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5:57: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全章概述

本课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入手,让学生理解生产决定消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满足消费必须发展生产。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认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积极参加经济活动。

本课分为2个框题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新课标基本要求

列举实例,阐释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新课程学习

4.1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2、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3、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实例中分析认识生产的决定作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观察、分析问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衷心拥护中国产党,拥护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认识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自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教学重点、难点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教学方法

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第一单元所学内容,指明生活与消费必须通过发展生产来解决,从而引入第二单元,投资与创业以及本节课的生产问题。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与回忆,感知生活消费与生产发展密不可分,从而引发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二)进行新课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引导学生思考。 A、过去的消费观念:“闲时吃稀,忙时吃干”,“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B、交通工具变化:马车――客车――火车――轿车――飞机。 C、生活娱乐活动变化:说书、唱戏――电影――电视――因特网。 D、还有哪些生活消费方面的变化?

提出问题:生活消费方面的这些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生活消费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主要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造成的。 (1) 生产决定消费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1页,并思考:生产如何决定消费?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积极思考与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总之,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教师活动:承接前面问题的总结,继续设问:生产决定消费,人们的消费对生产有没有影响呢?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1页虚框内材料,并思考材料说明的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就材料与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总结:材料说明,生产是围绕着人们的消费需要进行的,消费对生产有引导作用。

首先,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其次,消费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

再次,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质量和生产积极性。 (3)社会再生产

教师活动:说明社会生产是不断重复进行的,不会中断。引导学生看教材P33,提出问题:什么是社会再生产?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其中,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大力发展生产力

(1)理论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现实原因: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决定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

(3)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2页彩图,联系近年来生产和生活的变化,思考并找出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4)怎样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总结: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各项基本制定,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以及大力发展生产力问题。让学生明确生产决定消费,同时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现实情况决定了,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四)实例探究

[例1] 下列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说法正确地是(

) A.生产决定消费

B.东消费决定生产 C.二者互相决定

D.生产重于消费 答案:A [例2] 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各种产品,首先必须生产出来,才能消费它,否则就谈不上消费。这句话主要说明 (

A.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B.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

C.生产决定消费的水平

D.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答案:D [例3]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受教育的人数多了,程度高了,大量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走向工厂企业、公司等经济部门,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这一材料说明

A.生产决定消费

B.消费对生产有导向作用 C.消费提高了劳动力质量

D.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 答案:C [例4]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

⑴ 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

⑵ 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⑶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需要

⑷ 改革开放的需要

A、⑴ ⑵

B、⑴ ⑵ ⑶

C、⑴ ⑶ ⑷

D、⑵ ⑶ ⑷ 答案 A ★课余作业

组织学生收集资料,观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并能说明变化的原因。

★教学体会

本节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入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感性材料去深刻理解这些知识,让学生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自己感悟生产的重要性,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关心国家经济生活的情感。

4.2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各种经济成分、公有制实现形式及其主体地位。

2、理解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区分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他们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通过大量实例,理解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4、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在我国的经济成分中,我们会看到有国家投资的企业,有某个集体出资兴建的,也有公民个人出资开办的,还有国外企业出资或与我们合资合作兴建的。这形形色色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互相竞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繁荣、昌盛。从而构成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是本节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2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41125个,占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总数的22.65%,工业增加值、总资产、销售收入的比重分别占48.5%、60.9%、43.7%,利润总额、应交增值税的比重为41.2%、57.6%。

材料二:2002年国有经济在一些重点行业、关键领域所占比重,化工69.3%、石油92.1%、电力90.6%、汽车72%、铁路83.1%、冶金64.4%、船舶与航空航天84.5%。

材料三:据统计,非公有制经济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不足1/4,增长到2002年的1/3。近十几年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从不到1%提高到20%以上。

材料四: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发展。坚持把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

提出问题: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总结:说明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取得重大发展,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

2、公有制为主体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现阶段我国公有制经济有哪些成分?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特别注意,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不是指混合所有制经济整体,而是指里面属于国家、集体所有的那一部分资产。

(1)国有经济及其地位作用。 教师活动:国有经济是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是与我国较高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请同学们看刚才展示的材料

一、二,它主要表明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种地位和作用应该怎么表达呢?请看教材。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这样说,它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联系材料说明)。因此,它的发展壮大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2)集体经济及其地位作用。 教师活动:集体经济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生活周围,有哪些经济单位属于集体经济?

