钱也不浪费。

我本以为生活在现代都市里人们,赚得多花得也多,会认为“勤俭节约”是老一辈人才恪守的道德观念;这代人会认为学习上一代人的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是有违于新新人类“舍我其谁”的准则的。而这次的调查结果实在叫人高兴,我看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好地得到了延续。

6、哪项消费占您个人收入的比重最大

一半以上的被调查对象选择了生活必需品,这类人走向两个极端——离退休人员和刚刚步入社会的打工者。

其次是选择文化娱乐健身的,说明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再次是有15%的人选择了子女消费,其年龄在25~35岁和35~50岁两个段之间,正于青黄不接之际。而选择应酬交际的4%的人的职业都是私营业主。

7、您会花多少钱在“包装”自己上

有八成以上的被调查者用于化妆品以及服装、首饰等包装物上的钱占了个人收入(或零花钱)的30%或以下,本小组成员认为这是最恰当的用法。当然不乏因为工作需要或个人喜好特别注重外表的,这些人花一半甚至更多的钱在“包装”自己上。没有人选择用90%的收入去装点自己。

8、您通常送礼是会送什么

最多的是工艺品,有31%,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或者穿着时髦的中年人。这充分说明送工艺品不是酸文人以及富贵人家的专利了,而是作为一种文化和修养的体现在亲人好友之间传达情谊。

选择“营养保健品”和“普通食品”的大都是中年人,他们比较实际。

我很高兴只有8%的人选择了烟酒,这比前几年的大送烟酒的风气好了许多,对健康也有益。当问及烟酒大概都送什么人时,他们回答:生意上的合伙人或者好烟酒的亲戚、朋友、同事以及上司或者不太熟的人。

还有8%的人选择鲜花,其职业大都为白领或私营业主。

对问卷上八个问题的分析,最终我得出以下结论:

某市人的消费观念较为开放但却不奢侈,比前人更懂得支配自己的收入,更国际化,更符合一个某市人的标准——既能善待自己又能“善待存折”。他们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尝试新的活法,尽力使自己的生活不要定位在同一坐标轴内。他们的生活时时透露出“个性化”的追求,又不乏对社会对环境的责任心。他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对于物质生活的要求则是愈简单愈好,最好能达到返朴归真的效果。这一切本身就是时尚的体现,这是一种好的风气,就让他延续下去吧!当然,对于某些人来说,他们甚至对“消费观”这一词还没有任何概念,这是很可悲的。希望通过本次调查,让更多的人对“消费观”有更深刻的理解。

第14篇:大学生的消费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的消费观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兴起,电子商务产业的蓬勃发展,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经历着巨大的变化。本次调研是为了了解大学生的消费观而展开,找出,甚至找出一些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当互联网经济迅速兴起,电子商务产业蓬勃发展,现代人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特殊群体,作为更迅速也更容易接受新型消费理念的年轻人,其消费情况更是不容忽视,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也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

本次问卷调查是为了了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发掘其消费观念,找出影响其消费行为的因素,甚至找出一些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希望通过本次调研,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消费行为,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改变一些不理性消费或冲动消费的存在,为他们踏上社会,独立生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调研过程

(一)调查方式

这次调查采用问卷(见附件1)的形式展开,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的方式向苏州、南京等地的多所大学的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共收到71份样本,主要来自苏州大学。由于一些现实原因,本次调查的样本多数为大二学生,但是大二学生作为进入大学不久又离踏入社会也不久,因此他们的样本结果是比较具有代表性和可研究性的。

问卷共有15道题,通过问卷制作网站的技术性支持,可以准确得出调查结果,也可以进行一定的客观分析。

(二)调查结果

数据分布.(见附件2)

三、统计结果与总结分析

(一)生活费的来源及数目

除了家庭供给的生活费之外,有25.3%的学生得到了奖学金或助学金,也有16.9%和21.1%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当家教或做兼职。此外被问及是否想要或正在打工兼职及其目的时,绝大部分学生有此打算或正在进行,而其中39.4%的学生希望能以此来补贴补贴日用。但我们提到的生活费不包括学杂费和住宿费等,如果把这部分也考虑在内,毫无疑问,大学生的支出远大于收入,而且支出的费用来自父母的比例非常高。所以可以这么说,大学生基本上还是以一个纯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的舞台上。

不过通过调查我们得知70.4%的学生没有借钱或使用信用借款的想法,显然信用消费对于尚未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是几乎不被考虑的,而根据实际情况,这也是被学校或家庭所抵触的。

说到生活费的数目,70.4&的学生选择了1000-2000元这个选项,剩余的一半选择了少于1000元,而另一半则会得到多余2000元的生活费。显然,比较我们父母辈,甚至几年前的大学生,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费是呈增长趋势的。而且在取得生活费的方式上,60.6%的学生是每月固定时间得到固定数额的钱,39.4%的学生则不定期索要不定额的费用。前者是一个传统的模式,但后者确实越来越符合现代生活方式也被越来越多的学生所选择。因此,可以合理推测,我所调查的在校大学生中平均每人每月可以得到多余1000元的生活费,且能够时不时地从父母那里得到一点资助。当然,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物价水平的上升,在苏州这样的准一线城市里生活,所需要的费用自然是不会低的。再考虑到网络购物的热潮与娱乐业消费者的年轻化,我们这样的大学生明显比以前的更会花钱,更喜欢玩乐。

(二)消费方向

据调查,74.7%的学生每月的实际消费在1000-2000元之间。在各项开支中,食品、衣服和玩乐所占的比重最大,其余项目如化妆品、学习用品、交通花费、手机通讯等占比均匀,不多不少。虽然74.6&的学生不存在恋爱方面的消费,但是剩下的学生中在恋爱方面花费的费用却是不容忽视的----此项费用至少占据了他们生活费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下面就几方面费用展开分析。

1.饮食消费:饮食消费是大学生每月生活费用的主要支出,不满足学校食堂的单一难吃的菜式,加之学校周围就有许多生活购物广场,非常多的大学生在能够拥有较长的就餐时间的情况下,选择去各式餐厅吃饭。寻找各样的美食也是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学生间的聚餐越来越多,有些庆祝节日,有些庆祝成功举办活动,还有些宿舍间的日常聚餐。

2.衣服消费:大学生对自己着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个季节起码需要一两件新衣服,平时逛街也会有些看中的或者在网上浏览时发现自己喜欢的款式。作为女生来说,一件新衣服总是能够带来一点快乐。

