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利用生物教学,让学生感悟“真”、“善”、“美”

发布时间:2020-03-03 15:19: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利用生物教学,让学生感悟“真”、“善”、“美”

云南省盈江县 为失范,使得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陷入冲突、困扰之中,人格“低落”、“缺失”、“扭曲”、“变态” 等现象呈现出增长势头,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出现厌学愤世、孤僻自闭、心态扭曲、行为逆反,甚至出现一些对家庭和社会的极端行为,造成家庭、社会的悲剧。所以现代教育的目标就是在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高中新课程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教学中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形成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与创造性,体验并提升情绪、情感与美感,养成德行,使学生具有求真、崇善、创美的科学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完整的人格应该是一个同时拥有知、智、情、意的人,以真、善、美为理想和信念的人。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的结构特点、物质组成、新陈代谢、生殖和生长、发育等基础知识的基础自然科学,在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可以利用生物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对学生进行求真、崇善、悟美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一、追求“真”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

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人”的具体目标是:(1) 做追求真理,为真理献身的人;(2) 做人中人,而不是人上人;(3) 做有道德的人;(4) 做整个的人,即是有健康身体,有独立思想,有独立职业,手脑双全、智仁勇合一的人;(5) 做主人,即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大自然的主人;(6) 做创造的人;(7) 做现代人。

现代社会的公民,平时会观察到许多现象,听到许多言论,看到许多行为,也要解决许多问题。然而现代的商品社会,精神家园失守诚信丧失,社会的各个角落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假” 。人与人之间的虚情假意、市场上的各种假货等等,让人们目不暇接,并且在不同的领域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具有能够区分“真”与“伪”、按科学规律处理和解决问题、判断媒体信息是否科学的意识和技能,有敢于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科学精神。而提高公民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这正是学校教育的目标和追求。生物教学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生物学教育有义务、有能力也有必要让学生学会鉴别真伪、保护自己,提高生活能力和质量。

1、利用生物学教学内容教会学生如何辨别真伪

生物科学知识是在生物科学家们艰辛探索后总结出的真实

的、有用的、合乎逻辑的、系统连贯的、精确的知识体系,是可靠的知识,因此是“真”的。生物学教育首先是生物学知识的传播。科学知识是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载体,因此,掌握最基本的生物学知识与技能是生物学教育的基础和出发点。生物学教育应该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学会一些基本的生物学技能,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积极参与有关生物学技术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课本中的实例对学生进行求“真”教育。例如:必修1,2.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节中的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通过教学让学生在掌握科学实验原理、方法的同时学会一些简单的鉴别食品成分的方法。比如市场中的真假牛奶的初步鉴定,脱脂牛奶的鉴定等等。必修2遗传与进化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遗传、基因、DNA等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可以贯穿DNA鉴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列举现代的亲子鉴定、罪犯的犯罪证据的确定、死难者身份的确认等等。最终让学生明白真的假不了,假的一切始终会被科学真理揭露,它不可能长存于世,并且让学生明白“真” 的可贵和必要。让他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好青年。

2、通过生物科学探究历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追求“真”的过程是一个充满艰辛和喜悦的过程,并勇于为了真理而奋斗

生物教学在这一方面对学生的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必修1的开篇是一份邹承鲁院士的访谈录,我在上这一内容的时候是先让学生阅读,然后与他们分享阅读感受,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不仅需要对“真”追求的热情,还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充分的准备和科学的方法。最后把邹承鲁老先生的“办老实事,说老实话,做老实人!” 与学生一起共勉。另外,在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中都有许多科学探究的实验和探究历程。生物学家研究生物学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追求真理、发现真理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生物学家的求真精神是促进生物学发展的思想基础。这种求真精神包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也包括知错就改,不断进取,知难不退,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大无畏精神。生物史告诉我们,生物科学的发展史就是靠着生物科学家们这种精神抓住机遇获得成功的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与学生一起分享这些精神财富,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求真的过程,不仅可以学习生物知识,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同时使他们从真理本身及真理的发现过程中受到启迪,让学生体验到求“真”的艰辛,获“真”的愉悦,教会他们如何在学习和工作中求真、求实,“转知成智”培养他

们的思维能力,形成创造性。

二、崇尚“善”

“善”是人的主观目的,“人之初,性本善”,“善”是善良、与人为善、善待人、善待事,也就是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与人、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现在学校教育面对的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由于受到父母和祖辈的溺爱娇宠和百般袒护,变得自私,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从不知为别人着想。长者不愿约束孩子,孩子在家庭这个最早加入的社会结构中,未能养成尊重长辈、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而是任性骄横,家庭成员关系颠倒,走向外部社会也不懂得尊重别人。再加上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为伴,幼时缺少与小伙伴一起游戏的集体活动,既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的精神,又缺少竞争性,所以社会适应能力差,容易形成孤僻、缺少热情的个性倾向。在家里,父母代劳独生子女的许多本应自理的工作,易于形成依赖性,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都差,也缺少劳动自觉性。学校教育目的就是树人,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生物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孩子们崇“善”,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与自然的发展,并能为之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1、与人为善,培养协作精神

