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3:34: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二年级年级下册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0页例1及第61页例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的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及余数的含义。

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感受有余数的平均分,并能根据图列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在具体的活动中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教学活动经验,感受除法意义的发展和延伸。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情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草莓图、实物果盘、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

教师: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教师: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目,并在小组内说一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教师:请同学们边说边摆一摆。

学生: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3盘。 教师: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教师随学生汇报板书,6÷2=3(盘)

教师:你能说说为什么选择用除法来列式呢? 生:因为是平均分。

教师:6÷2=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这个算式表示“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三盘” (设计意图:回顾除法算式的含义,及各部分的名称,是学生能够坚强记忆。)

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1) 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教师:如果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摆一摆。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实物来摆一摆。 在摆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剩一个草莓。

教师:这一个草莓为什么没有摆到盘子里,它能在摆一盘吗? 生:不能。

教师: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题目中要求每2个摆一盘,剩下1个不够摆1盘。 (2) 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教师:你们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学生写出除法算式。7÷2=3(盘)„„1(个) 教师:谁来把刚才写出来的算式读给大家呢。 生: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省略号后的数字,我们把它叫余数。 (3) 归纳总结,完善认知结构。

(设计意图:再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在对比中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二)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动动手:8根小棒能摆2个正方形,如果用9根,10根,11根,12根呢?先摆一摆,并写出算式。8÷4=2(个)8根9根10根11根12根13根13 ÷4=3(个)……1(根)14 ÷4=3(个)……2(根)15 ÷4=3(个)……3(根)14根15根

1.按要求操作并记录。 2.组织交流。

3.通过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a.余数可能是

4、

5、6吗?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b.余数和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余数小于除数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的活动,写出了这么多有规律的算式,大家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了除数要比余数小的规律。现在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

(三)巩固练习。

教材60、61页“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在今天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1、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几盘?

6÷2=3(盘)

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

7÷2=3(盘)„„1(个)

余数

有余数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