3.娱乐消费:电影院和ktv几乎是大学生每月必去的地方,还有现在流行的社团轰趴。娱乐消费占据着越来越多的比重。随着网上购票愈发简便与便宜,也由于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更多了,仿佛随时可以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去感受欢乐悲伤。

4.恋爱消费:大学生中恋爱消费的比例不断上升,无论社会还是学校,都对大学生恋爱采取认同的态度,部分学生家长甚至鼓励孩子去谈恋爱。也有很多商家会针对恋爱中的情侣提供特色服务,相关产业的发展十分快速与发达。

如今无论网购还是实体店消费,留给学生的选择总是越来越多了。在调查中84.5%的学生选择购买经济适用的物品,也有部分会购买品牌或流行的物品。当然这其中77%的会选择自己喜欢想要的物品。从中不难看出,虽然大部分人心里有理性消费的概念,但是在社会现实中,还是比较容易受到广告宣传或品牌效应的影响,会从众消费也会追求价格质量都不低的商品。其实除了大学生,即便是社会上的成人也是有这样的,比如如今颇受追捧的女性化妆品市场就是一个典型,特别是口红市场。

因此,很难归结出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他们的消费理念很复杂,在有些方面追求实惠,却也在有些方面对品牌有一定的虔诚度,不过大抵还是喜欢购买性价比高的物品。且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和个人阅历的提升,对于所谓的“奢侈品”也有了自己的认识,不会一味地排斥或追求。

我认为现代大学生理性消费和感性消费并存,在回答关于双十一(本次调的研进行临近双十一)的计划问题时,83.4%的学生表示有购物的打算,不论是已经提前计划好的或是准备到时随便看看的,大部分学生都表示不会错过双十一的实惠。显然,网络购物的折扣也在一方面促进了现代大学生的消费,但介于网购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不得不承认如今的学生已经更会懂得分辨真假和追求实惠了,感性消费不再是学生消费的代表词了。

(三)存款与理财

如果生活费有结余,59.1%的学生表示会储存起来。有38%的学生平时有记账的习惯,其余则还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理财方面的认识还不够多,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只对存款比较熟悉,当然由于支付宝等便捷支付工具的流行,我相信大部分学生会把钱存入支付宝或者其他简便付款软件而不是银行。虽然不记账的同学比较多,但是如今支付宝本身也会帮助记账,所以即使不亲自记账,不少同学还是会查看一下自己每月支出的方向。此外,由于余额宝的年利率不低,取用又方便,余额宝是不少同学接触理财的第一步。但是对于其他的基金等理财产品,很少会有学生去关注。有些家长可能会给孩子购买一些保险或银行的存款理财产品,但在采访中,我还是没能找到几个真正自己关注理财的同学。

四、结论和思考

(一)大学生消费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直接影响着家庭。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年均一万元左右的用款额度对一个家庭来讲,还是需要得到重视的。虽然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收进都得到了相应的进步,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但物价水平和生活成本同时在上升,而且不少大学的学费逐年增加,家庭用于大学生消费的比重即便普遍降落,其降落也是缓慢的,甚至对于一些贫困家庭来说几乎没有下降。在这方面来讲,很难从根本上降低费用,除了政策的调整,还需要整个社会经济模式的改善。

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行为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的影响不只局限于家庭,市场上的很多消费都与大学生息息相干,大学生消费已直接影响着整个消费市场和国民经济。目前,大学生消费市场已构成,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它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份,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它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有关大学生消费的几点建议

大学生消费不单单关系到自己、学校,而且还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题目。现从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对大学生消费提出几点建议。

1.对大学生而言,要建立自己公道的消费观念,要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费要斟酌到家庭的经济状态,父母的承受能力,还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堕入感性消费的误区。另外,大学生也要具有消费者的维权意识,社会中欺骗消费者的各种不法行为屡禁不止,面对纷纷复杂的社会,大学生要学会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2.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构成足够的重视。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和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干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展开,从而也难以到达真实的指导目的。

3.对社会而言,要积极开辟大学生消费市场,从产品的种类、价格、服务多方面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为大学生确立一个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其消费。不管从哪方面讲,大学生的消费市场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它已严重影响着高校四周地区经济的发展。

4.对大学生来讲还应加强理财的观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和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时,当问及对理财的熟悉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作为即将踏上社会的独立的人,大学生在大学里打下理财的基础会对将来有莫大的帮助。而如今网络理财兴起,在不偏听偏信的情况下,大学生可以借助这类工具去了解更多理财知识。

第15篇:娄底市居民消费观调查报告

怀化学院调查报告

娄底市居民消费观调查报告

消费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行为,消费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分为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种。生产消费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对劳动工具、原材料、燃料等的消耗,从而生产出某种新产品。生活消费是指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以及人类自身的繁衍对生活资料的消耗。生活消费按消费需要的主体又分为个人消费和社会公共消费,我这里所说的消费就是指个人消费。个人消费的内容包括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两个方面。衣、食、住、行、用等的消费属于物质消费。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艺术欣赏、度假旅游以及享受服务性的消费行为都属于精神文化消费。消费观念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人们关于市场、货币、消费等经济生活现象的比较系统、稳定的见解和看法,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组成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人们的消费观也逐渐形成。消费观的形成,受到每一个人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民族传统文化、个人文化素质、宗教信仰等非经济因素的强烈影响。 活动计划:

阶段 主要任务 阶段目标 一 研究确定课题 确定课题

二 拟写问卷 问卷调查打印好

三 社会调查 走上社会,调查访问 四 分组讨论 问卷分析

五 总结 书写调查报告

我利用假期时间走访调查了一些人对于消费观的看法,结果和分析如下:

1、对娄底市居民的购物方式进行调查的结果,超市以其3倍的优势取代了商场成为了某市人购物的首选场所。90年代初,超市以其自由的购物环境、方便的结帐方法和实惠的商品价格博得了老百姓的青睐,并迅速占领了市场,这是一项成功的尝试,不仅给顾客也给商家带来了“丰收”。当然,商场作为传统的购物场所,还是以“老大哥”的身份占据着排行榜的第二位,但以1:3的差距输给超市,是否应该好好想想该怎样重新吸引客源呢?也有很多人选择电视购物和网上购物,但大多数是年轻人以及白领。这说明人们对这种新型购物方式了解还不是很普遍。希望未来它能为人们带来更方便、更快怀化学院调查报告 怀化学院调查报告