新课程理念下倡导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我认为合作学习的基础必须是能够与人为善,所以无论从学生目前的学习要求还是将来的发展要求来看,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与人为善,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必修1,3.2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渗透与人为善的思想教育。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要完成基本的生命活动,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既有分工又相互协作。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这一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细胞比喻为一个小型的社会,而各种细胞器就相当于这个小社会中的具有不同职能的单位,只有这些职能单位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这个小型社会才能正常运作。让学生明白自己作为家庭、班级、社会的一份子,一定要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将来才能在社会上找到合适自己的岗位,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明白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要懂得与人团结协作,相互帮助,与人分享,并尊重他人的劳动。必修3,4.3 群落的结构一节的种间关系——互利共生这一内容的学习也可以渗透这一思想的教育。

2、善待生命,尊重生命,培养社会责任感

必修3 稳态与环境的教学内容,涉及许多与人体健康及生态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另外还涉及了环境、资源、人口、粮食和自然保护等热点问题。在本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可发掘教材的潜

在内容,培养学生关心自身健康,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例如:1.1 细胞生活的环境中,资料分析给出的“人体血浆化学组成” 表格的内容,使学生从具体的事实数据了解自己,从而学会关注自身健康。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的调查 “体温的日变化规律”,在学生调查的过程中学会关心家人,注重家人健康。通过整个 类自身的生存也会受到严重的威胁。教育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善待生命,善待自然,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自觉性,积极参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各项活动,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要性及一些相应措施,激励学生要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感悟“美”

美,是人们的共同追求,美给予人的是舒畅与欢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那么,什么是美呢?朴素地说,美是客观存在于人脑中的反映,美是审美客体给审美主体带来的一种愉悦,美是大众的一种认可。真的、善的,就是美的;假的、恶的,就是丑的。“求真求善求美,自信自立自强”,应该成为当代青少年的价值取向;追求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统一应当是当代中学生的“美”。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旅途中最美好的阶段,是最爱美,最想表现美的时期,同时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形成的时期。现在不少中学生思想还不够成熟,对事物的看法还不够全面,出现了审美偏差。如追星热、武侠言情小说热、上网热、染发热、早恋热、奇装异服热;极度自私,损人利己;嗲声嗲气,满口脏话等等。殊不知,他们的品格和行为不仅不美,反而很丑。所以,学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正确

的“美”的观念,让他们对“美”有一个正确、恰当的理解,追求属于中学生的“美”。

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是大自然中一切生命物质的形态、结构功能、演化、发展和分布。不论是生命体本身,还是生命活动过程和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以及人类攀登生命科学高峰的探究实践过程与成果处处都有美的东西值得人们去感受、去发现、去创造,所以说生物学中蕴藏着巨大的美学价值。这也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成为可能。

1、生物学中的美学价值

生物学中的美学价值,包括自然美、社会美以及艺术美等。其中生命体本身及其生活的自然环境,它们作为客观自然界的自然物,其中都蕴含着光、音、形、色的天然之美,如花、鸟、虫、鱼等各种生命;山川、平原、江河、湖泊、海洋等生命赖以生存的各种环境,都充满了自然之美。生物学不仅要把生命体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且还要把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在我们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可以从中感受到山河的雄伟、海洋的宽广、草原的辽阔、森林的丰美、草木的葱茏、花朵的艳丽、叶片的多姿多彩、猿猴的敏捷、狮虎的威猛、鸟儿的蹁跹、虫儿的灵动等如是这样的天然美。

然而一片绿叶并不仅仅只体现自然之美,当阳光普照,绿叶舒展,它在尽情地吸收阳光和CO2进行光合作用,为自然界的其他生命提供着O2和有机物,为自然界在默默贡献,当我们把绿叶的这一生命活动“人格化”,这就是一种社会之美。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了然现代人既要重视美的外在表现,又要具有美的内在精神,人的美的价值存在于为社会、为人类所作的贡献之中。一个人的思想行为愈有利于社会、他人,就愈高尚、愈美,个人存在的社会价值就愈大,努力达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人的美。

