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谈近期对佛教学习之感悟

发布时间:2020-03-03 07:42: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谈近期对佛教学习之感悟

摘要:

这篇文章首先从佛教的起源讲起,其间引入了印度社会当时的现状,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开创佛教的前因后果以及佛教早期的分派到大乘小乘的确立。其后讲述了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中国的发展,主要以魏晋南北朝(梁武帝兴佛,魏太武帝灭佛,周武帝)与唐代佛教(举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唐武宗灭佛等为例)为重。最后由佛教中“六道轮回”的说法引出了我对宗教信仰本质的看法,即为敬畏之心。

正文:

全世界信仰宗教的人数几乎占到了世界总人数的五分之四,而余下的五分之一基本上都是中国人。因此,中华民族也被说做是无宗教信仰的民族,这着实令人好奇。观及历史,在世界三大宗教中只有佛教与中国渊源颇深,这激起了我对佛教与中国佛教的好奇心。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当时的印度,经济空前发展,社会变化剧烈。铁器的普及使农业发展趋于成熟,商业与手工业的兴盛促进了城市的形成与繁荣。众多以繁荣城市为中心的国家也强大起来。而社会财富的增长与个国王权的的上升,促使争霸战争不断发生。在这种社会条件下,相应的产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西北部,逐渐与当地的土著居民混合同化。以吠陀为代表的雅利安文化,亦与西北印度的土著文化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婆罗门教。婆罗门教主张用四种姓制度规范社会各个等级的社会职责,其中执掌宗教事务的为“婆罗门”,执掌军政大权的为“刹帝利”,从事生产活动的是“吠舍”,为这三个等级服务的奴隶是“首陀罗”。四种姓依次的地位和权利由高到低。又言四种姓是神造的,不可变更,并力图用这种说法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婆罗门的特权地位。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少年时期便是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释迦牟尼本命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乔达摩出身于刹帝利种姓,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根据印度当时的习俗,在婴儿诞生之际会有预言家预测新生儿的未来:位居种姓制度之首的一个婆罗门,预言悉达多将会统治全世界,只要他待在王宫;否则,他将成为伟大的宗教修行圣者。净饭王对王子疼爱有加,期望他有朝一日能继承王位,统理王国,所以国王把他幽禁在固若金汤,美轮美奂的王宫高墙之内不让他接触一丝一毫世间的丑陋与肮脏。然而就像所有故事所揭露的,真相总是会被发现。

悉达多想要认识王宫外的真实世界。然而,他的四次出宫却让他认识到了众生的疾苦:生老病死。悉达多开始寻求解脱之路。离家之后,悉达多分别尝试了禅定和苦行之法,但都没有帮助他获得解脱。最终,悉达多在一棵毕钵罗树(菩提树)下,经过七天七夜的沉思默想,悟出了“四谛”(苦禘,集谛,灭谛,道谛)的真理。这一年他35岁,此后他就一心转向传教活动,历时45年,直到去世。

佛教最早的分裂出现在佛陀(即释迦牟尼)仍在世时,传说佛陀的堂弟调达随佛出家,智慧与异相仅次于佛,他公然提出异说,分裂僧团组织,并率五百比丘尼另立僧团,与佛陀分庭抗礼。随着佛陀的逝世,僧侣间的意见分歧愈益严重。为统一思想,相传佛教曾组织过三次结集,在第二次结集时(佛陀逝世一百多年后),为能否接受金银布施,储存多余食物等“十非法事”而分化成了“上座”和“大众”两部。上座部认为十事非法,大众部认为十事合法。到了公元前一至三世纪,因为一部分佛教徒众使自身的生活世俗化,并接纳在俗的男女为信徒而产生的思想新潮,大乘佛教应运而生。大乘佛教虽不公开斥责早期佛教,却认为早期佛教只是佛陀对浅根下愚者的权便之说,而非“究竟”之言,所以在多数情况下,贬斥其为“小道”,“小乘”而自命“大道”,“大乘”。然大乘,小乘发展至今,已成为两个平等的教派,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大乘”其意为“更大的车乘”,意指可以度更多众生,最终理想是成佛;而“小乘”能度的众生自然就少些,少倒只能度自己,修行是为了自我的解脱。比较客观的说法是小乘佛教更接近于佛陀的原始教法。

佛教何时传入我国,其说不一,但大体可以认为佛教的传入是在两汉之际。自此,佛教便在中国历史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中国历代皇帝中最兴佛的当属梁武帝(萧衍),梁武帝称帝不久,便下了一道《舍事道法詔》,下令举国上下不再事奉历代相传的道教,而改信佛教。也是自梁武帝起,中国佛教开始明令禁止吃荤,除此之外,梁武帝还花费了大量的钱财用于建寺和布施,并四次“舍身”,即为舍弃皇帝之位,投身佛海。可皇帝怎能有辞职一说,故每次武帝“舍身”,其大臣就要捐大量的钱财将皇帝赎回,其间有两次标明赎金为一亿万两!