捷的生活。

2、对娄底市居民在购买商品时最注重因素的调查结果:质量是人们在购物是最注重的因素,这与我预想的相同。可见在做不到“价廉物美”的时候,人们宁可选择“物美”。其次便是“个人喜好”,占到总数的1/4还要多,由此说明某市人对“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购物已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经济和精神负担。“买自己所爱,爱自己所买”已成为新购物时尚。再次人们的品牌意识渐渐树立,有1/5的被调查对象说他们对名牌商品的质量、信誉比较放心,所以宁可价格稍微贵一点,只要用得放心也就无所谓了。另有5%的人选择了服务,这与以前看售货员脸色买东西的时代大不同;现在哪个营业员敢对顾客不客气,顾客一投诉,那个营业员轻则该月奖金报销,重则被“炒鱿鱼”。这不仅是为了提高信誉以增加客源,更是对顾客的一种尊重。

3、对娄底市居民购房方式的调查,有39%的的被调查者属于保守派,选择了攒够了钱再买,这是中国人传统的消费观念,不过有人为了买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奔忙一辈子,到老了买了一所房子却没等享几天福便撒手人寰了,而那所辛苦一辈子得来的屋子便必然转到了其儿女名下,这难道说不是一种悲剧吗?其次是选择首期付款+公积金贷款+按揭贷款,选择该项的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相信自己赚钱的能力,所以这辈人就享受上了,早早地有了私房,住腻了就出租或是转手,得来的钱再买更新的更大的。其中只有13%的人选择了向亲友借钱购房,这与中国传统的“在家靠父母,再外靠朋友”的俗语大相径庭。在现代社会向父母借钱说不出口,毕竟他们养了你二十几年,花的钱和情是你一辈子都换不清的,你还好意思伸手向他们要钱?由于计划生育,亲人也少得可怜,到时候还不了钱,他们又不好意思上门要债,结果弄得双方都很尴尬。再说朋友,也都是这年纪,这经济 水平,能有什么钱?

4、对娄底市居民度双休日方式的调查,从调查可以看出,有34%的人在双休日里做着我未曾预想到的事,一问才知,他们在双休日里仍要工作或学习,我不得不感叹现代生活真的如此繁忙吗? 接下来,有1/5的人选择了整理家务,选择该项的以中年人居多,他们平时工作繁忙,儿女又正于读书阶段,双休日他们便在家陪孩子,做家务,补补睡眠等。还有16%的人选择了上街购物,这和以前的赶集很像,是中国人传统的渡假方式。另有10%的人选择了用上网来度过双休日,这其中有九成以上是十几、二十几的年轻人。各有6%的怀化学院调查报告 怀化学院调查报告

人选择了文化消费和健身运动,这在前几年看来还是浪费时间的事,但根据调查结果来看,精神文明以及全民健身已经深入到寻常百姓家了。只有5%的人选择了走亲访友,这样的人情关系是不是过于淡泊了?

5、对“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的评价是什么?有93%的人选择了“没有过时”或“应赋予新的内容”。其实这两项的意义大致相同,当问及对于应赋予新的内容的理解时,其回答相仿:该花的时候就花,毫不心疼;不该花的时候一分钱也不浪费。我本以为生活在现代都市里人们,赚得多花得也多,会认为“勤俭节约”是老一辈人才恪守的道德观念;这代人会认为学习上一代人的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是有违于新新人类“舍我其谁”的准则的。而这次的调查结果实在叫人高兴,我看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好地得到了延续。

6、哪项消费占您个人收入的比重最大?一半以上的被调查对象选择了生活必需品,这类人走向两个极端——离退休人员和刚刚步入社会的打工者。其次是选择文化娱乐健身的,说明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再次是有15%的人选择了子女消费,其年龄在25~35岁和35~50岁两个段之间,正于青黄不接之际。而选择应酬交际的4%的人的职业都是私营业主。

7、您会花多少钱在“包装”自己上?有八成以上的被调查者用于化妆品以及服装、首饰等包装物上的钱占了个人收入(或零花钱)的30%或以下,本小组成员认为这是最恰当的用法。当然不乏因为工作需要或个人喜好特别注重外表的,这些人花一半甚至更多的钱在“包装”自己上。没有人选择用90%的收入去装点自己。

8、您通常送礼是会送什么?最多的是工艺品,有31%,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或者穿着时髦的中年人。这充分说明送工艺品不是酸文人以及富贵人家的专利了,而是作为一种文化和修养的体现在亲人好友之间传达情谊。选择“营养保健品”和“普通食品”的大都是中年人,他们比较实际。我很高兴只有8%的人选择了烟酒,这比前几年的大送烟酒的风气好了许多,对健康也有益。当问及烟酒大概都送什么人时,他们回答:生意上的合伙人或者好烟酒的亲戚、朋友、同事以及上司或者不太熟的人。还有8%的人选择鲜花,其职业大都为白领或私营业主。

对问卷上八个问题的分析,最终我得出以下结论:

娄底市居民的消费观念较为开放但却不奢侈,比前人更懂得支配怀化学院调查报告 怀化学院调查报告

自己的收入,更国际化,更符合一个某市人的标准——既能善待自己又能“善待存折”。他们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尝试新的活法,尽力使自己的生活不要定位在同一坐标轴内。他们的生活时时透露出“个性化”的追求,又不乏对社会对环境的责任心。他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对于物质生活的要求则是愈简单愈好,最好能达到返朴归真的效果。这一切本身就是时尚的体现,这是一种好的风气,就让他延续下去吧!当然,对于某些人来说,他们甚至对“消费观”这一词还没有任何概念,这是很可悲的。希望通过本次调查,让更多的人对“消费观”有更深刻的理解。

经济学系09级国贸三四班 陈倩

怀化学院调查报告

第16篇:当代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太原科技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题目: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班级:社体一班

姓名: 史帅 学号201422180114 小组成员: 马建波 马少华 史帅 潘志鑫 宁浩海 郎雅楠 马思恩

组长: 马建波

指导教师: 马骊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收入与国民支出的不断增加,当代大学生作为一群特殊的消费群体,有着特殊的消费心理。体现出消费观超前和消费实力滞后的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了很大的制约。特殊群体自然有特殊的特点,同时也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消费的问题。

