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示儿》1

发布时间:2020-03-03 12:16: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导入课题,认识诗人

1、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一起把这些句子读一读:

出示诗句:

位卑未敢忘忧国。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师:这些诗句都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生:表现爱国主义感情的。

3、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表现爱国主义情感的诗歌。

(板书课题:示儿)

4、师:谁来把课题读一读?

5、师:谁来说一说诗题是什么意思?

6、师: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间简陋的茅草屋里,烛光闪烁,忽明忽暗。床上躺着一位头发花白、奄奄一息的老人。他真切地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用微弱地语气交代遗嘱。这位老人就是我国南宋著名爱国志士、大诗人陆游。

(板书:陆游)

7、师:他的遗嘱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示儿》。谁了解陆游,简单的说一说。 (出示陆游图片和相关文字说明)

8、师:陆游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那他临终那夜交待儿子的到底是什么呢?就让我们打开书,一起去了解陆游临终前最后的嘱托。

二.初读古诗,了解诗意。

下面就让我们一齐来读一读这首古诗。

1、师:同学们,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请同学再读读这首诗,多读几遍,一边读,一边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还可以与同桌交流交流。

2、师:对于这首诗你们理解了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抽生回答对诗句意思的理解)

看来,同学们借助注释已经初步理解了诗句的意思。现在,老师来提两个问题,看你们能不能回答出来。诗人陆游在临终之前最遗憾的是——

(生答)板书: 不见九州同

他死后交待儿女一定要做的是——

(生答。)板书:北定中原日

3、师:同学们,当我们把历史的车轮倒退到八百多年前,看看当时诗人生活一个怎样的时代中?(出示当时的历史背景)

4.诗人在临终时提笔写下了《示儿》这首诗。(师范读)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感受 1

到了什么?(生说:悲凉、忧伤、期望„„。)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三、品读一二句,感受“悲之切”

多媒体出示一二句

1、指导朗读第一句。

师:第一句怎么读?

诗人本来知道什么?“万事”指哪些事呢?

生答:财产、烦恼、牵挂„„

师:这些事在陆游心中重要吗?从哪个字可能看出?(空)你能从这个字读懂一些什么?把你的感受送到诗句中,读一读吧。

(带着陆游的那份淡泊,带着对陆游的一份敬意,)

师引读:人死之后,一切财产都已成空——

人死之后,一切烦恼都已成空——

人死之后,一切牵挂都已成空——

2、.指导朗读第二句

师:诗人面对死亡从容淡定,但他心中却有件事始终都放心不下,那是什么?师:这句诗中有一个字刻画了诗人此刻的心情。是哪个字?

板书:悲

诗人为什么而悲伤?(不见九州同)

师:陆游出生第二年,金兵就占领了中原地区,他和家人跟着百姓,过着逃亡的生活。他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抗金志向。可是直到陆游85岁就要离开人世,也没能看到国家的统一,他的心怎能不悲伤呢?你能把诗人心中的悲伤读出来吗?谁来试一试。

我们一起读一读。

师:九州同,他见到了没有?是啊,没有啊。

引读:10年过去了——但悲不见九州同

20年过去了——但悲不见九州同

80多年过去了——但悲不见九州同。

3、师:诗人他还曾经写下过这样一首诗。

多媒体出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配以《十面埋伏》音乐)

师范读,学生轻声齐读。

师:那奔腾咆哮滔滔黄河已经成了金兵的饮马之槽,那巍巍千仞雄伟壮丽的西岳华山已经成为金兵的牧马之地,中原的老百姓被金人奴役,盼望王师来收复失地,他们望眼欲穿,盼来的却是——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从这首诗中你知道了中原的老百姓过着怎样的生活?

生发散回答:金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原老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流着痛苦的眼泪。

师:诗人仅仅是因为没有看到国家统一而悲伤吗?

