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培养学生科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发布时间:2020-03-03 21:24: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培养学生科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我今年参加了2010年绍兴市中考阅卷工作,从自己的改卷(简答题)部分的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发现学生在书面表达题上总体得分较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基本概念表达不准确:简答题中基本概念的表述竟然出现多个错字或别字,如“熔化” 的“熔”写成“溶”和“融”;“月相”的“相”写成“像”和“象”;“东经”的“经”写成“径”;“氨基酸”的“氨”写成“铵”;“电磁波”的“磁”写成“滋”等;“红细胞”写成“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等。

2.个人观点表达不清,答非所问,不严谨等。有一个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要求从刻度角度写出两个不同点的简答题,从学生的答题看学生其实是知道的,比如欧姆表刻度不均匀,零刻度位置不同等等,但在表达时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答非所问:“欧姆表的示数越大,电流表的示数越小”;“接入电阻越大,欧姆表示数越大”;表达不准确:欧姆表刻度越大电阻越小;刻度分布不同;刻度变化大小不同;欧姆表刻度是由大到小,而电流表刻度是由小变大等等;另一个试题,表达“沉淀部分消失,同时由气泡生成”有学生写成“有气泡生成,但沉淀不消失”,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回顾自己学生的答题,也同样存在上述问题;同时会发现在课堂上,教师一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就表现出前言不搭后语,抓耳挠腮却说不清楚,因此,现在的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教师有必要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中进行调整,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一、培养学生科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1.科学课程标准的需要。《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发展学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认识表达和交流对科学发展的意义,在科学探究中认真做好观察和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鼓励他们运用口头、书面、绘画、图表、数学公式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

2.培养思维能力的需要。

促进学生发展最重要的是智力的发展,智力发展根本上是思维的发展,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什么样的思维依赖于什么样的语言。初中生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具体形象语言有助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形成;严谨缜密、具有高度逻辑性的科学语言则是发展逻辑思维的“培养液”,而初中科学教学重点是后者,即要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周密性、批判性、独立性与深刻性。

3.中考改革的需要。科学中考试题早已有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而且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对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要求也更高了。

4.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交流与沟通的世界,学生要在这个社会中生存或有所建树,必须学会沟通,而沟通的基本方式是运用语言,因此在初中学生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满足学生未来进入社会的需要。

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策略

1、营造民主和谐气氛,让学生敢表达。

不少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对一些缄默不语或说“不会”或回答错误的学生,经常是讥讽或指责,这样一到提问,全班学生都会低着头生怕喊到自己,这无疑是错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每一个学生都是愿意回答提问的,除非是胆怯或真的不会,如果是不会,斥责毫无用处;如果是胆怯,再指责对学生的压力就更大了;至于回答错误的学生被指责后下次就不敢说话了,因为怕再错。这样一来,愿意在课堂上发表看法的学生只能越来越少,很不利于对语言表达的锻炼。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蹲下身来看孩子”,营造民主、宽容、和谐的教学氛围,解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唤醒沉睡的创造潜能,开启幽闭的心智,让孩子们畅所欲言,敢疑敢问,时间长了,学生便不把回答提问当作一个“关”,这本身造就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既培养语言表达的勇气,也培养了自信心。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后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交朋友,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敢表达。

2、修炼教师自身语言,让学生能表达。

教师的语言应科学、精炼,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场所,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是因为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语言才能把信息传递给学生,而学生也只有在理解教师所讲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加以内化,才能掌握所学知识。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科学性、启发性、教育性。如果教师的语言不规范、不严谨或条理不清,那么,传输给学生的只能是一些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信息,当学生把这些信息以语言或文字的形式反馈出来时,就难免会出现错误。

在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题时,教师往往会引导学生表达:因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或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力平衡,所以重力等于支持力。这样看上去表达合理、推理严密,其实存在科学错误: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但只是平衡力四个条件中之一“ 大小相等”。