一、基本调查情况

(一)调查时间:2014年11月

(二)调查地点:太原科技大学

(三)调查对象:太原科技大学学生

(四)调查目的: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弄清楚大学生要花多少钱,花在了什么地方,花的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怎样改进„„

二、消费方向

(1)购买衣服: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对名牌衣服等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偏好,于是保持良好的忠诚度。而且对衣服的购买有着感性的认识,于是促使他们继续购买(名牌)。

(2)恋爱消费:在调查中发现,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在50元,多则达到1000元以上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3)上网消费:作为一种新媒体,网络以其交互性、虚拟性、全球性为人类创造崭

新的文化形态,那就是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消费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数字化传媒体

的普及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消费类型。

三:对大学生消费影响的因素

(1)社会的影响 把大学生放到校园里,他的角色就是一名学生。同样把他放到社会中去,他又是社会的一份子。其消费观不可避免的受整个社会的影响。学校为了扩大办学规模,不断降低入学门槛,许多家长也抱着混文凭的态度将孩子送入学校,不论孩子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其学业。结果一部分学生虽然挂上了大学生的头衔,而实际中由于自身不具备完成学业的能力,思想和学校的负担过重,由于缺乏坚强意志,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来越堕落,变得成天无所事是,既有大量的空闲时间用在了各方面的消费上。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伴随着西方消费主义和其他一些文化的入侵,一些人开始追求享乐,不少大学生也开始随大流、赶潮流。因而产生一种不良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 (2)家庭的影响

家庭是每一个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所以家庭经济状况与理财观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观念。有些家庭比较富裕的子弟他们平时花钱很阔绰,消费非常的超前。根本不会去节约理财,只是盲目消费。而那些家庭条件比较贫穷的学生由于受家庭经济经的限制和家庭教育的影响能比较合理分配自己的生活费用,因而家庭对每一个大学生合理的消费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3)学校的影响

当今的大学校园是开放的,消费主义的思潮冲击着校园,学校周边的环境对大学生的消费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校园内许多商家的广告传单、周围的网吧、歌厅、舞厅、咖啡厅、游戏厅、溜冰场、饭店等到处可见。这些都成了学生非正常消费的催化剂。高校教育对学生消费观的导向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具体有以下几点:

其一,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有效性的,就一刻不能缺少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掌握。其二,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同时由于工科院校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其三,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四、消费观导向性建议:

我认为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我认为今后对于消费观的社科研究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研究我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我们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并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二)、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智商反映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能力,财商则反映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能力。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是现今的大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的必备因素。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是我们共同的课题。

(三)、高校校风建设任重道远

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应该成为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把握“育人为先”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学校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的存在是为将来培养可以为天地立新、可以为民众立命、可以为万事承重的后备人才,可见校风建设意义深远。

(四)、加强家庭环境教育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消费观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父母应该积极帮助子女培养理财和计划消费的习惯。

(五)、增强独立意识,倡导理性消费

大学生要对消费有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追风,但也不能一成不变、冥顽不化。就是说,在自己实际的消费能力和社会的现实状况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合理消费、理性消费。

五、对本次调查的总结

通过本次的调查,我对大学生的消费有了更深的认识。大学生的这种不良消费观不仅加重了家里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增大了学习教育管理的难度。对每一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消费观可能会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因此,作为当代社会的一名合格大学生,我们不仅应该控制自身消费,向正确道路发展也应互相提醒,共同走向理性消费、合理消费。要对自己的消费有正确的认识,合理做出理财计划。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着自己特殊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使得大学生消费呈现出不同一般的发展,大学生消费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也会影响着方方面面。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它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同样大学生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而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如何规范并合理的发展这样一个市场也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只有在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下,大学生消费才会一路走上。

第17篇: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作业

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都有了很大变化。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我们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心理直接影响了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日后的工作成才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了解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我们在四川大学本科学生中开展了问卷调查。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网上调查方式,主要鉴于网络的方便和快捷性,多数为发QQ邮件,发出200封,回收有效问卷184封,有效率为92%。调查表如下:

大学生消费观问卷调查表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的月收入(每月得到的生活费等收入)为

A400以下B400~800C800~1200D1200以上

3. 一般情况下,您每月的收入

A收支相抵B入不敷出C有结余

4.您平均每月的伙食费占生活费的比例

A.1:2左右B.1 :3左右C.1:4左右D.1:5左右

5.除伙食费外,您每月的生活费主要用于(可多选)

A买衣服 饰品 化妆品等B娱乐 健身C学习D谈恋爱E零

食F 其他

6.您的消费方式为

A能省则省B事先做好消费计划再花钱C.毫不在乎想花就花D其

7.您在某项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

A.钱够不够用B.该商品的实用性C该商品的档次D.其他

8.当您想要买某样东西时,却发现钱不够,那么您会A向父母要钱B自己存钱C.向同学朋友借了再说D放弃购买E其他

9.在您所热衷的方面,您会不会控制不住自己而大肆花钱

A.会B.不会C.其他

10.对于下列社会一般的消费倾向,您比较赞同哪种

A.以经济实惠为主B兼顾实惠和高标C.尽量追求高标准D.看心情

11.您的生活费的主要来源(可多选)

A.父母给予B.勤工助学C.奖学金D做家教E校外兼职F.其他

12.若有盈余您如何处理?

A.存在银行备用B改善物质生活C.投资D 无计划 E 月光 无盈余

13.关于勤俭节约的下列看法中 您赞成

A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永远不会过时 B一定范围内可以提倡

C以前曾经有用现在已经过时D根本没用

14.身边的同学节约,您认为

A这很好我也要节约B 这不是坏事 只是我不需要

C根本没用很瞧不起节约的同学D 跟我没关系

15.对于奢侈品您认为

A是身价的象征 我也需要B款式独特质量优异值得拥有

C昂贵不适用D与我无关

16.关于攀比您认为

A别人有的东西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拥有

B别人都有 如果有条件的话自己也想要

C别人有什么与我无关我只要自己喜欢的东西

D完全注意不到别人有什么

17.您是否有记账的习惯

A 几乎所有支出都会记账B只有某些大的支出才会记账

C 偶尔记账D从不记账

18.您认为您的理财能力如何?

A.较差,花钱没计划B.一般C.有较强的理财能力

19.您对现在的消费状况是否满意?

