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必修二历史会考默写答案

发布时间:2020-03-04 00:18: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必修2第一单元检测题

1、铁犁牛耕发展的几个阶段? 产生:春秋战国

主要耕作方式: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耦犁) 完善:隋唐时期的曲辕犁

2、战国时期、汉朝著名的水利工程有哪些? 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和龙首渠。

3、古代著名的灌溉工具有哪些?

曹魏的翻车、唐朝的筒车、宋朝的高转筒车、明清的风力水车

4、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什么?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5、小农经济出现的时间、原因、特点、积极作用? 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特点: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积极作用:生产积极性高、形成精耕细作

6、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官府控制、供应贵族、不计成本、产品精美

7、青铜铸造什么时候进入繁荣时期? 商周时代

8、水排是什么工具?谁发明的?南北朝发明什么炼钢技术? 水排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的灌钢法

9、列举中国古代瓷器在各个时期发展状况?

商朝:原始瓷器

东汉:成熟的青瓷

北朝:成熟的白瓷

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宋朝:五大名窑

明清: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

10、什么时候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瓷都是指哪里? 明宣德年间;江西景德镇。

11、哪个国家是世界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什么时候能生产出斜纹提花织物? 中国;西周;

12、唐朝、宋朝丝织品有什么特点?什么是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唐朝丝织品吸收了波斯的风格;宋朝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缎是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13、民间手工业包括哪两类?各自主要目的是什么? 家庭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民营手工业主要供民间消费。

14、什么时候,什么原因棉纺织品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 元朝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15、什么时候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明中叶以后。

16、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何时、何地?根本原因是什么?标志是什么? 明朝中后期

江南地区 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17、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何时出现? 北宋时期的“交子”

18、市在什么时候出现了重大变迁,表现在哪些方面? 宋朝。

表现: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时间限制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19、商周实行什么土地制度?何时因何崩溃?被哪种土地制度取代? 井田制。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而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20、“重农抑商”何时由谁首倡?根本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首倡。

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

积极影响:保护农业经济,保证社会稳定 消极影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必修2 第二单元检测题

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是什么?

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记》和“寻金”热 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精神动力:传播天主教

2、新航路开辟的路线?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达伽马到达印度 哥伦布发现美洲

麦哲伦首次完成环球航行

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商业革命: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 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政治前提、必要性? 起止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 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必要性:手工生产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的需要。

5、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标志、重大发明、工业革命的本质是什么?开始:珍妮机(纺纱机)

重大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蒸汽时代)、工业革命的本质:大机器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

6、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领域有哪些重要发明? 蒸汽机车、汽船。

7、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生产组织形式有什么变化? 从工场到工厂

8、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经济结构有什么影响? 开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9、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提出怎样的经济政策?

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主义)

10、工业革命促使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是指什么? 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11、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有什么影响?

19世纪中期一个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12、19世纪中后期,英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 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13、工业革命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攫取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面貌。

14、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其显著特点是什么?

科技紧密结合;多国同时出现;重化工业为主;垄断组织产生。

1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表现在哪些方面?

电的广泛使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化学工业的发展(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电讯事业起步;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16、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 19世纪70年代开始至二战前

17、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表现为什么? 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18、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他们对世界市场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汽车、飞机,电报、电话;作用: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19、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对外采取了什么政策?

资本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以资本输出为主。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20、简述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显现 殖民扩展:世界市场得到拓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必修2第三单元检测题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时间、原因、表现?

答:时间:鸦片战后后;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表现:“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

2洋务运动出现的时间、背景、阶级、根本目的、代表人物?

答:时间:19世纪60-90年代;背景:内忧外患;地主阶级;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 3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答:①打着“自强”旗号创办军事工业②打着“求富”旗号,创办民用工业③筹划海防④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4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和民用企业的代表?

答:军事: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福州船政局、满洲贵族崇厚-天津机器制造局

民用:李鸿章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5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根本原因?

答甲午战争威海卫战役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原因:没有改变封建制度 6洋务运动有哪些影响?

答:①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②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③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在洋务派倡导下出现了,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

7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的时间、原因、地点、代表企业?

答:19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因:①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②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和洋务派的诱导。地点: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代表: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 8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时间、原因、影响?

答:时间:时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原因:①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②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9短暂的春天时间、原因?

答:时间:一战期间,1912-1919年;原因:①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②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④张謇等人的“实业救国”思潮。

10短暂春天期间,哪个行业发展最快? 答:面粉和纺织业发展最快。 11春天为什么是短暂的?

答: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 12。1927—1936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原因是? 答:较快发展。原因: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3抗战时期、抗战胜利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处于什么阶段? 答:抗战时期日益萎缩,抗战胜利后陷入绝境。

必修2第五单元检测题

1.近代社会生活出现变化的原因?

答:①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侵略的同时,西方文化渗透到国民生活中。②受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影响。

2.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衣:中山装、旗袍、学生装等。

②食:面包、咖啡,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③住: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④风俗: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

约文明。

3.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什么特殊意义? 答: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

4.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农村与城市状况如何?

