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学校校本研训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0-03-04 00:35: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校本研训实施方案

为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全我校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全我校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充分体现“科研兴校”的办学特色,促进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根据《道真自治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本研训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针对我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我校课程改革实际,本着从我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使我校校本教研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特制定三江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校本研训的内容、方式和方法,不断创新校本研训的管理制度,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从而不断提高校本研训的质量与实效,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综合素质,为“十二五”时期全面提高我校校本研训的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全面提升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人力支持与保障支撑。

二、工作思路和总体目标

以新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基地,以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育教学经验为重点内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引领学校教研实践、教研合作、教研创新;引导教师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有效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推进新课程。把增长点放在促进学校,师生的共同发展上。突出一个中心(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实现两个转变(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促进三个提高(提高教师

- 1 -

教学的能力,提高教师思想素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加强学校对新课程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

三、校本研训组织机构

(一)成立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

(二)建立学校校本研训管理机制

校长是校本研训第一责任人。教导处具体负责管理校本研训事务。形成由教导处负责、教研组具体抓、教师人人参与的层层管理、逐级落实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四、工作内容

开展以需求为导向,以校本研修为主的全员研修的校本教研工作,内容主要聚焦在: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训学习,规范教师行为,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二)学习教育理论,掌握先进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理观念,关注教育发展前沿动态。

(三)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深入研究课程标准,钻研熟悉教材,挖掘教材内容蕴含的课程理念与教育价值。

(四)研究教学中的问题。着重研究解决教学中存在和遇到的实际问题,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行为,研究和探索1—2种新课程标准下切合学校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提高课程实施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五)开展切合学校实际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六)研究课堂管理问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七)研究考试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探索考试制度改革的方式。

(八)学习掌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网络信息的运用能力。

(九)开发课程资源。提高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意识,提升教师课程资源的利用和管理能力。

五、方法措施

(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强化校本管理。

1、学校成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校本教研的领导,规划、组织、协调、推进、检查、评比,整体负责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

2、完善制度

学校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教学常规考评制度、听课评课制度、教师外出听课汇报制度、教研组常规考评办法、教师学习培训制度、课题研究制度、检查制度、校本研训考核评价制度等,并建立教研激励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和激励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活动质量,营造学习氛围。

3、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承担学校校本教研的组织领导工作。教研组是基本的研究单位,学校教导处整体负责本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做到“五落实”,即“时间落实、人员落实、地点落实、内容落实、目标落实”。

(二)构建研训管理体系,规范校本教研有序开展

建立研训管理体系,切实把教学研究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整合教导处、学科教研组的力量,形成教学、研究、培训密切结合的教研管理体系,加强对校本教研的管理。

(三)落实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行为

把落实教育教学常规和建立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作为基础工作抓实,抓出成效;结合实际,注重实效,力戒有悖教育教学规律的形式主义和教研活动走过场的现象,扎扎实实地抓好课前提前一周备课、课堂教学、作业与辅导、

教学评价等每一个基本环节。突出过程管理,制定全面落实常规实施方案及措施。

(四)把课堂教学作为校本教研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扎扎实实地开展好课堂教学“创优”竞赛活动,从研究一节课,剖析一节课,设计一节课,反思一节课等环节入手,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研究解决,一节课一节课地认真落实,把校本教研的重心真正移至课堂,把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真正落实到课堂。根据教师的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的水平和层次,结合学段和学期特点,认真组织不同类型的教师上示范课,汇报课和研究课,此项活动每学期不得少于1次并且要活动的全程记录和总结工作。

(五)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校本教研的支撑点和提速点,突出课程改革在校本教研中的基础性、前瞻性、指导性和实效性

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坚持教学中心不动摇,强化教改意识,教研意识和质量意识,营造以课程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校本教研氛围,认真学习新课程,研究新课程,实践新课程,把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落实到每位教师头上,学校要有实施新课程的方案、措施,使新课程方案的实施有一个实质性的突破,确保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六)认真实践校本教研的三个要素

开展以“自我反思”(教师个体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同伴互助”(教师集体在教学研究中的平等交流、经验分享和学术互助)、“专业引领”(专业研究人员对校本教研的专业指导和支持)三要素为核心,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经验交流、问题解决、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着力引导和营造全体员工乐于实践校本教研三个要素的良好氛围。校长、教导主任(副主任)每年亲

自参加8次以上有关校本教研的教研组组活动,及时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校长每学年要组织召开2次以上有关校本教研的专题行政例会研究制定年度校本教研的工作重点和工作计划,要结合特色,遵循规律,弘扬优势,每学期都有校本教研的计划、总结和评优活动。

(七)树立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意识

在实施校本教研过程中,学校领导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做好示范,扎扎实实地上好一门课。同时,校校长、教导主任(副主任)每学期听评课不少于20节,学校中层领导每学期听评课不少于12节,各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并有听评课记录,力求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以绩服人,真正成为校本教研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

(八)丰富教研形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集体备课

总体思路是“提前备课,轮流说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教研组集体备课,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自身教学实际进行个性化修改,课后撰写教学反思,以此达到增进教师间学习交流、资源共享、提高备课实效的目的。

2、加强示范课、研究课的磨课过程

注重“三阶段、两反思”,把示范课、研究课上好;各教研组结合实际创设1—2种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2种学习方法。

3、主题论坛

为更好促进教研与科研的共同发展,学校为每位教师提供思想交流平台。 每位教师每学期进行两次的课改反思并写成论文,通过评选参加全校“课改论坛”。

4、开展有针对性的校本课题研究,并在教研室指导下做好省、市级课题的组织申报工作。

5、专业引领

走专家引领之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灵活培训形式,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九)加强质量监控

终端质量是过程质量的集合,只有抓好过程质量的监控,及时诊断校本教研过程的“得”与“失”,最终才可能出高质量。

学校定期不定期地对校本培训工作进行过程自查和评估,检查从最基本的备课、上课、教学反馈和评价等环节入手,进行全面检查或随机抽查,将实施的情况作总结、分析,并将检查的结果及时进行通报。

继续教育领导小组

2011年11月10日

学校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校本研训

实验校本研训工作实施方案.

高中新课程校本研训实施方案

学校校本研训总结(精)

某年学校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2020年学校校本研训工作计划

学校校本研训组织机构分工

校本研训计划

校本研训制度

学校校本研训实施方案
《学校校本研训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