A.很满意B.没考虑过,无所谓C.不满意

二、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消费观概况

我们的调查数据中,81%的学生消费费用来源于父母,来源于奖学金的或勤工助学的仅分别占%5和9%。这组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独立意识还不强。还需依赖父母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调查数据也显示,样本中的大学生月收入主要在400~800之间,占56%。而在400以下,800~1200,1200以上的分别为10%,26%和8%。。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层次分化比较分明,中间层次的比重占绝对多数,这说明了大学生的消费主体是趋向理性的。

在调查中发现,伙食和生活必需品消费是约六成的同学每月花销中最重要的部分。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消费支出大部分是用来满足日常生活的。大学生的闲暇生活中,最经常做的事情就是玩网游、发短信或者进行KTV等娱乐活动,因此娱乐活动的消费比重也在不断的增加。在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中,发展资料占的比重呈扩大趋势。他们也越来越多的注重改善自身的学习条件,满足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另外,仍有约16%的同学把月花销主要用于购买服饰、化妆品以及谈恋爱等方面。

调查数据显示,半数左右的大学生觉得自己入不敷出,只有约19%的学生认为自己有结余。这其中,大部分学生对盈余没计划或存在银行备用。与此同时,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理财能力一般,并对自己的消费状况不是十分满意。这说明,大学生的理财能力相对薄弱。

2.大学生消费理念

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41.46%的学生在购买商品时最注重的是性价比,对于消费也主要注重实惠。约78%的同学认可或推崇勤俭节约。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

追求时尚、注重品牌的情况在大学生之中仍然明显。攀比、盲从跟风等现象也依然存在。除性价比外,档次与品牌便是大学生消费时主要注重的方面。约86%的同学认为,会通过向父母要钱、借钱或存钱等方式去购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半数以上的同学表示在自己热衷的方面会大肆花钱。

3.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

Ⅰ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大部分同学表示自己无盈余或对自己的结余无计划,只有少数同学储蓄或是做一定投资。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觉得自己常常入不敷出。此外,只有33%的同学会对自己的支出做计划或是坚持记账。由此看来,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Ⅱ消费出现两极分化

调查表明,大部分同学的消费属于中间层次。然而,两级分化的现象依然存在。有10%的学生月消费在400元以下,8%的学生月消费在1200以上。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及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在消费上的差异,更多地体现为经济状况良好的生源与经济状况困难的生源的消费差异。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

Ⅲ攀比心理

攀比消费是目前大学生消费的一个重要特点。过分追求时尚,片面崇尚超前消费,不懂量入为出;部分同学存在严重的家庭优越感或自卑心理。高消费学生有着比较明显的特点:追求档次,崇尚名牌等。有的不顾自己的家庭条件,为满足虚荣心,甚至不惜去偷窃。还有的在人情消费方面,生日请客、得奖学金请客,而且请客的档次要比别人高,这也成为校园中的一大消费热点。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总体上是理性的,但是在某些方面仍不容乐观。当代大学生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从极个别例子看来,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理财方面的能力和质量还有待提高。当今大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好好地学习知识和文化,为以后的事业和人生打好基础,只有内实力强了,外在的实力才会更显光彩照人。

本此调查由于精力有限、水平有限,存在问卷设计不全面,无法制定出能准确测量消费观的各项指标,样本量太小等等不足,所以只能说是一次尝试性的调查研究.希望更多的人能关注大学生的消费问题,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问题,希望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一起努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小组成员

石玉磊侯天蓝

吴骥王馨

刘镇王季玉

2010年12月5日

第18篇:大学生消费观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贵州大学城大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查

姓名杨军 胡家雄 欧阳杰 张扬 郑征余

专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班级20101班

学号1020020275

指导教师陈 宝 云

学院:艺术

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

年级:1

班级:2

调查时间:

调查对象:华南农业大学大一,大二,大三学生

1.小组成员及分工

一. 实践目的

来到大学,很多同学发现大学生活多姿多彩,社团活动丰富多样,而各种消费活动接踵而来。有些同学为大学预支了流动现金,但实际上各种开支早已超出了预想,啧啧感叹,不得不缩紧支出。

为此,我们班对本校大学生的消费观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分析,调查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消费与自身条件之间的联系及冲突。并综合分析了城乡和男女大学生消费观中理性和非理性的方面,提出从大学生自身修养出发,社会及高校加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重要教育意义。

二. 实践方式

我们班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负责收集材料和设计调查报告;走访校内各个人流集中地区,并派发传单;整理数据以及撰写调查报告。小组分工如下:

收集材料:

设计调查报告:

传单发放及回收:

数据整理:

撰写调查报告:

三。实践内容

调查背景:

大学生,自古以来就是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虽然不同朝代名称不同,但其在社会上永远都是众人关注的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在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日益多样化、超前化、现代化。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估计掌握好自己的消费能力,以及维持合理的消费水平何其重要。

在我们的身边,已经有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打工,做小生意,他们和我们心中都怀揣着自己的梦想。我们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想利用这次机会做一次大学生消费倾向,

消费水平,消费能力并附带价值取向的调查,以便做好自己定位,为以后扬帆上海做准备。

调查问卷内容:

学院_____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 来自城市/农村 年级: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18)

四.调查情况:

本次发放165份问卷,回收159份,回收率达98%

数据分析见附图

总体情况

城乡区别:根据上表可知,大部分学生的家庭属于中等小康水平,他们平时大多会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需求来消费,理性度较高。从调查情况来看,大学生的个人消费主要包括:饮食、学习用品、日常生活用品脑等带来的消费及恋爱中的开销。大家一般倾向于购买30~70元价格区间的物品,对于流行新产品,会在自己的消费水平限度内选择性购买,并没有很强的从众心理。另外,同学们对于名牌产品的消费普遍比较理性,不会盲目跟风或攀比。同学们在饮食方面消费较高,大多集中在300-600元左右,而服装和学习方面支出较少,而恋爱方面最少。而且同学们普遍觉得恋爱与金钱的关系不大。大部分学生的消费来源于父母,比较少同学会选择打工或创业等自主方式来换取生活费。他们大部分每月有500~1000的生活费,并拥有信用卡和定期的消费计划。

(1)

相对于城镇学生,乡村学生的零花钱花费较少,比较自立,对父母的依赖性也较低。他们购物时比较节制,较少买名牌物品且购物频率较低,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支出也较少。他们饮食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明显高于前者。大部分人的消费来源于兼职,比较少人有信用卡和制定定期的消费计划。

(2) 男女区别:

