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利用信息家属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2:37:32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信息检索与利用心得体会

信息检索与利用心得体会

姓名:陈桃

学号:1406050540004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院班级: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14计科班

在学习了六次信息检索与利用的课程以后,才知道我们在信息网络下,学会和掌握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技能。我们每天生活在信息满天飞的环境下,如果能筛选提炼出有价值的资源可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否则我们会淹死在这乌云密布的信息世界里的。所以,学习了信息检索与利用的课程以后,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基本学会了检索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大大缩小了搜索范围和搜索时间。

从我们接触网络以来,我们就养成了“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的习惯,因为它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网站,我们最钟爱的搜索引擎。它致力于向人们提供“简单、可依赖”的信息获取方式。每一天我们都会和它接触,它带给了我们丰富的各式各样的资源。在它的内部,包含了百度文库、百度学术、百度预测、百度文档、百度百科等的子引擎,满足了用户各种不同的要求。当然,除了百度,其他的搜索引擎也应运而生,向谷歌、360、IE等等,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浏览器,当然,他们的原理都大同小异但是在细节的设计上还是有区别的。还有就是在考证热的大学时代,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结合的学习模式已是广大学霸的秘笈,所以,在网上找到一个合适的在线模拟考试的系统是必要的,比如:维普考试服务平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教学素材资源库。在里面可以弥补在书本上的不足与缺漏,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之余呢,听听一些公开课,就像是平时加餐一样,把他们当作吃一样,不能少,比如:网易公开课、新浪公开课就是一些优秀的公开课网站,里面内容广泛,总有一个你喜欢。在里面有各界成功人士的讲座、有各种生活常识的普及等等我们不知道的世界,所以在休息之余,进到里面学习绝对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那么在写论文这块儿呢,那么搜索的范围可就广了,众所周知的是1999年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的中国知网(cnki),里面涵盖了我们需要的论文样本,可以模仿着写。但是除了这个还有其他的,比如:万方、维普。这几个收录论文的数据库真的很有用。最后就是网络安全的问题,这也是经久不衰、老生常谈的问题,我们不能做到完全避开危险,但是我们可以处处防患于未然,比如在电脑上安装杀毒软件:360安全卫士、毒霸,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趋避一些风险的。下载应用软件也是要讲究技巧的,无论在那个浏览器下载,点进去都得注意一下细节,比如软件本身的大小、位数等信息,一般都会有几个下载地址,那么我们也不知道哪个正版,所以就得一个个点击去看它的下载信息和之前看到的软件本身的参数是否一致,如果相差甚远就一定不是正版,我觉得这个对我的帮助很大,以前我都是盲目下载,不行就卸载。

对于现在的学习了信息检索的感受,应该是不言而喻了。尽管,我并没有学得很好,有很多的东西我都不懂,但我能从中感觉到许多的东西,那是自己需要长时间学习或是自己长时间都不好学的东西。然而最获益匪浅的应该是关于学校的图书馆的使用,明白了一点,图书馆的文化就是大学里文化的大部分,是最大于有别于高中学习的特点。我明白得更深的便是关于信息检索的那种应有的气氛和氛围、素质。我很喜欢信息检索,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我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工具,还是一种很好的文化、素质技能,使自己应该具备的!信息检索是一门非常实用的科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值得去研究、去实践、去摸索、去积累……信息全球化的今天,摒弃闭门造车的思想,与整个社会去接触,去交流,才能更好的提高我们的整体能力,可以说信息检索会陪伴我们一生,我们也将受益一生.虽然这门课程已经结束了,但是我不会停止对信息检索的探索和研究,在检索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检索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检索技巧和方法,做检索的主人。

推荐第2篇: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心得体会

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学生要求的不断提高,学校传统的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必需。利用计算机既提高工作效率,有可以达到资源共享。这近年来,我学习了用电脑制作课件,用多媒体上课有关知识,在此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一直认真学习,在此我谈谈我利用多媒体上课的好处和心得感受:

一、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教学中教师讲的轻松,学生学的自如,在教学中遇到很多困难也就解决。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能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创设一种使学生主体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学习氛围是唤起学生主体参与的前提和保证。学生在愉快而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容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且能激发内在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往往离不开生动形象的教育素材。多媒体正是具有形声、动画兼备的优点,在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方面比其他媒体来得更直接、更有效。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比较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由于已经创设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在电脑演示之后,教师提出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出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会兴趣盎然地讨论、总结,然后归纳。从而使枯燥的问题化为具体的形象,学生不但会顺理成章的接受而且很容易就记住。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发了学生的强烈参与意识,同时也达到了教师的教学目标。

三、完善多媒体课件,发挥交互性的优势。

在多媒体教学中,还需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我经常征求学生的意见,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修改、补充和完善多媒体课堂教学内容,以满足教学主体——学生的要求。通过征求学生的建议,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基础上,我经常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把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多媒体音像资料应用到教学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这样做可以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在更大的范围内创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媒体学习环境。

四、应用多媒体教学,促进教育观念更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学领域中,多媒体教学对我们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进行多媒体教学,我在课前总是占用很大一部分时间去收集并设计处理好各种教学信息,对每张幻灯片的内容、形式及技术操作等都进行精心地设计,从而做到课堂上能熟练操作计算机控制教学,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多媒体教学中,我努力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最新的理论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能力培养,以适应现代化的教育教学需要。

总之,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既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合理利用课堂时间,在相同的时间中学习更多的知识,又可以促进我们老师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姓名:加米拉.别登别克

学校:新源县五中

推荐第3篇:信息检索与利用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作业

任课教师:刘存杰

学院学号姓名:土木工程学院

12014084329 王旭星

学生E-Mail:316703042@qq.com

导师姓名及E-Mail:刘存杰

lcjlib@nuaa.edu.cn

作业时间:2016年10月

一、检索课题确定(要求课题名称具体,宁可选择小题大做。如果在主题词查找后,决定修正课题名称,请说明,并写出课题名称。)

检索课题的名称确定为:大体积预应力混凝土的温控技术。 Subject for retrieval:Temperature control technology of large volume prestreedconcrete.

二、写出检索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意义:

桥梁施工建设中,为推动施工顺利进行,不仅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促进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同时还要加强温度应力控制,尤其是大体积预应力混凝土温度应力的控制,在施工现场对出现的裂缝及时处理。从而保证桥梁工程结构的外形美观,减少养护维修的工作量,进 而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推动桥梁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提高。

桥梁施工建设中,往往需要进行大体积预应力混凝土施工。由于其体积较大,内外温差大,如果忽视采取有效的温度控制技术,容易导致裂缝出现,给整个桥梁施工建设带来不利影响。为有效弥补这种问题与缺陷,应该综合采取有效的温控技术措施,尽量缩小大体积混 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差,确保工程质量。

三、选择检索主题词,请将选择的过程详细描述,并将最后选择的所有中文主题词写出来。(要求包括同行认可的同义词、近义词及可能的各种变化) 我们一般定义文献主题为:“概括文献中关于某一事物的情报内容的概念。”即为文献的中心内容而文献主题词就是在标引和检索中用以表达文献主题的规范化的词或词组。根据选择主题词的三个原则:实用性原则;准确性原则;通用性原则;来选择本次检索主题词。首先我们选择“大体积预应力混凝土”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发现检索的结果符合我们的要求,然后添加“温控技术”主题词进行检索发现检索结果依然正确,进一步添加“裂缝处理、水化热、混凝土收缩”为主题词,通过不同的组合来进行检索,得到符合要求的检索结果。

检索的主题词的英文为:大体积预应力混凝土(large volume of prestreed concrete),温控技术(temperature control technology),裂缝处理(crack treatment),水化热(heat of hydration),混凝土收缩(concrete shrinkage)。

四、数据库选择,请写出你所选择的数据库名称(CNKI)。(要求尽量全而准)

在检索的过程中选用的数据库有: 万方数据;

Ei Village 工程索引; Elsevier 综合类学术期刊; IEEE-Wiley eBooks Library; IEEE/IET Electronic Library(IEL); 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

五、选择1个中文数据库检索平台(CNKI)实际进行检索。并将检索策略写出来。(要求逻辑运算符、位置算符、截词算符使用正确)

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进行实际检索:

利用NUAA图书馆主页中文电子资源——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进行文献检索。首先,根据本次的检索课题《大体积预应力混凝土的温控技术》,在高级检索中输入主题词:“大体积预应力混凝土”,可以得到大体积预应力混凝土有关的文献,通过查阅这些文献了解预应力混凝土定义、研究现状、应用等相关的文献。

然后进一步选用“温控技术”(主题)、“裂缝处理”(主题)、“水化热”(主题)、“混凝土收缩”(主题)四者关系为“并含”(and),可以得到相的大体积预应力混凝土温控技术的文献,通过阅读,来了解大体积预应力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情况以及温控技术对裂缝的影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张锐敏.大体积预应力混凝土温控技术[J/OL].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6(13).检索到得文献的摘要为:结合桥梁施工建设基本情况,就大体积预应力混凝土温控技术进行探讨分析,同时还提出了温度裂缝的处理技术措施,为日后相关工作提供借鉴。试验发现,摘要:结合桥梁施工建设基本情况,就大体积预应力混凝土温控技术进行探讨分析,同时还提出了温度裂缝的处理技术措施,为日后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检索到的文献与本次检索主题相当吻合,可以通过对文献的阅读来掌握该项研究的大体思路。然后再通过添加主题词包括:“水化热”、“裂缝处理”等来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找到与检索主题相关的文献进行阅读。

六、使用2个搜索引擎进行查找,写出查找所用的检索策略。(要求尽可能使用高级检索界面,查找结果准确)

在检索过程中使用了:百度学术搜索以及搜狗学术搜索服务来进行检索。

百度学术搜索:利用百度学术搜索可以直接搜索我们已经知道题名的文献,如图所示:

检索结果如图所示,可以看出检索出来的结果和检索主题很符合:

搜狗学术搜索:利用搜狗学术搜索可以直接搜索我们已经知道题名的文献,如图所示:

检索结果如图所示,可以看出检索出来的结果和检索主题很符合:

七、整理检索结果,找出相关文献,并列出相关文献的三个基本字段:TITLE(篇名)、AUTHOR(作者)、SOURCE(出处)。(要求著录正确)

文献中的引文的汇总:

[1]张锐敏.大体积预应力混凝土温控技术[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6,13:88-89.[2]张锐敏.大体积预应力混凝土温控技术[J].交通世界,2016,13:88-89.[3]叶再军.大体积预应力混凝土温控技术研究[J].交通科技,2015,04:1-3.[4]刘家彬,郭正兴 ,韦世国 ,赵有明 ,刘加平.润扬长江大桥南锚碇超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J].建筑技术,2003,01:41-43.[5]张连春.小云峰大坝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6]苏骏,田乐松.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及热工计算[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5-7.[7]周建林.苏通大桥北塔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J].现代交通技术,2007,05:31-35.[8]伍波.厦漳跨海大桥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J].施工技术,2015,18:1-4.[9]施召云,武晓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研究[J].云南水力发电,2011,01:67-68+105.[10]陈卫国,屠柳青,刘可心,孙同兴,刘鸿.舟山西堠门大桥南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J].公路,2006,06:112-116.[11]刘杰,赵超.缺水山区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J].中外公路,2015,03:188-191.[12]沈卢明,王忠海.西藏通麦特大桥锚碇无降温管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应用[J].公路交通技术,2015,03:69-73.[13]袁建平.马新大桥主塔承台大体积高标号混凝土温控技术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08:224-227+255+10.[14]文亚军,尹红星.矮寨大桥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J].企业技术开发,2010,09:19-21.[15]于金琪.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在西固黄河大桥施工中的应用与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6,05:282-285.[16]邝青梅,刘朝军.承台高标号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J].广东公路交通,2016,04:65-69.[17]阮有力.悬索桥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8,04:153-154.[18]罗志唐,丘必学.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在梅州市清凉山水库扩建工程中的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2012,06:52-54.[19]刘大荣.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应用实例[J].广东建材,2008,09:76-78.[20]王立新,霍燚.青兰渡槽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研究[J].小水电,2015,01:58-63.

