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读中西方酒文化专题

发布时间:2020-03-02 00:52: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读中西方酒文

【摘要】酒在人类的历史中,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个领域。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解读了跨文化中的中西方酒文化:对酒的理解不同;饮酒的礼仪以及饮酒的目的的差异性;解读中西方酒文化,可以发现酒文化之闻的差异其实就是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是大写意式的发散性思维;而西方人则是工笔素描式的直线性思维。了解不同的酒文化,有助于中西方成功地进行文化交流,更有利于世界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跨文化交际酒文化

酒是以谷物、水果、花瓣、种子或其他含有丰富糖分、淀粉的植物,经糖化、发酵、蒸馏、陈酿等生产工艺而生产出来的含有食用酒精的食品,是由酵母菌的微生物分解糖类产生的。酒自产生以来便给人类社会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现代文化研究表明,酒文化的历史同人类文明的历史几乎不差上下。在数千年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酒和酒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酒就象血液一样,在每一种文化里流淌。酒能叫人超脱豁达才华横溢,也能叫人痛苦忧愁悲观绝望。酒,是一种非常奇特而又富有魅力的饮品,它以“火”的性格,“水”的外形深入千家万户,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无论是为了爱情友谊、宴客婚嫁,还是交际谈判、消愁解闷,几乎渗透到人类一切活动之中。饮酒之风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在许多场合都是作为一种文化,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不单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美的启示。每一种酒的发展,都包含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的探索研究。是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因此酒文化与中西方文化息息相通。由于生活环境、历史背景、传统习俗、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社会规范等不同,中西方酒文化呈现出风格迥异的特性。本文从解读中国酒文化(以汉民族为主白酒为代表)和西方酒文化(以英语民族为主葡萄酒为代表),研究跨文化交际中酒文化的差异性。 1 解构中西方文化中对酒的理解

酒在人类的历史中,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翻开人类的历史的画卷,酒伴随着人类,走过了悠久的岁月,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酝酿出了灿烂的酒文化。酒常被人们赋予各种复杂的感情色彩,英勇豪壮、高贵圣洁、风流浪漫、吉庆祥和。酒作为一种深刻的文化现象,在各个国家、地区都有着各不相同的内涵。 1.1西方文化对酒的理解

西方人对酒的理解趋向于权力的象征。赋予它高贵、奢华的形象。西方人眼里.酒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拥有魅力和生命。面对生活的忙碌和无奈、感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只有在酒酣耳热后,沉重的心灵才得以片刻的慰藉,脆弱的人性才得以暂时的解脱。这种人生观,反映在西方的文化里。借洒解愁的俗语如drink one‘s sorrows/troubles,drown one\'s troubles away,drink down sorrow等。酒能镇定情绪,唤起热情,激发想像力,给人以精神上的亨受。但在西方酗酒从来都会遭到谴责。谁要在大庭广众下喝醉了,就必然要引来公众侧同而视,尤其是在英国那种绅士国家。这就是为何alcoholic(酒鬼)和吸毒者一样难听,而drunkard?(醉汉)就是野蛮人的同义词。

1.2中国文化对酒的理解

儒家文化是中国酒文化的核心。中国人对洒趋向精神层面,赋予它很多的感情色彩。在中国“酒文化”这一概念是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先远教授首先提出来的。从概念上讲,酒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酒文化蕴涵丰富、自成体系,包括几千年来不断改进和提高的嗽洒技术、工艺水平、法律制度、酒俗酒礼、饮酒器皿。以及文人墨客所创作的与酒相关的诗文词曲等等;而狭义的酒文化则是指普通消费者心目中的酒文化,多指饮酒的礼节、风俗、逸闻、逸事等。古今中外有许多的专家学者致力于酒的考古、研究、继承和开发,却很难给酒下个完整全面的定义。东汉人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也⋯⋯”。许慎把酒看成是“就人性善恶的东西”,从对“酒”的造字上可见端倪。酒能让人至善至美,也能让人荒淫无度。当烦恼缠身时,人们用酒精来麻醉自己,以此浇愁。能喝酒,甚至醉后在大庭广众下发酒疯,无论在中国的上层社会还是下层社会,似乎都足一种风流韵事。这种独特的价值观念甚至使文人连“使酒骂座”(喝醉了骂起同席的人来)都持宽容甚至赞赏态度,这在极度强调“礼”的“礼义之邦”还真是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 2 中西方饮酒礼仪的差异性

仔细研究可以发现,从饮酒礼仪上来看中西方的酒文化有较大的差异性。西方人饮酒重视的是酒,看喝什么酒,要的是享受酒的美味,中国人饮酒重视的是人,看和谁喝,要的是饮酒的气氛。 2.1西方饮酒的礼仪体现出对酒的尊重