在所调查的人当中,男生家庭的年收入稍高于女生,购物倾向的价格区间也较后者高。不过,遇到流行新产品时,男生兴趣较淡,节制力较好,较少买名牌商品。在生活上男生消费总体较低,精神娱乐方面消费明显低于女生,其中购物频率最突出。

女生的消费来源主要是父母,驱动力是爱美的需求。她们在恋爱时金钱投入较少,不认为金钱与爱情挂钩。相对于男生,她们较多人有信用卡和制定消费计划。

五.调查结论:

1.理性消费是主流

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5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00元,只有少部分没有任何的消费预算,花多少算多少,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

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2.经济来源 :大多学生要靠爹妈

尽管大学生消费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调查结果显示,目前94%的大学生还是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大学生对于家庭的依赖导致他们的“财商”偏低,很少有人会选择打工、自主创业或炒股等方式获取生活费,这并不利于他们与实际社会的接轨。再者,由于没有赚钱的压力,有的大学生还会滋生盲目消费,不顾家庭实际的情况。

六.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大学生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国情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我们认为今后学校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研究我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我们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2.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

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专家指出,财商的概念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也是现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话题。。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建议学校可多举办相关理财讲座或创业比赛,提高学生实际理财能力。

3.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应该成为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学校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4.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消费观也起着一定的作用。熟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当代80、90后的大学生很多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父母对我们的“爱”可想而知,父母会怕我们独自在外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父母为我们提供生活的所有,为我们免除后顾之忧, 帮助我们顺利完成学业。但与此同时,父母们“无私”的爱是否也该有个限度?父母们不应该一味的去满足孩子们的要求,父母们应该做的是提供合理建议,纠正一些消费误区。并且把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传给孩子们。

5.大学生应意识到自己身份的转变,作为一个成年人,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大学生自身应努力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作风,理性消费, 精明理财,为踏入社会作出准备。

第19篇: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报告

正当社会经济纵深发展以及大力提倡建立节约型社会要求的时候,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由于未能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他们的消费在社会大背景下日益奢侈化和个性化,在社会生活中常使自己陷 入窘境,进而引发许多社会问题。“负产阶级”、“月光族”这一类新词,正是对这一群体所面临窘境的真实写照。而大学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因此,高校应当把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消费观和养成科学理财能力的任务当成一项重要使命来抓,使大学生这棵小树能够更快、更好的成长!

1996年中国正式实行大学扩招以来,中国大学生总数已经激增至接近2000万。而这一数字,相当于四分之一德国总人口和三分之一英国总人口的数量。中国 当代大学生群体潜在的市场价值、对于其他人群的影响力和其独特性,完全值得企业、研究机构、家庭尤其是学校的研究和重视。本文尝试分析消费社会背景下影响我国大学生消费观的因素,并从大学生自我定位、消费文化和大众媒体三方面探求引导我国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路径。

关键词:消费社会 消费观大学生

消费社会下,大学生作为思想最为活跃和敏感的社会群体,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侵染。他们的消费行为出现了过度消费和攀比消费的状态,消费过程中有了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消费价值观受到拜金主义和消费主义影响,因此,从他们的消费现状来看,当代

大学生已经出现了“消费误区”。

1 消费观的误区

在我国经济深入发展的基础上,消费对生产发展,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显现,人们常引用马克思的理论来论证消费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如,马克思的“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了生产,因为这样,生产也就没有了目的”,一时间“大量消费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一概念深入人心,大学生作为最易接受新观念的特殊群体,消费欲望就此也被激发出来。认为,“社会要发展,消费是动力,追求前卫和引领社会消费潮流也是大学生对社会进步所做出的的贡献”,“消费”开始渗透到大学校园的各个角落。目前,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拜金主义已经侵蚀了他们的消费价值观,虽然多数大学生认为人生价值不能以金钱的多少来决定,当遂于“没有钱万万不能”这一观点,大多数学生却持支持态度。在消费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双重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已经日益实惠,在向着重功利的方向发展。

会 消费观 大学生

2消费行为偏差

大学生由于消费观念上的误区,其消费行为也出现了偏差,具体表现在:

(1)消费的奢侈化。奢侈是一种非理性欲望的表现,他的实质是纵欲和享乐,任意放纵自己反常的生活需求,缺乏一种合理的的生活消费观念。现阶段,“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档’,成为许多大

学生追求的目标。我们现代的社会又是一个物质丰富、消费欲望膨胀的时代,高档酒席、食品的消费,对世界品牌服饰或顶级香水、护肤品、化妆品的追求,对推陈出新通讯产品的使用等,都表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已经趋于了奢侈化,对这种现象,也就引起了我们的深思。

(2)消费的情感化。情感性消费就是在消费者对商品或劳务的认识过程中,产生的满意或不满意,高兴或不高兴的心理体验,构成有特色的商品或劳务的感情色彩。具体包括:人际交往消费——老师、同学、朋友之间的人情消费,用于人际交往的通讯费用。休闲娱乐的消费——上网、练歌、看电影、旅游消费等。服饰消费——尤其女生在包装方面追求的是时尚、品牌与品位,目前对高级化妆品的追求也成为其包装必不可少项目。

3消费结构的不合理

当前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出现了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而消费主义价值观的主要表现是以自我需要的满足为中心,物质追求至上,享乐主义至上,从而忽视商品的实际效应,追求物质本身所代表的符号意义和价值,以及生活方式,并借此来完成个体身份的自我确认和自我验证,冲击着人们合理的消费结构,而这一倾向具体表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一是物质消费大踏步向高档层次发展,精神消费则严重滞后;二是重娱乐消费又轻读书学习,这种消费结构的畸形状况,在当今青年图书报刊消费的疲软上表现尤为突出。

4 根据大学生消费价值观可将大学生分为以下类型:

(1)花钱有度·经济生活型:这类学生通常又叫大众型,他们会仔

细安排资金去向,在满足基本生活消费后认真处理闲余资金。而在购买物品既满足自己的需要,又讲求实用和价格实惠。据统计,67.86%的大学生为此类人群,他们一般的生活消费在300-500元/月。

(2)勤俭节约·生活困难型:这类学生通常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

生,由于父母下岗或者以务农为生,经济本来就很差,为了不给家庭带来更大的负担,在生活上处处节省,节衣缩食,精打细算。这类学

生占总人群的5。14%左右,他们的一般生活消费在100-300元/月。

(3) 家庭优越·理智消费型:这类学生属于家庭条件中等或者中等偏上,他们生活相对优越,但是也支持“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思想较成熟、想法趋于理智。所以在满足自己生活的同时,不会花大把金子用于毫无意义的消费。这类学生占总人数的17%左右,而他们的生活消费一般在500-700元/月。

