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赵伟刚关于农牧民增收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03 04:17: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农牧民增收的几点思考

旗委政法委 赵伟刚

我旗地处赤峰市东北部,于大兴安岭南端支脉,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全旗总人口约30万,其中苏木乡镇人口数约24万。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多种经济兼营的蒙古民族聚居的农牧业地区。2010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58.1亿元,财政收入2.61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750元。

近日,随同政法委的几位同事赴绍根镇的绍根、德布勒、莫里黑吐及先锋乡榆林堡、杏树村、宏发等6个嘎查村进行考察学习。在乡镇分管领导的帮助下,我们同嘎查村两委班子见面并走进百姓家庭,对农牧民生产状况和收入情况进行调研。

一、农牧民增收的主要形式

1、强化劳务输出,增加非农非牧经济收入。目前,劳务输出是我旗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增收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就我旗先锋乡宏发村而言,全村总人口760多人,今年出外务工的人员350余人,占到总人口数量的近五成。近三年来,全村每年劳务输出在1200人次左右,人均务工年收入达到了15000元。同时,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做到“出去一人、致富一家,回来一人、致富一方”,就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2、依托项目支撑,提高农业生产力。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惠牧政策,使农牧民真正得到实惠,目前我旗农牧民享受的政策性补贴有农资综合补贴、粮食直补、

退耕还林补贴、公益林补贴、禁牧舍饲饲料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十几项。绍根镇绍根嘎查在旗农电局、农业局的帮助下,由嘎查出资建设17公里高压电路,安装12组喷灌设备,共改造中低产田7000多亩,增强了农业生产后劲,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达到了增产增收的效果。

3、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具有自发性和市场性,尤其是以市场性调节为主。我旗是全国三大绿豆生产区之,农牧民特别是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仍依赖于土地生产。2005—2010年间的正常年份,全旗绿豆种植面积年均达到75万亩以上,绿豆年产值平均在5000万斤以上,绿豆是阿旗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种植产业。2006年,阿旗将蒙天公司确立为龙头企业,2008年,蒙天公司注册了“天山大明绿豆”商标,同年“天山大明绿豆”经农业部批准登记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为绿豆有机食品。如今,阿旗已经确立了80万亩绿豆有机、绿色种植基地,“天山大明绿豆”畅销北京、天津、长春、哈尔滨等18个大中城市,同时出口日本、越南、印度等国外市场。

4、转变经营方式,带动农牧民增收。绍根镇率先在全旗实施的联合牧场已成为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典范,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被国务院科技部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全镇肉牛全部实行冷配,肉羊胚胎移植技术得到推广。农业连年丰收,粮食产量达到5000万公斤,是2001年1530万公斤的3.27倍。累计就地输出劳力就业达到3.6万人次,农牧民80%的收入来自于产业化经营收入。四年来,共争取

资金1.5亿元,用于农牧业基础建设、生态建设。

二、存在问题和制约农牧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通过调查了解到,影响和制约农牧民增收的主要障碍有以下因素:

1、农牧业本身的问题。农牧业生产是社会生产和自然生产相结合的过程,这一特点决定了农牧业极易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我旗农业土地大部分是山地,且连续几年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使群众在农业上损失较大,农牧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高。农牧民对农田水利等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投入重视不够,虽然国家对农牧业生产问题高度重视,且投入大量资金,但仍显不足,致使许多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排灌能力没能得到很大提高。

2、农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农畜产品品质尽管近几年有较大的改善,但仍存在较多较大的缺陷,严重削弱了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劳动力资源数量不少,但素质较低,特别是劳动力的生产经营能力和科技含量与进入发展新阶段的农牧业的要求不相适应,再加上由于农牧业生产风险大、效益低,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大多数游离于第一产业之外,农牧业生产基本上靠老、弱、病、残、妇劳动力以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微薄的投入维持

3、生产资料价格增幅较快。虽然国家实施了免除农业税、粮食直补、燃油补贴等政策,但群众受益微小。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这些款项的总额几乎转到了流通领域。

4、土地承包政策的制约。土地承包制度在1978年作为改革开放的农村牧区基本政策,的确为发展农牧业生产和提

高农牧民收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承包权沿续30年不变又坚定了农牧民的信心。但将极为有限的土地均分给为数众多的农牧户,使土地不断地被分割、细化,农牧业的经营规模越来越小,给农牧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农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的经营带来许多不便。另外,农牧户投资能力弱,生产经营手段和方式落后,掌握现代化技术和现代化生产手段的动力和能力不强,在很多方面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要求。