八、对2篇中文相关文献的全文进行查找,写出这2篇全文查找的过程,并注明网络地址。(要求查找思路正确)

全文检索的基本原理

非结构化数据:指不定长或无固定格式的数据,如邮件,word文档等。对非结构化数据的搜索:全文检索。全文检索大体分两个过程,索引创建(Indexing)和搜索索引(Search)。1.索引创建:将现实世界中所有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提取信息,创建索引的过程。2.搜索索引:就是得到用户的查询,请求搜索创建的索引然后返回结果的过程。

实现全文检索功能

1、对数据库内容进行检索。通过程序读取数据库内容并生成检索对象,通过全文检索引擎处理检索对象。

2、针对XLS格式数据,调用poi组件读取纯文本数据,调用全文检索引擎处理检索对象。

3、针对DOC格式数据,调用poi组件读取纯文本数据,调用全文检索引擎处理检索对象

4、针对PPT格式数据,调用poi组件读取纯文本数据,调用全文检索引擎处理检索对象。

5、针对PDF格式数据,调用PDFBOX组件读取纯文本数据,调用全文检索引擎处理检索对象。

进行全文检索的核心索引包括如下内容: title,authors,journal, year,volume,iue,pages,abstract,keywords,url等。现在特选取文献文献第一篇:张锐敏.大体积预应力混凝土温控技术[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6,13:88-89.第二篇:叶再军.大体积预应力混凝土温控技术研究[J].交通科技,2015,04:1-3.进行全文检索,首先,生成全文检索的索引,对于第一篇所要检索的文献

文献一:DataType: 1 Title-题名: 大体积预应力混凝土温控技术 Author-作者: 张锐敏

Source-刊名: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 Year-年: 2016 PubTime-出版时间: 2016-5

Keyword-关键词: 大体积预应力混凝土;温控技术;桥梁施工;裂缝处理

Summary-摘要: 结合桥梁施工建设基本情况,就大体积预应力混凝土温控技术进行探讨分析,同时还提出了温度裂缝的处理技术措施,为日后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Period-期: 13 SrcDatabase-来源数据库: 期刊

Organ-机构: 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00 网址http://www.daodoc.com/?mod=home&id=256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 期刊信息:《交通世界》创刊于1994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主管,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主办,《交通世界》杂志社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央级科技期刊,其凭借丰富的内容、精致的印刷,成为中国交通系统影响力最大的主流媒体之一。《交通世界》应广大读者和客户的要求,从2007年第1期开始改为半月刊,以“建养·机械”和“运输·车辆”为主题,每月分上册和下册出版,有针对性地发行,使杂志受众对象更明确,既方便读者查询自己感兴趣的资讯,又利于广告客户准确传递企业及产品信息。邮发代号:82-943。

期刊栏目:

1)《交通世界(建养·机械)》栏目:

行业资讯——国内外最新行业资讯和工程情报,交通建设、工程机械等最新成果展示

专题报道——行业主管的专题访问、重点峰会、大型展会报道;知名企业的经理人访谈

重大项目——国家重点交通建设项目采访报道

机械广场——工程机械市场分析、最新产品、施工技术、工艺推荐

现代公路——公路规划、设计、施工、管理

养护天地——公路、市政养护设备、施工工艺介绍

沥青技术——沥青混凝土的技术发展及应用

桥梁隧道——桥梁和隧道的设计、施工、养护、监管

交通统计——交通建设投资、机械产品销售等分析预测 关注用户——使用工程建设、养护设备的用户访谈

2)《交通世界(运输·车辆)》栏目:

行业资讯——国内外最新行业资讯,物流、运输、汽车、智能交通等最新科技成果展示

专题报道——行业主管的专题访问、重点峰会、大型展会报道;知名企业的经理人访谈

精英访谈——重点商用汽车企业领导、大型物流运输集团老总、业内知名专家采访

卡车看台——各种卡车、牵引车、挂车、工程车及特种车市场分析和车型报道

客车视点——各种大客车、公交巴士、长途汽车及商务车市场分析和车型报道

动力总成——各类发动机、变速箱及传动系统的新产品和节能减排技术、新能源技术

物流货运——最新的物流运营技术、方案分析、运输安全

城市交通——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方案、交通工具、营运管理

绿色交通——世界商用汽车排放标准、法规介绍及应用解决方案

交通统计——我国客运、货运量和商用汽车销售数据统计、分析及预测

关注用户——运输企业及商用汽车的用户访谈

•读者对象:《交通世界(建养·机械)》受众为全国交通厅(局)、公路局、高管局、港口航道、工程机械、建设施工、市政养护等行业各级领导、企业经理人和专家学者以及各国驻华使馆商务处负责人。《交通世界(运输·车辆)》受众为交通局、公路局、高管局、城乡客运、物流运输、商用汽车、发动机及配套件等行业各级领导、企业经理人和专家学者。

No2 中国土木工程网

网址:http://www.daodoc.com/ 网站简介

土木工程网于2011年5月2日正式开通与大家见面,是一个纯学术类的技术交流网站,提供土木工程专业资料免费下载,包括了图集、施工资料、图纸、软件、规范、监理、设计、技术交流、论文等资源的下载。

网站文化

土木工程网自成立来本着“自由开放,资源共享”的原则为土木工程从业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技术交流平台,土木工程网锁定的用户群体以20-50岁社会高知主流人群,这个群体的特征是中高消费、高学历、高感度(指信息的整合能力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共享资源丰富。

发展方向

土木工程网旨在发展成为土木工程专业最火的资源交流网站,为用户永久的提供免费的土木工程专业资源,为每一个土木工程师创造一个良好的技术交流平台,

网站栏目

土木工程网目前包含了将近30个频道:建筑工程暖通空调结构设计路桥工程水利工程园林绿化电气工程岩土工程给排水工程注册考试矿山工程环境工程工程造价工程监理工程施工新闻资讯工程图集工程图纸工程书籍工程论文标准规范工程软件土木人才招聘装饰装修毕业设计土木论坛工程图片等频道,120多个栏目,是每一个土木工程师的网上家园。

推荐第4篇: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上好写作训练课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是一个重点。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线的语文老师花了许多心血。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每到写作课,大部分学生都感到头疼,产生畏惧抵触的心理。典型的写作课经常是这样的:两节语文连堂课上,老师布置了作文题目,然后当堂完成作文,在下课后上交作业;或是老师当天布置作文题目,要求学生第二天上交作文。这样的写作教学形式,已经跟不上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步伐了。为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各种媒介,增加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上好写作课,就显得很重要了。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上好写作训练课,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 精心挑选适当的写作训练内容。

写作训练内容繁杂,并不是所有的写作训练内容都适合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挑选一些训练目的明确、篇幅短小的训练内容,特别是方便学生利用短信、电子邮件等形式提交电子作业的训练内容,有助于上好写作训练课。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精心挑选写作训练内容。

(1)片段作文。片段作文的写作训练,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大帮助,写好片段作文,是写好大作文的前提基础。片断作文的训练内容,可以选取刻画人物形象,以掌握肖像描写的技巧。例如,刻画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的肖像,可以描绘一下自己的班主任长得是个什么模样,也可以描摹一下自己的同桌形象如何。训练环境描写以掌握环境描写的写作技巧,可以选取描写一个具体的场景。例如,可以描绘节日街头热闹的境况。可以再现山村秋天丰收的景象。

(2)实用类文体。实用类文体的写作训练也很重要。实用类文体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有较强的实用类文体写作能力,也是整体写作能力较强的表现之一。可以选取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率较高的实用类文体作为写作训练的内容。日常事务类中的条据、启事等,

推荐第5篇:《利用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教学设计

《利用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教学设计

《利用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教学设计

海南省国兴中学 吴陈金

一、教材分析

《利用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第七章第三节的内容。在教材的第二章中,学生已经体验了利用网络数据检索信息的特点,同时在第七章中,学生了解了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过程,体验了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的魅力。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先以用户的身份体验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应用,再走到数据库的后台,剖析数据库的基本构成及表的关系,分析利用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的思想、方法及特点,将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列举出生活中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应用实例,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迁移,掌握知识。

二、学情分析

在第二章中学生已经学会利用网络数据库进行信息的检索,对数据库已经有了感性认识;第四章中学生使用过excel电子表格加工信息,对数据表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知识及经验有利于学生从现有知识到学习ACCESS的迁移,有助于学生理解Acce下的数据库;此外,学生还了解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运用信息技术管理资源的意识也开始形成。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贴近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以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先让体验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应用,然后引领学生逐步走近数据库的内部,对数据库的基本结构以及表之间的关联等进行了进行层层探索、分析,使学生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思想、方法及特点,并结合“高中课程选修管理系统”的操作示例,对数据库应用系统、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的层次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体会数据库系统能够方便、高效地管理大量的数据,为生活带来便利。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数据库的概念;认识数据库的内部表结构和关系,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工作原理;懂得列举生活中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第1页(共7页)

《利用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教学设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利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方式,使用“高中课程选修管理系统”,查找选修课程信息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的优势,掌握数据库中表之间的关系及其管理信息的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使用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探索信息资源管理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数据库的内部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2、教学难点:数据库表之间的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工作原理

六、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本节课了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在“高中课程选修管理系统”中注册个人信息,并提出问题“注册信息存储在哪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把学习当成愉快的事情,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最后到“乐学”,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实践体验,在“做”中“学”:学生通过实践教师设计的三个实践体验任务,结合实践的经验体会和已有的知识,思考教师设置的问题,重新建构出新知识。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会”,且也培养了学生“会学”的能力。

3、类比讲授,理解新知: 合理采用类比讲授,将数据库类比书库等形象的事物,有助于学生理解数据库的概念;将Excel表格的结构类比数据库的表结构,让学生理解acce中的数据库及其管理信息的方法,既巩固了旧知识,又拓展了新知识,实现了知识的迁移。

七、教学用具

我们将教材中提供的 “选修课程信息管理系统(演示版)”再开发成“高中课程选修管理系统”,增加了注册、登录、修改密码功能,同时在删除和添加课程信息的功能模块增加了操作权限的限制,使其功能更加完善,让学生能更加全面、系统地体验数据库系统的应用及其管理信息的特点。

第2页(共7页)

《利用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教学设计

八、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提问:同学们,你在网络上主要通过什么方式与他人进行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问题:QQ是常用的网络交流工具之一,你们是怎么获得QQ账号的?在QQ上注册的用户多吗?那么多用户的注册信息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储在哪里的?下面我们通过“实践体验一”揭开这一谜底。 布置任务:

实践体验一:通过 192.168.0.68访问“登录系统”,单击“注册”按钮,输入学号、姓名等个人信息,提交个人信息。

思考:注册的个人信息存储在哪里?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注册个人信息,贴近学生生活,并提出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对新知识充满强烈的求知欲。

2、初探数据库(数据库的结构)

教师展示后台数据库“学生选修课程信息库.mdb”,打开表“学生信息表”,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答案,解答“实践体验一”的问题。

提问:从外观上看,我们之前有没有见过类似的文件呢?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比电子表格分析数据库表的结构,归纳出数据库表的结构的相关知识:

(1)创建数据库的工具:ACCESS (2)数据库是由若干个相关的表构成 (3)一行称为一条记录 (4)一条记录由若干个字段构成 (5)一张表由若干条记录构成

得出结论:数据库中信息的组织方式和电子表格类似,都是一种结构化的信息存储和表达方式。QQ用户注册的信息是以记录的形式存储在腾讯QQ服务器上的数据库的表里。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看到数据库的内部结构,并将据库中的“表”与Excel中“表”进行类似,实现知识的迁移,让学生了解数据库的相关知识。同时为下一环节引出数据的概念提供了初步感性的认知。

第3页(共7页)

《利用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教学设计

3、数据库的概念

【问题】生活中与“库”字相关的事物有哪些?它们都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或功能 ?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类比书库,总结出书库的特点存书量大,可分类摆放图书,从而归纳出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是一个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 ,只不过这个仓库是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的,而且数据是按一定格式存放的。

【设计意图】在上一环节中已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他们的注册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再引导学生类比生活中与“库”字相关的词汇,归纳出数据库的概念,使得学生对数据库概念的理解由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

4、体验数据库的管理

问题引入:数据库是如何帮我们管理信息的呢?下面我们将通过登录“高中课程选修管理系统”来模拟选修课程的活动,体验分析数据库管理信息的方法。 (1) 实践体验二:利用刚才注册的学号和密码登录“高中课程选修管理系统”, 单击“设置课程选修”按钮,设置选修课程。

学生完成个人选修的信息的录入之后,教师展示后台数据库“学生选修课程信息库”,引导学生观察“课程选修信息表”的结构。

提出疑问:设置选修课程时,设置的是“课程名称”,但在“课程选修信息表”中添加的是“学号”和“课程编号”?数据库如何将“课程名称”转换成“课程编号”添加到“课程选修信息表”中?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选修课程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数据库管理信息的方法之一:添加信息,并提出疑问,为分析表之间的关系埋下伏笔。

(2)实践体验三: 打开桌面上的电子表格文件“学生选修课程信息.xls”,结合其中3个表找出选修《网络技术应用》这门课程的同学。

在实践体验三,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3分钟)找出几个选修《网络技术应用》的学生姓名,并让一位学生演示查找相关信息的过程:

第4页(共7页)

《利用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教学设计

教师利用“高中课程选修管理系统”查找选修《网络技术应用》的学生信息,让学生对比在电子表格中查询信息,在数据库系统中查询信息具有什么特点?(若电子表格中的表存储的信息是成千上万条记录,你们能从中快速查找到相关记录吗?)

在数据库系统中查询信息方便、速度快、效率高 【问题】数据库内部是如何来实现信息查询的?

实际上,数据库系统在查询学生选修课程信息时的内部流程和同学们在电子表格中查询信息的过程是一致的。

引导学生回顾在3张表中查找信息的过程,分析出数据库中表之间的关联:

“课程信息表”与“课程选修信息表”通过“课程编号”建立联系,“课程选修信息表”又通过共同的“学号”与“学生信息表”相关联,就象有根绳子将三个“表”串在了一起,这称之为数据库的“关系”。

数据库中的表与表是相互关联的。数据库系统可根据表之间的关联实现对信息的管理(如:查询)。这是数据库与电子表格的重要差别。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让学生明确数据库具有查询信息的功能,同时也体验到数据库管理信息的优势。且数据库中表之间的关系是教学难点,学生不易理解,通过对比在Excel电子表格中查找相关信息的流程,感受数据库系统查询信息的特点,并引出数据库内部查询的信息的流程,进而让学生发现了3个表之间的关联。通过这种层层递进分析的方式,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有助于学生对抽象内容的理解,从而达到知识重新建构。

(3)思考:在实践体验二中,设置选修课程时,所设的“课程名称” 如何转换成“课程选修信息表”中的“课程编号”?

第5页(共7页)

《利用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教学设计

让学生再次利用数据库中表之间的关联来分析出该转换过程:

根据“课程名称”找到对应的“课程编号”,并将其添加到“课程选修信息表”的“课程编号”字段中。

(4)实践体验四:若周星星同学退学了,要在“学生选修课程信息库”中除名,请同学们登录“高中课程选修管理系统”尝试删除他的相关信息。

让学生试图删除相关信息,但没有权限删除。引出问题:若普通用户可直接在数据库中插入、查询、删除信息等,会存在什么弊端? 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较为麻烦,且容易破坏数据。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删除数据库中相关信息的方法,让学生数据库中有操作权限的限制,再次体会表之间的关联。同时引出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的弊端,进而引出数据库系统的层次设计。

5、认识数据库系统

为了能更好地保护信息,操作更加便捷,我们往往没有直接利用数据库管理信息,而是以一种层级系统的模式进行管理。那么它是如何划分层级关系,如何管理信息的呢?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实践体验,分析:数据库应用系统(用户直接面向的操作平台,提交操作请求),数据库(用户并没有直接在数据库中进行添加、查询和删除等操作),应用系统提交的操作请求是由谁来处理呢?数据库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图:

第6页(共7页)

《利用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数据库系统的工作原理较为抽象,不易理解,通过引导学生联系实践的经验,以形象直观的动态图示进行演示,分析数据库系统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使学生易于理解。

6、数据库管理信息的特点及应用

(1)【问题】: 通过几个实践活动,我们体验了利用数据库系统——“高中课程选修管理系统”对信息进行了哪些管理操作?它管理信息具有什么特点?