(4) 经济困难·随意放纵型:近年来,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

响,有个别学生,为了攀比和追求享乐,他们不顾家庭经济条件,将父母的血汗钱大把挥霍,只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类学生一般占总人数的3%,而他们的消费往往在700-1000元/月左右。

(5) 经济优越·花钱流水型:这类学生通常又被称作少爷、

小姐型。他们乐于出入各种高档饮食、娱乐场所、出门打的或者直接有专车接送。他们对于经济的管理能力相对较差,而这类学生一般占总人数的3%,而他们的消费往往在1000元/月以上。

(6)其他:这种类型的学生通常占总人数的4%左右。 5 消费社会下当代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的归因分析

(1) 社会原因

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主义文化作为一种全球化意识形态主义隐形地进入我国,对我国意识形态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尤其是在高校这块思想活跃的热土上,其与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东西消费观的交锋,更是一种必然现象。当代大学生在这个开放已经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下,他们在吃麦当劳,饮可口可乐,看“美国大片”时,与其说在享受物质和视听盛宴,不如说是“温水煮青蛙”,无形中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

(2) 家庭原因

每一个家庭都有自身的家庭消费特色、消费习惯和消费观。而家庭的消费观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有些父母自己就有着错误消费观,无形中也就助长了他们不良的消费行为。随着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子女在学习的消费上基本实行满足供应的政策;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为他们的高消费提供了经济基础,使他们具有了一定的优越感,大学生作为爱攀比和趋同的群体,他们的高消费和优越感对其他同学就起到了误导作用,进一步对这一群体的消费观带来了或轻或重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大学生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

良消费风气的形成,对加强大学生健康消费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大学阶段又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高校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和养成科学 理财能力。家长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子女消费的监督与引导,并积极鼓励子女在大学期间参加社会实践,让他们体会生活的辛苦。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该自立自强,勇 于承担起自身所应肩负的社会责任与家庭责任,养成节约的生活习惯,理解与体谅家长的苦心与爱心。

第20篇: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1

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我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对大家的消费进行归宗和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生活质量在不断地提高,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消费领域中也出现了崇洋消费、炫富消费、奢侈消费、攀比消费等不理性的消费方式。2007年伊始,浙江省工商局和省消保委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新消费运动”,其核心就是要大力倡导新的消费理念,引导人们将消费和科学发展、和谐构建结合起来,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实践消费观念的变革,培育具有理性、文明、责任消费观念的新消费主体,催生健康、品质的消费模式,在全社会营造一种积极向上、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消费文化,促进人和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既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也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消费文化的构建都会产生及其重要的影响。为真实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使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关注“新消费运动”,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理性、文明、责任的新消费理念,促使他们成为“新消费运动”的践行者、推动者。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在10月开展了一次以“新消费运动进高校”为主题的“在杭大学生消费行为”问卷及网络调查。

当今社会正面向多元化发展,新知识的爆炸式增长、新技术的迅速推广对日常生活的深入影响,使时尚的形成和流行更快捷,同时具有更鲜明的主题和更人性化的表现形式,并因而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具有象征性和大众化的色彩和基调。“今朝有酒今朝醉”,似乎日渐成为一种时尚。“负翁”、“月光族”随之大批涌来。在我们的校园中,昔日的“风声、雨声、读书声”中,又夹杂进了“手机声声”。为了解我校在校大学生目前的消费状况,为我校明确确定贫困生标准提供可靠参考资料,同时为我校学工处开展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学生工作信息中心特开展此次调研。

调研时间:2006年11月27日---2006年12月15日

调研对象:校本部外语学院、水土学院、经管学院等九个学院

调研方式:问卷调研

调研情况: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380份,回收376份,回收率高达98.95%,数据真实,可信度高。此次调研,主要针对学生的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等方面展开调研。

调研结果及分析:

二、调查总体情况

(一)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男性大学生占65.71%,女性大学生占34.29%,被调查者中,42.7%来自农村、27.75%来自乡镇、29.55%来自城市,家庭收入以1000-3000元居多,占39.74%,3000-5000元占23.26%,1000元以下的占21.25%,5000元以上的占15.75%。

(二)大学生总体消费情况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月平均生活费集中在1000元以下为主体占65.83%,1000-2000元占25.64%,2000-3000元以上的占7.84%。

有74.6%的同学生活费全部来自父母,有5.23%的同学靠勤工俭学来赚取生活费,还有

4.2%的同学的生活费来源于每年的奖学金。三者兼有占15.94%,此外,少数(大约占4%)困难的大学生靠助学金来维持生活。也就是说,有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经济来源是依靠家庭。当问及到“花父母钱,心中有何想法”时,有25.6%的大学生选择了“理所当然”,有52.5%的选择了“无可奈何”,只有22.4的大学生选择了“希望今后有所回报”。

被调查者中,吃喝、娱乐和消费品(服装、化妆品、饰品)三项,是大学生的主要消费项目。其中,吃喝占比例为47.65% 。除了吃喝方面的花费外,有29.25%的大学生把钱花在了娱乐上,而这一现象在大二以上的大学生中尤为明显。另外,27.9%的大学生(女大学生占多数,尤其是高年级的女大学生)把钱用在服装、化妆品、饰品等消费品上。

一、消费去向: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在学习方面,我校学生的花费主要在购书上。由于学校发放的教材只是基本教材,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在学生的消费去向中,购买教学参考书、英语等级考试等书目占了一定比重。

在消费去向中的通讯费中,大一和大四的学生占的比重最

大。对于大一新生,由于刚来到大学,对于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人际交往环境都很陌生,存在着种种不适应,同时对于大学中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不习惯,总喜欢和自己以前的好朋友、老同学交换信息、交流意见。而大四的学生的通讯费主要是联系工作。

在恋爱消费方面,有些同学有着固定的“爱情投资”。“爱情需要浪漫,而浪漫需要消费”,但是没有资金是浪漫不起来的。无论对于男生还是女生,都是需要消费的。对于男生,需要给女生买单,送礼物。同时,“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女生的恋爱消费主要是用在化妆品、首饰上。

另外,在恋爱中,双方都共同支出的一个方面是在衣着打扮上,名牌成为一种标志。“只买贵的,不卖对的”,有相当一部分人持有这种观点。在现在这个社会,恋爱是合理的,但对于恋爱中的种种不合理消费值得我们深思。

