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双重预防体系宣贯题库2

发布时间:2020-03-01 18:20: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5、企业应主动根据( ABCDE )情况变化对风险管控的影响,及时针对变化范围开展风险分析,及时更新风险信息。

A.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所引起风险程度的改变 B.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 C.补充新辨识出的危险源评价

D.风险程度变化后,需要对风险控制措施的调整

E.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对相关危险源的再评价

16、企业应明确( ABD )的主管部门,明确其组织及成员职责、目标与任务。 A.危险源辨识 B.风险评价

C.风险管控

D.分级管控

17、企业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成员应包括( ABCDE )、仪表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及岗位人员。 A.安全 B.生产

C.设备

D.工艺

E.电气

18、对化工装置风险点的划分,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 可按照( ABCD )等功能分区进行。 A.生产装置 B.储存罐区

C.装卸站台

D.作业场所

E.设备设施

19、化工企业应组织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形成包括( BCD )等内容的基本信息,并建立《风险点登记台账》,为下一步进行风险分析做好准备。 A.危险源名称 B.风险点名称

C.区域位置

可能导致事故类型

20、依据GB/T 13861 的规定,对潜在的( ABCD )等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害因素的根源和性质。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物的不安全状态

C.环境缺陷

D.管理缺陷

E.设备缺陷

21、企业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风险管控制度、风险点登记台账、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以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登记台账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 BD )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 A.橙色 B.红色

C.绿色

D.灰色

22、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应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见细则或导则附录 A.6,包括全部风险点和风险信息),逐级( ABCD )、发布、培训、实现信息有效传递。 A.汇总 B.评审

C.修订

D.审核

23、风险分析评价和风险等级判定时,应对每项控制措施进行评审,确定( CD ) A.实用性 B.真实性

C.可行性

D.有效性

24、化工企业风险按照从高到低分为 5 级:

1、

2、

3、

4、5 或A、B、C、D、E。其中,1 级或A 级为最高风险,( B )级或( D )级为最低风险。 A.4 B.5

C.A

D.E

25、根据化工企业生产特点,除 5.5.2 中分析判定的风险外,属于以下情况之一的,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 ABCD )

A.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B.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的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C.根据GB 18218 评估为重大危险源的储存场所

D.运行装置界区内涉及抢修作业等作业现场 10 人及以上的

26、工作危害分析法的步骤包括( ABD ) A.作业活动划分 B.选定

C.评价

D.危险源辨识

27、常用的风险分级方法有( ABCD )。 A.JHA B.SCL

C.LS

D.LEC

28、编制安全检查表包括以下哪些步骤( ABCD ) A.确定编制人员 B.熟悉系统

C.收集资料

D.编制表格

29、作业活动风险分级控制清单中风险等级分为( ABCD ) A.重大风险 B.较大风险

C.一般风险

D.低风险

30、风险矩阵法的判定依据是( AD ) A.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B.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D.事故后果严重性

3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 A )、精准监管、( B )、科学预防。 A.关口前移 B.源头治理

C.本质安全

D.过程监督

32、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 A ),将风险分为

1、

2、

3、4 级其中( C )级最危险。 A.严重性 B.可能性

C.1

D.4

33、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 CD )的组合。 A.结果 B.后果

C.可能性

D.严重性

34、( A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健康损害和财产损失的( D )、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A.危险源 B.风险

C.结果

D.根源

35、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 ABC )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A.危险危害因素 B.后果

C.事故预防

D.管控措施

36、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 B )、场所、( C )、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 D )、作业等总称。 A.地点 B.设施

C.区域

D.作业过程

37、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 A )或( C )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 A.定性 B.识别

C.定量

D.半定量

38、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分别是( ABCD )。 A.人 B.机

C.物

D.环境

39、一般事故隐患是指( AB )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A.危害 B.整改难度

C.风险

D.漏点

40、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 A ),应当全部或者局部( B ),并经过一定时间( C ) 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 D )的隐患。 A.较大 B.停产停业

C.整改治理

D.难以排除

41、隐患治理就是指( A )或( B )隐患的活动或过程。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 C )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 D ),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A.消除 B.控制

C.等级

D.信息档案

42、隐患排查是指企业组织( A )人员、( C )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 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 A.安全生产管理 B.管理