利用数据库系统可以对数据进行添加、修改(如:修改密码)、查询和删除等操作,管理方便、速度快、效率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总结出利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一些方法及特点。

(2)【问题】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实例是利用数据库来管理信息呢?

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列举出利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应用实例,归纳如下: 火车售票系统、银行储蓄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中招考成绩查询系统„„

这些数据库系统管理的信息都有什么特点呢?

【设计意图】将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列举出生活中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应用实例,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迁移,掌握知识。

7、课堂小结

通过互动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 (1)数据库的概念 (2)数据库的基本结构 (3)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4)利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特点

第7页(共7页)

推荐第6篇:数字化信息教学心得体会

数字化信息教学心得体会

我经过了两天时间的网上视频学习,通过认真听了教授的讲座,我们对数字化教学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有了新的认识,拓宽了我的思维模式,知道了在网络环境下该怎么去做网络资源的整理,网络中该怎么去进行授课内容的材料准备,注重平时材料的主动积累。我清楚的认识到了优秀PPT 的关键点哪里,该怎么去制作,第一次接触了思维导图的思想,知道了改怎么去制作以及思维导图有哪些运用。

通过本次的培训学习、交流和讨论,对教学设计有了更深的思考,对课程资源建设,课程平台建设有了明确的思路。在今后的教学中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有了新的目标。学员们学习兴趣浓厚,讨论热烈,圆满的完成了前一一阶段的学习任务,良好的学习效果,我们感觉到源于以下几个原因: (1)学校科研处精心准备: 在中职信息技术培训的通知下发后,积极组织全校教师报名参加培训,及时提醒报名的教师参加网上学习。

(2)教师们学习目标明确: 学习中心坊主提出争取圆满完成学习任务,争当优秀班级的目标,学员们学习积极性高涨。

这次学习为处于一线的教师们提供了一个教学交流的平台。为了使大家讨论得更加深入、更有针对性,更好的指导今后的教学,围绕大家讨论的焦点和热点议题,我们选择了如下几个议题进行了讨论: I、网络环境下,该怎么样去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 各个教研组、办公室建立自己相应的教师图片素材库、音频素材

1 库、视频素材库以及以学生为主的学生作品素材库,整个素材库会占用很大的存储空间,单纯依靠人工来管理可能会很麻烦,因为涉及到各种分类和子分类,同时大多的内容检索起来也是很繁琐的一件事。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素材库的通用管理平台。上传之前,老师根据自己整理收集的资源、材料等进行相应的标签和归类,便于需要使用的老师进行查找。对于属于老师个人作品的资源,比如PPT、flash等资源这需要有老师个人的授权,其他老师才能下载使用。为了提高老师们将资源共享出来的积极性,我们采取了资源交换的办法,对每个资源计分,如果你要使用别人的资源,你必须先上传自己的资源,同时要有专门的老师来对整个平台下的资源进行内容审核。

2、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整合的分工

对于教学资源整合的分工,我们讨论了很多,比如专人管理,专职管理等。最终我们觉得网络资源整合的分工不是依靠- 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能够完成的,它需要老师们的主动配合,需要强大的软件管理平台的支撑和硬件平台的支撑。但是他需要一一个技术支撑团队,来对整 个平台进行维护和修正,负责整个平台的使用培训。各个院系需要去鼓励老师进行资源共享上传,鼓励使用网络教学资源,鼓励教师团队进行协同工作。

3、网络环境下,资源整合平台应该包括哪些功能

平台的建设可以依靠自己的学校老师自己开发,可以使用开源代码,也可以使用商业软件。无论你使用那种模式,都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素材管理系统、教师备课系统、课件制作系统、课程发布更新系统、

2 直播辅导系统、学生反馈、学习质量监控系统和试卷编写系统。同时还要具有文本输入文本转换、图表的制作、图表的转换、图片插入、图片转换、简单的图片制作、简单的动画制作、多媒体文件的转换、多媒体文件的插入、公式编辑、后台的元数据输入和采集等功能

4、如何收集好的PPT等资源

通过讨论,我们觉得一方面推荐适合使用PPT等进行教学的学科老师尽量使用PPT或者flash等进行教学,通过学生的反馈系统,后台的下载点击量找出比较好的PPT等资源在教学资源平台上进行首页推展,并收入优秀资源数据库。另外一-方面,注重多网络上的较好的PPT等资源进行收集和整理,融入到我们自己的数据库,并编写说明,著名出处版权等。最后,建立- 一个学生优秀资源、作品数据库,以供查阅。

5、网络环境下的考试模式探讨

考试作为- 一个检测手段,应该是数字化教学方案的一一个环节。通过讨论,我们认为,大部分的公共课(比如公共外语、公共计算机、军事理论等)以及一部分专业课程很适合进行网络在线考试。网络在线考试系统必须确保它的健壮性、可靠性。每个任课老师每学期上传 两套题目,建立对应学科的题库。考试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采取固定抽题和随机抽题的方式进行考试,每套题目的各个部分是可控的(比如选择题的数目、分值、所占比例等),主观题目采取系统评分,客观题目,由老师在考试系统后台进行评阅给出相应的分值。评分结束后,系统会给出学生的得分点、失分点,班级的分值分布情况等有用

3 信息。采取网络在线考试系统可以很大程度上抑制学生的作弊行为、老师的舞弊行为。 结来语: 作为在基层从事基础课教学的老师门,非常感谢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开展的中职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活动,为全国高校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合作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对于加强中职教师的合作、推进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和质量必将产生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培训的时间是短暂的,名师严谨致学的态度、勤奋的工作作风以及人格魅力辐射出的光芒,必将影响着我们参加培训的每一位教师。正像有的老师在论坛中所说的那样,虽然作为教师我们很辛苦,但是我们愿意在教师的岗位上,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以德施教育英才,敬业勤业做奉献,为教育事业贡献我们的力量,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

4

推荐第7篇:信息检索与利用(本科)之我心得体会

《信息检索与利用〃农业》试题

姓名 王毅 学号w880511129002 专业 林学本科

一、单选题(20分,每题1分)

1、个人信息源又称为( C

)。

A、文献信息源 B、口头信息源 C、生物信息源 D、实物信息源

2、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A

)。

A、载体 B、纸张 C、光盘 D、磁盘

3、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一次文献( A )。

A、期刊论文 B、百科全书 C、综述 D、文摘

4、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二次文献( D )。

A、专利文献 B、学位论文 C、会议文献 D、目录

5、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三次文献( C )。

A、标准文献 B、学位论文 C、综述 D、文摘

6、下列选项中属于连续出版物类型的选项有( A )。

A、人民日报 B、学位论文 C、科技期刊 D、会议文献

7、下列选项中属于特种文献类型的有( A )。

A、学位论文 B、图书 C、科技期刊 D、标准文献

8、纸质信息源的载体是( D )

A、光盘 B、缩微平片 C、感光材料 D、纸张

9、《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将图书分成( A ) A 5大部分22个大类 B 5大部分26个大类

C 6大部分22个大类 D 6大部分26个大类

10、《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常用的分类法,要检索农业方面的图书,需要在(

A )类目下查找。

A、S类目 B、Q类目 C、T 类目 D、R类目

11、使用逻辑“与”是为了(

BA )

A、提高查全率 B、提高查准率 C、减少漏检率 D、提高利用率

12、使用逻辑“或”是为了( A

A、提高查全率 B、提高查准率 C、缩小检索范围 D、提高利用率

13、利用文献末尾所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是( C )

A、倒查法 B、顺查法 C、引文追溯法 D、抽查法

14、至少由一种文档组成,并能满足某一特定目的或某一特定数据处理系统需要的一种数据集合,称为( A

)。

A、数据库 B、记录 C、字段 D、文档

15、广义的信息检索包含两个过程( B )

A、检索与利用 B、存储与检索 C、存储与利用 D、检索与报道

16、要查找李平老师所发表的文章,首选途径为( A )

A、著者途径 B、分类途径 C、主题途径 D、刊名途径

17、狭义的专利文献是指( C )

A、专利公报 B、专利目录 C、专利说明书 D、专利索引

18、中国国家标准的代码是( A )

A、GB B、CB C、ZG D、CG

19、政府出版物主要包括两大类型的文献( B )

A、专利与标准 B、行政文件与科技文献 C、图书与期刊 D、档案与标准 20、ISBN是( B )的缩写

A、国际标准刊号 B、国际标准书号 C、连续出版物代码 D、国内统一刊号

二、多选题(20分,每题2分)

1、文献的构成要素( ABC ) A、信息内容 B、载体材料 C、信息符号 D、纸、光盘

2、下列各项哪些属于文献( ABC ) A、图书、期刊 B、光盘、磁盘 C、光盘数据库 D、纸张

3、期刊论文的外部特征有( ABCD ) A、文献题目 B、著者 C、文献出处 D、主题词

4、图书的外部特征有( ABCD ) A、分类号 B、著者 C、书名 D、出版社

5、检索词包括规范化词和非规范化词,下列选项中属于规范化词的有( A,B,D )。

A、叙词 B、标题词 C、关键词 D、主题词

6、著者(责任者)途径主要是通过( AB

)进行检索。

A、著者索引 B、专利权人索引 C、主题索引 D、号码索引

7、以文献的外部特征为检索途径的有( BCD

A、主题途径 B、分类途径 C、题名途径 D、责任者途径

8、信息检索按其检索手段划分,可以分成( AC ) A、计算机检索 B、文献检索 C、手工检索 D、全文检索

9、世界三大农业数据库是指( ABD ) A、CABI B、AGRIS C、EBSCO D、AGICOLA

10、印刷型检索工具常用的三种途径是( ABD )

A、著者途径 B、分类途径 C、主题途径 D、刊名途径

三、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1、信息是事物 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 反映,也是物质的一种普遍属性。

2、文献是指记录有 知识 的 一切载体 。

3、文献按其加工深度不同可以划分为 零次文献 、一次文献 、二次文献 和 三次文献 。

4、信息资源按其载体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传统 信息资源和 电子 信息资源。

5、连续出版物的主要类型有 期刊 、报纸 和 年鉴 三种。

6、与

标准有关的一切文献都称为标准文献。

7、数据库的主要部分是一系列的 记录 所组成的文档,每条记录又由不同的 字段 组成。

8、每一条记录是由三种类型的字段组成,即 检索系统存取号 、基本索引字段和 辅助索引字段 。

9、信息检索常用的方法有: 直接法 、追溯法 和 循环法 。

10、访问Web服务器时激活的第一个超文本页面称为 主页 。

11、搜索引擎有 简单 查询和 高级 查询两种检索方式。

12、在计算机信息检索中,用于组配检索词和限定检索范围的布尔逻辑运算符包括: and 、or 和 not 三种。

13、按构成原理划分,信息检索语言可以分为表述文献 外部特征 的语言和表述文献内容特征的语言2大类。

14、所需信息被检出程度的信息量指标为 查全率 。

15、文献查准率是于查询相关的结果占全部查获文献的百分比

四、判断题(用√表示正确,用×表示错误。10分,每题1分)

1、从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到三次文献,是文献从无序到有序、从无组织到系统化的过程。( 错 )

2、从文献检索的角度来看,一次文献是检索对象,二次文献是检索手段。(对 )

3、题录、目录属于一次文献;期刊论文属于二次文献。(错 )

4、综述和百科全书属于二次文献。( 错 )

5、在众多的信息源中,期刊是最重要的信息源。( 错 )

6、核心期刊是指经常使用的期刊。( 错 )

7、关键词和主题词都是表征文献实质性内容的词汇,前者是经过词表规范的,后者是未经词表规范的自由词。( 错 )

8、《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由分类号(代码)和类名来揭示信息的主题概念。(错 )

9、题录型的检索工具,其著录项目包括题目、作者、文献出处、文摘。( 错 )

10、一项发明创造要获得专利权必须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对 )

五、简答题(20分,每题5分)

1、文献的构成要素及功能

2、核心期刊的主要特点

3、我国文献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4、信息检索的基本程序 答:

1、文献的构成要素及功能

文献的构成要素是:信息内容、载体材料、信息符号和记录方式。 文献的功能如下

1.文献是记录人类知识的重要手段。2.文献是人类认识、改造客观界的重要资源。3.文献是人类进行科学交流、获取情报、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4。文献是科学研究的结晶,发表科学文献是研工作中的一种激励因素。5.文献是衡量某一学科、某一组织,某一国家和世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2、核心期刊的主要特点

从核心期刊的定义中可以归纳出三大特点:

(1)学科性:核心期刊通货是持指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期刊,即学术性期刊,很少包括通俗性、科普性期刊,此外,核心期刊还有着明确的学科范围,即是哪学科或专业的核心期刊,尽管有的期刊可以是几个学科的“核心期刊”。

(2)集中性:核心期刊可以集中反映期列文献信息,而且可以定量地反映这种集中的程度。 (3)代表性:核心期刊代表了某学科或专业当时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因此,其数量也是少量的。

3、我国文献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我国文献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是由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并行子系统构成。 A、图书馆系统(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图书馆) B、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及其系统 C、专利文献系统

D、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馆系统 E、档案系统

4、信息检索的基本程序 ①分析课题 ②选择检索工具 ③确定检索途径 ④选择检索方法 ⑤查找信息 ⑥获取信息

推荐第8篇:《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教学反思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教学反思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教学反思

这次综合性学习是学生一次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主要是通过了解信息的传播途径及其发展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能力。

这次活动设计了前期准备、过程指导、汇报评价三个环节组织和学习。使学生在这次活动中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收获。分一下几个环节组织教学:首先优化教学过程。要让学生体会到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和影响。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互学习,进行合作学习、进行探究学习,在整个活动中立足于学生自己进行实践操作活动,增加了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提高。第二全面提高学习能力。语文新课标中明确了要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综合性活动可通过让学生分组分专题上网收集资料,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先通过阅读范文、互相交流,其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选择呈现方式,最后选择小组进行交流,并评出最佳资料汇报奖。第三尽力体现语文特点。本堂课的重要的教学目标:学习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格式;要把搜集来的信息准确清晰地呈现给大家,还要考虑用怎样的一种形式来表达更有效。在进行汇报展示时,学生在课堂上所呈现的研究报告内容丰富,形式有创新。第四转变课堂师生角色。在这堂课中,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传授者,老师有时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有时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有时甚至是一个倾听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而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公,整堂课都是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在教学中通过教学实践,尽量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为多样主动,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

在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并学写研究报告的教学中,在这之前的学情分析不够,活动之前的铺垫做的不扎实,过程指导不够细致,过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导致一部分学生的调查研究流于形式,不过踏实。通过反思,找原因,我觉得对于开始接触这种调查研究活动的孩子,首先围绕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又与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带领同学们从各种不同途径,来获取信息,最后指导如何将其写成研究报告。

在本次综合性学习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灵活性得到提高。基本达到本次活动的目地。

推荐第9篇:《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教学设计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利用信息进行研究的方法。

2.初步学会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3.认识5个生字。 活动课时安排:

一课时:两则阅读材料(了解研究方法的问题)

活动过程

一、自读两篇阅读材料,说说你从中了解了些什么?