对于恋爱中的消费来源,有的是由“家里特别提供”的;有的是“从生活费中支付”的;有的是来自“勤工俭学”的;有的是来自“奖学金”的。总之,无论是从哪方面支出,都占了不小的比重。只是比重的不同于大学生的看待社会的角度有关,更与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看法有关。

上网消费: 无论对哪个年级的学生,上网消费都占了较为稳定的一定的比例。大学生的上网费亦成为大学生日常消费开支的一部分。

左图是我校学生在娱乐休闲方面的消费状况:

大学生的娱乐消费数额也是较为可观的。 进歌厅,打台球,遛旱冰,生日聚餐„另外,大学生不同程度的追星热潮影响着他们的娱乐消费。

在零食、水果方面,女生的消费型对较高。在大学中,女生更多地学会如何保养自己,水果既经济又实惠,所以是最佳选择。至于零食,既是某些女生的喜好,同时也是部分女生打发时间的较为常用的一种选择。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

1.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2.追求时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话题

即使在取消高考年龄限制之后,20岁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我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的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本次调查中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已达到每班不低于6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我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我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中,当问及对“财商”概念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

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15.2%的同学在400元以下“有点痛苦”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28.3%的同学在400-550元之间“勉强过得去”,有34.4%的同学在550-900元之间“稍为有点爽”,有14.6%的同学在900-1400元之间“比较自由”;有7.5%的同学月消费1400元以上可以说是“跟着感觉走”——无忧无虑。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青岛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元左右。

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被调查的197名女生中,83.7%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而192名男生中也只有66.4%达到标准。当问及他们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问题时,比如对“一杯奶养起一个民族”说法的认同时,90%的同学表示认可,但不怎么在意。当我们把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调查中指出的时候,他们当中,尤其是女同学很多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答案补充

4.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5.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10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

三、调查结果分析

现在的大学与社会已经没有了围墙,市场经济到处充满了诱惑,学生们的消费观念受到

极其重大的影响。调查发现,无论是从经济来源、消费结构,还是理念和水平来看,大学生消费都呈现出超前、实用、多样化等特点,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注意。大学校园内也正在形成不同层次性的消费群体,各自拥有不同的消费观念,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结构、客观环境等对学生们的消费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价格、质量、品牌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三大主要因素。

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尽管讲牌子摆阔气等社会风气已不可避免地浸染了校园,致使部分大学生受到影响,但大多数同学的消费还是较为实际、理性的。当问及”购买商品最注重的因素”时,有54.3%的大学生选择了“质量”,有20.2%的选择了“价格”,有15.59%的选择了“品牌”。由此可见,价格、质量、品牌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三大主要因素。大学生的消费来源基本上都是父母,很多还处于“温饱”状态,没有太多额外的费用开销。所以其在购买东西时必定先考虑到商品的性价比,然后才会做出合理的选择。但消费趋势是在慢慢变化的,许多同学的消费已经在向“小康”过度,越来越多学生加入高消费行列,购买昂贵的MP3、电脑、手机等用品,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蔓延,在其他方面的消费已在慢慢增加。

(二)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较为薄弱

当代大学生已经习惯了依赖父母,调查显示,只有38.4%的大学生做过兼职,当问及“做兼职的目的”时,有44.6%的大学生选择是增长社会经验,18.97%的大学生选择渴望独立,只有28.2%的大学生是为了补贴生活费,可见现在大学生的打工目的不单纯是为补贴生活费,减轻家里负担,而更多的是为增长见识,增加社会阅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等。绝大多数同学的生活费来自于父母,生活费收入相对固定,使得大学生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消费没有太大的顾忌,经济上处于被动。正因为这样,大学生往往会不约而同地发出同样的感慨:不知道自己的钱为何用得这么快,又是用在哪些方面了。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79.6%大学生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金额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大学生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可见,大学生消费的计划性应当加强。

(四)大学生节约意识淡薄、浪费情况严重。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节约意识淡薄,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社会交际、食物浪费。社会交际(包括谈恋爱)已被大学生称为是大学里必修的一门课程。据调查,大学生每月用于交际(恋爱)的花费,100元以下的只占14.5%,300元左右的占40.6%,300元以上的占55.1%,谈恋爱、交朋友的大学生每逢重要节日或是对方过生日,都会送对方礼物。每逢自己生日或是好友生日,有57.5%的同学会请同寝室的人或朋友吃饭;35%的同学选择送礼物,

7.5%的同学点歌送祝福。现在大学校园中流行“人际投资”,无论是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入选学生干部、比赛获奖都得请客,否则便被视为“不上路”不够交情,无论是朋友来了或是同学聚会都免不了请客吃饭,赠送礼物之风在大学校园蔚然成风。此外,在问及“每餐食物浪费情况”时,只有20.5%的大学生是“吃干净每餐的食物”,有41.8%的大学生是会“略有剩余”,出人意料的是,有38.5%的大学生是选择了“吃一半倒一半”。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浪费情况还是非常严重的,尤其是在食物浪费方面,在全社会都在倡导节约、环保的时候,大学生更应该增强节约意识.九.解决此次调研中存在的问题的几点建议

1.对当前在校生,由学校制定统一指导思想,然后由各学院团委向该学院学生召开思想引导大会,在会议上引导同学们提升个人的消费意识,持有正确的消费观念。

2.在学林路、望岳路、神农路等学校主要道路上置办可长期保持的标语,以时刻提醒同学们。

3.由校团委引导,校学生会组织一次大型宣传活动。在学林路展出展板,并举行一次“拒绝高消费”的大型签名活动。

4.针对有些学生的不清不楚的消费状况,以及有些同学拿着家长的钱任意挥霍的情况,由各院团委组织各院学生进行一次“自我财务支出统计表”,让学生自己整理自己的财物支出,并鼓励学生将整理的表格寄望家中,以此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父母的钱来之不易。

5.为了减轻我校的高消费状况,学校对每一届新入校的学生及时展开思想座谈会,及时预防高消费的发生。并由学生班主任定期给学生开展班会,及时引导、教育。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

大学生消费问题建议:大学生消费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也会影响着方方面面。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它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难题。同样大学生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而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如何规范并合理的发展 样一个市场也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只有在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大学生消费才会一路走好。

大学消费观调查报告
《大学消费观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