答:城市变化明显,但农村由于闭塞,传统的风俗习惯沿袭下来。

必修2第四单元检测题

1.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哪个行业?有何成就? 答:行业:重工业

成就:鞍山钢铁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2.一五计划有何意义?

答: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3.三大改造是对哪三个行业进行改造?其本质是什么? 答:行业: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本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三大改造何时完成?有何意义? 答: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

①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建立起来了

②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了 5.中共八大提出我国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6.中共八大有什么意义?

答: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8.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答:背景:*结束后的两年内,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

内容: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实行改革开放

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9.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哪展开?如何展开的?时间? 答: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10.农业生产责任制有何影响? 答: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过去平均主义弊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

积极性,农业得到发展.

11.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哪两个地方试点的? 答:安徽和四川

12.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①论述社会主义本质

②判断是非标准的”三个有利于”

③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3.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4.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15.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的时间? 答: 21世纪初.

16.我国经济特区有哪些? 海南经济特区设于什么时间? 答: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海南:1988年。 17.天津、上海、福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设于哪年? 答:1984年。

18.我国沿海经济开放区有哪些?

答: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开放区。 19.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什么? 答: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20.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什么?

答: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

2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特点是什么?

答: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必修2第六单元检测题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答: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②具体原因:产销矛盾:(民贫富差距扩大,限制了社会实际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更烘托出市场的繁荣假象,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③人们醉心于股票投机活动,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冲击。 2.有“黑色星期四”之称的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最先在哪爆发? 答:美国金融业(美国华尔街的股市)。

3.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有何特点?答:时间长、破坏大、范围广 4.1929-1933年经济危机产生何种影响?

答:①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特别是德意日法西斯势力乘机上台。

②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为尽快走出经济困境,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 5.面对大萧条,胡佛总统采取何种措施加以应对?结果如何?

答:措施:“自由放任”政策。 结果:危机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 6.1932年,罗斯福总统是在何种情况下上台的? 答: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不断加深且社会危机恶化。 7.罗斯福采取哪些措施应对危机?

答:①金融方面:恢复银行信用,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②工业方面: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③农业方面:成立农业调整署,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

④社会福利方面:加强社会救济、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⑤社会立法方面: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

8.罗斯福“新政”的本质是什么?

答: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9.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答:①使美国经济走出低谷(但未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

②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④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10.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什么新变化? 答: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建立“福利国家”

③第三产业的兴起;④“新经济”的出现;

11.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分析其原因?

答:西方国家盛行凯恩斯主义,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

12.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各国如何应对?有什么影响

答:各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影响: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寸的“混合经济” 13“福利国家”的目的和评价?

答:目的: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评价:利: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弊: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滋长人们的惰性。 14 “新经济”出现的时间和原因?

答: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增长10年。 原因:经济全球化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15.“新经济”现象呈现什么特征? 答: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

必修2第七单元检测题

1.1918-1921年,苏俄为何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进入了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 为了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①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③取消自由贸易

④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何特点?影响 特点:①战时②共产主义。

影响:粉碎了国内外敌对势力,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

4.苏俄新经济政策“新”在什么地方?(本质) 用货币、市场等经济手段来发展经济

5.“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何要过渡为新经济政策?

答: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6.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有哪些? ①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②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国家物理开发的,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③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④废除实物分配制

7.新经济政策有什么影响?

答: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必修2第八单元检测题

1.什么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答:是指二战后形成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2.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出台的背景?

答:①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已经难以维系。

②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的最大债权国。美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3.国际复兴开放银行又被称为什么?有何职能? 答:世界银行

职能:初期:致力于战后欧洲的复兴 后来: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4.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积极组织在为成员国贷款上有何区别? 答:世界银行:提供长期贷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短期贷款 5.“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

答:美元与黄金挂钩,其它国家货币同美元挂钩。 6.“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何种影响?

答:积极: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稳定,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

了条件。

消极: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处于支配地位。

7.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意义:三大经济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

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8.欧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答: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9.欧盟成立的时间、意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涵盖了哪些洲? 答:欧盟:1993年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APEC: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 10.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有何特点?

答:特点:①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②成员国历史和文化差异最大。 1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 答:官方论坛

12.经济向全球化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答:①根本推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推动者: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

③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

④两极格局的瓦解

⑤桥梁:市场经济体制 13.经济向全球化的实质是什么?

答: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展。

14.如何评价经济全球化?

答: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

但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距 拉大)。

15.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答:保持清醒头脑,指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和政治新秩序。

16.世界贸易组织何时成立?目的?中国何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答:成立:1995年。目的: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中国加入:2001年12月。

17.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有何区别? 答: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

②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国际性的正式组织,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

18.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有什么意义? 答: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 19.中国加入WTO产生什么影响?

答:对中国: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也带来严峻的挑战。

对世界: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历史必修二会考练习题

浙江会考历史资料(必修二)

必修一必修二默写练习答案

必修四默写 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二作业本答案

语文必修二情景默写

必修二必修一理解性情境默写答案

必修2默写测试(答案)

历史必修一会考习题资料

贵州高一历史会考答案

必修二历史会考默写答案
《必修二历史会考默写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