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打造心理学特色的课堂

发布时间:2020-03-04 01:33: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打造心理学特色的课堂

——对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教改的探索

丛玉燕

(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山西太原030012)

[摘要] 讲授心理学课程的教师不注意在自身的教学中发挥心理学原理的实用性,成为制约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质量的瓶颈。本文就打造心理学特色的课堂给出四点建议:

1、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2、重视课堂教学的程序设计;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4、提高教学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 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教学理念;心理学特色

每个心理学教师都会在课堂上讲出“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保持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等成套的心理学理论,但很多教师不注意在自身的教学中现身说法。“还是搞心理学的,连我们的心理都搞不定,看来心理学是虚的”这是学生们对某些空谈心理学的老师以及心理学的嘲讽,成为制约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质量的瓶颈。应该说,讲心理学的教师能在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熟练运用心理学原理,以身作则,注重教师教学的示范性是心理学课程深入人心的最好方法。因为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是很注意从教师自身运用心理学的实际效果来评价心理学的。这个心理学教学上的特殊性应引起每个心理学教师的高度重视。本文就如何打造心理学特色的高师公共心理学课堂,给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对高师公共心理学课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很多学生学心理学的初衷就是希望这门课程能帮自己解决实际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师范生,要把握未来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更想结合实际进行学习。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讲授此门课程的教师往往对理论“情有独钟”,而忽略了它的实用性。以至于学生把概念、定理记了一大推,却不能应对实际问题,最后感慨“学了没用”。本着学习心理学“要管用”的原则,我们认为将心理学理论和四个实际相结合是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课程动机的最好方法,这四个实际就是:中小学教育、教学及学生实习的实际、—般人日常生活的实际、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学生学心理学的思想实际。这样的做法既符合学科培养方向,又能满足学生对心理学的“实用价值”的需要。在联系实际时,要特别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 作者简介:丛玉燕(1971-),女,辽宁盖州人,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讲师,硕士,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1、具体,即不泛泛而谈,而是选取有代表性的具体事例来说明。如,为了说明无意注意是如何影响学生分心的,可以列举几种常见的发生在老师身上,造成学生课堂分心的事例,诸如老师的奇装异服、口头禅、不适当的手势以及教学媒体的运用细节等。

2、新颖,即尽量避免那些已被许多人多次引用过的“名例”,而尽量联系中小学教学中的新事件、新动态来讲。

3、接近,即多举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实例,比如多分析一些本校学生以及本市一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好的做法,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接近,便于接受和效仿。

4、有针对性,即针对不同系部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选择。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对文理科学生各自略有偏重。如:“思维与语言”的内容对文科偏重,对理科则轻。“脑与心理”的内容,对生物系的轻,对其它系则重。二是尽量多举所教学科专业的例证。如:对“记忆术”的教学除了通用型的生活例、外语例外,还有不少针对性的专用例。事实证明,学生对专用例最感兴趣。三是在教学特色上注意学科特点。如:哲人名言常会使哲学系的学生味同嚼蜡,但在中文系却会令人耳目—新;富有文学色彩的语言在中文系容易被认为是卖弄噱头,而在其它系会使人精神爽快;标出专业术语、外国人名的英文,在一般的系有多此一举之嫌,放在外语系则会大受欢迎,等等。

如何做到这些,这就要求心理学教师要深入到中小学教学和学生学习、实习的实际中去,可以通过指导学生的教育实习、同本校毕业生保持联系,或同一些中小学教员交谈、阅读教育杂志等途径获取。

二、重视课堂教学的程序设计

学生上课好比听故事,故事有开端、高潮和结局,课堂教学也一样。学生希望在老师的引导下饶有兴趣地走进教学内容,继而轻松学习相关知识,最后在意犹未尽中结束。这样的课堂教学能够充分地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的课堂教学会让学生真正感受心理学指导实践的魅力,从心底生发出学习此门学科的强烈动机。为了使“教”与“学”统一起来,我们将课堂教学大致分为三个程序:一是导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开头部分。二是进行教学双边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主体部分。三是结束课题,为下次教学奠定基础的结尾部分。这三个部分的设计如下:

