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追求无痕的育人境界

发布时间:2020-03-03 19:57: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在体验中享受阳光,在滋润中享受雨露,在轻舞中享受春风,大自然不显山、不露水,在无痕的意境中让一切变得那样和谐。如果大自然是一位育人的师者,那该多好!她没有布道的口若悬河,没有训导的正襟危坐。她在无痕的影响中,把一切塑造得妥帖、自然。育人的无痕境界是是创设让学生自己体验、探索、顿悟的氛围,是对人灵魂的感召;育人的无痕境界需要为师

者高超的艺术而非技术,需要对学生的生活观微知著,引发学生触类旁通,是融入生活的德育,在无痕的境界中让学生豁然开朗。育人的无痕境界带给学生的是一种享受,在享受中浸润,在享受中悟理,在享受中成长。

如今,当看到不少学校都有一本装祯精美、考虑周全的《xx学校学生守则》,上面明文规定了洋洋洒洒成百条“严禁”、“不许”,我不禁感到了悲哀,仿佛看到一个个发展中的人正被驯兽师们控制着。这使我不禁回想起我童年的快乐家园——宗奎小学。那位老校长姓陈,现在想到他的一些做法真令我钦佩。他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守时、知道了什么叫“责任”、树立了自信、品尝到劳动的快乐。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教育智慧啊,我们现在的教育不正需要这样无痕的育人境界吗?

难忘那所小学

那儿是个有山有水的所在。“水”是养殖鱼虾的人工大水塘,“山”则是因挖塘养鱼而堆积成的大土包。那所小学后有水,东有山,我在那里学习了六年。那儿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有人说那儿曾是荒野,有人说那里解放前建有寺庙,这些我都没有考证。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那所学校是以一名革命烈士命名——宗奎小学。

我离开那所学校已有十五个年头,也听说那所学校因乡镇撤并而迁移了新址,但我时常产生回去看看的冲动。学校的状貌已渐渐模糊,但在那里学习发生的事情还记忆犹新——

开门(准时)

学校倒不大,可围墙、大门一应俱全。当念到四年级时,我们有了个新任务——每人开一个星期的学校大门。

记得第一次轮到我时,已到了数九寒冬。当从校长手里接过钥匙时,我暗下决心,不管怎样,一定不能让同学在校门外等。

当晚,我让妈妈早晨五点叫我。哪知,妈妈因晚上带晚为我打毛衣而睡过了头。当我睁开惺忪的睡眼,眼前一片大亮。我脑子“嗡”地一声,猛地从床铺上弹了起来。胡乱穿好衣服,抓起书包狂奔十五里。还没进学校,远远地就听到朗朗的书声。

我气喘吁吁地跑到校门口,老校长好像已等候多时,微笑着看着我,好像在问:“今天怎么啦?”分明毫无责怪之意。我满脸愧色,低下了头……

校长抚摩着我的后脑勺,轻轻地说了句:“明天早点!”便挥挥手示意我快去早读。

从那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做任何事情都能做到守时如山。再不敢随便浪费自己的时间,更不敢随意浪费别人的时间。

打铃(责任)

那时的学校尚没有电铃,不过海碗大的铜铃还是个必备物。校舍有两排,前排是六个教室,后排是教师宿舍和办公室。那个铃铛就挂在教师办公室门前。

每当上课下课,那铃铛便会准时敲响。在我们听来,那绝对是一首美妙的曲子。于是,有些时候,胆大点的顽童会趁上厕所的间隙偷偷地拉一下铃绳,铃儿便会发出“当”的一声清脆而短促的响声。尤其到了中午,那儿的铃声常常不间断地传来。

当然,这些瞒不了宿校的校长——一个头发花白、和蔼风趣的长者。在乡亲们的心目中,他可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虽然他看到了几次,但他从不厉声呵斥我们。

在某一个周一的升旗仪式上,他宣布了一个决定:让全校学生轮流来敲“晨读铃”和“散学铃”。这一下,全校学生都有了一个盼头——能早日光明正大的去打铃。到那日,全校师生都听我的:清晨,全校同学在我的铃声中开始早读;傍晚,全校同学在我的铃声下回家。那是多威风的事啊!

