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解析

发布时间:2020-03-03 19:12: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解析

摘要: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供给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的稳固和可持续发展关乎中国经济保增长、保稳固和促就业的完成。然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与其占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的极度不匹配将会导致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克制,进而影响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重要针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金融机构

1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1.1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法单一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议员Macmillan在向国会供给的关于中小企业问题的调查报告中就指出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着“金融缺口”,Macmillan创造,当企业需要的外源性资本规模低于25万英镑时,它们就很难在资本市场上融到资金。曹邦英、罗爽(2006)指出,在直接融资方面,股票、公司债券等直接融资方法门槛过高,中小企业难以利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道路有证券市场、包含中小板和创业板,还有私募股权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以及债券市场等等。而到目前为止,我国也仅仅发行了三种中小企业集合债,而且入围企业请求很高。如今,尽管资本市场上的创业板块在千呼万唤中终于破冰,然而由于上市手续繁琐、其请求对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仍然过高,短时间内其作用将不会很明显。刘洪弟(2007)指出,我国财政资金的赞助对象重要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只有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有机会从处所财政获得少量的资金支撑。在间接融资方面,国外的经验表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仍然是中小企业最大和最重要的外源性债务融资渠道。一般情况下,能获得银行贷款的大部分是成熟且有实力的中小企业,而一些处于初创阶段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却往往被苛刻的担保和抵押条件拒之门外;效益差的中小企业更是难以符合条件而无法获得银行贷款。

1.2严重依附银行间接融资,而银行等金融机构“惜贷”

在我们现有的金融系统中,商业银行特别是大中型商业银行盘踞着主导地位,以银行动媒介的间接融资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方法。曹永华(2006)指出,商业银行承担了向中小企业供给绝大部分信贷资金的职能,但从银行融资数量上看,占全国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占领的贷款不超过贷款总额的20%,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极不相称。冯立(2006)指出,中小企业不仅权益资金的起源极为有限,而且很难获得长期债务的支撑。流动负债所占比例较大,而长期负债则占很少的部分,这重要是因为银行即使为中小企业供给贷款,也只是供给短期流动资金,而很少供给长期信贷。这无疑给中小企业在短期内还款增长了压力。马玉峰(2009)认为,信用状态低下加之第二还款起源缺失导致银行等金融惜贷。在以诚信为基础的第一还款起源没有保障的情况下,作为第二还款起源的担保资源又很难供给,对于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各家商业银行动了戒备风险均提出了抵押或保证的请求,而中小企业尚处于成长初期,自身规模和实力较小,缺乏满足银行请求的价值充分的抵押物,作为以盈利为目标的商业银行动了规避风险就涌现了“嫌贫爱富”的现象。

2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2.1信息不对称

(1)企业自身原因。李扬(2001)认为,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比发达国家的情况要严重得多,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难以向银行供给经过审计的合格的财务报表,以供银行做出断定,更有甚者,在很多情况下,即使中小企业拥有会计师事务所供给的审计意见,银行还会猜忌会计师事务所的可靠性,大多数银行还会对申请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重新审查;另外,银行和企业之间没有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使得银行难以长期分析企业存款账户的资金往来情况。杨丰来、黄永航(2006)还指出中小企业较之于大企业道德风险更为严重的原因是中小企业所有权与把持权联合较为紧密,缺乏职业经理人对股东的制约。

(2)银行等金融机构方面的原因。张青庚、费洁春(2006)指出,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用分析经验不足、银行风险管理能力不高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之一。同时,陈文汉(2006)指出,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对贷款责任人的追究很严,而勉励机制不足,使后者缺乏用于冒险的精力,“信贷责任毕生制”的实行,使得国有银行的信贷员涌现了“信贷恐慌综合症”,丧失了开展业务的能力,一些本不应当流失的优质中小企业客户就这样失去了。但笔者认为信贷责任制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银行信贷人员为寻求事迹而过于激进、疏忽风险从而给银行带来风险的可能。但不可否定的是,这会导致商业银行在审批中小企业贷款时,重视对企业的财务信息、产品数量和价格的信息等“硬”信息的考核,而大企业在这方面具有优势,因而银行信贷人员偏好于向大企业房贷,中小企业融资遇到束缚。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的作用不可疏忽。大多数文献(林毅夫、李永军,2001;张杰,2000;于清治,2008)都提到,金融系统中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状态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2.2体制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