(一)力求开头方式新颖生动,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

1、问题式开头。即提出一定的问题,引起学生求解的欲求,再导入课题的方法。如:在讲“动机”一章时,先提出“每个人都有形形色色的行为,驱动这些行为的心理上的发

动机是什么?”的问题,然后再导出课题。

2、实验式开头。即以做实验或讲实验为开头的方法。亲自动手实验,关注实验的结论,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如此,在兴趣的引领下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如:“注意”一章的开头设计是,先让学生关注一些数字,并计算数字之和,至于数字镶嵌在什么形状和什么颜色的几何图形中并未要求学生注意,之后向学生发问“刚才大家看到的数字镶嵌在何种颜色和形状的图形中?”学生们面面相觑,“呀!没注意。”此时,适时引出注意对认知的重要意义,随后自然地导出课题。又如:“感知”一章是先讲贝克斯顿(W.H.Bexton)等人的“感觉剥夺实验”,在知晓感知觉重要意义的同时,自然导出课题。此外还常用名言式、故事式、承前式等方法开头。

(二)力求主体部分环环相扣,“教”与“学”和谐同步。

教材编写是以章节为主线的,这样的体系虽然科学但不是一个特别符合学生学习进程的认识体系。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好似听故事一样的教学设计才是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即依照“学”的规律来“教”,使“教”与“学”和谐同步地进行,这是成功教学必须遵循的理念。我们可以吸取“程序数学”的某些思想(如小步子、程序排列等),在大部分“章”中省去“节”,直接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为一个个的课题,然后把它们按学生学习中思维活动的基本进程,大致以直线递进的模式排列起来,并用一定的承上启下的衔接语作为各个小课题之间的串联。这样就使主体部分的教学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采用的模式主要有两个:A式有何用?——是什么?——怎么样?——如何做? B式是什么?——有何用?——怎么样?——如何做? “有何用”中安排“意义”或“重要性”的内容;“是什么”中安排“定义”或“基本概念”的内容;“怎么样”中安排“生理机制”、“分类”、“过程”、“特点”等内容;“如何做”中安排“培养”、“鉴定”等应用性内容。心理现象是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如果“开头”导出的课题是较熟悉的,学生容易首先产生它“有何用?”的想法,就按A式排列,如果导出的课题是较陌生的,学生容易首先产生它“是什么?”的想法,就按B式排列。

当然,这种模式不是机械不变的,不同的内容应相应有不同的变式或模式。这样的程序安排是依据“学”而设计的,但要保证全体学生思维的“流”都跟着“教”的程序走,而不发生“滞流”、“溢流”的现象,还必须在各个小课题之间架设导“流”的“渠道”,这就是承上启下的“衔接语”的设计。衔接的方式主要是“问题式”。问题可以是学生在上—课题的学习中自然产生的,也可以是教师引申出来的。 如:“动机”与“需要”之间的衔接,用的就是一个引申的问题:“人的行为是动机引起的,那么动机又是怎样产生的

呢?”除了“问题式”衔接外,还可以用“顺导式、“承接式”等衔接方法。

(三)力求结尾言尽意在,为以后的教学奠定基础。

列举三种常用的结尾方式:

1、问题式结尾。即提出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的结尾法。提出的问题,可以是学生在学习中容易混淆的,可以是学术上有争论的,也可以是言明“下次上课将解答”的等等。如: “两个信号系统”讲完后,提问:“马戏团的动物能按人的指令行动,是它们具备第二信号系统吗?”结果引起了学生课后的热烈讨论。

2、高潮式结尾。即让学生在课尾学习情绪达到高潮的结尾方法。这和某些小说、音乐的高潮式结尾类似。引起情绪高潮的方法,有时是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放在结尾,有时是讲一个很有启发性的例证或一句有激励作用的名言或一首朗诵诗等等。

3、总结式结尾。即以简洁的语言对全课作小结,给学生留下清晰印象的结尾方法。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注意对象如果是内容丰富、特征比较复杂、活动并变化着的,那么学生的注意就容易稳定和持久 。因此,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稳定学生注意力所必须的,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启发式讲授法

讲授法是目前教学中运用的主要方法,但怎样才能避免平铺直叙的注入式而讲成启发式呢?关键是把握以下两点:

1、造成学生的问题意识。

有问题才会有思维,让问题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2、改变单一的“结论加例证”的方法

结论加例证,这是常用的一种讲法,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且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若采用先讲事例或进行实验、演示等,然后让学生考虑或在教师的启发下诱导出结论的方法会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所谓快乐学习的真谛就出来了。