二、读报告,了解研究方法。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跟以往的课文完全不同的一则阅读材料,自己读一读,看看研究报告有什么独特之处?(找出形式上或内容上的独特如:文章中包含了表格、语言比较简练、条理性很强等)

2)师小结:研究报告有很强的科学性,不能像其他文章一样进行想象、夸张等,它必须是真实、准确的。

3)我们该怎样进行调查研究呢?自己再默读材料1,看看小作者的研究过程能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师相机板书:研究的方法──收听天气预报(收集信息)列成表格(整理信息)向专家请教(分析信息)

4)看看作者整理的信息,说说他包括了那些方面,对你有什么启示? 5)研究的内容不同,研究的方法也就各异。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二则阅读材料,找找调查研究的方法。(师在收集信息下板书:查阅书籍、报刊,走访有关部门,向别人咨询,上网)

6)将两个表格进行比较,看看它们的异同,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三、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值得研究的事情,如果让你确定一个内容进行研究,你准备研究什么?和小组同学交流,说说你选择这个研究内容的理由。

四、布置作业:想想你准备采用哪些方法进行研究,把你的想法和家长交流

1 / 5

交流,请他们给你提提意见。

二课时:阅读两篇材料(学习研究报告的写法)

一、我们大家已经对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怎样把研究的成果写成一则报告呢?这节课,我们继续阅读两篇材料,学习研究报告的写法。

二、从两篇材料中自选一篇感兴趣的读一读。看看报告中写了哪些内容,是怎样安排写作顺序的?小组交流。

三、指名汇报阅读第一篇材料的收获。(师相机板书:调查研究的原因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研究的结论应对办法)

四、指名汇报阅读第二篇材料的收获。(师相机板书:问题的提出调查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的整理结论)

五、比较两种写法的长处和短处,想想自己研究的内容适合哪一种写法。(建议一个小组确定一个研究内容,由组长组织进行分工合作)

六、师小结:从阅读材料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了解作者研究的过程、方法以及研究的结果,都是因为作者有条有理,准确简练地写出了研究报告。

七、布置作业:小组内同学分工合作,分头围绕主题收集整理资料,下一次在小组内汇总再进行进一步整理、取舍,为撰写报告做准备。

第一课时搜集信息

一、我们了解了怎样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大家都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确定了研究报告的主题。现在各组根据你们选择的主题,拟订一个简单的计划。

1.明确计划内容:要讨论清楚需要搜集什么资料和到哪儿去搜集资料。 2.搜集的资料应当和研究课题有关,尽可能多一些和全面一些,正面的反面的都要。

3.介绍搜集资料的方法:可以自己调查、访问、记录,可以从有关的书籍报刊上摘录,还可以利用网络搜索。

多媒体出示:

搜集资料的方法优点不足适用范围

自己观察、记录第一手资料,真实费时多可以直接观察的对象 调查、访问比较真实可信工作量大小范围调查

从书籍报刊上摘录材料集中,信息较多寻找费时需要较多资料时

2 / 5

利用网络搜索速度快,信息量大需要设备需要大量资料时

二、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去搜集信息。

提供建议:小组内的同学分好工,每人负责搜集某一方面的资料,或根据自身优势,每人负责从某一种渠道搜集资料。允许学生请家长或其他人帮助去搜集资料。

第二课时整理信息

一、各组分别汇集所搜集的资料。

二、浏览和筛选材料。筛选的标准是:

①是否与研究的课题有关。有关的保留,无关的删除。 ②这个资料已有还是未有。未有的留下,已有的删去。

③要注意资料中是否与自己有不同的看法,要把不同的观点保留下来。

三、整理筛选后的材料。

第三课时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一、出示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要求。1.问题明确。 2.方法恰当。

3.资料比较充足并有合理的分析。

4.结论清楚(有的还不清楚可以写明准备继续探讨什么)。

二、怎样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是一种应用文,有约定俗成的格式。研究报告的一般格式是: 1.标题。研究报告的标题常常直接采用研究课题的名称,这样,显得精确、明了,使别人能对所研究的问题一目了然。

标题下是署名。一般应写明研究人员所在的单位,如,××学校××班。 2.前言。报告的第一部分,常常以前言的形式简要地

说明下列内容:(1)课题提出的缘由;(2)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3)该项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有人直接以“问题的提出”作为这部分的标题。

3.研究方法。介绍研究是怎样进行的,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的选取、研究的方面、资料的搜集和处理等。

3 / 5

4.结果。这一部分将研究结果作为客观事实呈现给读者。主要包括对资料加工分析和由分析得出的结论。

三、小组成员讨论,由一个同学执笔,然后集体讨论修改。

第四课时

活动内容:

1.交流简单的研究报答。 2.评价本次综合性学习成果。 活动过程

一、引入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世界里,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通过前面的活动,我们感受到了信息传递方式的快速发展,信息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学会了搜集和处理信息并能利用获得的信息,会写简单的研究工作报答了。今天,我们就来开一个汇报会,把你们在本次活动中的成果尽量展示出来吧!

二、汇报撰写的研究报答。

1.小组内成员交流本组撰写的研究报答。 2.在全班交流,汇报。

①小组内派一名同学对本组的研究作简单的汇报。 ②组内其他同学对汇报进行补充或发表不同的意见。 ③听众提出疑问,请汇报人或组内其他同学解答。 ④听众对汇报作评价。

3.师小结:各个小组撰写的研究报答格式正确,提出的问题恰当,研究方法各式各样,结论客观、正确,是比较规范的研究报答,真不错!

三、评价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本次活动采用型成长启示,即把活动各阶段的资料纳入成长记录。) 1.本组成果再次清查收录的材料: 活动计划: 活动记录: 搜集到的资料:

4 / 5

小组的研究报告: 活动掠影: „„

2.本组成员对这次综合性学习进行自我评价。 3.师进行评价。 注

评价采用星级评价 优:★★★★★ 良:★★★★ 中:★★★ 及格:★★

四、提出要求: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注意搜集信息,不断提高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1.经常浏览报纸、杂志、书籍,关注感兴趣的信息随时保存有价值的信息,尝试建立自己的信息库,如:剪报酬、资料本,并进行归类、整理,以便以后查找。

2.经常和别人进行信息交流,并养成在学习和生活中留心信息运用信息的习惯。

5 / 5

推荐第10篇:《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教学设计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乐安三小 欧芸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性活动,帮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激发学生利用信息进行研究的兴趣。

2、确定自己研究的话题并拟定研究计划,为后期的工作打下基础。【教学重点】

确定自己研究的话题并拟定研究计划,为后期的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 【教法与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聊一聊你最近获得了哪些信息?分别是从什么途径获得的?

2、揭题: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注意搜集信息,并利用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就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想要探究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速读活动建议,归纳出写研究报告的步骤

三、阅读材料,提炼写法

1、快速浏览阅读材料2,思考:研究报告由哪几部分组成?

2、默读阅读材料1,思考:两份研究报告在写法上的异同。

四、选题指导

1、师出示几个选题,并指导学生选择。

2、小结选题的技巧

五、自主择题

1、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想好后用铅笔写在125页下边的空白处。

2、小组交流所选问题,并说说理由。评出最好的、最可行的研究问题,进行小组研究。

3、集体交流。

六、方法指导

1、确定调查研究的问题之后,我们要搜集有关这个问题的信息。

2、在搜集、整理信息时,列表格是一种比较常见措施。看书126页,这是一份记录表。看书128页,这是一份整理表。研究问题不同,表格形式有所不同。这些表格既便于我们记录信息,又便于我们整理信息,

3、结合自己所选问题自己设计调查及整理信息表格。

4、展示学生的调查表

七、布置作业

结合自己所选的研究问题,小组合作或个人独立搜集并整理有关信息。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板书设计: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感兴趣

定主题 有价值

可行性强

上网

搜资料 访问 (或问卷调查)

查阅书籍……

第11篇:信息组织与利用论文

信息工程学院信息组织与利用课程论文

新疆农业信息化发展动态

摘要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最先进的生产力。新疆也在这种趋势下制定了以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发展的战略。本文从新疆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分析找到新疆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问题,对新疆农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字 农业信息化 农业资源 管理信息化 生产资料

1农业信息化

现今,众多的学者认同农业信息化就是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即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市场、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过程。细分来说: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包括:

一、农业资源和环境信息化。中国地大物博,南北的地理环境、农业资源差异巨大。这就需要我们依靠农业信息化加以及时而正确掌握其的变化规律,促农生产。

二、农业生产和管理信息化。在全国建立起以计算机联网为基础的农业信息网络,是农业实现全面信息化的重中之重。

三、农业生产要素及农产品市场信息化。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改革和开放,农业、农产品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通过国家农业政策的引导,帮助和支持中国农民保护和占有国内外市场份额,保证我国农民获得稳定、持久的农业经济收益,进而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1.1 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新疆在研究区内外农村信息化成功典型的基础上,加大了全疆范围内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力度,逐步完善了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涉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得到加强,农牧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市场供求等信息,以及农民生活的各类信息初具规模,在许多地区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生产生活中的各类信息。同时积极推进农村信息网络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大胆积极地探索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提高了政府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的支持力度,有力地促进了信息技术在农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和涉农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农业信息化服务模式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1)服务站模式。(2)农民之家模式。(3)协会模式。农业部组织建设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基本建立了市场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制度,并组织市场联网,新疆实现了与我国农业信息网及各地农业网络的联网运行。信息

网已成为信息集散中心和商务活动中心。基层的农业信息中心,通过网络,对外推荐农副产品,对内反馈有关产业政策态势和搜集到的市场行情、价格信息,下载信息并通过信息刊物及时传递给农民,对农民和涉农企业提供初步的产业指导和市场预测。目前新疆以企业化方式结合建设农产品贸易网站,探索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农产品信息发布系统和物流系统。新疆也可以通过农业信息网等电子网络为依托,组织涉农企业、企业大户上网发布供求营销信息,在逐步推进实现农产品产、供、销的电子网络化进程,为农民增收,促进农产品销售流通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 农业资源与环境信息化

新疆有着丰富的农业后备资源和矿产资源,具有光、热、水、土的特殊组合,利于形成独具新疆特色的农业。但生态系统十分脆弱,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态系统所承载的压力日益增加,生态危机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十分突出。

从新疆农业发展的状况,可以看出目前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生态退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人口负荷制约性大,智力资源差,城乡人口结构不合理。深居内陆,经济区位差,技术落后。这些问题对于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需要我们必须立足新疆实际情况,针对当前农业发展的限制和不足,以切实提高农民收入为根本,从根本上促进新疆农村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全面实现新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并落实有关法规政策,加强农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合理配置资源,发展生态农业。(2)认清区域资源的特点,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农业资源的优劣决定着区域发展的方向、模式与前景。所以,新疆各级地方政府需要深入分析、认识区域资源的特点,坚持资源比较优势原则,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即特色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等,开发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名优特产品。(3)改变传统落后的灌溉方式,大力发展集水型生态农业现代化的农业应该是高效的生态农业,将传统业的优势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所以,集水型生态农业是新疆广大农户提高土地生产力,建立稳定、健康、持续的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必将推动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4)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新疆农村是人口自然增率较高和人口比重较大的地区,因此农村是人口控制的重点。(5)加强科技创新,普及可持续发展意识以科技创新为切实增加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与科技投入,示范推广,有力支撑新疆农业发展。新疆农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全社会参与。

3 农业生产与管理信息化

3.1农业网站的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日趋成熟,互联网作为高效率的信息库和信息交换中心,正在并将继续改变世界经贸方式和手段。近年来,随着新疆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新疆农业网站也有了长足发展, 但是与新疆农业发展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与内地省份的农业网站相比,规模较小、效益不突出、特色不明显、针对性不强。

3.2 农业网站的构成

(1)政府网。主要由政府、自治区农业厅及农口部门主办的政府网站,一般主要发布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农业政策措施、农业技术等,新闻性较强,内容更新比较及时,而且网站制作比较精良,综合信息较多。(2)企业网站。这类网站主要由涉农企业建立的以盈利为目的的宣传推销网站,一般围绕企业的经营,以提供特色产品、农贸、商务信息等,信息面相对较窄,但这类网站针对性强,对市场敏感度高,网站较有活力。(3)科教媒体网站。主要以区、地州农业教育、科研单位主办,这类网站以提供农业教育、科技文献信息、学术文为主体。(4)行业类网站。以提供行业动态、行业标准、提供交流融资平台、开办专家论坛为主体的社团、协会网。 网站上信息资源针对性强,专业水平高。

