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环境保护法律知识问答(优秀)

发布时间:2020-03-03 14:02: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环境保护法律知识问答

(一)

1、环境污染包括哪些方面?目前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有哪些?

答: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目前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有滥用农药,导致水污染;工厂的“三废”,导致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农民的生活垃圾乱扔乱丢导致的环境污染。

2、如果因环境问题发生争议和纠纷,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

答:在环境纠纷出现之后,争执双方可以自行选择适当的途径来解决纠纷。

一、自愿协商解决,双方经协商达成解决纠纷的协议;

二、行政调解,请求环境管理机关或者有关行政机关调解处理;

三、司法诉讼解决,环境纠纷当事人,在不能通过协商达成协议,或者不能通过行政调解纠纷时,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当然,纠纷当事人可以不经过协商和行政调处,直接提起司法诉讼的办法来解决环境纠纷。

3、哪些人有资格提起环境民事诉讼?

答:环境是人类共享的公共财产,任何人都不可能对其拥有专有权和排他权。我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明确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这里的控告包括向环境保护行政机关控告和人民法院起诉两个内容。

4、环境污染致人损害,提起诉讼的时间限制是多长?

答:在环境污染诉讼时效方面实行较长的诉讼时效。《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

5、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由谁承担?

答:环境污染属特殊侵权行为。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四条第三项规定,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6、遭受的环境污染损害达到怎样程度时可向污染制造者索赔?

答:按照《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也就是说,任何单位或个人受到污染危害,都可以要求致害单位或个人排除危害,赔偿损失。但是,赔偿损失需要以受害人受到实际损失为前提,受害人必须经医院诊断或有关部门鉴定,凭相关证明索赔。

7、翻新房子时,将建筑垃圾倒在村旁边的河里,这种行为违法吗?

答:这种行为是违法的。《防洪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和岸线的利用,应当符合行洪、输水的要求。禁止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倾倒垃圾、渣土,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所以,翻新房子时,将建筑垃圾倒在村旁边的河里这种行为违法的。

8、某村养鸡专业户在本村的空院里养了一千多只鸡。鸡场周围臭气熏天,苍蝇满天飞,蛆虫到处爬,给周围的村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对于这种情况,受鸡场影响的村民应怎样处理?

答:目前我国法律没有关于畜禽饲养场污染环境属于何种污染性质问题的明确规定,但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四十条规定:“向大气排放恶臭气体的排污单位,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周围居民区受到污染。”这里的“恶臭气体”包括畜禽饲养场排放的恶臭气体。根据这条规定,养鸡场有义务防止其活动造成周围居民污染。受影响的村民可以请求环保部门处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养鸡场经营人排除污染危害,受到损失的还可以要求赔偿。

9、村旁边开了一家饭店,一到晚上,就打开嗽叭,声音很大给周围村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村民该怎样办?

答:根据我国现行法规,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由环保部门管理的。机动车辆噪声、社会生活噪声是由公安部门负责管理,由公安部门管理的社会生活噪声一般有下面几种: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从家庭室内发出严重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的环境噪声。《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十九条规定:“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必须事先向当地公安机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当地公安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群众可根据不同的噪声污染向相对应的管理部门投诉。本案中饭店周围的村民可以向公安部门投诉。

10、某县村民何某等3人,从某工厂购回3.32吨装白砒灰的塑料编织袋,并转卖给村民秦某,秦某随即请来帮工在屋前的小河中漂洗袋子,袋子中的白砒灰随之进入水中,村民食用这条小河的水后造成不同程度砷中毒,小河底泥砷含量最高超标95倍,问应对何某、秦某等4人如何处理?

答:我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条规定:“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本案中的塑料编织袋属于装贮过有毒污染物的容器。我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以上规定,何某、秦某等4人的行为严重破坏环境资源与生态环境,导致严重环境污染,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应当负环境刑事责任。

1.环境保护法中环境的定义是什么?它包括那些具体内容?

(环境保护法中所称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它包括大气、水、海洋、

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什么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例如:农业上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等。)

3.环境保护法规定公民承担那些环保义务?享有那些环保权利?

(每个公民有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义务;享有在清洁舒适的环境中生存的权利; 有权参与环境监督管理,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控告的权利;当自生受到污染侵害时,有请求司法机关、行政机关责令致害人停止污染侵害、赔赏损失的权利。)

4.生物与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即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5.什么叫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叫生态平衡。

6.环境污染包括哪些方面?(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等)

7.人们在山坡、沙地上造林和种草的目的是什么?(利用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特点,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

8.环境污染带来哪些害处?