学生活动:结合生活实际,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农村主要是集体经济,城乡的工业、服务业有很多是集体经济,如:各种形式的合作社,县、乡镇、村办工业企业,商贸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等等。

教师活动:集体经济虽然不如国有企业规模大,在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也不如国有经济的比重大,但是,也是我国重要的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的地位作用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思考与讨论,积极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共同富裕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发展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的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作用。

(3)混合所有制经济及其地位作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教材35页波导手机的材料,并思考提出的两个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点评:波导公司是一种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经济形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投资来源的多样化,,混合所有制经济还会有更大发展。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的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它里面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

(4)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教师点拨:刚才大家学习的都是公有制经济的内容,表明资产归谁所有。可是,这些公有资产用什么方式、形式来经营使用,则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它可以是国家、集体直接管理使用,可以聘任他人管理使用,可以承包、租赁,也可以与其他经济联合、合作等等,总之,哪种形式有利于公有资产发展壮大、取得最好效益,就应该采用哪种形式。当前,股

份制就是一种比较好的公有制形式。请同学们看教材35页,上海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的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积极讨论

教师点评:上海电气是一种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在股份制企业中,如果国家或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通过股份制,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活力,扩大公有资本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

(5)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表现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6页,提出问题:如何理解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两个表现?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积极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是就全国而言,某一局部地区、局部行业也可能不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而不是简单的数量上,要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占支配地位,要支配和控制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运行态势和重要缺有资源。

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现阶段我国除公有制经济外,还有哪些非公有制成分?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现阶段我国除公有制经济外,还有大量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1) 个体经济

教师活动:个体经济是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的经济形式。 引导学生思考,个体经济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见课本37页 (2)私营经济 教师活动: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用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私营经济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见课本37页

教师引导:私营经济与个体经济相比较,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私营经济规模较大,设备先进,劳动生产率比较高。

教师引导:除教材上讲的这几点外,从二者的含义上看,还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个体经济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私营经济以雇用劳动为基础。 (3)外资经济 教师活动:外资经济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他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 提醒学生注意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不是指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全部资产。并简略介绍中外合资企业与中外合作企业的区别。

(4)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点拨:请同学们注意比较,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与前面集体经济的地位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集体经济的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两个说法是不同的。(简单了解即可)

4、为什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教师引导: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想一想,生产关系状况是有什么决定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教师引导: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有什么决定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教师引导: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是怎么样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发展不平衡,多层次性。

教师引导: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符合生产力状况,那么,折椅制度的实施有什么重要性?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教师引导:这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知道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各种形式,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在学习中应该结合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去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充分认识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四)实例探究

[例1] 下列说法不正确地是(

A.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 B. 国有经济是与我国比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 C. 国有经济掌握国民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D. 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 答案:A [例2] 对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的理解不正确地是 (

) A.公有资产要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据多数

B.在有的地区可以占优势,有的地区也可以不占优势

C.在关键行业要占优势,非关键行业可以不占优势

D.在社会的各个地区、行业都要占优势 答案:D [例3]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的主要区别是 (

A.经济规模较小

B.劳动生产率低

C.不以雇用劳动为基础

D.不以赢利为目的

答案:C [例4] 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D、扩大就业,增加国家收入的重要途径 答案 A ★课余作业

组织学生收集资料,观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并能说明这一变化的原因。 ★教学体会

本节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生动的感性材料去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讨论中,在社会实践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经济生活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第五课

企业和劳动者

全课概述

本课承接第四课“生产”,自然引出,生产主要是通过企业这一国民经济的细胞来进行。而公司制是现代企业最主要的组织形式。由此进入对公司的论述。而劳动者就是在企业和其

他地方从事着劳动,创造着财富。因此,又相继讲述劳动者的有关知识。环环相扣、逻辑清晰。

本课分为2个框题

一、经营公司

二、新时代的劳动者 新课标基本要求

1、识别公司的不同类型,描述公司的经营表现与发展状况,阐述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2、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列举几种就业途径;树立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新课程学习

5.1 经营公司

★教育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企业的含义和基本分类;公司的基本特征和分类;自然人和法人的区别;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和特点;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含义。

2、理解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和联系;公司制的优点,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何依法设立一个公司;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为什么以建立公司制为目标。

(二)能力目标

本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在学习经营公司时,通过相关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如何创办公司、如何经营公司,从而提高学生将来的创业能力。使学生能分析不同公司类型的特点,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选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国家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创办公司、积极创业有利于国家生产力的发展。

2、使学生深切认识,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积极创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3、增强学生依法设立公司、依法经营等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