5、家庭教育投入的盲目性。部分家长为孩子学习,投入教育经费过高,超过了农牧民经济承受能力。有些家长不是依据自己孩子的智力发展程度,该去学什么,怎么学,并确定其就业方向。仍然认为只有上了大学,才有了出路。因此,花高价去好的学校补习,去念好的大学,而忽视了职教,忽视了就业,把学业和就业脱节。结果是债台高筑,入不敷出,开支过大,增收也就谈不到了。一个中等农牧民家庭三口之家年纯收入约15000元左右,全部用来供养一个大学生还得举债,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增加收入了。农牧民培养一个大学生不是倾其所有,就是债台高筑,农村牧区走出一个大学生,就有可能新增加一个贫困户。

三、农牧民增收的建议和思考

1、强化农牧民培训,搭建信息平台,传播农牧民致富项目信息。文化素质低已成为实施兴农战略、实现农牧民增收和农村小康目标的最大制约因素,因此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大力提高其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显得十分紧迫。应抓实农牧民培训工程,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转变农民的

思想观念,树立知识经济意识,为农民增收提供智力保证和精神源泉。同时,通过多种渠道搭建起农民致富增收的信息平台,利用现有的有线电视网、宽带网、远程教育网等网络技术设施做好远程培训教育;组织相关领导、域内外专家和经纪人定期召开研读会,确立一批适合我旗农牧民的致富项目,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广泛反复发布,不断地传播农牧民致富的新政策、新成果、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新项目;通过我旗职教中心及三所农牧民培训学校实现集中技术培训,举办农民种植养殖、职业技能等技术培训班,鼓励农民在网上公布供求信息,实现网上交易等。

2、健全农村牧区金融市场,增加农贷资金投入,协调农牧民项目发展资金。资金要素是农业生产的“粘合剂”,从我旗农牧业的发展情况看,由于目前部分乡村债务依然沉重、集体经济积累太少,因此为农业提供资金的最大来源就是银行信贷。因此,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提高小额贷款的发放力度是农牧民获取启动资金的主要手段。同时,应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从以下几方面协调农牧民项目发展资金:一是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或经济合作组织,采取赊欠、预支、担保等形式为农民创业提供资金支持。二是由政府公共财政、基金组织、社会团体提供资金,设立农牧民致富专项基金,解决特殊项目、特殊群体增收致富的资金问题。三是积极探讨新形势下农村牧区民办银行的发展,不断激活农村资本市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3、扶持龙头企业,壮大地域经济,促进农牧民收入稳定持续增长。发展地域经济是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促

进农牧民收入稳定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而龙头企业是壮大县域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因此,着眼扶持龙头企业,创设更多的就业岗位,是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的必由之路。在这方面,应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点:一要通过招商引资、扶持民营经济的模式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队伍,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建立一批产业基地,增强产业带户功能,促进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二要拓宽农产品市场,按主要农产品的产地、集散地、中心城镇,培育并形成布局合理、交易有序的批发市场、直销市场、零售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实现货畅其流。三要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城镇产业集聚、人口集聚。靠工业拉动,靠农产品流通市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吸纳、承载、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让城镇成为农牧民务工经商的平台和增收致富的重要区域。

4、提高组织化程度,培养致富能人,强化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首先应加快培育和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有效连接,解决种源、技术、销售等难题,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价格和种植、养殖、加工的经济效益。其次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各级政府及相差部门要重视各类经济组织中经济能人的培养,要逐步通过政策扶持、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把现有的经纪能人培训成真正的行家里手、农民信得过的带头人。再次是要充分发挥能人、致富带头人的作用,通过建示范田、开现场会、传播新信息、新技术、新门路等手段,真正实现一人带四邻、四邻带全村,从而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

农牧民增收论文

对西藏农牧民增收的几点思考

农牧区能人带动农牧民增收

农牧民增收调研报告 论文

农家书屋惠农家 农牧民增收

促进农牧民增收(原创).doc

关于加快草场流转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思考

关于加快草场流转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思考

赵伟自查报告

赵伟龙

赵伟刚关于农牧民增收的几点思考
《赵伟刚关于农牧民增收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农牧民增收 农牧民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