梅、兰、竹、菊之所以被称为花中四君子,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形态和色彩,人们崇尚的是:“梅”凌寒独放,升华成冰肌玉骨;“兰生幽谷,无人自芳”,成为人们人格高洁的象征;“菊”隽美多姿,然不以娇艳姿色取媚,却以素雅坚贞取胜,盛开在百花凋零之后,人们爱它的清秀神韵,更爱它凌霜盛开,西风不落的一身傲骨;“竹”秀逸有神韵,纤细柔美,长青不败,象征青春永驻,年轻;春天竹子潇洒挺拔、清丽俊逸,翩翩君子风度;竹子空心,象征谦虚,品格虚心能自持,竹的特质弯而不折,折而不断,象征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凌云有意、强项风雪、偃而犹起,竹节必露,竹梢拔高,比喻高风亮节;品德高尚不俗,生而有节,视为气节的象征。所以,苏东坡有诗云“宁可食物肉,

不可居无竹”。这些自然生命形式的特征早已成为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伟大精神力量,其社会之美的价值的确撼人心魄。

21世纪之所以被人们称为生命科学的世纪,这与古今中外无数科学家的辛勤与汗水是分不开的。例如:我们的教材中提到的达尔文、袁隆平、克里克、孟德尔等,许许多多的科学巨匠,为了实现揭示生命奥秘的伟大理想,不计名利终身矢志于科学实践活动,从而凸现出各自崇高的人格魅力。他们对真理孜孜以求的作风和决心值得人们称道,并化为人类改造物质世界的精神动力,因而是美的。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的科学,生命现象又是地球长期演化的产物。纵观生命科学发展历史的长河,其取得的成果无疑是巨大的。三大遗传规律、细胞学说的创立、《物种起源》的问世、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人类基因图谱的描绘、克隆动物的诞生、人与牛胰岛素的合成、超级杂交水稻的育成,转基因动、植物的突破等等。这一桩桩、一件件骇世惊俗的巨大成果,正是人类改造物质世界本质力量的完美体现,从中闪烁着人类伟大智慧的光辉,真可谓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存在于一切艺术作品中的美即为艺术美。生物范畴内的艺术美如:园林之美,根雕之美,人体之健美、野兽奔跑时的力量之美等。园林之所以美,是因为春、夏、秋、冬植物景色各有特色,景观变化无穷。它集自然美、艺术美、建筑美、绘图美、文学美

于一体,以自然、艺术美为特征,有了自然美,园林绿地才有生命力,但园林更要借助各种造型加强其艺术表现力,把现实风景中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根雕之所以美是因为它具备了艺术作品的特征,故能体现出艺术品的美学价值。根雕作品,是艺术家们发挥他们非凡的想像力,取材于具有一定树龄的树根,加以雕琢,外形千奇百怪的树根,便成为一件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作品。健美的人体体现的是人体,尤其是青春的、健康的、充满活力的人体,那造型的对称、比例的均衡、线条的生动、动作的和谐、皮肤的色泽、肌肉的弹性,构成了自然界中最完美的一部分。

2、利用生物教学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

生物学中潜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这让生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成为可能。但是美育不同于纯粹的知识传授,也不同于单一伦理道德的说教, 它与许多学科的教育都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生物学教学毕竟不是美学教学,如果在生物学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味突出美学教育,而忽略了向学生传授最基本的生物学的知识与技能,则势必本末倒置,背离初衷。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美育不能像美术课、艺术课那样进行一般美学的说教,而应寓于潜移默化当中,起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生物学知识丰富,其中各种美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又千差万别,这

样就要求生物教师在自己掌握一定美学知识的前提下,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运用绘声绘色,形象、生动的语言去启迪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设法采用各种诸如挂图、多媒体、电影、录像等直观手段让学生获得丰富生动的表象。这样不仅符合人类认识事物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规律,亦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审美对象,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增长才干,又受到美的熏陶。

再比如,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的野外实习环节。在野外实习中,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从教学效果而言,可让学生深切领会到各种生命形式鲜活真实的生活状态,从而有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审美效果而言,恰好为同学提供了生动形象的审美对象。在大自然中,同学们可以感受到山河的壮丽,花朵的鲜艳,林木的葱茏,聆听生命体与生存环境合奏的美妙旋律,真正体味出“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蝉噪林愈近,鸟鸣山更幽”,的强烈美感。山河是美的,生命是美的。美在生物学广袤无垠的知识海洋里,在人类攀登生命科学高峰的伟大实践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让同学们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美感得以升华。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还应成为他们走出迷茫

与困惑,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引导者。在生物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安排下,生物课程必然可以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具有完整的人格,同时拥有知、智、情、意,以真、善、美为理想和信念的人的“源泉”。

参考文献:

1.鉴赏美 追求美 塑造美丽人生——和中学生谈美 杜洪涛

2.生物学的美学价值及美学探讨——《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04期

真 善 美

真亦真,善亦善,美亦美诗歌

生物教学感悟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感悟生活中的美

真.善.美——《红珏人》读后感

善美完小教学工作总结

善美金华

晋善晋美

教学感悟如何让学生爱上写日记

让学生了解运动美

利用生物教学,让学生感悟“真”、“善”、“美”
《利用生物教学,让学生感悟“真”、“善”、“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