(危害人体健康;使许多物种频临灭绝;毁坏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等)

9.人口过度增长会造成哪些不良影响?(各种资源危机;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等)

10.为什么要提倡戒烟?(吸烟有害身体健康,不仅危害吸烟者本身,而且污染环境,危害被动吸烟者的身体健康)

11.我国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是什么?(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

12.历史上,世界森林覆盖率最多时是多少?(66.7%)

13.目前世界森林覆盖率是多少?(22%)

14.我国目前的森林覆盖率约是多少?(13.92%)

15.一公顷森林制造的氧大约可供多少人呼吸?(1000人)

16.一个城市居民要多少平方米的绿化面积才可以吸收其全部所呼出的二氧化碳?(10平方米)

17.为什么说森林不仅是重要的自然资源,还是重要的环境资源?

(因为森林不仅给人类提供木材、药材、花果、植物、动物等,还起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制造氧气、过滤尘埃、消除噪声、杀灭细菌等作用)

18.破坏森林带来哪些恶果?(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气候恶化、物种减少等)

19.在房前屋后种花木,人人都说是个好习惯,试说说它好在什么地方? (可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可净化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20.当前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什么?(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21.冬天用煤火取暖或用热水器时,如果排气不良,就会发生煤气中毒事件,这实际是指什么中毒?为什么会中毒?

(煤气中毒既指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有剧毒。当一氧化碳吸进肺里就会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的跟氧气结合,人体就会因缺少氧气而死亡。由于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不容易被人察觉,所以对它要特别小心。)

22.人们常说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这种说法不但没有事实根据,而且是有害的。虽然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却不充裕,人们可以利用的0.65%,而且分布很不均匀,人类就是依靠这些水维持生命和从事生产建设的。有的科学家曾这样预测:“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所以每个人都应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树立起节约用水的好风尚。)

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

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主要有五个方面:

(1)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不仅在于保护环境现状,防止环境质量退化,还在于治理和改善环境,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不仅要保护和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还要保护和改善人类生活环境之外的生态环境。

(2)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主要是指防治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放射性物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电磁辐射等对环境资源的污染和防治乱砍滥伐林木、滥采矿藏、滥牧乱垦草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滥采野和植物、滥垦荒地、滥用水资源等对环境资源的破坏。

(3)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

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主要是指遵循社会经济规律、自然生态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对环境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4)保障人体健康

这是防治环境污染立法的基本出发点和起码目的。给环境立法首先就是保障给人类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把环境质量保持在有利于人体健康水平之上。

(5)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源泉,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损害,保护环境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为环境保护提供必要的经济技术条件,才能提高我们人类的生活质量。

请记住以下纪念日:

3月12日中国植树节;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6月25日世界土地日;

10月6日世界粮食日.3月22日世界水日;4月7日世界卫生日;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26日国际禁毒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 7月11日世界人口日;

环境保护知识

1.1999.11.29日,第11次《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大会在中国北京召开,会议商讨保护臭氧层大计,并通过了《北京宣言》。

2.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突破60亿,这一数字是1960年的2倍,世界人口的剧增给全球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3.我国第一座森林公园是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4.我国各省每年开展“爱鸟周”活动的目的是:集中宣传鸟类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全民爱鸟、护鸟的意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5.“保护母亲河行动”是一项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是21世纪的绿色希望工程,其通过社会化运作,工程化建设和项目化管理的方式,动员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各界开展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在全社会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6.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是一个致力于公民环境教育的民间环保机构,其工作目标是:通过多种社会活动,在大众中提倡有利于环境的生活方式,即:节约资源,绿色消费,重复使用,回收利用,救助野生动植物。

7.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的会徽是大熊猫。

8.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动物

9.天然水体最大的污染源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10.减少“白色污染”我们应该自觉地不用、少用难降解的塑料包装袋

11.生物圈一般是指包括人类、动物、植物所形成生物系统的边界圈与大自然边界圈的相互关系、影响。

12.草地在环境保护中具有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的重要作用。

13.世界上第一部环境保护法是秦朝制订的《田律》。这份禁令规定,不但保护森林植物,鸟兽鱼鳖,而且还保护水道不得堵塞。

14.清洁能源有生物能、太阳能和地热能。

15.亚洲象是云南西双版纳保护区的珍稀动物。

16.沙暴的形成条件强风、沙源、不稳定大气

环境保护法律知识问答

环境保护法律知识问答

农民法律知识问答

工商行政管理法律知识问答

环境保护知识问答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知识问答

农民工维权法律知识问答

农民工维权法律知识问答

“环境保护”知识问答试卷

“法律进社区”常用法律知识问答

环境保护法律知识问答(优秀)
《环境保护法律知识问答(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