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发展绒山羊产业 促进农牧民增收1综述

发布时间:2020-03-01 21:42: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阿里地区绒山羊产业选育

阿里地区畜牧兽医站

阿里绒山羊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逐渐适应了恶劣的气候并形成了遗传性状稳定,抗逆性强,抗缺氧,耐粗饲,善游牧等生理特性。这一品种所产出的山羊绒的细度在14-15cm之间。自然长度在5cm以上,弹性好,色泽光亮等独特品质,是区内外很多区域的山羊所无法比拟的,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成为轻工业产品的上乘原料。被加工业誉为“软黄金”,“纤维宝石”,称它为“开司米尔”。是我地区畜产品资源中的拳头产品,也是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和财政收入的来源,山羊绒收入占农牧民收入的85%以上。发展绒山羊产业,必将是我地畜牧业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的唯一途径,将对畜种(群)结构调整,走畜牧业产业化道路,发展特色经济,改善群众生活,发展畜牧业经济等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绒山羊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成效

(一)现状

2009年上半年统计,我地区各类牲畜存栏数为2856791头只匹,其中绒山羊为1394059只,占存栏数的48.8%,比1995年的存栏 117.6万只,提高 21.8万只,主要分布在日土、改则、革吉、措勤四个县,日土县为产区中心,四县的存栏山羊1121253万只,占全地区山羊总数的78.45%,四县

- 1

的退化和遗传的返祖现象,以日土为主产业区域形成了阿里绒山羊原始品种的基因库。在繁殖上高海拔地区已成功地应用了人工输精技术,人工输精受胎率达90%左右。人工输精技术的成功应用,并逐步向农牧区推广,这为白绒山羊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动力。

3、个体产绒量明显提高,2008年个体产绒量达到280.5 克,比1996年的230.5克提高了50 克,山羊绒总产量大幅度上升,2008年山羊绒总产量达到258 吨,比1996年的156.8吨提高了55.62吨,

4、山羊绒示范户进一步增加2008年示范户达到1144户,拥有绒山羊30.4只,比1996年的376户,拥有绒山羊7.3万只,分别增加了 768户和23.15万只。农牧民绒山羊收入比选育前的7000多元提高到15500元。

5、在示范户的带动下,普通养殖户的绒山羊养殖比例进一步提高,每百只绒山羊的产绒量增加5000克,每500克以市场价90元计算,养100只普通养殖户的经济收入也就有9000元。农牧民纯收入中出售白山羊绒收入占70%以上。 并且普通养殖户的群体结构趋于纯白色或纯紫色。

6、各种基础设施不断加强,为绒山羊产业基地建设提供了保障。促进了农牧民群众收入的较大增长,2008年山羊绒收入达到5260万元,比1996年的1851.2万元提高了3290.6万元。绒山羊事业的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7、在绒山羊的选育实践中,原种场、扩繁场增强了群众的市场观念和科技意识,促进了传统牧业向商品效益畜牧业的转变,使群众畜群结构更趋合理,科学养育、合理使用草场逐步成为大部分群众的自觉行动。同时,优质山羊绒的生

- 3

与者,草场生态的建设又关系到农牧民,农牧民也是建设者和参与者,其行为直接影响到草场的开发利用,要改善草场生态状况最根本的途径是转变农牧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强化他们的保护意识。我们在遵循农牧民的意愿的前提下从转变群众思想观念入手,不断加大政府引导力度,引导养畜为生活,种草为养畜,种草养畜、发家致富的道理,树立保护草场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草场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加大草原生态保护的宣传,增强群众保护草原生态意识的主动性和草场建设的积极性。