1、公司制企业

2、公司的经营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企业的兼并和破产 ★教学方法

本框教学应该注意加强事例论证,教师可选用最新的相关经济报道、引用鲜活的数据证明教学内容。也可以鼓励学生课下搜集相关资料,并引入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通过上课学习,我们知道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消费,必须不断发展生产,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而生产主要是通过企业这一国民经济的细胞来进行。而,公司制是现代企业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因此,我们这一节就学习经营公司。

(二)进行新课

一、经营公司

1、依法设立公司

(1) 企业的含义和作用 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电视系列片:一个繁忙的市场,各种交易活动紧张有序的进行着。 请问:在这些交易活动中有哪些参加者?在这些参加者中最主要的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回答:阅读教材,并回答: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有许多参加者,例:企业、个人、行政事业单位等,其中,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它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人们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主要是由企业生产经营的。

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其中,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教师引导:无论哪种企业,都有一定的企业组织形式。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请问:什么是公司制?你对公司制有什么认识?它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结合课下的调查活动,认真看书、思考并积极讨论,发表见解,指出 (2)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和特征 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两个以上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一定人数的股东发起设立,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0、41漫画,分析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与联系,最后由教师归纳:

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都是依法成立的企业法人;股东都负有限责任;公司均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责任。公司组织机构均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三部分;公司均有名称、章程等。同时,两种公司又存在明显的区别。请同学们参看教材P41表格。即:

(3)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联系与区别 (4)公司的组织机构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基本都有三部分组成: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其中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总经理及其助手组成公司的执行机构,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对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这些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参考教材P42——组织机构图表)

教师活动: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与联系,了解了这两种公司的有关知识,也知道这两种公司就是我国的法定公司形式。请同学们总结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有关知识总结什么是公司?公司有那些法律特征?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积极讨论,并得出结论 (5)公司的含义与法律特征

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企业法人。成立公司,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办理一定的登记手续,取得法律上的承认。公司的生命是法律赋予的。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看教材“名词点击”指出法人与自然人的区别:自然人是以生命为存在特征的个人,而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请问:我国的企业为什么要采取公司的形式?我国的国有企业是不是也可以采取公司制?

学生活动:结合自己的调查情况,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总结 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管理科学等优点。我国已经有许多国有企业,通过公司制改革,激发了活力、增强了竞争力,更好地发挥了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因此,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国家授权的投资公司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可以单独投资设立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例: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等。

当然,除去公司制企业外,我国还存在大量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即: (6)国有独资公司

(7)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结合调查情况,结合身边的实际情况,分析什么是个人独资企业和

合伙企业?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引导:通过教材的“名词点击”的对此问题进行总结。

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电视系列片2:我省海尔集团在发展中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竞争力不断增强。而有着300年品牌历史的“王麻子” 剪刀厂于2003年初向昌平区法院递交了破产申请。

请结合自己身边实例,分析不同的企业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经营后果?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踊跃发言,出现不同的结果是因为不同的企业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与方法,例:利用价格优势、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利用科技和管理、大作广告等。教师最后总结。

2、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公司的经营就是指公司为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取利润而进行的所有活动的总称。公司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命运,公司经营的目的就是利润。

(1)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经营战略、竞争优势、企业形象

公司能否经营成功取决于三个因素。首先,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所谓企业经营战略,是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为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总体的、长远的谋划与对策。

一个企业,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如诺基亚,用了6年的时间,就由一个差一点儿被卖掉的地区性公司,一跃变为跨国公司,其成功的秘诀正在于此。如今,诺基亚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做视群雄。而诺基亚原来主要从事木材、橡胶业,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涉足电子领域。1992年以前,诺基亚的产品线很长,除移动通讯产品之外,还生产电视机、电脑、电线,甚至胶鞋。约玛·奥利拉担任诺基亚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后,决定专注于当时最前沿、最活跃。最代表发展方向的移动通讯领域这个当时并不赚钱的主业,舍弃了包括那些还能赢利的项目,先后卖掉了电线、电脑、电视机等所有不相干的产品,当时电视机已做到欧洲第二的规模。而自从搬出彩电进入移动通讯领域后,该公司就像坐上火箭般向上串升,每年的发展速度高于50%。如果不是企业经营战略决策正确,及时实施战略转移,这样的速度和今日的辉煌是不可想象的。

反之,一个企业在战略定位上不准,那么,企业就会遭受挫折,甚至一撅不振,导致破产。如巨人集团的挫折,说到底,就是企业发展经营战略上的失误。巨人是由电脑行业起家和发家的,一度时间内公司每年的销量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到1992年,已成为当时中国电脑业的领头军,然而,其后巨人集团急于铺摊子,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几乎抛弃了主业,把精力和资金大量投入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一一房地产、保健品业等。由于行业跨度太大,新进入的领域并非优势所在,结果陷入“大陷阱”。