3.3 网站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总量缺乏,规模和影响力不高。新疆农业网站数量建设明显滞后, 部分网站规模较小,有些仅仅是几张网页。(2)网站体系还不够健全。目前,新疆农业信息服务网站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地州一级已建立起农业网站,但是还有超过一半的县级农业部门未建立农业信息网站,区、地、县、乡(镇)四级网络还未实现全线贯通。(3)信息资源分散。目前,新疆在乡镇、村、农业合作组织、协会等基层建立信息服务站点,但是关联性较差,信息流通和共享还未完全建立。由于大量的社会信息服务资源被分割、封锁,造成网站信息内容少,许多信息浅尝辄止, 信息缺乏针对性、权威性及准确性。(4)信息内容重复多,时效性不高。目前,新疆农业网站的信息资源,以政策法规和为领导机关服务的信息较多,指导经营者生产营销、真正适用于层的信息少;转载信息较多,原创信息开发不足;时效性强的信息少针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系统指导信息比较缺乏。(5)网站结构单一,特色网站少。综合性网站多、政府网站多,有针对性,能直接带动本地产业发展的专业网站、县级以下网站数量少,且网站界面模式化,特色不明显,网站页面结构雷同,导致网站观赏性差,对农户的吸引力不强,用户

得不到有效的信息,重复访问率和页面点击率低。

4 农业生产要素及农产品市场信息化

4.1 生产要素

土地、劳动、资金等农业生产要素对新疆农业经济增长均有正向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伴随各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新疆农业经济与各要素均呈现长期稳定的均衡增长趋势。从长期来看,新疆农业增长主要是依靠劳动力和耕地面积等传统因素。农业土地,尤其是耕地是新疆农业经济增长的基础,耕地面积的扩大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而农业经济增长又会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尤其是耕地面积的增加。随着新疆农业经济的不断增长,会吸引更多的劳动力,特别是内地农村劳动力来疆从事农业生产。农村固定资产的持续投入,尤其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建设等投资力度的加大有利于加快农业经济的增长, 这更加充分地印证了新疆农业经济增长的投资拉动效应。

4.2 农产品市场化

近几年来,新疆在研究区内外农村信息化成功典型的基础上,加大了全疆范围内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力度,逐步完善了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涉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得到加强,农牧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市场供求等信息,以及农民生活的各类信息初具规模,在许多地区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生产生活中的各类信息。同时积极推进农村信息网络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大胆积极地探索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提高了政府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的支持力度,有力地促进了信息技术在农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和涉农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农业部组织建设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基本建立了市场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制度,并组织市场联网,新疆实现了与我国农业信息网及各地农业网络的联网运行。信息网已成为信息集散中心和商务活动中心。基层的农业信息中心,通过网络,对外推荐农副产品,对内反馈有关产业政策态势和搜集到的市行情、价格信息,下载信息并通过信息刊物及时传递给农民,对农民和涉农企业提供初步的产业指导和市场预测。目前新疆以企业化方式结合建设农产品贸易网站,探索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农产品信息发布系统和物流系统。新疆也可以通过农业信息网等电子网络为依托,组织涉农企业、企业大户上网发布供求营销信息,在逐步推进实现农产品产、供、销的电子网络化进程,为农民增收,促进农产销 售流挥了较大的作用,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总 结

农业信息化在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缩小和消除“数字鸿沟”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信息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不断加快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步伐,实现信息高技术平民化,为新疆各级农业部门落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李飞鹏,蔺彩霞.新疆农业网站现状及对策[J].新疆农业科技,2013年01期.

【2】徐晓鹏.新疆农业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新疆农垦经济,2012年11期.

【3】陈章全.绿色新疆 品质农业——农业市场化促进新疆农业跨越式发展[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3年20期.

【4】段强华,周耀治,师庆东,于法稳,吴得意.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以新疆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41期.

【5】李扬.论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J].科技论坛,2013年14期.

【6】罗芳,黄燕.新疆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生产要素的相关性分析[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7】宋庆平,王琼,张君.兵团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农垦,2013年08期.

【8】黄训芳,段培.新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探讨[Z].

【9】刘利永,李道亮.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指数测度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年11期.

【10】曹晗,黄世英.信息化在农业企业经营发展中的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09期.

第12篇:信息检索与利用复习题

一、A 型题(单项选择题:每一个题目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 1.关于信息检索工具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型题) A.用以报道、存储、查询知识信息的一切工具和设备。 B.也称检索系统。

C.数据库可认为是一种信息检索工具。

D.目前最常用的检索工具是卡片式检索工具。 2.循证医学实践的三要素不包括:( A 型题)

A.医生 B.证据 C.患者 D.医院

3.循证医学实践的基本步骤不包括:( A 型题) A.提出问题 B.查找证据 C.诊断疾病 D.应用证据

4.关于循证医学证据的可靠性,下列哪一种可靠性最高:( A 型题) A.Systematic Review B.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Case Report D.Case Serials Report without a controlled group

二、B 型题(若干个题目共用一批选项;先列出选项,后列出题目) A.款目词与主题词的关系 B.主题词与主题词的关系 C.主题词与副主题词的关系 D.关键词与关键词的关系

5.在 MeSH 参照系统中,用 See 表示:( B 型题)

6.在 MeSH 参照系统中,用 Consider also 表示:( B 型题)

7.在 MeSH 参照系统中,用 See related 表示:( B 型题)

A.题名途径 B.著者途径 C.分类途径 D.主题途径

8.以作者单位为检索标识属于:( B 型题)

9.以主题词为检索标识属于:( B 型题) 10.以关键词为检索标识属于:( B 型题) 11 以文章篇名为检索标识属于:( B 型题)

A.中文标题 B.文摘 C.关键词 D.主题词 E. 作者 F.刊名 G.特征词

H.上述 A-F 项

12.在 CBM 数据库中,关键词检索的检索字段是:( B 型题)

13.在 CBM 数据库中,主题词检索的检索字段是:( B 型题) 14.在 CBM 数据库中,缺省字段检索的检索字段是:( B 型题)

三、C 型题(先给出题目,答案如下: A, B, C=A+B, D= 非 A 非 B )

15.情报属于:( C 型题)

A.被激活的知识

B.产生效用的信息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16.文献属于:( C 型题)

A.正式信息源

B.非正式信息源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17.非正式信息源包括:( C 型题)

A.实物信息源

B.口头信息源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18.在 PubMed 数据库中,使用 Preview/Index 键,可以预览:( C 型题)

A.检出文献篇数

B.文献摘要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四、E 型题(选择题,每个题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其中 A=1+2+3, B=1+3, C=2+4, D=4, E=1+2+3+4 )

19.In term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an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is able to ( E 型题) ( 1 ) determine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the information needed and acce needed information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 2 ) evaluate information and its sources critically and incorporate selected information into his or her knowledge base and value system.( 3 ) use information effectively to accomplish a specific purpose individually or as a member of a group.( 4 ) understand many of the economic, legal, and social iues surrounding the use of information and acce and use information ethically and legally.

20.下列关于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E 型题)

( 1 )信息可分为自然信息、生物信息、机器信息和社会信息。 ( 2 )信息是客观存在的。

( 3 )信息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可被人们感知和认识。 ( 4 )信息可以口头、书面、信息技术等方式进行传递。

21.知识是:( E 型题)

( 1 )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 2 )理论化、系统化的信息。

( 3 )有两类,一类是专业知识;另一类是寻找知识的知识。 ( 4 )被激活的信息。

22.关于情报,以下说法是正确的:( E 型题)

( 1 )情报属于知识的一部分。 ( 2 )情报的唯一来源是文献。

( 3 )情报具有知识性、传递性和效用性。 ( 4 )情报的本质表现在它的专业性。

23.关于文献,以下说法是正确的:( E 型题) ( 1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 2 )文献内容是知识。

( 3 )文献的载体有纸张、光盘、U 盘等。 ( 4 )记录科技知识的文献叫做科技文献。

24.关于期刊的描述,正确的是:( E 型题)

( 1 )它的英文术语是 journal 或者 periodical.( 2 )一般采用统一名称(刊名)。 ( 3 )定期或不定期出版。 ( 4 )有连续的卷、期号。

25.关于一次文献的描述,正确的是:( E 型题)

( 1 )它的英文术语是 primary literature.( 2 )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工作或研究成果写成的文章。 ( 3 )其特点是内容有创新性。 ( 4 )综述是一次文献的一种。

26.关于信息检索语言的说法,正确的是:( E 型题)

( 1 )信息检索语言是人工语言。

( 2 )题名、作者、出处属于外表特征检索语言。 ( 3 )主题词、关键词属于内容特征检索语言。 ( 4 )关键词属于规范化检索语言。

27.关于主题词的说法,正确的是:( E 型题) ( 1 )主题词有时也叫做款目词。

( 2 )经过严格规范的名词术语或词组。

( 3 )主题词与副主题词是严格的一对一配对。

( 4 )表达同一个概念可以有多个同义词、近义词,但只能有一个主题词。

28.关于 MeSH 的描述,正确的是:( E 型题)

( 1 )由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制的规范化的动态性叙词表。 ( 2 ) MeSH 表中的 decriptor( 叙词 ) 也叫主题词。 ( 3 ) MeSH 表中的主题词定期更新。 ( 4 ) MeSH 表中的主题词被用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

29.关于副主题词的描述,正确的是:( E 型题)

( 1 )它对应的英文是 subheading 或者 qualifier.( 2 )副主题词没有独立检索意义。

( 3 )使用副主题词的目的是提高对文献主题标引及检索的专指度。 ( 4 )目前有 83 个副主题词。

30.分析信息特点从以下方面考虑:( E 型题)

( 1 )信息的类型 ( 2 )出版年代 ( 3 )语种 ( 4 )出版类型

31.当检出的文献量过多,其中一部分文献并非真正需要时,可以尝试以下方法缩小检索范围:( E 型题)

( 1 )增加用 AND 连接的检索词。 ( 2 )减少用 OR 连接的检索词。 ( 3 )选用下位主题词检索。 ( 4 )增加副主题词来检索。

32.关于数据库的描述,正确的是:( E 型题)

( 1 )数据库是指相互关联的数据在计算机外存储器上有序的集合。 ( 2 )数据库的字段是用来描述文献特征的数据项,比如“标题”、“主题词”。

( 3 )数据库的记录由若干字段组成,每条记录都描述原始信息的外表和内容特征。 ( 4 )数据库的文档是一部分记录的集合。

33.有关布尔逻辑检索的描述,正确的是:( E 型题)

( 1 )布尔逻辑符包括 AND, OR, NOT.( 2 )增加由 AND 连接的检索词,检索范围将缩小。 ( 3 )增加由 NOT 连接的检索词,检索范围将缩小。

( 4 )在含有不同逻辑算符的复杂组配中,逻辑运算的先后顺序是 ( ) >NOT >AND >OR.

34.有关计算机检索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 E 型题)

( 1 )在有些数据库(如: PubMed )中, China[ti] 表示要检索标题含有 China 的文章。 ( 2 ) AU=Smith J 表示要检索作者为 Smith J 的文章。 ( 3 )在 CBM 数据库中,“中文标题:青?素”的检索式可能检索出关于青霉素或青蒿素的文章。

( 4 )用”蛋白质作用”进行检索,检索系统会把双引号里面的“蛋白质作用”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35.在 CBM 数据库中,限定检索所限定的内容有:( E 型题) ( 1 )文献出版年代。 ( 2 )文献的类型。

( 3 )研究对象的年龄组。 ( 4 )研究对象的性别。

36.关于 PubMed 的描述,正确的是:( E 型题)

( 1 )由美国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创办。

( 2 )文献来源有 4 个,分别是 MEDLINE, PreMEDLINE, Publisher Supplied Citation, PubMed-OLDMEDLINE.( 3 )通过互联网向全球用户开放。 ( 4 )所有文献都是免费的。

37.在 PubMed 主页检索提问框中键入检索词,系统将以下部分进行检索:( E 型题)

( 1 ) MeSH 转换表 (MeSH Translation Table) ( 2 )刊名转换表 (Journal Translation Table) ( 3 )短语表 (Phrase List) ( 4 )著者索引 (Author Index)

38.关于综述的格式包括:( E 型题)

( 1 )题目 ( 2 )作者 ( 3 )关键词 ( 4 )参考文献

简答题:

1.什么是信息素质/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

2.什么是信息?知识?情报?文献?请举例说明。请用图表示这四者的关系。 3.什么叫检索?举例说明检索的三种类型。

4.什么是检索语言?请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检索语言。关键词与主题词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5.什么叫MeSH?Entry Term? Structure Tree? 举例说明什么是主题词和副主题词。

6.检索提问式(检索式)=检索词+检索符,如在“巨噬细胞 AND 结核病”中,检索词是巨噬细胞、结核病,检索符是AND。请举例说明布尔逻辑符(AND, OR, NOT)的用法、截词符(*, ?, %)的用法、强制检索符(\" \")的用法、精确检索的用法以及模糊检索的用法。

7.试述四大中文数据库的收录范围(如,哪个数据库有硕博论文?哪个库有中华牌期刊文献......)、特色功能(如,哪个数据库可查到被引用次数?哪个库可以用医学主题词检索......)。注:我们说的四大数据库是:中国知网www.daodoc.com/.9.何谓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包括哪些要素?实践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有哪五步?举例说明循证医学证据的类型和分级。在哪些数据库可以查到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Cochrane Review)和荟萃分析(Meta Analysis)的文献?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有何异同?