金丽红、辛珣(2006)认为,目前,我国间接融资供给主体重要有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而由于银行与客户存在信息不对称,信用担保机构就自然成了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用桥梁,但是,我国的信用和担保系统并不完善,导致担保机构施展作用非常有限。郭涛(2003)指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系统涌现的问题重要分为担保中介机构的问题、企业的问题、银行的问题和政府的问题四方面。信用担保机构方面,担保机构资金规模小、起源单一,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高素质的担保人才;企业方面,企业信用意识单薄,参与担保兴趣不浓;银行方面,银行不愿承担风险,对小额担保贷款不感兴趣;政府方面,担保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行政干涉。曹永华(2006)指出,我国不少地区的担保机构在向中小企业供给担保时,还要向中小企业收取较高的担保费用和保证金,并且请求企业供给反担保,这种盈利性的商业运作使得不少中小企业不堪重负。杨丰来、黄永航(2006)指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更为严重的原因:缺乏强有力的个人破产制度;税收管理体制透明度和效率相对较低;金融系统不完善,金融创新不足。

3应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3.1中小企业自身方面

张根水、郑玉刚(2008)认为,中小企业首先要规范财务制度,进步财务管理程度,增长财务信息的透明度,经营管理者要熟练控制金融知识、金融政策,学会运用现代金融知识联合自身条件,拓展更多的融资渠道;其次,要强化信用观念,建立良好银企关系十分重要。马玉峰(2009)认为,中小企业想要扭转管理劣势造成的与银行信息不对称局面,要努力加强经营管理,建立做大做强的长期发展目标,摒弃家族管理的迂腐模式,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健全并完善法人治理架构,进步财务管理程度,造就一批专业素质高,职业素养好的财务人员,规范操作,守信经营。陈文汉(2006)则认为,进步中小企业内源融资能力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条重要道路。而中小企业要进步内源融资能力,必须深化内部体制改革,加强管理,转变经营理念,重视技巧进步,进步产品德量,努力降低成本,强化营销力度,从而最终达到进步经济效益的目标。

3.2银行、信用担保机构等金融系统方面

马玉峰(2009)认为,为了保证担保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建立担保资金的内部补偿机制,按照实际情况提取各种风险筹备金。即担保机构从担保收入中提取必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代偿和坏账处理。另外,为使企业融资多样化,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发展多种融资模式,其中陈晓红(2007)提出的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理论具有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银行交易成本和信贷风险、增长银行收益等优点,其中包含互助担保融资模式、“群体贷款”模式、企业间融资机构模式、区域银行模式和印度园区融资模式等,其中的互助担保融资模式和区域银行模式都与林毅夫提出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关系型融资模式(叶明霞)和金融租赁(陈春霞,2003)等,学者们提出的解决方案为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实践中供给了理论根据。

3.3政策、法律法规方面

马玉峰(2009)指出,我国应从法律上确立征信系统的合法性和规范性。目前我国法律尚无一部关于规范“征信”的法律,导致无论是国民银行还是银监会等建立的征信系统缺乏法律保障,而征信系统的建设还要依附于公安、税务、司法、金融以及其它相干机构的通力合作,实现网络联动。刘洪弟(2007)认为,应加强中小企业立法,有必要就中小企业的法律地位、发展的基础方针、政策和管理、服务等内容加以规范。黄艳华(2007)指出,政府需要放宽对民间借贷、民间融资的限制,制定相干法律明确对民间借贷中债权人的掩护和债务人的法律束缚和处分机制,容许、掩护合法的非正规融资渠道的存在和发展。

4总结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解决这一难题,国内外学者展开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实践,提出了许多可贵的意见和建议,但在很多方面并没有深入的研究,如:如何使民间金融合法化,如何使民间金融在降低投机、洗钱等风险的同时加强其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目前我国的信用担保机构泛滥,且大多数信用担保机构并不能取信于银行,要如何规范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根据国外经验,大多数信用担保机构是由政府领导的,但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由国家出资领导担保机构似乎不太可行,如何平衡政府和民间资本的比例也是一个难题;大型商业银行资金雄厚,但对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成本过高,而中小型银行虽然在信息方面具有必定优势,但由于其规模较小,不能给众多中小企业供给大额贷款,毕竟是发展大型商业银行还是中小型银行?笔者认为,理论界应当加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以更好地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供给赞助。

参考文献

[1]曹邦英,罗爽.成都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系统的建设[J].财经科学,2006,(10).

[2]曹永华.中小企业发展与金融支撑[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4).

[3]陈春霞.金融租赁-中小企业融资的新道路[J].金融与经济,2003,(9).

[4]陈文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经济学解释及其对策[J].华东经济管理,2006,(11).

[5]陈晓红.中小企业融资与成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6]金丽红,辛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特别性分析语制度创新[J].上海金融,2006,(4).

[7]李扬,杨思群.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8]林毅夫,李永军.中小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9]杨丰来,黄永航.企业治理结构、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融资[J].金融研究,2006,(5).

[10]张青庚,费洁春.对担保项下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J].金融论坛,2006,(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初探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版)

提纲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解析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