饮用葡萄酒要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调动各种感官享受美酒。在品饮顺序上,讲究先喝白葡萄酒后喝红葡萄酒、先较淡的酒再浓郁的酒、先饮短年份的酒再饮长年份的酒,按照味觉规律的变化,逐渐深入地享受酒中风味的变化。而对葡萄酒器的选择上,也是围绕着如何让饮者充分享受葡萄酒来选择的。让香气汇聚杯口的郁金香型高脚杯、让酒充分舒展的滗酒器、乃至为葡萄酒温度而专门设计的温度计,无不体现出西方人对酒的尊重,他们的饮酒礼仪都足为更好的欣赏美味而制定的。在西方极少见到餐桌上互相敬酒,大家通常都足各喝各的。只有在某些特定场合,大家才会一同举杯。这样的时刻通常是在某人致辞之后,大家交相举杯,祝福某人,为某人某事庆贺。 2.2中国饮酒礼仪体现出对饮者的尊重

谁是主人,谁是客人,都有固定的座位,都有固定的敬酒次序。敬酒一般选择在主菜吃完、甜菜未上之间。敬酒时将杯子高举齐眼,并注视对方,且最少要喝一口酒,以示敬意。敬酒时要从主人开始,主人不敬完。别人是没有资格敬的,如果乱了顺序是要受罚的。敬酒一定是从最尊贵的客人开始,敬酒时酒要满,表示对被敬酒者的尊重。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敬酒要主动,而且讲究的是先干为敬。而行酒令、划拳等饮酒礼仪,也是为了让饮酒者更尽兴。显然。中国酒文化深受中国尊卑长幼传统伦理文化的影响,在饮酒过程中把对饮酒者的尊重摆在最重要的位置。 3 中西方饮酒目的的差异性

酒以水的形式火的内涵存在着。自古水火不相容,唯在酒上是个例外,它是水又是火,既能浇灭心中的愁。又能点燃内心的火。中西方对酒的喜爱虽然相同,但文化的不同,却造成了中国人和西方人饮酒目的的差异性。 3.1西方是为了美酒而饮

在西方饮滔的目的往往很简单,为了欣赏酒而饮酒,为了享受美酒而饮酒。当然,葡萄酒也有交际的功能,但人们更多的足追求如何尽情的享受美酒的味道。什么场合该喝什么酒,用什么温度鸵rve,该用什么形状的酒杯,都有非常精细明确的规定,宴会上也不兴划拳。西方审美是直接的、形式化的,不需要借助酒曲意的达到交际效果,可见西方人是为了美酒而饮。 3.2中国酒被当做交际工具

在中国酒常常被当做一种交际工具,所以中国洒文化中缺乏对酒本身进行科学系统的理论分析,更注重饮用后带来的其他作用。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喝酒往往是想要商馈公事,或倾诉私事,总之喝酒只是一种心情表达的辅助行为,不会因为要喝酒才喝酒,只是想借用酒精的作用去完成一些别的事情,所以中国人的饭桌上永远也少不了酒,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洽谈商务,酒就是一切的中间枢纽.连系着人们之间微妙的情感,人们更多的依靠饮酒而追求酒以外的东西。青梅煮酒是为了证明谁是英雄;杯莫停的将进洒是为了同消万古愁;竹林狂歌的七贤是为了借酒避难,乾隆千叟宴是为了与民同乐,三国江东群英会是为了游说孙权,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是为了解除大将兵权。中国人喝酒喝的是感情,所以只要有适当的理由,人人都叮让对方多喝,以示友好和诚意。劝酒是中国人好客的一种典型表现,但往往不被西方人所理解。中国人的好客,在酒席上发挥得淋沥尽致,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时得到升华。中国是礼仪之邦,交际主张含蓄。平时很多话不好 讲,喝了酒之后,就可以不受约束,不但可以讲,甚至可以骂。酒可 以帮助中国人达到交际的目的。

总之,解读中西方酒文化,可以发现洒文化之间的差异其实就是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是大写意式的发散性思维;而西方人则是工笔素描式的直线性思维。对于中西方酒文化的了解,目的在于能够使洒文化得到充分的发展,更好的为我们服务。在中西方文化不断交流的今天,中西方酒文化也在不断的融合渗透,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了解不同的酒文化,有助于中西方成功地进行文化交流,更有利于世界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争乎.中国酒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 【2】罗启文。何文丹.中国酒文化大观【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6. 【3】米歇尔·爱德华.红葡萄酒鉴赏手册【M1.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

【4】休·约翰逊.酒的故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王守国.酒文化与艺术精神【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6】扬乃济.吃喝玩乐:中西比较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析中西方酒文化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俄文化差异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从跨文化角度看《花木兰》

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思考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英语影视字幕的翻译

中西方酒文化比较

中西方酒文化对比

中西方酒文化比较

跨文化交际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读中西方酒文化专题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读中西方酒文化专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