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3 07:23: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网站资源

学科:数学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哈尔滨市五常县山河镇中心学校三小分校 郭晓华

【摘要】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的过程,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动的地位,要让学生在知识获得过程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本节课我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到余数的由来,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理解竖式的含义。帮助学生在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与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有余数除法、思想方法、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数学思想与方法、感悟数学学习、解决问题、体验、必要性。

【教材分析】

生活中,我们在平均分一些物品时常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这两种情况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二年级学习的《表内除法》主要是研究“正好分完”的情况,而《有余数的除法》主要是研究“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学习的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具有互补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这部分内容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切实学好。例

1、例2是对除法进行教学,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51页的“做一做”及“练习十二的4题”是对知识的拓展。 1.教材地位及作用

《有余数的除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表内除法》,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因此,在继续学习除法中,占据主导的地位。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观看动画情景,感知有余数除法在生活中存在的价值;

2.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商和余数表示的含义; 3.使学生能够熟练的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并练习口算有余数的除法。 3.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正确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并写出横式答案。 2.有余数除法的试商问题。

【学情分析】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在教学例2时将它和例1进行比较教学。在学生自主摆小圆片的过程中,必然得到两种结果:一是正好摆完没有剩余,二是摆后有剩余,通过两种结果的对比,学生理解了余数的产生是生活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感悟了余数产生的意义。除法竖式的意义也是较难理解的知识之一。我将有余数除法的竖式作为例题进行讲解,在小圆片的帮助下,学生很好地理解了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

【教学策略】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自主探究、交流提高;巩固深化、拓展应用;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棵”环节。

上课开始了,我提问同学们,双休日就要到了,你们准备到什么地方去,准备干什么?让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接着教师通过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样。将学生的兴趣及学习欲望调到最高点。接着,老师说:小明怎样把这些水果平均分给朋友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到今天的这节课。 1

【通过创设情景,学生的学习欲望空前高涨,为新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自主探究、交流提高”。

(一)明确图意,展开思维

利用课件呈现主题图:通过创设校园里学生课外活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哪些素材可以用除法计算。(如插旗子时按4面为一组的;跳绳时分成4人一组;打篮球的学生为5人一组;板报下面的花为3盆一组等。)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主题图,引导学生展开观察、交流和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学生对“平均分”的应用意识,为下面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奠定基础。】

(二)实际操作,感受新知 1.教学例题1。

(1)利用课件演示例1:国庆节到了,同学们打算将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小朋友先般来15盆花,他们打算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你们愿意吗?

(2)动手操作:请小朋友拿出学具小圆片,用15个学具表示15盆花来摆一摆。 (3)提问思考:有15盆花,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15盆花有没有摆完?想一想15里面有几个5?

(4)尝试列式: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15÷5=3(组)

(5)明确写法:(结合操作思考)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并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同时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引导学生在已具备的表内除法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学习。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运用摆学具的方式感知除法的意义,同时通过理解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给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空间。】

2.教学例题2。

(1)课件演示例2:为了准备联欢会,同学们将校园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会场,还是每5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

(2)动手操作:你们是不是也能用学具代替23盆花来摆一摆。看看每5盆摆一组,能不能全部分完?还剩几盆?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

(3)认识余数:23里面最多有几个5?这余下的3盆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板书课题:余数)

(4)尝试列式:23÷5=4(组)„„3(盆)

(5)适时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6)小组讨论:如何列竖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7)学生汇报。 (8)列出竖式:

3.观察比较:看看例1和例2的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4.尝试练习:51页的“做一做”。

【本环节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是一个引导者,对于学生的疑难问题,及时地引导,点拨,使每一个学生都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新知,真正的当了一次“小小探索者”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巩固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的1-3题,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新知与试商的方法。

2

2.拓展题:应用题对这节课进行巩固提高。有26支铅笔,每个同学分几支,可以分给几个同学?补充条件并独立解决。

【这是一道提高题,不仅巩固了余数的含义和试商的方法,还让学生联系生活,用有余数的除法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体现数学的生活价值。】

四、“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出示课件:“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的表现怎么样?” 【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作出总结,同时对自己做出课堂评价。】 附:板书设计

23÷5﹦4(组)„„3(盆)

【以简洁、突出重点为主,重点板书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过程和商与余数的书写位置。】

3

有余数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