10.一般来说,医学文献的摘要有四部分组成,请举例说明。11.举例说明参考文献的格式。

12.医学综述(传统的叙述性综述)有哪几部分组成?

第13篇:信息检索与利用论文

信息检索与利用论文

院:机械与电子学院

业:机械电子工程

级: 093152

名:

号:

指导教师:

2012年

04 月

15 日

摘要

自从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问世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机械制造技术等各相关领域的发展,数控技术已成为现代先进制造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技术。它在加工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目录

一.课题分析…………………………………………………………………………1

二.选择检索工具和数据库…………………………………………………………1

三.确定检索途径……………………………………………………………………1

四.确定检索词………………………………………………………………………1

五.检索界面及结果…………………………………………………………………1 1.学位论文………………………………………………………………………1 2.期刊论文………………………………………………………………………3 3.外文论文………………………………………………………………………4 4.图书……………………………………………………………………………5

六.正文………………………………………………………………………………7

七.结束语……………………………………………………………………………9

八.致谢………………………………………………………………………… …10

九.参考文献……………………………………………………………… ………11

课题:数控技术的应用

一.课题分析:

该课题的学科分类主要属于机械类,可以查找最近十年的文献;主要属于文献类检索,信息类型涉及图书,期刊论文,学术论文,外文论文等文献类型 。 二.选择检索工具和数据库

中国知网CNKI(www.daodoc.com) 三.确定检索途径

关键词检索 四.确定检索词

数控技术: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应用:application 数控技术的应用:The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五.检索界面及结果

1学位论文:

4

5 2.期刊论文: 原文:

6 3.外文论文:

7 4.图书:

六.正文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装备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数控技术及装备是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和尖端工业的使能技术和最基本的装备。马克思曾经说过“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制造技术和装备就是人类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而数控技术又是当今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最核心的技术。因此,专家们预言: 机械制造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

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物质手段;是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物质;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当今世界各国制造业广泛采用数控技术,以提高制造能力和水平,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重要途径。此外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还将数控技术及数控装备列为国家的战略物资,不仅采取重大措施来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而且在“高精尖”数控关键技术和装备方面对我国实行封锁和限制政策。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的具体需求,设计制造“高、精、尖”重大数控装备,打破国外封锁,掌握数控装备关键技术,创出中国数控机床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是全面提升我国基础制造装备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早期的数控系统采用穿孔纸带传送加工程序,由专用数控装置读入加工代码、进行识别、储存和计算,输出相应的指令脉冲以驱动伺服系统。70年代中期小型计算机出现。由于其较低的价格,高超的数据处理和输入输出功能,使它迅速应用到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中,出现所谓计算机数控(CNC)和直接数控(DNC)系统。九十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通用计算机从8位机,已发展到奔腾时代。其速度和功能已比当年的8位机快了几百倍。使得在通用微机上以软件方式可以实现各种数控功能,数控技术发生了深刻变化。PC机上的丰富软件资源、友好的人机界面,是其它数控系统所无法比拟的。基于微机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已成为世界数控技术的发展潮流,以PC机为平台的数控技术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数控机床朝著高性能、高精度、高速度、高柔性化和模块化方向发展。但最主要的发展趋势就是采用“PC+运动控制器”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它不仅具有信息处理能力强、开放程度高、运动轨迹控制精确、通用性好等特点,而且还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现有加工制造的精度、柔性和应付市场需求的能力。美国将其称为新一代的工业控制器,日本称其将带来第三次工业革命。

纵观目前我国的数控市场,我国数控产品在性能、外观、可靠性方面与国外产品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国外企业有雄厚的资金,加上外国企业为占领中国市场,对我国能够生产的数控系统压价销售,而对我国未能生产的数控系统,不仅高价而且附加许多限制。在国外数控企业采用技术封锁和低价倾销的双重策略下,中国数控产业经历了坎坷的历程,我国曾花巨资引进西门子和FANUC的技术,并希望在此基础上吸收消化,开发我国自己的数控技术。如北京密云所引进了FANUC的数控系统,可是,FANUC卖给我们的都是即将过时的落后技术。我国引进后,尚未来得及吸收消化和批量生产,FANUC即宣布停止生产该系统的生产,并将性能价格比更好、质量更高、体积更小的数控系统推向中国市场。这种总是跟在别人后面走的做法,必然受人制约,永远落在后面。中国数控出路何在?

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基于微机的开放式数控是数控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传统数控技术方面,我国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开放式数控为我国数控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加强和重点扶持开放性数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我国的数控产业才有发展壮大可能,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七.结束语

信息检索,在很多同学看起来也许是一个没有什么用的课程,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虽然只有短短的那么几次课但是这已经足够了,课程中一些查找资料的方法我相信他将会为我们以后在生活中查找一些我们所需的资料提供很大的方便,提供很大的帮助。

八.致谢

感谢我的老师,你幽默风趣的教学,给课堂带来无尽的欢笑,你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你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期间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是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九.参考文献

1.毕承恩,丁乃建,现代数控机床.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2.廖效果.数字控制机床.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3.刘又武.数字控制机床.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4.李文忠.数控机床原理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5.关美华.数控技术—原理及现代控制系统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6.胡占齐,董长双,常兴.数控技术.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7.张宝林.数控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8.王永章等主编.数控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9.王爱玲,沈兴全.现代数控编程技术及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10. 14

第14篇:《信息检索与利用》总汇

《信息检索与利用》总汇

摘要:信息检索与利用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国外学者通常将其列人学习技能的范畴之中,将它作为一种方法学学科来对待,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检索能力的提高是通过对信息资料的检索方法与技能的掌握,举一反三训练,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关键词:信息检索、方法、利用、功能、体会

以前我在网上找资料基本上处于一种盲目的状态。在百度、天网等网站里输入关键词就行了,本学期上了信息检索课,我学习到了检索文献的一些知识,并且也由此及彼地把这些知识应用到信息的检索中,不单单是文献的检索。在学习阶段,通过上信息检索课我对信息检索的认识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首先我认识到了信息检索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我在做老师布置的题目的时候查资料是最认真的,因为要了解我做的课题,要写综述,我以为这样已经足够了,但是第一节课我就发现原来还有跟踪查询这回事,就是在你做课题的时候还要密切关注本领域的动态,这是我没想到的,这是第一个收获。 继续学习以后发现,信息检索的策略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原来误以为一个好的检索策略只能提高查准率,大不了我多看几篇文献,现在发现它还能提高你的查全率,而且对于你从较高层次上把握课题的研究方向、发展脉络是极有帮助的。这是第二个收获。

关于检索策略的体会我就不说了,同学们和我的体会有的差不多,有的给了我极大的帮助。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掌握一些基本的网上搜索技巧可以说是必需的。

基本搜索技巧

一、基本搜索技巧

1、使用逻辑词辅助查找

比较大的搜索引擎都支持使用逻辑词进行更复杂的搜索界定,常用的有:AND(和)、OR(或)、NOT(否)及NEAR(两个单词的靠近程度),恰当应用它们可以使搜索结果非常精确。另外,也可以使用括号将搜索词分别组合,如〔(新闻OR足球)AND米兰)NOT(“新闻”OR足球〕。

2、使用双引号进行精确查找

如果查找的是一个词组或多个汉字,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它们用双引号括起来,这样得到的结果最少、最精确。

3、有针对性地选择搜索引擎

用不同的搜索引擎进行查询得到的结果常常有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它们的设计目的和发展走向存在着许多不同,有的专用于USENET的搜索引擎,而有的则是针对邮递列表或IRC等的搜索引擎。使用时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

4、选择词组

一般说来在网页搜索引擎中,用词组搜索来缩小范围从而找到搜索结果是最好的办法。但是,运用词组搜索涉及到如何使用一个词组来表达某一具体问题。有时简单地输入一个问题作为词组就能奏效,然而简单明了地提问方法只对一部分搜索奏效。选择合适的词组对提高搜索效率是很重要的,实在找不出时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

二、对信息检索的应用

学习科技信息检索后的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范文。书本检索工具具有查阅方便的特点,但同时有时受出版时间的限制,往往不能反映最新的资料。期刊式检索工具能反映最新的资料,但由于篇幅的限制,又不能全面反映资料的历史内容。 查找学科方面的专题资料,首选的是专业性检索工具。因为它反映的是本学科领域内的文献,专指性强,能节省时间和精力。但同时,也要注意使用综合性的检索工具。因为综合性的检索工具能反映各个学科的内容,对于开拓知识面和视野具有极大的作用。

现代学科之间的渗透很多,查检综合性检索工具有时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尤其是国内的一些检索工具,往往采用分类进行编排,一些跨学科的文献往往分散在不同的类目中。因此,更要注意利用综合性检索工具。在检索中要注意将专题书目与综合性书目、专题索引与综合性索引、专业数据库与综合性数据库等配合起来使用。中文检索工具只能反映国内的研究成果,因此,要注意充分使用外文的检索工具,获得世界上最新的研究动态。只有了解国内外的研究动态,才能使论文具有较高的水平。如对书目的查找,除查找国内的《全国总书目》、《中国国家书目》外,同时还要查找美国的BIP、英国的BNP等书目,则能掌握世界范围的研究动态。

二、对科技信息检索的收获

信息检索是查找信息的方法和手段,它能使人们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迅速准确全面地查找所需信息。可以说信息检索对于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等各方面都是非常有用的。它可以充分发挥人类知识宝库的作用,有利于开发智力资源;信息检索可提高效率,节省科研人员的时间,减少人力或投资方面的费用;获取知识的捷径和终身

学习科技信息检索后的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范文。教育的基础知识的不断增长,正逐步加快原有知识的老化程度。有的专家认为,大学生一生所用的知识,知识百分之十左右是在学校学来得,而绝大部分要在工作中不断地获得;它帮助研究人员继承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避免重复研究或少走弯路。

在当今信息量极大、通信业极为发达的时代,掌握信息更加重要。对于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所做出的正确决策,经营者在经营方针上做出的正确抉择,商贸者在谈判中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等,只要能够及时准确、全面获取信息,他旧能够获取成功。生活在信息社会的人们掌握了信息检索技术并能够灵活运用,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胜,旧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的进步。面对以前的检索,才知道那即使是成功的,也不过是信息检索中的网络Inter检索的一小部分,对于现在则是小巫见大巫了。而何况那是一种完全部成功的网络检索,面对的是成万上千的数据,往往遭到我所需要的数据时,是经历了无数次的阅览及无数次错误信息的筛选,就最终找所需题目而言,那都是中辛酸的乐果而已!

对于现在的学习了信息检索的感受,是应该可想而知的了。尽管,我并没有学得很好,有很多的东西我都不懂,但我能从中感觉到许多的东西,那是自己需要长时间学习或是自己长时间都不好学的东西。然而最宠信地将我震动的是关于学校的图书馆的使用,明白了一点,图书馆的文化就是大学里文化的大部分,是最大于有别于高中学习的特点。

我明白的在深的便是关于信息检索的那种应有的气氛和氛围,素质。我很喜欢信息检索,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我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工具,还是一种很好的文化,素质,使自己应该具备的!

第15篇:信息检索与利用论文

查找专题信息之我见

专业

08级生物科学 学号

0850820008

姓名

刘艳

本学期我选修了信息检索与利用这门课,很荣幸能够选修这门课,因为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学会了如何利用网络这个无尽的资源库快速便捷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是一门让我受益匪浅的课程。

当今时代,被誉为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已各种各样的形式充斥在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更是其中提供信息的佼佼者。她的信息之广泛之于传统的工具书给了当今人们全然不同的体验,她让人们能更加快速便捷地接受到各种不同的信息,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方便。但网络中同时也充斥着很多的垃圾信息,需要人们经过删选才能为之所用,如果方法不正确的话,这样也同样会很费时费力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而且很多专业性很强的学术性的信息通过一般的途径都是需要付费的,这也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网络中的信息检索与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什么是信息检索呢?我通过百度搜索在“百度百科”可得到以下答案: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是指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的过程和技术。狭义的信息检索就是信息检索过程的后半部分,即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息查寻(Information Search 或Information Seek)。总的来说,信息检索就是用一定的方式找到用户所需要的信息(此处通过百度查询信息检索的定义也是一种方法)。那么该如何快速便捷的找到这些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呢?信息检索与利用这门课程也就是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就以如何获取我所学的的专业知识这个例子具体讲解改怎样利用信息检索。

例如我所学的专业是生物科学,我需要自己设计一个实验,实验的主题是如何保存苋菜中的红色素。对于这个实验,我们首先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即第一步是提取色素,第二步是设置不同的变量条件进行实验对照以获得最佳保存天然红色素的方法。这是一个发散型的实验,我们无法从课本上获取相关的知识设计实验,这就必须借助网络这个信息平台,以获得我们所需要的信息。首先,我们要知道如何进行实验的第一步,即如何提取红色素。我们平时习惯先用百度或者Google这些门户网站搜索。此处利用百度搜索的结果是 :提取方法:先将紫苋菜(也可用废弃的茎)洗净、切碎、捣烂,再用数层纱布包裹,挤压过滤,取其汁液。残渣可再加1/2重的水煮沸数分钟,再如上法挤压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煮沸约5分钟,过滤。滤液隔水加热浓缩成原来体积的1/4时,倾出上层液,放冷后加3-4倍的无水乙醇(酒精),静置24小时,下层的玫瑰红液体即是所提取的色素。对于一般的查找来说只要这样的结果基本上就能满足要求,但是实验方法这种要求比较专业的情况来说,我们往往会借助专业网站进行相关论文搜索,从相关论文中查找的对应的方法或借助他人的学习经验,初步设计实验方案,这种专业的网站使用得比较多比较普遍的有万方数据库(偏于理科)、中国期刊网(偏于文科)、重庆维普等。这些网站提供的都是一些很前沿而且都是经过发表的学术类文章,能够为我们提供很好的信息服务。但这些网站的一般都是要付费的,需要注册登录才能下载相关文章,一般大学图书馆都会每年购买这些网站,为我们的学习研究带来很多方便。但现在我使用的是电信网不是校园网,不能享用这些服务,因此必须借助其他方法。在我们的信息检索与利用课上,老师提到,如果不能享用这些服务,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搜索方法,比如在Google中,在搜索栏中输入“index of/cnki”再按搜索键就可以找到许多图书馆的CNKI、VIP、超星等数据库的入口。进入这些网站后,在一般检索中输入关键词“苋菜红色素的提取与保存”搜索,即可找到相关论文,点击就可以免费下载,但应该下载一个PFD阅读器才能打开查看。 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便捷地找到自己所需的专业信息,可以让你没有顾忌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材料为你所用。