从一定意义上说,今天的企业已进入了战略竞争的年代,企业经营战略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中心问题,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企业经营战略思维、经营战略定位的竞争。如海尔集团与科龙集团:诚然,海尔的规模比科龙大, 1997年海尔的营业额是108亿无,科龙才刚刚达到其一半(56亿元),但鲜为人知的是,海尔的赢利能力要比科龙弱得多:海尔1997年的利税额仅为6.82亿元(相当于营业额的6%),而科龙则是8.02亿元(14%)。 是说科龙对股东及对国家的回报不论是绝对值还是相对值都远远高于海尔,而且从1995年开始,年年如此。

也许一时的赢利不能说明问题,海尔的战略是拿利润换市场份额,以便将来谋取更大的利益。那么从战略来看,海尔人知足,自己最大的财富是海尔这块牌子,所以海尔战略总是围绕着它做文章。在冰箱、洗衣机及空调领域,海尔可以说是做够了文章,稳固地占据了中高层消费的部分市场,有了大约15% 一25%的市场占有率。这是海尔的骄做,但同时也是海尔的问题,想用这块牌子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只能以改变海尔品牌的市场定位为代价。如果消费者不再认为海尔是高档品牌的代名词,这将是一个无法接受的代价。所以,海尔的战略是把海尔的品牌延伸到其他领域,如电视机、计算机,但这些新进入领域的竞争残酷程度不比白色家电领域低,很难想象,海尔在这些领域会成为这些市场的前三名。也就是说,海尔在这些领域要有极大投资,但几乎没有可能大赢利。

再来看看科龙的战略。科龙的战略很简单,就是保持在中国制冷行业的龙头老大地位,进而成为亚洲第一,最后成为全球领先。科龙人不愿走多元化歧途,而专心建立自己大制冷领域的能力。简单的远景目标。简单的战略定位往往是最容易实施的。科龙人的一系列操作也顺理成章:兼并华宝,与花旗银行联姻,在日本成立研究室等。如果管理适当,科龙集团的多品牌(容声、科龙、华宝、三洋)也将有利于吸引不同层次消费者,以突破单一品牌市场份额的极限。

有报道说,国外的企业家花在战略思考、战略研究上的时间占全部工作时间的60%,日本企业已有97年实施了战略规划,并将其视为企业发展的法宝。

其次,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3“鞍钢”、“长虹”集团的事例,思考它们崛起的秘密何在?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通过具体事例,我们应该看到在公司经营中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手段,形成自己公司的竞争优势。这是现代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也是提高我国整体科技竞争力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科技与管理密不可分,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科学,同时,提高管理水平也要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

最后,公司要城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与企业形象。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4“金华火腿”的事例;多媒体播放电视系列片3:“小天鹅”重视产品质量的例子,国家对洗衣机的质量标准是4000次运行无故障,而国际标准是5000次,为此,厂里组织近百名科技人员,花了两年时间进行全厂性技术攻关,终于实现了无故障运行5000次。“小天鹅”以它的信誉和质量给企业带来了巨大效益,1000多人的厂子,年销售收入10.03亿元,实现利润1.72亿元,公司跻身于全国500家大型企业的行列,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居全国18位。设问:两个企业不同命运的原因何在?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对企业的生存竞争至关重要,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公司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创立名牌产品,实行优质服务,是企业信誉和形象的表现,也是企业开展正当竞争的主要手段。

当然,搞好公司经营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以上措施外,还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提高决策者的素质,进行“强强联合”和企业兼并等。

(2)企业的兼并、联合、破产及其意义 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资料片:“八佰伴”是如何破产的;我市“二棉”被齐鲁石化兼并后发生的变化

引导学生利用事例,说明什么是企业的兼并?其意义是什么? 学生活动:结合事例以及自己的调查情况,积极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总结:

第一,企业兼并,就是经营管理好的,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吞并那些经营不善、企业效益差的企业。兼并,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二,“强强联合”,指企业之间为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取更大经济效益,而实行的合营或合并。它可以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三,企业破产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企业破产,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讲述的主要知识如下:

1、企业的含义和作用

2.、公司的含义、法律特征

3、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4、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四)实例探究