对科学中一些特定概念的表述,教师不要简单的讲授,而应该将其内涵和外延讲深、讲透,比如讲“熔化”概念时需要强调由固态变液态时是要吸收热量的,因此用火字旁;再比如,压强概念时,要强调压力的受力面积而不是压力的接触面积,接触不一定受力。

因此,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首先教学用语应该专业、科学、精练,避免生活化语言影响学生;同时也要有较高的语言修养,不但要坚持用一口标准、规范的普通话教学,克报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方言口语化问题。

3、运用多种教学途径,让学生会表达。 ⑴利用课堂讨论、辩论锻炼学生语言表达

课堂是学生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场所。课堂讨论与辩论是一种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在判断上容易产生错误的似是而非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要求学生回答时不能只是回答“是不是、对不对”,说“半截话”或大概意思,而要让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准确的语言表达。

案例一:研究冰壶在冰面上的运动。

我问:为什么冰壶轻轻一碰就会滑行很长的一段路程。 学生回答:因为摩擦力小。 我继续问:谁对谁的摩擦力? 学生:冰面对冰壶的摩擦力小。

我又问:冰壶轻轻一碰就能在冰面上不断滑行,为什么?

学生:有惯性。也有学生说:冰壶具有惯性。我微笑着看着大家,再说一遍。 学生(齐声):因为冰壶具有惯性。

我又问:冰壶最终也会停下来,为什么? 学生(齐声):冰壶受到冰面的摩擦力的作用。 案例二:探讨力与运动的关系

利用小车实验让学生初步得出两个悖论: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让后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身边的物品分析讨论这两个结论正确与否。

在讨论中,学生对问题常处于知与不知的矛盾中,思维进人积极、紧张的状态,在问题一思考一解答过程中,集中注意→动脑→分析判断→动口(语言表达),又听取别人的回答,主动地寻求准确答案。整个过程,不由自主地将思考的问题语言化,用语言去反驳别人,论证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⑵利用实验教学凝练学生语言表达

初中科学以科学探究为主要方式,而实验探究又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内容。在实验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表现是能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操作、收集与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并能对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和解释,这种种都需要学生能用科学、严谨的语言来表达。因此用科学实验教学来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严密性、科学性、逻辑性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与途径。

比如在研究摩擦力和那些因素有关时,学生往往会表达成:摩擦力与压力有关,而没有把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表达出来,这个时候可以问学生这样的表达严密吗?学生可能会马上补充:压力越大摩擦力也越大;教师可以继续问:这样的结论正确吗?是否有条件?这时学生可能就会表达: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前提下,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同时要利用实验进行有目的、多角度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利用课堂演示实验让学生描述实验目的、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现象、概括结论、对一些实验意外进行分析;对一些探究性试验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的设计、实验的预测、实验结论的概括;对于一些学生实验在其动手实验前,可以让其将实验的操作步骤用语言进行描述;适当做一些课外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觉得有话可说,促进其语言表达的信心。

⑶利用作业纠错规范学生语言表达 对作业中出现的一些文字表达题,特别是科学实验探究题一定要让学生克服此类题型的畏惧心理,鼓励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后尝试着做,不要一看到文字表达就嫌烦,不愿写,一定要尽量地把它表达出来。教师在每次作业或考试后,要认真进行分析,按人按题统计语言表达方面的典型错误,分析学生各种错的答案,都要问个“为什么”,对学生为什么会有这个错误的想法的思考过程有个了解,以便在讲评及个别辅导时,做到有的放矢,并进行及时给予纠正,尽量减少学生的错误印象。在评讲中,不能采用“对答案”或“一言堂”的方式,要创设良好的讲评氛围,通过教师的点评与学生讨论质疑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去探索。

总之,语言表达能力与科学学习的各种能力密不可分,只有从课程标准出发,立足学生思维培养,努力创设各种途径,同时也应从学生实际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浅谈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立足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儿童语言表达能力三策略论文

如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总结

低年级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多看、多读、多说、多写,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课题总结

培养学生科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培养学生科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