这是一种比较使用于一般人在一般网络中也能找到自己所需信息的方法。下面,还有一些提供专业知识查找的方法。1)学科导航。每个学校图书馆网站中一般都设有学科导航这个科目,如果你需要查找你的相关专业的知识,你可以现在百度等搜索网站中搜一下这个专业在哪个学校是最强最优势的,然后进入这个学校的图书馆网站,进入学科导航这个栏目,你可以在这里了解到这个学校在这个专业领域有哪些优秀教授学者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然后再通过网络进一步针对你所感兴趣的某一个教授对他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或是对某些学术界的最新消息最新研究成果有一定的了解。还有一些其他导航如“玩味虚拟图书馆(分类导航)”是免费开放的,还有一些如中国学术资源网、中国科学院文献服务中心都有很专业的学科导航供你查找相关的专业知识及信息。2)学科信息门户。我们通常要购买一些专业的学科类电子资源都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如何在网络中免费获得一些专业又有价值的信息呢?有一个方法就是利用学科信息门户进行查找。首先在百度中搜索相关专业门户,如我所就读的专业生命科学学科信息门户,搜索后出现的网站(http://biomed.csdl.ac.cn/)会提供很多专业知识,如最新资源、研究热点、资源类型(提供数据库、软件、动态信息、机构信息、图书资料等)和一些相关数据库图书馆的友情链接。并且此网站可以直接搜索引擎,让你能更快捷的获得相关信息。利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是我们免费得到专业知识,而且这个网站提供的信息更新快,信息全,专业且权威,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值得大家的借鉴和推广。3)学科信息基础设施 这种网站一般有如下特点:(1)整合本学科资源与科研工具(2)是本学科热点研讨平台(3)多机构合作成果(4)一般有国家层面组织与实施。相关的网站有中国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字图书馆项目成果、全国文化共享工程等。可以说这些都是处在最前沿的人的心血结晶,是不可多得的宝库。如果我们能善加利用,将会给我们的学习与科研工作带来巨大的方便,让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这些都是我可以用来获取专业知识以方便我们学习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也确实带给了我极大地方便,也让我开阔了视野,更加全面的了解认识了我的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情况及前沿动态,满足了我的求知欲。而学习这门课程,我除了掌握了获取专业知识信息的方法外,我还学到了许多其他生活中需要用到的信息的更加便捷地获取渠道,如与生活相关的搜索引擎酷讯,可帮我们获得最新的车票机票的信息;多媒体检索Lycos;城市地图等。这些为我的生活娱乐带来了很多便捷地服务渠道,都让我受益多多。这些种种,都让我认识到信息检索将在我们以后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是终身教育的基础,她将会被越来越多人重视并发展利用。 小结:通过半学期的学习,我对信息检索与利用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渴望能在将来有进一步的深入学习。也感谢徐老师不吝教导,给我带来了很大帮助。

第16篇:药学信息收集与利用

药学信息收集与利用

摘要:药学是信息密集型专业,药学信息涵盖了药学各个学科、各个专业领域的内容。通过药学信息收集并应用药学信息,可以提高药学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为药品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及监督管理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药学信息;收集;利用

目前, 因特网( Internet) 正以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入侵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使人类社会逐渐信息化。在未来信息社会里, 信息化程度将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与综合国力的标志。

第17篇:信息检索与利用题库

综合测试

时间: 答题数: 成绩:

.....判断题...........................................................................................................................1.

馆藏书目不仅能够反映单个文献的特征,更重要的能够反映整个图书馆或者多个图书馆的文献特征。

A.对 B.错

2.

上海教育网络图书馆能够很便捷的随时随地访问进行书目检索。

A.对 B.错

正确答案:B.错

3.

学位论文中的参考文献是指所有与撰写该论文有联系的文献资料。

A.对 B.错

正确答案:B.错 4.

新购读书卡没有注册过用户名,需要先进行新用户注册。

A.对 B.错

正确答案:A.对 5.

Google图书搜索可以用减号“-”表示逻辑“非”的关系。

A.对 B.错

正确答案:A.对 6.

利用信息检索,可以大大节省科技工作者大量宝贵的时间和资金。可以大大提高用于思考的创造性劳动的时间的比例,以创造更多的成果。

A.对 B.错

正确答案:A.对 7.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1980年)中把第二次浪潮即工业化社会的特征归纳为规格化、专业化、同步化、集中化、最优化和集权化这6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A.对 B.错

正确答案:B.错

8.

在Google图书搜索中,无预览可显示图书的相关信息并附有几小段内容,即含有搜索字词的相关句子。

A.对 B.错

正确答案:B.错 9.

WorldCat基本上反映了世界范围内的图书馆所拥有的图书和其他资料。

A.对

B.错

正确答案:A.对

10.

在构建关键词时,我们尽量不要用自然语言,而要从自然语言中提炼关键词。

A.对

B.错

正确答案:A.对

11.

信息是指在特定时间、特定状态下对特定的人提供的有用的知识。

A.对

B.错

正确答案:B.错

12.

相对于传统社会的信息环境来说,如今人类所面对的主要问题不是信息知识的匮乏和停滞,而是信息总量的无限膨胀。

A.对 B.错

正确答案:A.对

13.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在检索过程中,在选定关键词、刊名、作者、第一作者和分类号这五个检索字段进行检索时,系统提供的“模糊”和“精确”两种检索方式才生效。

A.对 B.错

正确答案:A.对 14.

方正电子图书不是全文电子化的图书,不能输入任意知识点或全文中的任意单词进行检索。

A.对 B.错

正确答案:B.错 15.

NetLibrary支持逻辑算符:and、or、not。注意,输入时必须用小写。

A.对

B.错

正确答案:B.错

16.

关键词语言的最大优点是能用计算机进行自动抽词标引,它适合于计算机自动编制各种类型的词索引。

A.对 B.错

正确答案:A.对 17.

正式会员享受的是图书馆形式的图书借阅服务,对下载的资料不具有永久所有权,借阅时间是在读书卡有效期内。

A.对

B.错

正确答案:A.对 18.

Google搜索引擎无法进行博客、购物搜索。

A.对 B.错

正确答案:B.错 19.

标准文献是一种标准化工作的规范性技术文件,是经过公认的权威部门批准的标准化工作成果。

A.对

B.错

正确答案:A.对

20.

上海图书馆建立了书目数据库检索系统,提供了基本检索、高级检索、浏览检索、历次检索多种检索方式。

A.对 B.错

正确答案:B.错 21.

解决读者需求的无限性和馆藏的有限性的矛盾,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图书馆间建立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

A.对 B.错

正确答案:A.对

22.

Apabi Reader 在保留纸书阅读习惯的基础上,提供了一些阅读纸书无法享受的便利功能。

A.对 B.错

正确答案:A.对

23.

方正Apabi 数字图书馆的分类检索中有“常用分类”和“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两种分类方法。

A.对 B.错

正确答案:A.对

24.

搜集资料可以通过文献收集、实地调查研究两种方式获得相关材料。

A.对 B.错

正确答案:B.错 25.

高级检索功能中不能使用布尔逻辑检索的检索手段。

A.对 B.错

正确答案:B.错

.....单选题...........................................................................................................................26.

下面哪一项特点对学术论文最重要,相当于学术论文的生命?

A.科学性 B.创造性 C.理论性 D.应用性

正确答案:B.创造性 27.

信息意识是人们对信息的感知和需求的主观反映,下面哪种不属于信息意识的范畴?

A.信息的感知程度 B.信息的情感

C.信息行为的实施倾向 D.信息的理解

正确答案:D.信息的理解 28.

下列多馆联合目录检索系统中,提供中文资源,英文资源两个检索入口的是( )。

A、上海教育网络图书馆

B、CALIS联合目录(OPAC)系统 C、OCLC联机联合目录数据库

正确答案:A、上海教育网络图书馆 29.

在某图书的参考文献中出现:“[1] 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会.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请问S代表的文献类型是什么?

A.专利 B.会议论文 C.专著 D.标准

正确答案:D.标准 30.

在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深入描述了信息化社会的特征,请选择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信息化社会的特征。

A.多样化 B.同步化 C.最优化 D.分权化

正确答案:B.同步化 31.

信息检索的途径主要分为:分类途径、主题途径、文献题名途径、_______、________。

A.责任途径、关键词途径 B.关键词途径、引文途径 C.引文途径、责任途径

D.叙词途径、引文途径

正确答案:C.引文途径、责任途径 32.

中国期刊网数据库中,用户提供的检索词中若有疑难汉字须用(

)代替。

A.* B.? C./ D.-

C.* D./

正确答案:C.*

34. (

)表示前后两个检索词之间最多可插入n个单词,且前后两词顺序不变。

A.Nn B.*n C.?n D.Wn

正确答案:D.Wn

35. NetLibrary支持逻辑算符、位置算符、截词符,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截词符*表示一个词的不同时态变化

B.分号内表示一个词组

C. () 表示优先运算

D.位置算符NEAR表示两个词邻近,词序可颠倒

正确答案:A.截词符*表示一个词的不同时态变化

36. 操作练习:要想把酒长久贮存最理想的温度应该是多少?

A.华氏45度

B.华氏55度

C.华氏60度

D.华氏65度

正确答案:B.华氏55度

37. 按信息源的表现形式分类,可将信息资源分为:文献型信息源、数据型信息源、(

和多媒体信息源。

A.电子型信息源

B.声像型信息源

C.缩微型信息源

D.印刷型信息源

正确答案:B.声像型信息源

38. Google图书搜索最早创立于哪一年?

A.2001年

B.2002年

C.2003年

D.2004年

正确答案:D.2004年

39. 使用方正Apabi 数字图书馆的大致步骤如下所示,请选择排序正确的选项:(

)①到Apabi 数字图书馆系统注册Reader。 ②安装方正Apabi Reader 图书馆版本。 ③借阅、下载、在线阅读电子书。

④下载方正Apabi Reader 图书馆版本。

A.④②①③

B.①④②③

C.②①④③

D.④③②①

正确答案:A.④②①③

40. 北大方正阿帕比数字图书馆中,读者每周可以下载借阅电子图书的数量一般为50本,阅览室机器不受下载数量的限制;下载借阅的电子图书借阅时间一般为(

)天,到期后需重新续借。

A.2 B.5 C.7 D.10

正确答案:C.7

4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学位论文的范畴?

A.学士论文

B.硕士论文

C.专科论文

D.博士论文

正确答案:C.专科论文

42. 下面哪个搜索引擎可直接进行论坛搜索?

A.www.daodoc.com B.www.daodoc.com C.www.daodoc.com D.www.daodoc.com

正确答案:A.www.daodoc.com

43. 可供学术论文发表的载体不包括?

A.学术期刊

B.会议文集

C.学术专著

D.生活杂志

正确答案:D.生活杂志

44. 学术论文撰写的第一步是?

A.搜集资料

B.明确论点

C.选择课题

D.研究资料

正确答案:C.选择课题

45. Google图书搜索中的图书,没有版权问题且属于公众领域的图书可以浏览全书,甚至可以将其下载并离线阅读。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公众领域的图书?

A.钱钟书的《围城》

B.司马迁的《史记》

C.亚里士多德有关蜜蜂观察的古典著作

D.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白鲸传》

正确答案:A.钱钟书的《围城》

46. 标题词语言、体系分类语言属于_________。

B.内组式检索语言

A.先组式检索语言

C.后组式检索语言

D.外组式检索语言

正确答案:A.先组式检索语言

47. 某人打算去上海图书馆阅读一本期刊,其刊号是1007-2179,请选择在查询该期刊时应选择下列哪种检索途径?