[例1] 企业是经营实体,意味着

A. 独立地从事生产经营,是企业的主要活动

B. 为减轻负担,企业不宜从事生产经营以外的事情 C. 企业是非营利性机构 D. 企业是惟一的市场主体 答案:A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公司始终坚持以适应市场、转化经营机制为立足点,按国际惯例对工程建设进行组织与管理,公司与国外各界人士精诚合作,坚持“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质量、一流的速度、一流的服务”,为造福人类和促进社会发展而不懈努力。据此回答2——3题

[例2]该公司坚持一流的管理,是因为(

) A. 有效的管理能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企业效益 B. 有一流的管理 就有一流的技术 C. 良好的管理是股份公司的基本特征

D. 没有一流的管理,企业就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答案:A [例3] 该公司坚持一流的技术,体现了 (

) A. 发展高新技术是企业生产的直接目的 B. 技术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 C. 有了一流的技术就能带来一流的效益 D. 技术与管理是不可分割的 答案:B [例4] 企业需要名牌,因为名牌(

⑴能使企业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⑵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⑶能使企业获取超出行业平均利润的利润

⑷关系到改革和发展成败

A. ⑴ ⑵ ⑷

B.⑵ ⑶ ⑷

C.⑴ ⑵ ⑶

D.⑴ ⑶ ⑷ 答案C ★课余作业

请调查、了解如何创办公司?如何经营企业? ★教学体会

本节学习公司的有关基本知识以及公司的经营等问题,内容比较多,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教学中注意把握教学节奏,对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认识以及如何经营企业的讲解一定要结合身边的事例,切忌死记硬背。

5.2 新时代的劳动者

★教育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就业的意义;正确就业观的含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

2、理解在我国国情下,树立正确就业观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果现在毕业,应如何选择职业;作为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能力目标

本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在学习劳动和就业时,使学生具有就业形势的分析能力,能够解释市场经济中为什么存在失业现象,能够分析经济现实中存在的就业问题。通过大量实例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在法制国家,应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2、使学生深切认识,诚实劳动、积极创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3、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

3、就业是民生之本

4、劳动者权利的维护 ★教学难点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教学方法

本框教学应注意加强事例论证,可选用最新的相关经济报道、引用鲜活的数据证明教学内容。生动的事例会吸引学生,也可以鼓励学生课下搜集相关资料,并引入课堂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适时引入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事迹,帮助学生认识怎样做才是新时代需要的劳动者,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就业观。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通过上课学习,我们了解了如何去创办公司以及如何去经营好公司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当然,不论企业的发展,还是农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因此,我们这节课就学习新时代的劳动者。

(二)进行新课

二、新时代的劳动者

1、劳动和就业 (1) 劳动光荣 教师活动:人类的财富,是劳动、生产工具、劳动对象这三种基本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其中,劳动是决定性力量。劳动创造文明,创造了财富,促进人的发展,推动历史前进。广大劳动者在不同的行业和部门,从事着不同的具体活动。虽然分工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光荣属于劳动者。

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一组数据:2004年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600万人,登记失业人员近800万人。三项合计,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总量达2400万人。

请问:对上述材料你是怎样认识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与讨论,得出结论:反映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压力比较大。

教师总结:我国的劳动力人口比较多,而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劳动力素质也比较低,并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这些就导致了我国的就业问题比较严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当然,我们党和国家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提出了“就业是民生之本”,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帮助人们实施就业和再就业。

(2)我国的就业形势 (3)就业的意义

教师提问:既然我国的就业形势这么严峻,大家为什么要去积极就业?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首先,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实现其自身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次,就业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就业能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特别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合理配置下的劳动就业,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从而促进积极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4)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教师活动:承接上面问题的回答,以及对我国就业形势的认识,大家认为,应该怎么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择业就业观?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总结:要解决就业问题,首先要发展经济 ,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源,其次,需要国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支持人们就业和再就业;完善劳动力市场,为人们的就

业和再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

作为劳动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积极就业。

首先,要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这样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调动个人的积极性。

其次,要树立竞争就业观。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在市场的竞争中,只有劳动技能高、敬业精神强的人才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要好好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改变观念,积极去应对竞争。

再次,树立职业平等观。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财富的创造者,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所以职业虽有行业差别,但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同样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师活动:播放电视系列片:当代工人的典型——许振超

许振超是青岛港桥吊队队长,是一名基层的产业工人,原来只有初中文化,从事港口装卸一线作业30多年,他结合本职工作自修了大学机电专业所有课程,掌握了需要大学毕业科班出身才能驾驭的当代最先进的桥吊操作和修理技术,并带领桥吊队连续创造出世界领先的装卸效率。他善于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攻关,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探索知识,运用知识,达到了出色的效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人们钦佩他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更钦佩他对于知识和学习抱有坚定的信念 “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却不能没有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却不能不学习”。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期产业工人对知识的态度和认知,看到了知识的强大力量。

