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经济管理基础习题(daan)(定稿)

发布时间:2020-03-03 14:04: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经济管理基础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需求:需求是指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供给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4、扩展线:扩展线是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函数和其他条件不变时,当生产成本或产量发生变化,形成的生产均衡点的轨迹。

5、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是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的市场组织。垄断竞争市场偏重于竞争。

6、企业:企业是按照市场需求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并获得盈利,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承担民事权利和义务、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

7、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是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和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共同目标,运用现代化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对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行使管理职能,有效的实现企业目标过程的总称。

8、系统管理原则: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企业管理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经营目的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决策和调控的系统活动过程,为使企业系统投入—产出 效益最佳,应当运用系统思想。

9、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对生产经营和持续与稳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和决策。

10、经营计划:是指企业根据社会需求和企业拥有的条件,在全面分析和预测企业经营环境变化的基础上,确定企业未来一定时间内的经营目标,并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编制实现经营目标的各项具体计划,作为指导企业全体职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行动纲领。

11、市场预测:是运用预测的科学原理与手段,对市场交换活动及其影响因素的未来发展状况及变化趋势作出估计与测算。市场预测是市场调查的发展和延续,是市场分析研究的结果。

12、连续性生产:是指物料均匀、连续的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善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

13、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运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对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

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和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二、填空题

1这四个阶段。

2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偏好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等。

3、在度量效用的问题上,

4合伙和公司性质的经营组织形式。

5类型。

6

7

8的内容。

9

10

11单件生产三种生产类型。

12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三、简答题

1、生产的三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厂商只会在第二阶段生产?

根据可变生产要素的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可以将生产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TPL曲线上的C点以前。在这一阶段,劳动的平均产量上升,劳动的边际产量大于劳动的平均产量,劳动的总产量增加。(这说明;不变要素资本的投入量相对过多,厂商将会扩大生产至第二阶段。第二阶段:TPL曲线上C点到D点之间。这一阶段是厂商的生产区域。

第三阶段:TPL曲线上D点以后。在这一阶段,劳动的平均产量继续下降,劳动的边际产量降为负值,劳动的总产量下降。(这说明: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增多,厂商将会缩减生产至第二阶段。)

2、简述寡头垄断市场的成因和特征。

寡头垄断市场的成因:一是由于市场规模较小,只能容纳下几家厂商。二是由于经济规模。在使用综合生产线和大型机械的资本密集型工业中,工厂的适度规模是很大的,只有少数几家厂商才能达到这个标准,是自己的平均成本下降到最低状态。三是由于长期进入的障碍。建立一个企业需要有雄厚资本实力,再加上既有企业对资源渠道的占有,使得新厂商很难进入。特征:第一,厂商很少,并存在相互依存。这是寡头市场最基本特征。第二,厂商进入和退出困难。

3、简述管理的基本职能。

1、计划。计划的本质是未来,核心是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手段体系。

2、组织。组织是是一个事物从无序到有序,或从旧序到新序的过程。

3、指挥。指挥是指通过组织机构,有效的传达命令、信息,使计划能变成一种实际行动。是上级对下级进行布置和指导,使之履行职责实现计划目标的活动。

4、协调。包括对内协调和对外协调。

5、控制。控制是按照计划目标和组织系统,对系统内部各部分的行为进行检查和对调,以保证全局的协调和总体目标的实现。

4、简述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答:

1、产权清晰。在现代企业制度典型形式的公司制度中,产权关系清晰主要表现在有效的实现了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

2、权责明确。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

3、政企分开。政企分开,既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也是建立现代企业的基本条件。

4、管理科学。管理科学,既体现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又凸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5、显成本和隐成本有何区别?

答:企业的生产成本可以分为显成本和隐成本。显成本和隐成本之和构成企业的总成本。显成本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实际支出。隐成本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6、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是“U”形曲线?其原因相同吗?试说明之。

答:都是U形曲线。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SAC曲线的包络线。在这条包络线上,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品水品上,都存在着LAC曲线和一条SAC曲线的相切点,该SAC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优生产规模,该切点所对应的平均成本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低平均成本。

7、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说明,如果牛肉的价格下降,对它的需求量必然会增加?

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替代效应。

8、粮食价格的提高对猪肉的供给曲线有何影响?猪肉价格的提高对猪肉销售量和猪肉供给曲线是否会发生影响?

答:粮食价格的提高将使猪肉的共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因为粮食价格的提高将是猪肉的饲养成本上升,进而在任意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猪肉量随之减少。猪肉价格提高将增加猪肉的销售量。因为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猪肉价格提高意味着增加猪肉这种商品的供应量将变得更加有利可图,因此生产者和销售者将提供更多的猪肉上市,表现为猪肉更给曲线上点位置的移动但猪肉价格提高本身并不对共给曲线的变动产生影响。

9、根据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谷贱伤农”这句话的含义。

答:谷贱伤农即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了。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的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均衡数量的增加程度,致使农民的收入减少。

10、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征:

1、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覆盖整个坐标平面图。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2、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3、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11、简述分销渠道的概念和作用。

分销渠道是指产品和劳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移动时,取得这种产品和劳务的所有权或帮助其转移其所有权的所有组织和个人。它主要包括零售商、中间商、代理中间商以及处于渠道起点和终点的生产者与消费者。

12、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种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之中形成的组织文化。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为该组织成员所共同认可。

13、简述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答:

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是指物料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且流程尽可能短,包括空间上的连续性和时间上的连续性。

2、生产过程的平衡性。生产过程的平衡性是指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实行平行交叉作业。

3、生产过程的比例性。生产过程的比例性是指生产过程各环节的生产能力要保持适合产品制造的比例关系。

4、生产过程的均衡性。生产过程的均衡性是指产品从投料到完工能按计划均衡的进行,能够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完成大体相等的工作量。

5、生产过程的准时性。生产过程的准时性是指生产过程的各阶段、各工序都按后续阶段和工序的需要生产。

14、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答: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三全思想”和“四个一切”观点

“三全”的管理思想:

1、全面质量管理的条件。

2、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3、

实行全员性的质量管理。

“四个一切”观点:

1、一切为用户服务的观点。

2、一切以预防为主的观点。一切用数据说话的观点。一切按PDCA循环办事的观点。

14、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答“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就是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根据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即:

1、对人力资源的外在要素-----量的管理

2、对人力资源的内在要素-----质的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1、能动性。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积极主动地、有目的地、有意识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2、时效性。人力资源的形成、开发和利用都要受到时间方面的限制。

3、智力性。人是科学文化的载体,这是人区别于其他资源的重要特征。

4、社会性。人的行为方式与价值具有社会性,组织中的人不仅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也在组织中的人际交往中获得社会需要的满足。

案例分析:市场营销方面

经济管理基础习题

古诗文阅读习题daan

经济管理基础。

经济管理基础论文

经济管理基础期末试卷

基础习题

大学经济管理基础论文

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基础管理工作

经济管理基础基础教程学习心得

公共基础习题

经济管理基础习题(daan)(定稿)
《经济管理基础习题(daan)(定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