C.工程技术

D.操作

43、风险辨识和评价的方法很多,公司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常用的方法分别是:( ABC )。 A.工作危害分析 B.安全检查表分析法

C.危险与可操作分析法

D.矩阵分析法

44、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可分为( AB ) A.一般事故隐患 B.重大事故隐患

C.较小事故隐患

D.特大事故隐患

45、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即先把整个作业活动( A )划分成多个工作步骤,将作业步骤中的( D )找出来,并判断其在现有安全控制措施条件下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其后果。 A.任务 B.工作

C.风险

D.危险源

46、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主要包括( ABC )等。 A.岗位纠正 B.部门治理

C.公司治理

D.厂级治理

47、事故隐患治理流程包括( ABCD )。 A.下发隐患整改通知 B.验收等环节

C.治理情况反馈

D.实施隐患治理

48、企业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策划、实施及持续改进过程中,应完整保存体现隐患排查全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 ABD )。 A.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C.隐患排查治理过程

B.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D.隐患排查项目清单等内容的文件成果

49、企业应根据评估报告书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ABCD )。 A.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B.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C.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D.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50、化工企业应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隐患( ABCD )的管理机制,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位从业人员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 A.自查

B.自改 C.自报

D.考核

三、判断题

1、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对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可以不再管控。(×)

2、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不必及时向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主要负责人报告。(×)

3、企业在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时,应单独建立一套文本,以区别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文件。(×)

4、完成风险分析不只是辨识出工厂中的危险,还需要确定事故发生的概率。这常称为频率分析, 因为概率常表示为事故发生的频率。现在有许多频率分析办法。一方面,有对事件发生频率的定性评定(例如,很可能、可能、不可能和极不可能)。另一方面,有对某一事件概率的定量描述。 (√)

5、企业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应将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

6、“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过程中,岗位人员可以不参加,但是“双重预防体系”运行后,岗位人员应参加。(×)

7、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强化过程管理,制定风险管控体系配套制度,确保体系建设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8、企业应按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原则,明确每一个岗位辨识分析风险、落实风险控制措施的责任,并通过评审、更新,不断完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9、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是规范山东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以下简称风险)管理全过程, 保障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与健康,降低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发展。(√)

10、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11、企业应建立由中层管理干部牵头的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应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

12、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强化过程管理,制定隐患排查体系配套制度,确保体系建设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13、风险信息是指:风险点名称、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14、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 10 人以上的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

15、按风险点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

16、风险等级判定应按从低到高原则。(×)

17、企业应采用适用的辨识方法,对风险点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辨识应覆盖风险点内全部的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不需考虑环境带来的影响。(×)

18、操作及作业活动应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

19、属于经常性或周期性工作中的不可接受风险,不需要通过工程技术措施,但需要制定新的文件(程序或作业文件)或修订原来的文件,文件中应明确规定对该种风险的有效控制措施,并在实践中落实这些措施。(√)

20、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也可以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21、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22、企业应在每一轮风险辨识和评价后,编制新辨识风险点各类风险信息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并按规定及时更新。(×)

23、通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企业应——员工对所从事岗位的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24、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

25、风险点排查应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等进行。(√)

26、危险源辨识中对于作业活动,宜采用安全检查表法(简称SCL)进行辨识。(×)

27、对于设备设施,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简称 JHA))进行辨识。(×)

28、风险控制措施应从工程技术(或工程控制)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方面识别并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现有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或改进的控制措施。(√)

29、企业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风险管控制度、风险点登记台账、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以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登记台账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红色、橙色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

30、化工企业应结合风险评价的结果将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告知内部员工和相关方。不需要对企业内员工应进行风险分析结果记录和管控措施的培训,掌握本岗位的风险点包含危险源的风险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等信息;对相关方的培训应包括风险点位置、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等。(×)

双重预防体系宣贯题库1

1双重预防体系宣贯题库

双重预防体系题库

“三集五大”体系宣贯培训题库

双重预防体系考核制度

双重预防体系基础知识问答

双重预防体系材料明细

双重预防体系考试3

双重预防体系名次解释

双重预防体系分阶段考试题

双重预防体系宣贯题库2
《双重预防体系宣贯题库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