最后,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选择职业,实现就业。

2、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教师活动:展示《劳动法》文本实物,指出这部法律正式实施于1995年1月1日。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长期缺乏劳动基本法律的落后状态从此结束,并开始逐步走向建立完整的劳动法律体系的新居面。劳动法全面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请问:大家了解的劳动者有那些权利?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并积极讨论,自由发言 (1)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

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等权利。

(2)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有关案例:有的下岗职工因急于找工作,在签订再就业劳动合同时委曲求全,没有按照劳动法的要求签约,任人摆布,吃亏上当。有的只是在口头上就劳动中的权利与义务达成协议,没有签订合同。以至于付出大量的劳动而得不到劳动报酬。

针对上述案例,请同学们考虑如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针对上述案例,我们应该看到,劳动者要享有权利,首先要以履行义务为前提。其次,要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这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当自己的权利受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总之,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使之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的保证。也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

(三)课堂总结、点评

(四)实例探究

就业是劳动者实现自身价值和自我发展的基本途径,是绝大多数群众谋生的惟一手段。只有扩大就业减少失业,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只有人民充分就业、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据此回答1-2题[例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要求,从6个方面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广大劳动者的就业、工作和职业转换能力,促使他们尽快地实现就业、再就业和稳定就业,这将有利于保障和实现劳动者的( )

E. 享受社会保障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F.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平等就业的权利 G. 取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H.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答案:B [例2]劳动者也应该认识到,在市场竞争中,只有自身实力强,才能就业机会多,即树立( )

E. 自主择业观 F. 职业平等观 G. 竞争就业观 H. 多种方式就业观 答案:C [例3]近年来,农民工问题引起各方面的关注,由于部分农民工劳动合同意识不强,工资被拖欠、克扣,劳动安全不能得到切实保障的现象屡有发生。为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下发通知,要求建筑企业招用农民工,必须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

材料表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 ) A.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 B.

是促进劳动力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 C.

是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需要 D.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需要 答案:D ★课余作业

某企业由于生产任务较大,在未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厂长强行让部分职工延长劳动时间,每天加时工作,星期天也照常上班,不让休息。到月底,部分职工全月累计加班加点高达120小时,也不发加班工资。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 你认为该厂的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 (2) 劳动者依法享有哪些权利?该厂的做法侵害了劳动者的哪些权利? (3) 这些工人应当怎么办?

★教学体会

本节学习劳动者的权利和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等问题,与大家的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将市场经济中的一些理论知识潜移默化的给学生。

第六课

投资的选择

全章概述

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需要金融市场给予提供有力的支持。我国的金融市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多种筹资方式,如:常见的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等等。同时,这也为企业和个人投资提供了多种方式和渠道。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科学、合理的投资选择,就需要对这些投资形式的特点有所了解,本课就向大家介绍储蓄存款、银行信贷、股票、债券、保险等方面的金融知识。

本课分为2个框题

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二、股票、债券和保险 新课标基本要求

解析银行存款行为,比较商业保险、债券、股票的异同,解释利润、利息、股息等回报形式,说明不同的投资行为。 新课程学习

6.1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储蓄存款、利率、的含义以及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存款分类。

2、理解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3、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

(二)能力目标

能概括出金融活动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个人生活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和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5、存款储蓄

6、我国的商业银行 ★教学方法

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49页“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增长”示意图,议论生活中知道的或接触到的储蓄活动,引发兴趣,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与回忆,感知人们的生活、生产与储蓄、银行密不可分,从而引发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二)进行新课

三、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储蓄存款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9-50页内容,说明什么是储蓄存款活动?我国主要的储蓄机构有哪些?人们为什么进行储蓄存款活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2) 储蓄存款的含义

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存单作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教师点拨:储蓄活动中,储蓄机构必须按规定为储蓄者开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到期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否则是不合法行为。

教师活动:我国有哪些机构可以办理储蓄存款业务哪?

