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5.3.2 命题、定理、证明第1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4:48: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5.3.2 命题、定理、证明

第1课时教学设计

嵩明县嵩阳一中

陈永丽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命题,定理及证明的概念,会区分命题的题设 和结论;

2.会判断真假命题,知道证明的意义及必要性,了解反例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命题,定理及证明的概念,会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2、教学难点:会判断真假命题,知道证明的意义及必要性,了解反例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问题发现

感受新知

下列语句在表述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1)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

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3)对顶角相等;

(4)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

学生分析、比较发现:这些语句都是对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断.

合作探究

获取新知

命题的概念

像这样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作命题。 注意

1.只要对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断,不管正确与否,都是命题.如:相等的角是对顶角.2.如果一个句子没有对某一件事情作出任何判断,那么

它就不是命题.如:画线段AB=CD.实战演练 运用新知

例1 判断下列四个语句中,哪个是命题, 哪个不是命题?并说明理由: (1)邻补角互补吗? (2)画一条线段AB=5cm; (3)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4)相等的两个角,一定是对顶角. 解:(3)(4)是命题,(1)(2)不是命题.理由如下:(1)是问句,故不是命题;(2)是做一件事情,也不是命题.合作探究

获取新知

观察下列命题,你能发现这些命题有什么共同的结构特征?与同伴交流.(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2)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也相等; (3)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9,那么这个数是3.

命题一般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如果”后接的部分是题设; 2.“那么”后接的部分是结论.

注意:添加“如果”“那么”后,命题的意义不能改变,改写的句子要完整,语句要通顺,使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更明朗,易于分辨,改写过程中,要适当增加词语,切不可生搬硬

命题↗题设: 已知事项。↘结论: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

项。

题设(条件)结论

实战演练 运用新知

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指出它的题设和结论.1.对顶角相等; 2.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4.同平行于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5.等角的余角相等.解:1.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2.如果两个角是内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3.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两个角是同位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4.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同一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5.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的余角相等.

合作探究

获取新知

真命题与假命题

观察下列命题,你能发现这些命题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吗? 命题1:“如果一个数能被4整除,那么它也能被2整除”

命题2:“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它们是邻补角”

命题1是一个正确的命题;命题2是一个错误的命题.

特别规定:

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假命题.实战演练 运用新知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真的用“√”,假的用“×” 表示.(1)同旁内角互补(

×

(2)一个角的余角小于这个角(×

) (3)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

) (4)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

) (5)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 (6)同角的补角相等( √

(7)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合作探究

获取新知

证明与举反例

公理的概念:数学中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把它们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定理的概念:有些命题是基本事实,还有些命题它们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这样得到的真命题叫做定理.定理也可以作为继续推理的依据.

证明的概念: 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作出判断,这个推理过程叫作证明.实战演练 运用新知

例2 已知:b∥c, a⊥b .

求证:a⊥c.

证明: ∵ a ⊥b(已知)

∴ ∠1=90°(垂直的定义)

b ∥ c(已知) ∴ ∠2=∠1=9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a ⊥ c(垂直的定义).合作探究

获取新知

举反例

思考:如何判定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呢?

例如,要判定命题“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假命题 ,可以举出如下反例:

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 ∠1=∠2,但它们不是对顶角.确定一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方法:

只要举出一个例子(反例):它符合命题的题设,但不满足结论即可.巩固新知 深化理解

1.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D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对顶角相等

C.不是对顶角不相等

D.过直线AB外一点P作直线AB的垂线 2.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D )

A.若a·b>0,则a>0,b>0

B.若a·b<0,则a<0,b<0

C.若a·b=0,则a=0且b=0

D.若a·b=0,则a=0或b=0 3.举反例说明下列命题是假命题.

(1)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

(2)若ab=0,则a+b=0.解:(1)两条直线平行形成的内错角,这两个角不

是对顶角,但是它们相等;

(2)当a=5,b=0时,ab=0,但a+b≠0.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 能说说你的收获和体会吗? 你有什么经验与收获让同学们共享呢?

六、作业布置

1、课本21页练习题.(做书上)

2、课本22页练习题. (做书上) 

3、课本24页第 12题. (做作业本上)

5.3.2《命题 定理 证明》教学设计

5.3.2 命题、定理、证明教学设计

5.3.2 命题、定理、证明(教案)

5.3.2《命题、定理、证明》同步练习题

第三周教案1——5.3.2命题与定理教案

命题、定理、证明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3.2命题、定理、证明(推荐)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七年级下5.3.2命题定理证明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七年级下5.3.2命题定理证明

圆周角定理(第1课时)教学设计

5.3.2  命题、定理、证明第1课时教学设计
《5.3.2 命题、定理、证明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