如,讲“语言对知觉理解性的影响”,可以先出示“可以形成知觉的斑点图”,在学生不知何物的情况下,用语言提示使学生形成正确知觉,再导出结论(课题),然后再以教学上的例证加深理解。这种“例证导结论”或“例证导结论加例证”的方法,尽管是“小改小革”,其效果也比“结论加例证”的方法好得多,前者往往使学生昏昏欲睡,后者则易使学生兴趣盎然。

(二)读书指导法

教材中基本和教案一致的内容,教学上最容易陷入“照本宣科”。采用读书指导法处理这部分内容可以有效缓解这种局面。具体做法:列出提纲或问题,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或提问或简要串讲,或讲讲重点、难点或提供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当然还可以指出教材、参考书页码,让学生课后阅读。如此,学生的笔记时间缩短了,学习形式变换了,课后复习便利了,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容量也加大了,好处不少。

(三)课堂讨论法

教学实践证明,和一言堂相比,多言堂的教学更受学生欢迎。一个观点,见仁见智。教师的观点可能比较权威,但学生们的想法也未必不是真知灼见。倾听来自各方的声音,让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升华。可能争论得面红耳赤,但唇枪舌战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友情加深了,看问题的视角增多了,参与意识增强了,学习心理学的兴趣浓厚了,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也回归了教学的本质。当然,公共心理学课是大容量教学,能否把讨论开展得深刻而不是走形式,是需要教师动一番脑筋的。

(四)教学实践法

作为未来的教师,要想在教育实际中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精通教育理念,掌握教育理论还远远不够,能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将观念化作现实的生产力,培养出合格的教育人才是衡量教育目标实现的标准。因此,给学生提供教学实践的平台,通过让学生模拟、演练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发现其存在的问题,给出问题的心理学解释,让学生在“恍然大悟”中明白心理学指导实践的巨大魅力,是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强大动力所在,也是提高学生师范素养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如此,学生能更好地体验“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的理念,并形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意识,真正领悟“学以致用”的内涵。这就是所谓的“教学实践法”。具体实施时,可以采取学生小组集体备课、代表上台演练、代表本人—所属小组—其他同学—任课教师点评的方式评课议课。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觉得“实用”“给力”, 不仅比较牢固地掌握了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和知识,而且有机会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才华,体验从事教师职业活动的乐趣,明确师范理想,教学效果很是不错。

另外,直观演示法、练习法等也是不错的教学方法。

四、提高教学的语言艺术

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性,这里无须赘言。语言中的各种修辞手法,以及名言警句、谚语成语、诗词歌赋、名人逸事、科学故事都可以用来为教学语言增色;相声的幽默和“抖

包袱”、戏剧的情节与悬念、评书的流畅与“卖关子”、诗歌的韵味和激情,也可以借鉴来为教学所用;体势语言的配合,更能增强传情达意的效果。这些都能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很大的作用,体现心理学趣味性的特点,尤其是对那些“枯燥无味”而在教学方法上又暂时“无计可施”的内容和教学中需要“心理休息”的地方,运用语言武器,收效更是显著。如在讲“兴趣的稳定性”时用朝三暮

四、见异思迁等成语来说明一些人兴趣的不稳定,学生反响不大,改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结果使课堂气氛一下话跃了起来。

参考文献:

1、姚本先主编.心理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4

2、秦金亮,程素萍.拓展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空间的初步尝试【J】.课程·教材·教法,2001,(3)

3、姚本先.高师公共心理学试教法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0,(11)

Mak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la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in public psychology course in Normal Colleges

CONG Yu一ya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12 )

Abstract: Teachers who teach psychology course neglect practicability of psychology principle in teaching,It become an obstacle to confine teaching quality of public psychology course in Normal Colleges.How to mak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la, The thesis gives four suggests: Firstly, make every effort to link theory with practice; Secondly ,pay much attention to program design of cla teaching; Thirdly,adopt diverse teaching methods; Fourthly ,enhance the language arts of teaching .

Key words: public psychology course in Normal Colleges;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idea;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作者:丛玉燕(1971—),女,辽宁盖州人,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讲师,硕士,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联系电话:13834551971, 邮编:030012,邮箱:cong_1971@sina.com通讯地址: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中区17号楼二单元601号

以人为本 注重实效 打造特色课堂

用故事打造特色数学课堂

打造特色

打造特色品牌

打造书香特色

打造特色企业文化

打造高效课堂

打造高效课堂

打造高效课堂

打造智慧课堂

打造心理学特色的课堂
《打造心理学特色的课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