(2)我国的储蓄机构

主要有: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等。

教师活动: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生活区周围,你知道有那几家储蓄机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3)存款利息

教师活动:人们储蓄存款的目的多种多样,有的为了子女上学作准备,有的为了购房,有的为了攒钱购买大件商品,有的为了养老等等。同时也是为了获得一部分收入――利息。

利息是人们储蓄存款获得的一部分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同学们想一想,利息的多少与什么有关系?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利息率。 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请大家看教材50页例题,计算一下该储户到期的利息是多少。 学生活动:认真计算,得出结论。20000元×2.52%×3=1512元。

教师点拨:请同学们注意,利息率又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之分,它们的表示方法是不同的,计算利息时要分清是什么利率。大家看教材50页“名词点击”,找到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得出结论 (4)存款储蓄的类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存款的类型、特点、存期。 储蓄存款主要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

活期储蓄可以随时存入和提取,1元起存,每年6月30日为结息日。活期储蓄具有流动性强、灵活方便的特点,但受益较低。

定期储蓄事先约定期限,不到期一般不能提前提取。我国目前最常用的是整存整取,除此之外还有零存整取、存本取息、整存零取等形式。存款期限主要有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5年。存期越长,利息率越高。定期储蓄流定性差,但受益高于活期储蓄。

由于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因此,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

2、我国的商业银行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1页彩图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发表见解

教师引导:在我国,居民储蓄存款获得主要是在商业银行中进行的。我国有哪些商业银行?它们为居民提供哪些服务?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我们将通过下面内容的学习来了解。

(1)商业银行及其组成

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目标的金融机构。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有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1页相关链接,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的组成。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第

一、存款业务

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社会吸收资金,并还本付息的业务。这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没有它银行就不能生存和开展其他业务。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人们平常是怎么到银行存款、取款的?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第

二、贷款业务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借贷人提供资金,并要求偿还本息的业务。这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按其用途可分为工商业贷款和消费者贷款。

教师点评:注意存款业务与贷款业务再银行业务中基础地位与主体地位的不同;贷款业务要坚持真实、谨慎、安全性原则,评估借款人信用,以决定是否发放贷款。

第三、结算业务

结算业务时商业银行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货币收支提供手段与工具的服务。银行从中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除上述三大业务外,商业银行还可以提供债券买卖与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等其他服务。

教师活动: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巨大作用。请同学们看教材52页专家点评。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三)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有关知识,知道了储蓄存款活动程序、主要机构、特点和利息的计算等常识,了解了各种商业银行主要业务及其作用。这对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地办理金融储蓄业务将有重大指导作用。

(四)实例探究

[例1] 下列属于我国的储蓄机构的是(

) (1)中国人民银行

(2)中国工商银行

(3)中国农业银行 (4)农村信用合作社

(5)交通银行

(6)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A.(1)(2)(3)(4)

B.(1)(2)(3)(4)(5) C.(1)(2)(3)(5)(6)

D.(2)(3)(4)(5)(6) 答案:D [例2] 李大爷2004.5.1存入银行10000元,定期三年,月息2.1‰,到期后,李大爷存款的利息总额是 (

A.21元

B.210元

C.25.2 元

D.252元 答案:D [例3] 我国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是

A.发放贷款

B.办理结算

C.吸收存款

D.代理外汇买卖 答案:C [例4] 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和利润主要来源是(

) A、向借贷人提供货币资金

B、为企业办理结算业务 C、接收企业和居民存款

D、提供债券买卖及兑现服务 答案 A ★课余作业

组织学生到附近银行、企业、居民中,咨询银行信贷活动的程序及原则要求,并亲自到商业银行办理一次存款和取款活动。 ★教学体会

本节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入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金融业务活动实例,让学生去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并能够从自己的实践中理解、把握银行活动的实质。

6.2 股票、债券和保险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股票的基本含义、特点,债券与商业保险的基本含义、种类、特点。

2、理解股票、债券、保险等投资方式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个人生活中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区分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他们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概括出各种投资方式的特点,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条件下如何投资有利,为企业和个人投资提出建设性建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和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股票、债券、保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中,除了商业银行提供的储蓄存款外,还有股票、债券、保险等投资方式供人们选择。本节我们要学习这些投资选择的有关内容。

(二)进行新课

四、股票

1、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教材53页材料材料

提出问题:上述材料展示了股票投资的两个镜头,根据上述实例,结合你对股票市场的所见所闻,谈谈对股票投资的认识。思考股票投资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总结:发行股票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购买股票是居民投资的一种选择。 股票投资能获得较高收益,但也有很高的风险。

2、流通性是股票的生命力所在

购买了公司的股票就是公司的股东,股东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投资,但是,股票是可以流通的,股东可以将股票转卖给第三者。经国家证券管理部门和证券交易所同意,股票可以在股票市场上流通买卖,这使股票充满了活力。