A.中图法

B.ISBN C.ISSN

D.ISRC

正确答案:C.ISSN

48. 二次检索的作用相当于在前后两次检索之间用(

)连接运算。

A.逻辑“与”

B.逻辑“或”

C.逻辑“非”

正确答案:A.逻辑“与”

49. 方正阿帕比阅读软件提供基本、缩放、注释、(

)四类工具功能。

A.朗读

B.保存

C.打印

D.书签

正确答案:A.朗读

50. 信息检索的途径主要分为:分类途径、主题途径、文献题名途径、_______、________。

A.责任途径、关键词途径

B.关键词途径、引文途径

C.引文途径、责任途径

D.叙词途径、引文途径

正确答案:C.引文途径、责任途径

1. 检索系统通常以书本、卡片、表册的集合形式出现,如:书目、索引、文摘、年鉴、手册等。

A.对

B.错

正确答案:B.错

2. 上海图书馆建立了书目数据库检索系统,提供了基本检索、高级检索、浏览检索、历次检索多种检索方式。

第18篇:信息检索与利用0

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1年3月课程考试《信息检索与利用》论文卷纸

要求: 1.满分100分。

2.论文字数在1500字以上。无错别字。 3.抄袭、不按规定题目写作的论文以“0”分记。

4.有明确、具体的内容,分析清楚;作用定性分析要清楚;

论点、论据充分、确实,结论完整;

评定成绩

评语:

题目:信息检索策略研究

在经济增长快速,同时信息技术更新换代,不过信息的更新速度基本与社会发展的速度是一致的,甚至在很多时候是超过了社会发展的速度,信息行业又被细化成很多领域,信息服务就是其中的一分子,随着信息高度的发展,信息服务领域也像万花筒般变化着,享受服务本来就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因此信息服务

在茫茫的信息海洋中查找所需信息,选择合适的检索系统及途径,构建可行性强的信息检索策略也被更对人关注,但是如何使得信息服务在个人和企业中运用得更加广泛,这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对于信息的查全率和查准率都极为重要。信息检索策速发展的今天,信息行业炙手可热,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谁掌握了前沿信息,谁就可以引领甚至主宰这个时略的构建,实质是对检索过程进行科学规划,在这一过程中准确地表达信息需求检索式是关键。构建合适的检索策略可以优化检索过程,使检索少走弯路;准确地表达信息需求检索式,有助于提高信息的查全率和查准率,节约检索时间及费用,取得较好的检索效果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检索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检索,其检索表达式是检索策略的具体体现,它将检索词之间的逻辑关系、位置关系等,用检索系统规定的运算符连接起来,成为计算机可识别和执行的命令。检索表达式的方式,主要包含逻辑表达式、加权表达式和其它表达式,其中最为常用的方式是逻辑表达式。逻辑表达式利用布尔运算符对检索词的关系进行表达,下面就知识检索与信息检索的关联和发展,作初步的探讨

一、布尔检索

利用布尔逻辑算符进行检索词或代码的逻辑组配,是现代信息检索系统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常用的布尔逻辑算符有三种,分别是逻辑或“OR”、逻辑与“AND”、逻辑非“NOT”。用这些逻辑算符将检索词组配构成检索提问式,计算机将根据提问式与系统中的记录进行匹配,当两者相符时则命中,并自动输出该文献记录。

下面以“计算机”和“文献检索”两个词来解释三种逻辑算符的含义。①“计算机”AND“文献检索”,表示查找文献内容中既含有“计算机”又含有“文献检索”词的文献。②“计算机”OR“文献检索”,表示查找文献内容中含有“计算机”或含有“文献检索”以及两词都包含的文献。③“计算机”NOT“文献检索”,表示查找文献内容中含有“计算机”而不含有“文献检索”的那部

《信息检索与利用》 分文献。

检索中逻辑算符使用是最频繁的,对逻辑算符使用的技巧决定检索结果的满意程度。用布尔逻辑表达检索要求,除要掌握检索课题的相关因素外,还应在布尔算符对检索结果的影响方面引起注意。另外,对同一个布尔逻辑提问式来说,不同的运算次序会有不同的检索结果。布尔算符使用正确但不能达到应有检索效果的事情是很多的。

二、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起源于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和文摘索引工作,从19世纪下半叶首先开始发展,至20世纪40年代,索引和检索已成为图书馆独立的工具和用户服务项目。

信息检索通常指文本信息检索,包括信息的存储、组织、表现、查询、存取等各个方面,其核心为文本信息的索引和检索。它是基于信息组织形式,如字符串、结构化数据库,应用信息处理方法,如排序数据查找、字符匹配,实现效率不高的检索。信息检索综合应用布尔检索方法和基于超链的检索技术,改进了基本检索功能,但缺点是对精确的提问不能给出精确的回答。从历史上看,信息检索经历了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到目前网络化、智能化检索等多个发展阶段。

目前,信息检索已经发展到网络化和智能化的阶段。信息检索的对象从相对封闭、稳定一致、由独立数据库集中管理的信息内容扩展到开放、动态、更新快、分布广泛、管理松散的Web内容;信息检索的用户也由原来的情报专业人员扩展到包括商务人员、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各专业人士等在内的普通大众,他们对信息检索从结果到方式提出了更高、更多样化的要求。适应网络化、智能化以及个性化的需要是目前信息检索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三、知识检索

知识检索的基本思想是,模拟扩展人类关于知识处理与利用的智能行为和认识思维方法,是充分利用在线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的有利工具。例如:抽象思维方法,形象思维方法。知识检索具有明显的优势:①实现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的转化,向用户提供潜在内容知识,以及分析预测后的超前性领域成果或知识。②提供主动服务知识检索是综合应用信息管理科学人工智能认知科学及语言学等多学科的先进理论与技术,基于知识和知识组织,融合知识处理和多媒体信息处理等多种方法与技术,充分表达和优化用户需求,能高效存取所有媒体类型的知识源,并能准确精选用户需要的结果。

方式,自动优化用户需求,主动提供个性化检索。③面向用户,依据用户的需求及其变化,能灵活选择理想的检索策略和技术,并且将繁重的知识信息存取工作从用户移向了计算机。④综合应用各类知识和各种高效的智能技术,全面提高检索效率。知识检索是综合应用信息管理科学人工智能认知科学及语言学等多学科的先进理论与技术,基于知识和知识组织,融合知识处理和多媒体信息处理等多种方法与技术,充分表达和优化用户需求,能高效存取所有媒体类型的知识源,并能准确精选用户需要的结果。

知识检索是综合应用信息管理科学人工智能认知科学及语言学等多学科的先进理论与技术,基于知识和知识组织,融合知识处理和多媒体信息处理等多种方法与技术,充分表达和优化用户需求,能高效存取所有媒体类型的知识源,并能准确精选用户需要的结果。

《信息检索与利用》

《信息检索与利用》

第19篇: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

班级:周六

姓名:李静

专业:软件学院数字媒体方向

级别: 成绩:

5、6节

12级

学习《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心得体会

学习《文献检索与利用》这门课完全是因为我对这门课有很深的兴趣,因为我觉得学了这门课以后,在网络上查找资料会更方便一点。通过学习本次课程,使我学会了怎样去使用图书馆的一些信息检索的方法,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学习了这门课以后,我比较清晰的了解了图书馆书刊借阅的技巧,包括馆际互借,BALIS,CALIS文献传递功能,我切实的感觉到了曾经我不知道的这些可以好好利用的资源,这对我以后的学习或者工作都是很有帮助的。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第一次检索词和关键词的区别,在上课老师讲的时候我没听清楚,在第一次实验的时候我就犯糊涂了,在百度搜,问同学都试了,也没弄明白,最后还是在第二节课老师评讲的时候明白了。我觉得最有用的是中国知网,因为现在网上大范围使用的是中国知网,当然万方也有它自己的特色,中国知网不仅可以在我在校期间通过学校买的论文查找资料,还可以在毕业以后使用,这就受用终生了,比图书馆检索系统或者文献传递功能更有意义,我自己觉得中国知网是最有用的。

《文献检索与利用》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并且值得学习的课程,学习此门课程要有耐心,需要大量的方法的使用,更为重要的是要掌握文件检索的方法与技巧。通过学习本门课程,我熟悉了各种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如万方、读秀、知网等,只要将相关查询信息输入到数据库中就能得到我所查找的精确有用的资料。例如,我可以通过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查询我专业的书籍,我要查询我下学期的书籍就可以在万方数据库中进行查询,方便了我对书籍的查找,也可以进行电子书节约与传递。有一次,我们专业课老师就要求我们在上课之前先通过中国知网,IEEE资料库等资源查找相关资料,我就利用这门课所学的中国知网的使用方法成功的在那上面找到了我所需要的资料。

通过这学期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课程学习,我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很贫乏,需要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加强。文献检索虽然是件枯燥的事情,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搜索手段。所以我们学习检索文献需要耐心,需要大量时间的投入,要熟悉各种数据库的使用方法,有的时候还要求一点软件方面的知识。文献检索是一门很重要很有用的学问,也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我现在学到的还只是一点皮毛。但是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借助老师教过的方法,我相信自己能够一点点的进步,直到能够很熟练的掌握它。相信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学好,学精,学通!

文献的作用毋庸置疑,对我们学生的学习有着莫大的帮助,无论是拓宽知识面还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我们都能找到一定的文献,阅读并参透别人的思想。而且它的作用并不是如此简单的,可以通过不同时间的文献可以知道计算机或者通信发展的历程。了解最近发表的文献和明白将来的发展趋势。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方向的定位提供了很好很实用的方向标。让我在以后的学习里,朝着这个方向提供动力,提供一些专业的基础。而且,通过读一些简单的英文文献,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只有自己的英语水平提高了,我们才能读的懂一些大型甚至是高深的文献.通过文献检索也可以培养信息意识、提高自学的能力,可以说,同学们平时的学习及毕业论文的写作等都与文献检索密切相关, 所以,认真学习文献信息检索是有必要的。

在此次文献检索课程中,通过老师的介绍,我了解到了信息检索方面的基础知识。在如今知识激增、新知识层出不穷的时代,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学习和研究工作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面对日益增长的文献资源,如何通过一种有效的方法,以最少的时间与精力来获取自己所要的信息?这就需要具备文献检索的基本技能,通过文献检索,可以寻找未知问题的答案,以为满足以后工作的需要。

什么是文献信息检索呢?我们通常所说的文献信息检索是指:根据有关课题的特定需要,利用一定的查寻工具或联机网络,从大量的文献中迅速准确地翻检、查找与确认所需信息知识的活动、过程与方法。为什么要进行文献信息检索呢?开展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根本原因在于文献信息的大量积累以及这种积累给人们阅读、查找与利用所需文献信息造成极大困难之间的相互矛盾。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信息迅速的增加,那么,我们学生就要珍惜这学期的文献信息检索课,认真听课,吸收所需的专门知识,从而更好地进行自学,找到读书治学的门径,确定读书的重点和方向,了解和把握有关学科中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与新知识,不断扩大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所以,同学们都应该将刻苦学习、掌握知识与培养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技能结合起来,学会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选取和掌握更多的专门知识,培养接受终身教育的基本功,以便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也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是靠反复实践形成的。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技能的培养不是读书,而是为了获取所需的信息和知识查找文献去读,目的是为了解决自己所遇到的疑难问题。文献具有记录、存储和传递知识的作用,是人们获取知识、信息和情报的重要来源,也是交流传播知识、信息和情报的最基本的手段。 那么我们就要进行大量阅读文献,反复识别,经常应用,才能熟中生巧,养成习惯,从而增强自己的专门技能。

文献检索给我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新的领域,让我很容易得到精确有用的材料。比如,在其它课程学习中,要查阅大量专业的相关资料,如今就不需要到处大量的借阅那么多的书籍,只要将相关信息输入数据库就能得到精确有用的资料,多么快捷方便啊。在学习期间,要有大量时间的投入,经典的文献必需反复看,而有些仅需浏览摘要就足够了,做到全面与重点的辨证统一,这样就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有机合成实验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通过这学期文献信息检索课的学习,提示着我,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同时也感谢老师的细心教导,让我了解了文献检索这门课程的基础知识,让我受益匪浅。

对于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的重视,我认为应该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本学校的图书馆有信息提供、信息查询、信息网络等多方面的优势,可以培养学生的对信息查询的能力,将网络教学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从图书馆查询图书、网上查询,到实际操作都能与本门课有关。在掌握优质资源的情况下,学生在信息的检索能力、信息的敏感度等方面更有待提高。

我觉得此门课程还应该加大上机前的知道,通过上机操作可以对不同数据库有更深的认识,但也要进行上机前的指导,不能放任学生随便上机。如果我来上这门课,我会在现有的老师所讲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适当的着重讲一下外国文献检索的内容,因为毕竟外国文献的质量普遍比国内的高,对于以后要深造的同学他们查阅外国资料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文献检索与利用》在个人、社会、时代、乃至人类自身发展的今天,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对上述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20篇: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心得体会

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心得体会

我们的现代化教学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手段,尤其是对于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每个人都有机会面对整个信息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呈现在面前,使许多人的理想能够很快实现。而运用现代技术进行语文教学中,更能发挥更大的效率。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丰富了语文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学习“媒介”,解决了学生学习困难。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

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丰富了语文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而中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非常有利于他们知识的获取、存储与建构。

例如我在教学《看云识天气》一课时,由于学生很少看到火烧云的样子,我让学生课前先从网上搜索了一些火烧云的图片,然后课上展示给同学们,并作简单介绍,让他们不仅学会了搜集资料,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课文内容的兴趣。由于语文教学中创设了一定的情景,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被充分激发起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主动探索,从而加深、加快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学习“媒介”,解决了学生学习困难。

学生的认知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理解、感受语言的能力比较弱,尤其对一些抽象的语言文字——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理解就更加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媒介”,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转化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

古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所创设的意境是深远的。如何引导学生来学习古诗,感悟诗人语言之凝练,体会古诗之神韵呢?我觉得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解决了这个难题。

比如在教学白居易的《忆江南》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笔下江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我设计制作了能体现诗情的课件,并选取了古琴曲作背景音乐。上课初,我先以一张配有诗文的电子幻灯片呈现教学内容,在具有古风古韵的音乐声中,我动情诵读全诗,激起了孩子学习的热情,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理解诗意时,我演示了课件。在太阳缓缓升起,遍地开放着鲜艳的花朵,春光水碧,红花像燃烧的火焰的画面出现时,学生眼神中透露出异彩,不但对诗意的理解了然于心,而且感情得到了升华。

同样的在讲授《桂林山水》时,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讲到桂林的山水之美时,播放课件,画面上山川林立,水在潺潺的流淌,音乐响起,把学生带入到山水之间,有亲临其境的感觉,逼真地体会到桂林的山水之美,上课时学生激情

高昂,纷纷说将来要到桂林去旅游。这样,在一节课当中,溶入音乐、美育的欣赏,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学生被动地参与比较多。

在语文教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就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参与,从而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

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

语文教学如果依靠教科书、教师、学习的参考资料(书本)等的信息,那么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工具书、网络、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

例如在教完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之后,为了让学生的知识面不只停留在书本上,不只对武松的“武艺高超,疾恶如仇”有所了解,还要对其他人物有所了解,课后布置学生收集大量有关《水浒传》中其他人物的故事,经过加工整理办一期“水浒群英传”的板报。同学们马上分工合作,有的在互联网上搜索图片,有的上图书馆查找资料,通过各种途径同学们把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汇总。这样学习小组的同学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可见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这样既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又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学生也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另外,我们语文老师在识字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习作教学等方面也可以适当地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我认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加以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最终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利用信息家属教学心得体会
《利用信息家属教学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