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教育与知识经济的结合

发布时间:2020-03-03 09:00: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论教育与知识经济的结合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一切都以知识为基础,所有财富生产的核心都是知识,所有的经济行为都依赖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因此,教育应当与知识经济相结合,将创新作为根本目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知识经济;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

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其人均产值增长率主要归功于各种投入值的提高,而非投入量的增加。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1996年,国际经济和贸易合作组织发表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书,提出知识和信息是现代经济的基础资源,科技知识的广泛应用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及应用都来源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教育应当与知识经济相结合,将创新作为根本目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一、教育应当与知识经济相结合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当今世界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而言,这“三个面向”可以归结为:教育应当与知识经济相结合。

第一,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无非是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高级状态。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一种互动关系,其中物质生产是手段,精神生产才是目的。但是,物质生产是精神生产的基础和前提,人类所追求的最高目标――高度的精神文明必须建立在高度的物质文明基础之上。当今世界,高度的物质文明表现为知识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一切都以知识为基础,所有财富生产的核心都是知识,所有的经济行为都依赖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在创造财富的全部要素中,知识表现为最基本的成分,可以说是“最终的生产力”,其他的要素必须依靠知识来更新、依靠知识来装备。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的来源和增长已不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技术进步和知识进展所确定的人力资本。因此,非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减少,知识进展则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知识(包括科学技术)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贡献越来越大,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生产要素,对经济的增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关键。所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首先应当与知识经济相结合。

第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技术已使全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再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地区能够“闭关自守、自在自为”地自我发展。世界科技、经济相互融合,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包括了生产的国际化、商品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劳动和人才的国际化、货币金融的国际化、经济协调的国际化和科技合作的国际化。这种一体化趋势以科技进步为先导,而科技进步是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内涵。因此,教育要面向世界,其本质内容就应当与知识经济相结合。

第三,2l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爆炸性增长和科技的突飞猛进成为未来世界发展的主流。在21世纪,谁拥有更多的先进技术并能最先把这些技术应用于物质生产领域,谁就可能拥有经济、军事和政治的优势,从而在经济上称霸,掌握战略主动权,通过科技竞争、人才竞争和信息竞争来把握经济竞争。未来的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相互融合,而两者发展的共同趋势就是知识经济。因此,教育要面向未来也就意味着应当与知识经济相结合。

二、教育应当将创新作为根本目标

教育的结果体现在两个方面:学习和创新。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观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过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呈现出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趋势。学习和创新体现了教育作为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的两个方面,学习是继承,是辩证否定的第一阶段;创新是发展,是辩证否定的第二阶段;在创新基础之上的学习才是辩证否定的第三阶段。目前,我国的教育大多停留在第一阶段,应试教育体制是造成这种单一结果的症结所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是一种灌输式、封闭式的教育,而不是启发式、开放式、创造式教育,只告诉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注重学生的自我培养,不鼓励学生有一种自我表现的愿望,不培养学生自我表现的能力。孔子说:“述而不作。”正是这种灌输式教育的根源。朱熹说:“述,传道而已;作,则始创业。”灿烂辉煌的中华古代文明表明了中华民族是勇于创始、敢为天下先的,但近代教育却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没有把创始的优秀传统贯彻于教育之中。

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学校学到的书本知识只是人的一生中所要学习知识的一部分,并非完成大学学业就什么也不用再学了。更多的社会经济知识和专业知识,要求一个人在离开校园后必须继续学习。因此,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不是学习知识,而是学习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方法。掌握了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要比满脑子都是死记硬背得来的知识更能在社会上有所建树。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首要因素,而知识的爆炸性增长和不断更新,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高科技及其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四年大学学得的知识仅仅是基础。因此,学习和接受教育已成为一个人“终身化”的过程,而创新是这一过程惟一有贡献意义的重要环节,也就成为教育的根本目标。

要实现创新这一教育的根本目标,就应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青年学生是祖国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接班人,是民族的希望、国家未来的栋梁。多方面、多层次地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关系到民族兴旺、国家兴衰的头等大事,我们应当为实现这一根本目标而付出百倍的努力。

三、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要实现创新教育这一根本目标,必须大力改革传统的学校教育,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来自于知识的贡献,但并非知识本身就能直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也并非知识本身就能演绎出新知识。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掌握知识的人来推动,新知识也需要人来创造。只靠学习知识是不能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的是把知识和能力、素质紧密地结合起来。知识是形成能力和素质的基础,但知识并不等于能力和素质,知识只有通过内化才能转化为素质,素质在一定条件下则外化为能力。

素质教育的正确实施,必须以转变现有的学校教育模式为前提。教育模式一般由以下要素构成:第一,评价制度。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过程。第二,教育方式。包括传教方式与受教方式两个方面。第三,知识的消化方式。包括知识的记忆和知识的理解两个方面。第四,教育结构。包括受教育程度和受教育广度。第五,教育投资模式。包括教育投资主体、投资方式及投资管理方式等的组合。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从模式上看,存在以下特点:第一,评价体系是应试指标。这一体系用知识记忆的多少反映教育的全部效果,使人认为知识被记忆到脑海中就是掌握了知识。第二,灌输式讲解和口袋式接受。“满堂灌”维护了课堂秩序,维护了教师的尊严,也维护了教师的错误和不当之处,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考和质疑创新的能力。第三,记忆式消化。采取超强的记忆训练,把知识死记硬背下来就被认为是学习好,按照教师设计的僵化的试卷把知识平铺地摆出来就可以得到好成绩,而另一方面却是创造力严重缺乏。第四,教育结构失衡。要么片面强调基础教育,要么片面强调人才的专业化,专业以外的知识几乎是空白。第五,教育投资主体单一化。这种教育模式的后果必然是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造性、综合素质差,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

因此,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所谓素质是对人的综合评价,一般包括身体健康状况、性格意志特征、伦理道德意识、心理承受能力、组织表达能力、专业基础知识、思维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实际工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传统教育模式下学制太死、专业太窄、偏重理论、忽视能力,默默读书、从不提问的学生被认为是好学生,而标新立异、思想活跃的学生则被认为是自由散漫、不务正业。创新型人才往往个性鲜明、独立性强、自信心强,并且习惯于逆向思维,往往不能为传统习惯所接受,这已成为素质教育实施的一大障碍。克服这种障碍的关键在于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进教育体制,培养教育与市场相结合、教育与社会相结合、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知识经济是前所未有的社会形态,它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新内容。因此,为了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增强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应当加大教育改革和教育投入的力度,探索教育发展新模式,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

论知识经济与行政管理(推荐)

知识经济与创新

论知识经济对知识经济的影响

论创新教育与物理教学的结合

论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论知识经济与企业现代化管理趋势化

论知识经济与现代企业的制度创新

论知识经济下的企业文化(推荐)

知识经济与现代管理者

浅谈知识经济与科教兴国

论教育与知识经济的结合
《论教育与知识经济的结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