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3-04 01:09: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已步入人们的生活。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广大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一些原有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日益更新的知识结构,甚至制约着课改的推进。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来辅助教学的发展,这种模式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是小学教学手段的革命,它正迅速的深入到教育教学领域,并且日新月异的改变着一个国家、地区、乃至学校的教育面貌。在教学上,它既能向学生快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又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交互方式。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强度,增大信息密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人人发展,化抽象为具体,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提高教学效率。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好处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活泼好动,追逐事物的新奇,自控能力差。他们的注意力往往取决于外界环境的刺激,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计算机具有声、光、色、形,综合表现能力强的特点,通过图像的翻滚、闪烁、重复、定格、色彩变化及声响效果等能给学生以新奇的刺激感受,运用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去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如:在教学减法的概念时,可以把课件设计成这样几个情景:

小明过9岁生日,在蛋糕上面插了9支蜡烛,现在小明吹灭了1支蜡烛,还剩下几支蜡烛?;小红的手上拿着5只气球,手一松,一不小心飞走了2只,还剩下几只?;汽车上有10位乘客,到站后,下去了6个人,车上还剩下几位乘客?

通过这样创设的生动形象动画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学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过来,学习起来非常主动积极。有时同学们可以一边做作业,一边享受多媒体播放的轻音乐,感觉非常棒。

二、能化繁难为容易。

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表现为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概括思维过渡。尤其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对具体、形象、直观的实物比较感兴趣,能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制作课件来揭示数学中繁难、抽象的知识,让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降低知识难度,使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概括思维发展。

例如在学习“连加连减”时,可把情景图制作成课件“草地上有5只小鸡在吃食,接着跑来了2只小鸡,最后又跑来1只,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在吃食?” ;“8只小鸡在吃食,2只吃饱了离开了,又有2只小鸡吃饱后走了,还剩下几只小鸡?” 动态的演示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很容易的理解了5+2+1和8-2-2的意义和计算顺序,从而达到由深变浅,化难为易的目的,在结合教师必要的讲解,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能化被动为主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忽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忽视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传授,学生单纯的学会模仿,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看起来很顺利,但是学生没有经过“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就不可能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也不可能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多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借助信息技术这一高效的教学手段辅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学习状态。

例如:教学《位置》时,课件出示小明凌乱的房间,“你能帮助小明把房间整理好吗?”,学生兴趣盎然纷纷要求帮助小明,并且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整理过的房间各不相同,充分体现的个性化。再如: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课时,利用课件让学生们最喜欢的麦当劳叔叔引领学生走进麦当劳,让学生先看清楚每一种食物的价格,然后模仿购买,一是让学生购买自己最喜欢的两种食物,需要花多少钱;二是给学生19元钱买一种食品,应找回多少钱。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创设了自主探究的空间,积极的讨论、充分的表达,从而也使学生深深的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激发学习热情自主探究学习。

四、能突破教学难点和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技术可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显示,诱导学生深入浅出,从而达到提纲揭领、融会贯通,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效果。

例如:在教学将两个一步计算式题2+4=6,3×6=18组合成为一道综合式题时。就可以先将两个算式中相同的数字6用相同颜色显现出来,然后再用另一种颜色将表示这个数字的算式找出来2+4,并且将这个表示数字的算式动画移动到3×6=18的数字6的下面,在外面添加小括号。最后再将3×(2+4)=18抄下来,就这样组成了一道综合算式。整个过程层次清晰,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就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到抽象思维的过渡。例:在教学 “相遇问题“时:

用速度和乘以两物体同时行走的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接受。于是用微机显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5分钟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5分钟,有5个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是两人所走路程的和。

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

五、能缓解老师的劳动力

传统的教学,老师书写黑板不但费时而且费力,对身体也没有好处。粉笔是用石灰制做的,书写时会伤害老师的皮肤,不少老师粉笔字写多了连手指的皮肤都裂来了。粉笔引发的灰尘还会刺激学生和老师的呼吸道,引起咳嗽。以前老师黑板上写的内容保留不了很长时间,就要被擦掉,换写下一个内容。等到要复习的时候,老师又要书写大量以前书写过的习题,重复的劳动耗费了老师本来就不宽余的时间。而现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上课的习题和资料很好地保存下来。需要时,可以随时调取,复制、粘贴,重新组合。老师还可以利用PPT等软件制作漂亮的电子黑板,不但方便、快捷,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和老师的身体健康。例如:在教学“平移”时,老师需要在黑板上画出很多横线、竖线组成的网格,还要画出物体原先的位置和移动后的位置。这不仅在画图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学生也很难理解“平移”其中的含义。如果老师把网格制作成课件,上课时只需点击一下鼠标,物体就会在网格上平移一格,这样不仅节省了大量用在画图上的时间,而且学生也更容易理解物体是如何“平移”的。

现代信息技术不但是老师的好帮手,还可以充当小老师的角色。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20以内的进退位加减法时,有的同学可能计算没有过关,错误率也居高不下。但每天出习题给这些同学去做,再批改,那可要花费老师大量的时间,怎么办?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向现代信息科技要生产力了。可以利用课件软件制作随机出题的程序,并且设计有判断对错的功能。这样,课外时间让同学们到多媒体教室里做20以内的进退位加减法习题,当看见屏幕上的“你做对了”时,他们会非常的高兴,在他们的脸上再也不会出现 “补习功课”带来的烦恼表情了。

现代信息技术虽然好,但是要根据教学内容来有选择性的使用。而不能滥用,一定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只有钻研教材,充分了解课堂教学目标内容的重点难点,了解传统的教学缺少什么(或者说要补充什么),设身处地地从教学实际出发,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才能使由现代技术设计的软硬件与课堂教学的经验、最佳的教学策略有机地结合起来。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学科应用的立足点应是“辅助”,而不是替代,更不是赶时髦,摆花架子。我们只要不断探索、研究,注重实效,优化整合,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能更好地发挥计算机网络教学的优势,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