到了唐代,则是中国佛教臻于鼎盛时期。唐朝帝王虽然自称是道教教祖老子的后裔,尊崇道教,但实际上是采取道佛并行的政策。令人耳熟能详的两个故事则是“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了。玄奘祖籍河南洛州缑氏县,家族是儒学世家。少时因家境困难,跟长捷法师住净土寺,学习佛经五年。在之后对佛经的学习中,玄奘有展示出了自己的天资和刻苦求学的品质,使得他在众僧侣中脱颖而出。但是玄奘感到多年来在各地所闻异说不一,特别是当时流行的摄论宗(后并入法相宗)、地论宗两家有关法相之说多有乖违,因此渴望得到总赅三乘学说的《瑜伽师地论》,以求融汇贯通一切,于是决心前往印度求法。因得不到唐朝发放的过所(护照),所以始终未能如愿以偿。终于在629年,玄奘毅然由长安私发,冒险前往天竺。在异常险恶困苦的条件下,玄奘以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终于到达天竺。学成以后,他立真唯识量论旨,在曲女城无遮辩论法会上,等待十八天,结果无人敢于出来辩难,他因此不战而胜,名声鹊起,威震全天竺,被当时大乘行者誉为摩诃耶那提婆(Mahayanadeva),亦即“大乘天”,被小乘佛教徒誉为木叉提婆,亦即“解脱天”。643年,玄奘载誉启程回国,并将657部佛经带回中土。鉴真(688年-763年6月25日),唐朝僧人,江苏扬州江阳县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曾次东渡日本,但前五次均以失败告终,终在第六次成功东渡。到日本宣扬佛法,功德无量,是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被日本人民称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

然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有许多曲折,其中以“三武灭佛”为最。“三武”分别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这三个人都在自己当政时期打压了佛教的发展,虽动机与做法不尽相同,但毫无疑问,他们的“灭佛”政策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

佛教中还有“六道”一说,强调因果报应,具体表现就是六道轮回。六道者:

一、天道;

二、人间道;

三、修罗道;

四、畜生道;

五、饿鬼道;

六、地狱道。此中上三道,为三善道,因其作业(善恶二业,即因果)较优良故;下三道为三恶道,因其作业较惨重故。一切沉沦于分段生死的众生,其轮回的途径,不出六道。六道轮回都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五阴盛苦。如此,六道轮回可以说苦多于乐,所以人生是苦海也。以此使人产生敬畏,为求得解脱,则需修定。依解脱道论来说:“戒定慧,是解脱之道,守戒的人,是威仪的意义,也是行善之本。修定的人,他的心不散乱。而有智慧的人,他可以先知先觉。所谓解脱,就是离开束缚的意思,用戒为初善,定是中善,慧为后善,如此产生禅定力求灭苦,最后才得解脱六道轮回。简单点说,便是要多造善果,少结恶果,以求早日摆脱轮回之苦。

由这便引出了我对宗教信仰一说本质的理解——敬畏之心。宗教,真心信奉的人敬之,心怀不轨的人畏之。但不管你是敬是畏,只要你信宗教教义所言,你就会为他所限制和引导。这也是宗教信仰对人类最重要的两个作用——引导作用和约束作用。就如同佛教,以“因果报应”来要求徒众种善因,得善果:约束徒众不做邪恶之事,引导其一心向善,修行自我。而不论何种宗教,其能发展壮大的原因正是它所提出的教义能约束人内心的阴暗面,而引导人走向光明,自我提升的道路。这也正是人类信奉宗教的原因。当无法解释某种自然现象,或无法解决某个困扰自己的问题时,人们总希望有一个无论是精神还是力量都远强于自己的存在来解答困惑和指导自己。宗教便应运而生。但是不论信奉什么宗教,只要它的教义健康正确,能适应人的发展,对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起到积极的作用,并能引领人完成自我提升,那么宗教信仰就能实现其真正的价值。

谈感悟之得失

谈行政工作之感悟

近期感悟

读书真的很美——近期读书之感悟

近期办案感悟

中国文化之佛教

“学习强国”之感悟

学习古诗词之感悟

易经之学习感悟

外出学习之感悟

谈近期对佛教学习之感悟
《谈近期对佛教学习之感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