(更是为了中原的老百姓凄惨的生活。)

中原壮丽河山沦陷,诗人悲伤啊——(生读一二句)中原的百姓期盼王师,望眼欲穿,诗人悲痛啊——(再读一二句)

4、出示《题临安邸》,体会诗人的悲愤之情。

师:那遗民日夜盼望的王师呢,那宋朝朝廷的皇帝和大臣们呢?他们都在干什么?有一个叫林升的诗人看到了。

多媒体出示《题临安邸》

师:同学们轻声地读一读这首诗,你能看到林升所描绘的那幅景象吗?

生答:南宋的统治者们还在终日寻欢作乐,花天酒地,醉生梦死。

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师:同学们发现了吗,这首诗的第二句是一个问句。诗人在问谁?我们该怎么问?(多次练读“ 西湖歌舞几时休” )山河沦陷,遗民泪尽,可在杭州西湖边,皇帝和大臣们却还在醉生梦死、花天酒地,早已把中原的老百姓丢到了九霄云外。那么现在,诗人的心情仅仅是悲痛吗?不!是悲愤!

(课件回到一二句)

师引读:因为陆游的爱国,看不祖国的统一,陆游悲伤啊,读——

因为陆游的爱国,想到中原的老百姓,陆游悲痛啊,读——

因为陆游的爱国,想着花天酒地的皇帝和大臣们,陆游悲愤啊,读——

师:生命即将结束,但是还没有盼来国家的统一,是悲伤,是悲痛,是悲愤!所以,诗人感慨: 但悲不见,但悲不见,但悲不见——生:九——州——同。

四.品读三四句,感受“盼之深”

师过渡:这样的朝廷虽然让诗人失望不已,但是诗人心中仍然拥有一丝希望。

多媒体出示三四句。

1、指导读好三四句。

师: 从这两句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盼)

假如你就是陆游,你会怎样交待儿女呢?

师引读:这可是我临终时最后的希望啊——

这可是我仅有的期待啊——

这可是我惟一的牵挂啊——

师:读着这样的诗句,在你的眼前浮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想象临终情景)(出示临终图片)

在生命的弥留之际,盼不到还要盼,这都源于他那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

师:他一再叮嘱儿女——(生齐读三四句。)

他一再叮嘱儿女——(生再齐读三四句)

2、链接陆游诗句,加深对诗人爱国之情的体会。

师补充介绍陆游:陆游从小就受到家中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虽然一生坎坎坷坷,但他心中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未变,请看——

多媒体出示,并引读:

早年他在《夜读兵书》中写道: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

中年他在《枕上》中写道:报国计安出?灭胡心未休。

到了晚年,他退居家乡,仍然不忘报国之志,写下了这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出示《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师范读,生齐读。

师:诗人僵卧孤村,经历之悲,病体之痛,家国之愁,仍然盼望着跨上战马,上阵杀敌!

3、师:诗人爱国情怀至死不渝,让我们大家一起读出陆游心中的期盼:

(生再读)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此时此刻,你想对诗人陆游说些什么呢?请用你的笔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生自由说。师相机评价。)

五、回归整体,诵读全诗。

近代学术家梁启超,对陆游的诗颇有研究,赞颂有加。他披读之余,撰写有《读陆放翁诗集》,对陆游的诗作了评价。

(多媒体出示)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有一种厚重的催人泪下的情感,叫爱国,有一位伟大的无法不敬仰的诗人,是陆游。让我们带着对陆游的崇敬之情再一次读一读这首诗。

同学们,我们常说:吟诗作画。古人读诗不是今天我们的朗读,而是按照平仄的规律吟诵,说通俗一些,我们今天的一声和二声,在古代就叫平声,可以拖长字音;仄声就是我们现在的三声和四声,读得短促。请大家按照平仄的规律来试着吟诵这首千古绝唱。

六.总结全课

在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像陆游一样的爱国主义诗人还有许许多多,有屈原、杜甫、文天祥„„让我们从小立下爱国志,续写新时代的爱国诗篇。

七.板书设计:

示儿

悲盼

不见九州同北定中原日

爱国之心

示儿

示儿

《示儿》

示儿

示儿

示儿

示儿 教学设计1

1示儿教学设计

《示儿》教学设计1

示儿说课稿

《示儿》1
《《示儿》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示儿课件1 示儿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