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中生物论文《试探提升学生生物学语言表达能力》

发布时间:2020-03-02 12:56: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高中生物论文《试探提升学生生物学语言表达能

力》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足是考试失分的重要原因,阐述生物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并依据高中生物教学大纲、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及高考考试大纲确定生物学语言能力的培养目标,最后从七个方面介绍了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新课程;语言表达能力;途径

1 培养学生生物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意义

当前,在生物学教学中,广大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注重了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的培养,这对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和提高人才素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是在诸多项能力中,不少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虽能很好的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但在运用生物学上的概念、原理解释、说明一些生物学问题时却显得力不从心,说不清、道不明、词不达意。

语言是知识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工具。语言能力主要包括语言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运用语言进行各种思维活动的能力。目前,中学生物教学反映出学生的语言能力较差,而语言表达的不完善是学生在平时考试乃至高考中失分的主要因素。如在一次地区统考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下图是验证酶的催化特性的一组对比实验,两支试管内均装有等量的过氧化氢液,控制温度与投入物品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酶具有催化性。但是学生的答案却是多种多样,如有⑴酶具有专一性;⑵H2O2能催化鲜猪肝,而不能对水有作用;⑶鲜猪肝对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⑷酶的催化作用强于H2O2;⑸H2O2具有专一性;⑹酶具有高效性等等。这些错误反映了学生审题不清、书写不规范、生物学语言积累不够、不能恰当表述正确的观点等语言能力的欠缺。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课堂上很少让学生完整地分析和回答问题,怕学生说不清耽搁教学时间,对学生表达错误或不准确的内容不能及时给予纠正。知识的掌握重在运用,在平时的训练机会少,久而久之,学生的表达能力过低,这种错误的认识和现象在目前的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它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表达能力包括文字的表达、图像的表达和语言的表达。它对生物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不能忽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1 2 提升学生生物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

《生物课程标准》在关于对学生语言能力培养要求方面明确指出:学生应能使用恰当的专业术语,阐述学过的生物学现象、方法、概念和原理,能理解生物学中常用图、表等各种表达形式的意义,会用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一些生物学现象;能用恰当的方法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近年来高考试题中文字说明类、实验设计类题目的增加,紧扣了《生物课程标准》,强化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据此笔者从生物学语言能力的培养方面作了如下探索: 2.1 努力提升教师的生物学语言表达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效率”。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语言才能把信息传递给学生,而学生也只有在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加以消化吸收,才能掌握所学知识。生物学语言具有科学性和概括性,科学性要求在运用概念、阐述现象、引用材料和逻辑表达上准确无误,不能犯目的论、特创论等错误,也不能将生物学术语与日常生活俗语相混淆。概括性要求教师和学生能充分运用已知的生物学概念等来描述生命现象和阐释生物学道理。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科学性、启发性、教育性、艺术性。如果教师的语言不规范,不严谨或条理不清,有头无尾,那么传输给学生的就只能是一些模糊的,甚至错误的信息,当学生再把这些信息用语言形式反馈出来时,就难免出现错误。因此,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自身要有较高的语言修养,不但讲课时语言要准确规范,富有启发性,而且板书的设计也要力求简练、严谨、条理清楚,并体现出知识的结构体系。只有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才能使学生受到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2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教材中吸取语言营养

生物教材是教师施教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生物知识、训练语言能力的主要园地。教材中的语言一般来说,系统性和科学性都较强,学生通过认真阅读教材,不但能够加深对教师所讲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纠正头脑中原有的含糊不清、似是而非的概念,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语言水平。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时要求学生注意学习教材中不同知识类型的表达方式,如概念原理、形态结构、生理过程等知识,该记忆的就要记忆,以增加自己的生物学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3 改进教学方法,营造说话氛围,让学生敢于说话

要让全班同学人人敢于说话,营造良好的说话氛围是很重要的,而教师是良好氛围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营造良好的说话氛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创造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并保证时间。每节课上课前抽出一定时间,进行已学知识的回顾以及“生物科学新进展”演讲等项目,要求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大胆发挥、畅所欲言;二是讲明说话要求。要姿态大方,声音响亮,表达通顺流畅;三是让学生学会倾听,要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有些学生不敢说话,是因为怕说得不好遭同学嘲笑,所以要形成良好的说话氛围,还要保证说的同学不管说得如何都不被嘲笑。因此,在对“说”作出要求外,还要规定听的同学严肃认真,学会倾听。在说的训练中, 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这既是鼓励也是导向,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4 创造条件,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在平时的作业或测试中,多布置说理题、讨论题、实验设计题等开放性题型让学生去练习,并不断加强指导,指出解题的关键、准确的语言表述方法等。指导时根据题型总结解题步骤,让学生掌握书面表达的技巧,如分析说明题要求审题清楚,语言通顺,条理清晰,说理透彻;对于实验题要写明原理、方法和步骤,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推测及分析。另外要重视练习的讲评,讲评要建立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分析思维轨迹和暴露知识缺陷,发现学生知识上的盲区、思维上的误区,然后再加以引导,这样能及时纠正错误,增强讲评的针

2 对性。学生做过实验以后,一定要写好实验报告,教师应对实验报告的写法提出要求。每章或每单

元结束之后,在充分复习的基础上,组织指导学生写好本章或本单元的总结或内容提要,要求学生写出主要内容、主要概念和规律,对不同的概念和规律进行归纳分类和分析比较,并应用这些概念和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2.5 据图训练,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为了使大多数学生真正明白图象语言,学会“图文结合”必须进行图像强化训练,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掌握牢固持久,并在头脑中形成图象,从而做到“看图说话”“无图思考”,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智力。如:下图表示野外松树(阳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

强度的关系。其中的纵坐标表示松树整体表现出的吸收CO2和释放CO2量的状况。请分析回答:

(1)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强度 。 (2)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等于呼吸作用放出CO2的量。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期为a,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为什么? (3)如将该曲线改绘为人参(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关系的曲线, b点的位置应何移动,为什么? 此题是2001年高考第25题,上图主要反映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学生只有在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生理过程的基础上才能理解题意。答题时还要求学生能准确地依图根据相关生物学知识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准确地表达出来,所以此类题可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方法

农村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研究论文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浅谈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如何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高中生物论文《试探提升学生生物学语言表达能力》
《高中生物论文《试探提升学生生物学语言表达能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