2、加大畜群结构调整力度作为发展壮大绒山羊特色产业经济的支撑。坚持“因地制宜、面向市场、发挥优势、典型示范和农牧民自愿”的经济结构调整原则,积极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和支柱带动战略,发展壮大绒山羊特色产业经济,在控制牲畜饲养总量的前提下,适度增加绒山羊饲养比列,努力提高适龄母畜的比例,着力提高牲畜个体生产性能。根据我地区的草场载畜能力及草场退化沙化严重的现状,全地区牲畜总量控制在300万头只匹以内,按照草业先行,增草增畜、实现草畜平衡的原则,减少了绵羊存栏的比例,严格控制了马属动物的数量,适度增加绒山羊的饲养比例。

3、依靠科技作为切实增加绒山羊产业中的科技含量的第一要务。在区农牧厅、畜科所等的直接关心和帮助下,严格按照选育方案,原种场、扩繁场从高细品系向高产品系发展

- 5

5、“企业+ 协会+牧户”发展模式作为走绒山羊特色产业化道路的唯一途径。大力培育,寻找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强绒山羊产业的龙头企业。把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使绒山羊特色资源走产业化的道路不断开发市场绒产品,使绒产品加工链条不断得到延伸从而提高附加值。使产业带经济布局更趋合理,资源优势作用更加明显,利益联结机制和经营体制更趋完善,绒山羊产业化经营在畜牧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强畜牧业整体竞争能力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绒山羊产业基地建设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1、农牧民群众草场生态建设意识淡薄,由于受气候、海拔、交通等自然条件的制约,信息不灵,广大农牧区属于封闭状态农牧民群众缺乏草原生态保护意识,未树立“保护草原生态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观念,制约了草原生态建设的发展。

2、牧草品种单一,品质不断下降,自然灾害频繁,加之人为、自然的双重因素,存在过度放牧严重,草场沙化、退化不断加快,据调查,1999年我地区草地退化面积以达到832.31万公顷(包括沙化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38%,占可利用草场的48%。目前我地区草场每年仍然以5%的速度加速退化,使草场载畜量逐年下降,草畜矛盾日趋尖锐,严重

影响到绒山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虽然经过了绒山羊产业带一定规模的建设,绒山羊资源量和产绒技术等也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总体上专门人才的匮乏,群众科技素质的偏低,技术力量的薄弱和研究水平的滞后状况仍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市场促流通,产业化促发展,科技促进步的载态资源显得不足。

4、绒山羊饲养管理仍处于自然、粗放的状况,原种场、扩繁场和示范户的作用尚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绒山羊优良个体的遗传性状尚未体现出来,群体数量少,个体产绒量低,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难以形成规模化养殖及规模化效益,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农牧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发展绒山羊产业,增加农牧民收入,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功能

一是完善品种繁育体系。不断增加品种繁育点,加大品种繁育服务力度,进一步优化畜群结构,提高良种覆盖率。二是完善疫病防治体系。建立健全规范的防疫服务,积极探索新的疫病防治服务形式和运行机制,有效地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三是完善购销体系。积极组建专业养殖协会和经

- 8

对乡镇基层干部和种养大户进行集中培训;组织技术人员巡回到乡镇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协调种草的土地,帮助群众解决连片种植的问题。三是种养结合。种草一定要与养畜相结合,因地制宜,因畜发展,以养畜带种草,以种草促养畜,走生态型养殖模式,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突出规模饲养,大力发展区域绒山羊产业

因地制宜、依托优势,从绒山羊资源优化配置、辐射带动作用发挥的角度,以日土为龙头,带动革吉全县、改则东部三乡大力发展白绒山羊示范村,示范户的建设,以措勤为龙头,带动措勤及改则的洞措、务玛发展紫绒山羊示范户、示范村,兴建绒山羊养殖小区,每片小区要统一规划、统一模式、统一品种、统一服务,壮大养殖规模,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格局,提高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

阿里地区畜牧兽医站

- 1011 -

促进农牧民增收(原创).doc

发展油茶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后续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葡萄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

农牧民增收论文

浮山县:发展核桃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食用菌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退耕还林 美化珠源 发展产业 促进增收

突出特色抓产业 促进发展保增收()

发展绒山羊产业 促进农牧民增收1综述
《发展绒山羊产业 促进农牧民增收1综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