我清楚地记得轮到我时恰逢周一,老师在上周六(那时还是单休日)散学前就通知了我。我兴奋得希望没有星期天,这奇怪想法可是从来没有的!

熬过了周日,盼到了天亮,我胡乱扒了三口泡饭,拎起书包往学校小跑。在校门口等了一会儿工分,开门的同学也来了。到教室放下书包,我便到铃铛下面等时间。

远远地,便看见老校长正打着“太极”。见我来了,便收了拳。乐呵呵地跟我聊学习、谈生活,好像我们已是老朋友。在敲铃前几分中,他又教我如何敲.当我敲响铃铛的那一刻,我感觉到有股神圣感。因为我知道全校师生在我的铃声中开始了新的一天。

当我回到教室,同学们正认真地早读。我的心再一次溢满了暖流。我觉得从来没有哪一个早读如此认真过。那一天的课,我也觉得特别的好懂;那一天的课间,我也玩得特别的舒坦。眨眼便到了放晚学的时刻,我敲响了欢快的散学铃,微笑着跟老校长挥手告别!

回家的作业我写得特别的认真,一口气便做完了。妈妈用赞赏的目光抚摸着我——暖暖的、甜甜的。

那一

天,我体验到了信任、惜时、勤学带给我的快感。这样的感受直到今天还深深的刻在我的记忆里。

不知什么原因,渐渐的,乱打铃的现象销声匿迹了。

喊口令(练胆)

那时的“电”可不常有。起先,好像是一个星期来两天,后来是一天隔一天的来。不管怎样,学校一直保留了一个传统——早晨出操由学生在司令台喊口令。开始,我们以

为校长古板,想节约几个钱。后来我们就不这么认为了。

这一“功课”从三年级就开始学习。体育老师先在课堂上让我们练习,分批轮流去喊操。一学期下来,每人至少能喊两次。

当你站在司令台上,目睹着全校两百来人在你的口令声中做着整齐的动作,自豪之情充溢着你的全身。

还记得幼大班时,我有一个机会去镇上比赛,可我胆小得连做自行车都不敢坐。这件事至今都是父母亲的笑料。

渐渐地,我的胆子大起来了,那时我还以为自己长大了呢!现在想来,还真得感谢我那可敬的老校长。后来,经常有镇上的督学来听课。我瞥见那位谦和的长者听得直点头。

后来老师告诉我们,那位督学说,想不到乡下伢子胆子真不小,跟镇上的孩子差不多。我们听后,学习的野心膨胀到了极点。

学插秧(劳动耕耘)

学校有几块不大的地,但一年四季都被安排得井然有序。有的播小麦,有的插水秧,有的长蔬菜瓜果,田地的周围还栽上胡桑。

我们的课表上每周都有一节劳动课。这堂课的老师从不固定,内容也是丰富多彩。春天可以捧麦、养蚕,秋天去拾稻穗、夏天去捉虫……在我印象中,同学们对这节课一直都是兴趣盎然。我印象最深的要属学插秧。

一到五六月间,秧苗便在秧床里一天天绿了起来。我们就盼望着插秧。先是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耕地、碎土,挑水灌溉。随着家里的秧已插入田中,同学们便把余下来的秧苗带到学校。

学校把各个班的任务交给班主任。班主任手把手的教给大家怎样插。我们欢呼雀跃地围在老师的身边,那股认真劲儿就甭提了。在我的相册里,至今还保存着这样一幅黑白照片:我们手挽着手,有的在卷裤脚,有的已开始插秧,有的在做着鬼脸……虽然大家的动作不一,但人人脸上明明写满兴奋与喜悦。

通过这样的劳动实践,我们不仅学会了插秧这一技能,更重要的是我们从小获得一种劳动的体验,懂得了劳动中才有真正的快乐的道理。

劳动结束后,学校为我们安排了一顿在当时颇为丰盛的午餐。当然,这午餐也是由熟悉烹饪的大哥大姐们烧制的。这样,再一次让我们体验了劳动的快乐。

来源:人民网(责任编辑:王京)

润物无声育人无痕

时间无痕

深爱无痕

网恋无痕

德育无痕

读书无痕

教育无痕

教育无痕

母爱无痕

无痕正畸

追求无痕的育人境界
《追求无痕的育人境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