3、股票投资的收益与风险

教师活动:从教材展示的两个镜头中我们看到,股票投资有非常高的收入,同时,也存在赔本的风险。

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是股息和红利收入,这是从公司取得的利润中定期获得

的一部分分配收入;二是股票价格上涨带来的差价,这种收入有时很高。

公司的经营有好有坏,盈利了能获得股息和分红,股票价格也会上涨,股民就会获得很高的收益,但是,一旦公司经营不好,亏损了甚至破产倒闭了,股票价格也会大幅下降,股民不但不能获得收益,反而承担赔偿责任。因此,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是高风险与高收益同在。

4、股票对经济建设的作用、意义

教师总结:请同学们思考,发展股票市场对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可以把居民手中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投入经济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可以为企业筹集资金,促进经济发展。

二、债券

1、发行债券是企业或政府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

教师点评: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是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一般来说,债券主要有期限、面值、价格、利率、偿还方式等项目组成。(可找一张国库券和其他债券,向学生展示)

2、债券的种类

教师引导:同学们知道我国发行过什么债券?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根据发行者不同,目前我国的债券主要有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 (1)国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

政府发行国债的目的是,弥补财政赤字,为重大建设项目、特殊经济政策、战争等筹集资金。

教师引导:请大家想一想,国债有没有风险?为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任何投资活动都有风险,国债也有风险,只不过它以国家税收作保证,风险较低,但是,它的收益也较低,一般来说,高于银行存款收益,低于其他投资收益。

(2)金融债券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

教师引导:请大家想一想,金融债券与国债相比较,其风险与收益情况如何?为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金融债券风险高于国债,但收益也高于国债。因为国债以国家税收作保证,其信用高于银行等金融机构。

(3)企业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的债券。 教师引导:请大家想一想,企业债券与国债、金融债券相比较,其风险与收益情况如何?为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企业债券风险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券,但收益也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券。因为企业主要以自身经营利润作保证,企业债券的风险与企业经营状况直接相关。一旦企业经营状况不好,连续出现亏损甚至倒闭,就可能无力支付本息。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有什么异同?对投资者认识它们有什么规律可寻?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总结,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发行者不同,偿还本息的来源不同,受益多少不同,风险大小不同;都是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到期还本付息;一般来说,风险越大,受益越高,风险越小,收益越低。

三、保险

教师活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自然的、人为的,财产的、人身的等等。某种风险一旦发生,就会给个人、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与风险相对应,产生了保险业,这本身就是社会进步和我们的表现。

1、保险的含义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合同约定的可能出现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达到合同约定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教师点评:通过购买保险,投保人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使自己承担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当没有保险事故发生时,投保人的投资没有回报,当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人的赔偿就是就是投保人投资的回报。

2、保险机构与保险类型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当地有哪些保险公司?它们开展哪些保险项目?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总结,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在我国,只有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才能经营保险业务,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等。

从大的方面说,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人身保险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财产保险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

教师活动:想一想,我们学生参加的保险是什么类型的保险? 学生活动:积极发言:人身保险。

教师活动:订立保险合同应当遵循的原则是: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近几年,国内保险市场出现了分红保险等新种类,分红保险在具备正常的保障功能外,还可以从保险公司的经营利润中分到一部分盈余,能吸引更多的人积极参加保险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险的种类会越来越多,保险的功能也会越来越全,参加保险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三)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股票、债券、保险等投资方式,知道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了解了它们利弊、功能,为我们正确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合理安排手中的闲散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四)实例探究

[例1] 下列对股票、债券的理解不正确地是(

) E. 它们是筹资者向投资者出具的投资凭证或债务凭证 F. 发行股票、债券是一种筹集资金的行为 G. 购买股票、债券是一种投资行为 H. 购买股票、债券是一种盈利行为 答案:D [例2] 下列不属于股票投资收入的是 (

A.股票本金

B.股息

C.红利

D.股价上涨差额 答案:A [例3]企业债券与金融债券的不同在于 (

A.它是一种债务凭证

B.它有较大风险,安全性小 C.它以企业的经营利润作保证

D.它到期还本付息 答案:C [例4] 下列对保险的认识正确地是

A、它可以为投保人转移风险

B、它可以使投保人免受风险

C、保险机构的盈利没有保障

D、保险公司是社会公益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 答案 A ★课余作业

假如你家里有10万元闲置资金,请你根据家庭实际,设计一套你最中意的投资方案。 ★教学体会

本节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生动的感性材料去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讨论中,在社会实践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经济投资活动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教案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检测参考答案

高一经济生活第四单元

高一政治第二单元测试题

经济生活第二单元高考题

经济生活第二单元试卷

43经济生活第二单元

高一政治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经济生活教学反思

经济生活第二单元小练习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